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稿中人与自然观探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马克思早期人与自然观探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任端军
摘要:在马克思的早期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包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哲学思想。马克思
认为人与自然并非对抗性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首先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其次人的创造离不开自然界,同时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手稿》中,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人与自然的对抗,既
有人被片面化,又有自然界被严重的破环。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完成。
关键词:《手稿》;人与自然;异化;扬弃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主要是探索自然的奥秘,追问宇宙的起源;中世纪哲学以宗
教的形式探讨人本身的问题,对精神的研究是这时的哲学的主题,这时的哲学将自然看着是无
关紧要的细枝末节。将人与自然作整体性研究,探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是近代哲
学的主要课题。无论是经验哲学还是唯理论哲学都各自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在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一)人是能动的的自然存在物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存在物,两者不是处于敌对的状态,而两者是彼此关
联彼此依存的关系。一个存在物,在自身之外没有存在物,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非对象
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他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他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他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这是人的天然能动性所在。同时,人
是受动的,他活动的对象是不依赖于他的对象性存在物,而人的本质是通过对象得到确认,所
以人不得不受这些对象性存在物的制约。“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
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
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
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①
人不但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他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即是他是
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与其他物种相比,人意识到了自我,他已经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
动物没有自我的概念,动物不能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本身相区别,动物本身就是他的生命
活动。是否有意识,正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人能够区别自身与他的生命活动,人本身就是
他的意识和活动的对象。正如此,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也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
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
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
自己的生活对他是对象。”②
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还体现在人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人在自然中生活,不是
被动的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积极的作用于对象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甚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至创造出新事物。诚然,动物也有活动,但是动物的活动不同于人的活动。“但是动物只生产它
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
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
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①所以,在实践活动中,人的能动性就突
出地体现在人能够按照任何尺度来进行生产,而动物仅仅能按它所属的那个尺度来活动。
(二)人的创造离不开自然
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的活动,是离不开自然界的。对人来说,被抽象的、孤立的自然是
不存在的,与人分离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无。“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②人在自然界中活动,首先要生存,并获取对
自然界的认识,其次才能改造对象世界。自然界首先在第一个意义上是人的无机身体。和其他
物种一样,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人的衣食住行依赖于对象世界。客观的对象世界不但在衣食住
行方面提供人所必须的物质材料。对象世界也是人获得认识的来源,是人丰富自己的头脑,改
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精神食粮。“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
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说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
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③
自然界除了在上述情况下成为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来源,为人的创造提供先决条件——维持人的生存外,它还在下列情况下成为人的创造即自由自在的类本质
活动的必要条件。首先,人的创造活动在自然界中展开,自然界是人生产劳动必须的条件,是
生产展开的场所,离开了自然环境,人的生产活动无处展开。人的生产活动是客观的、实在的,而不是抽象的、臆想的。人不能在意识的世界展开生产,促进人的发展和繁衍生息的生产活动
也只能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中展开,即在自然界中展开。其次,自然界为人的创造活动提供了劳
动的资料。人的劳动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人类发展史是人通过劳动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
界,利用自然的生长力,生产出新事物的过程,是人通过劳动不断的改造自然界的过程。没有
自然界,人的劳动也就没有了作用的对象,生产也仅仅是停留在大脑中的妄想罢了。最后,自
然界为创造活动的主体——人提供了食物,维持了人的生命体的生存,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
动才有可能。没有了自然的食物也就没有了人,也无从谈起人与自然了,整个世界回复到了原
始的自然状态。“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
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
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
存所需的资料。”④
(三)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不是对抗性的、相互排斥的关系。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又是
人的自然。不同于黑格尔的人与自然统一于绝对精神,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人与自
然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统一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就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出来,人与人的交往最直接的体现了人的自然规定性。这种关系体现了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属性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了人的属性,它体现了人的社会教养,人在多大程度上成了人。
“这种关系通过感性的形式,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现出人的本质在何等程度上对人说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9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8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
5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具有的人的本质。因此,从这种关系上可以判
断人的整个教养程度。从这种关系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在何种程度成为并把自己理解为类存
在物、人。”①
马克思进而指出,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
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②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有学者
认为,这里的“社会”指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异化劳动使人片面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是人的自然。理想的社会是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当然马克思也清楚的看到,在大工业的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对抗。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被片面化。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人越来越依赖于资本,依赖于机器,人成了物质的附庸品。人在肉体和精神上成为了机器。“随着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
