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史1988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史1988
中国流行音乐在1988年说这一年是飞碟唱片的风光年一点都不为过, 年初打出的第一张王牌是标榜浪子形象的新人——王杰, 他桀傲不驯, 冷酷孤独的神情, 竟也掳获了广大男性与女性歌迷的喜爱, 男性喜欢他大概是因为他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女性喜欢他则有想要保护他, 更了解他的成份在吧!王杰的成功是形象与歌声搭配成功的最佳典范, 依此模式, 飞碟又推出第一张专辑就成绩不错的叶欢, 搭配单元剧“孤挺花”唱出主题曲“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成绩更上层楼;而在当年六月份, 一部描写叛逆青年成长历程的电影“菜刀与六个朋友”开创了类型电影之先河。
飞碟唱片为搭配这部电影, 集结了旗下六组人马, 包括娃娃金智娟, 知己二重唱...等人, 推出了“六个朋友”合辑, 专辑的A面是该电影主题曲与插曲, B面则是这些歌唱组合的其他单曲, 片中一首“以为你都知道”感人的旋律, 高亢的声音(很像Air Supply的主唱), 首先引人注意, 当歌曲的MTV在电视上播出时, 大家更是惊为天人, 就是这个又高大又英俊的帅哥吗 ? 真是太perfect!结果让大家有点小失望了, 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充满稚气与傻劲的大男生——张雨生, 随著汽水广告在暑假中强力放送, 他的另一首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歌词中“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以健康活力为诉求, 像口号一般地唱遍大街小巷, 更震憾了台湾社会从上到下人心大动, 向上提昇, 张雨生也顿时成为许多励志演讲会邀请的热门演讲者, 而更多人则期待著他赶紧推出个人专辑, 未令大家失望, 在十月份, 他的首张专辑推出,延续歌迷希望看到他深情与健康的一面, “跟著我”,“和天一样高”仍有著年轻人血脉澎湃的活力在, 而“天天想你”感人的表白, 令人动容的情怀, 则得到更多歌迷青睐, 然而这真的是他要的音乐吗? 双子座的张雨生是不甘成为偶像的, 因此他开始挣扎於流行音乐与实验音乐之间, 也开始体会出真正玩音乐是很孤独的!当时张雨生是相当受到欢迎的, 连他要当兵都成了头条新闻, 相形之下, 同为创作才子, 以“马不停蹄的忧伤”挑战罗大佑的黄舒骏受到的关怀就少很多!
滚石监於飞碟唱片陆续攻城掠地, 不甘示弱, 他们也推出了创作歌手陈昇的首张专辑“拥挤的乐园”以及辑“美丽新世界”, 其中最为成功的当属张洪量的单曲“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他唱出了许许多多单恋男子的心声, “莫名我就喜欢你, 深深地爱上你”, 也莫名地传唱开来, 成为经典;此外另一男声受到注意, 则是赵传, 他声音之好令人期待;专辑部份刚加盟滚石的陈淑桦颠覆以往柔情形象, 在李宗盛的打造下, 以都会女子代言人的新形象唱出都会女子三部曲第一部——女人心, 主打歌“那一夜你喝了酒”,“别说可惜”, 成为该类型产品中的第一品牌;周华健“我是真的付出我的爱”再创佳绩, 应拜小虫够锐利的词曲, 这张专辑中好歌连连, 如“寂寞的眼”, “摆渡人的歌”, “没有你伤心”等, 也难怪他会红!
同时期以“驿动的心”, “一世情缘”重获市场肯定的姜育恒再以翻自日本排行冠军歌曲的“跟往事乾杯”轰动歌坛, 也因为他的成功, 一向标榜原创音乐的飞碟公司食髓之味, 带动起翻唱之风, 更甚的是在年底推出了全盘模仿自日本少男偶像团体少年队的小虎队, 以“青苹果乐园”一曲掠夺了一大片尚未被开发的真空地带, 小虎队这一成功势必又将引发一阵跟风, 果不其然, 什麽龙龙三人组, 滚石小子, 少女队纷纷出笼, 只是这些缺乏先机的团体大都出过一张专辑後就不见踪影了!
同年值得一提的事件尚有蒋经国的逝世以及选美活动, 前者让娱乐业萧条了一个月, 而後者则在停办该活动二十年後再次活络, 引起社会正反两极的意见, 也可见台湾社会已在民进党多方冲击下, 越来越呈多元化, 党禁, 报禁开放, 促使文化资讯的交流更形密切, 罗大佑此时推出“爱人同志, 恋曲1990”, 辉映1980, 台湾真的有点不同了!这一年唱片销售蓬勃发展, 销量破二十万张的大有人在, 光是下半年的总量, 竟已是前两年的总和, 当然这与股市的持续发烧也有关!虽然当年国外艺人来台开演唱会的禁令终於解禁, 不过台湾唯一可容纳一万人的中华体育馆却也在无情大火中被烧毁, 让人好生惋惜, 然而更令人惋惜的尚有大作词家慎芝的辞世, 这位填词功力超绝的坚强女性, 留下了“榕树下”,“最後一夜”,“玫瑰人生”,“情字这条路”,“我只在乎你”等等好歌, 留存於爱歌人的心中, 也为台湾歌坛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06音乐教育班汪泓雨
第二篇:流行音乐《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
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教案
静宁二中
王倩
一、导入
如今电子科技遍布全球,信息的传递也是飞快,相对来讲,对音乐也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接下里来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推动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2、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世界流行音乐的展史
课前流行音乐是在都市文明中发展起来的。有人认为其源头可上溯至古代希腊、罗马帝国城市中的游吟歌手,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还是倾向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工业化城市。
在19世纪上半叶,流行音乐尚未形成独立的体裁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主要有两种形式:通俗化的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的民间音乐。前者是将古典音乐中的一些篇幅短小、音乐语言通俗易懂的小品或选段加以改编,使之变得简单,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使其为更多的人接受。19世纪中出版的许多根据歌剧和交响乐的片段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乐谱就是供广大市民家庭在茶余饭后消遣用的。后者是将质朴单纯的民间音乐用现代音乐手段加以美化包装,削弱地方色彩,使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流行。如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丹尼男孩)和《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19世纪中经过作曲家的改编后,在欧美各国广为传唱。即便到了今天,这种通俗化的古典音乐和精雅化的民间音乐依然在流行音乐(尤其是器乐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进入20世纪后,流行音乐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体裁形式,如爵士乐、摇滚乐、“叮砰巷”风格的流行曲等,开始了独立发展的新时期。然而此时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层次和深度上比19世纪更甚。“乡村与西部”(Country and Western)音乐原是一种典型的处于原始状态的美国民间音乐。20年代后,经过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等媒介的发掘推广,很快进入了流行音乐领域,成了美国流行音乐中的一处重要分支。在60年代中美国的“民谣复兴运动”、80年代欧美流行乐坛的“世界音乐”(World Music)潮流乃至中国的“西北风”中都可以看到民间音乐对流行音乐的巨大影响。还有些民间音乐则与流行音乐完全融和为一体了。像拉美的一些舞蹈音乐(如:控戈、伦巴和桑巴等)就很难确定其窨应归属于民间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的范畴。本世纪20年代初,以格什温的《布鲁斯狂想曲》为代表的美国“交响爵士”(Symphonic Jazz)运动试图将爵士音乐语言与交响音乐的形式相结合。50年代的“第三潮流”(Third Stream)音乐和60年代末的“艺术摇滚”(Art Rock)则是从音乐思维的层面上将这两种音乐相融合,比“交响 爵士”更进了一步。70年代末兴起的“新时代”(New Age)音乐更是综合了自中世纪的天主教圣咏、原始部落的宗教乐舞、直至当代锋派的实验音乐。
流行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卷》)。“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又称“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一样,是一种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
“流行音乐” 并不等于“流行的音乐”、“通俗的音乐”。“流行”、“通俗”只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的特征。例如:贝多芬的《致艾丽丝》世界流行,但它属于“古典音乐”,而非“流行音乐”;爵士乐在中国并不很流行,但它却是“流行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支系。
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三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以至于有时候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同时在产生的时间上、传承及社会存在的方式上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产生时间上的区别
民间音乐最为古老,可以上溯至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在人类已进入工业文明的今天,所谓的民间音乐通常特指那些产生并流行于农业地带的音乐或由此类音乐演变发展而来的音乐。
古典音乐萌芽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又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王公贵族的扶植,中产阶级市民的参与,在18、19世纪中达到全盛。
