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雍熙镇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抗旱救灾
雍熙镇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抗旱救灾
在纳雍县雍熙镇,哪里缺水,哪里就出现民兵预备役的身影。面对这场特大旱灾,雍熙镇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深入村寨找水引水,奋战田间地头抗旱,滋润了千万人民群众干涸的心田……
2009年11月以来,无情旱魔肆虐雍熙大地,雍熙镇受灾严重,旱灾已造成全镇17467人和300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2.75万亩秋冬种植农作物受灾、成灾,1.97万亩早熟蔬菜绝收,近1万亩的林木和幼苗枯死,经济损失无法估量,森林防火和抗旱救灾形势十分严峻。旱情就是命令!
按照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部署,雍熙镇人武部迅速启动雍熙镇、村两级抗旱救灾应急预案,成立抗旱救灾指挥部,全面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组织指挥民兵预备役人员抗旱救灾工作。镇武装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对民兵预备役人员抗旱救灾实施强有力领导。他们加强了与各村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了协调机制,第一时间掌握旱情灾情,第一时间主动了解各村需求,雍熙镇人武镇先后两次召开抗旱救灾专题会议,研究镇署抗旱救灾行动,号召全雍熙镇民兵预备役人员预备役人员牢记宗旨,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要求各村民兵连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来完成,全力以赴打好抗旱这场硬仗,全雍熙镇20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在抗旱救灾第一线。
雍熙镇武装部以“保人饮、保生活、保安全”为重点目标,紧密配合政府抓好抗旱救灾工作。他们临时成立了8个民兵预备役人员应急抗旱小分队,坚持24小时轮流值班,建立了“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形成了镇、村联动机制;落实分片供、取、用水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寻找新水源,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助;建立信息报道传达和摸排查制度等12项措施,确保解决困难群众,特别是边远村寨和老弱病残、留守儿童等弱势人群的饮水困难,真正达到“不掉一村、不失一组、不缺一户、不漏一人”,让家家户户不因缺水发生意外事故,不因旱灾引起心里恐慌。武装部还从农业服务中心抽调5名农技人员分头赶赴抗旱一线,现场指导群众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来抗灾避旱,采取节水增收、优化种植结构、地膜增温保湿技术等措施增强植株抗旱能力,以减少旱情对农作物带来的影响,力争旱灾之年不减收。
雍熙镇武装抽调50多名经验丰富的民兵预备役人员预
备役人员组成10支抗旱服务队下到田间地头,负责各河流的用水管理和农作物的抗旱服务,并指导群众开展喷灌、滴灌、免耕栽培等节水灌溉技术,帮助农民搞好渠道防渗等工作,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益。与此同时,民兵预备役人员抗旱服务队大力开展种植灌溉、宣传培训、农机维修三大项服务,确保安全、高效地投入抗旱保春耕工作。按照“先保人、后保畜,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预备役人员采取建临时抽提水设施、筑塘坝、掏山泉等措施,尽最大可能满足群众饮水和春耕生产用水需要。同时,采取民兵干部挂钩帮扶责任目标制和民兵预备役人员骨干包干制的形式,广泛开展“一个民兵预备役人员连帮一个村、一个排包一个组、一个民兵预备役人员负责一户”活动,指导和帮助群众抗旱保生产。
“方圆十几二十里都干了,这日子怎么过哟!”3月10日,雍熙镇猫场村朱永珍老人眉头鼻子正皱成一堆,因自己有病在身,儿子外出务工,靠蔬菜作为经济来源的1.5亩地已有5天没有浇水了,菜苗渐渐枯萎,这一紧急情况被民兵预备役人员信息员及时报告了雍熙镇人武部,想不到奇迹发生了——
“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来了!”身着迷彩服的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车从老远爬上了山寨。老百姓紧锁的眉头舒展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干涸已久的心田。
抗旱救灾中,武装干事长邱世忠走在抗旱救灾第一线,了解灾情,科学调整部署兵力。为了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组织的优势,早在春节期间,武装部就在雍熙镇环城村、黄包包村、猫场村3个村的基干民兵连,从中分别组建了民兵预备役人员掘井、抽水、送水、浇水、技术和信息调研5支分队;同时在早熟蔬菜基地所属的8个村又组建了8个民兵预备役连,负责对早熟蔬菜基地的抗旱保苗任务,其它村的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也积极投身到抗旱救灾这场硬仗中,全雍熙镇上下形成了党政军民齐心协力抗旱救灾的浓厚氛围。
为了让受灾的群众都能饮上甘泉,雍熙镇人武镇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进村,安排近十个送水点,保证每人每天生活用水不低于30斤,每天临时解决近千人饮水困难。就是这每30斤水,把当地子弟兵和群众的心连得更紧贴得更近。由民兵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找水打井队,全力配合勘探人员,在崇山峻岭间探寻着“生命之源”。
“抗大旱、保民生、促和谐、促发展”的标语口号在雍熙大地叫得响亮,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车穿梭往来于崇山峻岭间,为缺水村寨送水。“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分队”、“民
兵预备役人员救火队”、“民兵预备役人员抗旱服务队”……一支支“民兵预备役”字招牌的服务分队活跃在抗旱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镇机关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平均每天要出动50多人次,送水10吨左右。
雍熙镇武装镇针对当地男性青壮年大镇分外出务工的实际,专门成立了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队,先后为雍熙镇一带早熟蔬菜基地和10个村寨送水,惠及群众3000人次。几个月来,这支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队,一直穿行在旱区的崇山峻岭中,把生命之水送到千家万户,成为旱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目前,雍熙镇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确保群众生活用水的基础上,正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帮助群众加快春耕生产进度。各村民兵连尽最大努力组织科技民兵预备役专业人员和农技人员,向灾民传授旱育稀植技术、农作物地膜和秸秆覆盖栽培技术、水稻玉米免耕栽培等抗旱技术,做到科学抗旱,助推春耕生产。针对雍熙镇多个村水源不足,雍熙镇人武部及时启动预案,组织全镇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加快应急水源建设,确保各村供水安全;各村民兵连在雍熙镇人武部的统一部署下,正因地制宜,采取建临时抽提水设施、筑塘坝、掏山泉等措施,配合水利部门加快建设一批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尽最大可能满足春灌用水需要。
