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模版)

时间:2019-05-14 04:48: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模版)》。

第一篇:“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模版)

“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8日

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人才。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职业能力建设事业发展速度最快、取得成绩最突出、发挥作用最明显的历史时期。

5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上下扭紧“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根主线,及时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时期,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在政策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在职业培训方面,201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06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几年来,我们通过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提出了新理念,积累了新经验,开发了新技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

培训制度初步完善

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初步建立,为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专项资金中用于职业培训的资金规模就接近230亿元,每年享受政府补贴培训的人数有2000余万人。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以技工院校为骨干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健全,为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提供了重要平台。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技工院校2998所,其中技师学院200多所,高级技工学校530所。技工院校在校生达到42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职业技能资格体系逐步完善,为广大劳动者通过技能成才畅通了渠道。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9803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累计有1.1亿人次通过鉴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人才队伍初步建立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不妨来看一组“十一五”时期的数据:全国举办国家级一类、二类竞赛124项,涉及近300个职业(工种),每年都有上千万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职业院校学生参加竞赛;全国评选表彰了20名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6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900名“全国技术能手”,有789名高技能人才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特别是2010年10月7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标志着我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正式走向国际舞台。

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广大高技能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晓初表示,职业能力建设已经逐步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转换器,成为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第二篇: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回顾 十二五展望

十一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回顾 十二五展望

霍建国

2011-03-03

摘 要: 对外贸易经历了最为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尤其是2008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给外贸发展带来了众多变数。我国政府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坚持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相结合,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为目标,最终确保了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二五”时期,巩固和提高我国现有优势,加快构建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新优势,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政策,产业布局,国际市场

一、过去5年我国对外贸易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目标及战略部署是: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着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总体看来,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主要表现为五大发展特征:

特征一: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大国地位确立

2008年9月以来,受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下滑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进出口大幅下降,首次出现了14%的负增长。但从“十一五”整体情况看,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仍保持了持续、快速扩张态势。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4221.2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7.3%。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依此计算,我国“十一五”末对外贸易总额为“十五”末的2倍以上,年均增长15%,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年均增幅10.8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由“十五”时期的7.3%提升至9.7%,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大国地位已然确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特征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006年以来,为了治理环境、节能减排,我国加大了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限制,此类产品出口持续下降,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截至2%年年底,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十五”末的93.6%提高到94.7%,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也分别达到59.3%和31.4%,比“十五”末分别提高了3.3和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世界第一位,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化。2005年始,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通道,客观上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出口商品的平均价格有所上升,贸易条件有所改善。特别是支持与引导企业加大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企业营销能力等政策措施,对我国出口结构升级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特征三:进口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有所回落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内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出口明显大于进口,贸易不平衡较为明显,致使贸易顺差过大。“十一五”期间,为保持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进口,包括降低进口关税、促进进口便利化等,致使进口稳定增长,贸易顺差略有回落,贸易均衡发展趋势初步显现。2005年,我国进口占世界进口比重为6.1%,2009年升至8%,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进口的年均增长率为11.3%,高于全球进口年均增长率7.4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在扩大内需和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我国进口增幅创出历史新高。2%年我国进口总值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进口增幅分别高于进出口增幅及出口增幅4.0及7.4个百分点。由于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我国对外贸易顺差在2008年达到历史高点2954亿美元后迅速回落,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为1967亿美元,下降34%。2%年在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基本维持了原有的水平。2%年,贸易顺差占进出口总额的6.3%,较2005年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

特征四:与新兴经济体贸易额上升,贸易伙伴趋向多元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强,目前,已成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经济体的第一大,欧盟第二大,美国和印度第三大,东盟第四大出口市场。我国进口的扩大为不少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市场,成为支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贸易集中度来看,我国对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进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而对非洲、拉丁美洲及大洋洲都处于上升态势。2%年,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的进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5.6%,较“十五”末减少了3.6个百分点;而对东盟、“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国占比则分别提高了0.5和1.3个百分点,对拉美和非洲也分别提高了2.1和1.4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对发达国家高额贸易依存比例的格局逐渐好转,也使我国的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

特征五:加工贸易比重回落,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加快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逐步提升我国的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等优势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其中加工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使加工贸易占我国进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一般贸易比重则明显上升。2005年,一般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为41.8%,2%年上升为49.8%;而加工贸易则由48.6%降至39.2%,下降了9.4个百分点。从我国的国情及比较优势来看,加工贸易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仍将是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助推器;而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仍是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成为国际分工体系的重要一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显突出。然而,我国对外贸易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如贸易增长仍表现为粗放型、贸易条件未获得根本改善、贸易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出口经营秩序有待改进、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发展质量和效益仍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影响和制约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我国真正由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

