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细则

时间:2019-05-14 03:49: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细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细则》。

第一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细则

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明确食品安全责任,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侵害,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特制定富锦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

一、各部门共同履行的食品安全职责

(一)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有关部门或单位正职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负全

面领导责任;副职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食品安全事项负分管责任。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定期向市人民政府、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报告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

(三)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认真排查事故隐患

并监督整改,有效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做好食品安全统计、分析工作,按照规定时限向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报告有关统计报表和工作情况。

(五)做好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六)依法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进行处罚。

(七)接到发生职责范围内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报告有关情况,并派员赶赴现场,协同有关部门组织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食品安全职责。

二、市、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职责

(一)市、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

(二)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根据法律、法规和本地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组织制定和发布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

(四)建立职责明确的政府层面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配备足够的监督管理力量,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手段,并将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与监督检查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并认真组织考核、奖罚。

(六)组织对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

(七)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时组织查处并对相关责任人员做出行政处分决定。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食品安全职责。

三、各部门食品安全职责

(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组织起草地方食品安全管理法规、规章;组织制定地方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综合监督政策、工作规划并监督实施。

2、依法行使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承担的相关安全监督工作。

3、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根据市政府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组织协调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的专项执法监督活动;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综合协调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的检测和评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综合有关部门的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信息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5、对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和市、乡镇人民政府落实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监督和评价;监督和检查食品源头污染治理情况;受市政府委托,负责对重点食品品种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做出评价、公示;监督食品市场准入条件和标准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行政审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6、负责保健食品的广告监督工作。

7、负责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市卫生局

1、负责全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的发放及许可内容相关的监管工作;负责对全市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监督;卫生许可的主要内容是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和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与审核,负责查处上述范围内的违法行为。

2、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对餐饮业和食堂进行卫生评价,公布其食品卫生监督情况。

3、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对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

(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组织实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

2、组织查处生产领域中食品质量违法行为。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食品专项执法打假活动。对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食品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查处。

3、落实国家食品质量检查计划,实施国家、省和市组织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编制全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计划,对全市食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管理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仲裁检验和鉴定工作,受理并处理食品质量投诉。

4、对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和生产领域定量包装产品实施监督管理,对其定量包装违法问题依法查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对流通领域定量包装商品和生产领域定量包装产品,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进行计量检验。

5、对农产品、食品标准的实施进行

监督。组织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批准、发布。对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标准进行备案。对企业执行产品标准进行注册登记,对农产品、食品生产企业无标准生产进行查处。对食品标识、条码等进行监督管理。

6、牵头开展食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实施计量认证和管理。对产品及体系认证活动实施监督管

理。

7、负责原产地域产品、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的监督管理。

(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依法办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按照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的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行监督管理。

2、依法对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行为和食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3、依法查处无照经营食品行为,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销售不合格食品等食品质量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商标侵权、违法广告行为,查处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4、受理并处理消费者有关食品安全的咨询、申诉、举报。

5、指导、监督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建立健全食品经营管理自律制度。

6、按照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的规定及时公示食品安全信息。

(五)市农业委员会

1、组织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野生动植物工作。

2、组织实施农业各产业产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质量监督、认证,拟定农业各产业产品的技术与质量标准。

3、组织协调种子、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督、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整治种植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乱用和药物残留超标行为,规范农业生产行为。

4、会同有关部门对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销售市场进行监督检查。

5、起草植物防疫和建议的法规、规章草案,制定有关标准;组织监督对辖区内植物的防疫和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六)市畜牧局

1、监督管理违法生产、经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

2、对生产假冒伪劣、过期、淘汰霉变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进行处罚。

3、组织监督对动物重大疫病监测,疫病防治扑灭工作,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督工作。

4、加强兽药市场监督管理,开展检测动物产品兽药、添加剂残留工作。

(七)市商务局

1、负责“菜篮子”工作和无公害蔬菜销售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2、负责酒类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管理。

3、负责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及畜禽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

4、协调有关部门负责肉灌制品行业的监督管理。

(八)市环境保护局

1、对食品生产企业环境实施监督管理。

2、手委托对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对食品生产企业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

3、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农村及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4、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九)市粮食局

1、审核粮食收购企业和粮食经营者的入市资格,办理粮食收购许可。并对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经营者进行定期审核;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收购质量标准。

2、监督粮食经营者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使用粮食仓储设施、设备,使用粮食运输工具;严禁粮食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储存粮食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者超量使用化学药剂。

3、监督从事食用粮食加工的经营者不得使用变质、污染原粮和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

4、对食盐经营企业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定期对食盐批发企业落实食盐专营政策和碘盐供应情况进行检查,保证食盐批发企业供应的碘盐合格率达到100%;对食盐的分配调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对当地食盐批发企业的食盐调入、分装、销售等环节的食用盐进行质量检测,严禁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盐产品;监督并禁止伪劣质盐产品作为食盐销售和用于食品加工。对持有食盐零售许可、从事食盐零售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依法管理,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确保食盐市场供应秩序稳定。

6、对食盐批发企业加工、销售的食盐质量、计量以及包装上的标识进行检查,确保食盐批发企业按国家及省有关部门规定统一使用符合标准的食盐包装袋及纸箱包装、防伪标志。

7、监督粮食经营企业和经营者按规定建立粮食经营台帐制度,定期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粮食收购、销售和库存数量。

8、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进行监管,定期对粮食质量监测结果进行通报。监督粮食储存企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陈粮,监管已陈化变质、不符合使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严禁流入口粮市场。

(十)市教育局

负责制定全市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十一)市公安局

1、依法保护有关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严厉打击暴力抗法及阻碍执法的违法犯罪行为。

2、依法从严从重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的食品(《刑法》第143条)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刑法》第l44条)犯罪的,依法立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侦查工作。对抓获的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食品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坚决依法从重处罚。

(十二)市财政局

1、在全市年度预算中安排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组织开展对食品重大安全事故查处和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所需工作经费。

