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4:2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第一篇: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西峡县深深山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

西峡县香菇人食品有限公司

西峡县惠多利商贸有限公司

总经理杨一凡

经欢乐菇调查,西峡的双龙、丁河、西坪几个主要的香菇市场,在过年前后香菇都经历了小幅跌落和元宵节过后又小幅上扬的这样一个过程。具体时间节点和跌涨原因如下:

一、2014年1月1日—2014年2月16日属于节假日规律性下跌。

1.5公分以内腿长的通货每市斤36元左右,下跌2元左右;0.5公分以内腿长通货38元左右,下跌1元左右。

在西峡大量收购香菇的客商主要是福建、浙江、广州等地,这些地方的人很注重过阳历年,所以每年的阳历年前后他们都回家过节。他们一回家有的就停止收购,有的就委托本地客商收购,而本地客商就趁机压价。

1月20—2月16,也就是腊月20至元宵节这一段时间,西峡当地的中间商基本都在玩,很少有人下乡收购。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所以每年的这个时间西峡香菇价格都会出现下跌。

二、元宵节后至三月份属于节后正常价格回升。

在过节期间有的需求被抑制,同时节日期间菇农家里也有一定的存货,随着节后收购商陆续开业,现在香菇价格已经在缓慢上涨,不过没有超过去年新菇上市至阳历年这一段时间的价格。

三、三月份出口退税延期政策结束,退税率有可能下调将影响香菇价格。

据悉此次出口退税的税率可能会下调,但具体如何调整现在还不得而知。西峡香菇80%左右出口,所以税收政策对香菇的价格影响巨大请看下面的案例: 2011年底,国家为解决国内蔬菜供应波动较大的问题,调整了蔬菜(含香菇)加工、流通环节的税收政策,更新了出口商品的增值税退税表,把干香菇的退税率由原来的退15%调整为退5%。“新的退税政策自2012年3月1日起执行,导致出口企业出口香菇无利可图,出口业务严重受阻,企业大幅度缩小收购香菇数量,导致产地香菇价格应声下跌,当年通货在23元每市斤左右。菇农收入锐减,生产积极性受挫,香菇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第二篇:西峡香菇规模化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原稿)

西峡香菇规模化持续发展的研究报告

闫新发1 白明峰2 李文志3

(1.河南省西峡县神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河南省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 3.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峡分校

邮编474500)

摘要:西峡香菇,成为中国“南菇北移”的典范,闻名国内外,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成为我国中原以北和西部地区引导农村脱贫致富、富民强县、拓展就业门路的榜样,各级政府、科研、企业以及国内外客商相继前往观光模仿。

近年来,西峡香菇的技术和规模,在发展中优化,由手工家庭模式栽培转入机械化、合作化规模栽培与管理,不是一次旅游、一次参观、一次介绍就一目了然、逐一百通了。尤其是栽培规模形式,由每户1000—2000棒,跨越到每户数万棒的技术模式,成为各地参观和技术移植新的热点。本文以2012年的袋料香菇种植基地栽培模式发展为主题,透视其中的技术优化方面的重点问题,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西峡香菇

技术优化

规模扩展

异常问题

处理措施

西峡县春栽袋料香菇,自1994年开始,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精心策划、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稳步发展中,成为“华夏菇都”和“花菇之乡”,1999年的市场交易额由9000万元逐年递增到6.6亿元,成为中原最大的食用菌交易市场。

2000年以来,西峡香菇先后被国家农业部、中国蔬菜专家委员会、中国食用菌协会等单位授予“中国食用菌无公害科技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用菌优秀示范县”、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

随着国内国际市场消费香菇的增长,栽培规模也随之递增,栽培技术也在优化中发展,随之而来的较大规模形式的生产,克服和解决技术优化与技术革新中的新问题,我们对参与职能部门为菇农排忧解难、稳定产业结构健康发展的目标任务中,进行研究和总结。

1.袋料袋型扩展与效益稳定关系研究

袋型扩展与产量和效益关系研究

2000前后,每户栽培量1000—4000袋,手工割袋出菇。栽培袋型以17×55㎝栽培袋为主,每袋装合成培养料3㎏,干料1.35㎏,产出干菇0.1—0.125㎏,每千袋产菇100—125㎏,平均112.5㎏,市场价格每公斤24—55元,平均39.5元,每千袋产值3950元。每袋综合生产成本1.8—2.2元,每千袋成本平均2000元,每1000袋利润1950元。减去棚架、黑网、棚膜每千袋年损耗500元,净利润1450元。每户2000袋,投资4000元,产值8000元左右,纯利润3000元左右。

2008年—2011年,每户栽培量5000—30000袋,保水膜免割袋栽培。栽培袋型以18×63㎝为主,少数选用20×63㎝,以下按18㎝栽培袋10000袋进行计算:

每袋装合成原料3.5㎏,干料1.575㎏,产出干菇0.126㎏—0.157㎏,平均0.1415㎏,每万袋产量1260㎏—1570㎏,平均1415㎏。市场价格每公斤50—100元,平均75元,每万袋产值94500元—117750元。

