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卫生知识培训

时间:2019-05-14 03:4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食堂卫生知识培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食堂卫生知识培训》。

第一篇:学校食堂卫生知识培训

赤岩初级中学

食堂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刘正文

时间:2012年10月29日 地点:总务处

提纲:

一、原料采购及索证知识

二、库房应怎样管理

三、厨房卫生操作与管理

四、餐具、用具怎样消毒

五、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六、卫生的常规检查

七、卫生突发事件怎样报告

八、下班后宿舍规定

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各项规章条例》特制订本制度:

一、原料采购及索证制度:

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购物要有供货方提有关食品书面证明材料,不采购以下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食品。

2、未经兽医卫生检查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及国家明令禁止的食品。

二、库房管理制度:

1、食品贮存者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2、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3、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三、厨房卫生制度及管理制度

1、厨房必须添置“四防一消”设施。

2、要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3、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师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4.厨房一天打扫三次以上,确保地面无积水、无垃圾。

四、餐具用具消毒制度

1、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2、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专用保洁柜内备用。

3、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4、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五、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餐厅每天必须彻底打扫三次确保地面无垃圾无积水。

2、每周用“84”消毒液消毒二次。

3、要求餐厅内门窗干净明亮,餐桌椅无油垢。

六、卫生检查制度

1、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3、食堂工作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4、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3)、不得留长

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4)、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七、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1、食堂必须把每餐所售饭菜装在塑料袋内密封后放入保鲜柜内留样四十八小时以上待查。

2、学生如有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总值班室和医务室或区卫生防疫机构上报,并向主管领导和教育局报告(上报时间不得拖延两个小时以上)。立即组织对中毒师生进行救治,尽快协助有关部门查明事故原因,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八、宿舍规章制度:

1、在宿舍区内,严禁大声喧哗,严禁说笑打闹,特别是下夜班回宿舍的同志,更应该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纪律,轻开关、门,洗漱时脸盆要轻拿、轻放,尽量不要影响他人,并要节约用水。

3、晚10点以后或上早班时,更要遵守以上纪律,在楼道内或下楼梯时尽量放轻脚步,以免影响他人。决不允许大声播放音响或在住宿区内高歌或是吹口哨。

4、特别是晚上男同志不要到女宿舍区内,同样女同志也不要到男宿舍区内找人或办事,更不允许在楼内大声喊叫。

5、爱护和保护好室内财物,离开房间时将门窗关好、锁好防止物品的丢失。

6、禁止在宿舍内私接电源,禁止使用高耗能电气设备,人员外出时将所有电源关闭后方可离开,严防由电气设备引发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今天,借这次学校工作会,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各位老师校长一起相互学习讨论。

一、学校食堂管理注意事项

(一)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

1、原料采购索证(卫生许可证、检验或检疫合格证或化验单)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农副产品采购的卫生质量控制制度(如定点采购、合同供货、质量要求等);

2、库房管理(感官检查等入库验收登记、先进先出等)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食品与化学物品(如杀虫剂、消毒剂、洗涤剂等有毒有害物品)的贮存制度;

3、食品添加剂(如色素、亚硝酸盐)使用与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4、粗加工管理、烹调加工管理、配餐管理、留样试尝制度、餐用具洗消保洁等各生产环节的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与岗位责任制;

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患病调离等卫生管理制度。

二、完善食堂的卫生设备、设施

消毒设施包括紫外线消毒、餐饮具热力消毒、加热保温设施、冷藏设施和餐具保洁设施。

三、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1、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2、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3、采购大宗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并保留相关的发票(收据)或进货单。

4、采购少量食品是要保留发票(收据)或进货单。

5、不得外购熟食。

四、禁止采购的食品

1、腐烂变质、酸败、污秽不洁、混的异物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3、未经兽医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4、超过保质期的;

5、标签标识不完整的定型包装食品;

6、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五、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1、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加工食品,所使用的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辅料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2、食品必须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四季豆、青皮红肉鱼等必须确保煮熟煮透后才能出售。

