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及挑战分析
优质种薯是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我国马铃薯单产的关键因素。我国从一开始的技术研究到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共经历了35年,然而形成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种薯产业还是近10年的事情。在这10年间,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努力及多种资本的介入,使得我国种薯产业取得很大成绩。但相对于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求,种薯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生产上优质脱毒种薯的应用率还不到总种植面积的25%,比发达国家低70个百分点。
——我国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马铃薯专家组专家金黎平说,我国马铃薯种业是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能成熟应用的脱毒技术、兴旺发展的种薯和鲜薯市场、规模化的生产等基础,在近10年里形成了产业规模,并得到发展。
一、新品种应用支撑种业发展。目前我国从事马铃薯育种及良种繁育的研究单位和大专院校近40个,研究人员300余人。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品种和种薯生产管理均已纳入农业部管理,目前正筹建多个马铃薯区域试验站,全国马铃薯品种审定和区域试验日渐规范。截至2010年,共育成新品种320多个,其中2001年以来选育审定新品种130多个,在产量、品质、抗病和外观形状上均有较大改良。
二、规模化生产促进种业发展。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和种薯生产得到国家重视,出台了原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得到许多项目的支持,促进了产业发展。2011年,我国微型薯的产能已达到23.22亿粒,实际生产了
11.53亿粒。我国年产种薯300万吨,有200多个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涉及微型薯、种薯繁育,规模从生产十几万粒到3亿粒不等。随着专业化生产企业的出现,种薯生产正从以主产区分散农户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在增加产能的同时提高了种薯的质量,各主产区出现了大量从事马铃薯生产的农民合作社和民营企业,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生产从零星分散种植向规模化、商业化生产的转变。
三、品牌化生产开拓种薯市场。作为大宗农业生产资料的种薯,曾一度冠以“马铃薯”的通用名称来销售,现正逐渐过渡到标识品牌名称。随着企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种薯产业引进品牌和商标意识,改变了以往仅以种薯级别为唯一标准的产品模式,创立了代表各个企业的种薯品牌。这标志着我国种薯产业开始进入正规商品化生产的新阶段。
四、标准化生产提高种薯质量。政府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颁布了一系列脱毒种薯检验检测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并建立了两个部署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中心,许多主产省份在大力发展脱毒种薯生产的同时,依靠种子管理部门建立了质量控制体系,并试行种薯生产登记制度和标识制度。一批企业开始生产标准化种薯,有制度保障的企业在运行时避免了以往分散农户生产的随意性。
——我国马铃薯种业面临的挑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庞万福,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巡视员何才文等专家在近期召开的2012中国马铃薯大会和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表示,相对于我国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要,种薯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建设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资源浪费严重。由于行政上的多块分割、信息交流不畅、各环节脱节、局部投入重复等原因,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明确的种业体系,这也导致了对资源研究和品牌选育缺乏持续支持,难有重大突破。种薯生产体系建设存在大量分散、低水平的重复,种薯生产和经营缺少权威部门的组织、管理、协调,大多数新建设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二、品种类型单一,技术储备不足。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育种以高产、抗病为主要目标,早熟和加工专用型品种选育比较落后。由于农户自留种比例大,新品种推广应用没有与种薯生产体系有机结合,所以在生产上普遍应用的品种仍是相对较老的品种,一批新育成的专用型品种还未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结构性过剩依然存在,加工制品仍需要大量进口。目前我国食品、全粉加工的主流品种仍然是引进的国外品种,但适应性差,农民种植难度大。
三、总体生产规模小,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虽然我国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已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目前优质种薯的覆盖率却仍然很低,仅为25%左右,大部分农户还在使用自留种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规模化种薯生产企业每年的种薯生产面积不到5.3万公顷,每年生产的种薯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0%左右。由于优质品种的种薯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许多不具备条件的生产实体大量出现,扰乱种薯市场。
四、质量监控体系缺失,种薯质量良莠不齐。尽管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与种薯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但整个种薯生产未建立系统有效的质量检测和监控,尤其是田间繁育过程中没有专业的病虫害检测队伍。因此,大多数种薯生产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条件进行种薯质量自检,国家标准难以执行,以繁殖代数替代了种薯级别,难以保证其种薯的质量。据市场用户的反映,经销
商往往只能根据生产商的信誉度、品种的繁殖代数来采购种薯,而无法获得具有法律效应的检测依据。
五、市场流通监管缺失。目前种薯市场混乱,以次充好、伤农损农事件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市场监管,种薯营销未实行合格证制度,种薯经销商、种薯购买者和种植户难以判断种薯质量的优劣。
——做大做强我国马铃薯种业的对策
