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食堂卫生知识讲座
主题:学校食堂卫生知识讲座 时间:2012年2月7日
主讲人:仇步勤(后勤总务主任)参加人员:全体食堂职工 讲话稿:
一、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食品卫生法试行了十年以后于95年10月30日公布实施。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
2.学校卫生工作条例。90年6月4日发布实施,目的是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3.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0年1月16日发布实施。目的是加强餐饮业的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4.学校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办法。96年8月27日发布实施,目的是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的管理,保证饮食卫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集体用餐:(给集体用餐下一个定义):指集中供应给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以供学生用餐为目的而配制的膳食和食品。包括学生普通餐、学生营养餐和学生课间餐。
学生普通餐: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适合学生需要量的膳食。即平时食堂做的饭菜.学生营养餐:以保证学生生长发育为目的,根据营养要求而配制的膳食。
学生课间餐:为补充学生课间需要而制作的食品。5.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999年12月24日卫生部令,2000年1月1日施行,目的是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二、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要求
(一).卫生监督与管理
工作原则: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1、卫生监督与行政管理机构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要求,负责辖区内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2)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学校食品卫生的考核指标纳入教育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3)各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每年联合组织对辖区内学校内的食品卫生工作进行专项检查。
(4)卫生、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应加强对学校食堂及学生如何用餐的业务指导和督促。尤其是将学生食堂承包给私人或企业的学校,应加强对承包者资质的审查和日常管理。
2、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机构
《食品卫生法》第十八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检验工作。
学校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建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健康安全责任制。建立建全由分管校长负责的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并有专人分管学生的用餐工作。
3、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1)学校食堂必须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方可开业,并积极主动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2)新建、改建、扩建食堂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其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工作,必须要有卫生行政部门参与。
(3)学校应建立建全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张挂上墙。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制度,企业内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是一个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保证,是其所生产经营食品达到卫生标准的基本前提,科学的、合理的食品卫生制度得到经常性地严格地执行,才能使一个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卫生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工作程序、有适当的奖惩措施,才能与卫生行政部门配合搞好企业的食品卫生工作。
(4)学校应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
(5)学校向校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食品及原料时,必须索取“三证”。
(6)学校必须严格执行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报告制度。
4、食堂从业人员和分餐人员的卫生要求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及外购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用餐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提供学生营养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学校食堂)必须配备营养师或培训合格的营养配餐员。食堂负责人、卫生管理员亦必须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食堂从业人员和集体用餐的分餐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须做到:处理原料后、便后、食品加工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接触直接入口的食品前双手还应进行消毒;工作时应穿戴干净的工作衣帽;出售食品或分餐时应戴口罩。留长指甲、戴戒指、涂指甲油;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5、食堂采购人员要注意的事项:
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在采购食品时,必须确认食品生产经营者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禁止向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购买食品。
采购畜禽肉类原料时,必须索取兽医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合格证明。
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必须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食品卫生法》第25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即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购食品时,有向销售者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保证所采购的食品及其原料的卫生应履行的义务,销售者有向购买者提供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的义务.6、禁止采购的食品
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的。
腐败变质:一般认为腐败变质是食品经过微生物作用使食品中一种成份或多种成份发生变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而丧失可食性的现象。这种食品一般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从而易于造成食物中毒。油脂酸败:指油脂和含油脂的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经生物、酶、空气中的氧的作用,而发生变色、气味改变等变化,常可造成不良的生理反应或食物中毒。
霉变:指霉菌污染繁殖,有时表面可有菌丝和霉变现象,有可能产生毒素。霉变食品可造成食物中毒或死亡。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
有毒、有害物质包括:
(1)、食品本身含有有害物质(如河豚鱼、毒蘑菇)。(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毒素(发芽土豆产生龙葵素,死亡的鱼类产生组织胺)。
(3)、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或产生毒素物质(如葡萄球菌产生肠毒素)。
