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干部要练好四项基本功
地方主要领导干部应练好四项基本功
地方领导干部肩负着发展一方、造福百姓的重任,必须奋发进取,须臾不可懈怠。在新形势下,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应努力练好四项基本功。
提高独当一面的能力。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的“帅”,必须勇挑重担、独当一面。为此,不仅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良好精神状态,而且需要具有敢为人先、勇担责任的胆略。不过,敢为人先、勇担责任并不是硬干、蛮干,而是注重精心谋划、善于科学决策。一要在服从大局的基础上决策。自觉地把本地区工作放到全局中去考量,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在推动全局发展中实现局部发展。二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把情况弄清楚,把问题搞明白,切忌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三要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民意,做到总揽而不独揽、善断而不独断。
培育真抓实干的作风。地方主要领导干部既要坐而言、当好决策者,又要起而行、当好实干家。具体来说,就是履行好“定政策、用干部、抓落实、作表率”的岗位职责,把握好“思路准不准、用人公不公、作风实不实、形象好不好”的衡量标准。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增强“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推不得”的责任感,具有一抓到底的韧劲,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当前,应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去,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学习是提升能力的根本途径、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地方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领导能力。学习不能只满足于学书本,还应注重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闭门打坐、冥思苦想,往往一筹莫展;迈开双脚、深入群众,则会豁然开朗。在勤于学习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做到举一反三。应坚持从群众中来,善于汲取群众的智慧来丰富思路、推动工作。坚持到群众中去,动员群众,把党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群众,团结和带领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实践;服务群众,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树立一身正气的形象。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秉公用权、执政为民,可以造福人民;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必然祸害人民,最终也会毁了自己。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权力的关键就在于坚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就需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第二篇: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练好五个“基本功”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练好五个“基本功”
党员干部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如何做一名新时代优秀党员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练好五个“基本功”,才能以更高的政治标准、更严的工作要求、更实的工作作风、更优的工作实效,彰显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静下来能想,练好“脑功”。思想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和效果。要勤于学习。不仅要学习最前瞻的理论体系、政策法规、学术观点,还要深刻领会科学内涵和精髓,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同时,要熟知所在岗位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成为工作的“业务通”“活字典”。要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对理论的学习理解、对上级精神的消化吸收,促使自己用脑用心,形成工作学习上善于思考的“惯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维观察分析问题,进而想到更多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用心总结。做事情不能满足于做过了、完成了,而是要静下心来,回过头再想一想,看哪些地方做出了成效,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要边学边干,边学边思,干后再思,通过总结,寻找出规律,得出经验做法,才能不断提升工作的层次和高度。
站起来能讲,练好“口功”。“口功”就是讲话的水平,它实际上是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集中反映,练就好“口功”要做到“准、实、新”三个字。“准”就是不仅要讲出是什么,还要讲出为什么,讲述时提供详尽准确的信息;“实”就是要讲真话,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讲假话、虚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讲空话、大话;不该讲的坚决不讲,防止“祸从口出”、“跑风漏气”;“新”就是要掌握最新的政策动态,说出来就是权威的,而不是前几年执行的或者与当前政策不相符合的。
走出去能研,练好“腿功”。当好一名党员干部不能光靠一台电脑、一部电话,要勤走动、多调研,不做别人的“传声筒”、“摇控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作出分析判断有失偏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腿功”没有练到家,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两面,没看到几面多面。所以,要走出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要立足工作实际,敢进人为设置的“禁区”、敢踏无人涉足的“盲区”、敢闯矛盾交错的“难区”,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在实践中求创新、求突破。
坐下来能写,练好“手功”。就是要有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它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起着推进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党员干部写文章要做到“四有”: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趣。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锤炼写作技巧,学习公文处理常识,在工作之余也要多读书、多积累、多练笔、多修改,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在材料起草时,观点要鲜明、思路要清晰、层次要清楚、语句要流畅、用词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筑牢文字表达和撰写材料的功底,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地。
对自己要严,练好“身功”。对自己要严就是要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的作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去做。身为党员干部,对自己要严,坚持用好手中的“权”,不谋非分之利;管住自己的“手”,拒收不义之财;管住自己的“腿”,不进是非之地;管好自家人,不沾自己的“光”;管住“第一次”,不搞下不为例,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特别要加强“八小时以外”的自我约束,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总之,“身功”正,才能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
第三篇:农经干部要练好“四功”
农经干部要练好“四功”
笔者从事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多年,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想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农经干部,应当注意练好“四功”。
一是“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赋予农经工作新的内容越来越多。农经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业务繁杂,这就决定了农经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抓住新时期农经工作的特点和要点。农经干部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诸如减轻农民负担、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农村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经统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农经干部只有自已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听”。农经工作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农经干部要耐心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疾苦,要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习气。对农民合情合法的要求及时办理,对违背政策的要求,认真听取他们的诉说和意见,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宣传政策,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说”。农经工作社会化的发展态势,要求农经干部要善于宣传和展示农经工作,认真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各 项方针、政策,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达到“上下齐动员,方方面面共参与”的目的。如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大张旗鼓地“说”,让社会了解支持,才能做得更好。
四是“跑”。农经业务根在农村,落实在基层,长期以来,许多工作都是农经干部进千家到万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中。因此,农经工作本身就要求农经干部必须练好“跑”功。“跑”是农经干部的光荣传统,但“跑”要务求实效,“跑”出成果。
第四篇:怎样练好作文基本功呢
怎样练好作文基本功呢?
