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讲稿 2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讲座稿)
思政部时美英
导入:
十八大召开在即中国迎来“关键时刻”
判断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久的走向,将于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观察窗口。在这个全球“大选年”,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视中共的最新动向,对它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兴国之要”,带领中国继续和平崛起,并以何种方式影响世界格局,怀着获得答案的浓厚兴趣。
目前,深受严重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疑难重重。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创下奇迹的中国正在进入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中共十八大都迎来了关系中国未来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
过去的一个世纪跌宕起伏。中共这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成立91年来发生的变化,超出了外界的认识和想象。
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到十八大召开前夕,党员人数已增至8200多万,相当于共产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出生地德国目前的总人口。
中共成立之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五千年文明古国,在列强入侵下四五分裂,濒临崩溃。中共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继而又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一步步把中国带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道路。
经过三十多年尤其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在外界的描述中,中国的“头衔”不断变化: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到“世界工厂”,全球金融危机后又增加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复苏的新引
擎”“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等称号。历次中共党代会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变化的“关节点”。
这期间的种种风风雨雨、波折顿挫,都没有阻挡住中国沿着自己的道路昂首前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也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年均增速,经济总量相继超越德国、日本,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由2002年的4.4%升至去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世界政经版图因此逐步改变。
本次讲座概括地介绍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两个伟大发现”——和“马克思主义”的涵义。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共产主义,或者说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的学说,所反映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集中和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的著作,主要是三部: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二是马克思的稀世巨著《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至第四卷及手稿;三是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在一生中有许多重要发现,但最突出的是:“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前者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学和共产主义事业所起的作用,完全可以和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作用相媲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但恩格斯认为,“两个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马克思;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表达,都是属于马克思的,因此这个理论应当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
一、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两个伟大发现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通过剩余价值解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二、马克思的《资本论》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着重经济总量研究,还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和财政问题等方面。这与1870年以后盛行的研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是有所不同的。古典经济学关心的是国家经济问题,虽然那时候的学者也非常强调个人利益必须尊重,但他们更强调的是如何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保持协调。斯密在讲到这一点时,总是谆谆地开导人们,国家大事相比个人更重要。
(二)《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甚至至今动荡不安。这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资本主义,让《资本论》又一次在西方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少西方舆论指出,“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增加”、“马克思当年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奇迹般地率先回升向好,总量达到3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三位。2011年,世界经济艰难前行。欧债、美债危机引发的“蝴蝶效应”,致使全球股市大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引发世界各国对全球经济会陷入全面衰退的担忧。覆巢之下,中国经济却以其超常规发展让世界注目,一路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联系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同样奇迹般地保持了世界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这也让国际社会热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这些实质上又一次向世人生动而深刻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科学真理。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一)《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在英、法等国取得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斗争日益激烈。一些国家爆发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7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在这些斗争中,无产阶级已经提出自己的阶级要求,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因为缺乏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都先后失败了。
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并且期望在运动中创立共产党组织,并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846年,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初步准备。此后,又把国际性革命团体正义者同盟彻底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之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雏形。1847年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委托,草拟了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宣言》。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
《宣言》包括七篇序言、引言,四章正文。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
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首先,着重论述阶级斗争学说,说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分析各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特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不但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反而使社会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其次,考察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仍然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形式代替另一种剥削形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其自身无法解脱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灭亡是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再次,考察无产阶级的发展过程,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也是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无产阶级的日益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和通向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
首先,阐明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纲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具有斗争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在理论方面,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目的,具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这就使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人最近的目的是形成强大的阶级力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长远目标是顺从阶级斗争的历史,推动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批驳资产阶级攻击共产主义的谬论。资产阶级从其阶级私利出发,认为共产党要消灭私有制,就是要消灭个人财产,消灭自由和个性,消灭家庭和教育,取消祖国和民族,废除“永恒的真理”,等等。针对这些谬论,《宣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主义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共产主义要消灭建立在私人发财基础上的家庭;工人没有祖国,决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共产主义的实现使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最后,《宣言》从意识形态有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思想观念等方面,批驳了资产阶级攻击共产主义废除宗教、道德、自由、正义等所谓“永恒真理”的攻击。
