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级专家离退休年龄有哪些规定
高级专家离退休年龄有哪些规定?
2010/12/2 10:46:00 点击 802 我要评论(0)
来源:中国劳动咨询网 标签: 高级 专家 离退休 年龄
198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并明确本规定所称高级专家是指: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正副主任医师、正副编审、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高级经济师、高级统计师、高级会计师、特级记者、高级记者、高级工艺美术师,以及文艺六级以上的专家。上述高级专家的离休退休年龄,一般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对其中少数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经下述机关批准,其离休、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即:
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上一级主管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65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批准,可以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70周岁;学术上造诣高深,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离休退休,继续从事研究或著述工作。同时还规定,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的,在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离休、退休年龄时,应当免去其行政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使他们集中精力继续从事科学技术或文化艺术等工作。特殊情况经过任免机关批准的除外。1990年2月,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高级专家退(离)休的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人事部下发了《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规定,女性高级专家,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可以到60周岁退(离)休。对年满60周岁的少数女性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延长退(离)休年龄的,按《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执行。同时还明确少数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延长退(离)休年龄,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已承担的重要工作(如重点攻关科研项目)和带博士研究生等任务尚未完成,退(离)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的;二是特殊专业和新学科、重点学科急需的;三是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确是工作需要的;四是在业务上起把关作用或学科中起带头作用、退(离)休后尚无人接替的。
第二篇:关于离退休高级专家返聘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xiexiebang推荐)
关于离退休高级专家返聘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为满足我院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充分发挥已退高级专家的作用,提高已离、退休高级专家的使用效益,结合我院实际,现就我院离退休高级专家返聘有关问题,特做出如下暂行规定:
一、高级专家系指被评聘为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正副研究馆员、正副编审、高级实验师以及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工作被评聘为副高职以上的人员。
二、教学单位确因工作需要返聘高级专家,应按下述规定办理手续: 1.凡属我院院级以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或硕士生导师,已过离退休年龄,因学科建设需要其继续承担教学任务,应由用人单位写出书面报告(报告中要写明需要返聘的专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报人事处审核,征求学院有关部门意见后,提交院长办公会议审批。
2.因教学工作急需或其他原因各单位自行返聘的高级专家,需用人单位写出书面材料报人事处备案。
三、有关待遇问题:
1.经学院批准的返聘人员,具备正高级职务者每月享受返聘费200元;具备副高级职务者每月享受返聘费150元。
2.各单位自行返聘的人员其返聘费由各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四、日常管理:
1.由学院批准返聘的高级专家的返聘时间根据学院工作任务具体来定,但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如确因工作需要继续返聘,其办理方法按本规定第二条执行。
2.由学院批准返聘的高级专家的返聘费每月由用人单位报人事处审核,到财务处支取。
五、本规定自一九九九年六月一日起执行,凡过去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均以本规定为准。
本规定解释权在人事处。
沈阳师范学院文件:沈师院通发[1999]43号
第三篇:干部任职年龄规定
高级专家的离休退休年龄,一般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对少数高级专家,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经下述机关批准,离休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副教授、副研究员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上一级主管机关批准,最长不超过65周岁;教授、研究员及相当这一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批准,最长不超过70周岁;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以及各民主党派领导职务的高级专家和学术上造诣很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特殊贡献的高级专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暂缓离休退休,继续从事研究和著述工作。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和管理职务的,应当免去其所担任的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以使他们集中精力继续从事专业技术或文化艺术工作。特殊情况经任免机关批准的除外。
专业技术人员中,1990年以前对在教育、卫生、科学技术部门工作的讲师、主治医师、工程师、农艺师、助理研究员以及具有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含中等师范学校)和高中毕业学历或经严格考核取得同等学历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中,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本人又愿意继续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报请县级以上主管机关严格审查批准,可将他们的离休退休年龄延长1-5年。延长后的离休退休年龄,女同志最长不超过60周岁,男同志最长不超过95周岁。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人员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的,一般应免去其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或管理职务,使他们集中精力继续从事专业工作。
女干部除执行上述有关规定外,一般应55岁离休退休。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工作的县(处)级女干部,凡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的,其离休退休年龄可到60周岁。
第四篇:干部任职年龄规定
干部任职年龄规定