积极组织群众抽水抗旱保苗,在有条件的村组组织群众改种、补种一些抗旱能力强、生长周期短的经济作物,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预备役人员采取蹲村住户的方法,逐村逐户帮助群众春耕生产,栽种适合地区生长的黄豆、玉米、等抗旱良种。在抗旱救灾过程中,各村民兵连与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紧密合作,集中人力和物资,成立了技术指导、物资调运等服务小分队,派出人员上门为群众运送生活饮用水和抽水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挖渠引水,抽水浇灌庄稼。
“旱灾让水贵如油,雍熙镇党镇领导亲心头忧;民兵预备役人员送水四处走,解了百姓用水愁”。生动地诠释了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截止目前,雍熙镇人武部已经组织民兵预备役人1000余人次,车辆18多台次,帮助20个行政村解决了13000人次和2200头牲畜饮水难题,为抗旱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树立起了民兵预备役人员敢打硬仗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雍熙镇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雍熙镇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雍熙镇位于纳雍县中部,是纳雍县城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24.31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6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05506人。下辖54个党支部,党员1186人,其中农民党员736人。
年初以来,我镇党委在地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轴四轮一基石”的总体框架,紧扣“1663”的工作思路,以“镇党委自身建设”为龙头,大力创建“六型党组织”进一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建发展型党组织”为主线;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达到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经济工作强力推进、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发展成效具体体现的目的,努力实现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 “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三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镇党委把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一项系统的重要工程来抓。
(一)不断加强机关干部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整体素
质。镇党委年初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党委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质。
(二)领导带头,树立勤政、廉政形象。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发扬“团结务实、勤政廉政”的优良传统作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齐抓共管,修订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划和一系列的政务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作廉洁自律的表率,树立了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党政机关形象。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团结。我镇党委坚持重大事项按民主集中制决策和议事,充分发扬民主。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待,同心同德,相互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的宗旨,按照“一轴四轮一基石”的发展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围绕“选好发展型班子配好发展型干部”这一轴心,扭住“发展型党组织文化、基层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四轮驱动,筑牢“干部教育培训”基石,我镇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打造一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一)、选好领路干部。在第八届村居换届选举前,镇党委通过党政联合办公会的形式对村(社区)“两委”班子
成员进行分析,认真物色、培养年轻有为的党员作为班子成员考察对象。采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海选等方式,依法进行选举,成功选举出136名第八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其中35岁以下的有21名,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名,比上一届班子成员更年轻化、知识化。
(二)、净化干部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坚持抓村(社区)党组织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政治建设,抓认识到位和责任明确,建立健全发展型党组织定期分析和研讨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单项考核、定期汇报、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三级督查通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定期例会、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等制度,切实提高镇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培训提质。组织村(社区)干部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提高村(社区)干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把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能驾驭全局、群众威信高、廉洁自律,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切实解决部分村社区党支部软弱涣散、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领导责任落实机制,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认
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强化“两委”班子成员间的责权划分,做到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建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认真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措施,加强基层领导力量,尤其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其在效能型党组织创建中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的作用。