2、在全年年度预算中安排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所负责的重点食品品种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监测信息集中发布所需的经费。

3、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业务经费和工作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划分,认真负责地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敷衍了事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对渎职行为要追究主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责任。

第二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情况通报 各县(市、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我市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根据省食安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通知》(皖食安委„2009‟2号)和《滁州市2009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要求,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两个督查组,于2009年12月30日、31日和2010年1月4日、5日,对市辖四县两市两区食品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考核。现将考核结果通报如下:

一、考核方式、单位及内容

考核依据《滁州市2009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评价表》进行,分为资料和现场两部分。

(一)资料检查

1、听取各县(市、区)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汇报;

2、查阅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开展情况的有关资料。

(二)现场检查

共检查了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含农产品种养殖环节)88家,其中:

1、农产品种养殖环节:检查了农药经营户和生产企业7家,饲料生产经营和生猪(奶牛)养殖户7家,兽药生产经营户8家。重点检查了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情况,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场监测情况及索证索票登记台帐等情况等。

2、生产加工环节:检查了食品生产企业8家,食品添加剂生产工企业4家,食品加工小作坊8家。重点检查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食品原辅料索证索票及卫生质量、生产加工场所卫生状况,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及使用情况,产品出厂检验情况等。

3、食品流通环节:检查了学校门前和集贸市场小食品店8家,食品超市8家。重点检查了乳及乳制品和儿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索证索票(票证通)、卫生质量及经营场所基本卫生状况等。

4、餐饮服务环节:检查了学校食堂和农家乐餐饮单位8家,中型餐饮单位8家,经营保健食品的超市6家。重点检查了从业人员健

康体检情况,食品原辅料索证索票情况,食饮具消毒保洁以及食品加工操作、储藏的卫生条件等。同时检查了保健食品的索证、台帐登记及标签标识情况等。

5、内贸流通领域:检查了生猪定点屠宰企业8家。重点检查了持证上岗制度、换发新证书及标牌情况,生产场所主要功能车间配置及生产流程卫生状况,以及检验检疫出证等工作落实情况。

二、考核结果

此次督查考核工作受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成员单位的高度重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朱云霞、董一平等参加了对琅琊区的督查考核。市卫生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各指派两名专业人员参加督查考核工作。

一、政府组织工作与保障

通过督查考核发现:大部分县(市、区)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南谯等区(县、市)有考核结果通报。所有县(市、区)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或协调委员会,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办公会议部署食品安全工作,深入监管部门或现场调研、检查工作,全椒、天长等县(区)政府一把手多次亲临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充分体现政府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县(市、区)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对新成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门下拨了5-10万元不等的启动经费。所有县(市、区)均及时制定、报送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中高考、国庆中秋两节、食品安全整顿等重点时间均认真组织开展了联合督查指导行动,督查有方案、有记录、有意见。大部分县(市、区)针对食品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二、综合协调工作情况

2009年6月1日后,各县(市、区)先后成立并组建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绝大部分设在卫生局,个别地方设在卫生监督所,但均有办公用房、电话、传真机、电脑等办公设备,办公室人员相对固定。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根据本地区特点和上级指令性任务要求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和方案。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

议,研究通报食品安全工作。特别是结合重点时间、重点品种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并及时将行动情况总结上报政府和上级部门。按时汇总上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信息和总结,未发现未报送和未及时报送现象。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本地实际和工作开展进程及时编发简报、信息通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市、区)均在网站等公开媒体上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累计受理举报投诉204起,立案150起,办结150起。及时向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或通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情况、卫生执法进展及主要存在问题。各县(市、区)累计办理违法案件726起;移送司法机关0起;移送其他部门1起,办结0起。

三、农产品种养殖环节

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开展了种植业产品、生鲜乳、饲料、兽药和兽药残留整治、水产品、农业“三品”及农资打假等七项专项行动;大部分县(市、区)有工作方案、有通知和总结,日常监督检查有记录;未发现销售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止高毒农药、违禁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行为;农业“三品”认证增长率明显上升;不同程度地开展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场检测工作;绝大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了索证、索票台帐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利用部门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布了专项整顿举报投诉电话,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食品安全信息上报通报符合规定要求。

四、食品生产环节

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时发布了食品生产环节整顿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工作方案、有通知和总结,日常监督检查有记录;针对本地区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食品,开展了监督检查;全面清查并动态掌握了食品加工者状况,逐步健全完善企业和小作坊“一企三档”;各生产企业建立了进货验收、出厂产品检验等各项管理制度,签定了食品安全承诺书,索证索票台帐登记清楚;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符合标准要求;利用部门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布了专项整顿举报投诉电话,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食品安全信息上报通报符合规定要求。

五、食品流通环节

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发布了食品流通环节整顿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工作方案、有通知和总结,日常监督检查有记录。全面清查并动态掌握了食品销售者状况,实行包保责任制和属地监管工作机制。积极推广运用了三联单活页台帐和“票证通”重要商品电子监管备案查询系统;开展了以奶制品、肉制品、米面制品、儿童食品等品种以及超市自制食品的为重点品种的全面监督检查;以“五一”、“十一”、“中秋”等节日为重点,认真抓好对节日食品以及季节性食品的监督检查;以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旅游景区、车站码头为重点,依法抓好小食品店、小摊点、小市场的专项检查,依法取缔无照商贩;着力推进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宣传,组织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培训,通过“一封信”、“送法进社区”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了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利用部门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布了专项整顿举报投诉电话,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食品安全信息上报通报符合规定要求。

六、餐饮服务环节

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发布了餐饮服务环节整顿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工作方案、有通知和总结,日常监督检查有记录;建立了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期间餐饮服务监管工作机制,保证了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重点检查;严格许可准入,规范餐饮服务的许可行为;开展了夏季餐饮、秋季学校食堂及中秋、国庆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行动;所查餐饮单位户和学校食堂食(饮)具消毒保洁状况良好,不同程度建立了索证索票台帐登记;利用部门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布了专项整顿举报投诉电话,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食品安全信息上报通报符合规定要求。

