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刻认识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是课堂教学永远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其理念在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均衡发展;其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难点在于转变教师观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其重点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其目标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教师幸福工作。
1、创建高效课堂是落实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需要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
2、创建高效课堂是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其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高效课堂重在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这既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
3、创建高效课堂是不断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尚有差距。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的培养;重优生,轻差生;重结果,轻过程;学生负担仍然较重,教学效率尚需提高,迫切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市教育教学质量。
4、创建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方略的制订,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学校的教育教学及一切课外活动,都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开展高效课堂的创建活动,就是要真正使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与创新的能力,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5、创建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健在教师,教师在课堂上永远处于主导地位。高效课堂需要全体老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转变角色,教学相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第二篇:深刻认识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
所谓文明城市,是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反映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文明城市是最具价值的城市无形资产和城市形象品牌,是城市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自2007 年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通过开展“四城联创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在当前,继续强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将为黄冈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来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从省级文明城市定义的基本内涵来看,省级文明城市是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通畅、社会诚实守信、风尚淳朴向上、管理科学有序、教育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抓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齐抓共建的总平台。《湖北省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2010版)包含 129 项考评指标,涉及到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方面面的内容,既有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等精神领域的建设,又有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环境治理等物质方面的工作。既有硬件建设,又有软件建设;既要见物,更要见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表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创建载体。抓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优化发展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有力举措。为赶超全国、全省平均发展水平,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四抓”工作方略,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十分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因为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省文明委主任杨松同志说:“我们要推进开放先导战略,重要的是要做好‘走出去’、‘请进来’两篇文章,如果没有文明、诚信、安全的良好城市形象,很难走出去,也很难请进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文明不文明,直接关系着湖北长远发展。”发展不够是黄冈的最大实际,要发展、要赶超,就必须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做好“请进来”这篇文章,这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最大共识。外来客商投资,不仅要看政策条件,还要看法制是否健全、社会是否文明、管理是否有序、工作是否高效、环境是否优美。只有具这些要素,一个城市才有吸引力,才能在激烈的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引得来客户,得进外资,留得住外商。要实现赶超战略,就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优化发展环境,就要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省级文明城市要求建设的“ 八大环境 ”,正是我们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目标。有了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何愁客商不来? 今年是“ 十二五 ” 的开局之年,市委决定要把跨越发展写在黄冈科学发展的旗帜上。跨越是“超常规”的赶超,既要有量的扩张,更要有质的飞跃。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成效上,更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而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思想上、精神上和文化上的跨越式发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就是要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只有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承担跨越发展的重任。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抓手。随着经济的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在,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吃好穿好住好,还要求出行方便、社会安全、环境舒适,希望精神文化生活充实、人际关系和谐,对就业、就学、就医等关系其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普遍关注。多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黄冈是一个欠发达的城市,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自“四城联创”以来,市委、市政府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投资数十亿元,改造刷黑道路、修广场、建公园、综合整治湖泊水系,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的品位不断提升。增设公益岗位、完善社区服务、关注弱势群体,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感不断增强。黄冈市委、市政府辛勤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支撑黄冈跨越式发展的城市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我们看到,完善的基础设施、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社区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增强了群众参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所有这些都是一个省级文明城市必须做到的;同时,也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使一个城市获得申报省级文明城市的基本条件。所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不光是修通几条马路,建几座城市公园,更主要是要使人民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对生活安心放心舒心,对未来有信心 ;要让人民群众对我们这座城市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还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这就需要通过文明城市创建这个总抓手、总平台来打造“八大环境”,可以说八大环境建成之日,就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之时。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载体和现实途径。精神文明是城市的灵魂和发展动力,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决定着城市的形象和品位。