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怎样走进高盛集团的
高盛之旅
通过电话面试后(今年通过率很高),我们被邀请参加在管院举行的第一轮面试,上海这边IBD部门candidates大概有二十来个,每个人要分别面三个面试官(大概都是associate),每人半小时,一半英文,一半中文。
我面的第一个面试官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男士,一上来先让我用英文自我介绍,然后随便问了些诸如为什么想做IB的问题。然后开始用中文和我聊天,具体一些细节记不太清楚了,应该是针对我的简历和自我介绍的内容问了一些个人经历的问题。最后5分钟,他让我提问。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注意到高盛前几年在中国的并购业务基本上都排在首位,但是去年好像排名下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他笑着解释说:“其实,高盛有很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大客户,比如中国**,如果它今年有并购项目(其实是国家注资),那么高盛今年的并购额马上就上去了,如果今年没有,那么排名就下去了。“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不同年份差别会那么大,这点从公开的报道里很难看到。“他说:“是啊,所以如果不是insider的话,是很难了解其中原因的。“接着我问第二个问题,“现在高盛有很多竞争者都是universal bank,比如花旗,德意志银行,JP morgan等,因为他们能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可能具有一些方面的竞争优势,您对此如何看待呢?高盛会不会以后也选择合并的策略呢?”他说:“我们从来都是专心把投行业务做好,在这一领域做到业内最好,从而得到客户认可。业务铺得太开,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很好的效益。其实现在很多universal bank已经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了。。”第三个问题是,“您觉得如果想成为一名投行从业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他说:“首先,你得具备快速的学习能力。另外,在高盛我们非常强调team work,也就是说你得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者。”然后,我紧接着说自己非常适合这种文化,举了自己在PWC实习的经历说明自己是个很好的团队合作者。最后,和面试官很友善的道别。
第二个面试官是一个看上去比较tough的女士,心想这下糟了,我最怕不苟言笑的面试官了。一跑上来,她也先让我用英文自我介绍,并且笑着说“我早饭没来得及吃,你不介意我一边听一边吃三明治吧?”我赶忙说“当然,没问题”心想,“做投行真辛苦,一年到头休息不了几天,还要牺牲休息时间来给我们做interview。”对那位姐姐的感觉立马好了起来。自我介绍后,她也问了些和前面差不多的问题。然后我逮到个机会表达了自己对投行业务的兴趣,并且对中国的并购市场做了比电话面试更详细的分析。姐姐听得很认真,末了夸了我一下“想不到,你对这些方面还是很了解的嘛!”然后,她又问:“你能谈谈你觉得高盛相比其他外资投行和中金的优势么?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竞争力?”然后,我就说,近些年高盛在IPO和并购一直是NO 1的(引用了几个权威机构的评级),相比其他外资投行,高盛有更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对中国业务非常重视,有long-term committment。相比中金,高盛又拥有全球性的资源等等。
接着,她问:“你能举个在一个团队里合作的例子,来同时说明你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么?”于是,我就举了一个我暑期参加的复旦和哈佛合办的年会的组织工作的例子来说明。期间,不时地穿插提到自己对领导力和团队精神的理解(其实就是高盛的一些理念),可能这段是用中文的缘故吧,我讲的非常动情,感觉姐姐有点被打动了。这个问题告一段落后,姐姐问了我一个很犀利的问题:“我感觉你对投行确实很感兴趣,那为什么你暑期没有去投行实习呢?”我当时狂汗,不是我不想啊。我冷静了下说:“当时,我投了德意志银行,可是由于没弄清楚deadline,等我submit的时候,我同学都去参加面试了。另外,我也申请了高盛,可是据我所知,高盛今年好像没有在大陆招收正式的intern。所以,非常遗憾。但是,我想,我从暑期在****咨询公司的实习学到的很多技能和锻炼的品质一样可以运用在投行。而且,我通过了CFA一级,虽然没有投行的实习经历,但是我想我具备投行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最后,轮到我提问了。我问“最近高盛刚间接成立了高华合资公司(当时高盛高华还没有获得批准),能谈一下高盛在投资中国方面的策略么?”第二个问题是:“我注意到高盛campus talk用的ppt上说ibd得职位在几年后就要去读mba或者跳槽,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届时必须离开呢?”她很惊讶“有这么一说么?我从没听说过。事实上,我已经在高盛工作7年了。。”