流行音乐的出现则要晚得多,是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城市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流行音乐史中的两次飞跃 ————爵士乐和摇滚乐分别出现于本世纪初和50年代,恰好于现代工业中的“电力革命”(电力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电子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开发应用)相同步。传承方式上的区别
民间音乐以口传心授为主,形态相对比较稳定,发展演变比较缓慢。有时一首民歌历经几百年而依然保持原貌。民间音乐的流传范围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较大,相互间的影响渗透亦相对较少。各地的民间音乐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民间音乐的这种某一特定局部的稳定单调恰恰构成了其整体上的丰富多彩。
古典音乐的传承是以学院式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学生通过大量的书面文献和体系化的理论学习来了解把握传统,又以高度的理性自觉来突破传统,以求创新。古典音乐既有承袭前人,保持传统的一面,又有不断创新,飞速发展的一面。流行音乐的传承也是以口头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体系化理论和书面文献。但流行音乐借助了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唱片(录音)和广播电视,故而受地域空间和时代的限制比较少。听众的喜新厌旧又使得流行音乐不断翻新。但由于受制于流行音乐家自身的素养和听众的欣赏习惯,流行音乐的形态演变远不及古典音乐那般迅速。社会存在方式上的区别
民间音乐是一种集体创作的音乐,一首民歌往往要历经几代人的不断加工完善。民间音乐的主要功能是自娱自乐,创作表演者与接受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的角色区分。
古典音乐是一种精英文化,欣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知识。严肃的古典音乐家总是力图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个性,20世纪的先锋派音乐更是完全不顾大多数接受者是否能充分理解其作品的内涵。
流行音乐是一种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的音乐商品,音乐家的个性与理想的展示常受制于市场需求。为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们的消费需求,流行音乐呈现出混杂多变的面貌,使人很难确切把握其整体文化特质。流行音乐只是一种载体,承载着当代社会所存在的任何一种思想意识。
(二)、世界流行音乐的分支
1、爵士乐
爵士乐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首先发展起来的。爵士乐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布鲁斯的原意是哀怨、忧郁之意,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大部分的布鲁斯的歌词内容是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每段歌词采用三句的结构形式,第二句重复第一句。在曲式结构上构成AAB的曲式,常用慢4/4拍。其歌曲的音阶形式常使用降三音和降七音,切分节奏也比较多。布鲁斯的演唱非常自由,演唱者可以根据演唱内容模仿一些其它日常生活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者的情绪。布鲁斯歌曲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吉它、班卓等,后来逐渐加进了其它多种乐器。布鲁斯经历了农村布鲁斯、古典布鲁斯和城市布鲁斯等不同发展阶段。
拉格泰姆音乐形式与布鲁斯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其最明显的区别大致有两点。一是与纯粹的布鲁斯相比,拉格泰姆似乎是比较“有修养”。当美国黑人音乐家用管乐队形式演奏布鲁斯或拉格泰姆时,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就诞生了,这就是爵士乐。爵士乐自诞生以来,风格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既有音乐家们对不同风格本身的探索、融合与创新,也有他们对爵士乐商业化现象的不满而进行的努力。例如,继20年代的新奥尔良传统爵士以后,又出现了30年代的摇摆乐、大型乐队、冷爵士、自由爵士等等。爵士乐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他创作的曲目有《西区布鲁斯》、《哭泣的威力》等。其它代表人物还有杜克·埃林顿、戴维斯等。从总体上说,早期的爵士乐比较简单,逐渐才发展成比较复杂。其原因主要是越来越多的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音乐家们的参与,使得专业音乐创作技巧与爵士乐的创作相融合。尽管如此,以黑人音乐为基础的爵士乐特点依然存在,即连续的切分节奏、特殊的乐器音色以及演奏法和表演上即兴性等。
爵士乐从它诞生之日起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议,褒贬不一,但爵士乐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流行音乐本身。我们在20世纪西方许多严肃音乐家的作品中都能找到爵士乐的痕迹。这些音乐家有德彪西、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而美国作曲家格什文的《兰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则是把爵士乐融入到现代严肃音乐中的典范。
2、廷潘胡同歌曲
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市第28街(第5大道与百老汇之间)集中了许多音乐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推销员整天在那里弹琴吸引顾客,琴声就像敲击洋铁盘子似的,“廷潘”胡同由此而得名。廷潘胡同在美国一度成了流行音乐的集中地,也形成了流行音乐兴盛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的象征。它几乎是沿续了半个世纪。
廷潘胡同歌曲早期的部分作品是沿袭了美国流行歌曲作曲家福斯特的音乐风格,其音乐具有怀旧、感伤的情绪,但大部分歌曲是欢快、风趣、诙谐的情绪,歌词内容基本上以爱情主题为主。廷潘胡同歌曲发展到中后期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艺术性也有所加强,并且吸收了黑人音乐的节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也趋于复杂化。廷潘胡同歌曲流传的范围基本上是城市里的白人。
3、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最早叫山区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各州农业地区。它是英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带有许多英国民歌的风格。后来又受到其他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流行全美国,被称作为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的形成初期,其风格带有较多的乡土气息,歌词内容涉及家庭、恋爱、流浪、宗教等,其歌曲带有一定的叙述性和分节歌的形式,音乐伴奏常用小提琴、班卓或吉它。乡村音乐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弦乐伴奏(通常是吉他或是电吉他,还常常加上一把夏威夷吉他和小提琴)及歌手的声音。乡村音乐抛开了在流行乐中用得很广的“电子”声(效果器)。最重要的是,歌手的嗓音是乡村音乐的标志(民间本嗓),乡村音乐的歌手几乎总有美国南部的口音,至少会有乡村地区的口音。
然而,与音乐本身同样重要的是音乐所包含的内容,而在这一点上,乡村音乐与流行乐、摇滚、说唱乐以及其他流派非常不一样。乡村音乐后一般有八大主题:
一、爱情;
二、失恋;
三、牛仔幽默;
四、找乐;
五、乡村生活方式;
六、地区的骄傲;
七、家庭;
八、上帝与国家。前两个主题绝不是乡村音乐所独有的,但是后六大主题则把乡村音乐与其他的美国流行音乐流派区分开来。简而言之,乡村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幽默感;喜欢牛仔风格的疯玩;以一种与城市人很不同的方式生活;以自己所在的乡镇、州、地区为荣;极为重视家庭;不羞于表达宗教情感与爱国情感。这些主题使乡村音乐有别于诸如小甜甜与N-Sync的音乐。
4、摇滚乐
5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声乐器的出现以及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给城市的流行音乐注入了丰实的乡村音乐和一些其它民间音乐的新鲜血液,促进了摇滚乐的发展。当时有部名叫《一堆混乱的黑板》的电影引起了社会人们的广泛注意。此片中有一首叫《震动、嘎嘎作响的摇滚》的黑人“节奏布鲁斯”的主题歌,它的流传标志着后来风靡世界的摇滚乐的产生。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摇滚乐明显的特点是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舞蹈节奏,由爵士鼓奏4/4拍中的第一和第三拍,其它乐器如电吉它等奏第二和第四拍组成。
早期摇滚乐歌手有普雷斯利、贝里、多米诺、刘弗斯、埃弗利兄弟等。19 6 4年,英国“披头士”乐队(也有人译作“甲壳虫”乐队)首次在美国做访问演出,引起狂热反应。他们的演唱主要内容是表现爱情,也有反战、反暴力等内容。正好当时美国国内反越战、反种族歧视浪潮涌现,摇滚乐在这一浪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60年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很少有与摇滚乐不发生联系的。摇滚乐的歌声影响了现代美国人的艺术趣味。70至8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著名摇滚乐队有蓬克、滚石、索尔、重金属、雷普、波普等。其摇滚乐的著名歌星有迈克尔·杰克逊、珍妮特·杰克逊、休斯顿等。
5、布鲁斯
