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降低餐饮行业税赋,支持餐饮企业发展的建议
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降低餐饮行业税赋,支持餐饮企业发展的建议
据全国餐饮协会统计,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以22%的速度递增,2005年西安餐饮行业就已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之后全国排名第五的城市;西安市商务局资料,2010年西安市连锁业发展迅猛,全年实现销售额435.88亿元,较上年增加26.8%,约占全市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目标值的26.47%。2010年西安餐饮行业发展加速,全年餐饮收入额达到174.13亿元,增长14.2%。截至2010年底餐饮连锁企业已有38家,其中有10家企业销售过亿元,而这10家企业中,品牌火锅餐饮占两家。此外,绿色健康餐饮成为时尚,餐饮业信息化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将经营之道从满足群众基本饮食需求转向绿色、养生、健康需求,许多企业建立产品研发和配送中心。
餐饮业是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代表,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承担了扩大就业、增加纳税、塑造都市社会形象等诸多光荣的社会责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之一。提供了百万计就业岗位,纳税数亿元,餐饮行业为陕西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面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和餐饮企业用工成本增长、房租水电费增长,餐饮税费居高的现实,餐饮企业艰难支撑、运营困难。
特别是同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业与餐饮业却同劳不同税,目前建筑业的营业税赋才只有3%,而餐饮业的营业税却高达5%。而所有工业企业的平均税赋也只有3%,尽管国家也已经意识到服务业税赋高的问题,在进行服务业税负结构调整,但政策迟迟未能出台
建议政府降低餐饮业税赋,支持我省餐饮企业更好地发展。
第二篇:支持建筑企业发展的建议
支持建筑企业发展的建议
1.要树立产业发展意识。建议市政府把建筑业真正作为支柱产业来谋划,不能停在口头上。要研究和制定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尽快制定加快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我市建筑业提档升级,大力营造有利于建筑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
2.加大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建议市政府组成专门班子,积极向上争取,为企业申办资质提供服务,帮助企业提升资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申办资质仅由企业单兵作战,费时多,成本高。浙江、南通、湖北的团风县等地都是由政府搭建服务平台,集中为企业申办资质服务,效果很好。
3.实施政策倾斜,保护本地企业。建议市政府建立保护性措施,设置技术性壁垒,提高门槛,限制外地施工企业入县,增强本地企业工程中标率。将开发区建设工程纳入统一管理,凡本县重大工程,应优先考虑由本市施工企业承接。如孝昌县等地均对本地企业承揽本县工程实施倾斜,特别是在制作工程标书上,制定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市的技术条件,迫使外地企业退出市内市场。
4.强化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全市应形成统一的市场管理模式、统一的工程项目招投标运行机制,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招投标书。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原则,强化审核、监管力度,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5.扶持建筑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议市政府制定鼓励和扶持建筑企业做强做大的政策意见。一是税收返还给予优惠。二是搭建融资服务平台。由市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给重点骨干建筑企业在融资方面予以倾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壮大企业资本实力。三是为龙头企业争创品牌。建筑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有行业的名片。建议由各部门帮助企业建立各项质量标准体系、企业管理体系、信用评估体系、安全生产体系、环保体系等系列制度化建设,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打响自身的品牌。四是制定奖励政策。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我们认为扶持建筑企业发展壮大,市政府要采取果断措施,帮助建筑企业尽快摆脱各种困境,采取特殊政策扶持建筑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第三篇:餐饮行业成本降低因素探讨
姓名:乔惠子班级:会计2班学号:0913114013
餐饮行业成本降低因素探讨
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核算。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成本控制是餐厅管理特别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在SARS期间,餐饮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收入急剧下降,减少和控制成本支出成了挽救酒店的唯一手段。而良好的成本控制也体现了餐饮管理者的水平,最终提升餐厅的经济效益。
一、如何建立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
一、培养员工成本意识,建立勤俭节约的企业文化是成本控制的前提。