结束了第二个面试,我就在走廊上等第3个面试。期间和其他应聘的同学聊了会天。这里有一个插曲,我们当时碰到两个也来应聘IBD的超级大牛,他们的对话让我们在场的其他同学狂汗。男的来自交大(很帅),已经拿到Bain和AA(某国内投行)的offer,女的是我校本科的大牛(很PP),已经拿到某外资投行等offer。。
过了一会儿,轮到面第3个面试官了,是一个复旦的师兄,倍感亲切。他先做了个自我介绍,他本科毕业后去了HSBC,然后去美国读了MBA,再去了GS的summer intern,后来就留下来了。他也要先自我介绍,我就如法炮制。他也问道我为什么没有IB实习经历,我就说虽然没有,但是自信具备必需的理论知识。然后他就问:“How to value a company?”(一道投行常问的经典专业问题)我就阐述了两种常用的方法,如DCF和multiples。他紧接着问,如何算Free cash flow,我也回答了下。他ms比较满意。接着我们聊到了最近高盛担任financial advisor的HSBC参股交行的事。他让我具体谈一下。我就说,这个deal是个双赢的合作。一方面,中国推动国有大型银行上市和银行系统改革,需要解决资本金不足和NPL(不良资产或不良贷款)的问题,通过汇丰参股,交行吸收了资金,提高了资本充足率,又引进了先进的公司治理等等。另一方面,汇丰通过入股,也可以在政策限制下,更好地进入中国市
场,并可以利用交行的distribution network等等。师兄频频点头。接着,他问:“如果你现在需要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你怎么办?”我就说有很多网站就直接提供上市公司的年报信息,然后列举了几个财经类网站。他马上又问:“那如果某公司还没有上市,没有公开的报表信息,你怎么办呢?”我想了下说:“首先,可以接触一些行业专家或第三方行业报告,间接了解该公司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和经营状况。另外,考虑到很多公司财务非常不透明,我们还可以和信誉较好的会计事务所合作,请他们做due diligence(尽职调查)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师兄ms对我后面一句回答非常赞同。然后,我们又聊了一会后,他让我提问。具体问了些什么,有些想不起来了。
结束了3个各长达半小时的面试,都饿得快不行了。总体感觉,高盛的人待人非常和善,这恐怕也是他们今年招聘对面试官要求的(据说去年面试非常tough)。通过和高盛的接触,我觉得自己有点falling love with GS的感觉,喜欢他们的文化,期待和这样的面试官共事。可是,希望归希望,接下来能做的就是等消息了。
结束了第一轮面试,就开始等消息。因为感觉上轮面试自己基本上be myself了,并且做到了扬长避短,所以猜想进入final应该没问题。可是一等就等了一个多礼拜,一点音讯也没有,然后这段时间也是我找工作最困难的时间,整整一周没有面试,也没有面试电话,反而接二连三地被自己原先很有把握的公司据掉。心想,GS再不给我机会的话,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那个时候,每天在job版上看到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胆战心惊,信心跌落到了谷底。12月3日,我看到网上一则新闻,就是GS获得*批准,和高华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我想,怪不得一直没动静,final通知应该就在这几天了。果然,周末就接到了通知下周周四(12月9日)在北京面试的电话,HR还问了我有没有投其他投行,有没有拿到offer之类的问题。最后,她给了我一家旅行社的联系方式,让我订往返机票,GS承担费用。我计划周三晚上到北京,在北京住两天(北大同学寝室),周五回。
据说高盛final可能会面MD,说不定还能见到胡祖六,因为从来没有面过这么高级别的,所以心里很没底。室友建议我可以问问sjiang,经验很丰富,而且乐于助人,我心里总有些忐忑,毕竟以前从来没跟复旦的大牛们有过两句话以上的接触,而且以过去的经验来说今年的大牛通常都是不care我们的。BBS上给sjiang投条后,他马上给了我电话号码,我打过去后就和他聊了起来。出乎意料,他很健谈,而且毫无保留得跟我分享他的经验和想法。他说MD一般来说会比较tough,而且倾向于问宏观层面的问题,另外面试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behavior和寒暄等等,MD通常都会比较看重。最后,针对提问,他也给了我很多非常有sense的好建议。
另外,我还联系了一个前几年去高盛的同门师兄(见过,但是基本没有交往)。问了很多人才问到他的email,没想到下午发信,晚上学长就打电话来了。他首先表示了一下对我进入final的祝贺,我发觉他说话的节奏和以前很不一样了。记得过去他是那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语速很快的人,但是现在给我的感觉和上回面我的associate一样,非常kind,语速也很慢,可能是公司文化和辛苦工作导致的吧。sigh~