上被贬低为机器,随着人变成抽象的活动和胃,工人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的一切波动,依赖
于资本的运用和富人的兴致。”③他同时猛烈的批判了为这种存在状态辩护的理论——国民经济
学,他说:“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的需要,而且只
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因此,工资就与其他任何生产工具的保养和维修,与资本
连同利息的再生产所需要的一般资本的消费,与未来保持车轮运转而加的润滑油,具有完全相
同的意义。”④他尖锐地指出,根据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
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
是一切”⑤。
在私有制之下,人的价值被贬低,人成了物统治的对象。人们不停的劳作,目的在于增加
物质的积累,人仅仅是为了“拥有”,不惜牺牲了自己生命。按照国民经济学的理论,我们可以
发现,工人不是劳累过度而死亡就是贫困而死亡。“即使在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的积累作为某种有危险的东西而与他相对立),发生新的竞争以及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⑥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
就是同自身之外的异己力量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异化劳动之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即是人与
自然自己不是统一而是相互排斥,相互对抗。诚如本文的第一部分所述,人的创造离不开自然
界。是异化劳动使人在如下两方面都失去了自然界:一是感性的自然界不在为工人直接提供劳
动所需的物质资料,也即是工人丧失了劳动所必需的劳动对象。二是感性的自然界也不在直接
为工人直接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工人丧失了维持自身肉体生存的物质资源。于是工人
为了生存,不得不沦为自然的奴隶,沦为资本的奴隶。所以人为了得到生活资料,不得不受资
本的统治和压榨,成为工人。人也只能先成为工人才能得到劳动资料,维持自己肉体的存在。
结果人的所有感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都被“拥有”这一感觉所取代。再美的风景人
们也看不见,一切在人们看来都是物质的占有。
(二)人的类本质异化为维持生存的手段
人是类的存在物。人与动物相比,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正是因为有意识,能够将自身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5
⑤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
2当作意识的对象,人才能够自由自在的活动。这是人优于动物的地方。可是在异化劳动之下,人的优点变成了人的缺点,因为异化劳动造成人与自然相异化,自然不再为人提供生产生活必
需之物,以至于人只有成为工人才能维持生存。“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于人正因
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①于
是人在从事生产劳动时,不是感觉到是自由自在的自主性的创造活动,而是强迫的活动;人在劳动时不是感觉到快乐的,而是痛苦的;一旦附加在人身上的强制解除,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
那样逃避劳动;对于工人来说,劳动不是他自己所有,而是外在的,属于他人所有的。“结果,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
自己是自由的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②劳动再也不是人本质属性的体现,而是人为了维持生存的手段。
人的类本质还体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界证明了人是自由自
在的存在物,是类的存在物。在劳动的过程中,自然界成为了人的改造对象,它是人劳动的作
品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不但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复现了自己,人更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复
现了自己。但是,“异化劳动,由于(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③异
化劳动夺走了人的生产对象,夺走了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它将人的类本质的活动——自
由自在的活动变成了维持人的生存的手段。
(三)残破的自然环境成了人的生活要素
在私有制之下,人与自然的异化不但表现为人的片面化和人本质的异化,而且也表现为自
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生产水平不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
在资本主义之下,利益的追逐成了唯一的目的。但是对个人利利益的追逐是在不考虑社会和自
然界的代价为前提的。所以在资本主义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人对自然界的影响是史无前
例的。人类近五十年来对自然界的破坏超过了人类史以来二十万年的破坏。气候的变化成了当
今全球最大的议题,争夺资源的战争将成为新能源革命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这一切都是
异化劳动造成的结果。如马克思所说:“这种异化也部分地表现在:……在另一方面产生着需要的牲畜般的野蛮化合最彻底的、粗糙的、抽象的简单化,……甚至对新空气的需要在工人那里
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有退回到洞穴中,不过这洞穴现在已被文明的熏人毒气污染。……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肮脏,人的这种腐化堕
落,文明的阴沟,成了工人生活要素。完全违反自然的荒芜,日益腐败的自然界,成了他的生
活要素。”④可见,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的生存环境——自然界的严重的异化。这在今天仍然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在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异化之后,认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的冲突的真正解决,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生存方式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共产主义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本
主义的真正的统一。“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
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
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
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⑤共产主义扬弃了资本主义下的人的生产和生活①
②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4
③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④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3-13
4方式,而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所以它在改变
现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克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有学者认为,根据马克思的逻辑,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主义的发展阶段,此阶段自然支配了一切,人束缚于自然界,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
普通的物种罢了。二是人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此阶段人的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人支配和控制
着整个世界。自然界完全听任人类的控制和摆布,自然界成了人满足自身永无止尽的私欲的工
具和奴隶,它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人与自然的异化。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是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①只有在这最后的发展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才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它消灭了私有财
产,人对自然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占有、拥有的关系,这种关系失去了利己主义的性质,实现
了人的本质的正真的复归。自然对人来说也不仅仅是“使用价值”上的意义,它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展现出它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是自然的本色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特征的对象化。
所以共产主义的社会既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有尊重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它完成了人本主义与
自然主义的统一,既解放了人又解放了自然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韩学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
【3】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莫放春.马克思的“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代世界与社会
主义,2009,(2)
【5】 许素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声.学术交流,2008,(6)