一、加强公益性研究体系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我国马铃薯种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实践中还有许多制约产业发展和提高的技术问题。同时我国马铃薯大都分布在相对贫困的地区且由小农户种植来实现,国内尚未有商业化育种,因此种质资源和品种选育仍为公益性研究,需要国家无偿投入支持科研单位,鼓励研究机构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创新技术体系。将国家种质资源鉴定筛选中心和资源圃、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和分中心、马铃薯品种标准样品库和区域试验站、国家马铃薯品种核心种苗供应中心纳入公益性研究体系。
二、建设企业化繁育和营销体系,增强优质种薯供应能力。整合各类资金、以企业为主体,建设脱毒核心种苗供应中心、组培快繁和原原种繁育中心、原种和种薯生产基地、市场流通和质量监管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的种薯繁育体系和营销体系,扶持集种薯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三、建立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服务机构,确保种薯质量。在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一批区域质检中心。加强对种薯病虫害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建立和完善种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由各级质量监控机构,在马铃薯生长、储藏和销售期间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检测,建立档案,执行国家脱毒种薯标准。
四、改善市场流通条件,提升产业化水平。积极培育多种体制的种薯生产企业主体,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设种薯交易批发市场和储藏设施,建立和完善马铃薯产销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完)
第二篇: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日期: 2005年10月22日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以至于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奶业也是节粮、高效、行业关连度高的产业。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初,中国奶业协会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中国奶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下面谈几点意见,供业界思考。
一、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和市场消费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据统计,2004年全国奶牛存栏1063万头,比1998年增长了149%,年均增长16.4%;奶类总产量2368万t,比1998年增长了217%,年均增长21.2%;生产干乳制品142.4万t,比1998年增长159.4%,年均增长17.2%;生产液态奶806.7万t,比2000年增长501.6%,年均增长56.6%。2004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18.4kg,其中人均牛奶占有量17.3kg,比1998年分别增长208.2%和225.8%,年均增长分别为20.64%和21.76%。但是,我国奶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新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奶牛养殖仍处于“小、散、低”的状况
“小”是指奶牛饲养规模小,平均饲养规模在5头左右;“散”是指奶牛饲养分布在千家万户,人牛混居,非常分散;“低”是指生产水平低。我国奶牛养殖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奶牛良种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在全国1063万头奶牛存栏量中,真正属于优良品种的荷斯坦奶牛不到1/3,总数在300万头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良种覆盖率接近100%。我国成年母牛平均单产为3500 kg,而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成年母牛平均单产在8500kg以上,瑞典、丹麦、法国、日本等国平均也在6500kg以上。有许多农牧区养殖的奶牛是荷斯坦与我国地方母牛的杂交改良牛,多年来没有对这些品种进行以乳用为目的的系统选育。二是奶牛饲料开发不足,饲养管理水平低。我国奶牛饲料研究与开发较晚,已不能满足奶业发展的需要,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十分缺乏,能量饲料供销日趋紧张,蛋白质饲料原料也出现匮乏。同时,天然草场由于长期过度利用,退化沙化严重,大部分草场已经处于急需减轻利用强度的状况。饲料工业生产结构也不尽合理,奶牛专用饲料仅占工业饲料总产量的4%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比例可达到30%以上。大部分奶牛
养殖户采取的是低水平粗放饲养,日粮结构不合理,缺乏优质饲草、饲料。奶牛营养代谢疾病发病率高,生产水平低。对分阶段饲养、机械挤奶、TMR全混日粮技术,定期防疫检疫等科学适用的奶牛管理方法还未完全推行。三是奶牛生产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环境保护问题凸出。目前我国奶牛养殖仍是以农户散养为主,约占全国总存栏数的70%,多数奶牛饲养在房前屋后,牛舍简陋,卫生条件差,一般没有专门粪污处理设施,对周围环境污染很严重。据测定,一头体重为500-600kg的成年乳牛,每天排粪量为30-50kg,尿量15-25kg,由于缺乏有效的粪污防治措施,对周边空气、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四是原料奶质量问题突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由于奶牛种质、饲料质量较差,直接导致原料奶营养价值不高。我国80%以上的个体散养户仍采用手工挤奶,致使原料奶生产卫生条件差,细菌数量偏高、杂质较多。我国国家标准对原料奶的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总数的要求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我国原料奶及奶产品各地区质量标准不一,缺乏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及配套检测技术。已颁布的原料奶和奶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涉及指标少,检测方法落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食品安全的要求。
(二)乳品市场消费增长趋缓
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2002年增长30.85%,2003年为19.03%,2004年为6.15%。我国乳制品消费人群的范围小,消费主体主要为部分城镇居民和农村的特殊群体,乳品消费人群有很大的局限性,农村尚未形成商品乳制品的消费格局。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单一,消费需求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农村居民消费主要是奶粉,城镇居民主要是液态奶。受收入水平的制约,高浓缩乳制品如奶油、黄油、奶酪等消费量很小。从总体上看,我国多数居民对乳制品还缺乏了解,对乳品的营养价值知道较少。
