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七年谈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自2004年至今,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课改七年谈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在此,笔者结合实践,回首课改之路,反思对高效课堂的认识,重新审视加强高效课堂建设的“热潮”,以此来寻找加强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历程 课堂,作为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其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但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我们对课堂的认识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今天的高效课堂,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改革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课程改革前,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高中教学非常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人们对课堂的认识就是要“高效的教”。地理教学就是告诉学生“在哪里”和“有什么”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是在假设学生上课精力高度集中的前提下实现“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知识的快速记忆和强化训练。显而易见,这种课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可想而知。课程改革后,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我们忽然“发现”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能力”与“素养”,绝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把知识硬塞给学生。于是,学生转身一变,在课堂上唱起了“独角戏”,课堂变得热闹、多彩。我们在地理课堂上看到了小品,听到了歌唱,体会到了丰富多彩,却感受不到地理味;学生则丢掉了课本,丢掉了地图,沉浸在活动的兴奋中。在经历了矫枉过正的时期后,高中教学改革陷入了一个短暂的迷茫期,正如黎明前的黑暗,我们茫然发问:怎样改,改成什么样?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到底应该如何教学?课本应该怎么用?地图与能力有什么关系?地理就是罗列空间知识吗?甚至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失去了方向,不知何去何从。前后两种课堂的反差,激起了教学理念的斗争,让我们重新回到了课程改革的起点,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反思地图的应用,反思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回到起点,我们找到了课程标准,解决了什么是素质和能力等一系列的问题,认识到知识是承载素质和能力的“蹦床”,没有知识,素质无从“弹”起。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和“会学”。地理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样”“为什么”“它意味着什么”。高效课堂必须舍去机械记忆的枯燥和表演的浮华。地理课堂必须注重地理决策能力的培养,回归到提高学生的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获取过程浓缩成为课堂学习的过程,还原学习的真面目。
二、高效课堂建设的“热潮”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1.统一的模式课 模式课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对时间分配和知识获取方式作出规定。如“10+30+5”模式、“271”模式等,对时间的分配做出了规定;而“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测评反馈”模式、“独学—群学—达标”模式等,则主要定型知识的获取方式。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变量组成的,每一个变量都有其稳定性和变化性。模式课把握住了变量的稳定性,但忽略了其变化性。正如工厂的生产车间,所有产品都采用相同的工艺加工,但我们的学生却并不是可复制的产品。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各具特点,从学情来看,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堂容量相对固定的模式课很难照顾到学科知识特点与学情的差异。因此,如果过度关注模式,本应该服务教学的模式很容易就会成为课堂的累赘和瓶颈。2.花样的表演课 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学生的表演,都是在课堂上一分为二地划分出演员和观众,演员专注于表演,观众则看个热闹。其结果是课堂缺少了立足基础的思考与升华,学生也因为欠缺地理思维方式而未收获一丝地理素养。3.关于精讲、少讲与不讲 教师的讲曾经“独霸”课堂。课改背景下,解决教师应该如何讲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讲的目的是什么。教师的讲是为了把握学习的方向,加速学生的理解,促进能力的提升,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与学生思考同步的精讲是必要的。不过,模块不同,特点不同,精讲也会存在差异,如“必修1”模块“地球运动”部分,精讲必须配合教具与多媒体的应用,重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必修2”模块“人口”部分,精讲是为了理清思路与理解基本概念,总结解题方法,范文《课改七年谈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关于多讲和少讲,则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但前提是不要喧宾夺主,替代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教师明白了,并不代表学生也明白。如果某堂课的教学内容已经不需要教师讲,那就完全可以放到课后让学生自学了。
三、如何加强高效课堂建设 关于高效课堂的概念,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其内涵做出了界定,理论性非常强。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的认识是: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采用某种形式将学生原来不理解的知识变成可以理解的知识并内化为能力。因此,要实现高效,就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规律,合理取舍分配,实现学生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的对接。1.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教师的任务是通过教来实现这个要求 课程标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通过在济南市的调研和实践,我们发现教学活动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学会解读课标,分解课标,把握好分寸,掌握好方法。其次,结合课标的建议合理设计知识生成与能力培养策略。建设高效课堂就是要高效地实现课程标准对学习结果的要求。课程标准一般比较抽象、概括,为了能够让目标更明确,让思路更清晰,让课堂更高效,我们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进行了分解,表1是以“地理3”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内容标准为例进行的分解。替代让教学目标更为具体,拆解让教学内容更加准确、清晰,组合则为提升做出了规定,起到了教学“瞄准镜”的作用。通过替代、拆解与组合,准确把握住“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标准的教学方向、课堂结构和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程度,同时,也避免了迷茫与随意。2.“教”与“学”都是过程,它们共同支撑起高效课堂 教是过程,设计要先于课堂,评估则应先于设计(分解课标先于评估)。在设计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在结束时能做什么,并建立相应的判断标准。如果说评估相当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那么设计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预案。在规划之前,必须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状态及评判标准,即最终的达成目标。尤其是在培养地理思维、提高决策能力的新背景下,先行评估的作用愈加突出。在此,我们仍然以“地理3”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一内容标准为例进行分析,如下页表2所示。