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电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风电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风力发电热,风力发电量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全世界风力发电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风力发电技术比较成熟。
近20年来,德国、美国、丹麦、中国等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可以商业运营的风力机,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可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高到98%,风能利用系数超了40%。由于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风机白诊断功能,安全保护措施更加完善,并且实现了单机独立控制、多机群控和遥控,完全可以无人值守。现代风力机技术可以说是现代高科技的完善组合,主要零部件都是国际上最具有实力的企业生产的,设计寿命可达20年,基本上不需维修,只要定期维护就可以了。目前,百千瓦级风机已经商品化,投入批量生产,兆瓦级机组也正小批量生产。
二是风能资源的特点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永续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不依赖外部能源,没有燃料价格风险,发电成本稳定.也没有碳排放等环境成本,此外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都很广泛。正是因为有这些独特的优势,风力发电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全球的风力发电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过去1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8%,2007年年底,全球装机总量达到了9400万千瓦,每年新增2000万千瓦,意味着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额达到了200亿欧元
三是风力发电具有经济性。
目前,据美国能源部2000年统计,全世界风力发电机组的单位造价已降为l000美元/kW,单位发电成本为4~7美分/kWh;而火力发电单位造价为700~800美元/kW,单位发电成本为5~8美分/kWh,因此风力发电可以和火力发电相竞争。由于地球上煤炭储藏量日趋减少,开采日益困难,煤炭价格上涨,火力发电污染环境,脱硫、脱氮处理费用较高,从而使火力发电价格上涨。风力发电随着技术的提高,容量的增大,风力机的大规模生产,造价将降N800美元/kW以下,发电成本为4美分/kWh,更有可能降到600美元/kW或3美分/kWh,成为最廉价的电源之一。和其他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相比,风力发电成本也是比较低的,因此,风力发电也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中的佼佼者。
四是全球有丰富的风能资源。
据统计,全球风能潜力约为目前全球用电量的5倍。美国0.6%的陆地面积安装风力发电机,便可以满足美国目前电力需求的20%。风能足以满足全部或大部电力的国家有:阿根廷、加拿大、智利、中国、俄罗斯、英国、埃及、印度、墨西哥、南非和突尼斯,它们的20%或更多的电力可以由风电提供。
五是政府的优惠政策。
美国政府为风力机行业提供40%的信贷;德国政府也给风力机投资者提供资助,资助金额最高达单台风力机投资的60%;丹麦政府对风力机投资者提供资助,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30%,以后逐年减少,至lJl990年资助完全取消。这些优惠的政策,促进了风力商品化进程,这也是以上3个国家能成为世界上风电生产大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五是风力发电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明显增加,而地球上可利用的常规能源日趋匮乏。据专家预测,煤炭还可开采221年,石油还可开采39年,天然气只能用60年。这种预测也许不很准确,但常规能源必然是越用越少,总有一天要用尽的。未雨绸缪,我们必须为将来考虑,为子孙后代的能源问题着想,开发利用新能源,实现能源的持续发展,从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最终实现人El、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大问题。惟一的出路就是有计划地利用常规能源,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由此可以推测,21世纪风力发电前景非常广阔。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飞跃。同时,人口的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必须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能源、电力市场看,世界能源、电力市场发展最快的已不再是石油、煤和天然气,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特别是风力发电,以其无污染,可再生,技术成熟,近几年以25%的增长速度位居各类能源之首,倍受世人青睐。l999年全世界新增装机容量36×105kW,1zLl998年增加36%,也创下了风电工业史的纪录。据“绿色和平”组织和欧洲风能协会组织估计,至1J2020年风力发电可提供世界电力需求的l0%,创造l70万个就业机会,降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l012t,至lJ2040年这个比例可达20%,甚至更高,有望超过水力发电。因此,国际能源专家预言:21世纪是风力发电的世纪。可以说,绿色能源--风力发电将为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第二篇:HEV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电动汽车作业
HEV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班级 :汽电09
1姓名: 郭 聃
学号:09160311
5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及前景展望
摘要: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简称HEV。HEV是以发动机为主要动力,以电动机为辅助动力,采用发动机与电动机按不同比例,不同方式的混合来开发的各种各样懂得HEV,可以用比较简单的,比较经济的方法,即不大量地增加车辆的整备质量,又保持车辆的动力性能,来获得不同的节能和环保效果。但想要得到大范围推广还有工作要做.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能源 发展 待解决问题 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十分严格的排放法规,在此背景下,各种各样的电动汽车脱颖而出。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是电动汽车的天下,但是目前的技术问题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应用。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汽油相比要差上百倍,远未达到人们所要求的数值。专家估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动汽车还无法取代燃油发动机汽车,为此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Hybrid-Electric Vehicle)。所谓混合动力就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做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这样既利用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电动机无污染、低噪声的好处。
