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药品视点文稿
《食品药品视点》文稿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理顺监管体制,2010年12月17日,菏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正式挂牌成立,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机构,从此结束了菏泽市开发区没有专门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历史,也在全省开创了在开发区设立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先河。
菏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具体负责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全程监督管理;负责辖区内餐饮服务许可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开发区分局成立以来,全体干部职工按照“科学监管、保障安全、服务发展”的工作理念,认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法律法规培训,强化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廉洁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二是精心组织食品药品基本情况摸底调研工作。开发区分局组织两个调查组,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辖区内餐饮服务、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摸底排查,同时进行了责任告知。全面掌握了辖区内管理相对人的基本情况,建立起完整的电子档案,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三是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根据市局和市开发区管委会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了学校食堂专项整治、医疗器械专项整治、“两会”期间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保障专项行动等活动,不断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环境。
四是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开发区分局顺利完成职能接转后,在人员、设施、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全员全力开展餐饮服务和药械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餐饮服务和药械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截止目前,共查处制售假劣药品案件10起,非法购进药械案件25起,无证从事餐饮服务案件2起,使用无中文标识进口食品案件1起,没收假劣药械品货值五千余元,过期失效食品货值二千余元,共出动执法车辆80台次,执法人员260人次。全面规范了餐饮服务和药械生产经营使用行为。
五是规范履行餐饮服务许可管理新职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条件和受理工作程序,严把餐饮服务市场准入。通过严把申请资料审核关、现场审查关、审查审批发证关“三关 ”,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依法行政,热情服务,杜绝人情证、关系证。截止目前,开发区分局共受理餐饮服务许可申请88件,准予许可44家,正在受理中35家,不予许可9家。通过严格许可准入,提高了餐饮服务质量,确保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开发区分局开局之年,局党组确定了“三三四四”的工作指导思想,即:按照新体制、新职能、新作为“三新”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服务发展“三个原则”,突出创新工作机制、抓好宣传教育、强化日常监管、深化专项整治“四项重点”,实现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升队伍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四个目标”。具体的讲,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加强五项“体系”建设,构建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加强责任体系建设;二是完善监管体系建设;三是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四是健全社会监督体系;五是建立层级责任追究体系。
(二)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保障用药用械安全。继续深入开展药械市场专项整治;不断强化药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及特殊药品的“网格化”监管;规范药械违法广告监测;高标准做好药品抽验及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工作。
(三)攻坚克难,全面履行新职能。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做好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申办工作;切实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严厉查处餐饮服务食品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环节的违法行为。
(四)强化服务意识,支持医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帮助引进医药企业在市开发区落地、结果,切实帮助医药企业解决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外部环境。
(五)加强机关建设,打造一流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深入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法治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创建,切实打造一支“廉洁勤政型、技术能手型和服务标兵型”一流监管队伍。
第二篇:教育视点范文
教育视点
让孩子多睡一小时,不会改变他人生。
江苏淮安一重点中学的初三学生,因周六赖床不起,他父亲竟拨打110请警察来帮忙。大部分网友支持周末让孩子睡个懒觉。