金融危机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向多元化转变,世界经济将步入调整发展的新周期,世界贸易将寻求新的突破,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有所弱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但应该承认,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总量和竞争实力仍远远大于新兴经济体,且大国竞争和战略发展意识正在突显,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科学应对。

(一)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内外部环境压力较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仍将面临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双重调整的压力。从外部环境来看,2%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宽松的货币财政刺激政策,缺乏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欧等地区金融系统问题频出,刺激政策和通胀风险的两难选择,大国博弈的日益凸显,使得复苏基础仍不稳固,复苏进程仍将面临多重矛盾。经济发展的疲弱必将导致外需市场的萎缩,美国坚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必将导致全球市场产生众多新的矛盾,至少流动性过剩将会使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从而使我国的出口与进口面临较大的挑战与压力。从内部环境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结构失衡、收入失衡、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仍将是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矛盾。此外,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各种要素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增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显,我国经济有可能再次面临保增长和调结构的两难选择,这些都将给我国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压力。

(二)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处于调整期

长期以来,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居支配和主导地位,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居次要和附属地位。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趋增强。“十二五”期间,中国同主要发达国家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将日益上升,欧美发达国家将凭借其经济优势持续对我国施压,对于中国外贸来说,在扩大与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合作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仍难以摆脱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三)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多。贸易保护主义是贸易摩擦激化的根本原因,而由于WTO某些规则的模糊性,当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这种保护倾向尤为严重。随着我国贸易规模扩大和在国际经济中影响力的增强,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加重。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美欧等经济体将进一步通过贸易救济措施,强化对绿色、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保护,贸易摩擦会不断增加。同时,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等经济体发展战略有所改变,开始更加注意通过增加出口来提振自身经济,美国的出口振兴计划在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一方面将加大对中国产品的限制,另一方向将会继续对人民币施压以缓解困境。此外,在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融人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各国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转型重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系统地提出了“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和战略任务。因此,科学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准确把握对外贸易发展方向,对稳步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新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十二五”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和机制

努力提高对外贸易管理水平,运用科学的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和方法,形成符合开放型经济特点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和机制。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外贸发展的战略定位,从强调比较优势转向追求竞争优势,制定系统科学的有利于企业转型的经济考核指标,兼顾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贸易条件,追求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要正确认识进口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扩大进口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的压力。要继续做好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工作,给企业一定的进口自主权;要制定有效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加快企业机器设备的折旧,鼓励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产品进口;要高度重视我国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设备进口,通过引进高端技术装备等,逐步提高我国自主研发制造能力;配合扩大消费的政策,适当降低国内稀缺的高档消费产品的进口关税。

第三,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兼顾好出口和进口的关系,逐步实现贸易平衡。出口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竞争优势,出口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支撑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在我国面临巨额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压力下,积极扩大进口、平衡贸易是必然选择,但要采取积极的平衡办法,切不可以打压出口实现平衡。要以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和提高出口的质量与效益为主要目标,实现积极的平衡。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

首先,贸易结构是国内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调整贸易结构的关键是优化国内的产业投资结构,要努力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重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贸易结构升级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坚实基础;要鼓励机电产品向深加工和中高端产品过渡,加强海外营销网点的建立,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其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建立有效的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对出口名牌商品在质检、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便利,鼓励银行和保险公司对名牌出口企业提供融资和保险便利;以形成企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再次,要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推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配套产业,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控制低层次加工贸易的规模,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通过完善出口退税、金融服务、品牌认证等措施,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扩大采用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促进加工贸易水平提高;促进加工企业增大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提高国际市场经营开拓能力,变中国的加工地位为生产经营地位。

(三)加快推进国内产业布局调整

“十二五”时期,外贸能否走出困境,继续维持作为制造业大国现有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产业布局的调整。面对当前国外贸易保护升级及国内制造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外贸出口格局必须进行大的结构性调整,即加快推进贸易布局的梯度转移,创造条件让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向中高端制造业、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发展,促使中西部地区积极主动地承接来自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东西两地都应同时出台支持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投资发展政策及支持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地发展的鼓励政策。建议先在出口加工园区内试行,逐步扩大规模,政府不必具体落实项目。要着力研究扶持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的转移和重新布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十二五”时期,如能基本实现上述结构性变化,将有利于改变中国制造业的被动局面,使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至少仍可维持10年。

