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食品安全调研

时间:2019-05-14 03: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凉城县食品安全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凉城县食品安全调研》。

第一篇:凉城县食品安全调研

理顺监管机制完善信用体系建立检测机构

——关于对凉城县食品安全状况的调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期在全国部分地方频发的非法添加剂、毒豆芽、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故,在社会中引起了高度关注,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越来越低,也给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在4月21日召开的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上,李克强副总理强调:“食品问题无小事,保障安全是大事,这直接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为了摸清当地食品安全状况,深层次了解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近日,凉城县政府办组织专人,对全县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业市场进行专项调研,希望为营造和谐的食品安全环境提供有益探索。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凉城县现有食品生产企业67家,其中,实行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企业18家;从事流通领域食品经营户538户;餐饮业260家,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网点共4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2个,牛羊定点屠宰厂7个;全县95万亩耕地全部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个品种的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二)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凉城县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方针,积极整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提升执法水平,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食品安全法》从2009年6月1日实行后,凉城县依法对全县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分工、归口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进行细化,并针对当地实际将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的小作坊划分到工商行政部门监管,其余的小作坊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通过一系列举措,凉城县食品安全工作逐步走上正规。

在凉城县的食品监管当中,呈现出三个亮点:一是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实行分类监管。全县现有的67家食品生产企业,按照生产条件、技术设备投入、质量安全保障和产品质量划分为A、B、C、D四类,A类企业每半年巡查一次,B类企业每季度巡查一次,C类企业每月巡查一次,D类企业每月至少巡查两次。为了切实有效的开展监管工作,质监局实行监管员负责制,将67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职责落实到23名监管员身上,具体负责各自生产加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做到监管责任和监管重点的明确、到位。二是在食品流通环节实行网格化监管。对辖区内的538户个体工商户实行辖区工商所网格化分片监管模式,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月抽查考评,根据成绩定奖惩,奖金按月兑现到每个网格监管员。通过“定网格、定人员、定

职责、定奖惩”,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真正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监管到位”。三是对定点屠宰场要求遵循“四个程序”、把好“三个关口”。全县2个生猪定点屠宰厂和7个牛羊定点屠宰厂的检疫过程中务必遵循“四个程序”:即宰前检疫程序、宰后检疫程序、无害化处理程序、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证程序;严把“三个关口”:即入场验证关、屠宰检疫关、病害肉处理关。对不合格肉品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保证了消费者食肉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由于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食品安全宣传存在空白点,加之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识别假劣食品能力低,这些都给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在部分农村食品销售部门,食品与百货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和牲畜饲料同处一室。部分学校食堂和农村饭店卫生状况不好,没有配备必要是消毒设施。农户在婚丧嫁娶中,都是自己雇佣流动厨师做饭,食品货源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发生集体卫生事件。牲畜私屠滥宰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中秋节和春节前,猪、牛、羊的屠宰都在各家各户的自行开展,检验检疫率较低。

(二)食品监管难度较大。由于分段监管,部门之间“各人自扫门前雪”,对其它环节无权管理,造成监管链条脱节,难

以实现“分段监管,无缝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能交叉和多头执法的弊端。同时,无证经营和经营伪劣产品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的管理还存在一定死角,个别食品经营单位索证索票落实不到位,对购进的食品不登记,过期食品不及时下架。加上小作坊大部分是临时租用房屋,商家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舍得在设备和环境卫生方面投入太多资金,“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环境卫生堪忧。

(三)食品检测方法落后。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整个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但凉城县食品检测设备陈旧、技术人员匮乏、检验技术手段落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食品检测人员和群众对食品有质量怀疑,只能是靠肉眼观测,不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具体检测需要到上级相关部门检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畅通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张旗鼓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要引导农村消费者能正确识别产品保质期,自觉抵制过期和无保质期食品。在乡镇农村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做到乡有监管员、村有信息员,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安排专职人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如遇食

