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合理开展风资源评估
如何合理开展风资源评估
风能资源评估是整个风电场建设、运行的重要环节,是风电项目的根本,对风能资源的正确评估是风电场建设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有的风电场建设因风能资源评价失误,建成的风电场达不到预期的发电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风电场建设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所以在风电场的开发过程中,前期的风能资源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几十年来,欧美国家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发展了许多较为成熟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软件,20世纪80-90年代,丹麦Rosoe国家实验室在Jacksonhe Hunt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风电场微观选址的资源分析工作软件——WASP(Wind Atlas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program)软件。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这款软件。但这一软件 是基于欧洲比较平坦地形条件下设计的,直接用于对复杂地貌地形和气候特点的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必将有较大偏差。我国地貌地形复杂多变,风速分布也难以与一种固定不变的理论模型相适应。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风电场选址风能资源评估系统对我国风电事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使我们摆脱依赖国外风能资源评估技术的被动局面,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风能行业发展的“瓶颈”,促使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现有的风能资源评估的技术手段有3种:基于气象站历史观测资料的评估、基于气象塔观测资料的评估以及风能资源评估的数值模拟。
目前,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已不在只是用测风塔观测数据进行外推,基于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值模拟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国能日新运用数值模式进行风能资源评估,不仅可以得到无测风地区风能资源状况,而且还对政府决策及风电场的选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在掌握现有各种成熟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风资源评估方法的差距,通过研究风资源评估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特殊地形特征和配套测风资料,提出了运用数值模式进行风能资源评估。
国能日新在风资源评估领域不断的提升科研能力,开拓最新、有效的方法,期望在风能资源评估方面继续取得进展,为我国大型风力发电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篇: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误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尽管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它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已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所以新教材的编写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教材展示了教育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教材。
1、创设情境,体现教材的趣味性
小学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动态图画、卡片、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感兴趣,思维被激发,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认识带来一定的情趣色彩”,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如在教学“零的认识时”教材主题图是一组小猫钓鱼的连环画,猫妈妈钓了两条鱼,猫姐姐钓了一条鱼,淘气的猫弟弟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在教学过程中我借助这三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编自演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零的意义,在色彩鲜艳,富有儿童图画的情境中主动思考,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实践体验,体现教材内容的生活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如在教学“分类”时,我将主题图故事化,有一天小明在家做作业,无意中把学具盒、铅笔盒里的东西搞乱了,铅笔、小棒等东西都叫起来“不好了,我找不到家了”哪个小朋友能够帮助它们找到家呢?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3、主动参与,体现教材设计的探索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满足于学会读课本,理解教材,还应根据教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创新意识,如在教学“6-7的加法”中,因为前面已有了2-5的加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用小棒(图片)“摆一摆”,几加几等于六,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的实践,很快就学会了几加几等于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4、改革进取,体现教材使用的创新性
因为教材有普遍的适用性,要适应地区差异,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就有相当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有的教材在结构上就显得比较单一,又由于教材的编写在时间上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往往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重要资源,如在教学“8的相关加减法”时,教材的意图是在主题图、试一试、想想做做这三个部分来完整得出8的相关加减法,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打破了教材的思路,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不仅发现有3个小朋友在池边休息,5个小朋友在池里游泳这一组关系,得到四道算式;还发现了2个小朋友有游泳圈,6个小朋友没有;1个小朋友戴帽子,7个小朋友没戴帽子;5个是男孩,3个是女孩等等,虽然他们说的幼稚可笑,但体现了学生的观察是那样的仔细,更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不仅学得兴趣盎然,而且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掌握得也不错。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其自身就是实施课程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因此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指导思想。
1、树立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的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育,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迫无奈的学,教师声色俱厉,学生循规蹈矩的格局,要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变以前的“学生围着教师转”为“师生互动,相互学习”。
2、不断以新理念、新方法武装自己,提高课堂改革的意识。