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制开发才刚刚起步,为加快我国其产品的开发,研究和借鉴国外的成果是十分必要的。动力系统选型在HEV 开发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是开发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控制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进行制定和优化。可以说,动力系统结构型式的选择决定了HEV 研究开发的重点和方向,关系着开发的进度和产品的水平,因此,研究开发时必须在深入调研、仔细分析和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对动力系统的结构类型作出慎重的选择。
在开发中应综合考虑性能、技术和成本及维护费用之间的关系,选择既能够满足一定的性能先进性,又不超出目前技术条件,并且价格与维护费用合理的动力系统结构类型。具体来讲,从性能要求方面,串联式结构就不适应经济性要求苛刻的情况。从技术条件考虑,进行实际的产品开发总会有一定的进度要求,如果技术条件无法保证,就难以实现预定开发目标。技术条件包括研究开发的条件和力量,同时还包括工业基础。应探索适合自己技术条件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混合动力结构型式,并提倡结构创新。而对于成本和使用维护费用,因为不同类型的动力系统对部件的种类、数量和性能要求差别很大,而部件的种类、数量和性能指标是影响HEV成本的主要因素,结构越复杂,故障率越高,使用和维护费用也越高。同时,价格和使用维护费用直接关系到HE V的产业化,如果不能产业化,就不能为进一步开发提供必要的资金,也就难以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性能的改善。事实上,性能优良但因价格过高而无法商业化、甚至被迫放弃的HEV开发实例并不鲜见,我们不应重蹈覆辙。
在具体开发工作中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思路,先选择对技术条件要求较低、适当简单的结构进行开发。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完善。鉴于我国目前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和石油短缺问题都十分严重,而且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优先选择的混合动力系统应为结构相对简单,适用于普通城市工况的串联式结构和城市间工况的并联式结构,并以公共汽车和轿车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达到了提高燃料经济性和减少排放的目的,因而极具发展前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汽车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同时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进一步促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充分吸取了电力/热力系统中最大的优势:在远途时使用热力发动机,在城市和过渡阶段时使用电动机。如果调配合理的话,电力和热力的配合使用,将很大程度地降低汽车的耗油量和污染物的排放,并同时提高驾驶乐趣,改善车辆行为。
与传统型汽车相比,HEV 可以确保具有同等的性能和优势,而在节能和排放上胜出一筹。HEV 的电压和功率等级与电动车类似,但蓄电池容量大大减小,因而其造价成本低于电动汽车。就目前来说,HEV 的价格比传统汽车高出20%左右。降低成本是提高混合动力系统竞争能力的努力方向。相信随着HE V的推广和普及,生产批量上去后,其价格将逐步接近传统汽车。当前HEV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还很多,但随着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努力,这些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尽管从长远来看只是一种过渡车型,但HEV 在近20~30 年内会很有发展前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国的汽车工业应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抓住HEV 这块市场,在国外产品涌入之前,集中科研力量攻关,迅速开发出自己的产品。
在我国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已经发展很明显,我国一汽、二汽、奇瑞汽车公司、长安汽车公司、株洲时代集团、深圳五洲汽车公司和多个汽车企业,研究和开发了多种混合动力电动车辆。出现了“轻度”混合HEV,“中度”混合HEV“高度”混合HEV的多种多样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一汽还引进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PRIUS混合动力轿车。
在国外21世纪后,各国加快了HEV的概念餐品化的进程,相继推出了不同形式的HEV产品。丰田的PRIUS,本田的Insight,通用的Precept,戴克的ESX3,日本的Tino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车型。欧、美、日的汽车生产商已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控制策略,在较短的开发周期内将HEV 产品化,并具市场规模。汽车行业专家预言,不久的将来,新生产的汽车中HEV 将占40%以上。我国的汽车工业应顺应科技发展趋势,抓住HEV 这块市场,在国外产品涌入之前,集中科研力量攻关,迅速开发出自己的产品。
总结:当今油价日益高涨,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但其
发展推广仍有问题待解决。其一,混合电动车与普通电动车相比要高9万元以上虽然有政府的支持,但是仍需降低其价格,高的价格因为其电池价格太高,电池成本太高,因此要开发出低价格的电池,或者用其他先进技术代替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阵营里,混合动力车一直以技术成熟为卖点,也是最早介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型,但由于售价过高而饱受冷落。不过,近日,来自于益索普市场咨询对消费者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油价不断上扬,有84%的消费者表示,在新购、换购和增购车辆时,会考虑到混合动力车,有66%的消费者会考虑电动车。其二,进行动力分配装置和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其三,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比较困难。其四,建立更先进的驱动系统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