品安全异常事件,能及时上报专门机构。建立信息举报奖励制度,对群众举报的食品安全案件,一经查实,依据案值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一是从卫生、工商、商务、质监、药监、公安等执法部门抽组专人,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长效动态监管机制,齐抓共管,从食品“源头”开始到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切实把好质量关。特别是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查验,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和销售使用台帐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达到既能净化老百姓的餐桌、又能满足群众对食品需求的目标。二是对食品安全涉案者要依法从重从快处理,让高昂的违法成本真正起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三是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等单位,按照基础设施建设、产品质量、诚信记录等考核指标,对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对在食品生产销售中能够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给予升级,减少巡查次数;对违反《食品安全法》的企业,处依法处理外,给予降底等级处罚,直至淘汰出食品经营领域,并在几年内不准涉足食品行业。对评定的信用等级在食品经营单位醒目位置张贴,提醒消费者谨慎选择消费场所。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高效的食品检测体系。今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政出多门”的弊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

思。建立一个能提高检测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重复检测,降低检测成本,实现资源共享、结果互认、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势在必行。为此,建议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整合食品药品、农业、畜牧、卫生、工商、质监、商务等部门的检测资源,添加必要的监测室、监测仪器,配备专门技术人员,开展常规性的食品检测工作,主要包括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标准对送检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凡是涉及到食品方面的检测都在该中心完成,不用再跑工商、质监、农业等多个部门。通过资源整合后的检测中心,可以分阶段投入,逐步提高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从根本上改善检测工作整体滞后的局面。

第二篇:食品安全调研

复旦大学《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六大问题困扰食品安全可追溯不完善致问责难

日前,复旦大学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布《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报告》,界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目前面临的34个主要问题,指出其中六大关键问题,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空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等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点直击六大关键问题

该项研究团队成员之

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军教授介绍,由于食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多、环节多,相应的食品监管链任务繁重而复杂。从国家战略视角出发,科学预测特定时期内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和重点,是这次研究的意义所在。

报告界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目前面临的34类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基层监管机构检测检疫设备缺乏;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等。

吕军介绍,课题组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食品安全领域内的34类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和重要性进行排序,通过两方面的综合排序,确定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应该进入政策议程。最终确定了六大关键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空白;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监管盲区,罚则太轻,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农药、食品添加剂等的违法使用或滥用;食品生产者违法添加或不合理使用危害食品安全的物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缺乏贯穿产业链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食品生产源头的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等食品原材料受到污染等。

有专家认为,在这六方面的问题中,机构改革的深化能解决交叉管理和监管盲区的问题,法律的修改也能进一步提高震慑力,而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则略微迟缓,建议国家应尽快加快这一薄弱环节问题的解决。

建设可追溯系统很重要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环节的日益复杂,监管难度增加,早有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亟待建立。然而,我国已建立起的少数可追溯系统普及性、兼容性和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作用有限,不仅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的提高,也使得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责任追究与惩戒成为难题。

2008年发生“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公司没有建立可追溯系统,导致其没有向公众公布三聚氰胺问题并及时召回问题食品,最终事态发展越发严重,无法挽救。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在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加之食品供应链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社会对可追溯系统的认识不够等原因,建立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仍具有一定的困难。少数已经建立起来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由于普及性、兼容性和信息共享程度仍然不高,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作用有限。

国家虽鼓励各地开展可追溯系统建设,但却未明确给出可追溯系统的具体法律依据或实施规范。我国食品供应链比较长且复杂,涉及种植、养殖、屠宰、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最终消费管理等多个环节。并且供应链中以小作坊为主,参与者众多且分散、流动性大,标识系统不统一,推行信息化工作的难度很大。加之食品消费具有品种众多、次数频繁的特点,上下游企业之间多为短暂的交易行为,各环节间联系并不紧密,因而严重缺乏食品的原料产地、生产流程、仓储运输等方面的物流信息。此外,国内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信息技术滞后,缺乏专业性的食品技术交流平台以及一套成熟可行的信息技术交流机制,食品供应链难以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供应链数据库。基础数据信息匮乏,食品可追溯的实现存在难度。基础信息及软硬件待完善

事实上,农业、质监、商务等部门都在参与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各部门构建的可追溯系统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引导,大都各自为阵,系统从硬软件设施到关键技术的使用都不尽相同,可追溯系统的兼容性差,影响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使得可追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少数地区和产业链已经建立起的可追溯系统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由于各个系统开发目标和原则不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造成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流程不一致、系统软件不兼容,往往只能在一定的环境和地域内发挥功能,不能很好地覆盖整个食品安全链,对跨地区突发性事件原因的分析也存在滞后性。