由于城市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创建文明城市成为整个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份量最重、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活动,对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其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龙头老大。抓文明城市创建,等于是抓住了整个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牛鼻子”。我们的城市规模在扩大,新市民人口在不断增加,这迫切要求通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活动,把广大市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使人们在参与创建活动中,培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文明意识,养成文明的言行举止,培养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强市民城市意识、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的过程,是一个推动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先进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风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广泛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造和优化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的过程。有这样过程,才有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礼貌的社会氛围、和谐人际关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结果,才有在全社会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的结果,才有在引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的结果。这些过程和结果,都将从根本上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从而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系中共黄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冈市文明办主任)
第三篇:深刻认识“四讲四有”的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四讲四有”的重要意义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与以往的合格党员标准可谓一脉相承。
●“四讲四有”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政治要求、道德要求、纪律要求、行为要求,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四讲四有”是规范和衡量每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是新 时期广大党员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
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面向全体党员深 化党内教育的又一重大部署。这次学习教育明确提出共产党员要做到 “四讲四有”,这是党中央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 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四讲四有”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提出的新要求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只有党员合格,党的组织才坚强有力。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深入到每一位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实践。党员标准问题历来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重视。列宁创建无产阶级布尔什维克政党时,曾经说过:“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他提出:“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
1920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方法步骤,并“以此为收纳党员之标准”,这是我党党员标准规定之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一大”党纲就明确规定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承认党纲和党的政策,与党保持一致,在组织上要纯洁,不跨党等。《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二、三、四条对党员标准也作出了规定,可以说是党员先进性标准的核心内容。历史表明,党员标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构与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与可靠保证。
注重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阐述了以思想建设克服错误思想的各种具体举措。延安时期,刘少奇同志在党的“七大”系统阐述了“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搞好自身建设,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首要的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央在全党开展“两 学一做”学习教育,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实质是把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融为一体,是党内思想教育的继续,更是一种总结与升华。“四讲四有”是合格党员标准的继承与发展。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中,就总结提出了“良好的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做群众模范,学习。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结合形势与任务提出合格党员应该具备的“五种精神”,即:革命和拼命、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压倒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结合新形势与新任务对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3年1月,总书记提出合格党员的“四条标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的“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与以往的合格党员标准可谓一脉相承。“四讲四有”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一个政党对其党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最终体现在这个党对其历史使命、现实任务和行动方式的基本认识中。“四讲四有”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政治要求、道德要求、纪律要求、行为要求,是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辩证统一体。
“讲政治、有信念”体现了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是“四讲四有”的核心要义与根本要求。“讲政治、有信念”在“四讲四有”中排在第一位,凸显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讲政治、有信念”就是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讲政治”是本,“有信念”是魂,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有不断固“本”、铸“魂”,我们党才能永葆活力、永不褪色。如果政治上动摇、信念上模糊,就是丢了党魂、背叛了根本。
“讲规矩、有纪律”是纪律底线,“讲道德、有品行”是道德高线,两者是“四讲四有”的约束条件和内在要求。“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从历史上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赢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现实看,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需要。但是,作为党员干部来说,光靠纪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解决好如何保持高尚道德情操 和健康生活情趣的问题。“讲道德、有品行”就给出了合格党员的道德高线,这是履行好党和人民所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正确处理公私、廉腐、俭奢、苦乐关系,在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上做表率。“讲奉献,有作为”是行为要求,是“四讲四有”的现实目标和检验环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将共产主义信仰、个人道德修养与人生经历、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共产主义信仰在学习中树立、在实践中检验。行证明知,行胜于言。“讲奉献,有作为” 就是对每个党员在日常工作、实际行为的角度提出的目标要求和行为标准。
总之,“四讲四有”每个部分都是从“讲”到“有”,从“思”到“行”的完整环节,体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知到行的辩证统一,体现为一种具有深刻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
“四讲四有”就要学以致知、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是我们党对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是规范和衡量每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是新时期广大党员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动指南。
学以致知,做思想建党的引领者。一个民族没有成熟的理论思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政党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就不可能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就不可能带领广大人民完成伟大的事业。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首先要讲学习,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每个党员要切实把自身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解决自身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党的意识淡化、党员宗旨淡薄的问题。通过学习,领会精神实质、学会科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最终实现从学入思、从思导行,做思想建党的引领者。
