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和调研报告
写好领导讲话稿,要打好“两个基础”,做到“三个突出”,坚持“四个结合”,把握“五个技巧”。“两个基础”是指文字基础和理论基础。“三个突出”是指:一是突出领导的意图,二是突出讲话的主题,三是突出讲话的风格。“四个结合”是指:一是结合讲话对象写,二是结合会议要求写,三是结合上情下情写,四是结合领导语气写。“五个技巧”是:第一,标题要对称;第二,文字要优美;第三,观点要创新;第四,语言要朴实;第五,修改要反复。
(一)关于打好“两个基础”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写文章、写领导讲话稿莫不是如此。
一是要打好文字基础。打好文字基础,要把握住两点:就是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病句。这两点是最基本的要求!举个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农村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这个句子对吗?肯定是错的!只能是加快速度,哪能加快规模呢?还比如:“近年来,我县巩固提高了普九成果。”大家想想?普九成果能提高吗?只能讲,巩固了普九成果,提高了普九水平!所以讲,锤炼语言文字马虎不得!
二是要打好理论基础。至少要具备两种理论:一个是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就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点讲,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政治是方向,走错不得。毕竟你处在社会主义的国度里,长在红旗下,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写文章,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绝不能偏离政治方向。否则,你的文字再优美,也会失去存在的基础。
(二)关于做到“三个突出”的问题
一是突出领导的意图。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关键是,要准确地领会和表达领导意图。讲话稿是讲话人意图的文字表现,构思起草领导讲话稿必须以领导意图为依据,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充实和发挥。偏离或违反了领导意图,就写不出有质量的讲话稿。同时,只有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才能适应新时期领导者更高更严的要求。怎么去领会领导意图呢?首先,要抓住领导工作的重点。领导工作的重点即领导在一定时期内注意力最集中、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抓住了这有点,就等于抓住了领导意图的核心,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其次,要大胆进行角色模拟。“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要准确地把握领导意图,就必须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不在领导其位,要谋领导其政”的责任感、使命感,进行换位思考。即我们平常开玩笑的,写领导讲话稿是把自己关起门来当领导。同时,要对领导意图进行扩展和完善,使领导的意图得到丰满和升华。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理解领导意图时出现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更准确地把领导意图体现到讲话稿中去。其三,要当面征询领导意见。在领导布置你写讲话稿后,最好尽快拟出个讲话框架,也就是讲话提纲,并当面听取领导的意见,以便修改完善写作提纲,不至于走弯路,写出符合领导意图、质量较高的讲话稿,提高领导对讲话稿的满意度。
二是突出讲话的主题。主题就是统观全体,把与讲话有关的纷繁杂乱的事项统摄在一个普遍的概念下面,得到一个精确的定义,使领导要讲的事情一目了然。任何一次讲话都必须有个主题。没有主题,就等于人没有灵魂,军队没有统帅,别人听了讲话后,就不知所云。如何确定好主题?我觉得,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题要正确。观点和态度不同,对事情的主张和看法就不同。积极的、进步的主题,对工作就能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正确的主题源于正确的思想。要具备正确的思想,就必须认真地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只有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问题,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最终才能选定正确的主题。第二,主题要新颖。站在听众的角度听报告,他们需要获取新思想、新科学、新知识、新方法,没有人喜欢“老生常谈”。所以,一篇质量高的领导讲话稿,必然有新思想的探索,有新的观点,也一定能起到启迪群众、引导群众、激励群众的作用。第三,主题要鲜明。“鲜明”二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听后让人马上知道你讲的主题是什么,二是听众一听就知道你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朗,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让人听了不痛不痒,甚至不得要领。第四,主题要集中。古人讲:“意多文乱”。意多,就是主题多,就会造成文思杂乱,听众不知道你要讲什么。意多,也必然面面俱到、浮光掠影,哪一点也讲不透彻。第五,主题要深刻。衡量一篇讲话稿或文章的主题是否深刻,关键是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了没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主题就会有鲜明的共性;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主题就会有鲜明的个性。一篇集共性和个性为一体讲话稿,一般都能成为质量高的讲话稿!
三是突出讲话的风格。领导讲话,最忌千篇一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讲话要有自己的风格,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写领导讲话稿时,在把握好领导者的思维、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要发挥创造性,使领导的讲话讲出风格来。每个领导者都有自己的风格,这是客观实际所决定的。传达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者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写领导讲话稿,如果整篇都是照搬文件,照抄报纸,或按照上级的领导讲话稿以葫芦画瓢,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地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这样的效果可想而知。讲话不应有固定的章法,应随讲话的内容和场合适时变化,不仅要做到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要做到生动活泼、文采飞扬。文采对形成风格有很大的关系,可使讲话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当然,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要按照领导人的性格、职务特点和语言习惯来写。有的领导性格温和,你写出激扬的句子,他念起来会感到别扭;有的领导性格豪放,你写的句字死气沉沉的,他念起来同样不习惯。
(三)关于坚持“四个结合”的问题
一是结合讲话对象写。从听众对象的角度来划分,领导讲话稿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办公室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导讲话稿”,准确地讲,应算汇报材料。讲话看对象、看场合,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写领导讲话稿最起码的要求。但是,在平时,有的人写领导讲话稿没有把握好这一点,弄巧成拙。比如,听众如果是文化层次较低的老百姓,你在台上讲出文滔滔的句子,老百姓会骂你轻狂、卖弄,也拉开了领导者与群众的距离。如果听众大多数是学者、专家,你讲的是地方俗语和土话,就有不太严肃的感觉,这就是不看场合讲话。
二是结合会议要求写。起草领导讲话稿,要了解召开会议的目的、要求,通过召开会议,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因为会议的成功与否,主要看领导讲话稿质量的高低。比如,要召开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你起草领导的主题报告。你就要把握两点:首先要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客观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再详细地部署下一年的工作。年度工作会议,报告的侧重点在哪里?应该在第二部分,就是部署工作的那部分。你如果洋洋万言写总结,寥寥数语写部署,那么,这篇报告是不成功的!因为,我们总结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作,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同时,你给某位领导写讲话稿,要结合会议给那位领导安排的讲话时间多少来定。写长了、写短了,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是结合上情下情写。这是应该很好把握住的地方。一篇领导讲话稿,背离了上级政策,是违反原则的问题;脱离了下面实情,又指导不了工作,失去了讲话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领导的讲话,必须坚持大的方针政策,不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上级的政策都是经过专家和领导研究论证过的,适用于更广的范围,带有强制性,你不执行也得执行。何况是领导者,他们大多具有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洞察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里,大家知道,任何与上级作对的领导,都得不到好的结果的。这是国情所致。既要民主、又要集中。这是政治体制的问题,我不多谈了。再说下情,写领导讲话稿,了解下情很重要。不熟悉下情的领导,是很难被下级接受和认可的。比如,目前农村学校教师住房十分困难,你说,这么多年都一直过来了,再克服克服。这行吗?肯定得不到大家拥护的!所以,明智的领导都注重于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好下情,并尽最大可能予以解决。当然,领导事务繁忙,这就需要我们的参谋助手,也就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为百姓鼓与呼。
四是结合领导语气写。这个问题不好界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我经常从电视上收听、从报纸上阅读、从会议中了解,一般中央和省以上的领导,他们对讲话稿基本上是原原本本地照念,很少发挥。因为他们讲的话带有方向性和政策性,他们的讲话稿也是集体研究、集体执笔写的,一般是不能发表个人意见的!市州的领导,多少发挥一点,主要还是用讲话稿。县里的领导,他们大多爱发挥些个人意见,有时不一定按照你写的讲话稿念。还有,比较正式的大型的会议,明智的领导是不会脱离讲话稿的。小型的、非正式场合的会议,领导脱离讲话稿讲点东西,有时效果比照念原文要好!所以讲,这就有个把握讲话语气的问题了。我在县教育局工作的时候,给领导写讲话稿,局长要求我必须按照他的语气写,因此,我把他平常说的话包括他的语气,大多记录在本子上,一旦用时,顺手拣来,那时,我写的东西他是很满意的。可到州教育局工作来后,我习惯了他的讲话风格,初次给领导写讲话稿时,当时的欧阳科长笑我,文章虽然通顺,怎么写那么多口水话?哈哈,这就是我没有把握好语气的缘故了。比如,现在我们秦局长的要求又不同,他提出,写讲话稿时,多突出集体意见,不要突出个人!什么“我认为,我觉得”等词语不要用上去。看,这就是领导的风格不同。所以讲,领导讲话稿一定要结合领导本人的讲话语气写。他喜欢书面语言,你就用书面语写;他喜欢来点个人的语气,你就按他的要求写。保证没错!