栽培户实际每袋综合成品菌棒成本3.5—4.5元,每万袋成本平均40000元左右,种菇户每袋平均收入在6—12元之间,按上述平均产值106100元,扣除棚架、黑网、棚膜每千袋年损耗8000元,每万袋净利润58100元。

(注:以上产值和利润中包含管理成本和菇品烘干、加工、包装、销售成本。)1.2 机械化栽培与手工栽培效益关系研究

靠手工装袋生产,每天装袋1500--2000袋需要15--18人,用自动装袋机装袋,只需要5—8个人,一天可以装袋5000袋左右;每天不但省去10个人的工资开支,而且装袋数量等于250%的生产量。机械装袋一天与手工装袋相比相当于40—60个人的生产效率。1.1

手工割袋出菇管理,开始割袋的前4天,一个人只能管理1000袋左右,而用免割袋栽培的出菇管理,因为不需用人工割袋而自由长出香菇,一个人就可以管理10000个菌棒,完成温湿度调控和采收。与同等规模手工割袋出菇相比,减少8—10个人的工资开支。

1.3 不同接种方法与菌棒安全效果研究

经过对西峡县多个乡镇的栽培接种方式调查研究,和伴随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峡分校对全县栽培经过对西峡县多个乡镇的栽培接种方式调查研究,以及伴随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峡分校对全县栽培重点乡村的技术辅导过程发现,采用接种箱式接种的丹水、阳城、回车、五里桥、丁河等低山区乡镇中的菌棒安全成菌率稳定在95%以上,而在重阳、西平、军马河、石界河、桑坪等深山乡镇中的菇农,坚持采用“大室接种”(即大房间接种)的地方的菌棒安全成菌率,始终是在不稳定状态,菌棒安全成菌率在60—95%左右飘浮不定,尤其是进入推广免割袋扩大规模栽培以后的2008—2011年,采用箱式接种的乡村栽培户,没有反映菌棒越夏坏棒问题,只要是采用大房间接种的乡村,进入越夏前后的坏棒问题明显突出。其中主要原因是大房间接种过程中,存在接种人员进入时带入的自然空气、衣服及人体呼吸释放的含带病菌空气、大堆袋料相互挤压部位,无法消毒的表面携带杂菌和病菌等,是主要杂菌和致病菌的污染源。

另外,由于栽培数量增大的原因,接种后的三次刺孔增氧过程被缺少劳动力的栽培户省落,①是直接采用电动刺孔机“放大气”造成杂菌污染,②是栽培时间推迟,加上没有刺小孔,菌丝长速慢,放大气时已经进入28℃以上气温天气,强行高温“放大气”,导致菌棒污染率升高。③是个别栽培户的一次灭菌袋数太多,或者袋料含水率偏高,装袋前后放置几天才灭菌,引起培养料酸化影响菌棒成菌率。

2.节能减材促控灭菌数量的扩展

2.1、西峡模式灭菌形式与燃料关系的研究

西峡模式代料栽培袋原由15×55㎝向17×55㎝袋型转化过程中,首先采用容积为2×2×1.8m的专修灭菌炉,只能装入800—1200袋,烧掉木柴1350㎏左右,与栽培原料相等。西峡县委、县政府为了节约木柴、稳定栽培规模,于1998年开始实施“攻坚”决定,取消县、乡柴木交易场所16个,取消烧炭烤炭。全县原有的1000多座砖修灭菌炉全部改用烧煤。狠抓绿化植被不放松,推动社会柴改煤、改气,和科研部门攻关移动蒸汽灭菌炉柴改煤联合行动,加快以“柴改煤、改气、改灶”为重点的农村能源改革,合理控制林木资源消长量,稳定袋料香菇生产规模健康发展。

关闭木柴交易市场、改燃木柴生活为液化气和燃煤,并研究节能常压灭菌锅炉灭菌。不仅节省了大量木柴原料用于香菇生产,而且使每袋灭菌用木柴1.3㎏,减少到每次灭菌2500袋燃煤760㎏左右,每袋燃煤0.3㎏左右,与砖修炉相比,节约燃料成本76%以上。同时解决了砖修炉成本高、易损坏、寿命短、容量小、不可移动、灭菌数量受限、搬运损坏袋料等一连串影响菌棒成品率问题。

灭菌锅炉的一次灭菌容量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展,由14根产气管扩展到24—30管以上。其中一次灭菌3000—5000袋的24管灭菌锅炉,和灭菌数量在5000—15000袋的40—80根产汽管的常压灭菌锅炉,与自动装袋机和烘干机等中标国家农机补贴,进入《河南农机网》,服务河南及全国食用菌行业。