他和我交流了下对高盛文化及投行工作的看法,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
周三晚上和一个一道面试的朋友一起去虹桥机场搭飞机,居然迟到错过了原来的航班,ft,只好换下一班,到北京时都快9点多了。我姐夫的一个同学开车接我们。这是我第二次到北京,上一次是92年,小学刚毕业和家人一起来北京旅游。12年了,12年一个轮回啊!重回北京的感觉真得好兴奋,那种感觉就像巴勒斯坦人重回耶路撒冷的朝圣般的心情。听着车上放的周杰伦的《轨迹》,看着车外点点路灯,一切是那么美妙,就像做梦一样。我对自己说:“我要留在北京!”
到北大东门后,我北大的同学正在门口等我(复旦本科同学,后来考研去了光华,也在找工作),和其他人道别后,他带我在北大校园里逛了逛,虽然天气很冷,晚上都快10点多了,校园里人还是很多,气氛很浓。走着走着,我发现前面有对恋人牵手走在一起,女的比男的高半个头。同学看出了我的惊讶,就笑着说:“在北大,这还是很多,很典型的,很多女孩子不太看重对方外表,也很少有旁人说三道四。也许这就是北大的氛围吧,自由、宽容。”我心想,看来我当初应该来这儿的,呵呵。
到了同学寝室后,我们讨论了一会儿后就睡了,准备迎接周四下午的final。面试地点是国贸那一带的China hotel,到了那边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我原定时间是下午1:30,分别面三个面试官,各半小时,不过后来推迟到3点开始。到了楼上,发现很多上海这边来面的同学。听他们说,上午是面北京的,下午面上海的。上海这边大概十个人左右,碰到了好些一面时的candidates,有个财大的mm(英语暴牛),复旦校友(经院本科毕业,有工作经验),复旦的可爱本本mm,还有在英国待了7年的一个牛mm,管院的研究生牛男等等。一面时那两个大牛好像没见到,可能因为别的原因没过来。
第一个面试我的大概是一个VP,非常干练,也很pp的姐姐,因为她要下午赶飞机,所以每人只面20分钟。他先让我做了下自我介绍,然后问了些我的实习经历和课外活动的情况,主要考察我是否是一个好的团队合作者,是否适合他们的文化。还问我在****咨询公司作了些什么工作,学到了什么之类的。我谈到学会multi-task and prioritize。然后,她紧接着问,手头有很多工作时,如何安排工作。我就提到了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分类云云。最后她又问了我在咨询公司实习的直接上级的姓名,问:“你觉得你得supervisor会怎样评价你的工作,并且会提出哪些改进意见。”然后,我就他们看重的quality讲,比如有team work精神啊,工作努力,学习能力快之类的。因为时间仓促,也没有轮到我提问,就结束了第一场面试。
第二个面试官是一个MD,老外,非常资深的banker,后来大家评价一致认为最tough的一个。他一跑上来先给自己泡了杯咖啡,问我要不要喝点什么,我说自己也是个big fan of coffee,不过已经喝过很多水,所以不用了谢谢。然后,他说:“这样吧,我们彼此了解一下,我先介绍下自己的情况,然后你也介绍一下自己,好吗?”接着,他就开始自我介绍了,他已经在IB作了十几年,一开始在美国做,然后去了*,后来又来到香港,负责亚太区(*除外)的业务等等。轮到我做自我介绍时,他便看我的简历。“你大学都是在复旦念的?学经济学?”“是的。”“你觉得你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我就说是corporate finance,其实没有真正在学校听过这门课,但是考cfa看过,另外,平时也学习了些北大和MIT商学院的相关课件。我说corporate finance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公司如何融资,和如何决策投资云云,说这门课的很多理论在投行工作中都很有用处。接着,我又扯到了最近的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的案例(高盛是两个advisor之一),作了个简短的分析。他在一旁一声不响得听,我当时心里就有点后悔,在MD面前讲这种东西,岂不是班门弄斧,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完。然后,他沉默了下,说这个deal是业界没有预料到的,不像别的tcl并购汤姆森等等。总算过了一关,好险!然后,他又跟我说,高盛的文化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且非常注重团队合作,这点和其他投行很不一样,比如morgan stanley就很强调竞争云云,“你能给我一个你在团队里工作的例子吗?”。于是,我又举了一个以前的活动来说明自己的团队精神,虽然想着用star,但是由于太过紧张,准备欠充分,发挥的不是很好。然后,他又问:“你数学怎么样?”我就说非常好,比如作很多公司的numerical test,能提前5分钟搞定。他摇摇头,说:“我不是说这个。这样吧,我给你几道题算算看。”然后他就举了类似24的5%是多少之类的题,前面两个我立刻答对了,没想到第三个25的5%,居然一紧张答成了12.5,狂分特,然后一脸歉意。MD说,没关系,已经不错了,也有人一跑上来就错的。紧接着,我们又聊了些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克服困难,达成目标之类的。期间,经常被打断,比如服务生送水之类的,MD站起来去开门,我真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痛苦极了。