3、建立考核管理激励机制。将村(社区)干部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对36个村(社区)的136名干部建立实绩档案,制定村(社区)“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办法,把村(社区)每月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坚持“谁安排、谁考核;谁考核、谁检查;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月初提出目标,月中进行督查,月底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进行高度,年终进行考评。
(三)、培养后备干部。通过党员、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层层筛选,一批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切实掌握农村干部培养使用的主动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点带面抓示范,辐射带动促发展
我镇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以开展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示
范点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构建和谐雍熙和幸福雍熙为目标,坚持“抓创建、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全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目前,全镇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4个,其中党委支部示范点1个,社区支部示范点1个,村级支部示范点1个,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示范点1个;通过抓典型带全局,抓示范促提高,有力提升了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推行非公企业党建津贴制度。在恒达地产、新立医院等20多个非公企业实行党建津贴制度,企业为党员员工每月增发100-300元不等的津贴。同时建立党员活动基金,企业在每年年初财务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党建津贴制度的实行,不仅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而且大大激发了企业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做法被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二)、实行发展党员“双票决”制度。创新发展党员机制,回归党员和群众代表在发展党员中的初始提名权。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符合入党条件、经过半年以上培养的申请人或一年以上培养的积极分子,全部提交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议差额票决,赞同票“双过半”方可确定为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人选。
(三)、落实村(社区)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管理制
度。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兑现奖惩制、管理公职化,既让他们干有奔头,又让他们干有甜头。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抓好一个示范点的建设,能够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整个工作推动起来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每个村(社区)都要建点、抓点、树点,从而推动面上工作,达到带动全局的目的,真正让典型发挥作用。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有些村(社区)存在怕麻烦思想,在重要事务议事决策过程中简化程序,经常几个会合在一起开,没有将议题反馈给群众征求意见或没有给群众充分酝酿的时间,民主决策执行的不到位。二是个别村(社区)绩效考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实绩考核不规范,民主测评程序履行不到位,奖惩力度不够大,绩效考评的激励约束作用不明显。三是个别村(社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缺乏科学依据,凭空设想,工作形式化、走过场;四是部门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不够,服务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改进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三篇:雍熙镇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雍熙镇基层组织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雍熙镇位于纳雍县中部,是纳雍县城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24.31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6个自然村寨,总人口105506人。下辖54个党支部,党员1186人,其中农民党员736人。
年初以来,我镇党委在地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轴四轮一基石”的总体框架,紧扣“1663”的工作思路,以“镇党委自身建设”为龙头,大力创建“六型党组织”进一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选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建发展型党组织”为主线;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达到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经济工作强力推进、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发展成效具体体现的目的,努力实现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 “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目标。
一、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三化同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镇党委把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一项系统的重要工程来抓。
(一)不断加强机关干部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镇党委年初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党委中心组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素质。