七、内贸流通领域

各县(市、区)内贸流通领域监管部门及时发布了畜禽屠宰环节和酒类流通市场整顿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工作方案、有通知和总结;检查的生猪定点屠宰企均做到持证上岗,换发了新证书及标牌,生产场所主要功能车间配置及生产流程卫生状况以及检验检疫出证等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利用部门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网公布了专项整顿举报投诉电话;食品安全信息上报通报符合规定要求。

八、宣传教育

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别制定了《食品安全整顿宣传动员方案》,并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对整顿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累计报道各类整顿工作信息1500余条。

九、工作创新

1、全椒县工商局推行散装食品“一验、二查、三规范”监管新方法。

“一验”即:食品经营者执行进货查验制度。

“二查”即:经营者自查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检查。

“三规范”即:散装食品销售区域规范、储存规范和销售规范。

2、全椒县商务局组建生猪屠宰市场联合执法小组

经县生猪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同意,分别从商务、农委、工商、行政执法局抽调人员成立县生猪屠宰市场联合执法小组,住点在全县肉类销售量最大的果园农贸市场内。主要工作职责:

1、健全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行猪肉销售备案制度和准入制度。

2、严把猪肉食品安全各环节,实现从生猪进场检疫、屠宰加工检验、检疫到市场销售“一条龙”管理。

3、依法打击私屠滥宰等不法行为。坚决杜绝私宰猪肉、未经检疫猪肉、劣质病害猪肉、不合格猪肉等流入市场销售。

十、主要存在问题

1、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执法经费普遍缺乏,特别是食品样品抽检经费得不到落实,致使食品抽检数量、品种覆盖面明显不到位,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糕点、熟肉制品等)抽检率几乎为零;

2、餐饮服务环节监管体制亟待理顺,餐饮业特别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存在;

3、生猪定点屠宰硬件设施条件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投入;

4、农产品检验监测,特别是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现场监测体系建设及监测结果处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江山市长、朱云霞副市长、王勇副秘书长

二〇一〇年二月四日

第三篇: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

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

为加强对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特制订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工作制度

(一)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职责

统一领导、统筹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研究审议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发展规划;审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和措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要活动和专项整治;协调解决食品安全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辖区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情况。

(二)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负责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承办、督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决定事项;指导各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重大问题的专项督查;协调有关跨地区、跨部门食品安全重要事项;筹备组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类会议;组织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对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进行查处。

二、会议制度

(一)协调委员会会议制度

1、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其他参加会议的人员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确定,特殊情况可由主任或副主任决定随时召开。

2、会议内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筹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讨论审议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工作计划,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督查工作;各成员单位汇报食品安全监管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及建议;检查会议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

3、根据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不定期召开部分成员单位工作协调会,研究协调专项工作。

(二)协调委员会联络员会议制度

1、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委员会联络员会议(联络员为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科室负责人),由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召集。特殊情况可由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决定随时召开。

2、会议内容:研究落实协调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和日常监管中的协调工作,讨论决定需要上报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有关事项。

上述两种会议均须有专人做好记录,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会议纪要发送范围根据会议内容和工作需要确定。

三、案件举报受理与查处制度

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加强食品安全案件举报受理工作,设立举报电话,确定专人认真记录,按照首接负责的原则,及时处理投诉举报的案件。对涉及其他部门或多个部门职责的案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成员单位接报后要及时报告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由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处理。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协调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并及时做好组织和查处工作。

四、信息收集、发布及报告制度

(一)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整理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向成员单位传递。

(二)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都要确定一名专职食品安全信息员(信息员由本单位指定),负责本系统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整理和报送工作。信息实行审核报送制,由成员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单位盖章后报送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三)食品安全信息报送的内容包括: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制订出台的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和重要监管措施,专项整治方案和实施情况,工作总结,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情况和质量抽验计划及结果等。上述有关内容各成员单位要按规定及时报送,各成员单位每季度末必须单独报送一条综合性的食品安全工作动态信息。

(四)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内容主要包括:全街道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监管措施、专项整治方案的实施情况,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情况,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状况、全辖区范围内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和预警信息,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经验做法和抽验结果等,信息报送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成员、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有关单位。

五、宣传培训制度

(一)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相互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参与,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在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各成员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沂城街道食品安全委员会

主 任: 刘洪达

副主任: 程 悦

委 员: 刘宝军 张在营 段希运

牛 雍 马继艳 吴琳璘

郝长城 杜正磊 牛庆军

石立宝 韩 国 窦伟谭

刘 洋 张玉霞 张 波

于然龙 孟海鹏 铁新泉

王 磊 王 迪 田成友

段培公 公丽萍 王文田

王 伟 闵祥东 孔令军

韩 燕 武玉波 李秀杰

庄宿顺 江海洋 武善勇

罗兴文 魏光照 公 伟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安全办,程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四篇:金口河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金口河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 二○○七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2007年,在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金口河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金口河”的要求,金口河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切实加强管理,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区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食品安全监管,紧紧围绕实施食品放心工程这条主线,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狠抓种植养殖业和食品生 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监管,强化综合监管,组织协调,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秩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2007年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总的思路是:坚持一个目标,落实两项责任,抓好三个方面,加强四大基础,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坚持一个目标就是保障全区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落实两项责任就是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抓好三个方面就是抓好食品安全监管、食品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三个方面。加强四大基础就是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培训、食品安全监督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检测装备、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四大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就是建立健全食品预警机制和应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食品安全信用、食品安全信息五大体系。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及监督网建设

继续贯彻实施于2006年制定下发的《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印发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工作制度的通知》(金食安委[2006]6号)文件,对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建设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且得到了全面落实。到目前为止,每个乡镇都建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具体负责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全区41个行政村,共计聘请了54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建立并健全了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在2007年年,各乡镇信息员共计上报大型餐饮活动73次,并都登记在册,监管率达100%。