布鲁斯(英语:Blues,又译勃鲁斯、蓝调)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布鲁斯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圣歌、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颂歌。布鲁斯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非来源。布鲁斯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大乐队、节奏布鲁斯、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布鲁斯的因素或者是从布鲁斯发展出来的。[1]在诗歌里这个词常被用来描写忧郁情绪。
6、hip pop
Hip-Hop的根源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整体的经济状况改善,一贯被歧视的黑人终于初步获取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区.但是对黑人来说歧视依旧存在,贫穷依然深深地压迫着他们,他们要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必须利用天赋的本钱.黑人有两大天赋:一是运动,二是音乐.从爵士乐到摇滚,如今是RAP.一个黑人最容易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打篮球,否则就是搞音乐.而Hip-Hop的定义也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是:音乐,舞蹈,涂鸦,刺青和衣着.它们的出现并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成型,并确立门派的.70年代Hip-Hop开始发展之时,被分为1.D.J 2.M.C 3.Dancer 4.Graf 四大部份。在我们提到Hip-Hop的历史之前,大家要知道这四大部份是Hip-Hop文化里所不可或缺的,而其中和音乐最有密切关系的便是D.J和M.C。D.J和M.C是一起工作的搭挡,一位好的D.J用两台唱机再加上两张Beat唱片,就可以玩出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而在这时候会有两种人立即产生一些反应,一个就是M.C,再来就是Dancer了。M.C的嘴巴开始念出他所想到的Rap,内容多为不满情绪的抒发或谈及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而Dancer则开始用身体来表达出他想说的舞。再来就不用说了,就是要解释Graffti,我想如果你有学习画画的话,一定非常想要让过往的路人欣赏到自己的作品,对吧? Graffti Art(亦即使用喷漆在街头的墙上或火车的车厢.....等地方作画)就是属于此种心态的表现。Hip-Hop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创于纽约的穷困工薪阶级的黑人民族中。它汇集了非洲音乐、美洲音乐和艺术文化。Hip-Hop是一种由多种元素构成的街头文化的总称,它包括音乐、舞蹈、说唱、DJ技术、服饰、涂鸦等。在创始之初,Hip-Hop文化由四大元素组成:DJ、MC、StreetDance、Graffiti。这一时期的Hip-Hop称之为Old School Hip-Hop。当Hip-Hop在90年代大红大紫之时,许多不同的风格在New School年代萌生出来。Hip-Hop不仅是城市黑人贫民窟中产生的音乐,更成为代表城市黑人贫民的呼声。说唱音乐家们开始描述他们或他们身边人们的艰辛生活。
“Hip-Hop”这个词是一个新兴的音乐流派的类别,它自出现到发展至今,已经不仅仅代表了单一的音乐类别,Hip-Hop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其中包括:音乐、服装和行为方式等。属称街头文化!在整个Hip-Hop的文化中,服装要算是最出彩的一部分了。典型的着装包括:宽大的印有夸张Logo的T恤,同样宽大拖沓的板裤或者是侧开拉链的运动裤、篮球鞋或板仔鞋、高尔夫球帽或者是棒球网帽、各国风格的包头巾、头发染烫成各异或编成小辫子。而相应的配饰则有:纹身、银质耳环或者是鼻环、墨镜、MD随身听或者是MP3、滑板、背包等。这些零星的服装凑在一起,就组成了在美国风靡了整整20年的Hip-Hop时尚。Hip-Hop是街头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他与同是街头文化的滑板、小轮车等极限运动有着亲密的关系。Hip-Hop一族具有共同的行为方式,即使互不相识,你也能从他的外表准确地判断。Hip-Hop已经有二十岁了!从八十年代初到公元二千年,从Old school到New school,从没有人喜欢刮唱片到人人为街头音乐而疯狂,这一种文化带给这个世界的冲击,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二十年来,Hip-Hop文化在美国植下了根,成功的结合了娱乐、商业、音乐甚至政治。它是一个独立而有色彩的团体意识,它是坚固而难以取代的文化形式,它不只是我们常常说的“黑人音乐”,也不是只带着手势口里喊着“Check it out”,更不只是流行歌手主打乐风奏蓝调。Hip-Hop文化就是Hip-Hop文化,它有着人一样的性格情绪长像。简单地说,Hip-Hop有四个重要的成份。
7、B-BOY 其实B-Boy(Breaking Poping Locking)的开始早在1983年就已经有了。在那时候,我们称之为“霹雳舞”。但,这种于国外的文化,目前在国内还只能称作为一种“流行”无法融入真正的生活,所以迄今仍无法将之延续下去,而且当时信息有限,能真正了解此文化的人并不多,正因为如此,对于这种文无法完善地教授给下一代,所以到了1987年Breaking,就形成了一种没落的状态甚至沦为一种过时的流行话题。“霹雳舞”在国外理所当然是种文化,但到了国内却没几年就变成了历史。
虽然Breaking停摆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却出现了许多新的舞蹈团体(此时Old School已渐渐形成New School)。其实国内在这个阶段的舞蹈类型还没有分得很清楚,玩地板Breaking的人变少,而是以Locking、Poping为主,这时信息的来源是日本。在九十年代中的时候New School兴旺,Oldschool也大有人在,但真正能持续下去的人并不多,在此时期存在的几乎都是老面孔。到了九十年代末期,“街舞”的风潮兴盛,才有再度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街舞属于劲舞,动感十足,动作幅度大,要求舞者体质好。像单手倒立、前滚翻、大风车转、背旋等动作,属于难度系数高的表演,街舞少年必须保持足够的体力支撑,以及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
8、Graffiti 我们经常在黑人电影中常看见车站地铁甚至火车厢外被画上一些奇形怪状的字,那就是喷画与涂鸦。这些色彩鲜明的图案,代表了画家对于自己的立场或是对社会的看法、现象等等。然而利用喷漆瓶并不简单吗,真正的喷画家是把喷漆瓶当作画笔,在原本不可能出现画作的墙上、地上等地方作画。出名的喷画家更可以跟服装结合,掀起服饰流行风气。依照风格、字体及色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喷画家,各自设立自己的文化及天地,正符合了Hip-Hop独一无二且无法模仿的精神。
涂鸦少年以喷漆作画于墙上,用以表达其所想宣告的意念、想法或是帮派用以划分地盘;从60年代末发源至今,渐渐成为一种街头艺术。
涂鸦少年之间相互进行涂鸦竞赛,比谁的作品多,谁的名头响。他们在所有可能的公共场所将自己的名字或笔名“涂”在显眼的位置,以此表达对成人权威的蔑视。他们手持装满颜料的喷枪同警察捉迷藏,这些颜料常常是偷来的。他们在市区的墙上涂抹带有神秘色彩的句子,粗鲁的骷髅状的人像、带有原始面具色彩的面孔、以及孩子游戏中含有猥亵意味的姿势。涂鸦作品是可视的说唱乐和爵士乐,是对视觉艺术的原创性贡献。作为大众主义观念的扩展,涂鸦艺术家大量生产了素描、印刷品、油画、雕塑、壁画、T恤、钮扣和旗帜。
2001年,时尚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向Hip-Hop流行文化取经,从衣服、裙、高跟鞋以及手袋上,都能找到黑白或七彩的涂鸦风格作品。
9、DJ DJ在Hip-Hop领域里,无庸置疑占了极重要的角色。因为不管是B-Boy或者是MC,都需要DJ来辅助,否则等于是瞎子一样。
在美国1967年时,有位从牙买加金斯顿移民到美国纽约布朗士区的传奇人物,叫做Kool Herl,当时是他最早把两个唱盘(turntable)及混音器(mixer)摆在一起,及独创“刮唱片”(scratch)的动作。所以当时吸引了很多的人在街头欣赏他表演。然而他在一次的酒吧斗殴中不幸失去双手,被誉为“The founding Father of Hip Hop”的Herl不得不停止表演并退出了乐坛。随后,更多DJ纷纷成名,如:Afrika Bambaataa、Grand Master Flash等人,他们把自己的DJ想法及先进的技巧,融入音乐制作,产生了当时红遍街头巷尾的舞曲,如:Plant Rock、The Message……等。
所以DJ发展至今,已并非是纯粹做些mixing或scratch的技巧而已。在在这几年的趋势中,DJ已跨越到音乐制作领域,不少还亲自担纲制作人,如乐队Pete Rock & C.L.Smooth,Pete Rock即是该乐团的DJ兼制作人,乐队Gangstarr的DJ Premier也是如此。国内DJ的角色尚未被重视,是因为国内乐界认为DJ并无正规的音乐素养,所以做出的作品也是上不了台面的;但无论如何,DJ本身的想法及先进的技巧,是值得饿肚子也要继续的“信仰”。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常见“DJ”常常会把手放在唱盘(turntable)上的黑胶唱片(LP)来回刷动,另一只手在混音器(mixer)上的CROSS FADER(控制左右唱盘的声音)反复不停地切换。其实这种动作正确名称叫做“Scratch”。Scratch是一种在节奏中或一首歌曲里做类似唱歌般的组合,然后增加其变化性。然而不只是单单有“scratch”而已,还有一种用2张一样或是不一样的唱片,也是在一定的节奏上,去做变化,而这个技巧称为“Battle”。这两种技巧都是“Hip-Hop DJ”比较常使用的方式,然而在“scratch”和“battle”里,没有一定的规范,每一位DJ都有自己的特色(free style)。其实,它们在国外已经风行20余年,自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了,而且还有举办一些大大小小的比赛,其中就有极具公信力的比赛,叫做“DMC”。它源自于八十年代初,当时是由一群热爱音乐的DJ俱乐部(类似行会的组织)名叫“D.M.C(”DJ Mix Club)。一直到现在,D.M.C在世界各地(美、英、加、澳洲、日本、香港等等)几乎都有举办比赛。然后再由每个地区的冠军,一起比赛争取世界冠军(类似奥林匹克的比赛模式)。在比赛里每个DJ一直都把自己最好、最新的技巧,在比赛中展现在来。在D.M.C里也造就了不少知名的DJ,像“Mixmaster Mike”、“Q-Bear”和香港的“DJ Tommy”等等。目前在国内这种类型的DJ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发展的空间太小了,参与的人相对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DJ,没有一个群体的支持,他们是不可能发展下去,最后形成一种新文化的。1-、MC MC就是最能带动气氛的那个人,但这不一定是黑人。“MC”的原义Micphone Controller,也就是“控制麦克风”的人。所以有许多的人饶舌歌手都会给自己的艺名前面加个“MC”什么什么的,比如前几年很出名的MC Hammer。经过多年的传承,现在的MC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要能带动气氛,能主持、能RAP、能即兴饶舌(free style)。他不只是表演者,也兼俱了Hip-Hop文化的讯息传达者的功能,所以从他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尚可分不同域及派别的表演型态,例如东岸、西岸、非主流等。当然,一个具有鲜明个人色彩的MC,更能进一步的带动口头禅、音乐以及服装的流行,这点也可以由那么多的黑人歌手代言服饰品牌窥见一二。在国内,当MC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国内尚没有那么多的制作人支持这种表演类型,顶多在PARTY上看见表演会觉得新鲜,但是以目前情歌满天飞的情形看来,要发动RAP的市场比较难。从R&B着手会容易得多。但是目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一些旋律及唱功的MC,在国内少之又少。其实,大部份的MC还是希望大家能以“玩”的角度出发,才是黑人音乐真正的元素。唯有充满喜感、快乐。才能在目前“情歌至上”的音乐市场中,求得发挥的空间。