评估标准的建立,让我们形成了基本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让课堂检测与课后反思有了基本的依据,这不仅让教师能够立足课标展开教学,也让学生为了目标而努力,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这种“分解课标—评估标准—教学设计—课堂授课—课后反思”的“教”的过程是高效的基本保证。学习也是一个过程,“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就是一个连贯的学习过程,也是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自然规律。因此,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就要解决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任务,就让学生自主完成;能够在课前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放到课堂上;能够合作完成的任务,教师不要代劳。因此,课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并梳理课堂上有可能用到的相关知识,可以让课堂更加顺畅,也是避免课堂枯燥无味的好办法。尤其是在“必修1”的教学过程中,预习的作用更为突出,例如,气压带、风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设计预习环节时,如果能够让学生提前储备好与其相关的热力环流、地转偏向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知识的话,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游刃有余。然后,通过课下的巩固与练习,就可以实现高效的学习过程。3.高效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无聊和被动是高效课堂的“天敌”,其结果注定是沉闷、低效的课堂,造成知识与能力的脱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死记硬背、突击应付的恶性循环。如果地理课停留在罗列众多区域特征的层面上,必然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如果自然地理教学停留在难点突破上,学生必然会消沉;如果人文地理教学停留在丰富多彩的资料上,学生必然会浮躁。真正的高效需要让学生的大脑处于主动的运转之中,贴近生活的自然地理与探寻内在规律的人文地理会让学生在出乎意料的过程中,把原材料——知识高效地转化为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的魅力,尤其是教学形式的吸引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学习。4.落实知识,更要落实能力 知识的落实是所有教师的强项,然而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却并不尽如人意。机械与重复的教学和作业会扼杀学生的激情,忽略能力的培养与落实。当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点透的时候,学生就会在应用中找到乐趣;当把问题和疑惑提出来的时候,学生就会在探索中找到成功。因此,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授之以渔的问题,更包含着无鱼而渔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重视能力的培养,就会发现能力的落实要比知识的落实容易得多。地理学科综合性较强,是一门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课程,学科特点要求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体现阶段性和综合性。为此,我们在能力培养方面制定了相应的专项能力培养计划,如表3所示。各学段的专项能力均与模块特点相结合,并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和能力发展的层次性。专项能力培养计划,是为了解决能力培养不到位与无序性的普遍问题而规划的,旨在让能力培养真正得到落实并得以强化。七年的历程,使高效课堂进入了理性探索期。站在思想的路口,我们忽然发现,其实高效课堂也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为此,我们将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第二篇:谈高效课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
谈高效课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
开十四中杨美玉
高效课堂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特点,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说、写、做,让学生展示、讨论、探究、交流,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我在实验班103、107班先试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展示—合作交流—总结”,课堂上教师基本不讲,课堂教学活动全由学生来完成,试图使课堂体现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学生对认知目标应付,抓不住重点,教学目标起不到指导学生自学的目的。学生自学带有盲目性,达不到自学的目的和效果。学生展示的不到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这种状况,我思考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深入领会学习目标,使学生自学目标具体,避免出现盲目性,展示不到位时如何点拨的恰到好处,哪些知识点需要合作交流并使其有深度和广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实验班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为:出示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达标测试—总结七个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上,当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题目和合作交流后都要展示学习成果,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不恰当处教师点拨、引导并予以纠正,教师的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学《中东地区》时,针对中东向西到欧洲的石油输出路线,学生提出有经过苏伊士运河近道,为什么还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学生讨论交流后说法不一,这时学生急需知道原因,我便从“苏伊士运河是人工运河,河道浅,大油轮不能通过”进行点拨,学生精力集中,听后恍然大悟,非常高兴;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享受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样是展示学习成果,“自学”后展示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磨练,实验班有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能力有所加强,由于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对自己更有信心,并且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如103班的王永福、杨发海、杨红丽、廖泽等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有很大进步。两个实验班在期末统测中的成绩与其他非实验班同类班级成绩相比明显超前,这说明在学生素质和考试成绩这两者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可以实现两者兼顾的。
我现在实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在摸索阶段,这还没有达到是真正的“高效”。如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把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我的课堂教学协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是个难题,也是一个摆在我眼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参与,我探究,我不放弃。
2012年8月29日1
第三篇:地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我上完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以后,我深深体会到:
快乐是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学生有兴趣学习,才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试想一堂让学生索然寡味的课堂,一门让学生毫无期待的学科,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求呢?