当前HEV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还很多。尽管从长远来看只是一种过渡性车型,但HEV在近5——10年内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2009年世界汽车市场混合动力汽车销售已经超过80万辆,据预测、2015年将在世界汽车市场占%10,2020占%25.。2030年将占%40以上。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前景很大.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改进,计算机技术的越来越智能化,混合动力车将会发展很快,前景会更好。
第三篇:银行卡发展前景展望
银行卡及支付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银行卡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减少了现金和支票的流通,而且使银行业务由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银行卡,我国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2002年由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的出资折合16亿元,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银行卡及支付结算系统进入一个较完善体系。截至2004年底,中国国内各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行卡7.6亿张,其中贷记卡1000多万张,准贷记卡约2500万张,其余7亿多张均为借记卡。
面对日趋快节奏、高科技的现代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养成了出门只随身携带银行卡和手机的习惯,小额支付可以通过手机支付宝、微信等客户端完成支付,大额付款则可以通过银行完成。另一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出门甚至只携带手机,这类群体以在校大学生及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年轻群体为主。这部分人群接受新兴科技支付方式能力较强,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限额也基本能满足其支付需求。由目前的银行卡及支付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有如下几点:
第一,银行卡介质更加多样化,虚拟卡等账户运用将更加广泛化。目前广泛运用的芯片卡已基本取代之前的磁条卡,主要原因为芯片卡存储空间更大,被复制难度更大,交易更加安全,可以更加有效保障客户的账户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难推断更加安全的银行卡介质会被推出。而各家银行为方便客户的理财消费行为,纷纷推出网络注册虚拟卡卡号服务,这给接受并且习惯网上交易的繁忙上班一族提供了极大便利,这项业务也是各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营销客户的一大手段。
第二,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更加紧密,银行卡支付与平台支付相捆绑,第三方支付平台占据半壁江山。纵观目前的支付市场,银行卡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已成为日常,小到街边小店,大到高端商场,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已基本覆盖;而各种手机端“pay”支付也更加运用广泛化。与此同时,各支付平台立足自身大数据分析的额度支付也在推广扩大化阶段。第三,支付确认方式更加安全化、多样化。指纹支付基本已为大众所接受,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类似瞳孔支付等支付确认方式定会如雨后春笋搬发展壮大。
简而言之,未来银行卡及支付产业将向着更安全、超便捷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2010年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展望(范文模版)
国际商务(燕)200917090025孙文文
三通的最终目的“心通”
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和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只是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或过度性安排,而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后目标与结果。统一(和平统一或非和平统一)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中国完全崛起与中华民族复兴的最高目标。也就是说,台湾问题不解决,两岸没有统一,就不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与中国的真正崛起。
一、相关情况
1.大陆国家主席援例发表新年贺词,于去年底透过大陆媒体表示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今年元旦,胡又在大陆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重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推动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加强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局面。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推动扩大两岸经济、文化、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更好维护台海和平。
大陆国台办主任王在今年第1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题为《两岸同胞继续努力,再创和平发展新局》新年寄语,展望2010年,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前景,展现新希望;两岸同胞应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加强合作,再创新局。期待两岸双方增进政治互信,把握正确方向,保持发展势头,拓宽前进道路。
王说,“我们深知,两岸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深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也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
2.2009年12月30日,北京举办胡六点周年座谈会,大陆全国政协主席在会上表示,胡提出的六点重要意见,有利于双方共同探索和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全面贯彻落实六点意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能够行稳致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就能够逐步建立。贾表示,要继续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通过增进政治互信、密切交流合作,不断排除各种干扰,不断拓宽前进道路,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思路,稳步扎实地推进两岸协商和两岸关系发展进程。要积极推动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积极探讨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还应当着眼未来,积极稳妥地探索如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为今后两岸协商政治和军事安全等问题预做准备、创造条件。他还表示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切实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中,为台湾同胞多办实事、多做好事。