(三)乳品加工企业利润下滑
由于奶类消费增长趋缓,加上市场竞争无序,互相杀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乳制品实际销售价格降低。2004年与2003年相比,白糖上涨30%,成品包装材料上涨55%,水、电、煤价格也不断攀升,造成企业利润下滑,亏损面扩大。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的亏损面,2002年占24.2%,2003年占27.5%,2004年占30.8%。乳品企业利税总额增幅下降,2004年比2003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四)受进口乳制品冲击较大
从2000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进口逐年增加,2004干乳制品进口量34.36万t,年均增长14.3%,其中奶粉14.5万t,年均增长18.8%;奶油1.24万t,年均增长41.5%;奶酪0.72万t,年均增长38.5%。干乳制品进口量已占我国生产总量的1/4,奶粉占国内生产的1/5。仅按目前奶粉进口量计算,等于替代国内原料奶120万t,相当于6万多户奶农生产总量。奶业是世界各个国家最保守、保护性最强、最封闭的产业。世界奶的平均关税是100%左右,欧洲达到200%。美国和加拿大为150%,巴西、南美略低些,也为75%。中国在加入WTO后,关税被压到鲜奶15%,奶粉10%,我国奶业在关税上已失去了保护。
我国奶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促使奶业由跨越式增长转入渐进式增长,由超常规发展转入正常发展,由速度型转为质量效益型,由粗放式转为集约式,我国奶业就能够持续增长。反之,则可能徘徊,甚至滑坡。
二、新时期我国奶业的发展前景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奶业发展不仅有巨大的需求,而且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奶类消费量将持续增加。最近《中国奶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表明,居民人均奶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与人均GDP的增长密切相关,其相关系数达到0.935(最大相关系数为1)。这表明,中国奶类消费的快速增长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是一致的。研究表明,未来20年内,我国GDP年增长率如果保持在7%左右,GDP总量将达到4万亿美元,GDP的持续增长将进一步拉动奶类的消费,专家估算,到2020年,我国奶类消费年均增长将保持6%左右。另外,居民收入每增长1%,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就会增长0.67%,农村居民也会增长0.27%。因此,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牛奶消费量将大幅度增加。
——我国奶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饮奶水平很低的国家。2004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为18.4kg,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
5、亚洲平均水平的1/2,奶类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在百名之后。如果到2020年,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达到目前亚洲平均40kg的水平,奶类总产量将超过5000万t,即可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印度、美国,步入世界奶业大国的行列。
——奶业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崛起成为一个大的产业。世界许多国家奶业发展的历史证明,奶业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并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印度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印度过去奶业并不发达,从1970年开始,政府发起“白色革命”,把发展奶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赖以就业的扶贫产业,在总理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全国奶业发展委员会,对发展奶业给以大力支持,使全国奶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牛奶产量从1970年的2722万t飙升至9000万t,成为世界第一奶业生产大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印度奶业具有发展热带奶水牛的优势,而我国不仅有发展热带奶水牛的优势,还有发展温带奶牛的优势。在奶牛良种繁育、饲料资源、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基础。只要奋起直追,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达到亚洲平均水平是完全可能的。
三、奶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夯实奶业发展基础
奶牛养殖业应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奶牛的单产和养殖效益。在改善奶牛饲料品种结构和饲养管理方面,利用退耕地种植优质牧草,应享受退耕补贴政策;种植专用青贮玉米,应视作种植粮食作物予以补贴;按照农业用地的原则,优先安排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奶牛场的用地;对采用先进饲养管理技术和机械挤奶予以扶持。在奶牛防疫和环境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大防疫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制定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并在组织上、财力上、物资上予以保证,做到有效控制和扑灭疫情;采取国家、地方、奶牛场(户)共同出资的办法,建立奶牛保险制度,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对奶牛养殖小区和规模奶牛场建设环保设施,提供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解决粪便污染环境问题。在奶牛品种改良方面,完善奶牛育种、繁育推广体系;扶持推广奶牛优质冻精、胚胎移植技术;扶持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青年公牛后裔测定等基础性工作,为加快品种选育和改良创造条件。
(二)培育开拓规范乳品消费市场,拓展奶业发展空间
这是发展奶业的原动力。一是广泛宣传。引导广大消费者文明消费、科学消费、健康消费。建议各新闻媒体把宣传喝奶的好处,作为公益性事业,开辟专栏,常年坚持不懈,使广大城乡居民真正认识到喝奶的好处,养成喝奶的习惯。二是加大“学生饮用奶”实施力度。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养成喝奶习惯,要从儿童抓起。因此,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都要提倡喝奶。建议教育部门把“饮奶与健康”纳入小学生课本。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修订“学生饮用奶计划”方案,并加大实施力度。三是调整乳制品结构。改变目前产品同质化的现状,针对
