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XX镇XX小学简介
XX县XX镇XX小学简介
XX小学建于19XX年XX月,是XX县XX镇所辖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学校现有六个年级,XX个教学班,在校学生XXX名。学校现有教师XX名,其中本科学历XX名,大专学历XX名。现学校占地XXX平方米,原校舍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土木结构X级危房XX平方米。“5.12”地震之后,所有土木结构教室损毁严重。县、镇领导紧急安排师生撤离,及时拆除了危房XX间,决定在旧址上重建XX小学。
新建的XX小学包括二层教学楼一幢XX平方米,平房XX间XX平方米,厕所XX平方米,围墙XX米,大门一座,总投资XX多万元。
学校把“两基”工作作为办学的基础,先后建起了科学实验仪器室、图书阅览室、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室、远程教育数据接收室和光盘播放室,仪器配备达到国家低配标准。现有各类图书XX册,生均图书XX册,微机XX台,科学类器材XX套(件)、数学类器材XX套(件)、美术类教学器材XX套(件)。制作校园文化宣传橱窗XX面XX平方米,喷绘各类墙面宣传版面、展板XX多幅,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达到了新的水平。
近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XX%、15周岁完成率达XX%、辍学率为0,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学历合格率均达100%。近三年全部扫除了坷台村青壮年文盲,青壮年非文盲率达100%。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以着力打造“有效课堂”为核心,立足学生成人、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新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教学管理规范,办学特色鲜明,逐步形成了“敬业、爱生、团结、自律”的教风和“勤学、善思、诚实、守纪”的学风。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创新教育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力争创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农村名校”。
第二篇:泸西县中枢镇中枢小学简介
泸西县中枢镇中枢小学简介
泸西县中枢小学创办于1904年,至今已走过100余个春秋。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育人底蕴,与时俱进的教育意识,书写着中枢小学激越的青春。气势恢宏的教学楼,钟秀山四季苍翠的绿荫掩映,孔庙遗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资源,幽静雅致的育人花园„„与团结务实发展创新的学校领导集体,开拓进取敬业爱生的教师群体,果敢诚信乐学善思的莘莘学子,装点出中枢小学美丽崭新的画卷。
学校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2036名,教职工90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州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1人,获上海市徐汇区 “三奖”优秀教师2人。学校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648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设有图书室、少先队室、微机室、多媒体室、音乐舞蹈室、体育室等专用教室,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保证。
中枢小学确立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强校”的治校方略,以“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行为良好、体魄健康、求知主动、人格健全、创新发展”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以“爱国、守纪、自主、求真”为校训,读懂了“三流学校靠校长,二流学校靠管理,一流学校靠文化”的治校真经,树立了“真情感人、制度管人、典型育人、民主决策服人”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本管理,强化生本意识,突出 校本理念。围绕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要求,挖掘学校内在潜力,全面实施人本化管理,强化养成教育,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整体工作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促使学校形成了“文明、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敬业、严谨、开拓”的教风,“尊师、乐学、勤奋、善思”的学风。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了党支部建设,以党风促行风,以行风兴教风,以教风炼师风。强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强调“四讲四不”:讲忠诚,不负信任;讲团结,不辱使命;讲奉献,不计得失;讲学习,不失风范。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突出“四新”:新思维、新形象、新起点、新业绩。学校结晶出了催人奋进的治校精神:识大体顾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敢破敢立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永无止境的发展精神。这不仅是学校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与精度提炼,更是学校彰显特色教育、敢为同类领先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骨干教师与全员提高相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实现“双主体互动”,营造了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制定了“有理想、会学习、勤创新、讲文明、善健美、具特长”的发展目标。以“只争朝夕”的创新精神,重管理、创特色;重科研、促发展;重素质、育人才。学校全体教师以无私的爱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誓言。持续深 入地推进素质教育。国旗下的讲话、阳光体育大课间、第二课堂活动等,成为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以“打造独特校园文化、育合格特长新型学生,办规模特色品牌学校”为目标,传承“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精诚团结、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为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个性化”而不懈努力。学校曾被评为中枢镇先进学校及先进党支部,“县甲级卫生单位”,“县级先进学校”,“县、州文明学校”,“县、州、省级文明单位”,“州级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州级绿色学校”,“云南省优秀红旗大队”,“省一级示范学校”;科研课题《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及对策研究》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教育成果》优秀组织奖„„
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中枢小学教育人将秉承精卫填海的执着,逐续夸父逐日的永恒,以争创区域名校为目标,满怀忠诚,勇立潮头,励精图治,上下求索,必将再创新辉煌!