3.马在今年元旦祝词指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海峡两岸隔海分治迄今六十年,确实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交往来相互了解。现阶段任何躁进的政治选择,不论急统或急独,都会引起严重的对立与纷扰。在两岸关系上,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并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不是消极地维持现状,而是积极地争取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让台海持续和平发展,让两岸人民透过经贸、文化各方面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淡化成见,并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为两岸争议寻求一条务实可行的出路。
马说,两岸协商始终坚守对等、尊严的立场,始终坚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原则,凡是有损台湾主体性或对人民不利的事,绝对不会去做。
马于元月二日治国周记指出,台湾从“麻烦制造者”变成“和平制造者”,全球都看到台湾海峡冲突的引信已被拆除。他认为,两岸和平对于台湾提供一个“创造崭新局势,分享和平红利”的机会。新局势一旦形成,一定会为台湾拓展许多新的空间,例如参加国际组织或签订多边协议等,“这样的路线也可以为台湾找出活路、开创新路,更能让我们的尊严与“主权”获得体现”。“中国大陆对我们当然是威胁,但也是机会”。
二、情况研析
1.2009年12月下旬,江陈第四次峰会在台中举行,签署了三项协议,并商定今年在大陆举行的第五次会谈中,讨论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和智慧财产权保护两项议题。这次议程原订四项协商议题,出人意表的仅签署渔船船员劳务、农产品检疫检验、标准计量检验认证等三项协议,至于避免双重课税和税务合作的议题则触礁,为两岸复谈以来首见。外界传出未能签成的原因一说是涉及“主权”争议,一说是技术性问题;论者甚且以蜜月期结束来形容两岸互动将迈进另一阶段。其实,据北京权威消息,此一议题卡在对税源认定的分歧,无关“主权”问题。
两岸自从复谈以来,海基海协两会迄今举行了四次江陈峰会,分别在台湾和大陆各举行两次,共签署十二项协议、达成一项共识,成果丰硕。
江陈四会未能如过去“全垒打”,让外界颇感意外,然这正表明两会协商形成制度化,成熟、务实且日臻完善;不能为了签而签,成熟一项就签署一项,没有共识就不急着签。两会领导人对此已达成共识,双方将会尽快安排后续协商,达成一致即适时签署。
2.今年两岸仍会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稳步推动两岸协商及两岸关系发展。ECFA议题在两岸之间已形成相当共识,两方研究机构已就ECFA广泛交换意见、完成初步结论和建议,现已列入下一回合两会协商主题。由去年底江陈会协商经验观之,并非列为协商议题就一定签署协议;关键是主客观条件成熟,获得人民支持,届时即可水到渠成,顺利签署。
马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让两岸人民透过经贸、文化深度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淡化成见。而胡总书记亦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只有最广泛地实现两岸同胞大团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大有希望。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共同期望,两方主政者坚持和平发展的主轴,成功拆除台海冲突引信,让两岸走出阴霾迎向朝阳,人民已能感受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面成果。不容否认,台湾内部存在一些不同声音,尤须耐心作政策说明,加强沟通交流,争取支持。
3.展望今年,大陆方面坦承两岸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要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应着眼未来,积极稳妥地探索如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发展的难题,为今后两岸协商政治和军事安全等问题预做准备、创造条件。
众所周知,两会顺利建立协商制度化,主要奠基于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务实地搁置争议,进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当前两方犹待继续累积足够政治互信之际,若云展开涉及政治地位、国际空间、军事安全等政治协商,时机恐尚未成熟;盖此系双方今后努力的方向,实非一蹴可及。
事实上,大陆国台办2009年底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在新的一年,衷心希望两岸同胞继续携手努力,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两岸文教交流,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并非把政治协商提上日程,这正体现其正视现实的务实作法。贾讲话也重申“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协商原则,毫未显露对启动两岸政治谈判的急躁态度。
第五篇: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有多大?工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已成功地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智能设计,智能调度,仿真和规划等。人工智能还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和娱乐生活,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和哲学层面的思考, 《终结者》、《黑客帝国》、《人工智能》等电影都有意无意的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如何看待具有智能的机器?会不会有一天机器的智能将超过人的智能?问题的答案也许千差万别,我个人认为上述担心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我们研究人工智能并不是让它取代人类智能,而是让它模拟人类智能,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从万维网到智能网格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空间广阔。我觉得将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等带来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