总算结束了半小时的梦魇,我回到了休息室。然后和其他同学聊了聊,她们感觉这次final主要就是考察是否符合公司文化,可能不会怎么删人。我只能祈祷如此了,最好皆大欢喜。第三个面试官就是胡祖六,我记得以前在财经上看到过他照片,感觉是非常严肃,tough的一个人,再加上刚才的MD面的不太好,心里很不安。一开门,胡祖六就在门口等我,看上去非常年轻,个子中等,帅气,而且很可亲。他说:“你好,我是Fred Hu,你叫**是吗?请进。”他问:“你要喝水么?”我说:“不用了,谢谢。”不过他还是微笑着把水递到了我手里,我先前的不安和紧张立刻一扫而光,没想到他这么平易近人。我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很荣幸能见到您。”坐下后,我们就开始随便聊了起来,就像聊家常。他问了我是什么地方人,我就说浙江的一座小城,那里的人们聪明、勤奋、开放、好客等等(/blush)。然后,还问了我家里的情况,父母职业、有无兄弟姐妹等等。另外,又问我喜欢什么运动。我说我喜欢打羽毛球和踢足球,顺便提到,足球是一项很意思的运动,喜欢打前锋或后腰,为了在赛场上获得胜利,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云云。基本上没聊什么投行或宏观经济相关的话题,感觉主要就是看一下candidates有没有personality方面的问题。面试结束后,Fred送我出来时,我们又聊了聊北京,我委婉表达了下渴望在北京工作的意愿。
结束了三场面试,我准备和HR道别,不料HR姐姐说:“你等一下,我帮你再安排一个面试?”ft,我当时都快不行了。结果,又参加了临时添加的一个面试。面试官大概是一个vp,男的,人也很nice。他先让我做了个英文自我介绍,他注意到我有些紧张,就笑着说:“小伙子,别紧张,咱们随便聊聊。”他也问了我有关举例说明team work spirit方面的问题,然后就让我随便提问。我先问,高盛成立JV后如何应对中金的直接竞争(sjiang帮我想的问题)?他说,其实和中金的竞争早就开始了,然后重点谈了谈全球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显得对前景非常自信。然后,我又谈了下联想和IBM的deal,探讨了下双方的动机,战略考虑,利弊,市场反应等等。他表现得非常兴奋,说:“你看,人家韩国三星,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候怎样一副烂摊子,现在呢?脱胎换骨,世界名牌。我们中国为什么不能出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家?”他说,虽然联想并购案的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个人还是非常看好的等等。最
后,我又问了他有关career path方面的问题(也是sjiang的建议)。他就说,高盛内部是个扁平的组织结构,从analyst到associate,到vp,到MD。和其他投行不同,没有很复杂的hierachical。
这样,我就结束了半天高盛的final。总体感觉,应聘高盛以来,高盛各方面的组织安排都非常井井有条(很多好公司的共同点),非常注意公司的形象,而每一位面试官,甚至HR工作人员都非常nice,让人很舒服。而且每一轮的面试都可以发现,高盛非常强调它的企业文化,他们希望找最合适的人。
第二篇:我是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日语世界的
我是怎样带领学生走进日语世界的——日语教学心得
刘敬阳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单是认知上的问题,也有情商(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方面的品质,包括认识自身、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的管理等方面)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因为拒绝进入这样的学习世界。进入日语专业学习的学生,几乎都没有日语基础,所以在进行日语的语言教学之前,我首先想办法带领学生进入日语世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日语有着怎样的联系。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1、和学生建立起彼此信任,可以交流的师生关系(関係づくり)。作为一名教育者,怎样看待教育行为以及教育对象是与被教育者建立起教育关系,保证教育行为可行性的基础。我认为学习不是苦役,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找工作,如果学习是为了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的话,那么工作之后是否就不需要再学习了呢?