再次,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和通向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权,就可以利用它来一步一步地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生产资料,把它集中到“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和,极大地丰富社会物质财富,为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十个方面的经济措施,来完成全部生产方式的变革。在那时,“代替那存在着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社会,即共产党人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其社会阶级根源和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
首先,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主要是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批判资产阶级的目的不是为了社会前进,而是为了停止不前或者把历史拉回到过去,这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所以是反动的。
其次,批判了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是在无产阶级日益强大并向资本主义制度发动进攻的时候出现的,是以消除社会的弊端,保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为目的的。他们或者认为资产阶级统治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或者企图通过某种改良来改善社会制度,以便使无产阶级放弃一切政治斗争,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再次,批判了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反映了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是在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产生的。他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但是不了解资本主义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力量。因此,他们设计出一些理想社会的方案,并把实现这种方案的希望寄托在上层人物的身上;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希望用和平途径和示范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他们的著作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宝贵教材。随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深入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失去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四章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从共产党对待各种反对党的态度上,集中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说明共产党在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前斗争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并且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未来。阐述了在不同国家领导革命时,要坚持党的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在《宣言》的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气势磅礴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宣言》结束时,提出了充满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三)当代启示
《宣言》公开发表已经过去160多年了。在这160多年里,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运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今天重读《宣言》,会有许多的启示和感想。
首先,《宣言》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说过:“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最主要的是: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即唯物主义历史观;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迄今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代替那存在着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等等。《宣言》阐述的这些基本原理,有的已经被后来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有的被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等国家的革命胜利所证明,有的将会被未来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证明。所以,对于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坚信其正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恩格斯在世时多次提到:“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后来又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曾说:“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应用,也是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本国化的原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五、中共十八大是读懂当代中国的新契机
读懂当代中国,的确如同打开一个世界级的“秘匣”。各国媒体通过深入采访报道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寻找自己的钥匙。
10年前,500多名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年前,700多名外国记者参与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世界正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期待瞩目北京,聚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国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就逐渐升温,相关评论和分析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正式公布后,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重头新闻。
各国媒体为什么如此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这首先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各个章节的“引言”,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里程碑。
读懂当代中国,须从读懂中国共产党开始。聚焦中国共产党,就是聚焦中国道路,聚焦中国的创造力。实际上,即使是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记者,也知道只有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认认真真地观察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应对发展进程中巨大挑战的清晰思路,更加真切地感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开放性,获得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褒奖。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科学性 革命性 行动指南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思。在人类社会刚刚走过的1 000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 1 论,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作了说明。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财富,工场手工业的长时间发展,分工的日益发达和深化,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18世纪60年代后,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提高。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1830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从1770年到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每一个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法国于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迅速增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虽然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但到了19世纪30年代,也已开始进入了工业革命的阶段。此外,欧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到了19世纪上半叶也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不仅表现为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而且表现为以机器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古老、陈旧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在英国,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先后于1778、1793、1797、1810、1815、1819年多次发生过局部性的经济危机,1825年则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此后于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的破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 2 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和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不仅使无产阶级数量迅速扩大,而且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发展,不仅没有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境遇得到改善,相反地,却使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血汗。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工人们不甘心这种境遇,他们开始采取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进行反抗和斗争。然而,破坏机器的运动遭到政府和资本家的残酷镇压,而且带来的是机器更加广泛的采用。斗争的实践使工人进而采取罢工等形式,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展开经济斗争。但初期的这种斗争也还只是自发的、零散的。到了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有了重大转折。一是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充分暴露,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二是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又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这种基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但是,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只能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变成了现实。