四)关于把握“五个技巧”的问题
第一,标题要对称。我这里说的标题,是指文章内容中的小标题。这不是普遍意义上的要求,是我自己的体会。一篇文章,一篇讲话稿,如果要让听众好记、让读者好记,那么,用对称的小标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怎样去对称?这就需要提炼。同时,把文章内容中的小标题提炼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先拟好小标题,再去组合文字,这是我一直用的写作方法。自己感觉这个方法还比较好!你把段落章节前的标题拟好了,填充文字几下就完成了!这样写作起来速度就快多了。小标题对称了,句子确实易记些,也具有雄浑美和力度美。我记得,杜崇烟州长在龙山任县委书记时,他在一次全县三级干部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稿,据他秘书说是他自己写的,在安排全县工作时,他文章中的标题是这样写的:“要坚持四个牢牢抓住,做到四个千方百计”。具体内容我就不说了,反正很对称、很有气势,也比较好记。对称时还要注意,基本要按照词性去对称,你把前一个标题的名词对应下一个标题的动词,读起来会很别扭的,虽然字数一样多,可这不叫对称了,是为了对称而刻意组合文字。拟好文章内容的标题,专业点讲,就是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去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
第二,文字要优美。要做到文字优美,可从四个方面去把握。
1、整齐美。这是符合人们传统审美习惯的一种美,它包括语言排列和句式的整齐一致,语句的对称、均衡、和谐等等。如毛泽东1937年写的《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总标题下有三个小标题:两种方针;两套办法;两个前途。很典型地表现了整齐美。又如,今年我们秦局长在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州教育工作时,这样写道:“坚持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化;坚持依法发展,促进教育规范化;坚持超前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坚持统筹发展,促进教育平民化。”这样写给人以整齐、配套、浑然一体的感觉,能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2、参差美。整齐是一种美。参差不齐,有时也是一种美。在讲话中,长词短词、长句短句相互结合、相互照应、错落有致,同样能够给人以美感。相反,如果都是不长不短的句子不紧不慢地排下去,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3、雄浑美。即语言雄浑有力,气势磅礴,鼓舞人心。如毛泽东1954 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结尾几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四册,第 554 页):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民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努力奋斗!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这样的讲话气势确实很雄浑。
4、连贯美。即连贯地重复用某一个词语,频频敲击人们的视觉,使人听着“过瘾”,记得牢固。又以毛主席的几个句子为例: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要打好仗,不光要干部齐心,还要战士齐心。这样连贯起来的句子确实
美多了。
第三,观点要创新。“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二三枝”。要创新观点,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捕捉领导思想的闪光点,使之成为点睛之笔。比如,上半年,我和秦局长下县检查工作的途中,我们闲谈如何发展农村教育时,他说:“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我们州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不放松!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一想,可否提出个教育“三农”观点。局长表示赞同。尔后,秦局长的教育“三农”论述在中央、省、州多家媒体发表,得到了省长的赞许!如何解决好教育“三农”问题?结合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要在“十一五”期间或今后十年内,着力建设功能设施完备的农村学校,使之达到“布局合理,校容整洁,管理规范,校风良好”的标准;大力培训适应教育发展的农村教师,使之达到“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安心从教”的标准;努力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农村学生,使之达到“乐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标准。目前,你只要在互联网上的地址栏里打个“教育三农问题”一搜索,秦局长的教育“三农”论述就会覆盖几个网页,其影响之大不由分说。所以,观点的创新,是一个认真思考、发散思考、借鉴思考的过程。要创新一个观点,首先要找到理论注脚,然后再结合本地实情去提炼和升华。
第四,语言要朴实。语言要做到朴实,简要地说,应注重“两通”、“一短”。什么是“两通”?一是通俗。讲话往往是靠人的听觉接受的,所以,要使人听清楚、听明白,语言就要通俗易懂。不要用那些生僻怪异、晦涩难懂的词语和术语。引用古语典故要注意听讲对象和语言环境,要使人能够理解。二是通顺。要做到文从字顺,语言通达,读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不要用那些字面上虽能讲得通,但读起来拗口、听起来别扭的语言。“一短”:就是句子要短。这也是从人的听觉习惯考虑的。不是说一律要用短句,但长句一定要少用,尤其不要用那种一口气读不完的长句。句子长了,作为书面材料还可以,念起来却连不上、听不清,容易产生误解,还会使听众厌烦。第五,修改要反复。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工作的重要性。修改的重点在四个方面:就是深化主题、调整结构、润色语言、校正错误。修改的方法也有四个方面:读改法、冷处理、集体会诊、求助高手。要乐于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嘛!别人的意见,有时会给你带来惊喜的效果。一句话,文章修改要反复、要反复修改,这样才使文章完美!