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是这样,学习是终身的,在学习中获得正确的知识,同时与他人和各种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这些逐渐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己才是学习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目的。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学习,才能够享受到学习本身带来的无尽的快乐和满足并且会由此而产生自信。只要感受到了这种快乐,一个人在人生的任何时候开始这种真正的学习(寻找自我)之路,都为时不晚。虽然进入正德学院的学生不是中学时代学习的佼佼者,但是他们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点,(当然也有缺点)以及鲜明的个性。我相信,如果能让他们 1
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他们是乐于追寻这种快乐的。
为了主动与学生建立起可信任可交流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经常以“我”为主语谈论一些所见所闻,想法和做法,给学生展示我的世界,力求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比如,一年级开学第一课,并不直接讲日语知识,也不讲教科书上介绍的日本,而是介绍我所了解认识的日本,通过我在日本的经历介绍日本的自然,日本人的精神、日本人的特点等等。
2、通过介绍并体验日本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带领学生进入日语学习世界。我经常给学生介绍日本城市、学校、工厂的样子,工薪阶层的生活,日本社会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以及自然,灾害等,在风土人情方面会介绍跟学生关系密切的入学式,毕业式,各种节日,以及其他诸如赏樱花,看烟花等。我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不单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更应该学习该语言的背景文化,从中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即在异文化的背景下,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自身所处的文化。除了介绍之外,还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日本饮食文化,服装文化等。比如,举办日式圣诞节晚会,师生一起做日式料理。一起研究日本和服,茶道等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以及从事与日本文化相关的事业的决心。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从听说入手,然后读单词讲解语法的方式,更符合语言习得的自然方式。课堂上鼓励每个学生的参与,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另外在课堂上安排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世界。课堂上造句练习要求学生用简单的日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将学生分组,课外研究某个感兴趣的课题比如气候、环境、医疗、教育等,然后课堂上发表,通过提问互相激发,使问题论证的更加清晰深入,同时
创造出真实地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会增加他们对自己的世界的认可,了解他人的世界,和更多的人建立起交流的关系,同时增加自信。实现从内产生追寻真理,真知,自己主动学习的动力。
虽然我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在实际教学中尝试了以上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个别同学拒绝进入日语学习的世界,我认为应该从学历制度和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方面给以保障,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以前的“严进”渐渐的开始走向“宽进”,如果同时实行宽出的话,那么在学期间学习质量的问题,确实会以问题形势浮现出来。在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时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为了工作而学习是非常现实的想法。而今天,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么,学习的意义就必须被重新提起。所以为了提高人才质量,制度上和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也将势在必行。