人文是内涵:地理课和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具备“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应该通过地理课堂让学生学习地理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地理知识,更要通过地理的学习来接受数学精神,地理思想和地理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高效是方法:只有高效、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脱离“高效”,一切教学都是徒劳的,一切口号都是苍白的。所以,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应该是地理教师永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永远坚定不移的教学宗旨。
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预习流于形式目标不明确。学生“课上”除了听讲还是听讲,“课下”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学生课堂上“精力流失率”较高,“题海战术”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书和与育人冲突,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冲突,素质教育与及格率冲突„„遇到了很多困惑,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学会”与“会学”,“学会”与“会学”是地理课的基本要求。所以我觉得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安排一系列教学事项,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会逐步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最终由“学会”变成“会学”。
并且我还觉得在地理课堂上要处理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要做到适时调控,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查资料、动脑思考、动手操作、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地理课堂高效的切入点。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实验研究、竞赛、提问、讨论、交流谈话、音乐动画、网上查寻、问题答辩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审美的快感,从而兴趣盎然的学,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中师生和谐对话,一堂课结束,给学生留下思维、留下地理意识、留下地理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地理教学课改体验
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地理教学课改体验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新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要求我们教育者应改变陈旧观念,本文通过地理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进而在课堂教学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认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 键 词: 参与意识 参与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素质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主动精神„„”的教育新理念。因此,我们教学的重点,因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们因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设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的综合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和人文共同作用的系统,其对象极其广阔,要素异常复杂。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去参与、去探索。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认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给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活力。
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促使学生去自主参与
神秘的大自然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好奇心是促使学生去自主参与的动力。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主要心理品质,是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的起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成为爱因斯坦一生去发现、去探索的良好品质。好奇心强是中学生的特点,而地理 课堂又为好奇心插上了翅膀。宇宙中星球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外星人?地球上四季是怎样形成的?风、沙尘暴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臭氧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等。我们应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
2.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诱导。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这种问题,从内容上看属于“高级”问题,学生需要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活动才能回答。例如:世界上哪一个大洲跨越的经度最大?这个提问就属于探究性提问,在教科书中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直接答案,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经度的概念,并去研究了南极洲的位置和地域分布特点,通过发散思维才能正确回答这个提问。将教学内容激活并转化为一系列“问题”,在启发、质疑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3.隐而不发,在解疑中让学生去参与
美国科学家布朗尼科夫说过:“把判断挂起来,要抑制判断的本能,不要急于回答‘是’‘否’或‘对’‘错’。”这就要求教师不急于把现成答案告诉学生,鼓励学生在下结论前先作多方面的思考,自己去探究。因此,教师要“隐而不发”注重启发渗导。如让学生综合评价长江三峡、上海金山卫石油化工基地等大型工程建设受哪些地理条件的制约,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建成后是“利”多还是“弊”多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提出合理的独到见解。使学生在自己的解疑中获得知识,从而体会学习的快乐。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整体参与
学生地理学习中,我还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整体参与,要求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助的学习场所和机会,创设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使学生个体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创设一个很好的情景,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大气环境保护》一节时,我让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全球变暖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国际社会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世界哪些地区出现了臭氧空洞?酸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国酸雨严重地区分布在哪儿?等等。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由于人少,相对距离近,发言的机会多,小组讨论的气氛平和而热烈。就这样,学生们一起主动地学习,积极地研究,平等互助,参与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地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