第三篇:保安镇小学简介
保安镇小学
基 本 情 况 简 介
保安镇小学创建于1926年,距今已有85年的办学历史。目前全校学生共有2012人,编成30个教学班,在职教工97人。学校占地面积11亩,现有教学楼三幢(其中D级危房一幢980平方米、C级危房一幢1100平方米)、综合楼一幢(五层)、宿舍楼两幢(其中六层一幢、二层一幢为D级危房)、办公楼一幢(三层),学生厕所一座,总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法全国先进学校”、“黄石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大冶市文明单位”、“大冶市示范学校”、“大冶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大冶市平安校园”、“ 大冶市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大冶市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先进单位”、“大冶市小学教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教工队伍中产生了“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一名、“黄石市优秀校长”一名、“黄石市优秀班主任”二名、“黄石市优秀教师”四名,“大冶市十佳校长”、“大冶市十佳辅导员”各一名,“黄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一名;同时,一大批学生受到省、市、镇级表彰,其中,有一名学生获“大冶市十佳少年”称号,三名学生成为黄石市第一、二、三届少代会代表。
第四篇:黑龙口镇街道小学简介
黑龙口镇街道小学简介
商州区黑龙口镇街道小学(又名南京栖霞希望小学),地处秦岭南麓312国道蓝小线旁,是一所全日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018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附设一个学前班,在校学生151人,专任教师12人。
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原则,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为目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和教科研氛围。学校有一个团结、廉政、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拥有一支情操高、知识博、功底厚、教风实、教艺精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12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人。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改促发展,教学质量在全镇名列前茅。
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教学设施基本齐全,现有教学楼、宿办楼各一栋,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科技活动室、音乐美术室、卫生室、电教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电子备课室、少先队大队部等专用部室。完善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学习成才的摇篮。
在上级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多次活动中受奖,20余篇教学论文在国、省、市、区级获奖。
目前,学校正推进创新教育工程、深化教师练功工程、发展科研实验工程、寄宿制建设工程和名师红烛工程等五项工程。我们将不断提升教育的内涵水平,以人为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垛庄镇南明小学简介
垛庄镇南明小学简介
南明小学座落于垛庄镇南明村,始建于1995年,其前身为垛庄
镇南明中学。学校占地9479平方米,生均占地32.1平方米;建筑面
积199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6.76平方米。体育用地4500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2485平方米。
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最大班额49人,共计295名学生。学生
来源辐射南明、北明、西庵、蒲皇和石字口五个行政村。入学率、巩
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100%。
学校现有在岗教师25人,其中女教师12人,50岁及以上年龄
教师6人,平均年龄37岁,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15人。
近年来,学校面貌不断改善,内部设施配套不断更新与完善。2009
年暑假期间,在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投资30余万元实施了大规
模的校舍改造工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2010年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大功能用房、教学用房建设力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
升。学校现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美
器材室、微机室、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和语音室各一口。图书室
内已配图书10319册,生均图书34.98册,满足了学生借阅需要。数
学、科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均达标。微机室内配学生机
49台,达到最大班额人手一机;教师人手一机。学生教室实现了多
媒体班班通。
学校运动场地、体育设施满足了师生活动需要。学校建有150米
环形跑道、60米直跑到和标准篮排球场地各一块;室外乒乓球台3
个。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山东
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为依据,做到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改革了对学生教师的评价机制,认真执行减负规定,收效显著。为突
出学校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重视社团建设。先后成立了红领巾广播
站,芳草文学社,绿色环保社等社团和乒乓球、美术、十字绣等兴趣
小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挥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学校在2007年和2008年先后荣获章丘市“实施素质教育先
进单位”和济南市级“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南明小学正以“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静下心教书,潜下心育人”为教风,打造“活泼快乐,和谐幸福”的优良校风,努力实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