马克思(1818—1883)诞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家乡莱茵省是当时德国经济和政治最发达的省份,他后来上大学的波恩和柏林也是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1841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就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 3 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而当他实现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就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恩格斯(1820—1895)出生于莱茵省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17岁时,由于父亲的坚持而辍学习商,这使恩格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1842年他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经过60年代中期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一直到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为止,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在开创和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 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一方面,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使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在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面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难题一筹莫展、困惑不解时,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4 “和谐”社会作了许许多多天才的构想。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具有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努力奋斗的善良愿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对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并对这种社会的具体细节作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思。但是,他们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的理解上,仍然裹足不前。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地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但却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形成资本垄断的局面。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人类历史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各国内部的矛盾,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在经济上实行农奴制改革以来,一方面,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另一方面,又带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封建农奴制的特征。这使俄国变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等异常突出和激烈。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了人民的大监狱。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日益成熟的革命条件,是抱着“本本”不放,拘泥于经典作家针对当时情况作出的个别的论断,还是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 5 义?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伟大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纠正了探索进程中的错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 6 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 7 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企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科学理论的真正阐述者。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关于人类解放救世救民的思想家,在中国有持“大同”说的思想家,在西方有空想社会主义者,当今有各种各样人道主义学派,对美好的社会理想作出种种设计和构想,但他们都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乌托邦,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的实现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实现共产主义一方面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对如何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意志,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现在有一些人根本没认真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书,却人云亦云,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
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的要求。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科学地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 9 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教条主义是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这只能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实用主义则是容易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往往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一些不正确的东西,从而肢解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只有用统一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来凝聚人心,才能使人明荣知耻,发挥其“导向”作用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使命精神和内驱动力。它鞭策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知识的佼佼者,而且要成为掌握新本领的时代先锋,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关键词
物质 实践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方法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我们面对的世界,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世界的不懈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形成了其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飞跃。人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显然,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人类也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哲学家曾经谈到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 11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 12 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 13 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在欧洲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都提出过实践概念和一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念也涉及了一些关于实践的思想。但是,他们以其非科学的实践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社会生活奥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例如,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 15 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后,在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所以,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唯物主义本身正是人类全部实践所提供的普遍的必然的结论,不以实践为基础来确立的唯物主义不可能是真正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 16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本质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就是由此引起的。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现代科学凭借科学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例如,从横向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各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就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其特殊矛盾。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 19 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例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又如,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再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总之,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按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现实性与可能性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现象与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表现在,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演绎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大致地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就得进一步分析归纳。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的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是综合决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 22 真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感性中的具体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中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具体认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这里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这就是从抽象开始,通过逻辑中介展开矛盾,从而走向思维具体的方法。