针对一些地方在县乡两级干部任职年龄上搞层层递减和“一刀切”,造成干部资源严重浪费等现象,中央专门下发文件予以叫停。从目前情况看,各地态度坚决,执行有力,问题已基本得以解决。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一些地方在此项工作中,把中央要求防止在县乡干部任职年龄上搞层层递减和“一刀切”,片面地看成是所有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龄都可以放宽了,甚至都能直接干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一些对领导干部离职转岗年龄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规定,并且一直执行得比较平稳的市级以上党政机关,为避“一刀切”之嫌,现在也随之停了下来。干部的任职年龄是个重大政策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离职转岗年龄,历来甚为敏感。我们认为,越是敏感的事,越是不能回避和敷衍。当前,一定要以求真务实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准确地理解和执行中央政策,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干部任职年龄的政策规定。在干部的任职年龄上,中央要求防止在县乡两级干部中搞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近几年,有些地方在干部的任职年龄上,确实是“切”过了头。让那些50岁左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切实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这说明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打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和谐政治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合理使用各年龄段的干部,保持各级领导班子老中青梯次配备的年龄结构,防止和实行简单的年龄划线。
一、当前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的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干部队伍无论从年龄结构,还是从知识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本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领导干部年轻化战略构想已基本实现。但是,有些地方和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共同倾向是不加分析、不顾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片面追求年轻化,将年轻把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杠”定在45岁以下,有的县区简单的将科局党政一把手的年龄划定为50岁就要退居二线或者离岗休息等等。如果一个干部过了年龄杠杠,基本上失去了升迁的可能,哪怕是工作经验再丰富,工作“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关系很重要,德才做参考”的现状,年龄成了干部选拔任用的资本。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不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也不利于中老年干部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党的组织工作和干部队伍的不稳定,使党和国家事业受到严重影响。
二、实行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的弊端
1、人才资源浪费,党和国家的事业受损。党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如果“为了培养年轻人”,对刚好成熟的干部不提拔重用,把正处在干事业黄金年龄的干部换下来,就这样让刚培养成熟的干部靠边,让既有精力又有能力的干部下台,又开始新一轮选拔,如此循环,使干部主体队伍始终处于培训过程和有待成熟之中,造成干部队伍断层和结构不合理,使人才处于闲置状态,极大的浪费了人才资源。
2、工作效率下降,财政负担加重。领导干部达到最高任职年限后,虽退居二线但其工资待遇并不变,新上任的领导还要享受新任领导岗位上的工资和待遇。新提拔的官员越来越多,退居二线和离岗的官员就会越来越多,干事的则会越来越少,工作效率在下降,财政负担在加重。
3、丧失工作动力,挫伤工作积极性。干部坚持原则、开拓进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工作的动力,不仅化变为“低龄化”,将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一刀切”。有的地方把提拔乡科级领导干部“杠”定在35岁以下,能力再强,有年龄门槛档道,一切努力都是白搭。这就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了“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闭”。是为了做好人民的公仆,而且是为了得到群众的公认、领导的赏识、组织的重用。如果片面的强调年龄,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年龄划“断”的趋势,形成了一种年龄上的误导,从而挫伤了相当部分年龄偏大干部的积极性,使大部分干部正处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便丧失了进取的机会,进而丧失工作动力,其结果是提拔了少数人,影响了一大片。一些超过年龄的干部由此产生了严重的挫折感和失落感,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再付出多大的努力也已升迁无望,于是就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想法,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开始混日子,昔日那种积极向上、勤奋工作的干劲荡然无存,出现了做一天和尚撞一钟,甚至只做和尚不撞钟的情形。特别是年龄偏大干部的提拔,考虑年龄结构因素过多,有些即使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也会由于年龄偏大,而被拒之门外。不少年龄偏大的干部原本是单位的中层骨干、中坚力量,“到龄”后,认为政治上没有什么盼头,经济上也没有什么想头,因此心灰意冷、消极悲观,工作完全凭自己的党性和良心。
4、干部队伍不稳,思想情绪浮躁。片面追求领导干部年轻化,必然催促领导更替过快,造成干部队伍不稳定,导致干部年龄焦虑,迫使干部产生浮躁情绪。一些干部为了抢占“年轻”这个制高点,挖空心思地谋划自己的仕途。有的干部为了在有限的年龄范围内得到提升,不干实事,热衷于拉关系、跑路子,专心致志于个人升迁之道,不惜采取非正当手段谋求个人进步;有的干部为了趁“年轻”早出政绩、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放眼长远的研究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的问题,而是急功近利、投击钻营、不顾实际的拼资源、拼环境,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搞浮夸,制造虚假政绩。有的干部为了提拔而“装嫩”,不惜在档案里做手脚,修改出生年月,隐瞒实际年龄,更有甚者出巨资、忍巨痛,做整容手术。
三、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的建议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之一。作为党的干部,无论年轻年长,都是党的财富,都需要党组织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也都需要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干部选拔任用是一个带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锻造一支能够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干部队伍,就必须统筹兼顾,既要注重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又要注重中老年干部的选拔任用。只有这样,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干部队伍建设才能步入正常自然更替、良性循环的轨道。本人认为,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解决领导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问题,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端正思想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干部政策
