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论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

时间:2019-05-14 04:2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期末论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期末论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

第一篇:毛概期末论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

学生姓名:

所在院系:

年级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

[摘要]: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国情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虽然是崎岖的,但是我们发展和认识马克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是毛泽东在1938 年10 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毛泽东精辟地论述道:“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体环境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它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必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艾思奇说: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是由于中国自己本身早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它的基础, 在自己内部有着根源。[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其实就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真实写照,是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改造中国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虽然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但是我们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根据中国不同时期的特点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坚持马克主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毛泽东思想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在文化上中国掀起了中西文化的大讨论,尤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过后中国彻底放弃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幻想,急需出现新的政治理论指导中国的前进;在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人阶级人数达到200 多万,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主观和阶级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2]经过陈独秀、李大钊的研究宣传,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不仅为马克主义进一步中国化提供了客观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实践基础。[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进一步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世纪90 年代, 随着学术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日益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时,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党和国家对外交战略进行了调整和转变。经济建设需要有一个好的外部条件,即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如何创造出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如何正确分析和估计国际局势,并采取正确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进入20 世纪80 年代,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发生了变化,邓小平及时捕捉到了这种变化,对战争与和平的趋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他说:“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我们只是提出战争的危险性。我们说,战争的因素在增长,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增长。”[4]“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

[5]格,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而这两家都还不敢打。” 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邓小平精辟地把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概括为和平与发展。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

[5]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关于“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亦是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时代主题作出有力回应的实践成果。

2、改革开放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就前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的最新科学。就后者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适应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应。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社会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又十分突出地摆在大家面前。这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回答,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实践的需要呼唤着新理论的诞生。在上面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指导中国实践的邓小平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我们经受着二战以后最严重的国际国内压力,这对我党的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国内1989 年的“**”事件,使我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是复杂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执政党脱离了群众,不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时代抛给我们的问题是“怎么建设党,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了国内外政治**的原因,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嘱托,结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治党之基、力量之源,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全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中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我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不能一蹴而就, 也不会一劳永逸, 而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深入的曲折过程。[7]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的秘诀就在于要时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五、中国西部发展

西部大开发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相继开工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到2005年底,国家累计在西部开工项目达70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其中新公路历程22.6万公里,高速公路6800公里。第二,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稳步前进,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塘风沙治理和三峡库区水治理。第三,农村建设显著加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总长度2.6万公里的油路完成。乡镇通电率达到99%,解决了西部36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对122万贫困人口实行了生态移民。第四,科技、教育、文化力度工作加大,社会事业加快发展。1000多万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建立了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体系,3000多个。第五是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对外对内开放进一步加大,东部地区有一万多家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总投入达6000亿元。2000年到2005年,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64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就是直接利用外资是112亿美元,利用国外政府和国际金融资金贷款也超过110亿美元。

当前推动西部开发的几项重点工程,第一是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发展,按照“十一五”规划划分,国土控减的思路,并结合西部实际,重点推出四个层次的区域发展。一是跨区域的重点城市带,以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为核心,城与城的密集区的城市带。二是省会城市和重要城市。第三是资源密集区,四是重点边境口岸的城镇地区。

第二,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发展。力争通过“十一五”及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西部的中药、矿产、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等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第三,中东西部协调发展,开创东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稳步发展。

第五,解决西部人才开发问题。通过五项工作,为“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总体思路的六个点,及八项任务开好局。

[参考文献]:

1.艾思奇.艾思奇文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3.2.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刘朋,《三大历史任务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飞跃[J]》,载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4.《中国的对外政策》(1982 年8 月21 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15、416 页

5.《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85 年6 月4 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6.《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的讲话》(1985年3 月4 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 页

7.宋本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J]》,载于《菏泽师专学学报》,1994年第1期

第二篇:毛概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

——毛泽东《实践论》

系别: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班级:1304班 学号:2013142237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起能动作用。马克思还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只有主观能动性,没有客观实践性是无法取得成功。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小马过河》。老马看到小马长大了,让他独自驮一袋麦子去磨坊,然而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是深是浅小马发愁了,老牛个子高,认为河水很浅,刚没小腿。松鼠个子小,认为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一个同伴。小马不知道怎么办,只有回去问妈妈。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最终的结果是:河水既没有老牛说的那样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小马成功渡过河,完成了妈妈交代的任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论》是毛泽东写的为了端正思想,指导正确方向而写,里面的一字一句在现在看来也同样深刻而发人深思。、《实践论》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首先,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