11、R&B R&B的全名是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广义上,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於黑人的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来和摇滚来的基础,Billboard杂志曾介定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Jazz和Blues之外,都可列作R&B,可见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Hip-Hop和RAP都源於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R&B成分。
12、RAP 说唱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黑人音乐根源中吟咏的段落中,到了70年代说唱乐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其中最主要的功劳要归根于当时流行的迪斯科舞厅中的DJ们,他们将黑人当时正在风行的FUNK节奏混入流行的迪斯科节奏中,并且在唱片机上反复重复同一张的唱片的内容,做自己的LOOPS,随着那些在现在广为人知和DJ们普遍应用的“打碟”法出现,说唱开始被街头黑人文化所流传,并且衍生出相当丰富的分支,诸如西海岸说唱乐(West Coast Rap)、南部说唱乐(Southern Rap)、流行说唱乐(Pop Rap)、老派说唱乐(Old Schold)、中西部说唱乐(Midwest Rap)、拉丁说唱(Latin Rap)、硬核说唱(Hardcore Rap)、黑帮说唱(Gangsta Rap)、外来说唱乐(Foreign Rap)、东海岸说唱乐(East Coast Rap)、过渡说唱乐(Crossover Rap)、喜剧说唱乐(Comedy Rap)、基督教说唱(Christian Rap)、另类说唱乐(Alternative Rap)等等,我们现在所谓的Hip-Hop正是由这些流派综合了当今流行元素而诞生的新词汇。尽管早在90年代初期就有人认为这种絮絮叨叨,满是脏话粗口,叛逆词语的音乐会很快消失,而事实上,在90年代末,随着一批新进的说唱乐手和以白人为主的说唱摇滚的风行,曾经被黑人抛弃的音乐又重新回到了流行音乐的前端,至少在新世纪的现在,这个风潮还不会消退。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及分支,它的发展一定程度山影响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认真复习课堂上所讲述的知识。
第三篇:中国现代语文发展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四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1878—1926年)
中国古代教育是一种混合型的教育,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包容在综合性教育之中。中国现代教育起源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从清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
(一)清末的语文教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端
19世纪5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了教会学堂,清政府官方创办了各种同文馆和洋务学堂,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私人也开办了各类学堂。新式学堂借鉴西方经验,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教育也逐步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与修身、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并列的独立学科。其中,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县梅溪街创办的正蒙书院,最早设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为特色。
清末的语文教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虽然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独立设科,但从总体上看读的是古文,写的是文言,教法是讲解,学法是记诵,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
民国初年的语文教育
改革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就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于是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称为“国文”。1911年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总长,对清末封建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12年1月,教育部宣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同时,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其中将各类学校“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以法令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促进了普通教育的发展。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并正式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看,蔡元培主持的教育部所作的改革有两点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废止“讲经读经”科,阅读教学正式脱离经学;二是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并正式定名为“国文”科,较全面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内容。
随着封建政体瓦解,共和政体建立,人们对语文教育学科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912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教育部同时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易文字,兼课习字。”这些规定表明: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是培养文学兴趣的工具,是启发智德的工具。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所纂夺,民国共和政权变成北洋军阀政府。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天坛宪法章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并且要求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1915年1月,袁世凯在《特定教育纲要》中要求“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辛亥革命不仅没有根除封建主义及其代表势力在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甚至也不能巩固和发展文化教育领域在反对科举、八股和旧学斗争中所取得的成果。由新的思想启蒙运动逐步转化而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战士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的领导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提出“拥护民主”“拥护科学”的口号,同时亮出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的发展趋势:“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亮出“文学革命”的大旗,并进一步提出了文学内容革命的问题。1918年4月,胡适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中说:“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乃是我们的根本主张。”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钱玄同、刘半农等人起而响应,站在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前列。《新青年》自1918年第4卷第1号起率先改用白话文,并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先后发表了胡适、刘半农、沉尹默等人的白话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此后,各大报的副刊,包括当时号称四大副刊的《北京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也差不多以白话文为主了。