2.2、培育循环资源 稳定支柱产业规模

西峡县位于伏牛山南麓,总面积345平方公里中,分布着八山一水零点七分田。活立木总储量791万立方米,其中的中幼林占97.2%,森林覆盖率74.9%,为全省第一。在现有林木积蓄量中,有菇木林木215.3立方米,占林木蓄量的83%。分布于海拔200米左右的丘岭与1500米山区,年生长量约20万立方米。每年的用材林木枝梢、残次林改造的原料约10万立方米以上,可供栽培袋料香菇1亿袋。2005年以来,西峡县委、县政府为了保障南水北调流域植被的绿化质量,保护林木资源,从2006年起,禁止林业采伐,积极实施菌材外购战略,从东北三省、湖北、陕西等地调运菌材。稳定产业规模栽培数量在5000万袋左右。

为了确保西峡县委“坚持森林资源增长大于消耗的总原则”和“坚持发展袋料香菇与保护资源并重的原则”,确保《西峡县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菌果药优质商品基地五年攻坚规划》的实施,科学开发林木资源,确保香菇产业健康发展,达到一业兴百业旺的目标,已经沿312国道建成8万亩猕猴桃林果长廊;在山区乡镇新造板栗基地10万亩(新老板栗林地已达到26万亩);以山茱萸丰产基地为主的中药材基地20万亩(其中,以杜仲、辛荑、连翘等灌木类药材和血参等草科类药材为主的基地10万亩)。每年新增10万吨左右的果树修剪枝梢供给栽培木耳、猴头、灵芝、鸡腿菇、竹荪和白灵菇等食用菌药用菌。

2.3、强力推广柴改煤 保护资源增效益

西峡县自1995年开始,推广春季中型袋栽香菇的模式已闻名国内外,创建了闻名的双龙镇香菇市场,每年产出600多万公斤质优价廉的香菇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中西部食用菌集散大县。

这个县以每户每年栽培2000袋左右的模式,投资不足3000元,收入6000-10000元。菇农尝到了种菇甜头,把示范带动变成自觉行动。全县栽培数量由1995年的2000万袋,逐步上升到目前的5000万袋左右。

在袋料香菇接种前,使用传统的砖修炉灭菌过程中发现,每袋装入木屑1.05公斤,而灭菌烧柴需要1.25公斤以上;每炉装入700-800袋,每座灭菌炉每季只能定位灭菌两万袋以下。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增加了袋料成本,影响发展规模和效益。

西峡县委、县政府针对袋料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决定在保护和利用林木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狠抓绿化植被不放松,推动社会柴改煤、改气,和科研部门攻关移动蒸汽灭菌炉柴改煤联合行动,加快以“柴改煤、改气、改灶”为重点的农村能源改革,合理控制林木资源消长量,稳定袋料香菇生产规模健康发展。

于是,西峡县委、县政府于1998年开始实施“攻坚”决定,取消县、乡柴木交易场所16个,取消烧炭烤炭。全县原有的1000多座砖修灭菌炉全部改用烧煤。由中国食用菌协会食用菌机械定点生产厂研制的常压蒸汽灭菌炉,一次灭菌容量达到砖修炉两倍以上,每次灭菌烧煤150公斤左右。与烧柴的砖修炉相比,由原来的每袋耗柴1.25公斤下降到0.2公斤左右,每台蒸汽炉每季可以流动灭菌5-10万袋。

2.4、调整生活燃料,扩大栽培规模效益研究

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广泛宣传以煤代柴,有利于提高木柴应用价值,提高劳动效率,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利于降低袋料成本,增加种菇收入;有利于保护绿色植被,以林促菌、以菌养林、林菌果药共同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富民强县优越性。菇农们简单的对比,计算出每公斤袋料产出香菇干品80克以上,投入产出比在1:5以上的利益关系,及以煤代柴既省钱又省力的劳务帐和经济帐之后,山区农户也改用烧煤做饭。西峡用液化气和煤代替木柴的生活燃料改革措施实施效果,如按全县30%的人改烧木柴为烧煤、烧液化气做饭,每年可以节省木柴5万多吨,可以稳定栽培香菇规模5000万袋以上。

2.5 保护南水北调环境,采取木屑外调策略。

西峡县为了保障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上游水源涵养区,同时又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的难题一直未能得到破解,致使我县一直处于“有计划不敢利用,有资源不敢采伐”的两难境地。面对外购菌材市场的逐步萎缩和境内资源的日益损耗,如何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品牌不丢、市场不丢、技术不丢,生产规模稳定、农民收入不减,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难题。

南水北调水源环境,县委政府于2008年,菌材紧缺成为影响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看三难”。从县外看,菌材外调“难”。1998年以来,我县大力发展香菇产业,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林木资源,从2006年起,我县禁止林业采伐,积极实施菌材外购战略,开始从东北三省调运菌材,由于距离远、运输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等种种原因,使外购市场逐步缩放到湖北、陕西等地以及我县周边县市。但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菌材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给周边地区的林业资源带来了一定影响,引起了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周边多地已开始采取针对性措施,限制向我县供应菌材,有的县、市已收紧口子,加强林业监管,封锁林木外销渠道,对我县形成了挤压态势。从县内看,林木蓄积“难”。我县虽然一直实施林业“零”计划采伐政策,但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每外购生产1000袋袋料香菇菌材,架棚、灭菌、烘干等环节都要消耗相当于几百袋的县内林木资源,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近年来我县实施天然林禁伐、林木“休养生息”的蓄积量。从形势上看,资源利用“难”。我县是河南省林业第一大县,据了解,每年都有修枝抚育和天然林采伐计划,但

