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高考:“稳”字当先
2014高考:“稳”字当先,好大学依然难考
2013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而一些准高三的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却刚刚开始,如何更好地把握2014年命题趋势和规划高三一年的学习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心头之“痒”。
去年高考部分科目考题偏难,比如去年高考本市文综平均得分为150分(满分300),而正常情况平均分应该在180分左右。今年高考试题难度突然的“飞流直下”,在让考生和家长感到有些惊喜的同时,也为分数线的“水涨船高”感到触不可及。而对于参加2014年高考的考生而言,高考难度的下降更让他们接下来的备考感到困惑和纠结。
2013年命题难度下降,具有某种风向标的意义
2013年高考试题难度明显下降,立竿见影的效果是高考分数线全线飘红一路大涨,具有标志意义的文理科一本线分别上涨54分和73分。今年分数线上涨是在大家预期之内,上涨幅度之大则让不少业内专家感到有些意外。光华鼎力教育执行校长李谓认为,无论如何,今年高考命题难度的调整具有某种风向标的意义,不仅代表未来高考命题的趋势,而且直接影响今后中学的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
“高考命题历来讲究平稳,尽量避免“大起大落”。但从今年高考分数来看,北京高考的确出现“大起”。这一变化既是去年分数线偏低状况的反弹,也是对未来高考命题趋势的预示。”专家分析,今年高考试题突出考察课程的主干知识和着重培养的主干能力,全卷在设计上针对这部分内容增加一定比重,这也是未来高考命题趋势。
2014年命题趋势,“稳”字当先,但考好大学依然困难
关于2014年命题趋势,名师预计明年命题难度和方向,会根据专家意见调整,但趋势依然保持以下七个特点:一是由“稳中求变”向“稳中求新”转变;二是由“能力立意”向“问题立意”靠拢;三是由“偏难怪”向“易新活”过渡;四是考生人数减少,录取率逐年提高;五是大学好考了,但考名校依然竞争激烈;六是考生的分数竞争不仅在课堂上,更在课外辅导上;七是考生的升学竞争不仅在院校上,更在所学专业上。
光华鼎力教育执行校长李谓指出,今后高考重要的是比高考前快不快(心态、技巧)、一模前对不对(毅力、方法)、寒署假前会不会(能力、知识),这些对考生今后不的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15万,录取率75%,学生生源继续下降。虽然生源下降,但很多地方院校至今仍然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大学变得更容易了。但让家长和考生感到焦虑的是,一些著名高校,却在悄悄下调招生计划,清华、北大、复旦等一流名校招生口袋依然捂得很紧,比如复旦大学已经从2001年的3440人/年下调至近年2840/年左右。
李谓认为,高考升学率虽然越来越高,可是国内好大学、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仍处于短缺局面,升学压力已从“上大学”转变为“上好大学”,通过高考上名校的竞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014备考战略:目标要准,状态要稳,抓分要狠,专题要频
专家指出,高三是整个高中备考的飞跃期,是对前面学习的熟练运用和技巧,这时会面临很多综合性的题目,如果综合能力不强,那么就会很被动。“要有针对性的做题,要保证做题的目的是要突破某一个知识弱点,最关键的是要有方法和技巧,学会总结。”
对于新高三的考生来,如何进行备考规划,修炼新高三备考方法,进而快速提升复习效率呢?专家强调,要打赢2014年高考战役,就要击破高考复习软肋,考生在高考复习工作中存在着软肋,有些甚至是导致考生最终失利的环节,软肋一旦得到解决、突破,高考复习1
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是惊人的效果。
李谓建议,对于新高三的孩子来说,这个暑假是进行高考成绩突破的一个关键时段,学生一定要抓住,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提前认识高考,了解高考,找到与高考的差距,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新高三学生,在暑假备考中,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把握高考走向,分段复习,明确各阶段任务,抓住重点,保证复习效率!”(翟良)
第二篇:语文教学读字当先
语文教学读字当先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读为主的教学是一种简便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它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然而,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环节的引领,而忽视了学生自读感知环节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环节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采用填压的方式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一味的注入学生的大脑。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更多的融入了教师思维的印记,而缺失了学生自己内在的,特有的东西。因此,本文试着从自读感知环节的朗读,精读领悟环节的教师指导,和诵读表达环节的学生朗读,这几个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一知半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读;感知;精读;领悟;诵读;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05-01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环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环节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环节,孰不知自读感知环节是基础,它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极有帮助,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那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不全面、不深入,缺乏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环节,学生对课文的这种参差不齐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点拨、指导,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课文内容、体味语句含义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环节引领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环节学生的自悟自得和诵读表达环节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
1.自读中感知,读得充分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部分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学生自己读不会有多大效果,教师的讲解会更全面,与其让他们读,倒不如自己多讲些给他们听。于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就对文章的字词句段,布局谋篇大加分析,不停地讲解,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导致他们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学生的角色只是一个听众而不是这篇文章的读者,他们所获得的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真是食而不知其味。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使本来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致使学生变得呆板。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只要充当配角,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2.精读中领悟,读到好处
