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州市东岸镇才口小学简介
高州市东岸镇才口小学简介
高州市东岸镇才口小学前身为东财乡柴口中心校,始建于一九三八年八月,解放后改为现名。学校坐落于东岸镇才口村委会,是高州市东岸镇中心学校管辖下的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小学,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900平方米。专用教室齐全,装备了校园网络,设有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室等。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在校师生近300人,附设一个幼儿班,学生50多人。在编教师14人,其中大学本科毕业5人,大专毕业9人;有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9人。近几年来学校加强绿化美化工作,大步向园林化规范化学校迈进,且学校面山环水,环境优美,四周山绿林翠,四季常青,处于青山绿水相辉映的宜人风光中,形成一道美丽的景,使学生在美丽、和谐、温馨的校园中陶冶心身。学校紧紧围绕“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的思想,营造“文明团结、勤奋创新”的校风、“严勤实活、开拓进取”的教风和“乐学善思、谦逊进取”的学风。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研究型教师,现已形成了各项工作创一流、超一流的良好氛围,全体教师务实创新,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年年稳步上升,倍受干群好评,荣获了一系列令人骄傲的殊荣:2003年争创为“高州市一级学校”“高州市美丽校园”,2008年被评为“高州市安全文明校园”、“茂名市安全文明校园”、“高州市依法治校优秀单位”,2010年学校少先队社团被评为“茂名市优秀小社团”。几年来先后被评为茂名市级和高州市级的先进教育工作者有30多人次,2010年李晓锋同学被评为“茂名市优秀少先队员”,在镇素质素养竞赛中,学校总积分成绩名列全镇前列,更有任桂莹、陈玉婷等同学荣获高州市“缅茄杯”素质竞赛大奖。学校运动队历年参加镇运动会稳居前五,且为镇参加市运会输送大批了人才,获得极佳的成绩。
才口小学在2003年创建成为“高州市等级学校”及“美丽校园”后,于2003至2010年期间,发动外出老板等热心教育人士进行捐资,各老板先后捐资18多万元,建成了水泥灯光球场,学校围墙等,更联系上级各管理部门先后拨款近30万元,完善学校教学楼及师生食堂、学校围墙等工程建设,为师生学习和工作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新的时期,面临新的挑战。今天的才口小学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下,正焕发出新的朝气,才口人将以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精神,在上级领导和热爱家乡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领跑于新世纪教育的前列!
第二篇:高州市东岸镇中心小学新区“红旗大队”事迹材料
高州市东岸镇中心小学新区“红旗大队”事迹材料 我校少先大队组织健全,是规范化少先大队,现有12个中队,657名少先队员,少先队大队部以少先队特有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力量,树立了诚实、勇敢、团结、活泼的良好队风,以大队活动带动促进中小队活动,育人氛围浓烈,队员素质全面提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校少先队工作卓有成效。
一、完善各项制度,切实抓好少先队的基础建设。
1、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我学校少先队大队现有专职大队辅导员1人,中队辅导员12人,每位辅导员都经过岗前培训,取得任职资格。辅导员们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都能组织队员开展质量较高的少先队活动。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开设班主任论坛,组织班主任开展理论学习与经验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落实班主任常规工作,并加强监督与检查,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与实效性,如:在12月分检查班主任工作时,以卢洪秀、黄慧红等5位教师被评委优秀班主任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如:关于各项安全的教育、如何勤俭节约、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等,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继续办好校园红领巾广播站,通过选定广播站站长、音乐编辑、播音等负责人,经过培训,由学生自主管理。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资源,开设校园新闻、好书推荐、音乐新时空、雏鹰百科等栏目,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3、加强少先队干部的培养。
我校少先队把少先队干部的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少先队员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每年进行一次大队委竞选,通过班级推荐、个人展示、竞选演讲、全体投票产生,定期召开大队委会议,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锻炼他们的服务技能,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组织队干部学习《少先队员》、《中国少年儿童》等报刊,拓宽他们的视野并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学校大队部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点,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要求队员记清记牢,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并通过每周一次的“星班级”评比和每月一次“文明宿舍”评比,狠抓学生的常规,引导学生从基础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形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平凡事的良好习惯。大队部还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红领巾小卫士”并制定了“三风量化”检查细则,以检查督促学生的一言一行,使校园文明之花常开,如:茂名市教育局麦卫国副局长、梁旭全副局长,高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德等上级领导莅临学校视察时,盛赞学生精神饱满、文明有礼。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少年儿童不断成长。
少先队大队部非常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无论是大队活动还是中队活动,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小型活动,都遵循“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宗旨。
1、升旗仪式规范。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主持人、升旗手、国旗下演讲者都实行轮换制,升旗时,全体师生高唱国歌,气氛庄严感人。
2、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实效。
本学年,我校大队部成功地组织了多项大型活动。9月份,组织学生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10月份,组建学校爱心社团,慰问东岸镇敬老院的老人;成功举办首届校运会;11月份,组织学生代表全镇参加高州市小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八名;12月份,组织学生参加高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所演节目《剪纸姑娘》获一等奖;同时,有序地举行了“迎元旦”庆祝活动,先后开展了“墨宝飘香”书法大赛、“积累之星”词语大赛、“速算之星”计算大赛、“记忆之星”单词大赛、“校园十大歌手”大赛、书画作品展、班际男生篮球赛和女生拔河赛……这些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健康、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自觉的优秀品质。
总之抓基础、抓时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是我校工作重点,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人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展各种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并继续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努力把少先队工作做得更好!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的少先队工作会越来越出色。
