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监制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应急处置制度
1、适用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处置,以及消费者对健康损害的投诉举报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工作。
2、应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并确定职责。
3、应建立健全全单位应急处置预案。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
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报告电话:32054003203676
公安机关:110
急救中心:1205、拨打报告、急救电话,应讲清单位街道、门牌号等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救援情况;拨打电话人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指引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在场人员报告后,要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
7、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落实监管部门要求的各项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8、立即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不得清洗、移动或使用可能导致事故的工具、设备和用具等相关物品,必要时封存事故现场及相关场所。
9、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指示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品操作间及其他相关场所,禁止所有人员(除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外)入内。
10、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
11、采样或留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12、对去人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原料、餐具及食品用工具,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意见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对相关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13、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14、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依据有关责任制度实施,并通过事件加强员工食品安全教育。
第二篇: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监制)
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
一、卫生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组员:
采购原材料负责人:餐(饮)具消毒负责人:
仓 库 卫生负责人:后 厨 卫 生 负 责 人:
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
1、本单位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若违反本制度,按单位的规章进行处理。
2、工作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工作时不吸烟、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得对着食物打喷嚏。
3、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及直接入口食品之前都应当用流水洗手或使用付货工具。
4、采购人员禁止采购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没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性异常的食物;采购的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采购时应要求供方提供产品质量化验单(或卫生许可证)。
5、贮存物质的场所设备应当全天清洁,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原材料应离地、离墙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保持仓库良好的通风状态,禁止存放个人生活用品。
6、有专人负责餐饮具及食品工具、用具的消毒工作,学生在用餐前,餐饮具必须洗净消毒,做到一餐一生一消毒。
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记录管理制度
1、根据《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2、不得采购没有相关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
3、应当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知识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4、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5、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流通经营单位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7、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有公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8、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9、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其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的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10.应当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并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建立员工健康体检制度。
1、员工健康体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开展餐饮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本餐饮单位人员在上岗前、离岗中都应当认真执行员工体检制度。
(1)所有参与餐饮加工、服务、管理的人员上岗前都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2)工作在餐饮加工服务管理岗位的员工,每年应定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3)患“五病”等传染病人员或疑似传染病人员,应主动向负责人说明,及时体检并调离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4)体检中发现黄疸、腹泻、咳嗽、皮肤化脓、疖肿等疾病征象者,应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意见,及时调离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
(5)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应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晨检等工作,及时发现病患,及时开展健康检查和治疗。
2、患病调离食品岗位的员工,病愈后再次从事食品岗位工作前,应进行上岗前身体健康复查,体检合格并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3、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1)员工健康体检工作制度;
(2)历次健康体检明细;
(3)员工健康体检原始资料或体检结论证明;
(4)餐饮服务健康禁忌人员调离去向说明;
(5)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关于健康体检的监督意见及处理文书;
(6)其他健康体检管理相关资料。
4、餐饮服务健康体检档案管理。
(1)健康体检档案应一年一卷,按年读排序;
(2)体检档案的卷首封页内容应表明历次体检人数、体检单位;
(3)健康体检档案应规范有序,资料齐整,内容完善,装订符合基本要求,长期管理。
5、杜绝发生下列情况。
(1)员工不进行健康体检从事餐饮加工服务管理工作。
(2)患健康谨禁忌着上岗工作。
(3)在岗员工超过定期体检时限不进行体检。
(4)监督部门已下达健康检查文书而不及时进行健康体检。
留样制度
1、配送的集体用餐及重要接待活动供应的食品成品应留样。
2、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250g。
3、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
4、须配备食品留样专用冰箱,专人负责。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他食品。
5、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容器内,置于专用冰箱里。
6、留样冰箱内的温度应设置在0℃—10℃之间,食品样品应在此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冰箱内外保持洁净,经常除臭,运行良好。
7、一般情况对食品进行抽样采样留样,但在对大型活动集体供餐时则每个品种必须留样。
8、留样工作应指派责任心较强的人员负责。
9、负责留样的人员要严格按留样要求操作,并做好留样品种、存放条件、存放时间等专项纪录。
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1、根据岗位责任制度要求各岗位确立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
2、采购、运输、装卸、接收、贮存、发放或领取、使用、加工、制作、包装、销售、餐饮具清洗消毒、个人卫生及健康体检、添加剂使用及管理、废弃物处理等供应链及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建立记录保存制度。