(四)鼓励多种形式的海外投资,加快构建海外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高,我国有必要加强跨国公司的发展并通过他们开展援外和工程承包,构建海外主要市场的商业存在,包括银行、保险、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部分,逐步形成海外经营效益的盈利模式。特别是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扩大海外多种形式的投资迎来了最佳时机,要想推动和促进海外投资的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政府投资支持贸易促进机构在海外主要市场的布点,提供必要的投资咨询和服务。

二是加快海外经营人才队伍的培训,由政府出资委托有经验的科研院所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普遍提高海外经营能力和水平。这些培训可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贸易知识、市场营销策略、文化历史背景、社会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形成一批成熟的有海外经营能力的营销队伍,这支不仅可以创造经营效益,还可在海外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扩大中国的影响,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继续推行海外投资的便利化,海关、税务、银行、外汇管理方面要有便捷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加快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

上述措施建议一方面可摆脱单纯依靠出口的被动局面,同时可巩固和发展与当地市场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海外跨国公司的盈利模式。

(五)采取多种措施,妥善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面临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应对工作不仅是确保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创造稳定外部环境的需要。一是要深化与世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贸合作,通过经贸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双边关系基础,特别是要加强同美欧的经贸合作,尽量避免贸易战,力争构建和谐的经贸关系;二是要投入必要的经费,加强对贸易摩擦高风险的监测预警,明确预警指标和模式,避免一种商品在同一市场短时间内的高速增长,根据市场反映及指标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号,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要加快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三者分工合作的专业化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及快速反应机制,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四是依据WTO的有关规则,积极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维护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我国发布首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规划研究】

我国发布首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日前,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年—2020年)》。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了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健全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二是完善公平公正、运行规范、管理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构建有效激励、切实保障、合理流动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四是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五是形成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格局。

为确保高技能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铁军”,我国将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以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为重点,通过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大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素质大幅度提高、使用效能明显增强。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将重点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为龙头,加大高技能人才培

训力度。二是以实施青年技能就业培训工程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为重点,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三是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选拔制度。四是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五是以完善流动配置机制为重点,促进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六是以完善制度和落实政策为重点,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表彰机制。七是以强化技术支持为重点,夯实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加快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有关立法,完善培训鉴定配套规章制度,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八是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多渠道的高技能人人才投入机制。政府加大工作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

《规划》要求,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度。

(摘自中国政府网 2011年7月25日 毕涵宇整理)

第四篇: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达1052万人 趋向高学历化

我国中小学专任教师达1052万人 趋向高学历化

来源:教育部网站(2008-9-4)发表日期:2008年9月5日

· 大专本科学历教师成为全国新增中小学教师主体

· 中小学教师半数不满35岁 高学历者比例逐年提高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指出,“要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关心支持下,一系列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取得新的成效,教师队伍整体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1、教师队伍整体配置状况发生新变化

2007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52万人,其中小学561.3万、初中346.4万、高中144.3万。小学比上年增加2.5万,初中比上年增加0.1万,高中比上年增加5.6万。全国普通小学生师比18.8∶

1、初中生师比16.5∶

1、高中生师比17.5:1,分别比上年下降0.4、0.6、0.6。

——城乡分布上,城市教师210.7万人,县镇349.6万人,农村491.7万人。县镇以下中小学教师占到80%。

——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分别占44.1%、55.8%和58%。45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占70.9%、86.3%、90.3%。

——职务结构上,具有中高级职务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小学、初中、高中具有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分别为48.2%、48.7%、55.1%,分别比上年提高2.4、2.5、0.9个百分点。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显著提高。2007年,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1%,97.2%,89.3%。分别比2006年提高2.7、0.9、2.8个百分点。

——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高。2007年,专科以上小学教师达66.9%,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本科以上初中教师占47.3%,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达到1.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成为主体。

3、教师教育改革逐步深化

教师教育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教师教育体系趋向开放,教师培养培训相分离的状况正在改变,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向;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多方展开,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

4、推进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初见成效

2007年在六所部属师大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开局工作良好。2008年招生计划比去年有所增加,整体生源质量好,2008年录取免费师范生11383人。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举措对加强改革师范教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