总之,写好领导讲话稿,需要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和积累。
二、关于调研报告的写作
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我想略讲。再则,写文章,只是体例不同,其实,各类文章大多是相通的。我想,你如果能写好领导讲话稿,写调研报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所谓调研报告,就是以研究为目的,对某一事件、某一情况、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出的书面报告。它与一般调查报告的主要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它侧重于研究及其结果,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落脚点。调查是基础,是优先进行的程序,研究处在主导的、能动的地位。调研报告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若无调查,研究无所依托;若无研究成果,调查则没有意义。其成果必须是带研究性质的调研报告。
从前的写作教科书一般只谈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其实,它早就存在。我国革命史上,毛泽东写的《兴国调查》、陈云写的《青浦调查》就是著名的调研报告。新中国建立不久,天津市委对处理张子善、刘青山的问题写过有名的调研报告,曾经引起全国反响。
调研报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写作者必须清醒自觉地以研究为目的。一般人往往容易盲目、被动地适应环境,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等)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我强调的是,写作者应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根据工作的需要,从明确的追求出发,不断地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研究、解决问题的目的愈明确,写出的调研报告就愈有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是特别注重用事实说话。这种文体的材料性很强,一切分析研究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所用材料不夸大、不缩小,更不能掺假和虚构。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生命和价值所在。诸如事件的经过、背景介绍、人物言行、时间地点、史实数字、资料引用,必须真实准确。只有用事实说明真理,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及方法,研究才有意义。历史上极“左”年代的浮夸风、多种变态的政治狂热,那教训是惨痛的。调研报告,实质上属于社科研究范畴,如果事实不真,材料不足,势必失去科研价值与科学价值。是否有说服力、能否用事实说话,关系到调研报告的观点、结论是否成立,乃至整个报告的成败。
三是通过分析事实引出带规律性的认识。调查和在文章中摆出事实不是目的,目的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分析、判断、抽象、归纳、综合、提炼,找出带规律性的认识。要将感性认识随时上升为理性认识,使之成为人们行动的向导。调研报告常常是夹叙夹议的,只有在“研”字上下功夫,才能有点睛式的高质量议论。好的议论正是好的理论的概括,常常包含着带规律性的认识。四是语言简洁明快。从语言的角度讲,调研报告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文章,不要求细腻的描述,不要强烈的渲染,只需以简明朴素的笔调报告客观情况。也可适当地求生动,引用来自经典或生活的生动语言,但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其实,所有调查报告或多或少合有某种研究性质,从广义上讲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应该包含这几种类型的内容。因此,我们无须再按内容对它进行分类。那么,从操作角度看,如何掌握它的写法呢?
根据已经存在的现象来归纳,可分成两大类予以把握:
一、硬性调研。奉命对具体事件写出报告,比如就某校乱收费问题给领导机关写报告,则要求深入到现场进行调研然后写作。写这种调研报告,首先要掌握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等。从写作上讲,应当注意4点:一是对事实的来龙去脉要查清写明。收了哪些费?收了多少费?中间有些什么环节?二是言之有据,所写每句话,每件事都有根据,不是编故事,不是推测和估计。三是定性清楚。到底是正常收费?还是属于乱收费?是教师个人收的,还是学校集体行为?四是对处理提出建议。你做了调查,虽不能决定给什么处分,但要提出建议。若免于处分,不予追究,应果断地提出就此了结。若问题严重,应提出治理教育乱收费处罚的意见。但不要搞想象,不搞形象思维,不用感情代替法纪。在弄准写清的前提下,紧扣事实总结一些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话不在多,对人要有启示作用。
二、软性调研。没有具体事件(案件、灾情、事故等)作对象,而是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党风问题、形势问题、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看法等等作宏观了解。比如师德师风等进行调研并写出报告,为领导机关掌握当前情况、作出决策提供参考。有的是领导出题,指定调研某个方面。有时执行某项工作,事先并无题目,遇到什么抓什么,不拘一格,有感而发,写出调研报告。无论硬性调研还是软性调研,都要强调敢于说真话,不看被调查者的脸色行事,不求表面热闹。但也要明确这是调研报告,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和指导性。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调研往往只是局部,但要看到全体,要看到未来。要善于解剖麻雀,从一滴水看太阳,见微而知著。一份好的调研报告,起码要管个三年五载,不能回头一看马上就发现错了,就没有意义了。现实生活中,假的东西太多,敢不敢在调研报告中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诚、讲真实,是对我们的人格、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写作上的严格要求。
调研报告的写作,除了做好调查、尽可能占有材料以外,重点是分析研究问题和围绕题目进行构思,力求提出深刻新颖的观点。分析的步骤一般是:先拟定提纲,明确分析目的。搜集与调查材料相关的其他补充材料和文献资料。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动笔后即为表现方法),如典型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趋势分析、构成分析、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等。然后找出规律,利用分析研究的结果提出解体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具体的分析一般应围绕质与量、点与面、因与果等方面进行,要洞察全局,善于比较。通过上述过程,首先弄明反映主体事件的材料所蕴含的基本意义,提出调研者的基本观点和评价,由此明确提出总观点——调研报告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整个调研报告的主题。它是从调研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认识和判断。接下来,思考如何以典型材料、对比材料、统计数字等为依据,系统论证并作综合概括。
调研报告的写作,除上述具体要求外,还要加强对总的理论与工作要求的学习掌握。如写一份涉及反腐倡廉的调研报告,作者就必须联系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思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惩治腐败、打击犯罪决不能手软,党风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端正党风、反对腐败要从领导干部做起,中国共产党依靠自己和人民的支持一定能够逐步克服腐败现象等,还可联系领袖的言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有资料条件的还可联系国际国内大事、历史事件,将它们与调查的材料结合起来思考,在某一点上有所悟,就可能写出有分量的调研报告。至于调研报告的具体结构,仍由标题、导言、正文、结尾四部分组成,跟一般调查报告基本一样,这里就不罗嗦了。
第二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二)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之二)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领导讲话稿的特点
领导讲话稿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如果一个领导在台上讲话,说了很多,听众还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这个讲话稿一定是不成功的。领导讲话稿要做到主旨鲜明、重点突出。针对什么问题,表明什么观点,拥护什么方针,传达什么政策,批评什么错误,提出什么要求等等,都要集中明确。为了做好这一点,讲话稿的写作首先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来写,其次要注意抓住要点、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2.语言通俗,表达生动
常见有些领导在台上讲话时,台下的听众或心不在焉,或窃窃私语,或左顾右盼,或昏昏欲睡,这样的讲话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不是成功的讲话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内容空洞,也可能是语言枯燥、表达生硬,引不起听众的兴趣。语言通俗、表达生动,是领导讲话稿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写作中必须注意这一点。为此,八股腔调不能有,枯燥的说教不能有,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要有启发性和吸引力。
3.台上台下,双向交流
讲话稿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稿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为此,撰写讲话稿时必须心中有听众,要预测听众可能出现的反应,力求与听众形成共鸣。
下面讲第四个问题:领导讲话稿的效用
各种不同种类的领导讲话稿有共同的普遍效用,又有其各不相同的特殊效用。起草领导讲话稿,首先要摸清领导要讲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搞清楚了这一点,文稿的起草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起草工作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针对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讲,领导讲话稿的基本效用应当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推动改革开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进四个文明建设及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讲,各种领导讲话稿应当分别产生以下效用:
1.宣传真理。在当前主要就是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两大根本性建设,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重要政策。领导同志所作的理论辅导性讲话稿要专门发挥这一作用,其他讲话稿也要体现这一作用。如,江泽民 1998 年 11 月 2 日《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邓选》三卷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起到了最权威、最有力的宣传作用。又如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1月14日《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对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对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起到了最直接、最有力的宣传作用。
2.部署工作。即对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工作进行部署,讲清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方法,讲话成为该项工作开展的起点。如邓小平1975 年 7 月 14 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所作的题为《军队整顿的任务》的讲话,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军队整顿的内容和方法。又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国钧同志2003年10月29日《在全市社区创业行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对开展社区创业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拉开了社区创业行动的帷幕。
3.提高认识。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事物,因高层次的领导同志站得高、看得远,进行深刻阐述和分析后,能使下级提高认识。如邓小平1992 年初南巡讲话中讲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才是硬道理‛,‚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383页)等,这些十分重要而深刻的论断,提高了全党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又如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1月14日《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深刻阐述,提高了全党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认识。
4.解放思想。如邓小平1977年5月24日关于《‚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谈话,同年 7 月 1 日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讲话,指导和推动全党从‚两个凡是‛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跨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5.鼓舞士气。如邓小平1978 年 3 月 8 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
幕式上的讲话》,首先讲:‚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表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还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82页)并在讲话中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真理,对建国28年来的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给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这篇讲话稿宣告了‚科学的春天‛的到来。6.申明观点。如邓小平在 1988 年 9 月 5 日会见捷克总统胡萨克和 9 月 12 日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两次谈话,提出和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观点,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褒扬正气。如毛泽东 1944 年 9 月 8 日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借追悼张思德,提倡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篇讲话成了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不朽名篇。8.抨击歪风。如毛泽东 1942 年 2 月 8 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演讲《反对党八股》,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鞭辟入里,发人猛醒,对当时正在蔓延的党八股歪风起到了有力的遏制作用。9.总结经验。如邓小平1943 年 1 月 26 日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对五年的对敌斗争进行了回顾和概述,总结了 10 条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对敌斗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许多讲话都有总结经验的内容,特别是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如十六大报告对江总书记在位13年的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总结了十条基本经验。
10.传递信息。如毛泽东在 1945 年 10 月 17 日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关于重庆谈判》,介绍了谈判所取得的收获,揭露了国民党一方面谈判、一方面进攻的两面行为,还分析了国际形势,起到了使全党明确时局、统一思想的作用。
11.解疑释问。如邓小平1980 年 3 月 16 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在强调‚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时,以有力的论证解释了‚是不是又在收‛、‚是不是会妨碍百花齐放‛等疑问,澄清了某些模糊认识。
12.增进友谊。如邓小平1984 年 3 月 25 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的谈话,以及历次同其他外宾的谈话,都起到了这种作用。
抽象地讲,领导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多大,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把领导讲话稿写好,要使领导讲话稿具备产生某种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讲话稿
平平淡淡,甚至文不对题、谬误百出,那就根本不会产生积极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效用。(共十五部分,未完待续)
第三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基层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在某些场合,领导即兴讲话,不需要讲话稿;但在正式场合,为了提高讲话质量,需要事先拟写好讲话稿或讲话提纲。由于领导公务繁忙,一般需由秘书人员代拟讲话稿。所以,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是每个秘书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这里就领导讲话稿的起草工作,试论七个方面的问题。
一、领导讲话稿的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 3 类 22 种。
(一)会议类讲话稿,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占比重最大的一‚族‛。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1.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内容一般是对上一届或上一次会议以来工作情况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后工作的部署。要求内容全面,表述严谨、庄重。
2.会议开幕词。一般在比较隆重的大型会议上使用。内容主要是讲明会议的目的、意义及用法,要富有启示性、鼓舞性。
12.综合性会议上的专题发言稿。主要是分管某一条战线、某一方面工作的领导同志在综合性会议上就自己分管的战线或工作讲情况和意见。要主题突出,富有资料性、参考性,并注意不过分强调自己分管工作的重要。要讲‚实‛,不要讲‚虚‛;要讲‚适‛,不要讲‚过‛。
13.在新旧领导工作交接会议上的讲话稿。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会议讲话稿。在这种会议上往往有三个讲话,一是卸任领导的讲话,一是接任领导的讲话,一是上级领导的讲话。卸任和接任领导的讲话,都要讲得谦虚、诚恳,并有表态的意思。上级领导讲话,则要对双方都给予肯定,并对该级领导班子及下属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
14.在各种邀请会、协作会、联席会上的讲话稿。这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会议,这种会议面对的不是下级,而是外地、外部门的客人。作为东道主发表讲话,要对客人表示欢迎,对本地、本部门的情况作一简介,还要讲会议的目的和议程。要讲得诚挚、热情、实在。
(二)宣传类讲话稿,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场合的讲话稿。
1.通过广播发表讲话。这种讲话形式在战争时期经常运用,毛泽东、朱德等都曾通过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对解放区军民,对全国同胞,也对敌军发表过多次广播讲话。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同志也经常采用这种讲话方
须有别于一般的讲话,要措词严谨,具有文采,形成书面。
以上分类,主要是从讲话的场合、对象、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领导讲稿的种类,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讲话方向的角度来划分,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秘书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导讲话稿‛。从讲话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总结性讲话稿、部署性讲话稿、号召性讲话稿、辅导性讲话稿、应酬性讲话稿等多种。从讲话稿的规范与否来划分,还可以分为规范性讲话稿、(如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非规范性讲话稿(其他讲话)或正式讲话稿、非正式讲话稿等等。怎样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讲话的内在需求,把握住它们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使自己写出的讲话稿具有强烈的‚文体感‛,起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二、领导讲话稿的效用
各种不同种类的领导讲话稿有共同的普遍效用,又有其各不相同的特殊效用。起草领导讲话稿,首先要摸清领导要讲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搞清楚了这一点,文稿的起草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起草工作