现在,如果来到老界岭(伏牛山主峰)深山中的二郎坪、太平镇、米坪、桑坪等乡镇,到处可见居民和餐饮业都已习惯使用燃煤和液化气做饭,丘岭乡村还修建了沼气灶,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天天顿顿靠烧柴、家家户户砍柴烧的自古遗传生活方式。西峡人的植树造林习惯已经变成菇农、果农和药农的自觉行动,就连上等高产粮田也竞相栽上了经济林、果树和药材.西峡县已经成为“绿色植被覆盖,鸟语果香诱人”的观光旅游大县。

3、选育优良菌株,适应栽培规模的持续发展

3.1、当家菌株的规模化栽培效果研究

西峡县由1986年开始,在太平镇乡镇企业建立“实验菌种厂”,由河南省科学院派出食用菌工程技术员,推广椴木黑木耳和椴木香菇栽培技术。1988年,县政府组织人员到湖北金山参观椴木香菇规模种植后,在全县展开规模栽培。位于山区乡镇汇集的三角接集镇蛇尾乡,初步形成了一个小型香菇交易市场。

为了解决椴木香菇消耗林木资源问题,由县委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各局委办和乡镇领导到浙江磐安、庆元等地参观考察以后,总结1994年在太平镇规模栽培的经验,1995年提出了“倾全县之力,集众家之长,誓夺全国香菇第一县”的口号,县政府也迅速成立了食用菌生产办公室,每一个局委办和乡镇政府,建立一个2000袋以上的袋料香菇种植样板基地,用于样板展示和技术培训实验场地。

经过3年的规模化栽培对比选育,从选育的11个菌株中选出“9608”作为西峡县的当家品种。

1999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袋料香菇“258工程”发展计划,即2000万袋的示范,5000万袋的推广,全国香菇保有量最低达到8000万袋,为西峡“菌果药大县”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西峡以香菇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带动了全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香菇年交易额达到30多亿元。

3.2、选育菌株的必要性与新菌株研究

3.3多品种开发草腐菌品种,丰富市场需求

4、推广保水膜免割袋栽培,适应栽培规模扩展 4.1、免割袋与手工割袋管理效益研究

袋料香菇立体层架不脱袋出菇过程,需要用小刀沿子实菇蕾体顶上的塑料薄膜,环割3/4圈,从开始出菇到停止出菇,需要4—6天的人工割袋,一个菌棒4—6天以内出菇10—40个,一个人工一天可以进行选菇蕾、割口、压挤或捥掉畸形菇的管理菌棒数量在400—800个左右。

出菇集中时,如果缺少人数,需要整夜不眠割袋口。因此,一个家庭栽培量超过2000袋就管理不了。栽培大户花钱用人割袋,每一潮菇每1000棒需要开支200—500元还不算管饭和招待费,按出4潮估计算,每千个菌棒需要割口开支800—1500元。

推广保水免割栽培,省去手工割袋出菇工序,不仅节省了人工费用、减少劳动强度,而且为扩大栽培规模提供有利条件。

4.2、免割袋栽培的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根据从实验到推广的6年经验有以下几个要点:①是菌棒双层薄膜越夏,保湿性能提高,保温性能增强,需要调低培养料的用水比例(以48%--55%为佳)和上架越夏管理,有利于通风降温,防止烧菌。②是放大气刺孔眼的排湿气性能降低,需要根据菌棒含水量,适当增加刺孔数量或者加大刺孔锥直径。③是出菇过程,保水膜的保湿性能与塑料袋膜相比有所下降,需要根据出菇要求调整湿度管理:幼蕾期以高度保湿为主,花菇管理可以按照西峡农广分校发放的“农民技能培训教材《西峡模式香菇免割袋栽培新技术》的技术程序栽培和管理,或上网搜索“花菇闫新发”,查阅上网刊物的经验资料,按程序管理,以双层黑网架一层塑料棚膜的越夏模式,监控调整温湿度为主。

4.2.1、培养料含水率与出菇关系研究

西峡县的规模化近20年经验验证,出菇效果较好的菌棒表面应有均匀的白色斑点(称谓“豹花斑”),指甲大小的白色斑点面积占菌棒表面积5—10%为适中,自由出菇数量在5—20个,出菇质量比较好。保持这样出菇标准的菌棒含水率是50%--55%。

4.2.2、培养料含水率与刺孔数量研究

传统香菇菌棒含水率在55—60%之间,放大气 的刺孔数量是4行,每行8—10孔的实际出菇效果中,截止2013年的栽培调查,仍有30%左右的栽培户的菌棒,因为含水量偏高、转色重、或菌棒转色无“豹花斑”而不能达到理想出菇效果。