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多种多样的产品。调整营销策略,加强销售网络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和农村销售网络建设。四是规范消费市场。认真贯彻执行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精神。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保障产品质量,保障食用安全,这是奶业发展的生命线。要提高乳制品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者,坚决打击,决不姑息。
(三)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产加销协调发展
牛奶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度非常紧密,迫切需要产业化经营。应当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我国发展奶业的长久之计。国家应有重点地扶持一批大型乳品企业,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改造和布局调整,形成一批在国内外乳品市场富有竞争力的“航空母舰”或“联合舰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创品牌、开拓市场的功能。龙头企业与奶农应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吸收奶农入股,逐步实行股份合作制经营,与奶农形成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要严格履行公证的合同或契约,按原定的价格收购奶农的原料奶,要在良种、饲料、防疫等环节,加大对奶农扶持的力度,逐步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引导并扶持奶农联合起来,建立奶业合作社、奶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联结龙头企业与奶农的桥梁纽带。
(四)加强奶业科研投入和基础性研究,为奶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推动奶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奶业科技水平还相当落后,因此,必须加强奶业基础性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一是依托国内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863”计划、“973”计划、“948”计划、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加强奶业技术的自主研发,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二是要加强国家奶业科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组织优势、信息优势、资金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有效吸引社会资源,加快优秀科技人才和高新科技成果的聚集,提高奶业科技研发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奶业战线上高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不断提高广大基层技术人员和奶农的技术水平。四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尽快缩短我国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距。
(五)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我国奶业法规标准不健全,缺乏规范奶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行业规范和法规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奶业法规和标准体系,包括制订和修订全国奶业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奶业管理条例、生鲜牛奶生产和收购办法、乳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乳和乳制品的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等。二是要建立权威的第三方监测机构,对奶业生产各环节的产品进行检测,为加强管理和监督提供依据。三是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使我国奶业生产和市场营销纳入法制化轨道,保护民族奶业的发展。
我国奶业形成一个大的支柱产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牛奶生产、加工、流通诸多环节,因此,需要国家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相关环节有效衔接,形成合力,联成一体,从而推动我国奶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分析
按融资方式和特点的不同, 资本市场可分为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轨迹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5 年“拨改贷”以前, 资本市场并不具有真实意义, 因为它是以财政拨付为主的;1985 年“拨改贷”以后, 银行信贷开始替代财政拨款,并正式涉足固定资产投资领域, 中长期信贷由此构成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融资方式;1990 年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 股票和企业债券市场开始萌动并在短期内获得飞速发展。目前, 以沪深两个交易所为核心, 二级市场发展迅猛。交易品种从单一的股票逐渐发展为以股票交易为主, 包括债券、投资基金、可转换债券以及股权证等多种金融工具。
第一, 资本市场的地位得到了官方的正式确认。1996 年初, 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新世纪宏伟蓝图《纲要》, 提出要“适当扩大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和股票融资”以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证券市场”。这些原则性的政策主张无疑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第二, 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市场工具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1981 年至1996 年10 月,中国累计发行各种证券10932 亿元, 其中国债6900 亿元, 金融债券近1400 亿元, 企业债券1940 亿元, 企业股票2042 亿元, 其它债券314 亿元。全国拥有180 多家产权交易中心, 上千种产权可以进行挂牌交易。第三, 资本市场的管理逐步规范化。随着我国《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 证券市场的管理将进一步趋于法制化。第四, 资本市场的运行尤其是证券交易在技术操作方面逐步实现现代化。目前, 我国是世界上实现电脑自动对盘的8 家证券交易所之一;是全世界实现股票无纸化的3 家之一。