读一篇文章,仅停留在学生的自悟自得上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知识水平、阅读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文章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理清文章脉络,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在学生自己阅读领悟的同时,教师可以作巧妙的点拨,要“点”得合理,“拨”得恰到好处。
3.诵读中表达,读中生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章作者心灵的沟通,与作者面对面的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以及长久性的记忆。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必须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缓急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真正做到读中生情。《大江保卫战》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播放了歌曲,动人的歌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文中的情感,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还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文章的情境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是“情”的真实流露。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自读的情感;精读与感悟;以及诵读中表达,从根本上提高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读”的艺术培养。
第三篇:经验交流材料:“谋”字当先 助推企业混改行稳致远( 集团公司)
集团公司经验交流材料:“谋”字当先
助推企业混改行稳致远
XX集团公司出资监管企业——江西省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公司),是江西省军民融合企业、南昌市服务业龙头企业,其所在安全评价市场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该企业自入选江西省百户国企混改攻坚行动以来,XX集团公司高度重视XX科技公司的混改工作,定期对混改工作进行调度推进。正视混改过程中存在问题,积极深入谋划,坚持组织调度、依法合规、科学规划,以股权结构优化为切入点,大力推动XX科技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发展态势良好。截至今年二季度末,XX科技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资产总额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同比增长XX%;净资产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增长XX%。
一、坚持组织调度、专班负责“不松手”
为保证高质量完成XX科技公司的混改工作,XX集团公司还着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一名作为XX科技公司混改任务落实的领导,改革办负责同志担任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既部署谋划好深化改革“最先一公里”,又切实打通改革举措落实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动真碰硬,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一竿子抓到底”。一是强化组织。由公司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企业参与成立工作专班,编制混改工作清单、动态表,明确责任人和进度安排。二是强化调度。形成周协调机制,每周召开混改工作协调会,通报混改工作动态,调度混改工作进展,核销及更新任务安排,协调解决改革难题。建立沟通联络微信群,就混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第一时间进行沟通,研究解决方案,有效地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耽误时间。
二、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不缩手”
XX集团公司推进XX科技公司混改过程中,坚持充分论证,做到科学规划“不甩手”。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依法依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切实做到程序规范、机会公平、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防止暗箱操作、利益输送、化公为私、逃废债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稳妥设计混改方案。混改是一项政策性强,但又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的系统工程,混改要谋定而后动,先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后稳妥实施。XX集团公司根据企业发展方向,立足企业改革需要,做好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同时,按照《XX集团公司出资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明确引进非国有资本的条件要求、方式等,开展改革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统筹设计改革组织保障和进度安排等内容。二是建立科学决策程序。为确保混改工作科学决策,XX集团公司法务部门进行全程把关,并聘请法律顾问提供合同制定的法律专业意见与咨询支持。同时,在推进XX科技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公司章程,加强党的领导,规范内部决策和上报程序,增强了决策透明性,确保混改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三是强化监督追责机制。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出发,制定了企业治理主体权责清单,明确了公司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在投资决策、选人用人、薪酬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权限,让混改后建立起来的多元化专业背景、多方股权制衡的董事会,能够真正依据市场需求信息和产业发展趋势,自主高效地进行公司经营决策,持续释放改革正效应。
三、坚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不甩手”。
一是合理设计,调整优化混改企业股权结构。
混改后XX科技公司成为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XX集团公司XX%,投资者XX%,骨干员工XX%。为激发非国有股东积极参与XX科技生产经营,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修改公司章程必须全体股东通过”。二是立柱架梁,理顺混改推进程序。XX集团公司坚持以制度建设巩固改革成果,在推进XX科技公司混改工作中,工作组始终按照《XX集团公司出资监管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依法依规开展各项工作,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完善混改工作机制。三是稳慎实施,深化混改后薪酬考核分配改革。一方面,以团队负责制、管理扁平化、加强市场化原则实施组织机构改制;另一方面,以薪资结构调整、体现多劳多得、调动积极性为原则实行薪酬改革,推行“基薪+超额提成+团队负责制”的薪酬激励模式。通过谋划在先、部署在先,XX科技公司成功引进了战略投资者、顺利实施了骨干员工持股,成功完成了XX集团公司存量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单”,为下一步全面深化XX集团系统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下一步,XX集团公司将继续推动XX科技公司朝着省属综合性技术服务龙头企业的目标迈进,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激励约束制度改革,坚持以“市场为龙头,服务为主体,质量为核心”,拓展职业卫生、地质灾害、环境、消防、培训等新业务,拓展省内外潜力市场,到2025年营业收入突破XX万,利润总额突破XX万元,力争实现上市。