钱花在豪华办公楼上,民间就多埋下一份怨,钱花在保障房上,民间就多一份踏实;钱花傻乎乎的标志性建筑上,民间多一笑话,钱花在环保上,百姓多一点健康;钱花在面子身上,糊不住一时,钱花在孩子身上,给两代人希望。
央视主播张泉灵针对“如何正确理财”这一问题做出的回应。
现在的本科就相当于以前的初中,硕士相当于以前的高中,博士才相当于以前的本科„„
湖北大学校友、有中国“首席反劫持谈判专家”之称的高锋教授做客该校人文讲坛,他用犀利的语言提醒学子要注重培养“软实力”。
自强就是从没有到有,是争取的过程,包括对创造的追求,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对财富的追求,对学业的追求,对梦想的追求。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中,与现场的大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当代大学生弘扬自强不息精神的话题。
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有教无类”“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只有回归教育宗旨,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评价,抛弃“唯分数论”的错误导向,才能避免“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这种荒唐事件的再次发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就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一事发表的看法。
这么做,只不过想发出信号:学校唯才是举,而不是唯学历和资历。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对“破格将22岁的研一在校生刘路晋升为教授”一事做出的解释。评选三好学生时只关注学生学习好这一项因素表现出教育价值观扭曲的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包括人的德育方面、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和审美方面,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教育应该是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潜在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不管他们在哪一方面优秀,都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针对两会期间一个有关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的提案提出这样的看法。
家庭教育的三大职责是亲子、道德养成和人生规划。第一,爱护子女。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第二,道德养成。健康是基础,教养是外显,情操为内核,理想为动力。第三,人生规划。小学要“保护好奇,养成习惯”,初中要“发现兴趣、引导兴趣”,高中要努力“将孩子的性向和志向结合起来”。这一过程中,家长要“三学会、四不要”,即:学会等待、学会引导、学会发现,不要超越、不要跟风、不要放任、不要强加。
浙江省关工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张绪培在《做好孩子人生第一导师》的主题报告中发表了以上观点。
儿子微博炫富,父母教育有责。作为父母,不能只想着挣更多的钱,只想着给孩子更多的钱,还要给他(她)合格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关于道德良知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否则,孩子的成长就是不健康的,有缺陷的,这种不健康和缺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暴露出来,让孩子和父母都后悔莫及。
最近几年,随着诸如炫富、飙车、吸毒、打架斗殴等关于“富二代”的绯闻屡屡曝光,“富二代”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人民网发出如是评论。
第三篇:两会新华视点
两会新华视点:2011,中国立法四大看点修改预算法、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精神卫生法、行政强制法„„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了2011年的立法工作重点,一批社会关注、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提上议事日程。
针对这些法律制修订的热点问题,记者第一时间联系权威部门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给予解析与建议。
制定精神卫生法:为社会和谐“护航”
一方面是精神疾病患者饱受疾病痛苦,遭受偏见和歧视;一方面是精神疾病患者危害社会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和神经疾病在当前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前列,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
【法律现状】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国家已就精神卫生立法。与现实相对应,我国精神卫生立法明显滞后。事实上,早在1985年我国就着手进行立法调研和草案起草,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法律迟迟未出台。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解决严重危害社会的精神病人非自愿住院治疗(强制医疗)问题。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李利新:这次两会我专门提交了关于加快精神卫生立法的提案。对精神疾病患者如何诊断、治疗?如何平衡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还要避免“被精神病”,这是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立法更重要的是,要保护、促进和改善公众的精神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为促进人们“心理和谐”提供保障,也为社会和谐“护航”。
制定行政强制法:治理行政权力的“乱”“滥”“软”
今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新拆迁条例”,取消了原条例中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的规定,规定由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是限制行政强制行为的一个有力例证。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一些地方乱设和滥用行政强制,侵害公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一些行政机关的强制手段失之于“软”,对有些违法行为难以有效制止。