(4)、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5)、食品中过量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包装容器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迁移等原因造成食品污染。
以上食品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禁止生产、经营。标签、标识不完整的定型包装食品。
定型包装食品:按一定数量、一定标志并有固定包装时构成的一些零售单位的包装食品。
三、食物中毒的有关知识
(一)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一般认为,凡是由于食用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可以统称为“食物中毒”。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食物并不具有毒性。食物产生了毒性并引起食物中毒往往是由于下列原因:
1.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在大量活菌或产生大量毒素。(有些细菌是可以产生毒素的)。
2.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
3.食品本身在一定的条件下含有有毒成分如河豚鱼、毒蘑菇。
4.食品贮存过程中,由于贮存不当而产生了毒素,如马钤薯发芽产生龙葵素。
5.某些外形与食物相似,本身含有有毒成分,被误作食物而误食,也可引起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
1.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种有毒食物的人群,未食用者不中毒,一旦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来势凶猛,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几小时)可能有大量的病人同时发病;
3.所有病人有类似临床症状,即发病症状相同; 4.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
食品从生产加工直到销售食用整个过程中有很多情况和因素可以使食品具有毒性,所以我们要了解食品整个加工过程和在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防止食物受到污染。
(三)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
报告: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故和肠道传染病,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应保留现场,封存可疑食品和食用具,以便查清原因。发现重大病情,当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逐级报告至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2.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落实管理责任,保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制定了《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规定了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的食物中毒事故是指由学校主办或管理的校内供餐单位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中毒事故。
1.食物中毒事故的划分:按严重程度划分
(1)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者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2)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10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3)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9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2.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1)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责任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
(2)实行食堂承包经营的学校未建立准入制度或准入制度未落实的;
(3)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
(4)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5)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按规定安排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的;
(6)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
(7)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
(8)瞒报、迟报食物中毒事故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故事态扩大的;
(9)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留现场的。
3.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需要追究学校行政责任的,应当按以下原则,分别追究学校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1)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于29人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
(2)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上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但直接管理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已将学校未履行食品卫生职责情况书面报告学校领导,而学校领导未采取措施的,由学校主管领导承担责任。
(3)发生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责任。
(4)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二篇:卫生知识讲座
小学春季卫生和健康知识讲座
地点:学校大操场 讲座人:刘智勇
时间:2017年3月2日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细菌、病毒也不例外,它们加速繁殖,再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也使春天成了一个疾病好发的季节。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春天容易患两大类疾病:一类是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譬如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另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严重的甚至发生支气管哮喘),为了让全校同学了解春季卫生与健康的知识,增强全校师生的卫生意识,预防群体性卫生事件的发生,使全校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今天利用晨会课的时间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春季常见病的危害与预防。
一、感冒:春季昼夜温差增大,虽然中午春光明媚,但早晚却冷意袭人,特别是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气温变化加剧,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我们小学生是春季感冒的易感人群。如不根据气候特点增添衣服就有患伤风感冒的可能。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平时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增强体质;保持学习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生活中还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如不慎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手指还要远离眼睛和鼻子。还要注意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