【6】 宋周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环境伦理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① 参见莫放春.马克思的“人与自然” 和谐统一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第二篇:《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文本解读
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有其特殊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等其他自然物的本质特征,亦即人之为人的特殊的规定性。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有着丰富的论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阐述了一系列关于人的类存在、类生活、类本质以及类本质异化的观点。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人是类存在物,人具有其特殊的类本质。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在这里,马克思不仅肯定了人的类本质的存在,而且认为人把自身的类和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实践和理论的对象。他进一步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
其次,马克思指出了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这表明,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人的劳动、实践。马克思在《手稿》中还阐明了劳动、实践的特点,也是人作为类的存在物表现出的独特性即类本质,即自我意识性、自由自主性和能动创造性。
自我意识性。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自由自主性.人的自我意识性的存在使得人的每一项活动都可能是自由自主的创造性活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人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讲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就是指劳动。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以利征服改造和获取自然物质。诚然,人在其劳动、实践活动中不能不受到外在的限制.但是,人能够凭借理性的力量去认识必然,能够运用白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正是人的自由之所在。
能动创造性。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性是人的类本质的核心,是对自由自觉性的确证。
人类依靠自己的理性智慧,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去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态,获取最佳的生存环境。人不满足于一个既定的现实世界,而是要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创造最适合自身存在的人化世界,展示着自己的自由创造本质。
再次,马克思阐述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及其原因和结果。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变成了被迫的、仅仅是借以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即造成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作为人的劳动,而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是一种强制性的劳动,仅仅是作为谋生的手段的.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在这里,马克思说明了异化劳动造成了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异化。
由于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其类本质,凡是其属于类的、精神的机能都变成了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个人肉体生存的手段,从而使劳动者失去自觉自愿地进行劳动的兴趣,因而也使其所具有的优越于动物的特征变成了劣势,优点就变成了缺点。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了上述异化劳动造成的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造成的直接后果,即人同人相异化。因为,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也包含着有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的含义:人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说的使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即人于人关系的异化。从实质上来说,马克思在这里透过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探究了社会的阶级分化。
第三篇: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学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生命与自然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坚持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
[1]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生态文明。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持续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2]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生命无所不在,从热带雨林上端离地数百尺的地方、澳大利亚的沙漠,到深海火山熔岩的缝隙,处处都有生命。浩瀚多样的生命形态维系人类的生存,也确保清洁的空气与水,这些惊人丰富的多样性如何形成?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万物凝聚在一起维持平衡?人类实在难以尽窥其中的奥秘,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拆散了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状了。所以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意义重大。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经济和未来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3]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药和食物,如三
七、人参、折耳根等,这些都对治疗人类的一些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一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药剂的研制获得突破性进展,随之带来的野生药物滥采也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的野生中草药都濒临灭绝的危险,尽管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加以制止和限制,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法纪知识的淡薄,人们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地方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使野生植物数量不断减少。
森林是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对于调节气候和气温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森林是动物的乐园,是动物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发展的保障。但是,随着人类对于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各地滥砍滥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减少,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森林资源减少所致,有些动物也随着某些森林资源的消失而灭绝。因此,保护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对于动物和人类都有着重要意义。
动物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它们为人类提供了肉食、皮毛、医药等等,动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食物链的维持和人类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现在有一些动物已经被人类驯化为家养动物,但是,野生动物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减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经济利益的驱动。藏羚羊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但是,由于其皮毛十分柔软而昂贵,因此,许多偷猎者便瞄准了这一赚钱的行当,干起了不法的勾当,无情地射杀藏羚羊,取走它们的皮毛,留下一片血色茫茫,他们还为此编造谎言,以博取购买者的同情,现在,虽然国家明令禁止猎杀藏羚羊,但是一张皮几百美元的经济利益对于偷猎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因此他们仍然在猎杀藏羚羊。不尊重生命,不敬畏自然,忽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是绝对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3、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1)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总结
敬畏生命与自然,树立生态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6-158.[2]努力曼·依米提.维吾尔习俗中的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19(3): 77-79.[3].姜运菊.生物多样性—人类共同的责任.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07.