于是,我们得出,在单个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我们都学过理论,前人的理论用来指引我们前进,可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仅仅有前人的理论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我们自己的观察和实践,通过我们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经过总结,或许你会得出自己的理论,或许你还会发现你的理论与前人的理论是完全相反的,这不是什么错误,这不是说明你错了,也不是说明前人错了,要想到前人所处的环境与你不一样,理论自然有所不同。如果只是一味的看着前人的经验去办事,那就成为了本本主义,我们反对本本主义,我们注重实践,知道实际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通过实践证明的理论,理论在没有得到实践证明之前是不能说是真理的,甚至不能说是理论,那只不过是一个命题而已,这个命题对真有假,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命题并不一定就是对的,通过了实践检验的命题才是正确的。然而当一个真理出来的时候,往往与这个真理有关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真理的存在只是为了指导后来遇到同样问题的人,但是怎么会有同样的问题呢,世界时变化的,问题不会一模一样,所以真理不能照搬,要结合实际去应用理论,这就是实践。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的感觉它”是,本来就是这样。当感觉到一件事情的现象时,我们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可是当你知道它的规律的时候,你就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这样”说明你已经完全明白了它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在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很简单的,遇到的时候很迷惑,当别人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我告诉自己明天要怎么做,可是没有做到,你不会去打自己的耳光,或许你会,在打过之后就又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打自己。遇到一个问题就要马上投入实践去解决它,实践过了,情况就不一样,你实践出来的理论也会不一样,或许这样也不错,只要将问题解决了就行。世界是变化着的,问题也是变化着的,时间过去了,问题可能就不一样了。

借助于当今世界的科技,我们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上发生着什么事情,通过别人的认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是一个了解世界的方法。实践并不一定要自己亲力亲为,一个人没有那样的神通广大,外部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在想反正有人去了解,我就不要去了。那么这个世界就该停止前进了。所以出门是必要的,这个世界都没有人出门了,那还叫什么世界。实践不能全部自己去体验,也不能全部由外界得来,外界来的并不是真实,不一定就能反映世界上的情况,别人的所见所闻或许只是一个参考,真正的实践还是得借助于自己。

我们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第三篇:毛概期末论文

风华正茂好文章

姓名:陈杰

学号:1503090118

学院: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班级:材料教改1

51任课教师:于庆峰

论文标题: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带给我们的启示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前行道路、尽管在成功道路上历经了波澜,但在各个时期及时矫正,并在后来取得了伟大硕果。在这两个重要思想当中,均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当中的思想地位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准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与各种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中在逐步形成了这一思想。

关键词:实事求是 重要性 思想地位 螺旋上升

☆指导教师评阅及成绩:

一、前途是光明的

我们始终围绕实事求是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为了走向美好的光明做出前提,因此理解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其思想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1、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1)背离实事求是的代价:

1976年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但自1977年华国锋在提纲中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必须维护,不能违反;凡是损害毛主席的言行,都必须坚决制止,不能容忍”的语句,同年2月《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明确提出把“两个凡是”作为实施“抓纲治国”的指导方针。“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提出,堵塞了实事求是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之路,使得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工作实际上不可能进行1。2)实事求是的功勋成就:

党在围绕以实事求是为中心,取得成功的例子实在是太多,毛泽东思想切合中国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国情,带领着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来,邓小平在会议上一次又一次的强调实事求是要作为前提,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实际剖析了,纠正了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希望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急于求成、企图越过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仍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这使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让中国的发展又回归到了正途。

2、实事求是的思想地位:

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良传统。在风雷激荡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与各种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在这一过程

2中逐步形成了这—优良传统。并坚持至今,始终作为党的思想路线。

2)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核心: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实事求是是贯串于三个方面的精神实质,是核心,是灵魂。实

事求是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最根本方面,渗透在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表现在毛泽东的一系列著作中。3例如1930年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中说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言论,文中鲜明地提出和阐明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伟大真理。1942年毛泽东还曾在延安党校题下“实事求是”四个大字。3)是邓小平理论的的精髓: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时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对会议作了重要总结。这个讲话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讲话的中心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2)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3)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4)号召全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讲话着重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4)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倘若提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那又怎能少得了马克思主义、它们相互相辅相成、而它们其中的共同点之一就有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观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局面。这就要敢于打破一切陈旧的过时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敢于随着时代的步伐,确立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也就是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二、道路是曲折的