二、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于原有过敏体质的病人,支原体感染会导致一系列疾病,这其中就包括咳嗽。相信不少同学都已得过,都有亲身感受。支原体肺炎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因此,需要时刻警惕支原体所引发的咳嗽症状。支原体感染患儿咳嗽时间较长,或者咳嗽非常激烈,呈痉挛性咳嗽,咳嗽时常咳得面红耳赤,并伴有呕吐,表现异常痛苦,用抗生素效果往往不佳,需要连续输好几天的阿奇霉素,每次都要输几个小时,家长为此烦恼不已。而支原体感染还会引起肺部以外的多脏器损害,并且容易复发,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凡有时间较长的咳嗽,应该注意排除支原体感染,及时到医院作咽拭子检查。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且容易复发,肺炎支原体经口、鼻的分泌物在空气中传播,传染性强,在儿童集居的场所可引起集体感染,在家庭成员中可交叉传染,导致久治不愈。如果得了支原体感染要多休息,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湿度控制在60%左右,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不易咳出。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营养,要多喝水,吃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孩子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住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最好不要上学,防止传染其他的同学。
三、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传播范围广泛。其中以
甲、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临床表现:是患者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及腹胀,部分病人尿黄,右上腹部有持续性胀痛,个别病人可呈针刺样疼痛,医生检查可有肝脏肿大、压痛、肝区叩击痛,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表现.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高,不仅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甚至还危及人的生命安全。预防病毒性肝炎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肝炎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
四、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结膜急性炎症,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此病为季节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潜伏期短,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多为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眼部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发痒、疼痛、视力模糊,并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结膜高度 充血水肿,有大量稀薄或粘稠的黄白色分泌物。少数红眼病的病人可
伴有角膜病变而影响视力。“红眼病”预防工作很重要,要做好消毒防范和个人防护措施,我们小学生要做到不接触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治疗使用过的医疗器具。一旦与病人接触,必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五、流鼻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遇到过鼻出血的情况,不过多半的原因是因为过于干燥或是刺激毛细血管造成的,因春季气候干燥,孩子易出鼻血。如果出现鼻子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头部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分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单地来止血。假如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置。预防上提醒同学们,平时要多饮水,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些清淡饮食。另外注意不要撞伤鼻子,不要挖鼻孔。
六、过敏性疾病
对于过敏体质的小朋友来讲,因为自然界中的过敏源有很多很多:如花粉、虫蠕、动物羽毛、冷的空气,所以要特别注意:如对花粉过敏的,在花粉播散期要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公园里,鲜花房,家里不养猫、狗等小动物,不用地毯,外出戴口罩等。
七、水痘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好发于14岁以下的儿童,水痘主要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上水痘后会有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症状等前驱症状,24小时后出疹,开始为红色皮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持续3—4天,然后开始干缩、结痂。皮疹主要位于躯干,四肢较少。儿童之间会互相传染,症状不严重的可以在家里隔离治疗,症状严重的需要住院隔离治疗。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发现患病的孩子应立即隔离,直至疱疹全部结痂脱落。水痘流行期间,未患过水痘的孩子应少去公共场所。可是生活中有的孩子打了水痘疫苗仍然会被传染,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病毒的变异速度较快,水痘疫苗针对的是某种类型的病毒,可是当病毒变异之后,这种疫苗可能就发挥不了作用了,所以仍有被传染的可能。
同学们:以上是春季常见病的症状、危害与预防的相关知识。疾病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相关的预防知识,懂得怎样预防,了解了病症,就可以及时就医治疗。可怕的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病从口入还无从知晓。因此,在这里提出以下要求,望同学们牢记在心,切实遵守.一、加强晨检及时就医
加强晨检工作,保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班主任、卫生委员要做好登记和上报工作,并动员学生及时就诊,暂停上课,重者进行隔离治疗,直到病愈。
二、开窗通风
注意教室通风换气,每天通风不少于2小时,保持空气新鲜、清
洁;下课后,学生应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三、勤洗手
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勤洗手。研究结果表明,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感冒患者在擦鼻涕、挖鼻孔时会将病毒沾在手上,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勤洗手十分关键。
四、劳逸结合
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证至少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以增加抗病能力。经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物质。因此感冒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
五、少去公共场所在流感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减少感染几率。与流感病人接触时,最好戴口罩。
六、注意生活细节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合理均衡饮食提高人体免疫力。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发生流感的诱因。饮食上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萝卜、西红柿、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葱姜蒜等,提倡清淡饮食。
生活中要做到勤换牙刷,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牙刷,如果上面带有病毒,则容易感染;另外,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专家建议每隔三至五天用醋浸泡一次,三个月更换一把新牙刷,以确保牙刷的洁净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七、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里,要增加室外的体育运动,改善学习的紧
张情绪,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秋季传染病的各种诱发因素。
八、要注意校园环境卫生。
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关注校园环境卫生,就是关注我们自身健康。提高我们学习场所的卫生质量要靠我们大家。纸屑、杂物主动扔进垃圾桶,掉在地上主动捡起来,时刻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九、按要求接种疫苗,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后祝我们全校师生身体健康!