员工处于酒店的最前线,酒店的成本是否控制得好,归根到底取决于员工的个体行为。酒店是一个流动性相对较大的行业,而老员工的作风极大地影响着新员工的行为,这就需要建立整个企业勤俭节约的文化。特别是在酒店开业时形成的一些工作习惯会保留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影响着后来的员工。比如充分利用“二手纸”,对于一些内部文件、通知、规定等,可以用平时用过一面不再需要的纸;对于用过一面的报表纸等可以经过剪裁作为草稿纸用;客房用剩的肥皂、清洁液等可以收集起来给员工洗手间使用;破损的布草可作为抹布使用;晚上亮灯的时间随着季节、天日长短合理调整;员工离开办公室,随手关灯,下班关好空调;食品加工时合理充分利用边角料等等。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酒店经理、主管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酒店的每一位员工都自觉的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酒店才能真正地做到成本最低。
二、设定成本预算,实施成本考核奖惩制度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成本预算是成本控制的量化表现。只有对每一项成本项目制定了具体的指标,并且对此进行考核,成本控制才有了现实的目标。制定成本预算时,要坚持完整性、针对性、合理性、挑战性的原则。有的酒店往往只对前台营运部门进行考核,其实后台部门费用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有的酒店考核部门总费用,而事实上有的费用员工是不能控制的,如信用卡手续费,营业税金等,这些不可控成本若包含在考核中,考核就会产生偏差,也会失去动力。预算要针对每个部门的特点,在可控成本的范围内,给出相应的成本指标。预算指标要合理并且要有挑战性。指标过于苛刻,实践中无法完成,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若指标过于宽松,很容易实现,那也失去了控制的意义。预算指标可以根据历史的数据,结合本行业的惯例,分析未来的形势和酒店的策略综合得出。预算指标要每个月都给,每个月要召开成本分析会,对与预算差异大的成本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以便对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正提高。考核可以半年或进行,对于成本预算指标完成好的部门,给予奖励;对于未完成成本预算指标的,相应给予惩罚。考核也可以与半年奖或年终奖相结合,成为奖金考核的一个内容或指标。对于不合理的预算指标,考核时要加以分析,在以后的预算中及时进行修正。对于一些变动成本,如餐饮成本等,可以用比率来考核;对于相对固定的费用,如电话费等,也可以用绝对数进行考核。如厨房员工可考核餐饮食品成本率;酒吧员工可考核餐饮酒水成本率;管事部员工可考核清洁用品/瓷器玻璃器皿消耗量占餐饮收入的比率;房务部员工可考核客房
清洁用品/客用品/办公用品消耗量占客房收入的比率;后台员工可考核办公用品费/电话费;工程部员工可考核维修费用等。水电费若能读表到部门,也可以作为部门的考核指标;若不能读表到部门,可以作为所有员工的考核指标,同时可以特别对工程部进行考核。
三、设立成本监督体系,设立在总经理领导下,由专人监督检查的成本控制小组是成本控制的保证。
员工有了成本意识,并且有奖惩考核制度进行激励,但要真正实现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有专人监督检查,及时更正,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成功实施。酒店中,有些费用是员工不能控制的,比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员工工资费等,这些费用主要由管理当局来做决策。员工能够控制的往往是那些变动成本,比如原材料消耗、水电费等,而我们要控制的也正是这部分成本。针对不同性质的成本,酒店要建立完整的监督控制体系,由专人负责,对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酒店的成本监督控制体系主要可丛以下四部分展开:
1、餐饮成本控制。餐饮成本是酒店最大的直接变动成本,它直接影响着餐饮的利润。餐饮成本控制不是无限制地降低餐饮成本率,而是要在保证餐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出成率、减少浪费。特别是现在社会餐饮业越来越发达,酒店要保持很低的成本率是很难有竞争力的。餐饮成本控制可由成本控制总监作为总负责。成本控制总监由财务总监领导,这样便于管理监督。但真正责任人是行政总厨。成本控制总监一方面要及时出成本报表,分析成本的合理性,随时与行政总厨沟通,对成本中出现的异常,用料的不合理等提出建议;另一方面,成本总监要随时到厨房进行检查,对厨师操作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及时指出。比如食品边角料是否充分利用,提高产出率;调料使用是否考虑保质期,防止过期等。
2、能源费用控制。能源开支是酒店非常大的一个支出项目。酒店的能源费用支出往往高达营业总额的10%左右。而每个员工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能源费用的高低。能源费用可以由工程总监作为总负责,并吸收相关人员组成节能小组。节能小组主要有三方面的职责:(1)寻求节能的新方法。工程部是水电、设备方面的专家,在采购设备、使用、改造过程中,都要考虑到节能的因素。同时要寻求新的节能设备、方法等。(2)制定节能措施。通过对整个酒店水、电、燃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找出能够节能的具体措施。如过道的灯在光线足够的情况下,可以关掉一路灯;大堂白天光线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关掉一路灯;办公室没人时要关掉灯,下班要关空调;根据温度来决定开空调的时间;酒店外的路灯、霓虹灯根据天气情况、季节变换相应更改开灯时间等。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并落实到每个部门,让每个员工相应执行。(3)对节能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节能小组要对整个酒店的节能措施执行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和突击检查。对于未能按规定执行、浪费能源的现象及时指出,并采取措施要求其改正。
3、其他费用控制。其他每个部门的可控成本如办公费、电话费等由部门经理负责。每个部门可以指定专人来控制办公用品的领用;对通话时间过长的电话由其自行付费;办公室一般不开通直拨电话等。每月要对部门费用进行分析,对于异常的费用要找出原因,及时改正。
增收节支,创造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在竞争激烈而又微利的酒店业,通过创建勤俭节约的良好企业文化,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考核奖惩制度,并建立由专人负责的监督检查体系,全面的成本控制体系就建立起来了。成本控制的加强,必然能导致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为提高酒店竞争力,创造利润最大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精心控制餐饮成本