但从总体讲,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仍相对落后,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 特别是企业通过股市所筹措到的资金比例还较低, 与庞大的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相比尚微不足道。因此, 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 其功能发挥的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发展。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 积极而稳妥地发展中国资本市场,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 澄清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雾, 积极推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关键问题是积极而稳妥地推进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经济的发展, 并借此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增加市场供给,平抑股票供给与需求的失衡格局, 弱化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同时应当注意的是, 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能一哄而上, 任意改造, 也不能期望“一股就灵”,必须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有重点稳妥地进行, 充分体现和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应该以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 在股份资产构成上, 国家股、法人股比例的确认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 加强改革的配套工作, 营造和完善资本市场的社会经济环境。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建立的步伐, 缔造真正的市场主体。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和股份制的基本原理,加快产权制度的改革, 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要切实转变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使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担风险, 自我发展”的独立利益主体。然后要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尽快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对经济金融领域的干预应建立在依法管理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实现金融调控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 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并在可能的条件下, 放松银行证券投资的管理制。
第三, 转变资本市场的调控方式,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应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政府不能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在今后发展中, 首先应逐渐放开债券发行与上市的限制, 变“规模管理”为“质量管理”,注重企业实绩。其次要改变调控主体多头格局, 确立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权威性,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通过严格执法和超然领导确立其权威性。最后要走出重规范轻发展的误区, 确立辩证的发展与规范观。
第四, 培育机构投资者, 促进投资主体机构化规模化。机构投资者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并以其所能利用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证券投资的机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实力雄厚, 为资本市场扩容提供充足资金;二是机构投资者是由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专家进行管理, 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以长期投资为目的, 不以谋取短期投机利润为目的, 这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缓冲机制。
第五, 建立和完善市场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 增进市场效率。依靠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完善市场本身机制的运转, 增强市场投资者、中介机构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市场的理解和信心, 这既是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作法,也是提高市场效率的关键所在。
第四篇: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农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2.02、1.33和1.20倍。目前我国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左右,鲜薯年总产量55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但是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基本上以鲜食为主,少部分用于传统食品加工和制取粗淀粉,深加工产品很少,而且加工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20世纪90年代国内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是在色泽、口味、品质,还是在包装上均存在一定差距。
一、国内外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种植马铃薯的国家,总栽培面积2000多万公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消费,并颇得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美国马铃薯加工制品的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总产量的76%,马铃薯食品多达90余种,在超级市场,马铃薯食品随处可见。全国约有300多个企业生产油炸马铃薯片,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马铃薯食品30 千克。再加上用来加工成淀粉、饲料和酒精等的加工量已占到马铃薯产量的85%左右。目前,美国以马铃薯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品种已超过100种。