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选拔任用,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准确把握干部选拔任用条件和要求。干部队伍建设年轻化的核心和前提,仍然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和选拔干部仍然是以工作实绩和群众公认为依据,以增强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执政能力为目的。所以,我们要妥善处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的关系,不唯年龄取人,绝不能把年龄当成了硬杠杠,搞“唯年龄论”。当前,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才能确保社会各项目标的实现。
2、优化年龄结构,建立领导干部老中青年龄结构动态调整机制
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客观上需要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的合理分布,既要有年富力强、有开拓精神、具备潜能的中青年骨干,也要有经验丰富的年龄较大的干部,从而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形结构。优化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当是不同年龄段干部的有机组合,在领导班子中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实现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克服彼此的短处。年龄结构优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干部的最佳使用期,在他们能力、经验、体质、精神状态最佳的年龄段担任合适领导职务。在调整干部时,应通盘考虑年龄的梯次配备,加强新老衔接,充分考虑年龄结构的合理化,逐步做到缺哪个年龄段的干部就重点补充哪个年龄段的干部,形成新老交替的良性循环。建立一个由老中青三支队伍组成、在他们最佳使用期得到合理使用的干部结构,不仅能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长处,克服各自的短处,而且有利于年轻干部的成长,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激发整个干部队伍的活力。
3、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待遇上对他们予以照顾,在工作上给予他们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的平台。“退二线”领导干部经历了多岗位锻炼,业务精、情况熟、经验足、党性强,能较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虽然不宜继续担任现任职务,但可充分利用其工作长处,安排他们从事所擅长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请“退二线”领导干部担任工作顾问,指导年轻干部工作,从而形成老干部与年轻干部之间的传帮带机制,便于把“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经验“继承”下来,让年轻干部“发展”下去。要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决策咨询、督导检查、帮带干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退居二线领导干部思想上有追求,政治上有待遇,经济上有保障,工作上有舞台。
4、加强配套改革,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退出机制
要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避免在防止干部任职年龄层层递减时,出现优秀干部上不来、相形见绌干部下不去、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等问题,确保干部队伍充生机与活力。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防止简单以年龄划线。要加大竞争择优力度,推进县乡机关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为各年龄段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开辟渠道。要健全完善干部推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一是全面推行领导职务任期制,实行到期必“下”。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任期制的有关规定,凡任职达到最高年限,一律退出现领导岗位。二是改进考核工作,不称职者“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对经考核不称职的,坚决予以组织调整。三是建立“问责制”,不适宜者“下”。从工作目标、经济审计、纪律作风、施政行为、群众公论等多个方面规范问责内容,采取通报、诫勉、待岗、免职等多种方式问责,让不适宜者下。四是认真落实任职试用期制度,不胜任者“下”。将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由一般岗位到同级重要岗位的干部,纳入试用期制范围,严格试用期满考核,对组织认定为不胜任的,免去试用职务。
总体来讲,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要“老中青”梯次结合,要注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打破论资排辈,不埋没优秀年轻干部的才华和朝气,不压制优秀年轻干部的进步和成长,但并非在干部选拔任用时只用年轻干部,甚至是对干部年轻化的一种错误解读。在选拔领导干部时,不能“一窝蜂”、“一刀切”、“一概而论”、“一哄而上”的追求干部年龄的年轻、低龄,而应该根据干部的品质、智慧、信仰、精力、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选拔任用,真正把最优秀、最需要的干部选拔到最关键、最重要的岗位上。
越年轻越好,使得在选拔干部时过分强调年龄,把年龄当成硬杠杠,把德与才看成软指标,是非理性的用人观,
第五篇:离退休工作管理规定
一院离退休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实现离退休工作的科学管理,根据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院及院属各单位。
第三条 离退休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保障和服务于院中心工作,发挥离退休工作在单位科学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二、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离退休工作目标,实现、维护、发展好广大离退休人员的根本利益。
三、坚持“双服务、双管理、双增长、双和谐”的院离退休工作方针,维护离退休人员队伍的稳定,促进和谐新一院建设。
第二章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四条 院离退休工作实行党委领导、行政支持、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与运行机制。
第五条 院离退休工作部是全院离退休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上级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结合“双服务、双管理、双增长、双和谐”离退休工作方针,提出实施意见,制定相关规定和办法。
二、对各单位离退休工作进行宏观管理、业务指导、督促检查。
三、加强和改进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保持离退休人员党员的先进性。
四、组织开展全院性的离退休人员学习教育和文体活动。
五、负责院本部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六、接待并协助处理离退休人员的来信来访。
七、承办院离退休工作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 各单位离退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集团公司、院有关离退休工作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关规定和办法。
二、深化落实“双服务、双管理、双增长、双和谐”离退休工作方针,结合本单位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三、及时研究解决离退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四、定期向离退休人员通报本单位的重大事项。
五、重视离退休人员的来信来访,建立离退休人员接待日,积极解决离退休人员的实际问题。