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发展才是硬道理‛,‚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383页)等,这些十分重要而深刻的论断,提高了全党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认识。
4.解放思想。如邓小平1977年5月24日关于《‚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谈话,同年 7 月 1 日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讲话,指导和推动全党从‚两个凡是‛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恢复、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跨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5.鼓舞士气。如邓小平1978 年 3 月 8 日《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首先讲:‚今天能够举行这样一个在我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就清楚地表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还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82页)并在讲话中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真理,对建国28年来的科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给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这篇讲话稿宣告了‚科学的春天‛的到来。
6.申明观点。如邓小平在 1988年 9 月 5 日会见捷克总统胡萨克和 9 月 12 日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
不是又在收‛、‚是不是会妨碍百花齐放‛等疑问,澄清了某些模糊认识。
12.增进友谊。如邓小平1984 年 3 月 25 日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的《发展中日关系要看得远些》的谈话,以及历次同其他外宾的谈话,都起到了这种作用。
抽象地讲,领导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多大,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我们首先还是要把领导讲话稿写好,要使领导讲话稿具备产生某种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讲话稿平平淡淡,甚至文不对题、谬误百出,那就根本不会产生积极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效用。
三、领导讲话稿的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
谋篇要围绕主题。领导讲话稿的主题通常是由领导同志来定的,秘书人员要做的,是围绕这个既定的主题,谋划最能表现这个主题的篇章结构。许多领导同志既交待主题,又交待篇章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起草人员要积极地参谋,予以具体设计和完善。
一般来讲,领导讲话稿可分为五部分,即标题、称谓、关系。如邓小平1979 年 11 月 2 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所作《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讲了三个问题:⑴高级干部的生活待遇;⑵认真选拔接班人;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这三个问题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
(二)自然式
即讲话不分板块,只分若干个自然段,多数是依照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如邓小平1985 年 3 月 7 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作了《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讲话之后,又即席作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的讲话,记录整理出来的讲话分四个自然段,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一段提醒大家要做到‚四有‛,并强调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第二段专门讲理想;第三段主要讲纪律,谈理想和纪律的关系;第四段强调共产党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纪律。也有的讲话内容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如邓小平1980 年 11 月 20 日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所作《对二野历史的回顾》的谈话,基本上是按二野历史的时间顺序讲的。
(三)提纲式
即像列提纲那样,在一篇讲话中讲多个问题,每个问题开头有一个主题句,每个问题的篇幅都很简短。如毛泽东 1949 年 3 月 13 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结论中关
1稿有了大观点,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中观点、小观点。正如构筑房屋除了要有大梁,还要有檩、有椽一样,搭起骨架,再配之以材料,才能完成工程。一般地说,以‚板块式‛构思的讲话,每一板块要有一个‚中观点‛,每一板块中的每一段落又要有一个‚小观点‛。锤炼观点是起草讲话稿的关键战,又是攻坚战。锤炼出了观点,组合了观点,讲话稿的起草就完成了一大半。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观点要正确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什么叫‚正确‛?就是要符合‚两情‛。一是要符合‚上情‛,即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符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部署、指令。二是要符合‚下情‛,即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强调这一点并非多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确有一些地方领导同志常常讲出一些与上相违背、与下相脱离的观点。比如,在 1992 年初小平南巡谈话精神下达以后,有的地方领导同志还在强调区分姓‚社‛姓‚资‛问题。1984 年中央部署开展治理整顿,目的是控制经济工作中投资过热、投资规模过大的不健康趋势。但是有的地方经济长期落后,没多少投入,没搞什么项目,也非要‚大整顿‛、‚急刹车‛。某地领导同志为了表示贯彻中央精神的‚坚决‛,在讲话稿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有枣没枣打三杆子‛。这句俗语是说不管有事
3作实施领导的方法。三个观点呈递进关系。其中关于‚职责‛部分又分为三个‚小观点‛:⑴抓政策;⑵抓改革;⑶抓协调。三者呈相互配合的关系。又如某领导同志关于抓‚机遇‛的一段讲话,其中分设三个观点:⑴要站在时代的高度,认清机遇;⑵要有历史的责任感,珍惜机遇;⑶要以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三个观点层层递进,一个比一个深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五、领导讲话稿的材料运用
这里讲的‚材料‛,是指起草者为着既定的起草目的,从各方面搜集、摄取并写入讲话稿之中的事例、知识或论据,是构成‚材料‛(文章、讲话稿)的材料。讲话稿中常用的材料,大体上有三类:
(一)依据类材料。就是发表这一讲话、阐述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包括: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⑵中央和上级的部署、指示。⑶本地发生的重要情况和进行的重要工作。
(二)佐证类材料。就是为讲话中的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其中包括:⑴与讲话观点相联系的典型单位的成绩和经验。⑵能够说明观点的实际发生的问题。⑶能够佐证观点的数字。
(三)辅助类材料。就是能够帮助加强讲话的说服力、增强吸引力,可调节讲话口气、活跃会场气氛、提高讲话效
5效果也很好。如某领导同志在‚企业评政府‛的讲话中引用了《梁史》中‚屋漏在上,知之在下‛这句古语,简洁、深刻地说明了‚企业评政府‛、‚下评上‛的意义,与会者听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群众语言。在领导讲话中适当用一点群众语言,有时也会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如某领导同志在讲发展农村经济时提出通过横向联合‚发横财‛、通过出口创汇‚赚洋钱‛,巩固发展乡镇企业‚半壁江山‛,推广‚骑着黄牛奔小康‛的经验等等,其中采用了不少群众语言,讲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材料问题需要强调的两点是:第一,材料要积极用,但要服从、服务于讲话的主题和观点,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用理论、语录和中央指示要少而精,不要代替自己的阐述;用各种事例要选用最能说明观点的最典型的事例,要用得贴切,不要以此冲淡了观点;用典故、比喻、古语及群众语言,要用得自然,恰如其分,不要勉强、生硬。第二,用材料,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古人讲写文章要‚厚积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只有大量占有材料,使用材料时才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才能用上最好的材料。所以,担负起草任务的文秘人员,必须十分注重对材料的搜集、摄取和积累。要多读书、多看文件资料、多搞调查研究、多接触群众,不断丰富自己的‚材料库‛,逐步做到库存丰厚,常备不乏。
7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30页)的讲话中的一段:一个人写党八股,如果只给自己看,那倒还不要紧。如果送给第二个人看,人数多了一倍,已属害人不浅。如果还要贴在墙上,或付油印,或登上报纸,或印成一本书,那问题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响许多的人。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这段话非常通俗、通顺,最长的句子也才有 11 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很有气势。写讲话稿要能体现出它的基本语言特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写着读‛、‚读着写‛,即边读边写,体验写出的句子是否好读,如果不好读、不上口,即使从文理上能讲得通也要修改。要做到‚通俗易懂‛,首先要做到‚通俗易读‛。关于领导讲话稿语言的基本功特点,还有两种提法需要研究。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的语言应当‚口语化‛。什么是‚化‛?毛泽东讲过:‚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所以,不能轻易讲‚化‛。领导者语言要通俗易懂,要多用口语,但通俗中要有庄重、高雅,不能全部用口语,一些口语在写入讲话稿时也要加以改造。领导讲话稿既要有口语的自由、灵活、简短,又要有书面语的规范、缜密、严谨。一种是说领导讲话稿中不要用‚半文半白‛的话。中国的文言文是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有许多言简意赅、并已为后人接受的优秀词语。有些词语可以‚拿来‛原封应用,有些则可以‚改造‛应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出