采用保水膜免割袋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几年来的实践验证,18×63栽培袋菌棒“放大气”的刺孔数量以5—6行,每行8—10个孔,总计刺孔50—60个的菌棒转色质量和出菇效果比较好,其中以刺孔针直径8㎜的菌棒产生“豹花斑”的稳定比例占85左右。

5、全县乡村技术信息联网培训,为菇农排忧解难 全县各乡镇和各村进行栽培技术问题反馈信息联网,发现栽培或管理问题,分别由县菌办和科研中心、农业局技术指导站和农广分校、阳光办等单位分类负责,为稳定栽培规模的稳定和菇农栽培效益。进行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其中,科研中心以普及推广标准化栽培模式和当家品种的菌种供应的应用问题为主,进行培训、监督、服务;技术指导站和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等部门,负责产业化基础技术和优化技术,以及栽培过程的实际问题、各乡镇及各村反馈问题,进行分批、分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形成“县乡村户信息通,科技部门有分工,标准发展解忧难,菇农欢迎效益增”的稳步发展态势。

6、出口创汇连年翻番。2011年,全县香菇产量达27万吨(鲜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10,产值达16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5%。2012年1~9月全县香菇共出口7000吨,创汇1亿美元

2011年全县15家香菇出口企业共出口1.5万吨,出口创汇2.5亿美元,2012年,全县从事香菇种植的农户达到3万多户,占全县农户的l/3,全县15个乡镇的香菇种植达1亿袋,总产量17万吨,产值达11亿元以上,综合收入2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西峡香菇出口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的1/5,占南阳农产品出口额近1/2,占全县农产品出口额的4/5,西峡香菇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8、推广香菇餐桌菜肴和深加工技术,培育香菇消费市场

西峡县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重点,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峡分校分工负责推广优选规模管理经验,提高香菇质量和产量,同时培训餐桌经济相关技术,结合香菇生产技术优化培训,把香菇的烹调技艺、菇柄粗加工工艺和精加工工艺融为一体,引导香菇产业生产与健康消费观念相结合,引起学员的高度兴趣,认真记录鲜香菇的烹调技术要点、菇柄粗加工的餐厨方法等。

参考文献:

〔1〕丁世显

集众家之长倾全县之力 誓夺全国香菇第一县。《河南日报》1998年2月23日头版 〔2〕张大棚 西峡无公害香菇再创佳绩--西峡获省“无公害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称号 《食用菌市场》2003(2)12页

〔3〕闫新发 闫晓笛 张改英

围绕节能促发展 环保效益双丰收—西峡县绿色环保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食用菌市场》2003(5):25—26页

〔4〕闫新发 张改英 王小波 “西峡模式”袋栽香菇新技术。《食用菌市场》2004(2):39-40页;重刊《食用菌市场》2006(10):72—73页

〔5 闫新法 “西峡模式”袋料香菇规模效益分析。《食用菌市场》2004(8):10-11页

〔6〕李文志 周平霞 闫新法 等 北方免割袋香菇栽培的几种异常问题预防措施。《食用菌》2010(3):35-36页

〔7〕闫新发 “西峡模式”香菇菌种选育新技术。《食用菌市场》2007(2):76—77页 〔8〕闫新发 马春歌 香菇同步催花技术 《食用菌》2001(1)30页

〔9〕闫新发 张改英 闫晓笛 香菇综合催蕾技术 《食用菌市场》2002(5)27页 〔10〕闫新发 张改英 闫晓笛 天白花菇培育技术 《食用菌》2003(5)30-31页

〔11〕李文志 周平霞 闫新发 李文蕊 杨采风 北方免割袋香菇栽培的几种异常问题预防措施。《食用菌》2010(3):35—36页

〔12〕谢晓 宋峰 李文志 闫新发 提高春栽代料香菇效益的几种措施。《河南农业》2009.8(上):43页 〔13〕李小乔 李文志 闫新发 北方免割袋花菇高产培育新技术。《新农民》2011(07):12—14页 〔14〕闫新发 李文志 代料香菇安全越夏八方措施。《食用菌市场》2006(4):22—23页

〔15〕闫新发 马宗武 于永洁 开封地区袋栽香菇的研究报告。《食用菌市场》2004(10):42—43页 〔16〕闫新发 韩国花菇培育的研究报告(上),2008(3):70—71页; 韩国花菇培育的研究报告(下),2008(11):31页

12.西峡县文件:

①、西政文[1997]98号文件。②、西发[1999]27号文件。③、西发[1999]28号文件。④、《’99中国·西峡香菇产业高层次开发暨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文辑》,中共西峡县委、县政府办公室编印1999年11月版第98-104页、第111-115页。

作者简介:闫新发,汉族,生于1951年,自修南阳食用菌农函大,食用菌高级工程师,河南西峡神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峡分校特邀食用菌专业辅导老师。自1976年开始从事西峡县的规模化食用菌技术推广和样板示范菇场管理,擅长电子自动化、机械自动化和食用菌育种、规模化、工厂化“无菌化”先进技术研究,发表食用菌育种、液体菌种、规模化管理等技术论文40多篇。