酒店餐饮部门在经营和为客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既要耗费一定的生产资料(物化劳动),又要耗费一定的劳动时间(活劳动),还要耗费其它的一些消耗。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又往往根据成本费用的性态,将成本费用划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两类。在酒店餐饮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减少变动费用的支出成为酒店餐饮成本费用控制的关键,而在变动费用中,营业成本所占的比重最大,与餐饮经营收益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变动费用支出的重要义意在于如何控制餐饮营业成本的支出。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酒店餐饮的经营好坏,也对酒店的竞争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成本的高低也反映了酒店餐饮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新的酒店餐饮形势下,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来增加酒店的餐饮收入呢?
第一、在酒店餐饮成本控制上要消除两个误区,一是酒店餐饮成本越低越好。在酒店餐饮成本管理中,许多人往往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控制成本,就是减少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和降低成本率,其实这是对酒店餐饮控制的片面理解。为保证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餐饮产品质量和酒店服务质量,餐饮成本要有一个合理的水平,不能为控制成本而降低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最终使酒店失去信誉和市场。二是认为酒店餐饮是高档消费场所,高价格、高毛利体现了酒店的档次,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酒店餐饮的高档次,主要体现在她为客人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各种菜肴的质量方面,而不是体现在价格方面。
第二、酒店餐饮成本率应是一个变动的概念,即根据餐饮形势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成本率,而不应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贯制。据调查了解,目前酒店业餐饮收入下滑严重与各酒店几年甚至十几年成本保持一成不变有直接的关系。随着非酒店餐饮业的蓬勃发展,竞争的激烈,餐饮业利润正逐步进入社会平均利润时代,按高额利润时代确定的酒店成本率很有必要做一番调整。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通过适当调高成本率,使酒店餐饮成本率与非酒店餐饮成本率接近,通过发挥酒店餐饮自身的优势和优质、特色服务,做大餐饮市场,积极参于到与非酒店餐饮业竞争的行列,通过扩大营业收入,相对降低变动成本支出总额来提高餐饮收益。
第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原材料成本支出,酒店餐饮成本构成主要是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和相关的采购费用。目前各酒店采购餐饮原材料基本是由使用部门申请,采购部门负责采购,这种分工合作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突出表现是:使用部门往往强调材料质量而忽视对价格的控制,致使成本率上升,为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明确餐饮行政主管和各餐厅厨师长是餐饮成本控制的责任人,要参与采购原材料品种、数量、质量和价格的确定工作;其次采购部门要尽可能多的提供不同档次的可供选择的品种,可尝试大宗采购的招标、集团采购等办法,从采购数量和稳定供货等方面,尽量压低采购价格;最后,成本控制经理要监督采购价格的执行情况,并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为控制成本,增加餐饮收益提供一个可能的空间。
第四、作为餐饮产品的制造部门--厨房,要提高各种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在保证酒店餐饮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在菜式的设计方面要下功夫,要综合利用原材料,减少辅料和边角料的浪费,这样才能控制成本支出的增长。
第四篇: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调查与建议
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调查与建议
近年来,聊城市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总量规模、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市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保障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聊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笔者近期对辖区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和典型企业进行了专题调查,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