可追溯系统包括检测设备的购置、软件开发及信息平台硬件建设以及信息采集、系统维护、人员培训等后期投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使是大型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也面临巨大的财务负担,更何况供应链中的多数中小企业。这就造成了即使下游食品加工厂商建立了可追溯系统,也难以在供应链上推广使用,特别是上游农户的推广。政府对可追溯系统建设的投入不足,是企业缺乏建设动力的原因之一。

以四川省为例,从2010年起正式启动可追溯系统建设以来,每个项目所在县补助资金仅5万元,远未达到建立可追溯系统的需求。2009年通过对浙江省66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调查显示,未实施自愿性质量安全可追溯的企业有47家,占71.2%,并且企业资金能力不强是其不愿推行可追溯系统的重要因素。此外,消费者对可追溯系统普遍认识不足,还未建立起及时查询相关信息的意识,更不愿意购买比普通食品价格高的可追溯农产品,这也是企业缺乏建立可追溯系统动力的原因。本报记者综合报道

物联网助力食品安全

物联网技术将给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实现食品的全程追溯,一旦出现问题,监管人员就能够通过该系统判断企业是否存在造假行为,企业内部也可借助该系统查找是哪个步骤发生了问题、责任人是谁,避免了由于资料不全、责任不明等给事故处理带来的困难,从而使问题得到更快解决,确保食品安全。

追溯有何好处?

追溯是指探索事物的由来本末,也指逆着事物发展的顺序回顾。追溯的好处包括:事后反馈。找出质量问题所在,追责、持续改进。

监督预防。追溯体系可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与记录,一定程度上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售后服务。百姓购买食品时可进行追溯查询,判断食品真假。

快速召回。当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可快速确定召回范围、影响大小,快速处理应对。我国积极开展物联网追溯建设可谓“热火朝天”

近年来,肉蛋蔬菜等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要求,2013年拟新增部分城市开展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并视情况对前两批试点城市给予必要的追加资金支持。据中国物联网智慧谷了解,日前多地都开展肉菜追溯系统试点,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南京、杭州、成都、昆明、哈尔滨及无锡市等城市。

北京婴儿乳粉等10类食品将全程追溯

食品是千家万户每天都离不开的消耗品,一旦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就会对市民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记者上午获悉,本市将对乳制品、肉制品等10类高风险食品实施全程追溯,对于严重违法经营者将实行“终身行业禁入”。

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介绍,目前本市85%左右的食品依赖外埠或国外供应,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食品安全将作为重点公开事项之一。

肉菜追溯系统遭遇现实“寒冬”

1.上海肉菜追溯体系无人问津

据媒体报道,目前,上海市能通过在销售终端电子秤上打印的电子标签查询到购买肉品、蔬菜的来源和加工企业、生产日期、检疫检验、流通环节、经营者等信息。然而,许多菜市场里的信息查询机却在“睡大觉”,“健康”时少人光顾,“得病”了更加“叫不应”。

2.哈尔滨首套系统早已拆除

肉菜追溯系统查询终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2008年,哈尔滨市在沃尔玛超市启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当时市民只要在该超市内购买蔬菜,在蔬菜安全扫描系统上对着条码轻轻一扫就能获得蔬菜的产地、生产日期、质量品质、过期日期等重要数据,非常方便。然而,近日记者再次走进这家超市内,在蔬菜柜台周围寻找了多次也没有找到这套追溯系统。多个经常在该超市购买蔬菜的市民反映,这里的追溯系统早就拆掉了,消费者无法自己获得蔬菜的详细信息。市民陈先生说:“我经常在这家超市购买蔬菜,前几年这里确实设立了一套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当时我每次买菜都在设备上扫描一下,蔬菜的详细信息一目了然。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套系统却突然消失了。现在要想获得蔬菜安全质量的信息,那可难死了。”物联网追溯系统尴尬背后的反思