在全国文教界的一致呼吁下,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1月明令:“定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至于中学各科教科书,也都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都采用语体文。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终于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开始占领国文教科书的阵地。
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
1921年10月至11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会议,讨论学制改革,建议“根据共和国体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将学校系统分成三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通过的学制系统草案稍加修正,即于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该学制规定小学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个改革案,废止了1912年“教育宗旨”的名称,改用“教育本义”。教育本义共七项: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其总的精神是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1922年,《教育杂志》第14卷特发“号外”,组织全国著名学者对“学制”和“课程”进行讨论。随后,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一个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负责拟定各科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科,由胡适、叶圣陶、吴研因、穆济波等主持起草。《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主旨是:“学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启发想象、思想;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
(3)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
(4)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
(1)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
(2)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
(3)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
(4)继续练习用文言文作文。
1923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审定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已开列出国语、国文课程纲要,内容包括课程目的、作业、教材、教法说明及毕业最低限度标准等等,成为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的、体系较为严整的语文科课程标准。这些《纲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分阶段教学的要求,对后来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此,国语、国文并存的局面形成,并维持到新中国成立。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材
为配合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国文改授国语,依教育部公布的注音字母和国音字典编辑、黎锦熙等校订的《新体国语教科书》八册于1920年2月出版。较早出现的现代白话文教科书有洪北平编的《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该教科书课文多是当时报章杂志上的时文,间有旧白话小说、诗歌、语录等,并用新式标点符号。稍后出版的用现代白话文编写的国文教科书还有孙亻良工、沈仲九编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上海民智书局1922年)等。
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编制,除在形式上文言、语体兼采外,选文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反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议论文被大量选用,如鲁迅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新诗,周作人的散文小品,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的论文、讲演等。外国译文《卖火柴的女孩》等首次用作教材,即使是文言文,也扩大了选材范围,把近人梁启超、蔡元培的文言作品及古人的文言说明文选入课本。这些教科书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实绩,在宣传“五四”时代精神、反帝反封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的教育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当时,有人将国语国文课的教学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解、领会和发表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具有听、读、说、写的能力;副目的,则是在实现正目的的同时,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趣味。主目的强调的是国语国文的工具性,副目的强调的则是其教育性(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第2卷第1期)。朱自清提出:语文学科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教育杂志》第17卷第7号)朱自清第一次从理论上正确论述了语文学科的文道关系。
这一时期出现了20世纪第一个语文教学法研究的高潮,出版了不少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著作,如吴研因的《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1921年)、张士一的《小学“国语话”教学法》(中华书局1922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等。其中,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编写的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吸收了国外新的教育理论,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经验,归纳出国语教学的四大目的,即自动的研究与欣赏、社交上的应用、艺术上建造及个性与趣味的养成,提出通过教学达到能读、能听、能说、能作、能写的五项具体目标,并提供了许多方法和教学范例,对国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育测验,是测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廖世承、陈鹤琴合编的《测验概要》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对阅读测验的内容和做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和介绍。这一时期,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被介绍到国内。张文昌的《中学国文教学底几个根本问题和实际问题》(载《新教育评论》第3卷第8期)就介绍了启发法、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方法。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战火中艰难成长。(一)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语文课程标准与国统区语文教材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教育宗旨草案“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和《教科书审查规程》。《教科书审查规程》规定:未经教育部审定,或失审定效力者,不得发行或采用。
1932年,国民党政府审定并正式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
读经问题争论与大众语文运动
读经问题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反复争论的一个问题。
从1929年开始,国民政府又掀起了“读经”逆流。陈立夫等人还主张初级小学读《三字经》,高等小学读“四书”。这一时期,湖南、广东等省国民党当局都将四书五经选编为教科书的内容,强令中小学生读经。
针对“尊孔读经”的主张,蔡元培、胡适、吴研因、叶圣陶、鲁迅等人纷纷撰文给予批驳,表明反对读经的观点。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在摸索中前进,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
(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语文”学科的命名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工作,将新中国中小学语文学科的名称正式定名为“语文”,揭开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叶圣陶解释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答滕万林》1964年2月1日)
