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期末总结伊人2013年6月21日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期末总结
本学期围绕“12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如听课、讲课、评课、研讨,外出培训,听课学习等各项活动,我对“高效课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自己本学期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
我认为要想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有扎实的业务功底。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时刻不忘学习,尤其是所教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挤时间看一些相关的教学理论书箱以及相关的教育刊物,从中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向同行们学习,同时还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与在线的朋友请教,总之,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二、改变观念
通过听学校组织的观摩课,对自己也有很大的促进,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尤其是承担本校高年级的科学课,深知责任重大,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实施高效课堂,就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还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做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评价表扬,以
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时刻不忘自己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探索者,创造者。让学生尽量多动手操作,自主地去学习,通过实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每当看到学生们在我的指导下,用心进行探究活动时,同时验证了自己的教学策略适合小学生时,感到莫大的欣慰。我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使我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更加高效。
三、与生合作
能与学生和睦相处,建立融恰的师生关系,课堂上以尊重、激励学生为主,教师已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指挥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因此在高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尊重和认可,从而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总之,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不断探索实践,努力做到课堂高效,真正使我的学生从心底爱上科学课,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
2013年6月21日
伊人
第二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王维义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才是高效的?对于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一、课前做好预习,教师做好准备。
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理解教材、钻研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合理设计实验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积极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保障高效的课堂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合适的材料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在课前老师要经过反复试验,以求找到最佳的材料。同时,老师在课前动手做实验,既节约时间,控制课堂节奏,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让学生充分展示。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整体地研究,袪除那些繁杂偏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正确评价、大胆尝试。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让学生们大胆的到展示版前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总之,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这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高效。为学生将来学好物理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效课堂工作总结
王立平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意义、才是高效的?对于这个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一、做好课前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理解教材、钻研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合理设计实验活动。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需的教具,积极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保障高效的课堂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合适的材料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所以在课前老师要经过反复试验,以求找到最佳的材料。同时,老师在课前动手做实验,既节约时间,控制课堂节奏,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关注过程。
课改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让小组合作真正有效,让学生真正合作学习呢?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整体地研究,袪除那些繁杂偏乱的或者易懂的无必要的合作,其次我们在明确合作探究目标的基础上,小组分工要明确。教师必须先分配好小组的成员,小组长,小组组员的分工,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承担,让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然后建立合作机制。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最后还要教师适时引导。由于在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三、把握评价。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论正确与否,老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影响。
总之,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这需要我们广大科学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不断地完善,让科学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高效。
第三篇:小学如何开展科学高效课堂
农村小学怎样开展科学高效课堂
摘 要 科学课的教学应该是将科学知识的传授以科学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所展示出来,不是重在简单的讲授,而是以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去获得、去感知、去理解、去 掌握。科学课的本身就是教给孩子们科学的技巧、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因此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从研读教材开始;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 心;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有没有发展。关键词 高校课堂 探究
一、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要从研读教材开始
以往,教材总被视为“圣经”,一堂课都是围绕教科书进行,教科书中编排的顺序就是 教学顺序,教科书中的内容就是课上教师所要教的内容,来不得半点更改。而新教材,打破了以往陈旧的课程观念。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成圣经来念。新课 标也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并不意味着教学可以“任意施为”。它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 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如教学四年级下册11课《种茄子》一课时,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学生自由结组回家种植。过了几天一问,种茄子的学生少的可怜。于是我就将这个实验进行改动,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饮料瓶,在教室里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通过这一改动,使 学生有了充足时间观察,同时将科学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 学生知道科学课学习不仅在课堂上,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二)教师应做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应具有教研能力,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 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 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讲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先提去年日本海啸、讲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可联系我 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教学相联系的。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 趣。
二、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一)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
我这堂课讲什么呢?以往我们教师备课时总有这么一种定式。教师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 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让学生达到探究的目标,获得科学概念。因此高效的课堂,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四年级下册《燃烧的秘密》一课中,在研究燃烧 的秘密时,一些学生可以创设出新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学生所进行的是自主的探究、自助的实验和个性化的 实验总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才能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 力。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
