第一篇:投资方案效益检验表
投资方案效益检验表
投资编号投资名称收回期间估计投资金额实际投资金额预计应收回
金
额实际已收回
金
额预计回收金额预计收益率原
因预计修正预计修正123456789合计
第二篇:投资效益分析表
投资效益分析表
投资名称及说明投
资
类
别预
计
投资金额已支付
金
额完成程度估计收益状况产品产量财务其它已完%金额收益期回收年限收益率12345678910合计
第三篇:“十三五”项目投资效益分析(单项表)
“十三五”投资分析
一、新投资项目效益分析:
1、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大楼经济效益分析
(1)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大楼,6000平米,建设投资5000万元,建成后,医疗设备配套3000万元,形成400人/日体检接待能力:
年体检收入测算:400人×0.7×300天×1100元/人=9300万元
调理疗养收入100万元,治疗收入100万元,药品及保健200万元,健康管理输出及商品代理等500万元
以上小计10200万元
(2)年成本:人工80人×12万元+外聘专家人工及咨询费500万元+试济及耗材400人×0.7×300天× 600元/人+药品及商品代理成本600万元 +(年房产折旧5000万元 ÷20年+设备折旧3000 ÷ 5)+管理费用50=8000万元
(3)年利润2200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
2、餐厅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1)餐厅大楼2121平米,投资2000万元,建成后,形成400人/日接待能力,年收入测算:400人×0.7×300天×200元/人=1680万元
(2)年成本:人工30人×8万元+直接成本耗材水电1680 万元× 50%+(年房产折旧2000万元 ÷20年+设备折旧100÷ 10)+管理费用5万元=1190万元,(3)年利润490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
3、客房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
(1)清辉楼(原一区后面后勤楼及元娱乐中心楼改客房)3100平米,3号客房(原体检中心)2720平米,共新增接待能力100间,形成造价投资3400万元,新增收入100间 ×350元 ×300天 ×0.7=735万元,新增会场、娱乐配套收入100万元,共计新增收入835万元。
(2)年成本:新增人工20×6万元+直接成本耗材水电100 万元+(年房产折旧3400万元 ÷20年+设备折旧200÷ 10)+管理费用10万元=420万元。
(3)年利润415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
二、不需改造改造源投资项目(一区和二区客房等)
1、一区二区收入450万元,2、成本:人工20×6万元+直接成本耗材水电100 万元+(年房产折旧(1870+1200)万元 ÷20年+设备折旧200÷ 10)+管理费用10万元=403万元。
3、利润:47万元。
第四篇:浅谈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
投资效益审计是对政府投资项目以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等效益的程度和途径为内容,以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为目的所进行的审计。通过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存在的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目前,在实际审计中,往往把造价审核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认为工程造价核减了多少万元,为财政节约了多少资金,就认为达到了投资效益审计的要求。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效益审计,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审计监督过程,应该从项目立项、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到工程决算,再到工程完工项目效益调查全过程监督。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还应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加大对项目的跟踪审计,将审计参与到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在工程造价审计的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跟踪审计:
一、决策阶段对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科学、正确性的审计
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和投资效果的好坏。可行性研究作为一种投资决策方法,从市场、技术、工程建设、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论证,依其结论进行投资决策可大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效益。所以投资效益审计也应把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作为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主要内容:
1、审查对所提出的项目建设背景是否真实,建设条件能否落实,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深度能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满足设计需要;
2、审查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一定的资格,可行性研究的审核批准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
3、审查可行性研究中的技术论证、经济论证、财务投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从而对可行性研究作出的结论进行评价,为投资决策提供审计信息,以便做到在决策阶段体现其项目建设的明智性、效益性。
二、设计阶段对项目设计概算、预算是否科学合理的审计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编制设计概算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工程各组织部分的投资比例,对提高投资决策和设计质量,减少投资损失,加工程建设进度,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具在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进行投资效益审计时对概预算文件审计是非常必要的。概预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1、审查概预算文件编制的合规性、合法性。包括概预算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完整,所依据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做到了符合实际。概预算定额与概算指标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材料与设备供应方式、市场价格与预算价格是否正确,工程量的计算、概预算定额和指标的套用是否合规。
2、审查概预算的执行情况。包括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完成,查明是否存在着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有无搞计划外工程、概预算外购置、超标准建设等情况,并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招投标阶段对项目招投标是否公正、合理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卫生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招投标过程不太规范,存在串标、陪标现象,建设单位为了获取项目压低造价或为了个人利益抬高造价等现象。因此对招投标工作的审计主要审查:
1、审查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串标、内定中标人现象,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是否存在陪标现象;
2、审查标底是否控制在总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之内,编制的依据是否合规,是否由有资质的机构及造价管理资格的人员编制,是否遵循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是否体现招标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与市场实际价格相吻合,是否根据施工图编制,有无存在不从实际出发片面降低造价、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
四、施工阶段对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审计
在审计中发现有些项目在施工阶段不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而是随意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等,从而造成投资额的增加。另外,由于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有些人员业务素质低,工作管理不到位,对签证及隐蔽资料不能严格把关,从而造成投资损失浪费。因此,对工程管理和监理的审计,要审查项目建设管理监理的体制是否规范合理,加强现场管理、监理,实施跟踪监管,发现增加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基建投资的、发现工作失误或弄虚作假给政府造成投资额增大或者基建投资造成损失的,要会同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处罚。
五、运营阶段对投资效果的审计
通过对项目建成后的投入运营状况分析,客观评价项目建设的工作成效,分析影响项目效益的诸多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1、通过对建设工期与达到设计能力年限的对比分析,评价建设速度的快慢和建设工期对投资效益的影响;
2、通过对投资预算(概算)与投资完成情况、工程成本及单位生产能力投资的对比分析,评价工程造价和建设费用的高低;
3、通过对预算项目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产后的获利能力;
4、分析现金流量,评价项目贷款偿还能力。
第五篇:教你如何提高投资效益
教你如何提高投资效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融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投资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如何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尽快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领域里十分关键的问题。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是推动经济增长最直接、见效的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一般来讲,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投资主体和民间投资主体。民间投资主体包括企业、个人和外商投资主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经济领域的投资主体理应是企业和个人。对于一般性建设项目,就应从以政府为投资主体转换到以企业或个人为投资主体,这是由政府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般而言,公益性投资项目自然应由政府投资,竞争性项目由企业和个人投资,而基础性投资项目由政府投资为主,企业和个人投资为辅。
在提高民间投资效益上应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投资的项目选择;二是融资成本的降低。首先,政府投资从一些竞争性的公益项目和基础性项目中撤退,减少民间投资的产业准入的限制,使得民间
投资有更多的项目选择。其次,随着政府逐步清除投资中的制度障碍,民间资本有了充分而广阔的营运空间;还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成长性前景好的产业领域,例如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市场中介组织,民有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依托适度规模经济和连锁经营方式,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例如城市中的水电、公共交通,全国性的电信、邮政网点、长途运输,公共事业中金融保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都具备了打破安全垄断的必要性和分营竞争的技术可行性,可以采取政府所有,委托民有企业经营;或政府控股,允许不同成分的企业竞争营运等多种方式,向民间资本开放这些领域,以鼓励竞争,主持公平,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同时实现政府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的目标。另外,政府在非竞争性的基础设施方面应加大投资,以改善民间资本的投入条件,形成良性的“外部效应”,降低民间资本营运的“社会成本”,从而使民间资本有更大的空间选择。
针对目前民间投资在金融市场方面遇到的问题,首先,政府应成立以民间中小企业为管理和扶持对象的“中小企业管理局”;应加强对民间资本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指导,尽可能发布完备而充足的信息,避免民有企业的重复投资;也应成立以民间资本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机构,诸如风险投资基金或共同互助基金,还应该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部门的作用,帮助民间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能力,以完善民间创业投资体系。其次,建立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因此,要解决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关键在于逐步建立一个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相结合、配套的信用管理体系。最后,利用创建二板市场的机遇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二板市场的设立将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现有的银行体制下,非国有企业不管其有多大的经济合理性,都不易得到贷款或其他投资支持,发展的空间有限。二板市场设立规则明确指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机会、降低上市门槛,实行券商推荐制,由市场决定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成长。未来的二板市场不必特别扶持国有大中小型企业,也不必去专门扶持政府主导的某些“高科技企业”,一切由市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