(二)创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示范点

各乡镇都成立了食品安全机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兼任机构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并配备兼职工作人员,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人头。为切实搞好创建活动,各乡镇制定了食品安全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并落实专门工作经费开展工作。我区共有6个乡镇,都由主要领导亲自抓食品安全工作,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初步确定了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永胜乡、吉星乡、金河镇、永和镇为示范乡镇,胜利村、林丰村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点。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乡镇活动,特别是利用各乡镇赶集有利时机进行宣传:区农牧局广泛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兽药和无污染食品添加剂,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100%,生猪检疫率达100%,无注水肉、病害肉上市;卫生局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工地食堂等聚餐场所进行摸底登记并建立档案;工商对食品经营户进行日常监督管理,确保了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质监局对食品生产领域进行摸底登记并建立档案,做到监管不遗漏、不缺位,确保了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粮食局确保了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 环节的粮食。今年全区6个乡镇已完全按照示范乡镇的要求创建完毕。

(三)深化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食品安全市场秩序。在巩固前几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群众需求最多、消费最直接、反映最强烈、危害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整治以面粉、大米、猪肉、蔬菜、水果、食用油、饮料、儿童食品、奶制品、水产品等食品为重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为重点环境,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作坊、小餐馆、生猪屠宰场等为重点场所,充分利用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以及舆论监督等综合手段,实施抽查和查处,用市场准入办法严格控制,用科技、质量、标准手段抓好治理,使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共计出动人次198次,出动车辆36车次,检查企业167家,发出当场整改书34份,行政处罚15家。

(四)、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1、抓好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加快建立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自律作用;二是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扎实开展生产技术服务提高科学种植养殖水平,降低风险;三是加强产地产品检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索基地准出、场地挂钩制度,建立产销区对接制度,规范农产品生产管理;四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对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学物质的,一律不得销售。

2、抓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一要加快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对已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以巡查、回访、年审和监督检验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开展糕点、豆制品、挂面等7类食品市场准入。二要切实落实好区域监管责任制,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三要抓好重点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实施食品生产质量安全通报制,引导消费。四要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和酒类市场规范秩序。进一步压缩生猪定点屠宰点数量,逐步建立金口河城区和乡(镇)二个层次的生猪定点屠宰体系。酒类日常监管做到“抓重点,守底线”,杜绝事故发生。

3、抓好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一要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坚持依法登记注册和取缔无照经营,逐步实现各级工商机关和工商所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联网,稳步推进对食品经营主体的信用分类监管。二要全面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按照“监管责任落实,监管重心下移”的要求,推进基层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食品质量监管和规范经营行为为重点,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管理;以“六查六看”为主要内容,加强食品市场巡查工作;以“查验登记”和“不合格退市”为重点,引导经营者健全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三要继续推行“四制两查一承诺”监管模式,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有质量问题的食品严禁入市销售,规范和完善不合格食品退市的程序和方法,把行政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结合起来,加强对退市行为的监管。四要严把食品进口检验检疫执法关,加强对进口食品报检、受理和转单情况跟踪,做到不漏报、不漏检。

4、抓好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一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特别是加强50㎡以下的小餐饮店的量化分级管理,全市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要达到100%、信誉度评级率逐步提高,达70%以上。二要进一步在餐饮业和学校食堂推行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提高餐饮业、学校自身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和防范重大食品安全卫生安全事故的能力。三是制定《金口河旅游景区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旅游景区及周围餐饮业、露餐食品经营单位监督。四是制定《金口河学校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

(五)、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普及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

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社会公众网络等媒体,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以“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金口河”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诚信行”宣传报道、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等活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掀起全区食品安全宣传新高潮,共计出动宣传人次85人次,悬挂宣传标语14幅,设立咨询台12个,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90余人次,开展宣传讲座4次。

六、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确保各项指标达标。根据乐山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印发的《乐山市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委积极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开展了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健全机构。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制定方案,出台应急预案,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各项工作指标完成如下:

(1)列入市场准入的大类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获证率:应获得QS标志的企业数4家,实获得1家,占应获得QS标志企业的25%,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得到规范。

(2)餐饮企业、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指标:全区城区餐饮单位共有89户,已实行量化分级管理89户,其中B级信誉度单位40户,C级信誉度单位49户;有学校食堂8个,已全部实行了餐饮量化管理,其中B级信誉度单位2户,C级信誉度单位6户。

(3)生猪定点屠宰率城市为100%,农村为50%。

(4)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情况:截至目前无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食品放心工程实施。近年来,区政府把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列入财政预算,截至2007年预算经费共计8.5万元,目前已经到位5.5万元,其中2006年为3.5万元,2007年为2万元。

三是重点地区和重点品种整治。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是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区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始终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联合执法,下移监管重心,强化责任,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近年来,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在认真开展儿童食品、保健食品、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我们从实际出发,重点进行了含有苏丹红(一号)、豆制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袋、地沟油等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项整治。近年来年各项专项整治工作共计出动人次762次,出动车辆76车次,悬挂专项整治宣传标语51幅,检查企业512家,发出当场整改书71份,行政处罚52家。

四是联合执法情况:制售假劣食品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报道时有所闻,案件无论大小,只要关系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案件,各职能部门在及时查处的同时,加大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去年1月到今年7月,全区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9起,共计罚款3.4万元,注销登记个体工商户6户,限期提供有效许可证重新规范登记13户,取缔无照经营户6户,查扣、没收无照经营假劣名优酒29瓶,过期变质食品54公斤,注销卫生许可证1份。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信息员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不够,二是某些部门和乡政信息上报不及时,对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2008年工作打算

1、继续强化农产品温温源头污染治理

2、继续狠抓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

3、继续大力整顿食品经营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4、切实加强食品消费管理,消除不安全隐患

5、继续加强酒类市场专项整治,严格酒类市场准入制度

二○○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第五篇:攀枝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我局对照《XX区人民政府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对2009年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方案具体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区商务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区商务系统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检查食品安全工作的落实和进展情况。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商务局综合执法大队,明确专人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部门,明确到责任人。