第四篇: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本文就是在认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其次,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然后,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总之,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不可分割。
关键词: 人 自然 生态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1)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生态科学、生态哲学或环境伦理学等的讨论和重复,而是对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哲学概括形成的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形态。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生态自然界。第三,生态自然观是出于对自然观的历史研究的理性思考提出的,是对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长期、充分发展之后的一种理论总结,它产生于生态自然进入实践领域之初,因此,生态自然观对于生态自然的创建实践来说具有超前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自然观的理论研究对生态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价值。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正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是来源于我们对人工自然的反思及对天然自然价值的重新认识;从实践角度看,是来源于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两类自然矛盾的凸现;从人文角度看,是来源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延伸,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历史必然。
三、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 3.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
(1)确立生态自然观是把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的发展放在宇宙观、社会观与人生观的基础、前提和出发点的地位,弘扬与发展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意识基础,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高于自然界”、“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 的观点;认识到了以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的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无节制的开发利用而导致了生态危机是多么的愚蠢;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种意识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它是人们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基础。
(2)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这一发展巨系统的主动者、推动者,同时,人本身也是发展的结果。人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存在物,其生活内容不仅包括经济活动,还包括各种生物需要、社会参与、自由时间的支配等多种方面,包括政治、文化等方面,人不仅要生存,还需要发展、享受等等,所有这些方面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要有质量上的提高。不断满足人的需求,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从广义上说$是为旨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战略,其根本就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种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与世界构成的一种相互规定、同构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虑人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出发点。
3.2 生态自然观要求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把自然也作为人类道德的对象,这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传统的伦理观只考虑人与人的关系,只是以人的利益或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只把人作为道德的对象,只承认人的道德地位和权利。正因为如此,这种传统的伦理观也就无视自然界中其他的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的存在:人只要需要,就可以恣意地砍伐和采挖#疯狂地掠杀和灭绝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其实,既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环境伦理学也就是人类伦理学的基础。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它认为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地球生态系统,对于整个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必要的、有利的,人类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尊重和维护自然的权利和价值,担负起爱护和保护大自然的道德责任,破除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存、和谐发展,不能以高消费的方式对自然界进行贪婪的掠夺,破坏了自己和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那样就是最大的不道德行为。
3.3 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导向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 4.1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撑体系,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致使南水北调、北煤南运、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极大地钳制了经济发展。另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扩大开放,坚持自力更生的情况下展开的,除了引进少量的资金与技术以外,主要的建设资金和近乎全部的资源是靠自己积累、自己生产的,而且所有的工业污染物都必须自己处理,不可能向发达国家那样从殖民地大量掠夺资源,而把污染物质倾倒到发展中国家,或是把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地开发利用非常有限的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可持续发展充分认识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有限性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大气质量、酸雨问题、水系污染、水土流失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人口素质较低,它将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许多困难,反过来又将影响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这必将给有限的耕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许多先进的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不平等的贸易交换或生产转移,变相地掠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污染我们的环境,不难看出中国环境的承受能力正在经受着极大的挑战。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4.3 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经济发展在量上的有限性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我们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垄断的强大壁垒,在技术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对外贸易等方面遇到种种阻力。同时,世界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化、严重化、国际绿色产品市场的普及化,竞争的激烈化以及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们这样一个在经济、科学发展水平上与少数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的人口大国,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承担比发达国家更多,更重的任务。因此,面对世界绿色市场的巨大冲击与压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才是高质量的、可持续的。
五、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同点
5.1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相近
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积淀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可持续发展:随着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模式在现代人类意识形态领域萌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成为学术界共同的心声。具体的讲,就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还要考虑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5.2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产生的现实根源相同 5.2.1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这种生态危机又集中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问题;人口问题。这些“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使得当代人类不断的对其进行反思。与此同时,随着生态科学的进步与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5.2.2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对大自然干预的程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亦不同。但总的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亦愈深,而受到污染破坏的环境又成为社会发展新的制约。尤其是近现代,这个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各国、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投资,制定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工艺技术,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人类正是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才终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