各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却遭遇了现实尴尬,应该引发我们去反思。

思考:肉菜追溯查询培养习惯是关键

食品全程可追溯,大势所趋,据中国物联网智慧谷了解,在欧美、日韩等国家,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早已通过强制性手段普及。“这是一个国际大趋势”,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副教授冯力更看来,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既是中国食品参与国际贸易的要求,也是当前国内食品安全形势的需要,“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重,民众呼声也比较大,政府相当重视。面对民众的期待,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事实上,国务院去年就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快了各自食品溯源系统的建设。海南、重庆、银川、西安、合肥,不同种类的食品追溯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对于食品溯源,笔者有自己的看法。首先、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查询系统“用不来”,不如直接将产地、检测合格等商品信息张贴在摊位前,“来买的时候就看见了,不是更方便?”其次、人们对食品安全追溯查询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政府应加以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形成良好习惯。第三、追溯系统有待改善,方便人们查询。

质量追溯任重道远

东北农业大学王伟教授说:“今后五年内,农产品质量追溯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当下在食品安全领域诚信缺失,需要依靠制度与技术来编织一张食品安全网。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是国际标准的体系,应当大力推广。”但王伟表示,当前推广质量追溯体系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一是进入市场的渠道尚不完善。当前,农贸市场尚不具备质量可追溯农产品这一较高端产品进入的条件,而多数超市进入的条件也设置得较为苛刻,须缴纳赞助费等费用。二是百姓对农产品质量追溯认知存在不足。许多人对质量追溯这一新生事物尚不了解,还有一些人认为质量追溯与不追溯和自己关系不大。三是亟待扩大质量追溯农产品的规模和范围。当前,只有20多家地方企业参与到农垦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中,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编者小结

食品安全追溯是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积极开展肉菜、乳品等追溯系统建设,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对食品安全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物联网食品追溯系统是物联网重要示范项目,将推动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政府耗费财力、物力建设的物联网肉菜追溯系统,如何才能发挥作用,还需政府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大家加强监管,企业积极参与,市民积极互动。大家共同努力,共建食品安全“长城”。

第三篇: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关于谢岗食品安全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及其实施条例,全面了解我镇食品安全现状,提高我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我站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现状调研,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证我们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现将我站调研食品企业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食品企业的基本情况

从企业数量上看,我镇现有食品生产加工户14家,目前已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2家,证(卫生许可证)照(营业执照)齐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家。从产业结构上看,目前我镇生产加工种类所涉及到的有:桶(瓶)装饮用水、面粉制品、果冻、食用油等,小作坊是糕点加工和酱油生产。从产品知名度上看,我镇除了思思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皇子米线”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外,其他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销售渠道窄,营销网络小,对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较低。以上反映出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种类少,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一)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以上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我镇食品生产企业

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差。我镇的14家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中,规模小企业占的比重较大。这些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不强,加之小企业的基础设施、厂房、生产工艺落后。不少企业负责人片面追求利润,随意生产,产品质量管理薄弱,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低下,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有所欠缺,但产品销售方向主要是批发市场,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企业食品生产条件差。卫生状况较差、车间堆放杂物或废弃物、工人上岗不着工作服、不按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晰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小企业和夫妻小作坊,例如穗兴糕点加工店,属于夫妻小作坊,其生产条件差,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不注重管理,加之从业人员流动快,企业的自身教育意识缺乏,管理力度小。

3、企业食品产品检验能力不足。产品出厂检验水平不足,主要是一些企业检验人员素质低,不能熟练从事检验工作,企业只注重数量、注重效益,不愿在产品检验上过多投入,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二)实行措施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现状,认真剖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1、做好调查摸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从健全企业档案,掌握企业产品质量动态入手,认真调查了解,切实督促企业把好从进货验收、配料生产、储存检验、出厂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针对生产意识差的部分企业,要求强化企业人员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管理和生产技能,提高负责人守法和质量意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深入巡查了解,加大监管整治力度。针对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现状,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依照食品生产许可审查要求,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确保持续获证的条件。与之同时,对我镇14间食品企业划分巡查等级,规模小、工艺落后、生产管理环节薄弱的企业,相应增加巡查次数,加强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发送整改通知,限令整治,致力提高我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3、形成强大合力,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密切关系,联合食品药品监督站、工商局谢岗分局、综合执法局谢岗分局等部门,集中执法力量,在个各管理辖区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生产监管网络,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打击、早控制,同时,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提早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质监站