首先一个党的思想是来之不易的,其次要想坚守这个思想不发生遗忘,疏忽同样是不容易的。但发展是做着不断否定自我、反复、螺旋式的上升。而中国坚持着实事求是的思想总体呈上升发展,所以我们应当继续拥护这一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来之不易

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之不易,是毛泽东和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而逐步认识和形成的。我们党提出和解决思想路线问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因为一直到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才被中国共产党认可,成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在此之前,毛泽东思想一直受到打压。都是以苏联的10月革命作为教条,来指导中国的革命方

法,导致中国革命受到挫折。

2、党的思想路线历经波澜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的。但是,从1957年以后,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这条思想路线受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面临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围绕着是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是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1978年,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坚决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障碍,开始了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结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都因违背客观规律,偏离实际,使得党付出来惨痛的代价,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相信历经了种种失败,党早已吸取了昨日的教训,牢牢的将实事求是烙在心里,现如今,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是平坦的,是波澜曲折的,但只要我们紧紧贴合实际出发,纵使前方道路艰难,我们仍可以一一克服。在中国当前发展中,将实事求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保障。

当然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以党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逐渐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日后在学习方面、工作方面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在学习上的不严谨、在工作上的经济损失,在不断成长中慢慢理解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注释:

1、杨春贵主编,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74页

2、卢良梅,杨元华等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07月第1版,第5页

3、张磊,钟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学习出版社,1999年02月第1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卢良梅,杨元华等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7年版

2、张磊,钟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走自己的路 学习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学习出版社 , 1999年版。

3、陈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北京出版社 ,1991年版

4、杨春贵,《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2003年版

第四篇:毛概期末论文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我们高校大学生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校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联动机制.关键词: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2013年 8月 19日至 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有效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本职责。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为推动各领域具体工作提供有力思想引导和强大精神动力,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思想工作整体是好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学习讲话精神,结合高校实际,笔者认为: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管理办法、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才能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部分高校

思想观念落后,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重视不够。有的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工作人员严重缺编,活动经费紧张。个别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甚至没有宣传思想部门。高校基层单位对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少数高校在宣传思想的工作方式、方法和途径上,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等等。因此,只有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是学校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切实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形成做学问、育英才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科学的运行机制目前,宣传思想工作一直是延续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这种工作方式,容易产生形式主义,限制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应重点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下功夫。一是转变职能,变全能管理为有限管理,鼓励开展“自选动作”。二要重点突破,调动基层单位积极性,变单兵作战为团队攻关。注重整合宣传思想工作优势资源,组建团队联合攻关,发挥集体智慧,找出结合点,创出新路子。三要形成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协调机制,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例如,我校多次召开协调会,总结工作经验,经校领导协调,多部门、多院部联合攻关,寻找宣传优势,打造宣传亮点,培育大学文化。仅在2013年上半年,潍坊学院就连续三期在 《高教领导参考》上刊发文章,在全国推介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近年来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发展不平衡,部门协作难、管理欠到位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要解决这些难题,一要建立宣传思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宣传思想部门牵头,适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二是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定期综合分析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和师生思想动态。三要建立督促检查制度。要坚持把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及时进行阶段性检查评议,总结经验,推广典型。

四、培养优质的宣传人才一是抓好队伍建设。要促进学校宣传干部队伍、学生辅导员队伍、“两课”教师队伍、教职工宣传队伍和学生宣传队伍等“五支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要抓好教职工和学生宣传队伍建设,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作用。二是全面提高素质。要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定期举办宣传干部培训班、学生工作培训班、思政课教师培训班,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调研考察,鼓励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开阔视野,提高政治思想修养和业务技能水平。三是不断提高应对新媒体的能力。面对网络新媒体,要不断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和舆情分析水平,进一步提高舆情分析与监控能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动权,占领至高地,传递正能量。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只有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负的责任、面临的挑战,我们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这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这“两个巩固”,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坚定信仰信念,宣传思想工作就有了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就能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遵循。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来之不易的宝

贵经验,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基本要求,既蕴含着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蕴含着对新形势新任务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参考文献: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07期武俊燕;《浅谈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27期律德华王虹徐丽梅《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科技·科技天地 2010年6期 吴海燕浅谈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五篇:毛概期末论文

毛泽东思想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和平发展

[摘要]