(二)任务明确,重点突出

2009年,我局继续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原则,严厉打击生猪屠宰环节中注水和注入其他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将整治与规范、监管与自律的各项措施有效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生猪屠宰宰前宰后的检疫检验工作。二是加强了鲜肉批发环节监管,严把肉品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肉品批发上市销售。三是对检疫不合格的生猪和检验不合格的肉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做好相关文字记录。四是进一步加大了鲜肉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五是继续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消费品农家店”建设,逐步实现了食品、副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市场的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为人民群众创造了“购买放心、消费放心”环境。六是区商务局与城区三家生猪定点屠宰厂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三)超前谋划,制定方案

肉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区商务局高度重视,为有效遏制病害肉、注水肉等流入消费领域,确保上市肉品质量安全,结合我区商贸流通系统实际,出台了《XX区商务局2009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XX区商务局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并下发到全区21个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点企业。

我局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并召开了全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省、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了我区开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时间、方法、步骤,明确了任务和职责。

二、精心组织,落实有力

(一)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民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

2009年,全区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60个日用消费品农家店的建设改造工作,全区现已累计完成建设改造农家店260个。形成了区向镇配送,镇向村辐射的配送体系,从源头上有效解决了假冒伪劣商品的流入问题,特别是抑制了不安全食品、伪劣农药、化肥流入农村导致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为农民群众“买得称心、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全区猪肉及肉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 自2008年12月10日至2009年4月10日期间,我局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关系群众生命健康、社会危害严重的猪肉食品问题,深入开展全区猪肉及肉食品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通过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劣与扶优相结合等措施,非法屠宰、“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我区猪肉食品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整治期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5人次,出动车辆50余台次,累计检查单位67家,整治重点地区35个次,整治重点单位67家。对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隐患问题当场提出了整改意见15条,并得到及时解决。整治期间,我区猪肉及肉食品没有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现象,没有接到举报投诉。

(三)认真开展猪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

我局高度重视节假日期间的肉食品安全工作,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市场监管人员节庆期间不放假,坚守岗位,履行工作职责,认真检查上市销售的猪肉是否有未经检验的“白皮肉”或虽经检验,但检验不合格的肉品上市销售。2009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出动检查车辆112台次,累计检查单位21家186人次,检查肉类市场20个4117人次。对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隐患问题当场提出了整改意见20条,并得到及时解决。接到举报投诉1起,调查核实1起。我区没有发现出售 “白皮肉”和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上市销售,以及猪肉及肉食品含有添加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现象,确保了广大市民吃上放心肉。

(四)认真做好猪肉产品安全监测

我局高度重视猪肉食品安全,严格检疫检验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城区各定点屠宰企业、农贸商场巡查鲜猪肉市场情况,掌握鲜猪肉市场供求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加强鲜猪肉市场的管理,确保猪肉食品安全。

(五)认真做好信息收集报送工作

我局将原来的生猪屠宰情况月报表变为周报、月报制度,每天向上级有关部门提供隆阳城区生猪屠宰量,每星期发布隆阳城区毛猪收购价,鲜肉批发价以及鲜肉不同部位零售价格情况,生猪屠宰管理的情况及时在《隆阳商务信息》中向有关部门通报。同时,根据上级的指示,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好疫情监控,信息报送工作。

同时,积极配合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信息报送工作,确定了一名信息联络员,切实负责将我局开展食品放心工程的主要工作情况及时报送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三、成效明显,措施可行

(一)取得的成效

2009年,通过积极推进生猪定点屠宰和检验检疫工作,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的违法行为,认真组织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私屠滥宰现象得到扼制,净化了肉类市场,市场猪肉品品质得到提高,确保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城区生猪定点屠宰率达 100%,检疫率实现100%。乡镇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厂进场屠宰率达80%以上。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安全放心的购物平台,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

(二)采取的措施

一是加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必须按照生猪定点屠宰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屠宰生猪,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宰前宰后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准上市销售。严禁屠宰病死猪,凡未经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检疫屠宰企业不得擅自屠宰生猪,实行谁屠宰谁负责的责任制度。

二是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区屠宰办的市场监管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上岗,对擅离职守,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市场监管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三是建立健全猪肉食品安全报告制度。要求市场监管人员一旦发现有出售未经检验的猪肉,或虽经检验但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上市销售,做到及时报告,区商务局组织有关人员及时查处。对报告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关责任。

四是加大鲜猪肉市场查处力度。区商务局组织综合执法大队和区屠宰办人员组成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猪肉批发、零售市场开展明察暗访,凡发现变质变味猪肉一律予以没收销毁。

四、经费有保障,宣传教育有力度

(一)经费保障情况

我局加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经费投入较上年有所增加,做到实报实销。

(二)安全宣传教育情况

定点屠宰工作政策性强,执法难度大,为了使执法人员掌握好基本知识,强化依法行政和岗位责任意识,区商务局通过会议等各种形式,利用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报刊杂志等资料,积极组织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2009年8月6日—7日,组织举办了为期3天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会议,全区各商贸流通企业、外经贸进出口企业、商场超市、“家电下乡”中标流通企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成品油经营企业、生猪定点屠宰厂的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人员以及区商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共计110人参加了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业务技能,为企业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创造了条件。

为了做好肉品安全宣传工作,增强宣传效果,扩大社会影响,使广大消费者充分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区商务局于6月10日,以 “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组织区屠宰办和综合执法大队共6人,在保岫广场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散发宣传材料,设立咨询服务等形式,进行了广(转载自文秘家园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泛宣传,使肉品安全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认真落实上级领导和区食品安全委会批办交办的事项

我局认真落实上级组织和领导批示,调查落实群众举报事件,及时回复,按时上报食品安全相关工作信息,认真完成区人民政府等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区屠宰场屠宰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山区乡镇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屠宰量小,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屠宰场检验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检验设备落后,多数乡镇屠宰厂(场)设施陈旧、老化,任停留在人工屠宰,不能适应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希望各乡镇将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建设纳入乡镇建设总体规划。