1.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地理有许多知识是在地图上找出来或填注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填注重要 的图表,既能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讲“中国的地形”时,以主要地形为线索,让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赛,绘一幅中国地形图。这样,既照顾了学习基础差、动手慢的学生有机会动手训练,又培养了学习好的学生完善本组地图的协作精神。
2.主持“听我说”节目,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在地理课堂中引进了主持人节目,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每堂地理课让学生轮流主持3—5分钟“听我说”节目,主题自定。由于此活动参与性强,又有上台“成功”演讲的机会,学生非常热烈地参加进来。并在活动中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得到了提高。3.尝试角色扮演,培养参与能力
地理教学必须改变教师“独家经营”的教学方法,应在教师的“宏观调控” 下,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其中角色扮演法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变为领导者,参与宏观管理与决策。如讲“森林资源”一节时,我向学生提出:如果你是林业部长,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森林资源,搞好植树造林工作?问题一提出,学生争先恐后要求当“部长”,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让学生当导游,参与复习与巩固,如在地理总复习阶段,让全班同学当导游。导游路线可沿某条铁路线(如亚欧大陆桥),或经线(如0度经线),或纬线(如北纬 40度线),或航线(如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或自行安排旅游线路。说出沿途经过的大洲、海洋、国家、城市、公矿区、气候带、地形区、河流等。每位“导游”都把自己旅途的景致整理成文,在全班讲述。这样的复习课,兴趣盎然,记忆深刻。
角色扮演,学生可扮演人物角色,也可扮演地理事物角色,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活化了地理事物,增强了真情实感,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4.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自然、社会中加强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考察与调查,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节时,我组织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城市环境考察。我们骑着自行车进入城市,在城市空间中,同学们感受到了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大气、水体、噪声、垃圾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堵塞;居住条件差等。通过对城市的亲身体验、深入调查,促使同学们增强了环保意识,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萌发了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信念。
实践调查研究活动,既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群体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作好心理准备。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方式、意志性格„„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创设最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小平等《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学会学习》《上海教育》1995年第十二期
[2]王仲林 《走进新课程》
作者简介:许萍萍 联系电话:*** 单位: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延政东路80号 邮编:213161 邮箱:czxlxp0916@126.com
第五篇:地理.课标导航打造高效课堂
课标导航 打造高效课堂
——谈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课程标准》中六大基本理念第五条指出:“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被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象、直观、活泼、生动、信息量大、时代感强。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打天下的模式,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全面刺激人体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从多角度轻松舒畅地接受信息,不但提高记忆,而且能使这种记忆长期保留。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变革。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有些内容与其他学科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使学生心情愉悦、学习兴趣大增,真正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具有何等重要意义。能让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 生创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
1、地理现象直观化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地壳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以“汶川地震”为引子,在课件上展示相关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引申到地壳运动知识,将“向斜成山,背斜成谷”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画面起初为水平岩层,然后在内力作用(可以用箭头表示)下,岩层慢慢发生变形弯曲,形成相应的向斜、背斜,这时显示的图像是“向斜成谷,背斜成山”;接着,展示背斜轴部在张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张裂,遭受外力侵蚀的速度较快(可以声音的缓急程度来表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演示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一动画的动态模拟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壳运动兴趣。
2、营造氛围情景化(1)、音乐营造氛围
在学习这一节时,播放各个民族富于特色的二胡、古筝、冬不拉等音乐,使学生领略各民族风情、在感受音乐中陶冶情操、轻松愉快中进入课堂、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又如在学习《长江》这节时,播放《大河向东流》和《滚滚长江东逝水》两首歌,让学生在歌曲中理解和体会地形地势的特征。(2)图片营造氛围
如在讲授《欧洲西部》时配以法国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英国的凯旋门、荷兰的郁金香等图片和西部音乐。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纯的语言讲述,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悦耳、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图画、动画等,无疑更能调动、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手段无法媲美的。
营造氛围不仅仅限于音乐、图片,还可以是影片、幻灯片等。它可多角度的从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感觉等,也可以用多种手段来营造切合课堂内容的环境,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补充资料新鲜化
