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时间:2019-05-14 03:2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一篇: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前屈旋转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改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以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若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使椎间孔变小,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医者以双手重叠放于头顶,向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

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医者一手扶患者头顶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检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

4、上肢后伸试验:医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上外呈伸展状,若患者出现放射痛,则表明颈神经或臂丛神经受压或损伤。

5、对颈椎病患者要做常规检查、X线检查、颈椎特殊影象检查。

(1)常规检查是指对每例患者的基本检查,包括详细地询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如:①压痛点的部位:如棘突间压痛多见于病变早期。②颈椎活动范围检查:根型和颈型对颈椎屈伸影响较多;椎动脉型对颈椎旋转活动影响较多。③颈椎的试验检查及感觉:运动障碍和反射的检查。

(2)X线检查:凡颈椎病患者都应拍正位及侧位、双斜位X光片。

(3)颈椎特殊影象学检查:包括断层摄影、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其他用于颈段的各种造影术。

6、腰椎间盘突出检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悬肢直腿抬高时诱发下肢放射性疼痛为阳性

第二篇: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

北京海文医院肝病科蒋国红 治疗肝病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乙肝两对半检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乙肝两对半检查是检查人体是否感染有乙肝病毒或者检查体内乙肝抗体情况的重要的检查项目,北京海文医院肝病治疗中心专家对乙肝两对半检查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只是病毒存在的标志,因此HBsAg呈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

②乙肝表面抗体(HBsAb):是机体对应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能够杀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因此HBsAb呈阳性说明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是病毒已经消失或逐渐消失,已经产生对乙肝 病毒的免疫能力。

③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留下的模板物质,阳性说明病毒在人体复制活跃数量多传染性强。

④e抗体(HBeAb):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呈阳性说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如果持续阳性时间过长说明可能因为病毒基因变异。

⑤核心抗体(HBcAb):是病毒既往感染或急性肝炎的标志,机体针对病毒内壳遗传物质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有时要结合病毒DNA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专家还指出,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会出现很多的组合,有些是病毒感染者,而有些是健康人。所以,当在检查乙肝两对半之后,若是出现异常,就一定要去专业的肝病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根据病情的发展制定对应的方案。

第三篇:办公室人员怎么检查颈椎病

办公室人员怎么检查颈椎病

长期在办公室久坐办公的人员,肯定身上会有很多的毛病,有些人在找工作时,公司要求做体检,经过检查才发现在以前的公司呆过都造成了好几种问题,视力,颈椎问题等。

坐在办公室的人员,您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吗?你知道怎么检查颈椎病的发病吗?据调查显示,办公室人员是现在最易患上颈椎病的人群,我们看看大连 二 一 零 分院专家是怎么解释这一问题的吧。

颈椎病的诊断方法,大家就可以对于自己是否有颈椎病做一个自我检测,及时在医院检查的时候也不会不知所措。

检查颈椎出毛病的部位:微微低头,从最突出的第七颈椎开始往上,手轻轻地按压颈椎及左右两侧。如果出现压痛,或者摸到条锁状、砂粒状的硬块,可能就是颈椎问题的所在。头颈旋转时出现眩晕是本病的特点,又称颈性眩晕。这是因为头颅的旋转主要是在颈1-2间进行,椎动脉此处在转头时最易受压。

检查颈椎活动度:把头缓慢向各个方位旋转,看颈部是否出现疼痛,这是颈椎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颈椎动脉扭曲试验:颈椎病的诊断方法是患者头略向后仰,病人头部左右旋转,如病人出现头晕即为阳性。颈椎X线、CT和MRI检查发现颈椎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椎节不稳、颈椎间盘突出等;椎动脉造影可以见到椎动脉狭窄或者扭曲现象,这也是颈椎病的诊断方法。

颈部有慢性劳损或有外伤史,在患者后颈部触诊检查,可发现部分颈椎病患者上颈椎或其它患椎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肿胀、压痛。部分颈椎病患者在患侧锁骨上部可听到椎动脉血流受阻的杂音。发病时颈部功能活动受限。颈椎病的诊断还可以通过X线片显示,颈椎病可有病理性变化或旋转性移位。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等疾病。

中年以上的颈椎病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体位改变引起眩晕、恶心、头痛,或视力减退、耳鸣、耳聋、舌活动障碍、血压异常。如长期供血不足,可出现小脑及大脑枕叶损害的症状。同时,颈椎病患者作颈部幅度较大的旋转、后伸活动时,可引起眩晕或体位性摔倒等也是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第四篇: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T3是由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FT3约占T3的0.5%,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浓度与组织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一致,也与机体代谢状态一致,对非甲状腺疾病也有诊断价值。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正常参考值:4~10pmol/L