3、第一责任人要每天检查各自岗位记录的执行情况,及时排除隐患。直接责任人负责详细、如实记录所在岗位各种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4、各岗位人员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食品安全隐患后要及时报告。
5、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开展全程追溯各种。全程追溯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各岗位职责执行情况、详细查验各岗位记录。务必找到造成事故或隐患的原因。
6、找到原因后,立即予以控制,封存相关的食品及原料、添加剂、工器具及设施设备、物品,必要时封闭相关场所,等待进一步处理。已经售出或运出的物品要立即追回。
7、未按规定落实相关制度、履行个字职责、未如实、详细记录岗位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依据相关制度予以处理,并视情节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应急处置制度
1、适用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处置,以及消费者对健康损害的投诉举报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工作。
2、应设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并确定职责。
3、应建立健全全单位应急处置预案。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
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报告电话:32054003203676
公安机关:110
急救中心:1205、拨打报告、急救电话,应讲清单位街道、门牌号等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救援情况;拨打电话人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指引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在场人员报告后,要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
7、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落实监管部门要求的各项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8、立即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不得清洗、移动或使用可能导致事故的工具、设备和用具等相关物品,必要时封存事故现场及相关场所。
9、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指示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品操作间及其他相关场所,禁止所有人员(除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外)入内。
10、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
11、采样或留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12、对去人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原料、餐具及食品用工具,根据相关监管部门意见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对相关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
13、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
14、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依据有关责任制度实施,并通过事件加强员工食品安全教育。
第三篇: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监制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建立员工健康体检制度。
1、员工健康体检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开展餐饮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本餐饮单位人员在上岗前、离岗中都应当认真执行员工体检制度。
(1)所有参与餐饮加工、服务、管理的人员上岗前都必须先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2)工作在餐饮加工服务管理岗位的员工,每年应定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3)患“五病”等传染病人员或疑似传染病人员,应主动向负责人说明,及时体检并调离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4)体检中发现黄疸、腹泻、咳嗽、皮肤化脓、疖肿等疾病征象者,应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意见,及时调离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
(5)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应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晨检等工作,及时发现病患,及时开展健康检查和治疗。
2、患病调离食品岗位的员工,病愈后再次从事食品岗位工作前,应进行上岗前身体健康复查,体检合格并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3、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1)员工健康体检工作制度;
(2)历次健康体检明细;
(3)员工健康体检原始资料或体检结论证明;
(4)餐饮服务健康禁忌人员调离去向说明;
(5)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关于健康体检的监督意见及处理文书;
(6)其他健康体检管理相关资料。
4、餐饮服务健康体检档案管理。
(1)健康体检档案应一年一卷,按年读排序;
(2)体检档案的卷首封页内容应表明历次体检人数、体检单位;
(3)健康体检档案应规范有序,资料齐整,内容完善,装订符合基本要求,长期管理。
5、杜绝发生下列情况。
(1)员工不进行健康体检从事餐饮加工服务管理工作。
(2)患健康谨禁忌着上岗工作。
(3)在岗员工超过定期体检时限不进行体检。
(4)监督部门已下达健康检查文书而不及时进行健康体检。
第四篇:四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化妆品稽查分局监制采购索证索票
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记录管理制度
1、根据《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2、不得采购没有相关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
3、应当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负责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知识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4、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应当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
5、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时,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6、从流通经营单位批量或长期采购时,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7、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有公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8、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9、采购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其中消毒企业盖章(或签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的批次出厂检验报告(或复印件)。
10.应当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并保存期不得少于2年。
第五篇: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范文)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掌握、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妥善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乡镇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乡镇食品监管办公室受理管辖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故报告,依法组织对事故的查处,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四条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事故疾患者的卫生院应及时向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和乡镇政府报告事故情况,报告应采用电话、传真或其它快捷有效的方式。
第五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⑴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⑵事故疾患者(含疑似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征;⑶治疗单位、地址、抢救治疗的基本情况;⑷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⑸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⑹需相关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⑺事故的报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
第六条 乡镇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乡镇政府及县食安办。
第七条 对发生在管辖范围内的食品安全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