3、禁止使用河豚鱼、发芽马铃薯和有毒的野生蘑菇等含有毒素的原料加工食品。

4、严禁加工和出售以猪内脏特别是猪肺、猪肝等原料制作的食品。

5、各类水池标识,肉类(水产品)洗涤池与蔬菜(果蔬)洗涤池分开使用。

6、蔬菜必须在流动的水浸泡30分钟后方可用于加工。(防止农药残留量超标)

7、禁止在粗加工间内进行餐具的洗涤和消毒工作。

8、生熟要分开(包括食品、容器、用具等)

9、热菜储存温度要合适(10 ℃以下、60 ℃以上)。

10、禁止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等可能影响健康的食品

11、在无冷藏设备的情况下不得出售隔餐隔夜的剩余食品。

12、剩余食品的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3、冷藏食品(包括剩余食品)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处理后,方可继续出售,剩余食品应与新加工食品分开出售。

六、备餐和供餐卫生要求

1、操作前应清洗、消毒手部。

2、操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待供应食品,发现有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供应。

3、操作时要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4、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5、加强食品卫生关键点的控制

时间:食品在烹任后至售出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 温度:食品烧熟煮透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

七、食堂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1、勤剪指甲、勤理头发、勤洗澡;

2、上岗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把头发全部置于帽内,以免头发和皮屑混入食品中;

3、时刻保持手的清洁卫生,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接触食品前必须洗手;

4、不在工作场所吸烟,不面对食品打喷嚏或咳嗽等。

5、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 3 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6、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7、做好晨检工作,当观察到下列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1),腹泻;(2)、手外伤、烫伤;(3)、皮肤湿疹、长疖子;(4)咽喉疼痛;(5)耳、眼、鼻溢液;(6)、发热、呕吐

八、食品留样管理要求

1、食堂设专门人员负责留样,具体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2、当日供应的各种菜肴,每种取样100克留样,用专门留样的用具装好加盖放在冰箱冷藏室,留样48小时,并做好记录。

3、留样冰箱必须保持清洁,杜绝与避免污染留样。

4、留样的专用碗、盘等用具使用后要清洁、消毒,以备下次使用。

九、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要求

1、使用的品种、使用范围、使用量必须符合GB2760的规定。

2、不得用于掩盖食品腐败变质等缺陷。

3、不得使用非食用物质。

4、食品添加剂的保管和使用要做到专柜存放(要加锁)、专人保管、定量使用,不得使用亚硝酸盐。

5、食品添加剂台帐最好要单列。

十、常见食物中毒的分类及原因

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物理性食物中毒。重点介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1、食品原料变质。

2、食品没有烧熟煮透。

3、食品保管不妥,放置时间过长。

4、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5、吃不洁的生食水产品和生冷拌菜。

6、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

十一、食物中营养成分及意义

食物中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

1、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份,人体一切细胞组织都由蛋白质参予组成。人体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都与蛋白质有关。

2、脂类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成份,在维持细胞结构、功能中起重作用。

3、碳水化合物是机体重要组成物质,与机体某些营养的正常代谢关系密切,具有解毒作用。

十二、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供给量

1、蛋白质食物来源主要有肉类;包括畜、禽、鱼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0%,奶粉25%–27%;蛋类12%-14%;干豆类20%-24%。其中,大豆含量最高。一般蛋白质占热量儿童、青少年以12%-14%为宜。

2、膳食中脂类的来源包括烹调有油脂及食物本身含有的脂类;主要有猪油、肥肉、奶脂、蛋类及其制品,菜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一般脂肪占热量每日摄入总热量的20%-25%。儿童、青少年脂肪摄入量占每日总摄入热量25%-30%。

3、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谷类70%-75%,薯类20%-25%,根茎类、蔬菜、豆类50%-60%。

十三、与食物相关的疾病

1、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胎儿和新生儿期可引起呆小病。食物来源:海产品、紫菜、海带、碘盐。