通讯联络:

以下为参考资料:

河南省位于我国北纬32-35℃,南与长江以北的河北省接壤,北部跨过黄河,与河北省和内蒙古地区相邻,一月平均气温0℃左右,7月平均气温26-28℃,无霜期7-8个月,年平均降水量 600-1000毫米,属于半湿润半干燥地域,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可循环绿色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发展代料香菇和花菇培养技术。随着西峡县代料栽培模式在中原以北地区的影响作用,2009年香菇出口量领衔全国出口总量的74.6%,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西峡县春栽代料香菇模式和泌阳县秋季大袋栽培香菇的带动下,全省各县市地区利用不同的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以代料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例如,西峡县周边的淅川县、栾川县、卢氏县、南召县、鲁山县、内乡县和三门峡市、灵宝市、洛阳市等以及湖北、陕西、山西、安徽等临近区域,移植西峡春季栽培技术为主,其他各地为春栽和夏秋栽的混合模式 栽培。其中,灵宝市的合作社大型菇场发展模式中,是利用苹果树枝为原料,在宽8m-10m长30m-50m蔬菜大棚优化的菇棚中,进行春栽、秋栽和冬栽的西峡县层架式自然出菇模式,全部采用香菇免割袋机械化规模栽培与管理方法,冬春季节以花菇培养为主,夏秋季节以鲜品菇生产为主,具有向全省乃至全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优化型栽培新模式特点。本文以西峡县和灵宝市的栽培模式为例,介绍免割袋花菇栽培与管理的技术经验。

二.生产职责程序模式变化。

原料制备--菌种选育和菌种生产供应--袋料生产和灭菌--接种和养菌--出菇管理--采收和加工--储藏和销售--菇品及菌丝体废原料的饲料肥料深加工销售。合作社以股份制入股,集中领导,职责分工,统一按照规范技术优化方案管理,统一工厂化生产模式,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利润分红。

三.生产基地建造:

1. 场区选择与建设规划:场区选择背风朝阳,水电充足,交通方便,菇棚(东西长向)采光面南向,有利于冬季出菇采暖。

西峡模式 场区设计(适宜冬季自然气温不低于零下5℃的地区),根据规模和场地大小而定,(1)菇棚区中心走道3-6m。(2)立体层架菇棚长10-30m,棚宽3m,棚间距离1-1.5m,(菇棚中心高2.2-2.3m,出菇层架用钢管或水泥制成6-7层骨架,中心双排出菇架宽0.9m,架高2.2m(上面用竹片作棚拱),架腿埋深0.4m;两边排放菌棒架宽0.45m,高1.8m,架腿埋深0.4m),(3)遮阳网架高 3m,用95%高密度遮阳网,既可以拉紧抗风又能开合调光为适宜。(4)菇棚用水,在菇棚区打5m以下的深井,供给菇棚15-18℃地下恒温的“无菌”水,利于出菇管理的冬夏两季催菇和夏季预防高温用水。菇棚用水采用地埋水管,每个菇棚留1-3个水口。(5)袋料生产场地和菇棚区主要通道用水泥硬化。(6)生活、办公、加工和物料仓库建造钢结构简易房,或用大棚分隔的板房式房间。冷储需要建造保温房。

2. 优化型蔬菜大棚式菇棚(适宜西北气候偏干燥以及自然气温低于零下5C°左右的地区):优化之一是采光棚弓的前沿弓高由蔬菜棚的1m改为1.5m,适宜棚内立体层架排放和工作走动;优化之二是在大棚两端的墙体高于2m的上方开一个可以开关的放风窗口,用于排放棚内高温;优化之三是在相距塑料弓棚上面0.7-1m高处,再加一层遮阳网弓架,用于夏季出菇或菌棒越夏遮阳。其它建造模式和质量要求与蔬菜大棚同样,前后棚沿棚膜接口可以拉开通风,大棚上的塑料棚膜、保温毡、遮阳网,用卷帘机操作调温、调光、调湿、通风操作更加方便、省力、快捷。

第三篇: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曾理 易径益 王超贾飞 李国华 铎善荣 王玥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

二、改革开放的成就

三、改革开放的生活

四、改革开放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

1、三十年前的小岗村30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只是一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小岗作为“吃粮靠返销、用钱靠

1978村的18索农村致富新路301、从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小岗村探18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大包干”生死的新型合作经济给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2007600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414020多年经济停滞不前的状况。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

3、小岗村的民生变迁?小岗村的民生变迁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先实行“大包干”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中国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满身光环?近一条“现代农业——旅游产业——

30。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现在的小岗村新貌小岗人

5万多人来小岗村参观学习。目前

岗的明天会更美好。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1?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4年国务院发出《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确定开放14个沿海??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1992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

3?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兴建?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1992、1994年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高

7月香港回归?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同年12月澳门回归?2000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WTO,?同年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2004“振兴东北”战略2005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6龙跨越世界屋脊2007圆千年梦想国威大振2008年 北京奥运会8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城乡规划法、就业促进法等一批重要法律将在年内实施。科技?射成功。2008?现在中国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歼-20】和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了。歼-20 2011年1月11日90分钟。被认为可以和美国F-22和俄罗斯T-50相抗衡的战斗机。??(1)改革开放309.7%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2)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中国30年