1、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关注的重点转入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科学探究活 动成为课堂自然的需求上。活动前准备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以学生身边的资料或亲历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通过学生准 备课堂的实践性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活动,做好方法与心理准备。这样的设计,为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学习设计的内涵。课前准备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交 流、形成师生之间平等、理解、互相尊重的融洽关系,让和谐的氛围成为探究活动生成的“营养液”。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一课时,教师上课前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和田野里采集各种植物,在采集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特点、给植物分类等,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比较明确的目标。
这 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在教学《常见的力》一课时,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的找生活中各种各样 的力:用手拧湿毛巾的力、吸引曲别针的力、使小船浮在水面上的力、使头发贴近梳子的力、当放开手橡皮会落向地面,橡皮受到的力;当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力等活动中,与学生一起体验力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活动中体现出的和谐氛围,以及学生的激情参与,充分证明了活动前做准备的作 用。在这样一个个渐进活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活动准备的重要性,体验到了科学探究时师生间、同学间融洽的关系,活动准备会自然地融入到科学学习过 程中,为有效、愉悦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亲历灵活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课的乐趣
要想在40分钟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关键是把握好探究重点,设计有发展梯度、符 合逻辑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教学三年级《浮与沉》一课时,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主要探究问题“怎样使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浮着的物体 沉下去?”时,分析学生的认知背景,从科学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切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方式“提 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实验——搜集整理信息——交流结论”,这种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实现。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展各种能力。使 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增大空间等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认识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 与手段。在小组代表交流本组探究过程中的发现时,运用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初步归纳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交流“总结拓展”环节,首先根据同学们掌握的方法,解释一下几个开始上课时的小 实验;然后,展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图片,学生将探究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改变物体沉浮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与生 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学生的交流,深刻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效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适时引导
在教师设计的活动或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中,教师应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会遇 到什么困难?教师怎样指导?哪些是学生思考不到的或者考虑不全面的?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介入,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 地介入,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是小组中的质疑者,是生疑的非难者,是探究的引导者,是释疑的促成 者。如前段时间在教学的三年级《磁铁的力量》属于游戏里的科学这一单元,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己实验(玩磁铁)从而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用反问、诘问、假设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全班交流讨论。
三、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
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多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归纳。这更有利于学生找到“证据”说明自己的假设,并说服别人。在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使高效课堂教学得以实施。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16课《我在长大》一课时,课下搜集自己各个年龄段身高、体重的具体数据,然后把搜集的到信息制成曲线图,引导学生观察曲线图的变化,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确在不断长大。
四、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有没有发展
高效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 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 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如:《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学生通过室外的探究活动,观察记录了许多的小动物和 植物,并发现了好多有趣的现象。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教师专门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学生有的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蟋蟀的尸体”、有的说发现了“杨 树的叶子背面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正在休息”;有的说发现了“一个马蜂窝”……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并且用心体验着由于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而带 来的知识视野拓展的收获喜悦。多次地体验、收获后,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更加强烈并逐步发展起来。
总之,在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理论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
第四篇: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模式
小学科学教学高效课堂一般采用“探究发现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意义、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的准备。------------“意”
2.学生自行提出问题的假设和猜想。------------“疑”
3.指导学生分组观察、实验,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获得发现知识的实验基础。------------“探”
4.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探究的结论。------------“议”
5.归纳总结,将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生成新的探究主题。------------“获”
“探究发现法”亦可称为“五步教学法”,即“意、疑、探、议、获”。意——设置意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疑——师生共同提出问题,选择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提出对该问题回答的猜测和假设;探——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其中包括设计探究的方法与步骤、选取有结构的材料、提出探究的注意事项等;议——组织学生分小组对探究的内容(如实验、观察、制作、统计等)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使同一小组学生取得共识,形成初步结论;获——获取浅显的知识结论和探究知识的方法。包括全班学生共同交流各小组的探究过程与方法、知识结论、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等,在全班形成共识。同时引导各小组对猜测和假设进行验证,提出新问题供下次探究。
第五篇:如何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思考
集贤小学
唐仲君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科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科学方法、能力、态度的提升;注重学生科学概念的自主建构和完善;科学课堂探究活动的开设率越来越高,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我们也发现当前的科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场面上热热闹闹,但真正进行科学探究的少,而且探究的比较肤浅;学生在动手,但动脑太少,思维的参与度不够,有的学生是在玩而不是探究。因而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理想,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那么究竟教师如何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因此认为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 创新思维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
新课标指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分析并处理好教材,既要把握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分析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能达到的目标。要实现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当地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能为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一)全面、系统地了解整套科学教材。