地理教材中,与时事结合得不够紧密,学科渗透性不强。课上可展示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时事新闻图片、资料。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如“巴以”冲突,南斯拉夫的分裂的有关内容,各地的风景、物产、风俗民情等精美图片,制成课件扩充教材,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用课件展示当地用头顶运物品的图片,在学生感到奇怪之余,叫学生思考,这种习俗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热带,阳光接近直射,头顶运物品,可遮挡阳光起到防晒的作用。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二、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的质量,而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动性的要求,更是规定现代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在课堂上创设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多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例如:教《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操作微机,观察各种锋面天气的微机动画演示,然后拼摆或绘制表现锋面天气过程的符号示意图。这样的小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华盛顿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学生的学习由以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思想和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
2、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
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自发产生的对自身地位、作用、能力、价值的认识及强烈的实践欲望”。当这种意识与客观规律相符时,就会对作为主体的人产生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主体意 识一旦觉醒,便会稳定地长期地作用于主体身上。这种意识产生在课堂上,会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在地理课堂上讲“水环境污染”时。我们先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片,鲜明的文字,立体动画及警示的声音等学习“污染”的原因、危害、治理等。学生看着水面上泛着杂质,听着沉重的背景音乐和解说,再配以醒目的文字,内心必然会受到震撼,主体意识被不断唤起,因为学生深切感受到水污染的严重性,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关注这类事件及认真掌握相关知识规律,甚至想尽各种办法改变这一现状。
3、培养学生主体能力
创造能力是主体能力的最高级形式。它要求学生主体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规律,还要据此融会贯通,去发现新事物、新规律。很多时候,多媒体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将认知者的学习翅膀延伸到宇宙中去,极大地丰富了认知者的想象空间,便于活跃思维,在兴奋中创新,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和发现规律。
例如,在讲《东南亚》这一节时,教师会介绍其代表国家──新加坡。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该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状况,其优美的“花园国家”的景色,扼守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但这还不够,教师此时发挥主导作用,提出关键性的几个问题,如“新加坡凭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怎样迅速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学生或是讨论或 是独立思考,总结出新加坡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同时世界之大,有很多地方与新加坡有相同之处,这样会激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多媒体丰富的感官刺激,多样的表达方式,思维的纵深,并创造性地将结论应用于对其他国家相关问题的研究中。这便是一种创造、一种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地理是一门跨文理两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其内部的各种地理要素间也有着很强的综合性。有些地理事物是由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于缺乏阅历的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的难点常常是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事物,而多媒体则能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
1、关于空间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
空间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往往是学生看不清、听不见、摸不着,感知不深、想象不到、理解不透的事物和现象。如果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点、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一幅幻灯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作为背景,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文本框作动画处理,演示时,使 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电脑幻灯片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2、关于理论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基本理论,是从历史角度或空间角度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这些理论知识,是理解其他地理事物和现象分布的理论基础。但这些理论往往脱离学生的实践。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组合的优势,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如在介绍我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再用动画演示“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了解它是由河流泥沙淤积形成的。原来是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人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也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 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就这样,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演示,获得感性资料,进而分析原因,上升到理性。
四、运用多媒体加大了课堂容量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利用多媒体节省时间,加大了课堂上传递信息的容量。多媒体的快速反应和随机变化在提高教学的强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
如讲“降水和干湿地区”一节,按大纲要求应该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授“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两个问题。第二课时再讲“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干湿地区”两个问题。由于电脑动画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知识点掌握快,降低了教学难度,教师许多叙述性的语言可以少说、甚至不说。大大加快了教学速度,一堂课便完成了三个问题。讲完空间分布规律,再讲时间变化特点,避免了把“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分在两节课上讲的不足,十分自然、贴切。第二课时讲完“干湿地区”可多做练习来巩固知识,还可从多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填图作业、选作复习题全部可以在课内完成。既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积极学习《新课标》,综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则可使地理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 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浓、易接受、理解快、掌握牢,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优化课堂结构等等,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