三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与执法力量缺少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大,导致监管工作还不够到位。

七、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对薄弱环节的整治,通过规范监管制度,积极探索对生猪定点屠宰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边整治、边检查、边总结、边推广,努力做到不留空白和死角。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综合执法,重点加大对城区的执法力度。

2.加强部门协调和部门联动,形成对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对生猪屠宰日常监管的合力。把解决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各项措施与加强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标本兼治。把专项整治与强化全过程监管结合起来,建立从养殖、屠宰、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猪肉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猪肉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您可以访问文秘家园(www.xiexiebang.com)查看更多与本文《食品安全工作自检自查报告》相关的文章。

攀枝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自查报告

攀食安委办„2011‟12号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自2009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市开展了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切实有效地规范了全市食品市场秩序,使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得到保障。根据四川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迎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评估考核工作的通知》(川食安办„2011‟2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市两年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食品产业概况

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40万亩,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有7个品种,有机食品认证的有11个品种,规模养殖场(户)达到1664个,水产基地面积达到9.38万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94户(其中:取证企业108家,占总数的36%);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达到6851户;餐饮服务业3

881户、从业人员21229人,其中酒店餐馆2084户、小吃店1332户、学校食堂205户、快餐店71户,职工食堂等其他餐饮店189户。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监督,健全机构,各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落实到位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两年来,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全局,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前我市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按照省食安委、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我市及时召开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市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专项整顿的日常工作,落实了具体承办机构和人员,印发了《攀枝花市2009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攀枝花市2010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落实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扎实开展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针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16次,及时安排部署了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用两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顿活动。通过整顿使我市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秩序明显改善。市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解决各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整顿经费;各县(区)政府、各部门也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和本部门的总体安排,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经费纳入了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为全力推进我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督查,形成监管合力。两年来,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突出重点、带动全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把食品安全整顿与振兴产业结合起来、集中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结合起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为维护食品生产经营正常秩序,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做了大量工作。为克服各部门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局限性,我们不断创新监管手段,针对问题频发环节、高风险食品和跨领域违法等问题,每年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为切入点,采取统一部署、集中行动、互联互动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截止目前,我办针对重

大节假日和重点品种先后开展了23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联合检查,通过集中整顿,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秩序明显改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食品安全事故不断减少,有力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资源的整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3.加强信息报送,实现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市食安委办充分发挥攀枝花市食品安全网的平台作用,搭建了畅通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体系,做好了全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整理和传递交流工作,实现了我市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两年来,编撰了食品安全工作简报、信息及工作动态53期,上报食品安全信息39条,被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及省食品安全网采用36条,共上挂各县(区)及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65条,有效统筹规划全市的食品安全信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针对春季部分群众有煮食草乌、附片等中药材的民间习惯和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全市发布了《关于防范和减少草乌等毒性中药材中毒事件发生的预警公告》、《夏秋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既满足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情需要,同时又避免了由于发布信息矛盾而造成的政府威信下降和

公众选择的困难,对食品安全问题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二)各司其职,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 1.加强重点环节食品安全整顿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为全面提升我市食用农产品安全,市农牧部门一是组织开展了食用菌和三聚氰胺的整治、农业投入品安全整顿、农资打假行动等整治行动,2010年共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011家次,市场259个次,查获违法农资816.92公斤,兽药105公斤,货值0.3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52万元,确保了农资市场的稳定健康。二是修订了《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使用和限制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技术标准》,使我市的市、县(区)级、企业三级农业标准达到671个;草拟了《攀枝花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暂行办法》,为我市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申请工作,2010年,我市新增有机转换产品5个,无公害畜产品新获证的企业4家,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攀枝花芒果已申报成功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攀枝花枇杷、红格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已在农业部网站公示。四是加强农产品监测工作,据统计,2010年全年蔬菜、水果、畜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4.7%、100%、100%。五是为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市水务部门从养殖实际出发,编印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纪录》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操作手册》及生产管理操作规程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利用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广泛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制定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督查通报制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举报投诉制度等相关制度,着力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和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随机抽样检查,重点抽样检查主要针对生产基地、水产品批发市场及水产品零售市场,及时了解水产品质量安全动态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改正,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已完成水产品抽样检测120个。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整顿。为着力解决食品生产环节的突出问题,市质监部门一是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两年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整顿工作任务;针对我市食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制定了《攀枝花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对全市质监系统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流程、管理要点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梳理和规范。二是完成了全市110家食品生产企业和177家食品小作坊相关数据资料的普查建档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标

准的通知》,完成了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的清理工作,为下一步的动态监管奠定基础。三是积极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顿工作,督促食品生产单位自查其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无使用规定名单外的物质,或者扩大了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情况;要求各县(区)质监局通过到单位生产现场核查、约谈单位有关人员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单位报告的食品添加物质使用情况;从2008年9月起,一直对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乳制品三聚氰胺跟踪监测(每周10个批次)。两年抽查的880个批次的乳制品、含乳饮料,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四是组织实施监督检验工作,制定了《攀枝花市2009-2010食品及相关产品定期监督检验计划》,2009年安排了633个批次的食品及相关产品监督检验,平均批次合格率为95.39%;2010年安排食品生产领域市级定期监督抽查417个批次,平均批次合格率为92.82%;2010年还重点安排了对粮食加工品、糕点(月饼)、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指标的市级专项抽查,粮食加工品批次合格率为90%、月饼的批次合格率为100%、所有抽查的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五是开展对食品生产单位的巡查走访工作,2009年-2010年全市共巡查走访食品生产企业815家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683家次,巡查走访覆盖率为100%。六是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者主体责任,从2010年5月,结合攀枝花市情,调查摸底后决定将盐边县作为试