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即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实际上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参与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系统方法与普遍联系的观点、控制论的方法与内外因的观点、突变论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与相互作用的观点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尽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复归辩证思维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下自觉进行的,也可以由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地实现。但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致性却是一个基本事实。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系统的最优解。所以,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容及其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例如:人类社会必然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暂时的曲折倒退,不能改变历史前进的总趋势。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就是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过“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万有引力规律在牛顿发现以前就存在着并起作用,只是牛顿通过研究认识了这一规律。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在马克思写出《资本论》之前就存在着,只是马克思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一规律。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决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蕴涵着一定的必然性,然而滔滔江河水是泛滥成灾还是造福人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作为。人们可以拦河筑坝,发电灌溉,可以植树造林,既美化山川,又防止沙尘肆虐。因此,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在这里,理论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论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 24 能达到正确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的确,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创造了令人自身都赞叹不已的世界文明。从洪荒之世到现代科技革命,从蔡伦的造纸术到飞船遨游太空,无不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一)意识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为此,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贡献。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外受列强欺凌,内部积弱不振,莽莽神州,风雨飘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面临着重大选择。革命先驱者们提出过种种主张,作出过不懈努力,然而,“长夜难明赤县天”,破碎河山依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抉择,以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实践已经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仍然有着一系列或对或错的选择。例如,是走城市暴动一举夺取政权的道路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胜利的道路,是“毕其功于一役”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以及如何处理各阶级、各党派的关系,如何建立新的共和国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探索,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正确性已由历 26 史所证实。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同样面临着不同的选择。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 阅读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教学目的和要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 关键词
反映论 实践 认识 真理 价值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 教学时数:6学时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辨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 28 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产生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接受实践的检验。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这种作用的情况和效果是复杂的,有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指向适当的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指向不适当的对象,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农村包围城市——城市中心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认的基本立场,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经验的东西。
(二)辩证唯物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一直受到旧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但他们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都是不深刻的。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首先,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其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概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派别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本质特征。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所以这个阶段就是“抽象的思维”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心境、坚忍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解决,也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 30 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如,调查研究等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正如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 32 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长河”是个恰当的比喻,在绝对性真理这条“长河”中,包含着无数相对性真理的“水滴”和“河段”,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例如,牛顿力学作为真理是以物体宏观低速运动为其成立的范围和条件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它就不再适用。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有些论断是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加以运用,就会产生错误。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谬误不同于偏见。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我们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一个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而达到坚持 33 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但是必须明确,这个方针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认识真理的手段。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在认识外部客观事物时,当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这是因为还要对认识结果加以判定、鉴别,看其是否是正确的。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入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 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对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一命题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它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于它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这是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政治生活中某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艺术领域中某件艺术作品是否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等,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上述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因而在本质上都是客观的。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例如某种食物被食用后,对人的生存和生长是否有积极意义;人们身处的自然环境,是否能使人身心健康和愉悦等,所有这些,都是客体在与主体相互作用中所构成的意义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价值现象。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例如,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是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的突出表现。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例如,木材、煤炭、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发电等能源形态,对于人类的价值就是历史地发展着和变化着的,它们的价值的变化是由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例如,一块钻石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来说,可以构成多维的价值关系,如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使用的等。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会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需要而实现它的某一种或几种价值,同时却要放弃它的其他价值。价值的多维性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比如,不同的阶级由于其阶级利益的差异或对立,势必会影响其对涉及阶级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事物的评价,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甚至完全对立。