(一)人民银行强化政策指导,着力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一是加强“窗口指导” 人行聊城市中心支行每年制定辖区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机构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又要千方百计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把中小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每年召开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与县(市、区)政府联合召开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推介会。三是加强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宣传,向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企业直接融资工作的报告》,与市金融办联合召开了“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报告会”。四是全面开展重点中小企业培植工程,助推市政府制定重点中小企业培植方案,对辖区300户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五是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累计完成2989户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先后对360户中小企业进行了外部信用评级。六是积极推进新型金融机构设立,助推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见》,累计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设立小额贷款公司3家,为提升金融对辖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商业银行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加大资金投入,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支持。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实现中小企业贷款专业化管理。各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先后成立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对中小企业实施单独管理,开辟审贷绿色通道。二是优化信贷流程,提高办理效率。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短、频、急”、单笔融资额度较小的特点,部分银行实行集调查、审查、审批为一体的信贷审批程序,企业用信与评级、授信一并审批。三是大力推动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各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经营特点,开发出联贷联保、存货质押、“助保金”贷款等10余种中小企业信贷创新产品。四是加强与担保机构的业务合作。针对部分小企业无抵押物的实际,通过专业担保公司担保,为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三)民间借贷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发挥了补充作用
近年来,民间投资机构快速扩张,借贷规模进一步扩大,借贷方式灵活多样,民间借贷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周转和流动资金暂时短缺的局面。
二、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信贷供给与融资需求总量之间的矛盾
在经营成本增加、利润下滑、资金趋紧的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扩大。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少增50.9亿元,部分银行采用“压小保大、压短保长”的信贷措施,中小企业新增授信和贷款审批的难度加大。据市民营经济发展局测算,2011年全市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在50亿元以上。据百户中小企业典型调查,贷款满足率为52.2%,同比下降27.7%。
(二)企业“自身缺陷”与银行信贷准入条件之间的矛盾
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普遍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处理随意等问题,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贷款准入。二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存在较大的“内部人”控制风险。三是缺乏有效的抵押。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大多受经营规模所限,固定资产等抵质押物较少,符合银行标准的抵质押品不足。四是担保困难。目前全市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有30余家,注册资金18.4亿元,担保公司数量较少,缺少再担保风险补偿机制。
(三)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与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之间的矛盾
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短期内难以通过发行股票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同时,多数企业短期内也难以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进行直接融资。银行的信用证、保理以及信托理财等业务主要针对涉外企业和大客户,中小企业尚未进入银行支持的范围。
(四)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与融资成本之间的矛盾
一是银行贷款利息增加。小企业贷款利率大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