以知促行,做制度治党的践行者。制度治党是新形势下贯穿党的建设始终的政治红线,是我们党的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要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的笼子”。践行“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关键是以知促行、知行合一,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历史进程中自觉建设制度、自觉遵从制度、自觉按制度办事,做制度治党的践行者。
知行合一,关键少数要发挥关键作用。领导干部作为掌握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公权力的特殊政治群体,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坚力量,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中坚力量。领导干部人数虽少,但责任重大,是8700 万党员的“关键少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解决党自身的问题,关键在做。
第四篇:创建高效课堂
创建高效课堂
—实验小学听课有感
[摘要]:现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完善,传统的课堂模式以不符合于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人们亟待寻找一种更为优秀的教学模式,于是高效课堂便应运而生并迅速席卷中国各大中小学校。但是,怎样真正的落实创建高效课堂,真正地发挥其对教与学的促进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此,我谨以在监利县实验小学听课的感触为例,浅谈本人对高效课堂的一些认识。
[关键字]:高效课堂;教师;学生;创新;灵活性与多样性
何为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这就意味着,学生应该是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而存在的,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只有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配合,才能打造优质课堂。那么,作为应到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参与课堂活动,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丰富而准确的课内课外的知识基础。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我们首先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知识,了解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在什么地方和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思维拓展与创新,只有这样的知识素养才能完整的传授给学生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不至于遗漏知识点;同时我们还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时不时的由某些知识点而引出名人故事或者有趣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但是。仅仅有丰富的知识也还是不够的,我们既要求数量,也要求质量,即我们的的知识点必须是精确,准确无误的,不应该存在模凌两可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细小之处。今天的听课研讨会上就有老师提出“二七十四和2*7=14”有什么区别,再比如说“0度的角有几条射线”。这些都是很细小的问题,但是也正是老师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老师的知识点准确无误,在一些易错点或者易混淆的点给学生指点迷津。
其次就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要以学生为本,给与学生自由发展的平台。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现在我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引导者”,这是因为“工程师”研究的是产品,它们都是批量生产,千篇一律,而“引导者”则是在学生的前进方向给与适当指点,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其所能的展示自己,而教师要做的给学生创造良好地条件,让其缺点变优点,优点变得更加优秀、突出。同时,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地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这次听课中,我充分的感受到的费老师和她的学生之间那种和谐的、良好地朋友关系,学生信任她,敢于发言和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整节课堂气氛都是相当活跃,充满生机。
再次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高效课堂要求老师能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叫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够在不同的情形下,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与方式。同时在教学中不经要注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更要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费老师的课堂上。我对这点感受颇深,她注重小组的探讨学习,让小组之间找寻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背乘法口诀。同时,让学生之间相互对所回答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评分,学生与学生的的互动做的很好,课堂效率很高,让学生在充满求知的愉悦感。
高效课堂正在探索的道路上亦步亦趋的前进着,而作为教者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为此而付出努力呢?
第五篇:高效课堂的认识
高效课堂的再认识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对学校而言,追求有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而有效课堂又是一个怎样的课堂?都值得我们深思。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也多多少少有些收获。因此,我认为:
(一)有效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不是教师的强行填充与灌输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
(二)有效课堂是关注情感的课堂。
在有效课堂里,师生之间有的是平等对话和协商、有爱交流与合作,没有钳制和压抑、责骂和喝斥,应总是洋溢着动人的真情。
(三)有效课堂是贴近生活的课堂。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感性材料作为支撑,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则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教师在课堂上应力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用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四)有效课堂是重视活动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的精彩表演与展示,而应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尝一尝、练一练、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同时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状况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五)有效课堂是趣味盎然的课堂。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要善于挖掘学习材料本生的趣味性,将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新颖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六)有效课堂是充满艺术的课堂。
有效的课堂立足课堂却不囿于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在有效的课堂里,总有引人入胜的导语、余音袅袅的结语、渐入佳境的层次、一线串珠的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娓娓动听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和恰到好处的评价。
作为任课老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长点,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成长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有步骤地培育。设计学生的生长点时应注意,思想教育要润物无声,人格培养要借助作品,知识传授要坚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习得”,三维目标要求强调过程方法,教学要求因人而异。
经常听人说“干一行,爱一行”,可是如果反过来,“爱一行,干一行”,我们是不是会觉得幸福一点呢?如何让我们的“无奈”变得“幸福”,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创造真正的“高效课堂”。而要想创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必须要成为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但要成为一个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即高标准的“学高”,而且要做到高标准的“身正”。在校内校外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行为道德等各方面都能成为学生、家长的榜样与楷模,对学生起到模范示范的作用。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对学生有爱心,像吴邵萍同志那样,是发自内心的爱心,不是热情而短促的,是如涓涓细流般长久的,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崇敬,关注并影响学生以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