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 36 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出发,也可以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比如具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有的可以用来制造毒品危害人民。可见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炼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37 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这就是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革命策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曾经把从事实出发看作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并以此与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应该以绝对确凿的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列宁还进一步阐明了应当从揭示规律的高度去把握事实,他认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从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事实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且要求结合新的具体事实进行阐发和运用。总之,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必然王国”看作是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把“自由王国”看作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武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总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思考题
1.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第一次向世界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62万;到2005年7月21日,该中心第16次发布同类报告时,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数已猛增到1.03亿,居世界第2位。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也可以被用来散布种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6页)。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3.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 40 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参见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阅读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第2章,1、4、5、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42 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经过漫长的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伴随着脑、体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人类最初形式的思想家、僧侣。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不知“私有”为何物。随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意识相应产生。可见,那种认为人从来就有“自私意识”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 43 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 44 度。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势。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例如,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它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这表明,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可见,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 45 杂的。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有这种社会脱胎出来的前一社会残存的或其他社会的经济基础成分,也会有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萌芽。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 46 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氏族、胞族和部落,社会秩序依靠传统习惯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系。
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因为,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过程,是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过程并行不悖的。当国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时,它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 ;当国家在管理社会生活时,它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都是如此。但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在当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是其他任何国家形态的民主都不能比拟的。因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辩证否定,是民主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从民主的具体形式方面看,资产阶级民主已有几百年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弊端,也有可资借鉴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建设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当然也面临着长期发展的任务。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 47 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人类社会发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而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表现。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等。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48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就是由于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因此,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例如,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中国等国家而并非在欧美各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功,都是明显的例证。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过程也有某些类似的情况。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在战胜封建制度以后,接着就出现了1660年的旧王朝复辟。直到1688年,资产阶级政党以政变的方式从荷兰迎来了一个带着荷兰海陆军进入英国的国王,才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稳固下来。就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看,从建立到巩固大体经历了二三百年时间。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后胜利,必然要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某种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也是难免的。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它所呈现的“曲折”,必将以社会的巨大进步来补偿。社会主义光辉灿烂的未来,必将进一步为世人所瞩目。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观念结构主要是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如前所述,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或 50
第三篇: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讲稿
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讲稿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体系及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第三部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贫富差距产生原因
第四部分:贫富差距过大的后果以及社会危害
第五部分: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第六部分:马克思提前看到了最终经济体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产生、体系及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剩余全文85.49%)
加载中,请稍后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全部讲稿)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6-1848)
教学要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包括时代背景、思想背景和个人背景); 2.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的阶段性; 3.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教学时数:
6学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历史条件与理论来源)
一、时代背景(实践条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 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革命蓬发展
•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二、思想背景(理论条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国平:不学英法德,不懂文史哲 1.马克思主义的德国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 黑格尔: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符腾堡州的一所新教神学院)学习,在那里,他与荷尔德林、谢林成为朋友,同时,为斯宾诺莎、康德、卢梭等人的著作和法国大革命深深吸引。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1831年在德国柏林去世。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家庭教师,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教授。1830年任柏林大学校长。创立欧洲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极大地发展了辩证法。他的哲学的基本的出发点是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同一论(亦称‚思有同一说‛),精神运动的辩证法以及发展过程的正反合三段式。认为思维和存在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一独立主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他的哲学是对三个阶段的描述,因而相应地由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组成。逻辑学是‚研究观念(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将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当做思维的规律加以阐明,在概念的辩证法中,他猜测到了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自然哲学是‚研究观念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学‛,他以幻想代替事实,发表了一些错误理论,但他也提出了合理的思想。精神哲学是‚研究观念由他在回复到自身的科学‛,他提出了社会政治、伦理、历史、美学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并试图找出贯穿在历史各方面的发展线索。在美学上,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
