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骨和辞藻和谐统一
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
——浅析《文心雕龙·风骨》篇中刘勰的审美理想
2010级文艺学专业
姓名:邱 菊
学号:2010906349
摘 要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理论著作。全书结构严密,被誉为“体大思精”。它文辞华美、见解深刻、自成风格,历来被文学理论批评家所重视。其中的“风骨”篇对我国后世的古典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风骨研究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的关系上来探求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风骨 文采 审美理想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部十分重要的理论著作。全书结构严密,被誉为“体大思精”。它文辞华美、见解深刻、自成风格,历来被文学理论批评家所重视。其中的“风骨”篇上承汉魏六朝,下启隋唐五代,在总结和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匠心独运,自成一家,对我国后世的古典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风骨”一词最早源于人物品评和书画艺术,在《书评》、《画评》中人们多用“隽骨”、“骨趣”、“骨气”等词语对书画艺术加以品评。诗歌美学中的“风骨”范畴最初萌生于包举万象的文章作法之中,如宋王僧谦论王微文章“骨气可推,英丽以自许”(《宋书·王微传》)这里的文章不仅包括文学作品,还包括实用性文章。真正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来谈论“风骨”的,刘勰应为首创。从此“风骨”成为中国文论的重要范畴。
那么在刘勰的眼中到底何为“风骨”呢?即:“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其为文用,譬征鸟之使翼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在这段文字中,刘勰形象地阐释了他的“风骨”观。
何谓“风”?从本义讲,“风”是指自然界里流动的空气,风行草偃,被及万物。在后来的《诗经》中,“风”作为与“雅”、“颂”相并列的概念,意为乐曲(“国风”也就是指各地方的乐曲)。被汉代经学家们注疏的《毛诗序》开篇云:“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由此可知.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角度讲,“风”当然含有儒家思想的政治教化;但从作品的表达效果角度讲,“风”则是主体由于采取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而对客体产生的强烈感染力。而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认为“风”是对作品内容方面的美学要求,所以风是“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因此没有情志、不能够感人的作品就没有风,风要求作品写得有情志,能感人;要求写得鲜明而有生气;要求写得骏快爽朗——这正是对作品情志的美学要求。
何谓“骨”?骨本义是指骨骼,以其质坚而成为支撑物体之骨架。用之于文章则有了“骨力”一词,即树立文章之骨架。使作品遒劲有力。刘勰认为“骨”是对作品文辞方面的美学要求。即对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的文辞精练,辞义相称,有条理,挺拔有力,端正劲直。刘勰说:“沉吟铺辞,莫先于骨”.“结言”是一个“树骨”的过程,也就是主观情志如何通过文辞化为具体作品。“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骨”在人物品评之中也就具有弘毅刚直之意,“骨直”、“骨干”、“骨气”、“骨鲠”、“骨节”之于人备受推举。文如其人,作品反映作者的才性品格。人无骨则媚,文无骨则弱;人有骨而弘毅,文有骨而端直。
因此在《文心雕龙》中,刘勰将“风”与“骨”结合起来,有了风就生动,有了骨就劲健,有了风骨就能像鹰隼的翰飞戾天。由此提出 “风骨”。而所谓的“风骨”,就是指通过凝练端直、精练刚建的语言使思想内容(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从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就有了“风骨”。
对于风骨研究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牟世金曾用“十人十说,百人百解”八个字来概括“风骨”篇的歧义。据香港大学陈耀南先生《文心风骨群说辨疑》统计,关于风骨的解释有十组五十七种之多。正像罗宗强说的:“风骨论是刘勰最激励人心而又最扑朔迷离的理论命题,也是他的理论最出色的成就之一。”日本汉学家目加田诚教授在《刘勰的(风骨论)》一文中也曾坦率地说:“所谓风骨,意思很难捉摸。”本文试图从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的关系上来探求刘勰对于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
“风骨”篇在《文心雕龙》中是位于神思和体性之后的,这也许隐含着作者刘勰这样的意思,即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当构思成熟,表达样式选定之后,风骨的讲求就是最重要的了。风骨是刘勰对文章所提出的普遍要求和共同标准。而这一标准如何才能达到呢?刘勰说:“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由此我们就足可见刘勰心中真正的审美理想并不是风骨.而是风骨和辞藻的和谐统一,这才是刘勰所认为理想的文章样式,即审美理想。
风骨跟文采的关系,主要有两点:首先,“若丰藻克赡,风骨不飞,则振采失鲜,负声无力。”概括的说,作品里的文采有两种,一种是鲜明的,一种是不鲜明的。有了风骨,作品的文采才鲜明;没有风骨,也就文采失鲜。作品里的声韵也有两种,一种是有力的,一种是无力的。有风骨,作品声韵就有力;没有风骨,声韵就无力。这里就充分说明风骨与文采声韵的密切关系。