(二)、游离甲状腺素(FT4)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是甲状腺功能体外试验的灵敏指标,即使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引起血浆甲状腺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和浓度改变时,也能较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功能。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甲状腺中毒症、突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无痛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甲状腺制剂服用过量、甲状腺受体不应症、慢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垂体性或者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一过性功能减退期、低白蛋白血症。

正常参考值:10~31pmol/L

(三)、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甲状腺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临床意义:

增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摄人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降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可使促甲状腺激素降低。

正常参考值:2~10mU/L

(四)、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

(TPOAb)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是甲状腺微粒体的主要抗原成分,其功能与甲状腺素的合成有关。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或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可能使甲状腺细胞损伤。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方法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类似。测定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也大致相同,主要对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辅助诊断、疗效考核价值。

临床意义:

桥本(Hashimoto)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ATG检出率可达90%~9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检出率40%~90%不等,检出率高的可能与部分病例属于桥本甲亢有关;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者检出率65%左右。

(五)、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10%~20%T3由甲状腺合成与释放,80%~90%来自于周围组织T4的脱碘转化成T3。T3为主要发挥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血清中T3的绝大多数(99.5%)与血浆中特异蛋白结合,仅极少数处于游离状态(0.5%)。血清中TT3浓度的改变,表示甲状腺功能的异常,TT3浓度的改变常和TT4平行,但有时存在差异,如T4型甲亢,TT3则正常。因此,临床上常同时测定TT3和TT4值。

临床意义:

增高:TT3是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最灵敏的指标,甲亢时TT3可高出正常值4倍;同时TT3是诊断T3型甲亢的特异性指标。

降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

正常参考值:血清TT3值与年龄有关,出生后TT3水平高于正常成人,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老年人TT3常低于正常人。成人:1.54~3.08nmol/L(100~200ng/dl)。

(六)、总甲状腺激素(TT4):

T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TT4测定可用于甲亢、原发性和继发性甲减的诊断以及TSH抑制治疗的监测。

临床意义:

增高:甲亢,急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肝炎,肥胖症,应用甲状腺激素时,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

降低:甲减,全垂体功能减退症,下丘脑病变,剧烈活动等。

正常参考值:4.5~12ug/dl

(七)、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又称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或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I)。TRAb是一种甲状腺的自身抗体,根据生理学作用不同也分为: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和甲状腺阻断性抗体(TBAb),是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自身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刺激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测定TRAb有利于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发病机制的研究。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测定多用ELISA法测定。

临床意义:

TSAb阳性: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甲亢,新生儿一过性甲亢。

TBAb阳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特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正常参考值:ELISA:<10%

END

第五篇:肝功能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怎么看

肝功能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肝功能是反映肝脏的生理功能,肝功能检测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以确保及时准确的了解肝功能情况,保障肝脏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肝功能检查有哪些?肝功能检查正常值是多少?肝功能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肝功能检查化验单怎么看?检查肝功能时必须所有肝功能检查项目都要检查吗?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肝功能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参考值应以检测医院为准)

一、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指标及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

临床意义: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期,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检查出的结果就高。但谷丙转氨酶(ALT)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如果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二、肝功能检查-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及临床意义:

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0~37μ/L,当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升高,谷草(AST)/谷丙(ALT)比值>1时,就提示有肝实质的损害。

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AST)在肝细胞内与心肌细胞内均存在,肝脏损害时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浓度可升高,心肌细胞中含量高于肝细胞,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

三、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与值为30-90u/L。

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AL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碱性磷酸酶(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

四、肝功能检查-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及临床意义:

健康人血清中G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

临床意义:GGT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G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谷丙转氨酶(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时,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若G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洁动或病情恶化;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ALT和AST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GGT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轻度升高。

五、肝功能检查-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指标及临床意义:

总蛋白(TP)正常值为60-80克/L,白蛋白(A)为40-55克/L,球蛋白(G)为20-30克/L,白蛋白(A)/球蛋白(G)为1.5-2.5:1。

临床意义: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使A/G比例倒置。白蛋白主要在肝脏中制造,一般白蛋白量越多,人体越健康。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球蛋白值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六、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清中的胆红素大部分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胆红素,未在肝内经过葡萄糖醛酸化的叫做间接胆红素,二者的和就是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μmol/L(1-10mg/L)

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μmol/L(1-4mg/L)。

间接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3.7μmol/L。

临床意义: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等。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特别说明:一般来说小于34μmol/L的黄疸,视诊不易察出,称为隐性黄疸;34~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高度黄疸。完全阻塞性黄疸 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为170~265μmol/L;肝细胞性黄疸为17~200μmol/L;溶血性黄疸<85μmol/L。

七、肝功能检查-总胆固醇(Ch)指标及临床意义: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正常值是:

成人胆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

儿童胆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肝脏是合成和贮存胆固醇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5.2mmol/L。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

八、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AFP)指标及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英文缩写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临床意义: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著升高。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九、肝功能检查-血氨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体内游离血氨含量极低(血氨正常值20~60μmol/L)。