• 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
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1804年7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卒于1872年4月13日。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辛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但他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依然是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费尔巴哈早年入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后转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1826年转入埃尔兰根大学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后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后因发表反对神学的著作被辞退,隐居乡间。在逝世前不久曾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他的功绩是在唯心主义统治德国哲学界达数十年之久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黑格尔逝世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格尔学派。黑格尔逝世后,学派迅速分化瓦解。形成了保守的右翼派老年黑格尔派,鼓吹政教统一;激进的左翼派即青年黑格尔派,主张政治与宗教分离。费尔巴哈曾属青年黑格尔派,他几乎听完了黑格尔的所有讲座。后批判了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同一说,提出了以人和自然为哲学唯一对象的人本学。他肯定自然是物质的客观实在,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唯物地阐述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他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主体和客体通过感觉直接联系达到统一,自然是可以被认识的,主张直观的反映论。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人本学对人的理解是抽象的自然人。他论证了宗教和唯心主义在本质上的联系,提出唯心主义只是用理性改造了的神学。在否定了过去的宗教之后,他试图建立一种无神的宗教来宣扬超阶级的爱。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建立了科学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因此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著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
2.马克思主义的英国理论来源:英国政治经济学 • 亚当〃斯密:经济学鼻祖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主义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 大卫〃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 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 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9年选为下议院议员。
李嘉图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继承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坚持商品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并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错误。他提出决定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活劳动,还有投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他认为全部 价值由劳动产生,并在3个阶级间分配: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说明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从而实际上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对立。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但他 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只注意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在方法论上又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因而不能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等量资本获等量利 润等,这两大难题最终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3.马克思主义的法国理论来源:法国社会主义学说 • 圣西门
圣西门(Claude-Henri de Rouvroy,Comte de Saint-Simon,1760—1825)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1760年10月17日生于巴黎一贵族家庭。早年受启蒙运动影响,曾参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81年在约克镇任炮兵上尉。1803年发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主张应由科学家代替牧师的社会地位。圣西门拥护法国大革命,主动放弃伯爵爵位。为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学说,倾注了毕生精力。
圣西门认为法国革命不仅是贵族和市民等级之间的斗争,而且是贵族、市民等级和无产者之间的斗争。他指出这次革命只产生了新的奴役形式,即‚新封建制度‛。他预言,旧的社会制度必将为理想的实业制度所代替。
圣西门设想的未来的理想制度是一种‚实业制度‛。在实业制度下,由实业者和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力;社会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知识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数最多的最贫穷阶级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人都要劳动,经济按计划发展,个人收入应同他的才能和贡献成正比。不承认任何特权。在理想社会中,政治学将成为生产的科学,政治将为经济所包容,对人的统治将变成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圣西门把从事产业活动的资产者看成是和工农一样的劳动者或‚实业者‛。并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理性和善心,幻想国王和资产者会帮助无产阶级建立实业制度。这就使得他的社会主义学说不能不流于空想。• 傅利叶
沙尔〃傅利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生于法国贝占桑中等商人家庭。本人是店员。受过中等教育。他目睹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投机、欺诈等黑暗内幕,著书立说,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探求改革的途径。
1772年4月7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诞生于法国东部贝桑松的一个富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大尼绒商店老板,1781年去逝,留下20万里弗,按遗嘱傅立叶得8万里弗。他中学毕业后,即遵照父亲的遗嘱学习经商,先后在里昂和巴黎做商店雇员和推销员。商业活动给他提供了参观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1792年,20岁的傅立叶继承了他应得的遗产,在里昂独立经营一家商店。第二年,吉伦特派策划反雅各宾派叛乱。不久,雅各宾派攻克里昂,他被逮捕。从此,他由对革命冷漠到否定革命,坚决主张用改良的手段来改造社会。傅立叶通过刻苦自学,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从19世纪初,他先后发表了《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新世界》等著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称资本主义社会是‚罪恶的渊薮‛,‚颠倒世界‛,主张以他设计的‚和谐制度‛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他理想的‚和谐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组织的合作社组成,它的名称叫‚法朗吉‛。在著作中,他详尽地描绘了‚法朗吉‛成员的美妙生活。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傅立叶不主张仗使用暴力,他居然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实现他的改良计划,为此,他刊登广告,说他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答应出资创办‚法朗吉‛的富翁,他等了几年,可是没有一个富翁来问津,1832年,他和几个门徒一起创办了一个‚法朗吉‛。可是不久就证明了他的理想行不通。傅立叶的改造社会的计划虽然失败,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圣西门、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一起,为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三、个人背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经历与个性人格)1.马克思
Karl Marx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二十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生于德国莱茵省(现属于联邦州莱茵兰-普法尔茨)特里尔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马克思〃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生于1782年,同荷兰女子罕丽〃普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并于1841年完成大学学业,同年另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耶拿大学博士。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后辞职。期间认识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他学识渊博,精通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数学。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贵族小姐燕妮结婚。1844年1月,与燕妮一起踏上流放的征途。去到巴黎。同年完成<<哲学经济学手稿>>,这份手稿直到1933年才被发现并发表,被称为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1845年秋,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去到比利时布鲁塞尔。1845年12月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其后和恩格斯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他们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后来才诞生了《共产党宣言》。随后不久遭到比利时当局的迫害。和妻子一起回到德国。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正义者同盟。