前人为我们总结了几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即:多观察,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多修改。
多观察:就是说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鲁迅先生在答复《北斗》杂志社讨论怎样写文章的一封信中第一条就是“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对于周围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都要留心观察。
多读书: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年时熟读背诵一些好文章,可以经久不忘,也可以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鲁迅先生还主张“广博”,除了阅读文学书以外,还要适当阅读一些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书籍,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读书,还要养成认真的习惯,不要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应该努力做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
多练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有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察日记,做读书笔记,这很好,应该坚持下去。已故作家老舍先生告诫我们:“要打好基础,第一步就要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因为“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不练,不写,手就生;多练,多写,熟就能生巧。
多思考:老舍先生说:“读一篇文章,读完要仔细想想。会写文章的人,他用一个字就能顶几个字,他会找一个顶合适的字来用。读文章的时候只念一念,不仔细想一想,是体会不到它的好处的。”读文章要想,写文章也要想,拿起笔就写,结果不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只好“挤牙膏”,想一句,写一句,东拉西扯,这样的文章怎能写好呢?多思才能出智慧,多思考才能把文章写深刻,多联想才能把文章写生动。
多修改:修改是写作的重要一环。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生产一种产品,那么,修改就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有道理。一篇文章,什么地方需要改,什么地方不需要改,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同学们初学写作文,更应该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以上说的“五多”,不是什么写作的“秘诀”和“窍门”,却是练好作文基本功必须知道的常识。
第五篇:8练好教学基本功
来凤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培训
练好教学基本功,追求课堂高效益
实验中学 白英
课题提出的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是由于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也不敢轻易“放手”,生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成为学校、家长、学生眼中的“罪人”,所以只得认真“教书”,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学生的成绩并不如教师所愿,反而出现严重的厌学现象,上课睡觉、作业不做、消极怠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静心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该怎么做?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一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自去年十月起,我校开始尝试这样的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方知这种模式与《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吻合的,这也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的法宝。但对于很多语文教师而言,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深蒂固的教学思想不是说改就能改变的,开放的课堂如何做到收放自如?这对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是教育的希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师发展现状的要求。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因而,对提高教学基本功的研究是现实的。
语文教学基本功是语文教师为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反映语文教师队伍和语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加强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调查研究,对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给予科学的评价,对于加速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语文教
9来凤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培训
言,都会收获颇丰。听课后的评课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以往传统的评课,我们往往关注的是老师讲得怎么样,而现在评价课堂主要是看学生在课上是否愿学、乐学,学生的表现如何,所以评课的焦点集中在学生身上,一堂好课的标准与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年春季学期,全县的高效课堂推进会在我校成功召开,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各年级、各学科中普遍推行,并获得了领导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师应具备编用导学案的基本功。
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体系的主要支撑点之一,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对比传统教学中的教案,只立足于教师“如何教”,通过教师教来让学生明白所学的内容,教师占主导作用。而导学案则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导学案时需做到:脑中有纲(课标)、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也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近一年来,我校语文组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摸索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检测反馈。每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时间预设,对学情要了如指掌。目标的表述要具体,以学生为主体,要体现“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我们要求每堂课教师都要呈现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来,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几大中心环节,都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体现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的指导,改变过去教案为主导的单一被动、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而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语文组导学案的编写流程为:提前分工,个人形成初稿,通常是在假期将任务分配下去;开学之初,印发初稿,个人研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完善导学案;使用后及时反思,再次修改形成定稿汇编成资料。经过多次反复的尝试和修改,老师们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