10~50%,较年初提高了0.6~3.3个百分点。二是民间借贷成本过高。民间投资机构借款年利率普遍在20~60%之间,个别小企业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极易导致资金链断裂。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充分发挥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渠道作用建议从制度上明确不同类型银行要有一定比例的贷款投向小微企业。各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各股份制银行要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和服务功能的创新,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地方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政策和地缘优势,全力支持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健全完善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建议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加强民间资本疏导,适当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规范担保公司、典当行等融资活动,严处非法金融活动,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合法途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三)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和债权融资。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创新型、外向型中小企业通过争取上市在股票市场融资,试点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二是设立与发展多层次的专业性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建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以财政出资为主,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完善金融市场监管,建立民间合作制的投资公司。
(四)加强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的政策引导人民银行要加强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更多的资金投向中小企业;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提高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资金支持能力。银监部门要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提高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的容忍度。
(五)着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能力一是要努力提升中小企业的自身素质和信用等级。尽快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运行机构,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二是加快培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尽快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实现“金融支持———产业集群发展———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的良性循环。
(六)积极打造中小企业成长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制定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性融资措施。二是落实中小企业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
三是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信贷奖励机制,增强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四是成立各级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在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一站式信息咨询等服务,促进政银企合作与共同发展。
作者:金融时报: 张丽 田旭
相关论文: 0
第五篇:企业发展建议
关于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公司应认真对待任何一位员工提出的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建议的合理性进行评议。能实施的一定要安排对口部门实施,不能谁提建议谁实施;不能实施的也要给建议人一个“为何不能实施”的回复,并表达感谢。凡是提合理化建议的,都是心系企业发展的好员工,因为他们心里装着企业。对建议进行回复,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更是对好员工的认可和尊重。
过去,我们也提过合理化建议,但都是“石沉大海”,没个音信。凡是建议都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多建议不可能连一个能用的都没有。无论有用没用,建议人都想知道结果,我们不能让员工“猜哑谜”。
二、企业领导应与各级员工建立和谐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企业应鼓励员工敢说真话、敢说实话,鼓励员工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企业要营造一个和睦的上下级关系,员工多理解领导,领导也要放下姿态,礼贤下士、体察民情。员工会怀着“感恩的心”报答企业给予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不让领导失望;同样,企业也应怀着“感恩的心”善待自己的“子民”,想员工之所想,谋员工之所求,不让员工心寒。爱是相互的,“爱人者人恒爱之”。
三、领导应加强对员工工作内容的了解,做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需要论证的工作涉及到很多因素,所用的时间会更长。领导安排完工作之后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认
为所有的工作都很简单,也不要轻视员工的劳动,否则结果会不如人意。对于成效不佳的不要责备,而是要多多鼓励,这样才不会挫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关于决策,企业应建立管理层协商机制,尤其是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更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多角度论证决策的合理性,尽量避免“一个人独大”的家长负责制。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经验再多的人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我们还都不是智者。作为领导,更应重视集体智慧,尤其是身处前线的人员,掌握的都是第一手资料,对决策更有建议权。