其次,“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鸣凤也。”像鹰隼是有风骨而乏文采,像野雉是有文采而乏风骨,这两种都是风骨与文采的不协调的结果;像凤凰才是风骨与文采兼备,也才是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当然我们也由此可见在刘勰的心中风骨和文采是两回事,只有将其和谐统一,才是最完美的作品,也只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流传于世,经久不衰。所谓杨慎评:“此论发自刘子,前无古人。”
《文心雕龙》一书于曹操、陶潜并不予重视,就是因为上述人的作品中虽有风骨,但于藻采或有所缺。而这种重“风骨”而不弃“文采”的理念,与刘勰所受的特定历史语境中的美学风尚的影响是有关的。如果说,刘勰如此强调“风骨”的范畴是基于魏晋以来文风绮靡萎弱、空洞无物,故思以有所匡正的话。那么他的尚采理论则得之于六朝人以调声和谐,属对工切,用事自然,辞采朗丽的美文为文学正宗的社会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如此重视“藻采”也决非出于偶然。
可以说刘勰一直在《文心雕龙》中提倡文学语言的文采,但必须是以文学语言的情和质为基础,情和采、质和文的统一,也就是风骨与文采的统一。它们构成文学语言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而这种审美理想的提出也对后世作家和文艺批评家也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历来是以语言的隐晦著称,但却不失是一首好诗,这正是其中的情与采,质与文的相统一。全诗被内在的“风骨”牵引着,才使得这首诗的内涵丰富起来,同时在人的脑海中形成各种意象,互相碰撞,互相交织,有序地组织在一起,以丰富的文采展现在欣赏者面前。当然并非语言隐晦,才能有丰富的内涵,许多古诗词的语言简单、明了,却依旧意蕴深刻。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不胜枚举。
再如:韩退之“推敲”的故事,以及“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等等。由此我们更可以
下这样的定论,风骨属于作品内质方面的要求,而文采则属于作品外形修饰方面的要求,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这就是刘勰认为的最为完美的审美理想。齐梁时代的钟蝾在其《诗品》中提倡的“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也正是这一思想的延续与发展。
综上,其实刘勰的审美理想并非仅仅在于“风骨”,“风骨”只是他反对六朝文风的权宜之计,是成为好文章的普遍要求和共同标准。他真正的审美理想很明显要比“风骨”更高些,即:有风骨而又有文采,风骨与文采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藻耀而高翔”,成为文苑中之“鸣凤”。而“鸣凤”之作也正是时代赋予刘勰的最完美的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张劲松.文心雕龙·风骨辨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况立秋.自然、艺术及风骨——刘勰《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意蕴[J].新东方,2002.2
第二篇: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和谐的本意在于和衷共济,协调和睦。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归纳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教育任重道远。一个国家需要和谐,一个民族需要和谐,一个社会需要和谐,一个校园同样需要和谐。而校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这样说,社会和谐大学校园首先要和谐,校园和谐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明确和谐校园有怎样的特征。我觉得一个和谐校园就应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这五个特点。
首先,学科发展的和谐。按照科学发展和学科发展本身的要求,高校首先要做到和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和学科发展本身的要求,高校首先要做到和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
其次,规模与质量的和谐。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再考虑扩大规模,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而忽略了教学的质量。质量与规模相互兼顾,相互和谐。
再次,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必须重视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必须做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的和谐与统一。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最后,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学校应该营造一种整洁的,充满浓浓的学习气氛的校园环境。另外,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应及时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现出一个学校基本的任务。提供教学,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根本目的。