点,推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分级挂牌监管制度,将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分为A、B、C三类,并标示挂红、黄、绿三类牌进行监管,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该制度的实行使全市食品质量合格率由2009年的89.30%,上升到2010年的92.46%,提升3.16个百分点,5家小作坊因不能适应该制度而主动退市,该制度的实行将为建立健全攀枝花食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顿。市工商部门坚持不懈地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两个办法”、“一个通知”、“八项制度”和省工商局的“实施意见”的全面落实,努力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准入体系、监管体系、监测体系、维权体系、自律体系和预警体系等监管机制,实现了自我监管、精确监管和社会监管的有机结合,使全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落实其对入场食品经营等方面的审查、管理、检查、报告的法定义务,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要予以公告,清除出市场,并查清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截止2010年底,共办理食品流通许可申请1841户。二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了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奶制品市场、节日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两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万余人次,检查经营户8万余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27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查处食品安全案件194件,案值87万余元,查获各类假冒伪劣食品4000余公斤,货值金额达16万余元,使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三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通过以示范店带动和督促其他食品经营者切实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从而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自律能力,我市目前共有“食品安全示范店”198户。四是以各级12315举报网络为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2010年共受理和处理消费者食品类申诉和举报29件,其中农村市场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8万元。

——餐饮消费环节和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整顿。市卫生部门在全面实施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细化和量化各项指标要求,制定和采取工作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消费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在全市范围大力开展餐饮业的“三改”工程,即“液”改“电”、“前”改“后”、“煤”改“气”工程。进一步规范了全市餐饮店厨房的功能分区和食品的加工流程,完善了餐具消毒及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使餐饮业的基本卫生条件和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二是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为有效载体,以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为重要手段,按照“横向抓覆盖,纵向抓延伸”的工作要求,在餐饮业中全面实施了餐饮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截止目前,全市餐饮业3881户,100%纳入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98%已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级。三是严厉查处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及建筑工地食堂无证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加大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整顿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强化索证索票、进货验收,积极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四是加大日常监督力度,组织开展了食品添加剂、食用油、“地沟油”、“一次性餐盒”等专项整治;在监管过程中不断督促业主完善餐饮业卫生基础设施,督促763户餐饮经营者购臵或修复了损坏的电子消毒柜,督促926户餐饮进一步完善了“三防设施”,督促1107户餐饮经营户“四害”消杀,督促3181名从业人员办理了健康证明;强化组织领导,圆满完成了“两会”、“省十三届民运会”等我市重大社会经济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有效保障了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五是积极开展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教育部门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校长是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立了责任追究、餐具消毒等8项食品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城管部门针对学校周边地带存在乱摆摊设点的情况,加大整治力度,扭转学校周边环境“脏、乱、差”的

现状;卫生部门继续开展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推行餐饮单位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严格餐饮业和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审查发证工作,切实加强了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工作。

2.加强食品安全整顿专项行动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等九部局《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9号)和省食安委办相关文件精神,我市加强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市食安委办制定了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整治,依法打击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打击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一是严厉查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二是整治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截止日前,我市流通领域食品添加剂经营主体总数为70户(其中:7户为主营销售食品添加剂,其余63户食品经营户为兼营零售食品添加剂);对我市294家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全部要求将食品中添加物质的种类、用途、用量等情况向各区县质监局备案,并对备案的真实性负责;确定整治重点片区18个、重点单位103家、重点产品13种;对15个批次挂面、45个批次米线、21个批次乳制品进行了针对性抽样检验;受理投诉举报2起,查处食品违法案件7起,罚款13万余元,责令企业停止使用5种备案信息不明的食品添加剂。

——打击私屠滥宰和白酒制假售假整顿。市商务局结合行业特点,一是整合原主城区11个手工屠宰场,使全市主城区生猪定点屠宰机械化、规模化水平显著增强,目前,我市已建成A级屠宰场4个,包括攀枝花市野猪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西区河门口定点屠宰场、盐边县天鹏屠宰场、米易县为民屠宰场,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口锅、一把刀、一杆称”的手工屠宰模式,实现了屠销分离,从源头上杜绝了生猪注水现象的发生。二是在肉类食品市场推行认证制度,与定点屠宰场签订猪肉质量安全目标责任状,督促定点屠宰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情况,定点检查定点屠宰场台帐,严查猪肉上市前的“两章两证”,严把屠宰环节关口,有效地杜绝了问题猪肉流入市场。三是突出重点,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农贸市场内活禽宰杀点等重要场所的检查,严厉打击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有力地维护了肉类食品市场流通秩序,仅2010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余人次,检查猪肉销售摊点600余户,检查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05次,没收白条肉960余斤。四是加强酒类消费市场监管,全面推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可溯源制度,积极开展“放心酒经营店”工作,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行为的打击力度,2009年,共查获茅台、五粮液、芝华士、黑牌等假冒酒516瓶;2010年共没收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中国劲酒等各种假冒酒1895瓶,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2件,当场处罚1件,行政罚款123500元;并集中销毁了4160瓶各类假冒酒,价值30多万元,对制售假冒酒的违法分子给予了极大威慑作用。

——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以强调“以质取胜”为战略目标,督促企业严格履行食品安全质量承诺,建立了“一次失信、终身出局”的惩处机制,进一步落实出口企业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注册管理制度,帮助企业落实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以及添加剂使用的备案管理要求;围绕“质量提升年”活动要求,加强源头监管,帮助出口果汁企业作好原料基地建设及基地GAP认证,逐步引导企业加快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增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截止目前,共完成检验检疫出证77批,产品包括冷冻野生菌27批、浓缩果汁27批、鸡精17批、干厥菜2批、饲料添加剂2批、干制野生菌1批,全市进出口食品均没有出现任何安全、卫生质量问题。

——大力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为切实做好“地沟油”专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我市将“地沟油”专

项整治作为食品安全整顿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食安委副主任任副组长,十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政府及各主要监管部门迅速成立了相应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了由市、(县)长、乡镇长负责制,落实以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市食安委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讨论会,学习和讨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方案,部署专项整治工作。2010年4月份和8月份,先后开展了两次“地沟油”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检查。按照部门职责和食品安全整顿任务分工,质监部门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单位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工商部门加强了对流通环节经营食用油的监督,严厉打击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严厉打击购买、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