五、公司领导应对管理人员放权,以提高其管理能力。权力是施政的工具,要任命一个人当部长,他就必须有相应的权力。没有权力的管理者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有名无实、有职无权,管理便是一个空架子。事事一个人说了算,工作效率永远也得不到提高。
六、公司应按照工作类别完善机构建设,让所有的工作都有相应的机构来主抓。如果要将部门合并的话,一定要按照相似或相近的原则进行合并,切不可张冠李戴、断章取义。
七、公司应抓紧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员工的岗位职责进行界定,就像两国勘界一样,界定不清就要发生战争。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但必须分清你我,“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是谁的工作就应该让谁去做,做不好那是能力和水平问题。否则的话,我们的仍摆脱不了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局面。
八、领导安排工作要以部门为标准,以岗位为区分,切不可见谁抓谁,胡乱安排。明明是应该张三做的事,偏偏让李四去做,这是管理的大忌。任何职务都有它的任职要求,符合要求的就上,不符合要求的就下,明知张三不适合这个岗位,偏偏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使其“在其位不谋其政”,那是公司用人方法有问题。干多的不多得,干少的不少得,都吃“大锅饭”,管理永远也上不去。
九、公司应抓紧管理制度建设。自从我来到这个公司,我就对公司管理制度存有异议,在2007年初的制度修订会议上我也表过态,但那时我只是个助理,说话没人重视。如今,领导把我放在这个岗位上,我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我公司的管理制度有以下几点不足:
1、制度数量太少。作为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没有个上千条的管理制度,根本无法覆盖所有的工作内容。我们的制度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依法建立的制度少之又少。建筑行业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有很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其活动进行约束,主管部门也要求要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但我们这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
2、方向本末倒置。制度是一种下行文,是上级约束下级的一种条法性标准。既然称为“公司管理制度”,就应该建立公司级别的管理制度。而我们的管理制度全是以部门级制定的,显然是一种“方向性错误”。公司制度可以在全公司施行,但部门制度只能在自己部门施行。部门制度必须依据公司制度制定,这就好比宪法、法律和地方规章之间的关系。
3、形式东拼西凑。制度就是制度,与岗位职责是两码事,可不要混淆概念。岗位职责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范畴,是《岗位说明书》应具备的内容,切不可加在制度里充数。
4、内容不符实际。在《档案管理制度》里规定的档案号编制方法与实际不符。我公司的档案室其实就是装内业的库房,谈不上编号管理。另外,我公司没有党支部,但在《责任制》里却出现了“党支部书记”工作职责,实不应该。
在制度制定前,公司领导要拿出制定意见或方案,尤其在量化内容方面,是要领导拍板钉钉的。比如:公司检查项目部可以是一个月一次,也可以是一个月两次,但究竟几次,得根据领导意图来制定,这样在执行起来才更符合领导要求。否则,得不到认可,就会出现执行难的问题。
制度在制定过程中,应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进行识别,周全考虑,制定相应的制度,努力做到让制度覆盖所有工作内容。制度成稿后,应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并得到认可。
制度一旦制定后,全公司所有人,包括领导,都要对制度进行学习和掌握,严格依制度执行。但这点,我公司做的不够好。制定了制度,领导不以身做责,不率先垂范,起不到榜样作用,员工自然也会违章操作。辛辛苦苦制定的制度又成了一张废纸,管理又退回了混乱局面。
十、公司应认真考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包括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劳动关系、绩效考评、薪酬福利、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八个板块,缺一不可。如果公司还维持现有的零碎的管理模式,我建议取消形同虚设的绩效考评,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现有的工作上。
十一、公司应重视人才开发和人才保护。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便没有财。我们总是在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才,但从我公司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来看,我们的管理仍停留在口号上。比如:一级建造师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但我们却没有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自己的员工在偷着考建造师,考了建造师却不愿意注册在自己的公司,为什么肥水总流外人田?如今,是将口号付诸行动的时候了。
十二、如果2009年综合部还负责现在这些工作的话,我建议公司为综合部增加新人。
十三、综合部电脑不足,影响工作效率,建议人手一台电脑。
十四、建议公司自己设计企业内刊,之后,将成稿交由印刷公司印刷。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反复传稿、校稿,也会节省一部分费用。
十五、建议将公司文件分为三级管理。一级为红头文件,人事任命、重大事件用红头文件。二级文件也属公司级文件,不加红头,但应盖公章。公司一般的活动和事件可用二级文件。三级文件为部门之间交流的文件,以部门名义发放。
另外,2009年的文件是否采用规范化管理,还需领导决定。
十六、建议公司在2009年组织管理人员去大的企业进行考察,广泛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开拓新思路。
希望能对以上建议展开讨论,并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