日本马铃薯年总产量351.2万吨,仅北海道每年加工用的鲜薯约259万余吨,占其总产量的86%;其中用于加工食品和淀粉的马铃薯约为205万吨,占总产量的72.4%.加工产品主要有冷冻马铃薯产品,马铃薯条(片)、马铃薯泥,薯泥复合制品,淀粉以及马铃薯全粉等深加工制品,全价饲料等。
欧盟国家德国每年进口200多万吨马铃薯食品,主要产品有干马铃薯块、丝和膨化薯块等,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马铃薯食品19千克;英国每年人均消费马铃薯近100千克,全国每年用于食品生产的马铃薯450万吨,其中冷冻马铃薯制品最多;其中瑞典的阿尔法。拉瓦——福特卡联合公司,是生产马铃薯食品的著名企业,年加工马铃薯1万多吨,占瑞典全国每年生产马铃薯食品5万吨的1/4;法国是快餐马铃薯泥的主要生产国,早在70年代初就达2万多吨,全国有12个大企业生产马铃薯食品,人均消费马铃薯制品39千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前全球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正进入兴旺发达阶段。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食品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马铃薯加工食品在我国同样备受欢迎。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我国落户,其中必有一款的炸薯条、薯泥等马铃薯食品很受国内中层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儿童对其情有独钟,成为未来我国马铃薯食品潜在的庞大的消费群体。目前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全国大中城市,以马铃薯条、马铃薯泥为基本原料的麦当劳、肯德基食品已占据我国快餐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各种渠道进口的其它油炸薯片、膨化食品等马铃薯加工制品也在不断增长,一些国外的马铃薯加工企业纷纷到中国来投资,如1993年
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厂正式投产。该企业是美国辛普劳公司在亚洲开设的第一个食品加工厂,班产11吨薯条,产品质量绝对适合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麦当劳餐厅之用。同时也为中国各大酒店提供长城牌薯条和曲纹薯条,结束了中国土豆不能加工上乘薯条的历史。然而由于国内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其制成品产量和品种均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据对北京市12个大型超市的调查,在19种马铃薯食品中,国产品牌占不到10%,其余的均为进口产品。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认识从盲目追求到理智消费,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从求新求奇到经济实惠。随着马铃薯加工技术的不断完善,系列产品的不断开发,以及各种媒介的正确宣传和引导,马铃薯食品将逐步成为我国城乡调剂和丰富人民日常食物结构的主食,在日常膳食结构中将占有一席之地,马铃薯加工产品的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中国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马铃薯多限于鲜贮、鲜运、鲜销、鲜食。在传统的膳食结构中,除部分地区作为主食直接食用,95%以上的马铃薯是作为蔬菜鲜食,并且近年来直接消费量不断下降。马铃薯工业加工多限于加工成粗制淀粉,制作粉丝、粉皮、粉条、酒精等,不仅数量少,而且加工深度不够,经济效益不高,消化能力有限。在广大的马铃薯种植产地,由于缺乏相应的加工技术,加之受交通运输条件所限,收获后的鲜薯大多以作薯干或饲料为主。由于受市场限制,马铃薯在当地的销售价格低廉,马铃薯高产优势的发挥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由于没有现代化的储藏设备和科学的加工技术,每年全国因此而损失的马铃薯为25%—30%,其余的70%—75%也基本用于鲜食或者加工成粉丝、粉条及淀粉。使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也使其综合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局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马铃薯食品的开发曾一度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并在加工工艺上取得了突破,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硬件设备,使这些技术仅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此外,马铃薯加工技术的突破,只有与优良品种的选引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最佳效益。在马铃薯制品工业化生产中,为获得最高的效益和最佳的品质,对马铃薯品种、块茎的大小、形状及成分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如工业用马铃薯宜选用淀粉含量较高的为原料,以确保较高的出粉率,而食用型马铃薯宜选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为原料,以获得得最佳的食用品质。
马铃薯粉条加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的马铃薯加工制品,但现在全国除几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外,更多的加工集中在乡镇企业,个体规模不大,虽然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大,但在加工质量和品牌开拓方面也都存在不少问题。
目前我国马铃薯用于加工淀粉的比例却极小,与马铃薯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马铃薯淀粉厂只有20几家,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左右,而我国仅马铃薯精淀粉及变性淀粉的市场容量在15万吨以上,马铃薯淀粉产品在今后几年内仍需进口,市场缺口很大。我国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目前还存在着基础研究比较落后,缺少适合市场需要的早熟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以及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的科研人员要尽早选育出新品种(特别是适应炸条的品种),及时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以尽快扭转我国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开发加工马铃薯全粉的难点在于我国尚无适于加工用的马铃薯品种以及专用加工设备,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马铃薯品种和国内设备加工出较高质量的马铃薯全粉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重点