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我们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过程中各种实践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资源。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在校园环境中学习,玩耍、快乐的成长,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资源,例在学完“1—10各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在教室中找一找,教室中有哪些东西,你能用数字说一说吗?学生七嘴八舌,有一个电视、二块黑板、四扇窗户、八块玻璃等,甚至连门后面的几根钉子也找出来了,学生找的多,说的也非常棒,之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美丽的校园中找一找,在找的过程中,不时学生说“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有这么多东西”,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另一方面浅移默化的掌握了1—10各数的认识,并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演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丰富数学课程资源。先后投资近200万元,重新修建了操场、装修了教室、购买了现代化教学设备,新建了现代化的图书馆、“月亮船”电视台,设置了艺术长廊,装备了1000兆光纤主干校园网,申请了学校网站域名设计了学校主页,配置了校园信息平台。如今的博才小学,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多元化、现代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气息。校园内,绿树葱郁、鲜花盛开,深红色的塑胶跑道和碧绿的人造草坪为洁净的校园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教学楼内,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与名人画像交相辉映,饱含着纯真童心的艺术长廊让人流连忘返;一间间装修一新的教室,明朗、洁净、井然、宁静、典雅,给学生愉悦、欢快之感,给学生美妙、清新的感受;图书馆里环境优雅、图书种类丰富,为学生查找资料提供便利;高清电视、实物展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4、寻找、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有趣的教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掌握知识,例在教学9的分与合时,教材是以能区别正反面的贝壳为例,而我在教学时,运用了学生司空见惯的扑克牌,当我把扑克牌拿出来时,学生都觉得奇怪,老师怎么把牌带来了,干什么用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热情,而后通过摆一摆,翻一翻让学生领会9的分与合,为了巩固9的分与合,我拿出了一个鞋盒子,里面放了9个乒乓球,借助这个教具来进行猜数游戏,在游戏中加深对9的理解。扑克牌、鞋盒子、乒乓球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用好这些物品其意义则不同凡响,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多选用多创作适合儿童喜爱的教学具。
又如,为了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用了贴小红花的方式,我将小红花全部贴于数学书的后面,比一比,谁的红花贴的多,谁就是班级“小状元”。
5、信息收集与处理。
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选取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资源,并与社会时政相结合,如奥运会获奖牌数、党召开十六大等等,一方面给学生渗透数的概念,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了解祖国的变化、发展。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正异常突起,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分享。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生生活经验。
7、建立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就是有目的地搜集记录学生在一个特定区域性,特定阶段内的学习、进步或达到的成就,在开学初,我给部分学生准备了“成长记录袋”,在封面上我让学生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一看到这个就知道这是孩子们自己的东西,显示出孩子们的个性,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自己收集、自己创造,展示了他们的成长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实现了学生进行质的、多方位的、立体的评价,也就是对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加强了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例在第一单元试卷的反面,我写下了我的话、家长的话、老师的话这三部分内容,既反映了学生情感,又体现了家长、老师对孩子的希望与建议,建立成长记录袋,不仅使同学们尝到了收获的快乐,教师也体会到了教育的效果。
三、合理开发资源进一步推进教学发展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实施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积极推进数学课程过程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对数学教学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挖掘教科书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有价值的、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学习资源。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鲜活的数学学习资源从哪里来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尝试。通过实践,我觉得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以便使蕴育于静态资源之中的“冰冷的美丽”化作学生与教师共同的“火热的思考”,从而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发展功能。
(一)文本资源
1、开发例题资源
例题是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应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变传统的解读为创意地利用。例如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第110页。(如下图)
教材复习图形与位置,是通过教师提问: “我们学过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回顾学过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就按此教学也未尝不可,而我以此为依据,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是新建校园,占地120多亩,经常有其他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我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我在教学时,创设了“问路情境”。“同学们,如果你在学校的南校门遇到客人老师向你问路,六(1)班在哪里?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告诉客人老师六(1)班教室的位置吗?”随着学生的不同回答,如“从南校门向前走,到C座向右转上楼梯,到四楼的最东边就是六(1)班”,“从南校门向北走,……”,教师自然引出确定教室位置的不同方法,然后教师再设问,“怎样用数对来表示班长在教室中的位置呢?”这样的例题资源开发,变枯燥的提问为生动的解决问题,变静态资源为活动的资源,学生在熟悉的解决问题的场景中唤起对确定位置的整理与思考,寓学习于活动中,更受学生的欢迎。
2、开发习题资源
教材提供的有些习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而设计的。如何最大化地利用习题,拓展习题资源的空间、挖掘习题资源的潜在教育价值,是笔者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例如教学国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第103页的第4题(如下图)时,我是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学的。
第一个层次,完成书上提供的3道小数大小比较练习。第二个层次练习设计如下:
(2)选择直线(数轴)上已有的小数填在下列□里。□>0.7 □ <2.4 第三层次的练习设计如下:
(3)在直线上你还能找到哪些小数填在下列□里。□ <1.9 □>1.9
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练习,不但学会借助形象直观的直线上的点比较小数的大小;而且通过第二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在数轴上,比0.7大的3个数都在它的右边,比2.4小的3个数都在它的左边。而通过第三个层次的练习,学生不但发现比1.9大的数都在它的右边,写出在数轴上直接看到的比1.9大的小数有2.1.2.2、2.3…… 2.9,学生还能够想象数轴上看不到的小数有3.1、3.2、3.3 …… 让学生初步体会比1.9大的小数有无数个。同理,让学生感受比1,9小的小数也有无限个。习题资源的有效开发,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有序思考,而且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很好地体会了极限思想,变一道普通题为开放题,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无限的想象,让学生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成功。
(二)媒体资源
现代媒体的迅猛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从媒体中选择和收集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让我们的学生共同享受现代媒体给我们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性的课堂生活。
1、开发报纸资源。
我们教师要能用数学的眼光看报纸,那么报纸上就有我们许多可以选择的数学学习资源。例如我教学“条形统计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就把《新华日报》上介绍的张家港的经济发展编写到教材中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国标苏教版数学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82页习题如下:
“
3、下面是从2002年10月1日《新华日报》上题为《张家港:四十年辉煌路》中摘录的一幅条形统计图。
(图略)
(1)2001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多少元?(1)2001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大约是1962年的几倍?