活也发生 变化“中

?吃„不再只是为了填饱肚

?这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上海?现在的上海和新农村的建设“?黄包车也是一种上品生活?汽

2008年109.78亿户。手机用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64.1(3)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中国改革开放30(4)

——和平稳定、201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世界银行数据)名次 国家GDP(亿美元)1美国1425632中国58786 3日本54742 4德国334675法国264936英国217457意大利211278巴西157199西班牙14602 10加拿大1336011印度1296012俄罗斯1230713澳大利亚924614墨西哥874915韩国8325

三、改革开放的问题

1、社会民生问题二元户籍制度:现实中国的不和谐——特权、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市差距、身份

。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

三、?现代化之路注定是不

?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第四篇:第十六期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情况及建议

第十六期

西峡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情况及建议

菌办 孙淮明

从2005年我县开始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以2006年成立“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联合会”为标志,从寨根乡的寨根基地开始发展,到目前,全县已建香菇基地146个,规模2569.5万袋,占14%,产值在2亿元以上,进入基地的农户达8600户,占菇农的24.5%。特别是从2008年开始,西峡香菇得到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支持以来,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得到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先后建成了寨根面积200亩、规模120万袋、产值达1200万元的大基地;五里桥北堂的占地80亩、规模80万袋、产值达80万元的基地;石界河塘湾村建成山区梯田式特色化标准化香菇基地,该基地占地60亩,规模600万袋,产值达600万元的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在推动西峡香菇产业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一、作用

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以来,已历经五年,产生的效益显而已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香菇质量的提高。西峡香菇推行标准化、集约化的基地模式。它的最直接作用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过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质量、不注重质量安全,香菇上粘有异物、异味,含农残、含有重金属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西峡香菇通过标准化生产,广大菇农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所提高,菇农知道,哪些地方不能种香菇?哪些料不能用?哪些水不能使用?香菇咋摘?咋放?咋烘?咋存都一清二楚。西峡香菇出口上千批次,通过上千次的检验没有出现农残超标和重金属超标的现象。通过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我县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出口香菇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称号、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称号、中国食用菌协会“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的称号、“河南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称号,被河南省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和南阳市人民政府通报表彰。

2、品牌作用。“西峡香菇”品牌如何建立的,我认 为,正是有了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带动,逐渐形成的。过去人们总是把西峡香菇说成是袋料香菇,只说出了“品种名称”,没有“品牌名称”。目前,西峡香菇已成为蜚声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国内有38家香菇出口企业在西峡进行基地备案,使用西峡某某产地香菇,没有这个备案香菇是出不了口的。

3、辐射带动作用。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生产模式,受到西峡广大菇农的崇尚,并在全国食用菌行业内推广。据调查了解,自2010年底全县有27000余户菇农自发地把木质棚架改为水泥棚架,全县146个标准化基地除84个县政府扶持建设以外有62个基地是群众自发规划建设的。西峡香菇实行的“三改、三化”生产方式,被业内称为“西峡模式”加以推广,目前,泌阳、湖北随州等地都在推广和使用“西峡模式”。

4、生态作用。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三改、三化”。“三改”的关键是改木质棚架为水泥棚架,从2008年到2010年底,全县木质棚架改水泥棚架为27000个,每个水泥棚架按需用0.5方木材计算27000个水泥棚架可节约木材14000方。丁河镇邪地村支部书记反映说:“自从推广水泥棚架后,我们村每年少砍树木2000棵。”少砍了树木,节约了木材,自然就保护了生态。

5、经济效益。开展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增加菇农的收入。据海关发布的出口信息:湖北省随州香菇出口是14.63美元,浙江省丽水香菇出口为14.48美元,而西峡香菇的出口价是16.62美元/公斤,一公斤高出其他地区2个美元。

二、感想

1、要坚定不移地走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的路子。实践证明,西峡香菇产业走标准化生产的路子是正确的,上符合中央的方针政策,下符合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中符合国际市场的发展形势,总之,我们只有走标准化生产的路子,西峡香菇的发展才有出路。

2、必须政府做主导。县、乡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加强对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领导,摆上工作日程,不可放任不管不问,要对标准化基地进行规划、监督和指导,从实践上看,哪个地方的领导重视香菇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哪个地方的香菇种植水平就高,哪个地方的香菇品质就好,哪个地方的香菇产业效益就好。反之,哪里的种植水平不高,品质一般,效益较差。

3、必须政府投入。西峡香菇产业形势发展这么好、这么快,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有了项目的支撑才使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得到发展,才使整个产业得到提升。据统计,从2008年起全县每年投入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其中,省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扶持资金300万元以上,乡镇及群众自筹1000万元以上。

三、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认识问题。尽管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食用菌协会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在基地建设工作中有些干部群众对建设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认识还不到位。表现在被动的多,主动的少,上面强调强烈了,多干一点,要求松了就放松一些,在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把西峡香菇产业放在准确的位置。