第三篇:百盛:走进内蒙古
百盛:走进内蒙古 的商业品牌
□ 本报记者 阿勒得尔图
内蒙古百盛购物中心
内蒙古党委书记储波(前左二)在内蒙古百盛购物中心总经理韩小鹏(前左三)的陪同下视察百盛商场
试试运气怎么样
百盛购物中心化妆品厅
重装开业后的一系列促销活动使百盛购物中心顾客如潮
百盛购物中心服装厅
北京至呼和浩特,乘飞机只需40分钟;坐火车也不过11个小时;高速公路贯通后,开汽车也就是7个小时。
北京至呼和浩特市的地理概念并不遥远,而在人们的心理概念上内蒙古却是那样的遥远。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从地理上和心理上都认为内蒙古并不遥远,于是便有金狮集团麾下的内蒙古百盛购物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应运而生,斯时为2000年8月。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百盛百货是马来西亚金狮集团于1987年创立的,是马来西亚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最大的连锁机构。1992年百盛进入中国市场,刚刚落脚北京,便将敏税的眼光扫向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在北京、上海、成都、大连、青岛、西安、武汉、兰州、贵阳、昆明等开设连锁店后,内蒙古百盛于2000年8月亮相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在全国排序21位。
内蒙古百盛是第一个落户内蒙古的中外合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它一出现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使传统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有人很形象地比喻这种变化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百盛走在中国商业零售最前沿的是电子商务。2000年,百盛率先在中国商业零售行业开发出商品供应链管理系统(SCM),融物流管理、供应商衔接、网上购物于一体,完美完成各连锁店之间的在线管理以及供应商、顾客间的双向交流,成为中国商业零售行业的最新模式。
百盛尽管具有国际连锁店的性质,但它同样具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它一经融入呼和浩特市的商业大运转,就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手段与当地的消费市场、消费群体结合起来、联系起来。在结合、联系的过程中使管理、机制都有所创新,从而形成独具魅力和体现个性的市场空间。以准确的市场调查和优质服务为基础,培育吸引创造自己的顾客群;以科学管理和精明的经营为基础,采取低进价、低费用、低加价率、低价位的“四低”价格定位,实现价格回归;遵循“尽如您意”的理念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走缝隙经营、错位经营、特色经营的路子,开拓经营空间,扩大市场份额;视供应商为“上帝”,以讲规矩、讲信誉、讲合作、讲互利为基础,使供应商“跟着百盛做赢家”。引领科技兴商潮流,百盛有了制胜法宝;本土化经营策略,使百盛站稳了脚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百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心投入,正直诚实,团队精神,顾客导向”企业理念的凝聚和融铸,使百盛成为员工施展才华和乐于献身的理想公司,使百盛成为每天3万余、周六周日6万余顾客购物理想商厦。
百盛的出现,足以警醒呼和浩特市的零售商场。尽管它位于购买力水平偏低的旧城北门,但营业时间的延长,促销手段的丰富以及科学管理和雄厚的总部支持下的真正低价销售的能力,在短短的两年内就“盛名远扬”。
内蒙古百盛有着强大的总部支持系统,总部的商品部协助百盛提供商品货源组织服务,电脑部为各百盛店协助硬件选购及提供软件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部负责各百盛选用和全体员工的培训。可以说:百盛强大的总部支持系统能确保每一个开张的连锁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作为跨国公司,百盛有独具魅力的国际性采购系统网络,在各主要国家的特权代理,协助导入高品位、独具一格的时尚新品。因此在内蒙古百盛我们可以买到纯正的进口商品或国内合资的许多新品种。
除了现代化的管理,科学的经营理念,百盛庞大的国际采购网络,又让内蒙古的名优特产品走出内蒙古,推向全世界开通了一条高效率、低成本、高效益的通道,这应该说是百盛给我们带来的巨大财富。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通过百盛国内外的网络渠道,先后销售内蒙古名优特产品超过8000万元。