2、锌缺乏:最为影响的是生长迟缓、性成熟延迟、性机能减退、5 食欲不振、味觉迟钝、皮肤不易愈合、易感染等。食物来源:牡蛎最高、畜禽肉、蛋黄、鱼类及其它海产品、豆类及谷类。

3、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皮肤粗糙、干燥;生长发育受阻、影响骨骼发育等。食物来源:谷类胡萝卜素;动物性食物。

4、维生素D缺乏:产生佝偻病;成人产生骨软化症。食物来源:(1)多晒太阳;(2)、多摄入海鱼(动物肝、蛋黄、鱼肝油)。

5、维生素B1缺乏:典型就是脚气病。食物来源:动物内脏、肉类、豆类、花生、粮谷类是B1的主要来源。

6、维生素B2缺乏:主要表现在眼、口腔、皮肤炎症反应。如眼充血、口角炎等。食物来源:广泛存在于植物与动物中,大豆及各种绿叶菜。

7、维生素C缺乏:早期症状倦怠、疲乏、急躁、呼吸急促。易出血、伤口愈合不良、易骨折等。食物来源:新鲜蔬菜与水果、野生刺梨、猕猴桃、酸枣等尤其丰富。

二0一0年八月

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厨房环境和就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芸豆角、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勤洗手、不喝生水。

10、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11、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2、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第三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材料之一

南河种学校食品安全培训材料

一、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

(一)人员岗位职责

学校校长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本单位食品安全负全面管理职责

1、寄宿部管理主任的岗位职责

2、食堂司务长的岗位职责

3、食堂各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

(二)食堂各项管理制度

食堂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废弃物应在每次供餐结束后及时清除,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食堂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并建立清洁制度,食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脂 集中收集,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

(三)食堂各种记录管理

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卫生管理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有关记录应至少保存12个月。

二、学校食品加工操作要求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材料之一

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根据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加工操作规程

1、对各道操作工序都应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包括: 标准的加工操作程序

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控制标准 设备操作与维护标准

2、原料采购

向依法取得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依法设置的农贸市场内采购,不采购禁止经营的食品与原料,采购时应索取发票等购物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批量采购的食品,还应索取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销售方工商执照,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采购的食品应进行验收

3、留样管理

当天供应的全部食品品种应当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定型包装食品可按包装留样),留样食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三、人员卫生要求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建立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发现有咳嗽、发热、腹泻或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症状的人员,不得上岗,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2、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材料之一

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的场所从颜色或式样上进行区分,如粗加工、烹调、仓库、清洁等,工作服应有清洗保洁制度,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待清洁的工作服应放在远离食品处理区,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或以上工作服。

四、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用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食物,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瘦肉精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贝类毒素中毒、珊瑚鱼中毒等

学校食品安全培训材料之一

(3)食物中毒原因分析:2005年11月3日,广州从化市城郊成人技术学校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共有26名出现症状。经查,该学校食堂无卫生许可证,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也未经过体检。

3、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1)、生熟交叉污染(2)、食品储存不当(3)、食品未烧熟煮透(4)、人员带菌污染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领导的培训和兄弟单位的工作经验,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社会性和长期性。要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我们食堂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监督,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第四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各位老师,早上好: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和学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方面的知识。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事件影响范围广,容易引发社会与心理影响。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更是首当其冲。要求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一、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

(一)人员岗位职责

学校校长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本单位食品安全负全面管理职责。

1、食堂食材采购员的岗位职责

2、学生营养餐的岗位职责

3、食堂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

(二)食堂各项管理制度

食堂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门窗等),废弃物应在每次供餐结束后及时清除,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食堂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并建立清洁制度,食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脂 集中收集,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

(三)食堂各种记录管理

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卫生管理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有关记录应至少保存12个月。

二、学校食品加工操作要求

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根据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加工操作规程

1、对各道操作工序都应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包括:

标准的.加工操作程序

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控制标准

设备操作与维护标准

2、原料采购

向依法取得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依法设置的农贸市场内采购,不采购禁止经营的食品与原料,采购时应索取发票等购物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批量采购的食品,还应索取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销售方工商执照,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采购的食品应进行验收

3、留样管理

当天供应的全部食品品种应当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定型包装食品可按包装留样),留样食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三、人员卫生要求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建立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发现有咳嗽、发热、腹泻或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症状的人员,不得上岗,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2、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的场所从颜色或式样上进行区分,如粗加工、烹调、仓库、清洁等,工作服应有清洗保洁制度,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待清洁的工作服应放在远离食品处理区,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或以上工作服。

四、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用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食物,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瘦肉精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贝类毒素中毒、珊瑚鱼中毒等

3、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1)生熟交叉污染

(2)食品储存不当

(3)食品未烧熟煮透

(4)人员带菌污染

第五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各位老师,早上好: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和学习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方面的知识。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事件影响范围广,容易引发社会与心理影响。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更是首当其冲。要求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

一、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方面

(一)人员岗位职责

学校校长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本单位食品安全负全面管理职责。

1、食堂食材采购员的岗位职责

2、学生营养餐的岗位职责

3、食堂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

(二)食堂各项管理制度

食堂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门窗等),废弃物应在每次供餐结束后及时清除,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食堂内不得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物品,并建立清洁制度,食品加工过程中废弃的食用油脂 集中收集,由有资质的单位统一回收

(三)食堂各种记录管理

各项记录均应有执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各岗位负责人应督促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记录,并每天检查记录的有关内容,食品卫生管理员应经常检查相关记录,记录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措施,有关记录应至少保存12个月。

二、学校食品加工操作要求

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根据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加工操作规程

1、对各道操作工序都应有相应的具体规定,包括: 标准的加工操作程序

加工操作过程关键项目控制标准 设备操作与维护标准

2、原料采购

向依法取得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依法设置的农贸市场内采购,不采购禁止经营的食品与原料,采购时应索取发票等购物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批量采购的食品,还应索取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销售方工商执照,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采购的食品应进行验收

3、留样管理

当天供应的全部食品品种应当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定型包装食品可按包装留样),留样食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g。

三、人员卫生要求

1、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上岗,建立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发现有咳嗽、发热、腹泻或者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症状的人员,不得上岗,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2、从业人员个人卫生

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的场所从颜色或式样上进行区分,如粗加工、烹调、仓库、清洁等,工作服应有清洗保洁制度,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人员的工作服应每天更换,从业人员上厕所前应在食品处理区内脱去工作服,待清洁的工作服应放在远离食品处理区,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或以上工作服。

四、学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用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食物,或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瘦肉精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分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贝类毒素中毒、珊瑚鱼中毒等

3、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1)生熟交叉污染(2)食品储存不当(3)食品未烧熟煮透(4)人员带菌污染

下载学校食堂卫生知识培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食堂卫生知识培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培训

    工作责任心 学校食物中毒的预防 学校食堂“五常法”管理 学校食堂管理流程 学校食堂管理表格运用工作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成就事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某种程度......

    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食 品 类 一. 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分为哪几种? (1) 预防性卫生监督:对新、改、扩建单位选址、设计、验收进行审核、审查。 (2) 卫生许可监督:在办理卫生......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通知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通知 2014年秋季开学在即,为进一步落实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使伙房人员有更好的服务意识,经学校研究决定对学校食堂管......

    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总结县卫生监督所在县教体局大力组织下,8月11日至8月13日在县职教中心举办了“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班......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考核试题2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考核试题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未选均不得分)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学生就餐制度 一、就餐学生要在固定的餐桌就餐,餐桌要保持清洁、整齐、剩饭剩菜一律倒在水缸内。 二、保持餐桌周围地面清洁, 做到无污水、油渍、无剩菜剩饭、严禁随地泼撒。......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汉古尔河中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一、食堂食品操作人员健康体格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人员(包括饮用水管理人员)上岗前必须到莫旗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1、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同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禁非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