参考文献

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7):4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80,681.毛泽东着作选读[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下):478.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43.列宁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4):343.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25.【正 文】

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主导地位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一方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加速本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之间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必须做到既要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成果,又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层和利益调整,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觉悟发生深刻变化、政治需求与政治参与扩大的情况下,执政党必须做到对社会民众分化的利益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强的维护社会稳定和进行社会整合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这些新的变化,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考验。能否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关系到党能否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形成的理论基础,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因此,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现实与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开放的理论与变动的实践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显著特征的当代中国现实,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背景下发生的。面对这些深刻变动中的现实,毛泽东思想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恒久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毛泽东思想诞生于革命与战争的时代,而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主题和特征是和平与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于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毛泽东思想连接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代。

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深刻分析近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包括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道路、步骤、前途等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随后又通过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顺利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为了革命与战争而生的,而恰恰是为了消除战争、进而实现和平与促进发展而生的。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现民富国

强,正是这一理论的价值所在。因此,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除了关于中国人民革命和建国的理论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直接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国家的现代化有关,至今仍然发挥着指导作用。尤其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将起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二)毛泽东思想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问题凸显,网络的普及导致强势国家、民族与政治团体之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辐射效用剧增。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弱势的国家与民族,一方面必须主动实行对外开放,以积极应对全球化之大潮,从而通过跨越式的发展来赶超现代化的先发国家;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的全球化中被“边缘化”,沦为大国的附庸,并导致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曾经成功指引中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毛泽东思想,同样可以正确指引当代中国在全球化境况下,通过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成功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毛泽东思想与改革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历史关联来看: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引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革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使中国社会实现了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新民主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巨变;而1978年以后的改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当然是关联于而不是脱离于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的。改革以毛泽东思想及其当代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也是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鲜活体现。

从毛泽东思想与改革的哲学关联来看: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否存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首次提出并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毛泽东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其性质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不仅为当时的探索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更重要的是为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

二、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直接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例如:关于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处理各种经济关系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统筹兼顾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关于正确处理公有制内部及其与其他经济成分之间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关于计划与市场及其相互关系、商品与价值规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的改革等一系列涉及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思考等。这些与发展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对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仍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只能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不可移易的基本制度之上,是毛泽东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同时,毛泽东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思想,关于造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思想,关于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的思想等等,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显著与直接的现实价值。

第三,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观点主要包括:关于“向科学进军”,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工作,关于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等等。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关于毛泽东思想与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党的自身建设的理论经过了长期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结合当前党的执政条件的变化,毛泽东党建思想中一些理论观点值得关注。例如,对党的自身建设所处客观环境的分析;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观点;拓展党的群众基础的观点;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施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等等。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施,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切入点:“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能否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找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至关重要,这直接影响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能否在现实中得到展开与广泛认同。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其必然选择;相应地,也应以其作为权衡毛泽东思想价值的切入点。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多维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化之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转型之维,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及其实践运动发展之维,等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这多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而毛泽东思想则处于这一宏大的历史定位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里处于领先地位,只是从近代以后落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21世纪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下载毛概期末论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期末论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西部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期末论文

    天津农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末论文 浅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班级: 14级生物技术(1)班 姓名: 张弘扬 学号:1401024103 浅谈实......

    毛概期末论文(5篇范文)

    个人角度看待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个出生于90后青年大学生,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大学毛概期末论文

    从我的梦想到中国梦以下就是我的梦想到中国梦的文字表述全部了,真希望大家都可以看见我的文字啊。我没有当这一次的论文是一次作业来完成,对于中国梦,我早就说过,我有自己的理解......

    毛概期末论文 三农问题初探

    毛概论文《三农问题初探》 三农问题初探 “三农问题”概念:三农即指农民,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为......

    毛概期末论文 三农问题初探(合集五篇)

    毛概论文《三农问题初探》 三农问题初探 “三农问题”概念:三农即指农民,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

    毛概期末论文选题方向

    论文选题: 1、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2、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4、论当代中国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内涵及历史特性 5、论......

    关于毛概季期末总结论文

    时间总是喜欢悄然溜走,一个学期在不经意间也走到了尾声。第一节毛概课老师给我们列了一个书单,让我们平时有时间读读。书,美妙、神奇,那是另外一个世界,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任你遨游......

    毛概关于环境与经济的期末论文

    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不断高速消耗和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环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于此中国面临着重大挑战。改革开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