构建和谐校园只有理论是行不通的,应该通过实践来实现。所以我们从此刻起就应该携手,努力共创我们美好的和谐校园。大家行动起来吧。
第三篇:散文风骨今何在
散文风骨今何在
2012-03-31 作者:红山飞雪 8411人读过 文章评论 相关文章 我来投稿
散文,就是随意而为的文字。写人写景抒情叙事,短小而灵活。散文,可以写得很细腻,很唯美;也可以很豪放,很沉郁。
写散文的人很多,因为短小灵活。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时的心境,一点点感悟,皆可成文字。在写散文的人中,女性居多,而女性天生细腻温婉,因而时下散文的创造逐渐呈现出一种“婉约”的态势。满眼的风花雪月,一片低吟浅唱。在这里,我无意怪罪女性作者,男性作者在晓风残月里把酒临风,不知今夕是何夕的也不在少数。
人们喜欢美的东西,包括文字。所以,有人把散文称之为“美文”。但“美文”的含义应是十分丰富的,至少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即:“婉约之美”与“豪放之美”。就像那唐诗宋词。但问题是放眼各大文学网站,以及有限的散文刊物,散文已是“婉约”太甚,甚至于到了泛滥的程度。
写景也好,抒情也罢。我们不怕文字写得精致,写得唯美,只怕写到了为了追求文字的华丽而失去了文章的精神,没有了文字的风骨。
有些文字为情而文,到了无文不情的地步。而这情则过于虚假,过于矫揉造作,给人的感觉是在那里无病呻吟。有的文字为了追求表面的华丽优美,堆砌辞藻,满篇的华辞丽句。结果是忽略了散文最本质的东西,朦朦胧胧不知所云。这样的文字乍一看似乎很美,有精雕细刻的词句,有缠绵悱恻的抒情,可是读者往往很难读懂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想抒发的是什么。原因是这样的文字只注重了文字的雕琢,只注重了语句的美感,忽视了文字的表情达意,忽视了文字的通顺和流畅,忽视了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像一幅漫画所描绘的那样,把一个美女的五官都精雕细刻,完美无缺。可是每一个器官都错放了地方,结果是不伦不类,损害了整体效果。如果我们不注重文字最本质的东西,不能把最真诚的情感呈现给读者,只在那些华丽的词句上下功夫,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病态。就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看起来很美,却是不健康。
有些散文,太注重自我,很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往往从自我入手,叙写一些个人的小情调,一颦眉,一回眸;描写眼前的一花一草,一蝶飞,一虫鸣。却又无力做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境界。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梦魇般地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因而导致了文字偏软,视野过窄,过于晦涩,陷入了低级趣味。即便是文字的技术层面无可挑剔,那么散文的立意,散文的品位也难称佳作。
现在有很多的散文网站,包括一些著名的散文网站却比较青睐这一类文字。不知是网站的定位使然,还是网站偏爱这类文字的编辑居多。而那些文字质朴,却有真挚情感、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却往往被忽视,看不上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形散而神不散”应该是人们比较普遍认可的说法。所谓“神”应该是一篇散文的灵魂。一篇优秀的文字有了灵魂还不够,还应该有“风骨”。唯有如此,文字才会像一座大山那样巍然屹立;才会像一朵花那样卓尔不群。遗憾的是这样的文字越来越难得一见了。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风骨》里说道:“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在他看来,一篇文字的言辞和文气就是“风骨”。我们不反对华美的语言,但如果我们只注重言辞的雕琢,而忽视了文气,那么,我们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其实,我们中国历代的散文从来是不缺少风骨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到著名的“建安风骨”,到唐宋八大家,到明清的散文。从来就没有缺少过言辞、文气具佳的散文。
墨子很早就提出了“三表法”。即:观察事物和写文章要有历史上的事实作根据;要有广大人民的生活经验作根据;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一下,看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因此,他的文章大多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不以华丽之辞取胜,而以逻辑严密著称。如他的《非攻》,《公输》等。
如果从“风骨”上看,孟子的散文应是最具“风骨”的了。他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如此胸襟和刚烈的性格,表现在他的散文上,就形成了高屋建瓴,锐气逼人,酣畅雄肆,喷薄有力的风格。也体现了“文如其人”的观点。如我们熟知的《齐人有一妻一妾》就构思独特笔锋辛辣;再如《鱼,我所欲也》就骨力十足,气势磅礴,淋漓痛快。我们读他的散文,不娇柔,不造作,不粉饰,不雕琢。总会有言辞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文气贯通,酣畅淋漓的感觉。
庄子的散文是诸子散文中文学色彩最为浓厚的一位。超现实,纯想象的文学创作,决定了他的语言瑰丽,想象奇特的风格。在其文字中,善用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但他文字的整体风格仍然是雄浑豪放,汪洋恣肆,风骨犹存。李白曾称赞为“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逍遥游》就是他散文风格的代表作。
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以其风骨遒劲的文字,悲凉沉郁的风格,发奋激昂的格调,成就了“建安风骨”。“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风骨”一词也成为文章很重要的审美标准。