第四篇:教师演讲稿《解放思想,“勇”字当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评委、同学们,晚上好。我叫邹贤,现任计算基础课程的老师,以及07中专护理8班的班主任。今天晚上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勇字当先》李大钊说过: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宋庆龄也说过: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改革的浪潮中,就更应勇于承担起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重担,有敢为人先的锐气、魄力和胆识。解放思想,它需要冲破许多障碍,摒弃许多传统陈旧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冲破障碍,舍弃许多传统陈旧的观念。要做到这一点,不但需要在思想上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有一定的胆略和勇气。解放思想首先需要有否定的勇气。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昨天是先进的技术,到今天,它可能就落后了。同样,昨天是一个先进的观念,到今天,也许就保守了。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就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随着计算机技术革新的飞速发展,教材是过去时,但我们的思想却应该是现在时,甚至是将来时,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知识,打破旧有的知识结构,也能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行列中.社会的每一次变革与进步,都会打破原来的利益平衡而寻求一种新的利益平衡。
第五篇:“四有教师”学习心得:“爱”字当先
“四有教师”学习心得:“爱”字当先
“四有教师”学习心得:“爱”字当先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因为这项事业,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一项充满爱的事业,是最神圣、最光荣的。社会各界对这一行业有着比其它行业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才会被誉为“万世师表”。2014年,习__同志在同__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时,向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型教师。
“四有”要求中,师德犹为重要。所谓“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无非是一个“爱”字,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
生的爱。有了对事业的爱,才会真心真意爱学生。
社会上某些行业,特别是商业界,早已转换了角色,提出了“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我们是否也可以拿来用在教育行风中呢?“学生就是上帝”,又会怎样?你还会批评、体罚学生吗?还会对学生家长横眉竖眼吗?某行业还有一句名言,我认为对我们教师来说,极有参考价值。“对顾客要遵循两条,(1)顾客永远是对的,顾客错了参照第一条。”如果教师能如此对待学生,我们的行风将会是另一种境界。这样,我们就会允许孩子自由插话,允许孩子提出不同见解,允许孩子犯错误……有了爱,你会觉得“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他们的错误也是“美丽”的。
“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是前几年某些教育专家提出来的名言,就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首先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理应受到别人(包括老师)的尊重。
况且,他们也是国家的公民,人身权利同样受法律保护。老师们,这些您顾及了吗?从书中看到,美国人对十几岁的孩子开始称呼“您”。相比而言,我们对学生的尊重的确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爱孩子,就是做他们的朋友。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他们、理解他们、欣赏他们,才能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
于__老师说:“宽容比惩罚更有收获。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试试吧,宽容是成功的秘诀,你会得到孩子的喜欢和爱戴!那么,是否就是对学生放任自由,不问不管呢?那是不负责任的!“爱自己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孩子的人是神。”教师的工作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要用一颗母亲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对孩子要严格,但不要严厉”(徐特立语)。没有哪一个母亲会因孩子有缺
点而歧视、打击、抛弃他,而是千方百计地挽救他。有了母亲的胸怀,你就会容下所有的学生,所有的缺点,所有的错误,你也总办法帮助他。
“四有”的基本要求,关键在于一个“爱”字。习总说“有爱才有责任。”教师有了对伟大祖国的爱,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就会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就会一生不懈追求,使自己“学识”更加“扎实”。
古典名着《学记》中有句“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名言。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能温前代之长短,知当代之得失,习旧文之语句,发新鲜之见解。若只会照本宣科,原封照卖,抱残守缺,则不堪为人师。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是大专或大本毕业,教初中小学,绰绰有余,一辈子够了,不必再学习了。其实,我们的这些知识,就是“记问之学”。记问之学,就是死的知识,就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有位北大
毕业生写过一篇《北大毕业等于零》的,说他发现他学的很多知识别人都会,从网上都能检索到。不是吗?教师那点知识,学生就不能从网上查到吗?
《学记》中说:“能搏喻,然后能为师。”教师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创新,有自己的见解,教学才能有生命、有活力,才能满足学生的提问,才能因材施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越宽厚,他就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一名教师,而是一教育者。”可见,一个好教师,就应精通他所教的那门学科,并了解它最新的发展状况及最近取得的成果。这样才能高瞻远瞩,教有所成。鲁迅先生说过:“学理科的,可以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我们教师,更应该要有读书的热情,要如饥似渴地读。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知识积累,才能具备驾驭课堂的娴熟技巧,才能“触类通达,强力而不反”,我们的课
才能让学生兴奋,全神贯注,感到是一种享受。
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才能从教一生,学习一生。只有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真正担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教师在他大学毕业3—5年以后所拥有的知识,应当比他工作头一年时多3倍、5倍乃至于10倍。否则,他的学生将蒙受呆读死记之苦,从而趋于愚钝。”只把着一本教参,简单重复内容的教师,是难以让学生打好基础的,更不用说培养能力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在教中学、学中教,把书本知识与所在时代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更加扎实,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的教师。
习主席说:“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我觉得这种特质,就是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学生的大爱。只要心中有爱,你就是“孩子遇到那个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