【法律现状】行政强制法是一部规范行政强制、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与法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1999年3月,有关部门开始行政强制法的起草工作,并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其中关于“行政强制由谁设定”等核心问题的争议,是法律未能出台的主要原因。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王俊峰:作为来自律师行业的委员,我们非常关注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出台。“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应该具有强制行为,但应当明确具体条件,目前一些行政机关的强制行为确实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应该从立法上入手,将行政权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修改预算法:让“政府账单”更规范清晰
新闻背景:2007年颁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政府公开预算和决算报告信息,到2010年,有74家国务院部门公开了本部门的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这个数字还不到部门总数的一半。而在已公布的预算中,老百姓高度关注的“公车消费、公费出国、公务接待费”等信息仍难觅踪影。“有些地方政府花钱太容易”,这点中了当下政府财政预算的“软肋”。
【法律现状】预算的科学合理、完整统一以及公开透明,备受社会关注。我国于1994年颁布实施了预算法。15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算法逐
渐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如违反预算制度的处罚性规定不具体、不严格,预算本身缺乏科学、合理的定额和标准,“预算外收支”情况存在多年。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预算法的修改应包括三个重点:一是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规定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都要纳入预算;二是增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强调人大批准的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三是增强预算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应增加对违反预算法规定的情形和处理的原则。
修改职业病防治法:让职工权益保护更“给力”
曾经,为了确诊自己患上尘肺病,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开胸验肺”。最近,“苹果中毒”事件,再次暴露出国内职业病防治的软肋。每一次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发生,都是一种警示:职业病诊断难、鉴定难、监管难、获赔难等问题亟需重视!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万余例。
【法律现状】现行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起实施,明确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但在执行中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如法律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且要分析职业史等,这相当于给职业病诊断设置了“门槛”,也是导致类似张海超这样的农民工鉴定无门的直接原因。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杨建忠:报道披露的职业病危害事件数据,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不少劳动者是“无法”举证。必须修改法律,改变因无法提供劳动关系、职业接触史等证明资料而不能进行职业病诊断的难题;打破专门机构对职业病诊断的垄断,保证职业病鉴定机构的独立鉴定等,让职工权益保护更有力。此外,修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制定出入境管理法等,也被列入2011年的立法工作。
实践永无止境,立法步伐不停。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站在立法工作的新起点上,抓紧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及时制定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的法律,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第四篇:视点-栏目简介
立足责任传媒 构建和谐舆论 CQTV《视点》栏目简介
新格局,十二五规划为文化产业绘就新蓝图 新机遇,区域型发展为媒体宣传引领新方向 五个重庆,凝心聚力,划定经济社会整体格局 舆论阵地,优化升级,谋求多元共进携手向前 立足广电集团优势资源,构建自主采编核心竞争力 把握对外宣传道德责任,谱写媒体经营多赢新篇章 影像——纵横巴渝,高收视节目为荧幕增辉 传播——联动你我,高品味讯息为发展助力
以经济民生的精微眼光进行深度采编,借责任传媒的舆论之力传播最新动态!
尽在——
CQTV《视点》栏目
栏目简介:
《视点》栏目依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的优势平台,力求打造一档“高度关注经济民生、深度契合发展主题”的综合性日播精品电视栏目。
对于观众,它是一档集接受最新工作动态、最具意义工作经验、最有价值服务讯息的全景式深度综合性电视栏目;对于政府部门,它是一档增强民众知情、优化行政行为、交流工作经验、传播工作动态的窗口;对于企业,它是一个进入并扩大市场份额的助推器、品牌推广的形象舞台、联系消费者的纽带;对于民间组织,它是增强资源交互、推动合作发展的机会平台;对于个人,它亦可以传播鲜明形象。
同时,为了规范栏目形象,我们将在采编过程中逐步形成“区县传真、名企发展探秘、周末访谈、人物面面观”等多个子栏目,作为综合性节目的专业化途径,以期逐步形成一个“权威性强、收视率高、符合媒体传播规范和产业经营规律”的栏目品牌。一. 栏目宗旨
立足责任传媒 构建和谐舆论 CQTV《视点》栏目简介
解析现象:通过对各类热(焦)点问题的关注,制定合乎舆论要求和社会发展的传播策略,深度传递现象背后的内在讯息,如“经验、理论”。 传播动态:传递各类有价值的动态,弥补刚性新闻传播的机会空间。 增进交流:各同类或相关企事业单位、部门可通过这扇窗口增进了解。 推动发展:通过企业推广推动企业发展,通过经验交流推动全局发展。 提供愉悦:节目的观赏性将为观众提供节目观看本身的文化愉悦。