到了唐宋明清,文学家们很好地承传了“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在他们的散文创作中,保持了骨力遒劲,慷慨悲凉的特点,注重文字的风骨,注重文字的社会意义,关注国家和社会,即便是描写个人的境遇也常常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阅读他们的文章的时候,总是会被那些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被文字里所蕴含的那种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美所陶醉。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与民同乐;李华《吊古战场文》的沉郁苍凉,刚劲有力。再如苏轼的《赤壁赋》,张溥的《五人墓碑记》等,无不是言辞,文气具佳的散文作品。
到了近现代,特别是建国后,我们那些现代的散文大家,仍然十分注重自己文字里的“风骨”。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峻青的《秋色赋》;贾平凹的《丑石》等等,虽然较古人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手法也更加灵活多变,写作的题材也更加广泛,但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了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那种苍郁顿挫之美。
也许炉火纯青的文字就是返璞归真吧。就如《道德经》里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那些武林高手不是也经常说,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吗?散文也是如此,不必在表面的文字上花费力气去雕琢,去粉饰;不必刻意去追求什么唯美和“非主流”;也不必为赋新诗强说愁。自自然然地写,真真诚诚地去抒发。什么时候你的文字返璞归真了,你的文字就离“炉火纯青”不远了。
我们大多是一些普通的人,写散文纯属爱好,或者为了娱乐。当然不能把我们的文字提到“文章误国”或者“文字可以兴邦”的高度。但文字是给人看的,或多或少是会产生一些影响的。写的人多了,就会形成一种潮流,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应该不是小事情。
散文的写作,既有个人的风格,也有个人的喜好。写什么样的文字,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鉴于时下散文现状,撰写此文,纯属一家之言,期待方家斧正。
第四篇:创造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
创造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 逄增英
创造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融洽一致的气氛和情调。它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其中最有价值、最活泼的却是人的活动和人的情感,而教师在这一方面又起着主导作用。就教师而言,给学生以民主的愉悦、真诚的期待、积极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来说首先是民主愉悦的环境。环境是学生的天资和才能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教师不是“环境决定论者”,但教师也绝不能忽视这一客观条件。教师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学习环境。唯有民主愉悦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民主就是“帮助学习的‘奴隶’们得到解放,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民主是科学的教学与学法生存的土壤。特级教师魏书生教法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民主。他认为教与学的关系是互相平等的,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两个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就是一种愉悦。人的智力只有在心理愉悦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唯有民主愉悦才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全身心地舒展,轻松地、没有顾虑地对学习产生一种愿望乃至渴望,把学习作为一种义务去完成,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让老师牵着鼻子过。
再者,民主愉悦的氛围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认识的土壤,没有这块土壤,就没有认识的动力。教师要爱护、培养学生的兴趣。
和谐统一还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期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对一门功课喜欢与否,学习态度如何,成绩是否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这门功课的授课教师的关系如何。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否则相反。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并能够原谅学生。