2011年11月30日

第四篇:食品安全调研

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连续发生的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塑化剂、苏丹红、三聚氰胺、肠出血病毒和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已成为影响民生民计、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食品安全已成为目前群众关注度最高、反响最大的重要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加强监管刻不容缓。

一、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市、县、乡、村走访调研发现,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在农村还比较突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是食品安全隐患最多、安全监管较薄弱的地区和环节。原因有三个:一是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农村消费水平低、信息不对称、安全意识差等特点,把假冒伪劣及过期食品集中在农村销售,使农村成为假问题食品的集散地和主要销售渠道。二是农村家庭式作坊加工的馒头、饮料、蛋糕、酒类等食品,自产自销,不向市场推广,质量监管难以到位,质量很难保证。三是一些非法食品工厂利用城乡结合部监管相对薄弱的漏洞,大肆偷营生产,各类食品安全措施基本不健全。

2、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一是现行监管体制的原因。食品安全监管由卫生、农业、技监、工商等几家多头监管,管理权与责任不对称,难以形成高效有力的监管机制。三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负责食品安全的各部门之间,没有主体牵头协调部门,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权力真空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监管部门自身的原因。权力部门化、权力地方化、权力个人化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强调个体利 1

益,徇私枉法、有法不依,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造成监管缺位。三是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一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设备老化、监测手段落后、技术人员匮乏,给监管造成一定难度。四是食品行业自身的原因。食品行业投入少、见效快,一些小饭店、小商店、小作坊大多是一些下岗职工、社会闲散人员经营,没有经过专门的食品从业培训,不懂法律法规,对执法有抵触情绪。

3、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现行《食品卫生法》监管范围过于笼统,难以操作。而且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标准水平偏低,许多标准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甚至许多重要标准至今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不可避免出现监管盲区,造成监管滞后和不力,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打制度擦边球。

二、重典治乱,加强监管,不断提高全省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这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要根据省情实际,结合目前全省在食品安全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堵塞法律漏洞,使食品安全执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要建立健全统一协调、规范有序、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协调卫生、工商、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形成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网络,提高监管实效。

2、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从重查处食品大案要案。这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要坚持“重典治乱、违法必究、查究比严”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的震慑力度,做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打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典型案例上,特别是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要重点查处、公开曝光、以儆效尤,对胆敢以身试法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提高食品违法犯罪的成本,让那些违法者倾家荡产。要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强与工商、卫生、质监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整治活动和食品安全亮剑行动,联合督查、挂牌督办,形成打击食品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

3、创新监督方式,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依法监管。食品安全,制度是根本,监管是保障。要结合我省实际,构建长效监管机制。要实行“食品档案”监管机制,对经营食品的业户建立专门的“户籍档案”,从经营资格、经营行为、人员组成、产品构成等方面严格规范入档,预防不具备资格的、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带有传染疾病业户和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要实行严格的“可溯监管模式”。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延伸监管链条,狠抓各监管单位职能的落实,建立“从田间到餐桌” 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无缝隙、高效率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对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追根溯源,对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加强应急处置的监管机制,确保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有序、高效、快速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要建立一个包括信息收集、分析评估、预警预报、预案实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程序和措施,形成一整套覆盖食品安全评估和防范的系统。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以市为单位构建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共享平台,最终形成辐射全省的食品检测数据服务中心,为全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使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三、严格自律,树好形象,努力在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上下功夫

1、要进一步加强食品从业单位诚信教育。诚信是企业之魂,是食品从业单位的道德底线。要加强食品从业企业的诚信教育,选树一批守法经营、管理规范、讲究诚信的生产经营企业和从业者作为标杆,提供产品“绿色通道”,增强社会效应,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广大食品从业单位见贤思齐,树立正确利益观、责任观和质量安全观,以诚信铸品牌、以诚信树形象、以诚信赢得市场,打造诚信企业、放心企业、群众信得过企业。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省食品安全迈上一