新中国的教育宗旨和建国初期语文教育的特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革新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改造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
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早在1951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胡乔木即提出了将“汉语教育与文学教育分开”的设想。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语言的训练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汉语的单独开设,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也系统地教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加强了文学教育。在中等学校里单独开设文学课,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
1958.3,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决定对中学汉语和文学课本作根本性改编。汉语和文学合并为语文。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现代语文,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是讲授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这个决定结束了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方针
“大跃进”时期,对教育方针的理解也存在着明显的“左”的偏向。例如:有人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阶段(1977—
“文革”结束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通过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学校的教学秩序得到了恢复,中国(大陆)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正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大纲的编制、语文教材的建设、语文教学的改革和语文教育的研究等方面都逐步走向成熟。
第四篇:中国现代语文发展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四个阶段。
一、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1878—1926年)中国古代教育是一种混合型的教育,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包容在综合性教育之中。中国现代教育起源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从清末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阶段。
(一)清末的语文教育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发端
19世纪50年代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兴办了教会学堂,清政府官方创办了各种同文馆和洋务学堂,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私人也开办了各类学堂。新式学堂借鉴西方经验,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教育也逐步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与修身、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并列的独立学科。其中,光绪四年(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县梅溪街创办的正蒙书院,最早设国文科,以“俗话译文言”“讲解与记忆并重”为特色。清末的语文教材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新国文教科书》。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虽然从传统教育中分化出来独立设科,但从总体上看读的是古文,写的是文言,教法是讲解,学法是记诵,与传统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两样。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语文教育民国初年的语文教育
改革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就认为“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所要学的并不限于文字和文学,于是提议将这一学科定名为“国文”。蔡元培等人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称为“国文”。1911年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总长,对清末封建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中国的语文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12年1月,教育部宣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均改称学校;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同时,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其中将各类学校“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这两个文件的颁布,以法令的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教育成果,促进了普通教育的发展。19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并正式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看,蔡元培主持的教育部所作的改革有两点尤其值得重视:一是废止“讲经读经”科,阅读教学正式脱离经学;二是将“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合称,并正式定名为“国文”科,较全面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内容。
随着封建政体瓦解,共和政体建立,人们对语文教育学科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912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规定:“国文要旨,在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教育部同时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国文首宜授以近世文,渐及于近古文,并文字源流、文法要略,及文学史之大概,使作实用简易文字,兼课习字。”这些规定表明: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是培养文学兴趣的工具,是启发智德的工具。袁世凯复辟与恢复读经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为袁世凯所纂夺,民国共和政权变成北洋军阀政府。1913年10月,袁世凯在《天坛宪法章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并且要求经训“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1915年1月,袁世凯在《特定教育纲要》中要求“中小学校均加读经一科”。(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育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辛亥革命不仅没有根除封建主义及其代表势力在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甚至也不能巩固和发展文化教育领域在反对科举、八股和旧学斗争中所取得的成果。由新的思想启蒙运动逐步转化而成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战士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的领导下,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提出“拥护民主”“拥护科学”的口号,同时亮出了“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的发展趋势:“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亮出“文学革命”的大旗,并进一步提出了文学内容革命的问题。1918年4月,胡适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中说:“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乃是我们的根本主张。”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钱玄同、刘半农等人起而响应,站在反对“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前列。《新青年》自1918年第4卷第1号起率先改用白话文,并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先后发表了胡适、刘半农、沉尹默等人的白话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此后,各大报的副刊,包括当时号称四大副刊的《北京晨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也差不多以白话文为主了。