(二)领导带头,树立勤政、廉政形象。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作风,发扬“团结务实、勤政廉政”的优良传统作风;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齐抓共管,修订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划和一系列的政务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作廉洁自律的表率,树立了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党政机关形象。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团结。我镇党委坚持重大事项按民主集中制决策和议事,充分发扬民主。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待,同心同德,相互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的宗旨,按照“一轴四轮一基石”的发展型党组织建设要求,围绕“选好发展型班子配好发展型干部”这一轴心,扭住“发展型党组织文化、基层基础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四轮驱动,筑牢“干部教育培训”基石,我镇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打造一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头雁和排头兵。
(一)、选好领路干部。在第八届村居换届选举前,镇党委通过党政联合办公会的形式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分析,认真物色、培养年轻有为的党员作为班子成员考察对象。采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海选等方式,依法进行选举,成功选举出136名第八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其中35岁以下的有21名,大专以上文化的有13名,比上一届班子成员更年轻化、知识化。
(二)、净化干部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在工作过程中,坚持抓村(社区)党组织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政治建设,抓认识到位和责任明确,建立健全发展型党组织定期分析和研讨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单项考核、定期汇报、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三级督查通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定期例会、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等制度,切实提高镇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三、加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一)、强化培训提质。组织村(社区)干部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提高村(社区)干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把政治上强、民主作风好,能驾驭全局、群众威信高、廉洁自律,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切实解决部分村社区党支部软弱涣散、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领导责任落实机制,认真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明确基层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进一步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强化“两委”班子成员间的责权划分,做到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2、建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认真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措施,加强基层领导力量,尤其是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发挥其在效能型党组织创建中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构建和谐的作用。
3、建立考核管理激励机制。将村(社区)干部纳入“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对36个村(社区)的136名干部建立实绩档案,制定村(社区)“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办法,把村(社区)每月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坚持“谁安排、谁考核;谁考核、谁检查;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月初提出目标,月中进行督查,月底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进行高度,年终进行考评。
(三)、培养后备干部。通过党员、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层层筛选,一批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切实掌握农村干部培养使用的主动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以点带面抓示范,辐射带动促发展
我镇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以开展建设发展型党组织示范点创建活动为抓手,以构建和谐雍熙和幸福雍熙为目标,坚持“抓创建、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全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目前,全镇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4个,其中党委支部示范点1个,社区支部示范点1个,村级支部示范点1个,非公有制经济党支部示范点1个;通过抓典型带全局,抓示范促提高,有力提升了全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推行非公企业党建津贴制度。在恒达地产、新立医院等20多个非公企业实行党建津贴制度,企业为党员员工每月增发100-300元不等的津贴。同时建立党员活动基金,企业在每年年初财务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党组织活动经费。党建津贴制度的实行,不仅增强了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而且大大激发了企业党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做法被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二)、实行发展党员“双票决”制度。创新发展党员机制,回归党员和群众代表在发展党员中的初始提名权。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符合入党条件、经过半年以上培养的申请人或一年以上培养的积极分子,全部提交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议差额票决,赞同票“双过半”方可确定为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人选。