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舆论氛围,让每个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血管里流淌着诚信的血液。

2、要进一步加强食品从业单位守法教育。法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要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加工厂、进社区、进农村、进商店活动,开展有震动、有反响的集中宣传和执法行动,加强从业人员学法守法的自觉性教育,要提高食品从业人员进入门槛,加强从业人员经常性法制教育、培训和考试,时刻绷紧法制这根弦。要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警示教育食品企业经营者,形成高压态势,营造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

3、要进一步加强食品从业单位警示教育。警示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要曝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公布处罚结果,发挥警示作用,展示政府坚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定决心和有力措施。要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从业人员,大力开展警示教育,揭露不法分子的违法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大力宣传,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如履薄冰,不敢铤而走险。

四、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努力在发挥法制和民主监督上下功夫

1、加大人大、政协等部门的监督力度。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部分和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职能,开展专题性调研和督导,加大监督力度。同时,要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发挥职能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增强监管针对性和覆盖面。要健全政府各部门与人大、政协联系会制度和定期专题汇报制,将食品安全列入人大、政协监督工作计划,促进人大、政协监督日常化、制度化。

2、加大社会网络监管。食品安全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

引入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要大力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行业协会、科研团体等非政府组织监管作用,引导各行业协会不断完善行约行规,建立和强化行业自律机制。要成立由餐饮业的专家代表、企业协会代表、法律援助中心代表、消费者代表、媒体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特邀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赋予他们参与权、监督权、询问权和建议权,形成无处不监管的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要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对违法行为不要麻木不仁、听之任之、自认倒霉,要主动举报违法行为,主动配合职能部门办案,对食品违法行为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让违法人员失去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无处藏身、无处落脚。

3、加大行政效能监管力度。监管问题说到底是责任问题,是机关效能问题。各级食品安全执法部门要围绕如何规范食品安全监管,开展一次彻底的“效能革命”,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农林、质监、粮食、工商、卫生、公安、药监等食品安全部门,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开展“一对一”监管,一个环节一个部门一个责任,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把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真正落到实处。要结合我省实际,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风险预警、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应急处置、责任追究、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等机制,研究制定切实管用、可操作性强的措施,构建有权威、有手段、无缝隙、高效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能抓得住、抓得好、抓出成效。要加大督查力度,重点督查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履行相关职能的作为和不作为情况,特别是对办证、发证、收费、罚款的有权部门要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对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经办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第五篇:保健食品安全调研

关于保健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保健食品的消费日益增高,为保障全县保健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全县人们的饮食安全健康,准确掌握辖区内保健食品行业基本情况,我局组织人员对辖区内保健食品经营状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走访药店、超市等经营单位50余家,发放调查问卷131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海兴县内没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分布广泛,但专业性不强,监管状况差。调查发现,全县共有保健品经营单位(含个体工商户)近200家,其中城镇60家,农村140余家。其中兼营保健食品的药品零售企业有26家,保健食品专营店8家,兼营保健食品的综合性商场(含超市)23家,其他为兼营保健食品的副食品店。在近200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户)中,证照齐全的只有3家。从业人员达到300余人,每年均参加健康查体,持有健康证。药店经营品种大多在8-20种,商场、超市经营品种4-10种,个体工商经营品种1-5种。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保健食品销售渠道主要以药店、商店兼营为主;在医疗机构也有销售。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一些“厂家直销”、上门销售等销售形式也较为普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索证索票意识较差,进货把关验收不严。从保健食品的购进、存储、上架、售出等整条流通链来看,产品的索证、索票基本上处于空白,多数单位也没有建立相关进销货台帐,没有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究其原因很多,主要是各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规模小,经营品种、数量有限,进货渠道复杂,产品类型不固定,产品质量无保证。其次是经营者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食品质量及安全意识淡薄,守法经营、规范经营、专业经营的意识普遍较差。

(二)无证无照经营普遍存在,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除少数大型商场保健食品专店(柜)、药店外,大多数保健食品经营(户)存在无证无照(包括卫生许可证过期)或证照不全现象,更没有保健食品经营的特别许可。这些未经许可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由于经营者及从业人员缺乏保健食品相关知识,其对保健食品优劣的鉴别能力及对消费者的指导水平就会大打折扣。调查发现,从事保健品经营行业的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全县内保健食品从业人员学历多为初中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寥寥无几。