为了使我国马铃薯加工业迅速发展,国家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马铃薯品种资源的开发和基地的建设。我国地域宽广,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方很多,品种资源也非常丰富,长期以来,在马铃薯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推广上一直以产量作为衡量马铃薯品质好坏的标准,而没有考虑其加工产品的品质和适应性,适合加工的马铃薯品种资源很少。为此,建立马铃薯品种资源的选育基地,推广适宜加工的优质与专用品种是我国今后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优先发展领域。在品种开发和基地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关键技术研究:我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的现状调查和品种适应性的研究;适合食品加工马铃薯新品种的培育研究;马铃薯脱毒技术的研究;选育品种地区适宜性的研究。
第二,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加工装备水平。当前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品种单
一、产品质量差、生产规模小、技术设备差等问题,造成马铃薯加工产品质次价廉,销售困难,经济效益偏低。为此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马铃薯新产品以及加工设备是提高马铃薯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方面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和关键技术是:马铃薯加工企业适宜规模的研究;马铃薯全粉加工工艺新技术的研究;马铃薯淀粉加工新技术的开发;马铃薯加工专用设备的开发和研制;新型马铃薯制品加工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第三,马铃薯工业化生产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造成我国马铃薯加工业落后局面的原因除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差外,产品的规格化和标准化是其生命的关键所在。马铃薯加工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原料,同时市场也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的产品。优先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技术有:马铃薯全粉和淀粉的加工标准和检测方法的研究;生产用马铃薯品质检测方法和等级的分类办法;马铃薯产品行业标准的制订。在管理方面,要加快建立马铃薯原料标准,规定用于鲜食、餐馆、工业加工等不同目的的指标要求。对各种马铃薯加工品的制作方法、产品质量、包装方法等也制定操作规范或标准。
第四,加强马铃薯产业领域的市场预测工作,健全完善科技信息网络,建立马铃薯产业数据库。随着21世纪“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到来,世界马铃薯加工市场必将逐渐一体化,我国加入WTO后,马铃薯加工业必将受到这个市场的牵制和影响。目前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还处于初级发育阶段,因而承受市场压力更大。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国内外市场动态研究,正确制订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战略,建立市场预测和科技信息网络数据库,开展马铃薯加工业的动态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马铃薯的生产和加工企业数据库和网站;建立马铃薯科技成果数据库和网站;收集国外新技术新工艺,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网站。把马铃薯原料的选种、种植和生产、预处理、加工品的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包装、贮存、运输、销售和各个环节的全面管理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
第五篇: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银行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银行卡现状
银行卡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银行卡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自动出纳机卡、记账卡和灵光卡等。因为各种银行卡都是塑料制成的,又用于存取款和转帐支付,所以又称之为“塑料货币”。
1985年3月,“中银卡”在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这是我国内地发行的首张信用卡,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正式起步。2010年4月5日,四大行信用卡发卡量破亿:中行、工行、建行和交行已公布的年报中显示,四大行2009年新增信用卡贷款576亿元,其中中行增幅最高,同比增长132.4%。截至2009年末,四大行信用卡发卡量达11110万张,比2008年底增32.26%。
对于银行卡业务如火如荼的发展,繁荣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隐藏着的危机,粗放型的业务增长模式以及滞后的银行卡理论研究水平,使得各种银行卡问题日益凸显;盲目的竞争、超速的发展、持卡人的过度集中、服务水平低下、管理技术滞后,使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成为制约银行卡业务健康发展的“瓶颈”。总体而言,我国银行卡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用卡的消费日益活跃
(2)银行卡市场品牌格局逐步形成(3)银行卡风险管理日益加强
二、我国银行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银行卡发展的主导权面临丧失危险
银行卡市场的主导权主要体现在标准制定权和品牌影响力上,在银行卡市场发展初期,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创建自主品牌、掌握银行卡产业主导权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选择了依靠跨国银行卡公司的全球网络来实现银行卡受理的道路,其后果是境内银行卡产业的标准和市场主导权完全被跨国公司所控制。银联数据显示,2008年1至5月,银联标准卡的发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银联标准信用卡的发卡量同比增长62.3%。另外,截至5月底,银联标准公务卡发卡量超过50万张。同时,银联品牌国际化取得重要进展。同年,银联卡境外ATM受理网络已延伸至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持卡人可在境外27个国家和地区刷卡消
费,已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家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联标准卡超270万张。