(三)、落实村(社区)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管理制度。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兑现奖惩制、管理公职化,既让他们干有奔头,又让他们干有甜头。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抓好一个示范点的建设,能够起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手中有典型、胸中有全局,整个工作推动起来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每个村(社区)都要建点、抓点、树点,从而推动面上工作,达到带动全局的目的,真正让典型发挥作用。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有些村(社区)存在怕麻烦思想,在重要事务议事决策过程中简化程序,经常几个会合在一起开,没有将议题反馈给群众征求意见或没有给群众充分酝酿的时间,民主决策执行的不到位。二是个别村(社区)绩效考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实绩考核不规范,民主测评程序履行不到位,奖惩力度不够大,绩效考评的激励约束作用不明显。三是个别村(社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缺乏科学依据,凭空设想,工作形式化、走过场;四是部门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不够,服务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改进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起到战斗堡垒的作用。
第四篇:镇抗旱救灾实施方案
镇抗旱救灾实施方案
为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实现积极应对、沉着应对、科学应对、科学抗灾,最大限度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自力更生,同心协力,共抗旱灾,努力将灾情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三阁司镇抗旱救灾领导小组。
政 委:黄胜军
组 长:王柏玉
副组长:王熙华、陈书琴、丁永高、黄漾波、宁显星
夏开华(常务)、王富贵、谭 芸、文本林
成 员:黄民丰、丁加奇、彭元勇、王美华、阮运虎
丁念和、石有能、邹立荣、刘石华、钱战教
马乐成、范芳文、肖时训、许小华、胡金华
刘 巍、张 祁
领导小组下设抗旱救灾办公室,由丁加奇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抗旱救灾具体组织实施。
三、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
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3、坚持因地制宜,村组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4、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稳定和谐,困难群众饮水、生活保障。
四、工作措施
(一)迅速开展灾情调查。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旱情调查摸底工作,并将农作物受旱情况、干部群众开展抗旱工作情况及旱情每3天一次上报镇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农业、社会事务办等部门要安排专人到各村调查了解旱情,并及时将统计核实情况上报。
(二)认真抓好水源地特别是重点水源的保护管理。做好水质卫生安全检测,管好水源地周边卫生,防止饮水出现问题。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水库、山塘,井地做好水源保护管理、卫生安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三)抓好人畜饮水困难地方饮水输送供应工作。各村(居)、相关工作部门认真组织车辆,抓好运水工具及其设备的完善,对困难饮水地方进行运水供应,确保群众生活饮水。
(四)搞好晚稻及旱粮作物的种子供应。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做好晚稻种子和秋玉米、红苕等旱粮种子调运供应工作,力争早稻损失晚稻补,水稻损失旱粮补。要求进一步搞好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水改旱面积,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五)抓好森林安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认真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到山头、责任到丘块、责任到坟头,严防森林火灾。
(六)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村与村、组与组之间跨区域调水的协调,确保水源得到最大有效利用,协调好因饮水等问题发生的纠纷问题,关注鳏寡孤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为重点的饮水和生活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七)抓好后勤保障,确保抗旱救灾有序推进。镇预算4万元抗旱救灾经费,重点用于宣传资料,电力、燃油以及困难群众生活保障。
(八)严格纪律,万众一心抗大灾。在抗旱救灾期间,镇取消节假日和双休日,杜绝无特殊情况请假现象,抗旱工作中所抽调的工作人员要服从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对工作中不服从统一指挥,玩忽职守的要严厉追究相关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四、深化认识,为全面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而努力工作
抗旱救灾工作是全镇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事关全镇社会稳定和民生问题,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并务实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务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正确分析旱情形势,从思想、组织、应对措施和保障机制上制定抗旱预案,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
第五篇:金沙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抗旱救灾
金沙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抗旱救灾
发布时间:2011-08-30 信息来源: 作者:李朝举 阅读次数:29 次 【字体:大 中 小】进入八月份以来,金沙县旱情持续发展,抗旱救灾形势严峻。县委、县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来,抓好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在大旱之年人民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收入不减少,生活质量不降低。
据县气象部门预测,8月中旬后期到下旬金沙县的气温均是以晴热天气为主,降雨量偏少严重,旱情将持续加重。为切实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县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对抗旱减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是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受灾地区进行调查统计,抓紧实施应急水源工程;二是在要整合各种救灾资金的集中使用,确保抗旱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按照先保障居民用水,后保障牲畜、农业、工业先后用水的原则,做好水源的科学调度;四是根据不同时间段,制定抗旱救灾供水的应急预案;五是采取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科学制定农业结构调整布局,及时引导受灾群众进行改种,发展养殖和第三产业、劳务经济等,力争做到大季损失小季补,种植损失养殖补、农业损失工业补,一产损失二、三产补,力争把旱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