临床意义:血氨值偏高可能影响肝病患者肝昏迷的发生。其根据主要有3点是:①肝昏迷病发作时患者血氨及脑脊液中氨浓度明显升高;②给某些肝硬变或慢性肝病患者大量高蛋白饮食或含铵药物,可诱发本病;限制蛋白质摄入和采取降血氨治疗后,病情有好转,可使患者从昏迷中清醒。③给动物喂食大剂量铵盐可使门静脉血氨浓度升高,当超过肝脏处理氨的能力时,体循环血氨升高,动物出现神经症状及昏迷。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目前认为主要是造成脑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直接干扰神经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而造成。

十、肝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凝血酶原时间指标及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值75%~100%。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为12-14秒。

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临床意义:凝血因子大部分均在肝细胞内合成。在肝脏功能正常时,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在正常范围。当肝脏实质受到损伤,凝血因子的含量和活动度可呈不同程度的减低,机体可表现有出血倾向。

急性肝炎患者的PTA降低并不明显,与正常值相比无明显差异。而PTA下降最为明显的则是病情急剧、肝脏实质细胞严重广泛坏死的重症肝炎患者,其次为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国内外学者已公认,PTA小于40%为肝细胞坏死的界限。PTA降低显著是重症肝炎发展至晚期的标志和预后不良的征兆。因此,临床应重视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动态变化,用以作为判断肝炎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一十分敏感的指标。

十一、肝功能检查-甘胆酸(CG)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清甘胆酸含量:1.3±0.8mg/L,范围0.4~2.98mg/L,肝炎诊断低限值为<3.18mg/L。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迁肝患者血CG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呈递性增高。

(2)胆石症伴黄疸患者胆管、胆囊排泄功能障碍引起血清CG显著升高。

(3)肝硬化、梗阻性肝病、肠—肝循环障碍血清CG水平高于正常人。

十二、肝功能检查-前白蛋白(PA)指标及临床意义:

正常值:25-38ug/dl

由肝细胞合成,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病越重,值越低。

临床意义: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前白蛋白(PA)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1).肝硬化肝细胞坏死较轻,前白蛋白变化不大,预后较好,当病情改善时,前白蛋白亦迅速升高;

(2).亚急性肝坏死前白蛋白一直在低值,故前白蛋白可用作判断肝病预后指标。肝癌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均可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病情有密切关系;

(3).结合转氨酶、胆红素检测对不同类型肝脏疾病和非肝脏疾病有鉴别意义,如前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均增高,多属急性肝脏疾病,如前白蛋白不增高,仅转氨酶、胆红素增高则应考虑非肝脏本身疾病。

十三、肝功能检查-铁蛋白(SF)指标及临床意义: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铁蛋白,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约80-130ug/L(80-130ng/ml)女性约35-55ug/L(35-55ng/ml)

临床意义:血清铁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贫血时降低,急慢性肝脏损害和肝癌时升高,国内报道肝癌患者阳性率高达90%,可能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

这里只是一些较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各项目指标只可以作为参考值。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去做肝功能检查时,不一定所有肝功能检查项目都做,只要根据病情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就可以了。

下载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颈椎病的试验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颈椎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近几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信息化发展,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办公室久坐的群体,司机,以及一些电脑族,老师。颈椎病病情发作时会严重人们的工......

    肩周炎、颈椎病简单治疗方法知识

    颈肩保健操治疗颈椎病、肩周炎 颈椎病、肩周炎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中常见到两种疾病 并存。其中不少患者反复发作,饱受病痛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颈肩操是根据颈椎 病......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每天头部前后左右运动360次以上,然后身体站直肩膀不动头向左右最大限度转动100次以上。刚开始时你会听见颈椎咔咔作响,脖子酸痛不已。长期坚持效果很明......

    fFN产品取样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定稿]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临床意义】 根据妇产科学会的定义,妊娠37周之前分娩称为早产。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首要原因。先兆早产孕妇伴有轻微下腹痛,胎动有下坠感,轻度腰酸腹......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凤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教学过程 1. 提出问题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五种技术试验的方法及其他许多方面的应用。那么,当我们想探......

    颈椎病预防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颈椎病预防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和学习方式上的改变,过去被视作老年病的颈椎病,现在却有了越来越“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发病率也逐年上......

    颈椎病的临床检查即物理检查

      颈椎病的临床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1、压痛点椎旁或棘突压痛,压痛位置一般与受累节段相一致。2、颈椎活动范围即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活动的检查。神经根型颈椎......

    保温材料试验方法总结

    一、抗裂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及侵水拉伸粘结强度 1、JG/T 24-2000 1.1试样 将硬聚氯乙烯或金属型框置于70mm*70mm*20mm砂浆块上,将主涂料填满型框(面积40mm*40mm),用刮刀压实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