第三篇:A题 资源合理配置
A题 资源合理配置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94年3月制定和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新阶段。
目前,已采集到某地区近年来农业投入、产出部分相关数据如附件。问题:
1、分析附件(A题数据)表中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试对表中缺失数据库估计补充完善;
2、根据你的了解和上述表中相关数据,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历程进行可持续性评价,从中揭示该地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第四篇: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用来帮助我们做好教学工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对利用教学资源的几点看法。
一、根据自己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例如我们要上一堂语文课,就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选择正确的教学资源。在上每一堂课前,我们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时我们就得想好,我上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东西。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教授自己讲课的内容,我可以怎样合理的利用到些什么教学资源。
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把教学资源利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觉得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教案;二是制作课件;三编写教辅资料。怎么合理地把教学资源利用到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和编写教辅资料当中才是最终目的。
三、对教学资源利用到教学当中的效果进行反思。当我们把教学资源利用到教学当中之后,学生是否更好的接受到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非常关键。我们要认真地总结教学经验,思考在利用教学资源当中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资源评估学心得
学习资源评估学心得
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资源评估学和经济学,在通过三个案例谈论了两个学科的联系,有此表达自己对资产评估学的简单认识。
关键词:资产评估概论。经济学概论。从经济学的眼光看评估学
资产评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社会商品交易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商品的资产交易也随之产生并发展,相应地产生了对资产评估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资产交易不断得到发展和扩大,为保证交易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资产评估的需求和要求也随之大大提高。
资产评估的三个发展阶段:原始评估阶段.经验评估阶段和科学评估阶段。资产评估特点:
1. 现实性
2. 市场性
3. 预测性
4. 公正性
5. 咨询性
假设:
1. 交易假设
2. 继续使用假设
3. 公开市场假设
4. 清算假设
要素:
1. 主体
2. 客体
3. 目的4. 价值类型与评估方法
5. 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
6. 程序
原则:
1.贡献原则
2.替代原则
3.预期原则
4.变化原则
5.供求原则
6.最佳利用原则
7.平衡原则
8.竞争原则
9.一致原则
10.外部性原则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 现行市价法
2. 重臵资本法收益
3. 收益现值法
评估对象: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与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及金融不良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企业价值。资源资产。
二.经济学概论: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少思想家对当时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发表见解,形成某种经济思想,但是没有形成系统,并常与他们的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经济学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认为:
“(原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亚当〃斯密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
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2.个人探索与文献研究
3.理论模型
4.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5.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6.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7.边际分析
8.环境分析
9.系统分析
10.随机概率分析
11.历史分析
12.数学方法
13.事实验证
14.比较鉴别
15.复杂形式逻辑
三.从经济学的眼光看评估学
经济学是一个大类学科,与很多学科都具有交集,经济学中的许多观点在评估学中有所体现,以下就具体案例来探讨: 1.关于看一场电影的经济学评估
在做出任何一项选择的时候,我们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或许可以让你得到的价值超过机会成本。
人们常说,世人就怕“认真”二字,花钱这件事,要是你不认真,钱也就糊里糊涂地花出去了。不过,要是你认真对待花钱这件事,就会发现里面的学问非常大,真可谓是“门道多多”。比如,当你决定今天晚上带朋友一起出去玩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去看电影,二是去吃饭。一张电影票是50元,与朋友一起吃晚饭大约需要300元。从经济学角度看,当你选择时,你已把自己或许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了比较。
如果是看电影,两个人只需要支付100元作为自己的成本,得到的收益将是看电影所带来的享受;而与朋友一起吃晚饭就要支付300元,其成本支出就是看电影的3倍,所以你必须期望与朋友一起吃晚饭能够得到的收益将超过看电影的收益,只有这样,你才会理智地选择去吃晚饭。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决定于行为者对成本收益的评估。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就是指既要善于选择,又要学会放弃。经济学中将做出一个选择或者决策时放弃的东西叫做该决策的机会成本。