内蒙古百盛开业两年来,累计实现销售3亿多元,上缴税金700多万元,截止今年6月末,销售同比增长12.2%,预计年末销售同比增长可达25%。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人们还在为内蒙古百盛的发展和业绩深感震惊时,仅仅营运两年多的内蒙古百盛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对整个业态进行大规模、大幅度的调整,此举被称为“二次创业”。“本来经营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却突然进行调整,你不怕失去消费群体吗?”总经理韩小鹏胸有成竹地回答:消费观念在更新,消费群体在更新,我们这样伤筋动骨地改造,就是为迎合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和更为新潮的消费时尚。
9月12日重新开业后的内蒙古百盛格调更加高雅,色调更加明快,光线更加柔和,空间更加通透,布局更加合理。更为重要和突出的是从稳健的步伐迈出了以综合百货业态向时尚百货业态攀升的关键一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内蒙古百盛的“二次创业”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慎密调查的。
2000年,百盛开业之初,呼和浩特市场初具规模、且有知名度的商家仅两三家而已,内蒙古百盛综合百货加超市的经营模式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但是时隔不到两年,国内知名度高的商家,乘西部大开发之契机纷纷落户青城,只要目睹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商厦,就可知呼和浩特市市场发展是何等神速!现已开业经营和正在建设的(包括拆迁在建的)商厦不止一二十家,这些商厦面积都在三四万平方米以上,多的高达6万平方以上,而且均为资金实力雄厚的国内知名企业。据媒体预言,在不远的将来,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将出现商战上“九龙争食”的惨烈场面,其势不亚于当年河南郑洲之烈。内蒙古百盛如何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市场变化,创造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内蒙古百盛开展二次创业的根本目的。
内蒙古百盛“二次创业”的定位是从综合百货业态向时尚百货业态转变,目标顾客定位是追赶时代潮流的年轻人,同时兼顾社区的消费群体。在中国百盛集团总部和商场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从6月10至9月20日实施“百日工程”,投资数百万元,加大对商场自身的改造。一方面扩大商场经营规模,由原来的4层扩大为6层,新增两部滚梯和一部垂直客梯,使商场整体形象更加宏伟靓丽,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宜人。另一方面加大对各楼层商品经营布局的力度,重点放在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上,重新开业后,新增100多家供应商,引进15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尤其是注重男女服饰、化妆品、皮具皮鞋等优质品牌引进,比如ESPRIT、堡狮龙、纳帕佳、沐兰、和泰、细川等著名女装;汤尼威尔、都彭、花花公子、雅戈尔、皮尔·卡丹等著名男装;欧伯莱、欧莱雅等化妆品。
一叶兰舟,便凭急桨凌波去
内蒙古百盛为使自身改造的“百日工程”完成后,能以全新的服务素质、管理素质迎接呼和浩特市广大消费者,百盛核心管理层以接待消费者的文明用语、礼仪规范化、商品陈列、业务流程、收付商品手续传递的电脑处理程序至帐目处理、货款承兑,劳动纪律、着装要求,经营管理制度、条例为核心内容,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百盛重装开业后,开展了一系列的促销酬宾活动。内蒙古百盛的促销方式有别于其它商场,不是压价竞销,而是在给消费者的实惠、实用上做文章,以实惠、实用吸引消费者,记者在商场亲眼所见,各种商品并未打折,而是明码实价,经询问各方,商场给消费者实实在在的让利,直接体现在价格上,让消费者在价格上享受实惠,而不是打折和短期行业,是一项既定的长期经营方针,这种促销活动不但别具一格,而且也应成市场竞争中价格规范所为。
百盛领导介绍,百盛重新装修开业,虽以崭新面貌展现在呼和浩特市广大消费者面前,但仍有不尽完善之处,还需加大改进的力度。市场是无情的,我们时怀危机感,鞭策自己,力争上游,既着眼于呼和浩特市场的现状,也放眼于呼和浩特市市场发展的未来,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把商场各项工作搞上去,力争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多为呼和浩特市做贡献。