六、加强离退休工作队伍建设,按规定设置工作机构和配备人员。
七、加强离退休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离退休人员数据统计系统和管理数据库等。
第三章主要任务
第七条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离退休职工群众制度》(院党[2008]101号),切实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重点应坚持和完善老干部阅读文件、重大事件及重要事项通报、领导干部联系老同志、邀请老同志参加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走访慰问等五项制度。
第八条 加强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院各级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实施《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暂行规定》(院党[2007]92号),把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列入党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第九条 离退休工作部门应配合党委组织部门,从选好支部班子、制定工作目标、健全组织生活、创新活动方式、保障活动经费等方面认真抓好、抓实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建设。
每年召开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专题研讨会;每年组织支部书记、委员进行培训;保障每名党员不低于100元/年的活动经费;支部书记应有一定的工作津贴。
第十条 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充分发挥院报刊、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在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第十一条 各单位要按照党和国家以及上级的有关规定,确保离休人员的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和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确保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医疗费按规定报销,不得拖欠。
第十二条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一院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实施办法》(院群[2007]1022号),解决特困离退休人员家庭及遗属的生活问题;对其他离退休人员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
第十三条 建立院及各单位离退休费增长联动机制,实现离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
第十四条 创造条件逐步改善离休人员医疗待遇。
第十五条 各单位每年为离休人员进行一次体检,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同步进行。
第十六条 各单位在调整住房时,要重点关注和解决家住高层无电梯,年事已高或体弱多病的离退休人员住房困难。
第十七条 各单位要重视并做好离退休人员信访工作,对离退休人员的利益诉求,要认真研究,严格执行上级相关政策规定,同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解决。
第十八条 建立定期探望离休人员和高龄退休人员制度,做到有求必应,大事必到。
第十九条 离退休工作所需经费,须纳入单位预算。
第二十条 各单位要重视离退休人员活动场所建设,规模要合理、实用,配备必要的活动设备,提供满足需要的条件。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要坚持“教、学、乐、为”相统一的原则,把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有利于离退休人员身心健康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
第二十二条 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老年大学;没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各类政治理论、科普知识、文化体育等兴趣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第二十三条 要根据离退休人员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本着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离退休人员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为院和单位建设发挥余热或在社区参与促进和谐稳定和美好家园建设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第二十四条 要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的政治优势,各单位每年应组织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向青年员工进行航天传统精神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导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
第二十五条每两年召开一次全院离退休工作表彰大会,对在贯彻落实“双服务、双管理、双增长、双和谐”工作方针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原则上各单位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工作总结会,对在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精神奖励以颁发荣誉证书、印发先进事迹汇编等形式;物质奖励以颁发奖金、外出参观疗养、健康体检等形式。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八条 院成立由院主管领导为组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院办公室、发展规划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保障部、思想政治工作部、纪检监察部、群众工作部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离退休工作协调小组,主要研究决定离退休工作中的政策和重要事项;日常办事机构设在院离退休工作部。
各单位须按上级有关规定,设立离退休工作专门机构、配备工作人员。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要重视离退休工作职业化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一院离退休工作人员考评工作暂行办法》(院离退[2007]768号),加强各种教育培训,提高离退休工作人员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三十条 离退休工作人员要按照《一院离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试行)》(院离退[2008]851号),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提升能力,创造性地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要重视离退休人员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新一院,促进美好家园建设的积极带头作用。要重视关心离退休骨干人员的使用和培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十二条 离退休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
(三)损害院和本单位名誉并造成不利影响;
(四)散布非官方消息,诬陷、诽谤他人或进行人身攻击;
(五)泄露国家秘密;
(六)违反社会公德;
(七)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其它行为。
第三十三条 离退休人员有上述行为之一者,不能参加各类先进的评选;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所在单位给予惩戒,直至从事发下月起,停发由单位承担的各类补贴;是党员的,按照党纪处理。
第三十四条 离退休工作人员不作为,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由院离退休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