1847年6月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且起草了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4月,和恩格斯在德国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后被驱逐,去了巴黎。在被要求离开巴黎,去了英国伦敦。在伦敦,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里,马克思和燕妮失去了四个孩子中的三个。但在这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为国际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70年10月与移居伦敦的恩格斯再度相聚。由于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寓所去世,葬于伦敦北郊的海格特公墓内。2.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1837年中学未业,就被迫经商。在不来梅供职时,接近激进的文学团体‚青年德意志‛,在其刊物《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1841年去柏林服兵役,在此期间经常到柏林大学听课,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小组,写了《谢林和启示》等著作,对谢林的神秘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1842年9月服役期满后到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同别人合营的企业里工作。在这里,经常到工厂和工人住宅区去调查研究工人阶级的状况,同英国宪章运动的活动家来往,同时为《莱茵报》和其他报刊撰稿。1844年2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从社会主义观点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这时,他已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一、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
(一)马克思
• 1836-1837年,从对康德、费希特哲学感兴趣到不满 • 1837-1838年,对黑格尔哲学感兴趣并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 • 1839-1841年,研究古希腊哲学,并写作博士论文
(二)恩格斯 • 1837年,被激进民主主义者伯尔尼、海涅和进步文学团体‚青年德意志‛的论著所吸引
• 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受到青年黑格尔派分子尤其是施特劳斯《耶汤传》的思想的影响
• 1841年-1842年,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二、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他对国家、法和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的发展上。
在马克思参加《莱茵报》工作期间,恩格斯在思想趋向上和马克思一致,同急剧转向主观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日益深刻的分歧。这突出地表现在:恩格斯坚持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对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无情的批判,积极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哲学上,当时恩格斯虽然还把世界历史看作是精神的辩证发展,但他坚持哲学和行动、主体和客观力量的结合,强调实践上的批判是必要的。
在这一阶段,恩格斯也和马克思一样,还处在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源问题上,看到了‚工业国‛所必然引起的矛盾,看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冲突,但还没有进一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也还没有指明这种革命的性质。在物质利益和思想原则的关系问题上,看到了在英国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动的支配作用,但还没有得出物质利益决定思想原则是普辫规律的结论。
三、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3-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表明他们已实现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一)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揭示‚市民社会‛对国家和法的决定作用
(二)马克思批判鲍威尔,揭示‚人类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区别,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三)马克思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针对‚原本‛的批判,揭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四)恩格斯在深入工人和研究经济学中,完成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之后,开始了建立新世界观科学体系的探索过程,继续深化他们的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是这种探索最初而又重要的思想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则是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已经接近于新世界观的形成。
一、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巨大作用及其局限性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对‚市民社会‛(即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从哲学进到政治经济学。而作为研究的思想成果,最主要的就是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并在这—理论的基础上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
(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规定
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哲学的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这使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同资本家尖锐对立这一经济事实,看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深刻矛盾;进而又把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上述对立和矛盾的根源在于劳动的异化.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异化了。由此出发,马克思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
首先,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其次,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
第三,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
马克思还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因为正是自我异化的发展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创造了条件;而自我异化的扬弃、人的本质的复归是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因而异化和异化的扬弃是一种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劳动对象化、异化和扬弃异化的历史。
(二)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
异化劳动是《手稿》的核心概念。异化劳动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分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取得了对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首先,由于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因而也就很自然地把生产劳动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他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而这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劳动。
其次,由于《手稿》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因而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自觉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哲学的直观性;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强调人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的缺陷。
第三、《手稿》在阐发异化劳动理论的过程中,还提出物质生产在构成社会诸因素中起支配作用的思想。
第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贯穿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改造。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同异化劳动理论密切结合的。
(四)对共产主义的论证
在马克思写作《手稿》时,由于他在巴黎这个‚古老的哲学大学和新世界的新首府‛广泛地接触到工人运动及其革命团体,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做了批判研究,因而他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也比《德法年鉴》时期进一步深化了。
马克思首先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他说:从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马克思还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批判地研究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杨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五)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
首先,就其实际思想内容来说,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越费尔巴哈而向唯物史观接近,但是作为说明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却还没有摆脱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人本主义模式。
其次,就其与旧哲学的关系来看,马克思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区别是明确的,对费尔巴哈也有所批评和保留,但还没有从哲学体系上同费尔巴哈区别开采,因而对费尔巴哈哲学作了过高的评价、直到1844年8月还认为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和《信仰的本质》等著作,‛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因此,《手稿》既是马克思对科学世界观的富有成果的探索,又不是这种探索的完成。
二、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如果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用以解答历史之谜的是异化劳动理论,在此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辬志着唯物史观的形成,那么,处于两者之间的《神圣家族》则是由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一)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这种哲学揭露了它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指出:鲍威尔一伙虽然反对黑格尔主义的正统派,并自诩为真正克服了黑格尔哲学的人,实际上,他们不过是用所谓‚无限的自我意识‛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走向公开的主观唯心主义。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鲍威尔一伙的这套谬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不过是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庸俗化的复活而已。