第三篇:静宁县仁大镇硖口小学简介
静宁县仁大镇硖口小学简介
静宁县仁大镇硖口小学小学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48名,专任教师5人,师生比1:9,教师学历及职称合格率100%。
学校占地351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1平方米,生均8.4平方米。绿化面积86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620平方米。学校建有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体育美器材室心理咨询室与卫生保健室各1间。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有1间教室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学校有计算机7台,生机比7:1。图书室藏书814册,生均22册,能满足师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学校安装有校园监控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学校的各项设施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均达到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学校以“清泉”为育人理念,旨在办清泉流水般的教育。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县局倡导的“四项”重点工作,秉承“品如流水,质如清泉”的育人文化,积极探索组织相邻学段年级学生进行“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学校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多次受到镇党委、镇政府的表彰和肯定。
今后,我们将长期传承“清泉”这一核心育人理念,抓好“三风”建设,力争把硖口小学办成一所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农村小学。
第四篇:安口小学简介
华亭县安口小学简介
华亭县安口小学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83名,专任教师78名,其中中级职称40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模范班主任”29名。
学校占地面积9571平方米,生均 9.74平方米,建筑面积5647平方米,生均5.7平方米,体育场总面积为7522平方米,生均7.65平方米。学校藏书16595册,生均16.9册,学校有12个电子白板教室,教学用计算机91台,生机比为10.8:1。学校建有微机室、少先大队室、图书室、教学仪器室、书画训练室、舞蹈训练室、体育训练室、绿色网吧、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各1个,科学实验室、音乐(声乐、器乐)训练室各2个。按课程要求配齐各学科教师生师比12.6: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资格证合格率、继续教育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大专以上学历教师56人,占专任教师的71.8%。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课程开设齐全,课时落实到位。坚持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了轻负高效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二课堂活动,建立了绘画、舞蹈、器乐、刺绣、棋类等15个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教育与预防并重”原则,积极开展安全教育、紧急疏散演练、周边环境治理、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安装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配备校园保安,有力促进了平安校园建设。学校先后获得“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平凉市德育先进集体”等荣誉,被命名为市级“标准化学校”、“科普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县级“三园式”学校、“绿色学校”、“十佳文明学校”、“文明单位”、“优秀家长学校”、“平安校园”、“优秀党支部”等称号。
第五篇:巉口镇文化站工作简介
巉口镇文化中心简介
巉口,东临会宁,南附安定,西接金城,北接靖远。是甘肃的咽喉,兰州的门户,定西的窗口;陇海铁路、巉柳高速、天巉高速公路、312国道、巉郭公路纵贯全境,全镇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7万亩,18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6706户,28990人,目前镇区建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
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区各级党政领导对巉口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怀。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巉口视察指导工作,使巉口的广大干部群众受到了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推动了巉口的经济大发展。近年来,巉口镇党委、镇政府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按照“坚持工业立镇战略,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打造西部文化名镇,构建富庶和谐巉口”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把巉口建成定西北部集农产品集散、贸易加工、交通中转、旅游娱乐、农业科技示范于一体的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陇上重镇。
谈到文化,必须提到两千多年前开拓并繁荣起来的一条闻名世界之路——丝绸之路,这条道路横穿甘肃东西,沿线留下众多古迹遗址,典故传说,并由此兴起了许多名城重镇,这里就是汉代丝路名镇巉口。
1925年在巉口出土8件“新莽权衡”,从此,这个昔日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新莽权衡”一起名扬海内外。可谁会想到“新莽权衡”一出生就伴随着内忧外患的中国经历了那么多的惊险与磨难,最终还是未能保全于一地,一衡、二权现藏于中
国国家博物馆,一丈、一钩、三权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我们急切地盼望他们能够早日“团聚”。
近年来,在巉口镇陆续出土了“泥封”“卜骨”“玉婵”等一批珍贵的汉代文物,其中2000年出土于巉口汉代遗址内的“阴颖丞印”泥封和“星占卜骨”相当完整,十分珍贵,被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级文物,现收藏于定西市安定区博物馆。据考证:“阴颍”在今河南省境内,说明巉口在当时人们用来根据天象占卜人间吉凶的卜具。在汉代,占卜十分流行,虽有迷信色彩,但也包含了一些朴素的科学思想,探求精神,说明当时的巉口不仅有繁荣的商贸,而且有较发达的文化。
现在我们所处的巉口文化中心始建于1980年10月1日,相继在1997年6月,2009年7月经两次改建成集活动室、多功能室、阅览室、展览室、广播电视室、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楼一栋,建筑面积为570多平方米,有露天剧场一个,工作人员6名,下设村级文化室四个,业余剧团四个,秧歌社火对20家,业余书画家27人,文学创作者5人,摄影师11人,剪纸、刺绣等民间爱好者170多人。
巉口文化中心自创建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业务部门的积极指导,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精神文明阵地作用,使群众文化事业一年比一年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近三十多年来,文化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努力、发动群众,组织文化骨干,在全镇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每年开展的活动有:举办美术、摄影、音乐、书画培训班,配合农技部门举办科技讲座,组织全镇范围内篮球、武术、象棋竞赛,举办书画、剪纸、民间刺绣等展览。组织安排春节期间秧歌、社火、业余剧团、老艺人说书,清唱等调演活动,并在2011年6月启动《巉口志》的编纂工作。该中心1997年被评为全省镇级示范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