在全国文教界的一致呼吁下,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于1920年1月明令:“定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规定至1922年止,凡旧时所编的文言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至于中学各科教科书,也都逐渐用语体文改编,高等学校的讲义,也都采用语体文。自此,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现代白话文终于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开始占领国文教科书的阵地。
新学制与语文课程纲要
1921年10月至11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会议,讨论学制改革,建议“根据共和国体发挥平民教育精神”,将学校系统分成三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所通过的学制系统草案稍加修正,即于11月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该学制规定小学六年(初小四年、高小二年),中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个改革案,废止了1912年“教育宗旨”的名称,改用“教育本义”。教育本义共七项: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其总的精神是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1922年,《教育杂志》第14卷特发“号外”,组织全国著名学者对“学制”和“课程”进行讨论。随后,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一个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负责拟定各科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科,由胡适、叶圣陶、吴研因、穆济波等主持起草。《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主旨是:“学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并涵养感情、德性;启发想象、思想;引起读书趣味;建立进修高深文字的良好基础;养成能达己意的发表能力。”《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
(3)使学生能作文法通顺的文字。
(4)使学生发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规定该课程的目的是:
(1)培养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
(2)增加使用古书的能力。
(3)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
(4)继续练习用文言文作文。
1923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审定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已开列出国语、国文课程纲要,内容包括课程目的、作业、教材、教法说明及毕业最低限度标准等等,成为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依据的、体系较为严整的语文科课程标准。这些《纲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分阶段教学的要求,对后来的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此,国语、国文并存的局面形成,并维持到新中国成立。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材
为配合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国文改授国语,依教育部公布的注音字母和国音字典编辑、黎锦熙等校订的《新体国语教科书》八册于1920年2月出版。较早出现的现代白话文教科书有洪北平编的《中等学校用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该教科书课文多是当时报章杂志上的时文,间有旧白话小说、诗歌、语录等,并用新式标点符号。稍后出版的用现代白话文编写的国文教科书还有孙亻良工、沈仲九编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上海民智书局1922年)等。
这一时期,语文教材的编制,除在形式上文言、语体兼采外,选文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反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的白话文学作品和白话议论文被大量选用,如鲁迅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新诗,周作人的散文小品,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的论文、讲演等。外国译文《卖火柴的女孩》等首次用作教材,即使是文言文,也扩大了选材范围,把近人梁启超、蔡元培的文言作品及古人的文言说明文选入课本。这些教科书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实绩,在宣传“五四”时代精神、反帝反封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语文教学研究
这一时期,语文教育界对语文的教育目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当时,有人将国语国文课的教学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主目的,是对语言、文字(文章)的理解、领会和发表能力的培养,即教会学生具有听、读、说、写的能力;副目的,则是在实现正目的的同时,获得知识,涵养德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趣味。主目的强调的是国语国文的工具性,副目的强调的则是其教育性(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第2卷第1期)。朱自清提出:语文学科有双重目的,一是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在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教育杂志》第17卷第7号)朱自清第一次从理论上正确论述了语文学科的文道关系。这一时期出现了20世纪第一个语文教学法研究的高潮,出版了不少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著作,如吴研因的《小学国语国文教学法》(1921年)、张士一的《小学“国语话”教学法》(中华书局1922年)、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等。其中,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编写的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吸收了国外新的教育理论,结合我国传统的教育经验,归纳出国语教学的四大目的,即自动的研究与欣赏、社交上的应用、艺术上建造及个性与趣味的养成,提出通过教学达到能读、能听、能说、能作、能写的五项具体目标,并提供了许多方法和教学范例,对国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育测验,是测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一种方法。廖世承、陈鹤琴合编的《测验概要》于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对阅读测验的内容和做法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和介绍。这一时期,国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被介绍到国内。张文昌的《中学国文教学底几个根本问题和实际问题》(载《新教育评论》第3卷第8期)就介绍了启发法、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法、道尔顿制等教学方法。
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艰难成长阶段(1927—1949)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战火中艰难成长。(一)国统区的语文教育
二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语文课程标准与国统区语文教材
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教育宗旨草案“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和《教科书审查规程》。《教科书审查规程》规定:未经教育部审定,或失审定效力者,不得发行或采用。
1932年,国民党政府审定并正式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读经问题争论与大众语文运动
读经问题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反复争论的一个问题。从1929年开始,国民政府又掀起了“读经”逆流。陈立夫等人还主张初级小学读《三字经》,高等小学读“四书”。这一时期,湖南、广东等省国民党当局都将四书五经选编为教科书的内容,强令中小学生读经。针对“尊孔读经”的主张,蔡元培、胡适、吴研因、叶圣陶、鲁迅等人纷纷撰文给予批驳,表明反对读经的观点。
三、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6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在摸索中前进,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
(一)建国初期的语文教育
“语文”学科的命名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的工作,将新中国中小学语文学科的名称正式定名为“语文”,揭开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新的一页。叶圣陶解释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答滕万林》1964年2月1日)新中国的教育宗旨和建国初期语文教育的特点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革新教学内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听说读写并重,全面训练语文能力。三是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改造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方法。汉语、文学分科实验