二、栏目优势
优势采编资源提供强大运营保障
《视点》栏目组30余名管理、工作人员,具有多年从业工作经验和较优秀的“外向型”工作能力。近百家企业和产品品牌、近百家行政事业单位,均与栏目团队有着长期、友好的采编合作。无论是公益型的宣传报道,还是经营型的广告推广,均有强大的节目内容来源和经营经费保障。 专业采编团队构筑专业栏目形象
《视点》栏目组拥有20多名专业采编人员,并以专业知识专业化、团队管理职业化的理念进行栏目采编,从前期策划、采编沟通、现场采访、脚本撰写、主持播音、音乐编辑、美术编辑、特效合成、摄像剪辑、监制发布等各体系全方位着力,精耕细作。
栏目组视人才为血液,将核心成员引入经营核心圈层,建立有董事型经营管理组织,以利益共享强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并建立长期、持续、创新性和适应性强的培训机制,确保高质量人才队伍。 齐备硬件设施与充足自有资金
结合市场和栏目经营与发展需要,栏目组自备有充足资金,以保障前期发展的投入,同时,拥有独立机房,近300平方米专业办公空间。 持续发展理念与高度精品意识
《视点》栏目组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风帆,在采编节目、团队建设与管理、和电视台合作联动、优势资源整合、长期发展规划方面,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观念,也必将推动栏目组周边资源、合作伙伴、内部团队全面多赢、和谐发展。三. 栏目样态
立足责任传媒 构建和谐舆论 CQTV《视点》栏目简介
深度报道类:深度解析(借助专家)经济社会事件、传播有价值的观念。如名企发展探秘,科学发展观区县行、五个重庆各侧面经验访谈,本类型可采取“纪录片、现场访谈、主持人现场直击”等多种节目形态。
动态传真类:传播各行各业工作动态事件特别是先进事迹、创新型榜、样型人 物案例。本类节目更多以常规专题为主,但会精选报道选题角度,最大化增强悬念性、审美或刚性价值趣味、节目示范效应。
类:在绝对正确的舆论导向基础上,进行各种有代表性人物的访谈。
《视点》栏目组
2011-1-5
第五篇:老年收视点工作总结
老年收视点工作总结
电业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3246人,老年人口456人,占总人口的14.05%,为切实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上级领导关心帮助下,设立了远程老年大学收视点,收视点面积70平方米左右,现有学员55人(集中收视25人,分散收视30人),本收视点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建立了供老年人求知识,求健康,求乐趣的空间,有利促进社区的和谐。
我居委收视点在镇党委政府是支持下,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电视机、电脑、音响、宽带等设施设备,还专门成立了管理队伍,安排专人管理。在我居委老年学校的指导下,制定各项制度,落实各项措施,使老年远程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老年人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1、加强领导,充分发动,带动一片
首先,专门召开会议,在各党小组、楼组长、居民骨干、文体团队中进行广泛发动,在面上发动的同时,突出重点,上门抓好骨干,带动一片。其次,完善学习组织网络,居委有专职人员负责,下设班主任及辅导员,以责任心强、知识面广、精力充沛、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老同志担任,主要负责课堂的具体工作,做好书写记录,制定和落实学习计划,维护课堂纪律等。
2、制度健全,规范管理 本收视点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学员守则》、《班主任职责》、《辅导员工作职责》、《班长职责》、《收视点管理制度》及《学员奖励制度》等各项工作职责和制度,要求各个负责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做到分工明确,工作到位,确保了本收视点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3、方法灵活,环境宽松
居委积极为学员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好居委各类硬件设施:宽敞明亮的多功能会议厅、配备了电视机及收看远程教育的各类设备、电脑宽带上网等多媒体设备,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针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和交流,采用集中收视和分散收视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环境轻松,没有压力。
4、因地制宜设置课程,办出特色
本收视点结合老年学员的身心特点及爱好,从实际出发,满足不用层次老年学员的要求而设置课程,每门课程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编排教学容,力争办出特色。
(1)、开设了老年舞蹈、老年腰鼓、老年合唱等文娱队伍,利用远程收视点,组织学员观看文艺演出,学习各类艺术表演。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下,我居委的文艺团队获得了循序、健康的发展,在镇政府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及文艺比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同时,我居委充分发挥文艺团队的作用,每年夏季在博园社区活动广场举办纳凉晚会,社区居民都汇集赶来观看,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该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同。
(2)、提倡健康生活,注重健康教育,开设健康知识培训班。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注重健康养生。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生理方面,我居委向社区退休医生虚心讨教,认真收集健康知识,定期播放,供老年人学习参考。同时,邀请社区的退休医生发挥余热,向老年人宣传正确的养生知识,防止他们轻信伪科学以及迷信思想,让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3)、针对老年人关心时事政事的特点,每周三开设“聊之溢”特色活动班,专门播放各类时事政事,就时事政事、社会热点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让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减少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减弱而产生的失落感,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电业社区居委会 201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