2、投入问题。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投入资金分三块,一块是有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重点解决水泥大棚的费用;一块是乡镇投入资金,主要解决基地内的水电路及用地、绿化等配套资金;一块是群众自筹资金,主要用于搭棚用的竹、丝、网、杆的费用。从资金投入结构上看是以省投入资金为主要推动力,一旦失去省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的支持,将必影响全县的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

3、标准低的问题。尽管县菌办在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中制订了“三园四化”、“三改、三化”的建设标准,但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着规划标准化,不按规划实施的问题,再者就是配套不完善,该修的路没修,该打的井没打,该架的电没架,该拆除的篱笆没有拆除等等问题,影响全 县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水平。

4、质量差的问题。除建设标准低的问题外,一部分基地还存在着施工质量差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打水泥棚架时,不按标准要求打造,工艺粗糙,外棚架高低不平,道路宽窄不一等问题,影响基地整体效果和使用效果。

四、思考与建议

香菇产业在西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不是可有可无的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中15亿的产值,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可与它相比。它既不能丢,也不能不培育,还应该拿出当年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热情,拿出“倾全县之力,聚众家之长,誓守中国香菇第一县”的气势,认真抓好香菇产业。

第一,加强领导。领导出智慧,领导出思路,领导是决定的因素,香菇产业正处在一个爬坡上升期,尽管近年来生产形势较好,市场形势稳定,但也存在如资金、项目、场地、出口及出口退税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领导出面进行指导和协调,需要领导统筹规划,齐心合力抓发展的工作局面。

第二,自我加压,增强动力。尽管我县香菇产业出口超亿,但不能一叶盖全,我们在食用菌的科研方面,在市场建设方面,在产业文化建设方面,都存在不如别人的地方。因此,需要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居安思危,多想 想怎么办?多想想怎么干?怎样才能干好?

第三,加大人才投入和科研设施投入。人才是基础、人才是保障。目前,我县科研中心是即缺人才、又缺设施,条件差、底子溥,十几个人基本靠卖菌种维持生存,基本发挥不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服务的作用。县菌办也是缺专业技术人员,希望县委、县政府给予重视,给予解决。

第四,加入投入。西峡香菇产业这么快,香菇基地建设的这么好,除有正确的工作思路外,主要就是省农业结构调整资金的支持,没有这项资金的推动,不可能建设西峡香菇标准化基地。因此,希望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200—300万元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资金扶持推动产业发展,确保西峡香菇的品牌、质量和效益。

以上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和建议,仅供领导参考。

第五篇:春节前后感受

春节前后感受

一年一度的春节临近了,让很多身在异乡打拼的人们回家有了和亲人们短暂的相聚。现在过春节,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期盼反而多了一些惆怅。到了中年这个年龄段的人说实话,真不愿意过春节,虽说不过春节生命的时光也照样流失,可是受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传统的影响,好像只有春节过了,才算新一年的开始,旧一年的结束。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私家车源源不断的开进了平常百姓家,节前购物似乎成了众所周知的习惯。不管你身处何处是否有和我同样的感受,出门车多人多,到处堵。用车流人海形容一点也不过份,谁也不让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你挤我挤,你急我急,很快就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这又是何苦呢?大家都彼此谦让一点点儿,就都会相安无事,想想忙碌一年了。也该在这属于自己的这几天小假期内图个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吧!

随着汽车的增多,空气的质量也越来越差,没有了儿时湛蓝湛蓝的天空和几乎看不见的蓝天白云,反而多的是充满有毒、有异味的雾霾天气。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少放烟花爆竹,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忙忙碌碌的、不分日夜的、昼夜颠倒的把春节过去了。

好了,什么也不说了,在此预祝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马上发财、马上有钱、马年工作愉快,全家幸福,事事顺心!

下载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春节前后西峡香菇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论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现象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有人非常怀念“毛泽东时代”。他......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及感想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使得它却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012春节前后动力情况回报

    动力设备公司2012年春节前后情况回报2012年春节,动力设备公司本着安全、和谐、稳定的原则,认真落实场有关会议及领导指示精神,强化动力管理,切实做好用电服务工作,为保证春节前后......

    春节前后(招聘)工作计划111

    信多达人力资源部 2012年元旦前后(招聘)工作计划 一、集市招聘: 1、 春节前以一些大型集市为重点宣传、招聘对象。 2、 以周边市区乡镇,农村集市宣传、招聘。(上午集市,下午走进村......

    春节前后日记100字

    春节前后日记要写些什么内容呢?该如何下笔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春节前后日记范文,仅供参考~春节前后日记【1】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

    教学评估前后的变化(优秀范文5篇)

    教学评估前后学校的改变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

    改革开放前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本小组成员 组长:余平组员:薛亮 吴婧芸 郭丹英 林芳 张秀平张晓俞 陈小芳 陈婷婷 林苏娟 本课题内容以及人员分配 一、余平:开篇引导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