9般性的工作,而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部署;不是单纯的经济斗争,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而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紧可慢的事情,而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件刻不容缓、必须立即抓、大力抓的大事、急事。这样,把正面论述转换为连续几个‚不是,而是‛的正反两面论述,把一般句式转换为排比句式,就讲出了新意和气势。
2.进行具体分析。不是一般地、笼统地讲问题,而是展开讲,对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具体分析。进行具体分析的语言,决不可能是照抄来的语言,因此就很有可能产生出富有新意的语言。如某领导同志在讲一些职能部门转变职能迟缓、企业有不少意见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一是有些同志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法》和《条例》,缺乏认真的学习,对新体制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对部门工作如何适应改革的新要求,思想准备不足,工作不得要领;二是有些同志对‚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的思想没有认真贯彻,仍然习惯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抓权、集权‛的作风,习惯于把企业当作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对手中的权力恋恋不舍,对既得利益恋恋不舍;三是有些部门只抓业务、不抓队伍,结果管理混乱,队伍中问题很多,有些工作人员仍然在
1经典论述。对仗的手法在报告中也用的较多,如著名的‚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还有‚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报告中还有大量的短句,如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等,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等。
5.组合、创造新的词汇。如某位领导同志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讲话,提出了‚强农‛、‚富农‛、‚护农‛、‚活农‛和‚支农‛五项要求,其中除‚支农‛是老话外,其他都是新的词汇。讲话中并分别作了解释,提出:强农就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富农就是帮助农民实现富裕,护农就是保护农民利益,活农就是深化农村改革、搞活农村经济。这样,这个讲话就很有新意,并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组合、创造新的词汇要注意,一定要出之有理,出之自然,不能生造那些半通不通、使人似懂非懂、受之勉强的所谓‚词汇‛。
(三)领导讲话语言的形式美
形式是内容的依托。讲话语言的形式美可以给讲话内容增色,增强内容的感染力、战斗力。讲话语言的形式美有很多,这里着重谈以下几种。
1.整齐美。这是符合人们传统审美习惯的一种美,它
3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全中国六万万人民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事业努力奋斗!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5.连贯美。即连贯地重复用某一个词语,频频敲击人们的视觉,使人听着‚过瘾‛,记得牢固。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几个句子为例(《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 1318点,没有论证;或只有原则要求,没有具体要求、具体措施,没有可操作性。要部署某一项工作,但使人听后仍然搞不清楚要怎样做这项工作。或者没有讲出激励、约束措施,使人感到该项工作做与不做、做好与做不好都没有什么差别。戒‚空‛,一是要看‚实‛的东西有没有。如:领导层并未对开展某项工作进行缜密的研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仓促上阵动员,起草人员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文秘人员应该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建议和帮助领导同志进行这方面的谋划。二是‚实‛的东西已经有了,起草人员能否写进去?这就要在谋篇布局和选用材料上下功夫,要朝‚写实‛的方向努力,要多用‚实‛的材料,不仅要充分反映领导的具体思路,还要加以补充和完善。
(三)戒‚长‛,‚长‛即动辄洋洋万言,啰里啰嗦,拖泥带水,短话长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节奏都在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提出‚戒长倡短‛的要求。在这方面,也要学习毛泽东,他的名篇《为人民服务》只有 800 多字,里边讲了许多名言;他在1957年接见团的三大代表时的讲话只有143字,其中还讲了‚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的警句。
第四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良好的写作功底是写好讲话稿的基础,但给领导写讲话稿又不同于普通的写作。自己的文章是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抒发的是个人思想感情,而给领导写讲话稿是借助自己的思维和语言组织 能力,来表达领导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我们服务的对象。写出的讲话稿即简洁,生动,符合特定的讲话环境,又能尽可能符合领导的口味,展现领导的个人魅力。要做到如此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打好基础,借鉴经验,认真揣摩,注重积累,逐步提高自己的写稿能力。
大家知道,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职能,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发布公文、直接指挥等等,但最普遍、最常用、最大量的是召开会议。开会就要讲话,起草一个好的领导讲话稿,对于鼓舞士气、凝聚民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今天主要根据参考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讲以下六点:一是领导讲话稿的概念;二是基本分类;三是主要特点;四是基本要求;五是应注意事项。
一、领导讲话稿的概念
所谓领导讲话,就是领导者为实施领导,在各种会议上所作的指示性发言。那么领导讲话稿,当然也就是指各级领导人在各种重要会议上所作的带有指示或指导性讲话时所用的文稿。领导讲话稿是领导者从事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二、领导讲话稿的基本分类
领导讲话稿适用范围相当广泛,种类也比较多。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导向性讲话。会议开始时,就召开会识的背景、缘由、目的、开好会议的要求发表讲话,多是以会议主持人或执行主席身份讲话;会议进行中,就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结合有关文件精神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话,引导与会者用文件、上级指示精神统一认识。
(二)指导性讲话。在大会工作报告之后,对会议的中心议题作重点阐发,结合当前形势和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向与会者提出应当怎样分析和认识一些具体问题。其中往往提出对某些实质性问题的处理原则,具有明显的指示、指导性质。
(三)总结性讲话。可分为阶段性总结和会议总结讲话。在会议进行中所作的阶段性讲话一般是按会议议程,在转入下一议程之前,就会议已经讨论的问题,针对讨论中的发言、讲话情况作客观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作为阶段小结;在会议结束时,对会议进行总结,提出贯彻会议精神的意见和要求。
按照所参加会议的性质,也可以分为工作会议的讲话稿、专题会议的讲话稿、代表大会的讲话稿、座谈会的讲话稿、研讨会的讲话稿等等。
三、领导讲话稿的主要特点
一是权威性。讲话历来是政治家和各级领导宣传政见、安排部署工作的有效形式。领导讲话不同于一般的演讲和发言,目的是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实施本级的决定,对分管的工作提出的科学性、指导性意见。因此,领导讲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全局性、综合性、指导性、有效性。领导者职务的不同,讲话的权威效果也不同。
二是思想性。领导讲话要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教育性,起点要高,立意要深,这样才能让人思考,让人信服,让人知道其所以然,从而打动听众,不然人家听你讲什么?
三是鼓动性。领导者要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部署某项任务、针对形势、问题或某种思想动态,展开富有启发性、示范性的议论,提出目标,发出号召,通过讲话起到激励、鼓动的作用。因此,领导讲话具有鼓动性。
四、起草领导讲话的三点要求
(一)避免雷同。领导者参加会议应邀讲话,常常会遇到多位领导人讲同一个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重复讲,势必使听众失去兴趣,会场将产生无人关注的局面。起草人员应预先考虑到这一点,在避免雷同上下功夫,使领导讲话既全面又独特,紧紧抓住观众,收到好的效果。一般来讲,独辟蹊径会避免雷同现象,常常也会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有些会议的主办单位分头请领导出席并讲话,所送的是相同的背景材料,缺乏总体设计,起草讲稿很可能重复。避免雷同确实需要动脑筋、想办法。一般说来,撰稿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可根据领导者的特定身份就会议的主旨阐发观点,展开议论,这样可较为自然地成为“一家之言”;二是适当变换议题的角度,用独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阐发观点,使人耳目一新;三是选择那些富有新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审美活动和求异思维的需要,使听众开拓视野,回味无穷;四是会议组织者要有总体设计,撰稿人不仅要拥有会议背景材料,还应该和会议组织者研究讲话的内容、侧重点。避免重复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撰稿人预先着手,多角度展开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论述,以使领导讲话独具色彩而富有成效。
(二)独树风格。领导讲话最忌千篇一律地发表意见,平淡无奇。每个人都有的异于他人的品格,异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风格、个性。领导讲话也要有风格、个性,这是客观实践所决定的。传达贯彻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每个领导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不可能千人一面。领导者的讲话只有突出个性,才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从而使讲话化作听众的意愿和自觉行动,成为促进工作目标实现的强大动力。如果整篇讲话都是文件搬家、照抄报纸,那么听众的感觉便始终处于麻木的、未触动的状态。毫无新意的讲话,只会使听众越来越没有耐心。任何一篇成功的讲话稿都有其独具的风格,或真挚细腻,或警喻深刻,或文采飞扬。起草领导讲话,不应拘于一章一法的限制和束缚,应随讲话的内容和场合而随时变化,不仅要逻辑严明、思路清晰,而且要生动活泼、文采盎然这样可使讲话更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号召力。