教师真正的期待还是学生求学的内驱力。罗森塔尔等人对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随便提出20%的学生,对老师说这部分学生将有发展的可能,同时要求保密。八个月以后研究者对全体学生测试,发现被老师关心与期待的这20%的学生成绩显著提高。这就是神奇的“皮克马利翁效应”。事实证明,教师的期待不仅感动了学生,而且成了学生求学的内驱力。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成绩斐然,他在上课前让学生大喊三声“我能行!”就是缘于此吧!教师真诚的期待为学生乐于学,学得好提供了和谐统一的氛围。
最后,和谐统一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积极地评价。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整个过程中不可否认起着主导作用,但绝对不能把自己看成学生的权威,不能对学生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作用,这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积极正确地评价。
首先,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在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对
2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成功的概念不在大,学生的一次认真规范的书写,一次积极正确的回答,一次大胆的发问,一首稚嫩的小诗,一篇优美动人的作文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成功。当我们给予他们热情的鼓舞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冲动和强大的驱动力,他们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能够不断地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学习热情。
其次,评价要注重方法。有位老师让学生写一篇写景的作文。一位同学写了一篇关于秋景的作文。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都不失为一篇佳作,超出了小学生的水平。老师请来了这位学生,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同他一道分析文章好在何处,为什么好,并让他把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去。该生当即承认作文是抄来的。老师仍然是先肯定他想写好作文的愿望,然后才批评他不正确的方法。从此,这位同学对写作格外重视,力求把作文写好,有时他的作文还被老师作为范文进行讲评。可见,教师积极正确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小学生特别注意外在评价,要坚决屏弃简单粗暴的评价,绝不可一棍子打死。最好的办法是启发“自我诊断”,加速自我实现。
积极正确的评价可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谐统一的课堂教学氛围是美的享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第五篇:魏晋风骨——读《世说新语》有感
魏晋风骨
《世说新语》是我国的文化宝典,但又不仅仅是一部文化宝典。书中广泛反映了汉末魏晋之际的社会风气,诸如清谈玄学,人物品藻以及饮酒服药等等。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风骨”——魏晋时代的风骨。名士不拘一格,洒脱自傲,或寄情山水,或纵情饮酒,乐琴书,善清谈,至真至诚,至纯至孝,那是一个风流无需多言的时代。
私以为,风骨源于心,流于行。因为是顺心而为,所以肆意,所以自在,所以至真至纯,所以感人无言——所以,成就了魏晋的风骨。
我看到荀巨伯探望患病的朋友,宁死不离,终让胡兵自惭撤走。他坚定的话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他重义轻生、笃于友情的崇高品质,极真挚、极感人,唤醒了粗野无礼的胡兵内心深处的良知,使他发出了“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的感叹。荀巨伯顺心而为,一举一动都彰显了其独特的风骨,感人至深,便如盛开的鲜花,无需见面,花香便已足够沁人心脾。风骨,源自于内心的善。前有孙叔敖埋两头蛇,后有庾公拒卖的卢。面对危险,想要逃避,面对灾祸,想要转移,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却不被庾公所接受。他只道:“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于是,风骨便在这淡淡的一句话中绽放了。这种崇高的精神,这种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都是因为内心的善。当一个人把善放在心头,就会从容安宁,习惯于将他人放在心上,知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谛,时时刻刻表现出这样一种大爱、大仁的风骨。
风骨,源自于内心的坚持。我感念着管宁的“子非吾友也”,殷仲堪的“拾以啖之”,范宣的“既终不受”„„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坚持,拒绝与自己的坚持不相符的一切事物,恪守自己的道。他们不因清贫而趋俗,不因荣华而骄奢,安贫乐道,秉持操守,登枝而不损其本。这恰如温良的玉,不论是深埋地下,还是供于桌前,玉始终仍是玉,散发着莹润的光泽,却含着不为瓦全的决绝。
风骨,更体现在发自内心的洒脱。支公纵鹤归林,嵇康奏《广陵散》,王羲之东床坦腹„„他们的洒脱,是对自由的追求,是对生死的淡看,是对名利的不以为意„„拥有自
己的精神世界,外物便自然而然的淡了,并非妄想“南山捷径”,而是看开了,看淡了。于是,在那翻飞的袖影间,在那颤动的琴弦间,在那随意的眉梢间,我看见风骨笑嘻嘻地探出头来,一如一个顽皮的孩子。
魏晋的风骨,源自于内心,体现在举手投足间。或许他们有些空谈,不切实际,但他们有自己的道,任凭外界风吹雨打,内心仍是岿然不动。于是,成就了那连生死也不可动摇的风骨!
我站在现在,遥想着魏晋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