——加强乳品和含乳食品监督管理。根据省食安委的要求,我市专门成立了问题乳粉清查联合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召开食品安全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对问题乳品和乳粉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清查任务,确定清查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问题乳品和乳粉 的行为。为确保我市问题乳粉清查工作不留死角,全市各级质监、工商、商务、卫生、农牧等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对本市所有乳粉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清查,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42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2873户,其中农村市场食品经营户1098户;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18个次,其中农村市场135个次,未发现有文件中明确的问题乳粉,有力地杜绝了“问题奶粉”流入我市。

——做好我市“过渡期”保健食品的监管工作。由于我市机构改革还没到位,国家保健食品相关法规尚未出台,工商部门规定对保健食品不属于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的范围,卫生部门停止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致使我市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市食安委办积极发挥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作用,召开专题工作会,就“过渡期”我市保健食品的监管进行了协商讨论:一是对新办“仅经营保健食品的经营单位”由于国家相关的法规尚未出台,可以先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登记表》进行登记,由药监部门向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出具《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申请登记意见表》后,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待相关配套法规出台后按规定再补办有关手续。二是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经营企业兼营保健食品的,可直接申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登记表》。直接申

领的《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登记表》,其有效期不超过《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三是已经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普通食品经营者,仅经营(限零售)常规管理保健食品名单中保健食品的,无须申领《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登记表》。同时,为摸清全市保健食品经营情况,印发了《关于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做好本辖区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的基础资料监管情况建档工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3.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场所的整顿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域,是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各监管环节中的薄弱点,也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点地区。市食安委办从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出发,把城市和农村食品监管工作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托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将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建设纳入当地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了农村集体用餐监管与备案机制,使全市5桌以上家宴监管率达90%;结合实际在仁和区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县(区)的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以此为契机,我市在多个行业建立了食品安全示范点和食品安全监督网点,使全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各有关部门紧密切合“12315维权网络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进一步推进农

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至此,全市16个街办、43个乡镇、353个行政村中聘用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250名,覆盖率达100%,从而建立了畅通的信息报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食品安全信息不灵、渠道不畅的问题,改变了农村市场监管薄弱的局面。

(三)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2009年和2010年是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之年,为使食品安全意识深入民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市食安委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要求,不再仅仅把监管理解为市场准入、监督检查、处理事务、惩罚违规,而是深刻认识到宣传也是监管,并在宣传方面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做了有益探索。市食安委制定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案》,把每年的6月份作为食品安全宣传月,将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2010年6月1日上午,市食安委办牵头在市中心广场举办了攀枝花市纪念《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1周年大型宣传活动,市农牧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及部分食品企业代表等20余家单位参加了宣传活动。活动围绕“维护食品安全,从你我他做起”,通过播放《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录音,与企业签订承诺书、现场万人签名活动、展示多种在日常巡查中从不法商贩处查扣的假冒伪劣食

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无“QS质量安全”标志等食品,现场受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投诉、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等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讲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在此次宣传活动中,各部门共散发宣传材料15000余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册2000余册,现场接受群众咨询近500余人次。市食安委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五进”活动,举办食品安全研讨会,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等活动,对公众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及依法维权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为食品安全法的内容能及时的被群众所了解搭建平台,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目前全市大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较小,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单位约占90%,设备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

(二)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手段不足。从整体上看,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人员不足、执法装备落后、检测和监测资金缺乏等问题,食品检验检测手段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些隐患无法及时有效排查。

(三)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随着城市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容易流向农村,农村无证

经营或经营“三无”产品现象还不能从根本杜绝。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的临时场所大都十分简陋,操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和监管力量相对薄弱,农村“红白喜事”宴席成为夏秋季节引发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之一。

(四)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期间,一些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食品安全法》配套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监管责任有待于进一步落实,个别领域和环节仍存在监管缺失。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继续抓好机构改革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前,虽然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全省机构改革工作,但是我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到位尚需时日,各部门将继续履行过渡期间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实现各监管环节的无缝衔接,防止因法律规定管理职能调整和政府机构改革而出现监督管理方面的缺位。

(二)加强《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继续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认真学习、忠实履职、切实担负起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人及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意识,提高监督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利用广播、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食品的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作全方位的宣传,定期向社会发布有关食品质量的监督、抽检、监测报告、食品安全信息及重大事故查处情况,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继续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保持监管高压态势。各有关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继续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把好源头关;继续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把好生产关;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监管,把好流通关;加强餐饮业消费环节监管,把好入口关;严厉查处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把好惩处关;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增加打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制售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增强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有效运行。一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充分发挥攀枝花市食品安全网的平台作用,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发布工作,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互联互通和共享。进一步落实《攀枝花市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发布制度》、《攀枝花市食品安全预警工作制度》,对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重点工作和重大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权威的信息,以提高公众的知情权。二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目标责任体系、市场监管体系、风险应急救援体系、重大事故处臵体系、行政执法网络体系、信息体系、信用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强化政府监管、加强企业自律、推动社会监督,逐步形成诚信社会的良好氛围,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效统一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整合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统一检验检测标准,建立健全高效统一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避免重复抽检,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下载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细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部门责任制细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绵阳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绵阳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 1、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志 2、配制酱油与酿造酱油的区别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脱脂大豆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麸皮或麸皮......

    南宁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简报

    南宁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简报2009年第1期(总第66期)南宁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2009年6月8日印发 南宁市卫生局市政府领导深入接待宾馆、饭店 督查“第五届泛......

    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委员会会议会序

    食品安全工作协调委员会会议 我旗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旗”,为了做好创建工作和为即将召开的全旗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旗动员大会的召开决定召开......

    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的总结

    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2007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的总结 2007年,在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

    公司部门责任制

    目 录 1、技术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生产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3、通风安全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4、机电运输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5......

    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

    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 为认真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根据《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第一条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及其它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 及其它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