(三)适当调剂。由于会议不同,领导的讲话有长有短,如果是遇到长一些的讲话,一般来讲与会者会感到疲劳,精力往往不会象开始那样集中,特别是到会议最后,主要的东西已经讲完,听众的情绪开始松弛下来,以至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抽烟、闲聊、打瞌睡,甚至有的收拾东西准备走人。这样,讲话就需要调剂情绪和气氛了。对这一点,撰稿人也要预先考虑到,适当在较长的讲话中增加一些“调剂品”,激发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运用即兴调剂要因领导讲话的内容而变化,因听众不同而变化,有时用在开头,有时用在中间,有时用在结尾。讲话即兴调剂是领导者机智灵活的表现,能够很好地借鉴使用调剂艺术将使领导讲话自始至终保持活力,富有吸引力。
五、起草领导讲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起草领导讲话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决策活动,是一种代言行为,也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领导讲话稿是用以指导工作的,稍有松懈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起草领导讲话责任重于泰山。不在其位,要谋其政。要关起门来当书记,当县长、局长。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种主动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要想到,能够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领导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机遇、一种荣誉,是自身价值的展示,应该抓住时机,为之献身。
(二)要切实吃透上级精神
领导讲话一般都是传达落实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的,本单位开展一项工作也必须保持和上级精神相一致。所以,一定要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的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都要反复学习,紧紧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为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打下基础。如何吃透上级精神呢?要注意准确归纳。因为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往往博大精深,要善于抓住中心,把握主题,突出重点,否则就会觉得句句都重要,难以取舍,不得要领。一方面不能照搬照抄,但同时对基本精神、关键论述等也必须适当学用。关键要掌握好一个“度”。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起草文稿时,着力研究上级精神,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把握政策准确全面,引用政策原汁原味,落实政策不折不扣,确保上级精神在文稿中得到切实体现。二是在文稿审核时,看其内容是否符合上级精神,所提措施办法是否与现行政策相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做到贯彻上级精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
(三)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属于一种被动型写作。要想以己之笔写出领导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吃透、弄准。认真按照领导思路打磨文稿,做到领导的思考深入到什么层次,讲话稿就准确表达到什么层次;领导的指向触及到什么方位,讲话稿就准确跟进到什么方位;领导的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讲话稿就准确反映到什么程度。要进一步明确讲话稿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讲话稿一般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讲话稿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要明白领会领导意图主要途径: ⑴学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重要规划,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这是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意图的总体。⑵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了解一个时期上级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原则、要求、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领导的行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⑶要熟悉领导者的领导习惯。领会好领导意图,还应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要大量搜集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如同搞建筑必须有水泥钢筋、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一样。起草讲话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础上,实
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搜集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
⒈ 注意平时收集分析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
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
⒉ 是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即收集一些与所写公文有关事物的变革情况,以便
分析其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有见解的观点。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
(五)要认真细致地构思谋篇
构思谋篇非常重要。比方做衣服,没有衣料不行,但有了衣料,剪裁不好也不行,甚至会把衣料给毁掉了。起草文稿也一样,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结构安排不好,仍然写不出好的文稿来。设计好文章结构。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按照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密的逻辑和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布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列书面提纲。提纲是详是略,应根据文稿内容需要和作者的行文习惯而定。二是打腹稿。虽没布局成文,但中心有个轮廓勾画,短一些、急一些的文稿多采取这种办法。
(六)要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
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智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文字频改,工夫自出”。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反复修改之后,要提前把讲话稿送到领导手中,以便于领导查漏补缺,提前熟悉讲话内容,充分准备,从而使讲话达到预期效果。另外,撰稿人还有必要主动听会,感受会场效果。会后主动征求与会者的意见,虚心、诚心地听取各方面对领导讲话的反映,取长补短,以便下一次把讲话稿写得更好。
总之要写好领导的讲话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磨练,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自己的写稿能力,全面满足自己的工作需要,最终达到自己有信心,领导很放心,成为一位合格的写稿者。
王绵合
第五篇: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怎样写好领导讲话稿
2009-10-31 11:3
408-08-31 13:44 发表于:《驿钊传媒学习小组》 分类:未分类
领导讲话,是领导们参与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一种重要手段。领导讲话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部署动员型、总结汇报型、传达贯彻型、研讨辅导型、表彰号召和社交礼仪型。
应该说,领导讲话稿是各种文章中最难写的一种,一是种类繁多,二是它往往体现领导的水平、风度,要求极高,不易达到。但在工作中,给领导写讲话稿又往往是许多机关同志无法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如何把领导讲话稿写出精彩,让领导满意?这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结合我写讲话稿、读讲话稿的一些经验教训,我感觉,写好领导讲话稿需要培养四种感觉。
第一:要有领导感
演员要演一个他不熟悉的角色时,往往要与主人公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找到角色的感觉。写领导讲话稿也一样,要想写好一篇领导讲话稿,就必须要找到领导的感觉。
一是要有领导的高度。领导的理论素养往往比较高,因为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军队的条令条例,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从政治上去把握问题。否则,轻则说话不准确,重则犯方向性错误,甚至把违反上级规定的坏事当成好事去说。
几年前,我在某团任政委时,上级首长到团队进行视察,听说先前有不少向他汇报工作的团领导被他当场训斥。于是,我就安排两名干事找来首长在先前去过的团队讲话的录音记录,发现受批评的有90%都是由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部队的条令条例没有吃透造成的。我接受他们的教训,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来补课,结果汇报的效果很好。首长讲:“你这个政委是很明白的。”这些深刻的经验教训,大家一定要认真汲取。
二是要有领导的深度。就是要掌握实际情况,特别是对你所写讲话的内容掌握得越多越好。掌握这些情况的第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在众多的事例中精选最典型、最生动的例子。第二个好处是你可以在众多的情况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或主要问题。怎样发现一个单位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一般用四面镜子。一是对照上级领导的批评找问题。二是要对照群众的意见找问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人多、眼多,往往看得最清楚。三是对照条令条例找问题。条令条例是我军几十年经验教训的总结,离开条令条例,往往就离开了客观规律,就容易发生问题。四是对照先进单位的经验找问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的经验往往正是我们的不足和问题。发现问题是水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使你把领导讲话稿写深刻。