(三)超范围混合经营、流动经营,夸大宣传误导消费现象严重。部分保健食品经营(户)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如有的与化妆品、日用百货等商品混合经营,有的保健品店不仅经营保健食品、一般食品,还包括药品、性保健品等。有些保健食品经营

(户)还存在夸大保健食品的宣传行为,他们以“买一送一”和“专家讲座”、“免费坐诊”、“免费送药”等形式夸大宣传,声称对人体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甚至可以“包治百病”。这些流动销售保健食品的行为,多数没有资质证照,流动性大、欺骗性强。不仅所销售的商品(有些可能连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也没有)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部分人群还可能会因延误治疗导致身体状况的恶化。

(四)保健品批准文号杂乱,普通消费者难以识别真伪。目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繁多,产品名称多而杂乱,再加上货源较乱,质量检测把关不严,很容易出现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等现象,使产品质量难于保证。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2003年前由卫生部管理,2003年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所以目前市场上存在“卫食健字”、“卫食进字”和“国食健字”并存的现象。但除此之外,一些“消字”、“食字”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批准文号均不应被视为合法的保健食品。由于目前市场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而且不同的批准文号有效期也不同,很多消费者难以识别感到困扰,甚至监管人员有时也难断真伪;还有一些普通食品不是保健食品,却冒充保健食品,盗用保健食

品标识、盗用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从而达到迷惑消费者的目的。

三、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倡理性消费。调查中发现,许多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常识所知甚少,甚至误认为保健食品对某些疾病有治疗作用,仅使用保健品,不用就医就可治愈疾病。建议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保健食品方面的常识,提高消费者鉴别、选购等消费技能。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理性的消费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二)加强对保健食品广告的监控和管理。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保健食品广告内容的审查和监控,与相关媒体建立起联合互动的监督机制。严格保健食品广告内容的审查发布程序,要严格广告审查把关,新闻媒体单位在广告发布方面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自律。要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保健食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形成有效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正确引导消费。

(三)严厉打击保健食品的不法流动商贩和传销活动。充分发挥镇街食品安全协管员和药品信息员的作用。发动群众及时捕捉、上报、举报保健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特别是对那些以保健食品冒充药品宣传、推荐、赠送、销售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要迅速及时出击,严厉加以打击。要与周边地区建立联动机制,不给违法商贩留有任何空隙。同时要继续打击保健食品传销和以直销名义传销保健食品的不法行为,坚决保护守法经营和规范经营,为保健食品经营提供良好公平的竞争环境。

(四)积极推进信用体制建设。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进保健食品信用体系建设,逐户建立保健品经营企业(户)动态信用档案,构建信用监督和失信警戒机制。同时,加强各部门间有关保健食品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及时表彰、鼓励、宣传质量信用度高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保健食品经营者的诚信意识。

下载凉城县食品安全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凉城县食品安全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关食品安全的调研

    有关食品安全调研调查表 健康几乎已经成为我们最关心的话题,自然而然,食品安全也就成为我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此,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填写这份关于食品安全的调......

    凉城五中电教汇报材料

    凉城五中电教汇报材料多年来,学校坚持“自立,高效,求实,进取”的校训。本着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加强研究,提高质量的办学宗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原有设备破旧落......

    凉城一小专题片脚本

    凉城一小专题片脚本 【音乐起】【背景视频】:早晨太阳、岱海美景、岱海镇街景 【推出字幕】:从不同角度旋转着顺次推出字幕: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学......

    食品安全调研报告[全文5篇]

    食品安全调研报告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品安全调研报告,仅供参考......

    严把食品安全调研报告

    严把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到来,我国社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奋力发展,能否消除食品安全问题、物价偏高等能为关键所在,其中以食品安全尤其引人关注......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食品是民生之本。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近年来全国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怵目惊心,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国人脆弱的神经。为......

    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市人大财经委、农业环保委和教科文卫民侨委人,就当前我市产品质......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今年,为有效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全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