5、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效显著。2006-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6亿多元,共招聘3.23万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地区400多个县4000多所农村学校。2008年各地申报招聘计划2.8万多人,比上年大幅增加。目前,相关省基本完成招聘工作。这项计划受到各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高素质师资。2004-2008年,共招收4137名优秀本科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22个省份300多个贫困县农村学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骨干教师紧缺的困难,并为农村学校培养补充高素质骨干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推进城镇教师支教工作,逐步形成制度。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各地城镇教师支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据不完全统计,2006-2008年,支教规模超过5000人次有北京、广东等8个省份,支教规模超过1.5万人次有云南、广西等4个省份。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逐步形成制度,支教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蓬勃开展。

——师范生实习支教逐步展开,涌现出一批典型。各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实习支教工作逐步在面上展开。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也有利于高师院校密切联系中小学,服务基础教育,帮助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6、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形成新局面

——2007年组织实施“援藏”和“援疆”培训,“送培进藏”、“送培进疆”。组织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活动”,为西部农村12万多名教师提供通用性专题培训,帮助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三大项目成效显著,受到教师和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

——启动实施“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促进了全国的教师培训。

一是实施“援助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采取对口支援形式,“送培到省,集中培训”,为西部集中培训约1万名农村骨干教师,同时通过光盘资源覆盖培训近100万名农村教师。

二是实施“援助地震灾区教师培训计划”。培训四川地震灾区2000名骨干教师,取得良好效果。这是教育部关心灾区教师的实际举措。

三是实施“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对8万名高中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四是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依托“农远工程”,组织中西部24个省份150个县20万名农村语文等学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五是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培训100个县1万名中小学骨干班主任教师。

六是实施“西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对西部13个省份600名初中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基础专业技能与教学技能培训。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启动实施,反响强烈,效果显著。

7、师德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

涌现了一大批如孟二冬、郭力华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表彰“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30人和“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12个。重点宣传了一大批全国模范教师与优秀教师,弘扬了高尚师德,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良好氛围。特别是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面前,灾区广大教师以灾情为命令,为保护灾区学生生命安全,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师德精神在全社会赢得了高度赞誉。

9月1日,教育部与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拟于9月9日共同举办学习宣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座谈会,推进规范的贯彻落实。

第五篇:“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重要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全区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人才做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必须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实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

康快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整体人才资源开发为主题,以吸引、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重点,稳步增加人才总量,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积极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发现、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广开用才之路,努力建设一支为我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要从总体上领会其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人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2、坚持人才就是生产力的原则。根据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现状和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培养和吸引一批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骨干,发展壮大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3、坚持系统性开发人才的原则。从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重点抓好人才的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三个环节,建立起我区非公有制经济急需的人才队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流动和使用。

(三)主要目标任务

基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提高,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高等院校输出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要相继推出国有身份等因素,非公有制经济中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达到规模化和系统化。“十一五”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期是2006—2010年,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到2006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中人才总量达到5,000人,平均每年增长3;到2010年人才总量达到9,000人,平均每年增长10。

2、到2006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12人,占人才总量的5.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60人,占人才总量31;到2010年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13人,占人才总量的5.7,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384人,占人才总量的37.6。

3、到2006年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比重达到10,大中专学历人员比重达到50;到2010年本科学历以上人员比重达到15,大中专学历人员比重上升到80,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学历,要普遍达到中专和高中以上。

4、重点加大北药开发、绿色食品、旅游资源等重点产业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到2006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0人,到2010年达到1,000人,占人才总量的11。

(四)对策措施

加强非公有经济人才队伍建设,要立足当前,面向长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坚持人才个体开发和群体开发相结合、增加人才总量和提高人才素质并举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才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开发人才潜能。根据这个思路,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1、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批推动非公有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是要加大非公有制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力度,保障非公有制经济高级人才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优秀人才参加政府的各类评奖评优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重奖。逐步建立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培训基金和住房补贴基金等政府特殊津贴,保证人才的政治生活待遇。

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采取定向培养、联合办学等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渠道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培养急需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大批实用型人才。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教育,尤其要抓好45岁以下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和35岁以下中级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组织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轮训。

三是要选拔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优秀人才到重点岗位锻炼,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针对他们自身的薄弱环节,采取外挂横联的办法,帮助他们提高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平,通过委培、定期专业培训、组织市场经济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明确专人帮带等办法,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就地、就岗培养,大胆启用。

2、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探索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方式。

一是要继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引进人才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进一步打破人才流动中户籍、身份、学历、档案等限制,实行无障碍通行。

二是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实行零

下载“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一五”时期我国已有高技能人才达2880万人(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