第三篇: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
后方可经营,食堂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身体,持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有传染病者,坚决予以辞退。
二、进入食堂的各种原料,全部实行定点采购,确保食品质量。
三、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饭菜质量,抓好卫生制度落实,保证
学生就餐。严禁闲杂、生人进入食堂。
四、餐后要全面清洁打扫,经常保持室内外地板、墙壁、天花
板、灶台、案板、饭台、厨柜、餐具、容器清洁,用具摆放有序,防尘、防蝇、防鼠设施齐全,食堂内无鼠、无蝇,食堂周围无垃圾,无污染、无杂物。
五、定时做好餐具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餐具做到一洗二
清三消毒四保洁,食品实行“五隔离”,即主食与副食、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食,食品与鼠药、农药隔离,不得混放;生、熟食刀案及冷荤配餐用具必须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六、学校每月都要对食堂管理、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后勤服
务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导检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七、按学校作息时间准时开饭,没有特殊原因,不准提前或推
迟开饭。
八、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教育,经常进行营养、卫生、职业
道德和法治纪律教育,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第四篇: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检查细节
一、学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上岗前必须到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证者方可上岗,工作时要佩戴或随身携带健康证。
4、本制度执行责任人要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情况,如有关部门检查时,发现无证上岗人员,除追究无证上岗人员责任外,还要追究本制度执行责任人责任。
二、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建立健全食堂卫生清扫制度,坚持环境卫生清扫“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制度;
2、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每周三下午);
3、食堂负责人自查(每天上午);
4、卫生领导组成员抽查(不定期);
5、按标准严要求,不留死角;
6、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学校食堂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清分工,包干负责)制度,并定期检查;
2、餐厅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消灭“四害”;
3、餐厅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餐厅服务人员要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5、餐厅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岗。
四、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1、食堂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随时上锁,除管理员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库;
2、客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设,食品原料等应离地35㎝,离墙45㎝,离棚65㎝放置;
3、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
4、严禁“三无”食品及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等入库存放;
5、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
6、设置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
7、库房管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佩戴有效的健康证。
8、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纰漏将追究库房管理员,负责人责任。
五、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通知库管员准备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二)、肉、禽类食品专用清洗池清洗,用菜板,专用刀进行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六、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食堂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常识;
2、定点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索取食品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采购肉禽类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型
3、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
4、每次采购食物均要向货主索要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食后无异常;
5、食品原料采购负责人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戴有效的健康证。
6、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7、调料罐必须有用量标记,标明罐内调料的品名,购入调料或向调料罐内重新填加调料,必须向下一班操作人员交接,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七、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的餐具必须在指定的餐具洗涤槽内将食物残渣和油污洗涤干净,再将餐具置于固定区域。
2、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餐具置于待消毒的餐具存放架上;
3、将待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设施中消毒;
4、将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
5、厨房内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须使用餐具保洁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则不得使用;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保温桶、塑料筐、鸡蛋桶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涮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区域。
7、食堂内灶台,锅盖、蒸笼、案板经常保持清洁,刀具摆放在固定位置。
八、配餐卫生管理
1、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携带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上岗。
2、每天配餐前后必须将紫外线灯开启30分钟,对配餐间进行空气消毒;
3、配餐间内的一切食品容器、用具、餐具必须洗净、消毒;
4、加工面食的机械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污物,使用后必须清洗干净;面板使用后不得有残留物。
5、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专用。
6、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
7、污物桶必须加盖并及时处理。
漳县三中后勤处
2014年5月23日
第五篇: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1.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同时建立健全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2.学习食堂必须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堂经营活动,并且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30日前到发证并申请办理复验手续。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培训合格证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工作期间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等有害昆虫滋生的条件。
5.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并严格进行渠道,并设置档案食品采购的场所,应相对固定以保证后不采购食品的质量,禁止采购过期变质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6.严把供餐卫生质量与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度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温度不低于70 摄氏度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7.食品在熏调后到出售前若超过2个小时的应当位置高于60 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
8.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后不得使用剩饭菜,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9.学生集体用餐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卫生有关标准,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
10.食堂用餐场所设置供用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11.加工食品用工具容器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12.外购订餐时必须索取送餐者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送餐者卫生许可证必须注明“送餐”的许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