科学教师必须对整套科学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科本质,并且要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得心应手。如果教师不清楚教材中知识关联性,同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肤浅,不能融会贯通,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有局限性,很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对使用的教材作深入的研究,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二)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要明确每个单元在教材里面的来龙去脉,每课之间的联系,活动之间的结构,活动本身的价值。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种植我们的植物》一课时,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植物的一生。让学生自由结组回家种植。过了几天一问,种植物的学生少的可怜。于是我就将这个实验进行改动,让学生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饮料瓶,在教室里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通过这一改动,使学生有了充足时间观察,同时将科学课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增强。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保护和提高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知道科学课学习不仅在课堂上,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三)开发、拓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有科研意识,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科学,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讲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时先提去年日本海啸、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讲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可联系我国的航天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再比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跳高的时候为什么要助跑?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还要行驶一段距离?鸡蛋煮熟后为什么要放在水里浸一下?像这样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乐于探索。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习热胀冷缩前,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世界上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是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变化12厘米?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的思索下去。
二、科学课高效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
(一)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是学生自主的学习
以往的课堂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没有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去摸索、去探究,让学生达到探究的目标,获得科学概念。高效的课堂,还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一些学生可以创设出新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在教学五年级《设计制作小赛车》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可以用什么做动力呢?怎么让小车跑得更快更远?其实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能够找出用橡皮筋、气球等做动力驱动小车。但怎样让小车跑得快,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宁人惊叹。学生所进行的是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实验和个性化的实验总结。只有这样的活动才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新的能力得以有效培养,才能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高效课堂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把课堂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
1、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自主探索的氛围。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关注的重点转入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课堂自然的需求上。活动前准备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以学生身边的资料或亲历生活中的事情为主线,通过学生准备课堂的实践性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活动,做好方法与心理准备。这样的设计,为教学注入了更多的学习设计的内涵.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1课《小草和大树》一课时,教师上课前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和实验室后的小树林里采集各种植物,在采集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的特点、给植物分类等,引领学生在探究中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课堂上的科学探究活动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比较明确的目标。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效率。
2、亲历灵活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课的乐趣 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效益,关键是把握好探究重点。活动的设计要有效,并且吸引、适合学生,活动要有内涵,有纵深的层次,活动之间结构清晰,有1+1大于2的效应。在教学三年级《浮与沉》一课时,设计本课第二课时的主要探究问题“怎样使沉着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时,分析学生的认知背景,从科学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切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方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小组合作实验——搜集整理信息——交流结论”,这种探究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实现。
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发展各种能力。使学生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初步了解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增大空间等因素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认识到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式与手段。
在交流环节,首先根据同学们掌握的方法,解释一下几个开始上课时的小实验;然后,展示一些图片:船的发展史。让学生将探究到的科学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改变物体沉浮的理解,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学生的交流,深刻体会“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的指导交流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法指导,学生会少走很多弯路;教师高质量的教学归纳和小结,学生的思路就会清晰。
教师应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教师怎样指导?哪些是学生思考不到的或者考虑不全面的?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介入,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地介入,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应是小组中的质疑者,是生疑的非难者,是探究的引导者,是释疑的促成者。如前段时间在教学的三年级《磁铁的力量》属于游戏里的科学这一单元,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己实验(玩磁铁)从而发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道理,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适时引导,用反问、假设等方式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这样才有利于后面的全班交流讨论。
三、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实现预定教学目标时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是有预设的,但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课堂教学中生成是永恒的。不注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反应,忽视生成性问题,没有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有效性就会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关系到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学中教师有时一个很不起眼的提问或点拨,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高效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当然,学生的进步不能只局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不能只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更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总结加工。但把知识转换为技能是要靠训练的,这种训练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学习成绩;但这种技能也能压抑人的创造性、想象力。所以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如:《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学生通过室外的探究活动,观察记录了许多的小动物和植物,并发现了好多有趣的现象。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教师专门问学生发现了哪些有趣的事儿?学生有的说发现了“蚂蚁正在搬运食物”、有的说发现了“紫薇花的花心里有小小的,白色的虫子”;有的说发现了“一个马蜂窝”;还有的发现教学楼的走廊那儿有小燕子的家……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一片收获的喜悦。多次地体验,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更加强烈并逐步发展起来。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许纪霖教授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提高全体小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