5.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实施途径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5.3.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发展并不是单纯的指经济发展,它包含着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第三,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着平等的发展权。
(2)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代际公平———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可进行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给予子孙更多的财富也要留下一片蓝天碧水,我们不能片面追求经济、过度开发资源、滥用环境权利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和消费的机会,为了满足自己的幸福,而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利益。二是代内公平———即所有的当代人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3)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个层面的理解,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的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4)共同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应该是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以上四条基本原则的内容正是生态自然观所持的基本思想。
5.3.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因为在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中,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而生态文明包含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等层面恰恰是可持续发展构成的要素。
5.4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在理论上殊途同归 5.4.1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对生态系统特征的解释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有一定时空范围、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并且整体、开放、动态平衡的系统。正是基于生态系统以上的特点,生态自然观理论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因子,人类与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更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5.4.2 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用实际行动来打破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环境效益,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而付出惨重的环境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概念中提出,不是不追求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何种形式、何种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去实行,才能协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按照这样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正确规范两个基本关系: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类应以高度民主的科学认识与道德责任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应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发展、公平、合作、协作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3]王伯鲁主编.科学技术教程—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关伯仁主编.环境科学基础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黄顺基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刘超臣,蒋辉主编.环境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第五篇: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论生态自然观与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西方学者以环境伦理学的形式展开的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提倡自然权利论和内在价值论,即所谓的生态自然观。其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而“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人类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
1前言
1.1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1.2美丽中国概念的诞生
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山要绿起来,人要富起来。为了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也为了让中国更好的了解世界。也为了充分展示中国人文神韵的丰富文化内容。展示中国方方面面的内容,民间文艺、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杂技、电视、电影、戏剧、曲艺、絵画等各个领域节目内容。将带领大家穿越中华大地的时间和空间经纬度;追寻中华文明传承子安地理、文化历史的故事;展现中华
文明的行进轨迹;在国际化的视野下,表现华夏文明的独特景观、风俗、娱乐、审美和思辨。展示中国的、各地的,各民族的灿烂文化遗产。引领观众体验和领悟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内涵。在世界范围内更好的展示中国最精华的民族瑰宝。为世界展示一个最美丽的中国。
2生态自然观
2.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2生态自然观的哲学及价值取向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人类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因素,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来探讨人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条合乎逻辑的思维路线。它强调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强调人活动的能动性和人的主导地位;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性。
我们必须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成是高度相关的有机统一体,充分肯定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倡导人类应该在促进生物圈的稳定与繁荣的基础上改造和利用自然。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整个地球的进化施加定向的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态平衡。人类和自然是同等重要的,只有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人类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态危机日趋严峻,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人类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中心,人既是自然之子,又是自然之友,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这种注重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互利性的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取向要求人类必须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地开发、利用自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并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美丽中国的美丽所在3.1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3.2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十六大以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渐进入党的执政视野,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过去10年间,从巴厘岛到哥本哈根、德班,历届气候大会上,中国带头许下并切实履行绿色发展的庄严承诺;从“十一五”首次设立约束性指标,到清理整顿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从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系列生态工程到出台节能减排计划,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9%到生态补偿机制稳步推进,中国正逐渐告别“黑色发展”,走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3.3 “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本届党中央执政理国最有富创新和特色的地方。近几年,“民生”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高频词”。从总书记关心灾民的吃饭、穿衣、喝水、住宿、医疗问题,总理“帮农民工讨薪”、“逛市场看肉价”,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关心和对改善民生问题的密切关注。“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4坚持生态自然观,创建美丽中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比其他一切动物强,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采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看来,我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平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于人性的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人类的创造活动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不改变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就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生态自然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落实生态自然观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 顾瑞珍韩洁.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新华网,2012年11月9日
[3] 黄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第3期
[4] 海上昆嵛.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寓意几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