内蒙古百盛以“百日工程”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以9月12日的重新开业宣告结束。“二次创业”结束了,但“二次创业”给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带来的变化则刚露端倪,对于它所产生的震荡效应和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人们将拭目以待。
第四篇:恒盛集团简介
恒盛集团简介
恒盛集团是一家专注于中国大陆房地产产业开发的公司,公司成立12年来,先后在深圳、北京、河北廊坊等地开发了十几个地产项目,已从一家地区性的地产开发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综合性地产开发企业,成为集地产开发、市政道路建设、建筑施工、物业管理、商
业地产开发管理等功能为一身的综合地产集团。
恒盛集团核心房地产开发业务目前主要由深圳祥云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恒盛投资有限公司和廊坊恒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承担。已开发及待开发的项目包括住宅、别墅、公寓、酒店、大型公建等。目前在北京地区的项目有:昌平区的北京市重点旧村改造项目,同时获得该地区1500余亩的开发用地;大兴区近70万平米的开发项目。近期,恒盛集团在昆明还获得6000亩土地,已进入前期策划阶段,拟开发建设一系列高档住宅、酒店、旅游休闲度假村、森林公园等项目,使昆明成为继北京、深圳、廊坊以外的另一个战略
重点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中国大陆房地产企业发展黄金时机,恒盛集团正致力于成为一家国内公众公司,力争在打通资本市场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主业,打造成为中国地产开发企业中的知名企业。
云南御行中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御行中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本8000万元,是恒盛集团下属的区域公司之一,是面向我国西南市场的专业化房地产开发公司,现在嵩明已拥有400万平
方米土地可供开发,项目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启动区一期已规划设计完毕,其中启动区一期的A区已取得“四证”(含《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公司依托深圳、北京、廊坊区域公司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及人才优势资源,按照现代化企业的要求,结合昆明的人文特点与地域文化,快速培育了一支具有综合能力的企业团队,企业的影响力和品牌形象
不断提升。
公司将充分发挥房地产开发的专业优势,最大化挖掘土地资源的价值,遵循昆明市和嵩明县总体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顺势而动,借势而为,尤其针对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圈以及滇中城市群落经济发展的需求,做好前期策划和规划设计工作,将项目建成一个现代都市圈中的最宜居小城镇,以推动东部生态新城的发展,为建设新
昆明贡献一份力量。
第五篇:《高盛帝国》读书笔记
《高盛帝国》读书笔记
朋友推荐的这本书,终于看完了,尽管之前我对高盛包括这个圈子的一些企业,都有了解,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经过了一个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对投资银行有了一定的理解。
高盛确实是家伟大的公司,我印象中的高盛,虽然在中国干了一些坏事情,但总体上对这个经济体的贡献-利是大于弊的,这里面可能最有代表性或者说最有意义的三件事情莫过于:
一,在1993年的时候,高盛支持了一个非常能吃苦,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处推销保单的年轻人,帮他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帮他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这个人应该来讲非常幸运,后来成就了中国最大的民营保险集团-中国平安保险,这个人叫马明哲(当然高盛在参与这项投资中,获得了超过10倍的高额回报)。(www.xiexiebang.com)
二,在1998年的时候,高盛支持投资了一个老师创业,这个老师聪明绝顶,天赋异禀,也非常努力,后来改变了整个互联网格局,这个人就是马云。
三,高盛在2003年的时候,支持了一个说起话来激情四射,手舞足蹈,满脸表情的人,这个人创办的公司改变了中国的户外媒体行业,催生了中国户外数字媒体,这家公司叫分众传媒,这个人叫江南春,高盛是在分众处在优美增长曲线时,给分众加了一个”助推器“,并一举将分众传媒推到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