早在1951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胡乔木即提出了将“汉语教育与文学教育分开”的设想。
语言训练是语文课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中,语言的训练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汉语的单独开设,便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也系统地教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知识,加强了文学教育。在中等学校里单独开设文学课,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
1958.3,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决定对中学汉语和文学课本作根本性改编。汉语和文学合并为语文。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祖国的现代语文,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是讲授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这个决定结束了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
(二)“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 “大跃进”时期的教育方针
“大跃进”时期,对教育方针的理解也存在着明显的“左”的偏向。例如:有人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四、中国现代语文教育走向成熟的阶段(1977—
第五篇: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
(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这样“西北风”便应运而生。其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心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以及电影《红高粱》插曲《妹妹曲》等。“西北风”代表了自邓丽君以来的阴柔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在音乐观念上是对港台流行音乐、南方及中原音调为主的我国音乐创作现状以及前几年流行音乐界“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逆反。它明显地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汲取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巨大能量;内容具有批判意识,风格慷慨激昂,带有强烈的宣泄色彩;是刚刚萌生的乡土摇滚与传统民歌的折中,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进程中是个很大的突破。2.20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新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徘徊,从90年代起,由于著作权法的实施,国家对引进港台音带的数量作了限制,这就影响了那些靠做引进版生意的音像公司的生计。客观环境的变化,使得内地各音像企业不得不重新规划各自的生产流程,开始重视创作、重视培养自己的歌手和制作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大批由内地音像公司制作推出的新偶像。尽管这些歌手的包装方式大多未能摆脱港台的模式,但已经在国内青少年歌迷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打破了多年来由港台青春偶像独占青少年音带消费市场的局面。3.21世纪初——网络歌曲异军突起
21世纪,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手机彩铃下载业务的兴起,网络歌曲开始异军突起,流行音乐的制作也更加商业化、世俗化。2000年,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网络上热了起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网络传播对音乐的帮助。2004年,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唐磊的《丁香花》、庞龙的《两只蝴蝶》,也在网络上火起来。其中杨臣刚《老鼠爱大米》更是一夜走红,直至走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红地毯。此后,以通俗、轻松、幽默为特点的网络歌曲在国内乐坛风起云涌,大量平民歌手通过网络,把自己和其所创作的歌曲推向社会。从2005年开始,又有不少网络歌曲脱颖而出。《很多网络歌手也频频出现在各大颁奖典礼上。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考量 1.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已走过30年的坎坷风雨路。在这个时段中,它以大众娱乐文化的姿态和极为张扬的个性颠覆了“文革”中概念化、符号化的畸形的音乐创作理念和表演理念,瓦解和摧毁了以往的音乐流派的界限及创作与表演的原则,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理念和审美习惯,从而成为一种具有新的美学品质及形式的音乐流派。
(1).审美形式的多样化。
同其他音乐流派相比,流行音乐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它的多样性。在它的领域内,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各种式样的音乐并存:既有原创音乐又有改创音乐,既有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又有外来音乐与本土音乐的融合,既有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的融合,又有不同门类音乐的融合,使得以往相对单调的音乐变得丰富多样。(2).审美内容的人性化。
流行音乐改变了以往的音乐审美立场,淡化了音乐的教育功能,走上一条人性化的路线。从平民百姓的内心焦虑、信仰困惑到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对自我的重新审视等,它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人性的每一个层面,尤其是那些多如牛毛的爱情歌曲,虽说有些泛滥,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流行音乐的确在贴近人性。(3).审美对象的大众化。
随着电台、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流行音乐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流行音乐的这种空前的大众化,既是其存在的基础也是其生存的方式,它最终的结果之一就是摧毁了由文化地域不同、文化内容不同及音乐审美观念不同所造成的障碍,使其成为大众化的音乐形式,进而使大众成为真正的音乐审美主体。在大众成为音乐审美主体这一事实面前,各种形式的音乐尽可能地流行音乐化,甚至表现出某种时尚或时髦来满足大众音乐审美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在这个过程中,将经典世俗化、将高雅通俗化、将传统现代化,从而使得流行音乐具备了雅俗共赏的美学品质,成为大众化的平民音乐。
2.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意义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商业色彩的大众文化,虽然有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大方向一致,但它最主要的价值定位是更多地强调娱乐功能而不是教化功能,以满足个体的情感要求和音乐审美需求,本质上属于一种非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是,这并不影响从其他层面实现它的音乐价值、社会价值及对审美对象的塑造作用。(1).为音乐的发展打开更为宽阔的艺术通道。
流行音乐不固守某种成型音乐流派的风格或原则,也不固守某种权威的理论和主张,而是藐视一切旧有的、现有的规范,将古典的、现代的、本土的、外来的音乐统统招到自己的麾下,用新的创意、新的手法、新的形式进行艺术的搅拌,以构筑自己的鲜活音乐:用沙哑的嗓音打破了圆润甜美嗓音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强调节奏打破了以旋律为主的创作理念,震耳甚至是刺耳的声音打破音乐必须是悦乐的原则„„在流行音乐面前,音乐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门类间的界限不存在了,任何新形式的音乐的出现都变为可能。对流行音乐来说,所有的音乐都是构筑自己的音乐个性、音乐逻辑的参照。(2).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由于流行音乐格外讲究标新立异,所以它总能用新鲜的音乐让人不断地惊讶:原来嘶哑沙哑的歌声也如此有魅力,原来势不两立的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竟可以融合得天衣无缝„„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原来如此”的惊讶中,传统音乐文化遭到全方位的消解,旧的音乐审美习惯和审美观念发生断裂乃至崩溃,使人们在新旧音乐的对比中不得不重新审视音乐,重新调整自己的音乐审美规范,从而提升了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3).大面积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以审美价值为最根本价值的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它对人的改变作用是人们在对它的主动的审美体验中获得而不是靠外力强制实现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它对人的作用当然具有以上特点,再加上它的大众化是空前的,因此相对其他形式的音乐而言,它对人的影响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