在K•E.凯斯与R•C.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中,对机会成本做出了以下描述:“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就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例如时间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必须在这个约束下生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你用同样多的钱与时间能做的别的事情的价值;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成本就是你从事全日制工作能够获得的收入。如果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自己的草坪,他就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就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
我们假定一件事情是非此即彼(二选一)的选择,而这两种选择差不多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这样就很难做出选择。按以上原则,对两种选择对象进行分析,倘若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就该果断地选择它,这就是51%原则。
也就是说,选择了一个,就表示放弃了另外一个,即表示失去了49%。俗话说:有得必有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此时,你就不得不承认这个现实,49%已成了零,没有必要再为它花费心思,而应该全力以赴地去筹划怎样将51%尽快转化为100%。
在做出任何一项选择的时候,我们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或许可以让你得到的价值超过机会成本。
无论是对何种经济事物进行评估,我们都不可避免的都要考虑其机会成本,即评估的现实性和市场性。
2.CP铁路公司
CP铁路公司一般规定在每位雇员的生日前后对其进行这一年工作的评估。大部分评估者受过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培训,重点是如何依照法规办事以及如何避免不同类型的误差。CP铁路公司常采用两种类型的形式完成一次评估工作:(1)常规的评定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评估的范畴要经过讨论,然后再从表格所列的要素中进行选择,其中包括技能、成果、知识及个人因素等;(2)绩效评定形式,评估者详细说明被评估者的工作绩效、发展计划及上级对被评估者的义务。另外,对于在第一种形式中评估结果为“不令人满意”的雇员,则到此结束,不再进行下面的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在整个活动中要积极组织、筹备和参与绩效评估的面谈工作。
在此案例中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这同样是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不仅靠产品的销售,更要靠合理的运用公司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其经济目标。从此可看出经济学与评估学的完美结合。
3.小股民的无形资产学
“听说,蔡吉祥先生已经开发了一款评估企业无形资产的软件,我相信这么有用的软件一定很贵,如果它处于不断更新的话,估计每年还有缴纳不少的年费;不过,听说他们要做一个网站提供有偿的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的查询,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但是,如果你查询的结果是一份详细的各项指标的透彻分析的话,软件有被仿冒和被破解的危险,而且一份评估正式的评估报告,应该价格不菲吧;倘若只是一个评分,那么可信度如何呢?因此,我想这个软件的普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尤其对于资金本身就不是很富裕的小股民。因此,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将问题简单化(有时候我们其实并不需要知道具体某家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到底值多少钱,我们只想知道几个同类的公司在一起比较,谁的价值更高),操作比较简单的适合广大小股民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市场定价理论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某个时间点上来说,可能价格会与价值严重背离,但是长期来看,价格反映价值。
聆听蔡老师的课程时,依稀记得他有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市值对于有形资产的溢价等于无形资产”是错误的观点。股市充满了炒作,很多股票在庄家炒作,散户盲目跟风的情况下,往往会股价会被放大,和企业的真实价值产生巨大溢价,这个时候,市盈率就特别高,而由于炒作的成分,这个时候市盈率高并不代表其自身有很丰厚的无形资产支持上述的溢价。
但是,炒作过后,股价进入调整,挤出泡沫,甚至会出现恐慌性抛售,造成市盈率极低。因此从长期来看,没有实质的丰厚的无形资产的企业,其股票不可能长期具有较高的市盈率。相反,好的企业,由于市场价格从长期来将可以反映其真实价值的高低,对于那些拥有大量无形资产的企业会在大多数时候保持较高的市盈率,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它们会首大的经济环境(股市超跌)的影响或是遇到严重的突发事件造成股票被严重抛售,市盈率极低,这个时候企业的核心的无形资产往往不会受到影响或是影响有限,在这种情况这种股票就成为了巴菲特所说的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绩优股,这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因此,我们虽然不知道具体某个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多少,但是,那些长期拥有较高的市盈率一定具有极其雄厚的无形资产。’’
此论文中运用经济学原理----价值与价格原理,只有对股市进行正确的评估才能使自己获得较好的收益。
资产评估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活动和行业,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我国资产评估实践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各类产权主体合法权益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张钦礼。2009。矿产资源评估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唐建新 周娟。资产评估教程。科学出版社
潘学模等。资产评估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汪海粟。2002。无形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