三是要有领导的力度。在掌握上面的精神又了解了实际的问题之后,就要拿出可
行的办法。几乎所有的讲话都不应该是表面文章,都应当是为解决问题而讲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好不好,可不可行,往往影响这篇讲话的力度。
有的同志讲:有一些讲话存在结合问题,而有一些在社交场合的讲话,说说客气话,用不着结合。此言差矣。比如说,结婚贺喜,有的人讲一讲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就显得很平淡。如果你懂得人口政策、婚姻法的内容,又了解到新人的恋爱情况和各自父母的各种情况,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体、实在的要求,这种贺词往往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四是要有领导的风度。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有不同的关注方向,要努力按照领导喜欢的方式去写。
一位军校的院长给学员讲怎么当排长,念了一个半小时,累得满头大汗,最后他把稿子往讲台上一摔,说“我不念了”。然后,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讲了半个小时,结果多次获得热烈的掌声,这说明写稿人没按照首长喜欢的方式去写稿。
比如,军事领导,通常雷厉风行,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结构、语言就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政治领导,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理论性、思想性要强一些。年龄大、资历深的领导在部队中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大的影响,德高望重,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有时为了强调某个问题,口气硬一点也没关系。相反,年纪轻、资历浅的领导,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语气上要注意平和,不是特别需要最好不用强硬词句,指出问题或批评人的时候,更应当谨慎,要使用部下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出身是“老基层”的领导,基层经验丰富,对部队情况非常熟悉,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要多用下边的事例,多用事实说话,特别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基层情况要多用一些。出身是“老机关”的领导,长期从事机关工作,大多都很内行,所以给他们起草讲话材料时,要特别注意观点的鲜明、结构的合理、材料的恰当、事例的典型、语言的准确、文字表达的流畅。另外,讲话草稿送审前一定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对领导提出的修改意见,也一定要严格遵照执行,甚至照搬原话。
第二、要有现场感。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要提前到比赛场地去练练球,熟悉一下环境。写领导讲话,特别是一些经验不丰富的新同志,最好要到现场去找一找感觉。确实不能到现场的,也要把现场的情况设想清楚。
一是要把握好领导的身份。不同的讲话场合,领导讲话的身份有千差万别,很难把握,必须仔细斟酌,把会场上的人员、成分摸清楚,把领导讲话的角度选准确。比如,召开预备役军官表彰大会,部队领导和地方领导两人的讲话角度就有很大差别。部队领导是在客客气气的历数预备役干部为预备役部队所做的贡献,并表示感谢,而地方领导则是语重心长地要求预备役干部为预备役部队多做贡献。如果把两个人的讲话稿换一下,那就出了笑话。再比如,我在陆军学院任大队政委时,一次外出拉练结束,当着地方领导讲过几句感谢的话,我讲:“向地方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春节快乐。”而我就不能讲:欢迎地方领导到学院做客,也不能讲:让我们两个单位携起手来开创美好的明天。
为什么?因为学院首长在场,学院首长讲这些话合适,我讲就不合适,就不合身份。如果学院首长不在当然我就可以讲了。这种身份的把握,如果不到现场去观察,或是把现场的情况想清楚,则是很难把握的。
二是把握好听众的成分。不同的听众会对不同的问题感兴趣,接受能力也大不相同。写讲话稿时,一定要时刻心里想着听众,不了解群众的需要,你写的领导讲话稿就会缺少针对性,就不能产生共鸣。
不仅内容要对路,方式方法也要对头。我刚调到陆军学院时,学习邓小平三卷,有一个体会交流。我发现学习班里的七十多人有一半以上是教授、讲师,少数机关干部和学员队的干部大部分也都是教员出身,他们的理论修养非常好。为了搞好这个发言,我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在学院的图书馆摘抄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观点或是著名的论断。我记得当时的小标题就写了三行,反映很好。下课以后,一个教授以为我是学哲学专业的,还想和我探讨探讨呢。还有一次,在上级组织的学习“三个代表”理论读书班上,我有一个发言,题目是: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团队发展。写讲话稿的时候,我到主席台上坐了一下,当时在座的有很多团政委,他们很可能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你才调来两三年,又是先进团,又是优秀团政委,你有什么了不起?”根据这种情况,我调整了讲课的角度,用了较多的篇幅讲对照先进团队的经验抓问题,把我去过的十五个团的好的经验、做法一个个地讲出来,把我们怎么向他们学习一条一条地说清楚,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各级领导听了以后反映很好。
三是要把握好现场的气氛。婚礼上的讲话应当是喜气洋洋,追悼会上的讲话悲痛沉重,布置任务的讲话军令如山,授衔仪式上的讲话要庄严神圣,为老兵送行时的讲话要依依不舍,迎接新兵时的讲话热情亲切,对领导老人的讲话尊重有加,毛主席对徐特立说:“你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依然是我的老师,以后永远是我的老师。”对部属年轻人的讲话要鼓励呵护,毛主席讲:“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一篇好的讲话,既是思想的交流,更是感情的传递,没有感情的讲话是很难让听众听到心里去的。
四、要把握好现场的讲话时间。一个领导讲话时间的长短,不仅取决于讲话的内容,往往更取决于现场的情况,因此就不能完全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办事。比如,今天上午首长召集八个人召开座谈会,发言的人可以算一下,一上午三个半小时的时间,中间休息半个小时,要给首长留出一小时做指示的时间,主持人要客气个二三十分钟,还剩九十分钟。每个人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你讲得长了,效果就很不好。所以,领导讲话稿子写好以后,有时候还要注意提醒领导把握好讲话的时间,否则就影响领导的威信。有一个团的团长讲话不注意时间,战士就编顺口溜说:“听这个领导讲话,上午讲课要带饭,下午讲课要带手电。”
第三、要有说话感
一篇好的领导讲话稿,往往就是一篇好文章。但写领导讲话稿,又与写书面文章有所不同。
一是主题要更加突出。就是说要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热爱什么、讨厌什么,一定要非常清晰。
二是结构要更加简洁。文章的结构不能复杂,一复杂听众往往就会听乱套。比如,有的领导讲话时讲:“我现在讲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第三点要求的第五个事项”,非听乱套不可。我体会,十几分钟以内的讲话,一般只能有一层标题。一小时左右的讲话也就是两层标题,再多就不够清晰,容易混乱。
三是语言要更加直白。文章上的一句话,我们不明白可以反复地研究。但听讲话的时候,如果听不明白,也就过去了。所以,讲话材料中要减少或者不用半文半白让人难以理解的句子。比如 “颇有好感”、“天空中布满了阴霾”等,要尽量少用。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雅俗共赏。毛泽东是伟大的理论家,但是他的文章是老百姓都读得懂的,是理论家和老百姓都叫好的。比如,《论持久战》,日本的哲学家读了以后,号啕大哭,说:“文章写得好啊,中国有这么伟大的哲学思想做指导,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而《论持久战》文中的三阶段,防御、相持、大反攻,在中国的老百姓中也是妇孺皆知。再比如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讲: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没文化的人能听得懂,科学家也觉得它深刻,因为仔细琢磨琢磨,里面大有文章。毛泽东提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后,他先给出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的答案,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当然不是正确答案。随后,他又给出了“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答案,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同样也不是,最后,他才说出了正确的答案,“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种一波三折设问式的行文方式,既明了又不给人以多余的感觉,自然大家都会喜欢。
第四、要有新鲜感
人们说,世界上除了古董和朋友以外(还有说老婆的),都是新的好。领导讲话,不属于以上三类,自然也是越新鲜越好。新才能给人以启迪,才能令听众耳目一新。如果总是老调重弹,很难达到讲话的预期效果。
一是思想观点要新。要注意关注和研究新的形势、新的动态、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对老情况、老问题也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到温故而知新。例如,我在当指导员时,有一个介绍连队全面建设的一个经验发言。连队工作经验很多人都写过,出新比较难。后来,经过反复思考,我列了这样几个标题,大题目是《选准工作突破口,走活连队一盘棋》,小题目分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活”字上找出路,军事训练要在“量”字上做文章,后勤工作要在“保”字上下功夫,党支部建设要在“硬”字上去努力,连队工作要在“全”字上去把握。这个经验一介绍,当时大家都感觉比较新颖。再比如,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一改历史上人们一贯认为雍正是暴君的观念,客观地反映了雍正呕心沥血、铁面无私的形象,给人以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感觉,所以电视剧播出后,反响强烈。
二是事例要新。举例子的时候,要尽可能用典型的、不为人们所知道的。比如,一次我们听一位博士演讲,大家反映很好,他的观点并不新鲜,但是他走南闯北、周游世界,运用了大量我们平时掌握不到的例子,使人感到有新意。在给领导写讲话稿时,如果你总是使用一些大家常用的例子,往往会给人领导孤陋寡闻的感觉。
三是表达方式要新。可以适当的使用排比、对仗、比喻等修辞方法来更新你的表达方式。比如,有的领导在部署或总结工作时常用数量概括法,如“我们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种意识,确保六个落实”,往往让人好听好记,觉得新鲜。首长来汇报工作时,我发现开头几句话几乎都是这样几句:首长在百忙之中,冒着酷暑来到我们单位,是对我们全体官兵的关怀和厚爱,我代表首长机关向您表示热烈的欢迎。领导听的多了,心里会比较厌烦。一位首长到我们团检查工作时,我用了这样一个开头,我说:“首长前年春天到我团视察时,做了重要的指示,我把首长离开我们团这两年三个月零二十八天解决主要矛盾、推动团队发展的情况向首长做一汇报,希望首长批评指导。”我看到首长一下子眼睛就瞪起来了:“这小子对我这么尊重啊,我走了两年三个月零二十八天都记得这么清楚。团队有新发展,我可要仔细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