(二)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导致银行卡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支撑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的两项传统业务是ATM交易和POS交易。ATM交易主要又分为取款和查询。在ATM交易中,银行主要成本包括ATM机具的投入、场地使用、加钞成本、相关银行卡系统成本等。POS交易中,银行主要成本是信用卡发卡银行的资金成本、相关银行卡系统运行成本、收单机构的POS机具等。
目前,我国银行卡产业中产业的供给方存在了诸多的免费服务,但产业需求方仍然持续不断地要求免费或降价。如果对降低费率不能进行理性分析,一味迁就消费者的暂时利益而忽视供给方,必将影响产业供给方的发展动力,对银行卡产业而言,就会影响到ATM机具和POS机具的投资布放,影响受理市场的建设,最终影响对持卡人的服务质量。
(三).监管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无人负责”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成为我国个人使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卡的支付领域已由传统的商户消费,逐步扩展到水电煤、电话、物业、保险、交通等与广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支付领域,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银行卡支付的消费交易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比2005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正因为银行卡产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监管和适当调控,就有可能引发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我国自1993年提出启动金卡工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和规范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但目前还存在着监管主体职责分工不明、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以及受理市场建设不规范等问题。
(四).银行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约为20.7亿张,较2008年末增加2.7亿张。各类银行结算账户共计28.1亿户,较2008年末增长17.2%。其中,个人银行结算账户27.9亿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2191万户。与国外相比,持卡消费比例、用卡频率、商户普及率等指标与国外成熟的银行卡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银行卡的支付功能还未充分发挥,银行卡的服务内容还有待开发。
(五).银行卡风险比较突出,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与风险防范制度尚不健全。商业银行发放银行卡后,对持卡人具体的使用行为缺乏监管,单单依靠中央银行的征信管理系统还不足以对银行卡的使用进行监控,容易产生休眠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加大,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产生影响。
(六).银行卡发卡的覆盖面不广
我国现有的银行卡持有人大多数在城市,由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商户、银行网点很少,ATM机、POS机只有零星布放,导致大多数农民使用银行卡困难,即使宣传再到位,没有设施支持,农民的办卡积极性还是调动不起来,从而造成农村银行卡市场的搁置,使银行卡在农村的发行量降低。
三、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学习国外先进的银行卡服务经验,增加银行卡的服务内容
我国银行卡业的发展比国外晚,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和国情国力的制约,我国银行卡的服务内容远小于国外的银行卡业务。在我国,使用最多的是借记卡,与集消费、借贷、结算于一身的信用卡相比,借记卡的功能主要以存取款为主,信用卡的大多数功能借记卡无法使用。发卡机构应不断提高银行卡经营管理能力,利用现有科技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丰富银行卡品种和功能,为持卡人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服务,满足持卡人多样化的需求。研发适合我国发展形势的银行卡服务业务。
(二)完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
提高银行业务水平,提供高品质的银行卡服务。一是加强银行卡的售后服务,满足持卡人多样化的需求,改善网络运行质量,提高差错处理速度,提高持卡人的满意度。二是加强内控管理,完善银行卡业务处理技术安全系统,建立发卡机构、收单机构、转接机构联合风险防范体系,同时,加强与银行卡监督部门、公安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和案件预警合作机制,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的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三)开发农村市场,增加银行卡发卡量
我国现有银行卡持有群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农村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努力扩大银行卡在农村的受理范围,积极推动银行卡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加快经济活跃、有发展潜力的城镇的特约商户的发展;增加ATM机、POS机的数量,加强对商户的引导,提高机具利用
效率;加强与工商、税务、公共事业单位合作,促进银行卡在与农民生活密切的相关领域的使用;加大银行卡使用知识的宣传,增强农民的用卡意识;按照农村银行卡的使用情况,制定适用于农村银行卡使用的收费标准,按照物美价廉的营销方式,增加农村银行卡的发卡量。
(四)充分认识银行卡普及使用的积极意义
银行卡的普及及使用对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税收征管以及方便百姓生活、增进社会文明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应积极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以弥补产业需求方的付费意愿不足,保障银行卡产业具有足够的发展动力。
(五)依法经营,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明确各部门对银行卡产业监督管理的职责。银行卡产业专业化程度高,涉及主体多,管理协调难度大,应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跨部委的银行卡工作协调机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常设机构,通过广泛的多方协商,立足行业高度,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制定银行卡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日常监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