第三.为了彻底批判鲍威尔一伙和黑格尔的思辪唯心主义,马克思还深刻地揭露了它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通过诡辩,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感性对象的来源和基础。
第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鲍威尔一伙的思辨唯心主义时,还揭露了它在实践上的危害性。鲍威尔一伙把具体的现实变为观念的宾词,把自我意识变为世界的本质,把历史变为精神的发展,因此他们也就把人的一切活动和实践统统归结为批判思维过程,从而‚把现实的、客观的、在我身外存在着的链条变成只是观念的、只是主观的、只是在我身内存在着的链条,因而也就是把—切外部的感性的斗争都变成了纯粹观念的斗争。‛
(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提出一系列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露骨的历史唯心主义。鲍威尔等人认为,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历史除了自我意识的变化和发展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世界历史归根到底就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鲍威尔一伙的论战中,强调指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只有在物质生产方式中才能了解历史。
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观点,马克思和思格斯从物质生产是历史发源地的思想出发,论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们在驳斥鲍威尔乘诬蔑‚工人什么都没有创造‛的言论时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深刻地分析和阐述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同物质利益的关系。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得到历史承认的群众的‘利益’,当它最初出现于世界历史舞台时,总是在‘思想’或‘观念’中远远超出自己的实际界限,很容易使自己和全人类的利益混淆起来。‛
(三)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鲍威尔一伙敌视群众,尤其敌视无产阶级。马克思和思格斯驳斥了这种谬论,他们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和雇佣工人的非人生活状况之后指出,问题不在于无产阶级是否具有历史创造者的意识,而在于无产阶级所处的客观历史地位,正是由于这种地位使它必定要认识到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揭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被此对立而又相互制约的运动,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辬志
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两篇论著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新世界观探索中发生了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已经形成。这是因为:
首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在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之后指出,这是他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在布鲁塞尔继续进行研究所得出的‚总的结果‛,并讲到当时恩格斯也已‚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他‚一样的结果‛;于是他和恩格斯就‚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上的革命变革。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形成的辬志不能只是它的个别观点或原理的出现,而是指它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原则的确立。按照这种理解,把《提纲》和《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辬志是恰当的。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而且也把实践引入历史观,确立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所以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首先在于它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深化和发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第一次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提了出来,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表明马克思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为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奠定了基础。马克思首先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于义哲学的生长点和立足点,也是它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曾将自己的正在阐发的新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这并不意味把实践看作世界的本原。
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作了彻底的清算,批判了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井在批判中首次系统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实质所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首先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四)阶级、国家和革命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通过经济斗争、革命和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手中来实现的。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形成,但由于这两篇论著当时都未能正式出版,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把不久以后发表的《哲学的贫因》和《共产党宣言》作为他们的新世界观的初次科学表述和问世的辬志。马克思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恩格斯也曾说过:‚我们的这—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
(一)批判蒲鲁东主义,阐发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二)新世界观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运用和发展
1847年2月在伦敦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而撰写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列宁曾指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的这一概括,深刻地揭示了《宣言》的哲学意义。首先,《宣言》贯穿着彻底的唯物主义。第二,《宣言》闪耀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第三,《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时期的运用、验证和发展(1848—1875)
教学要点:
1.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及其以后革命形势的哲学分析;2.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对自己哲学的丰富和发展;3.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4.巴黎公社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教学时数:
4学时
在这一时期,作为这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风华正茂,精力充沛,在亲身参加革命实践和艰巨的理论研究中撰写了大量论著,做出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和不朽的贡献。这一时期,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生在革命事业中最突出的时期,也是他们的理论活动结合革命实践最为紧密、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及其以后革命形势的哲学分析
一、对1848年革命的哲学分析
(—)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生事业的突出的中心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表现了最大的热情和关注,亲身投入了这次革命,筹办革命刊物,组织工人运动,参加武装起义,为革命作了大量工作;同时还结合革命进程,撰写了许多光辉的历史文献,如《资产阶级和反革命》、(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等,这些著作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对革命的性质、发展、演变和后果作出精辟的科学分析和深刻的理论概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有着不朽的历史地位。
(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法国革命和德国革命时深刻地运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他们把所有制形式确定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把耸立在它上面国家、法和各种意识形态确定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三”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新贡献
马克思在1852年3月给约〃魏德迈的—封信中提出了他对阶级斗争理论的三条新贡献:第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第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第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对历史人物的科学分折
针对唯心史观总是用英雄人物来塑造历史和解释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历史的演变和历史人物的作用,重新作出正确的评论,借以科学地说明历史为唯物史观的进—步发展扫清障碍。
(五)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实践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论断:
首先,充分估计了革命的作用。马克思考察了法国革命,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提出了‚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其次,是尖锐地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要求。
第三,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全过程和总体上作出了不断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论断。
二、对1848年革命失败后形势的哲学分析(一)对欧美各国重大政治事件的哲学分析 对于在1853—1855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分析了这场战争的性质,指出不论是英法俄列强,还是土耳其,都是为侵略他国、称霸世界而投入战争的,它绝不是什么民族、宗教的正义之战,而是大国之间为追逐各自的私利所进行的侵略战争。因此,应当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欧洲革命上,要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看待历史的变革和人类的命运。只有革命才能有效地制止侵略,解决相互争权夺利的历史难题。对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的分析,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光辉范例。
(二)对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哲学分析
29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民族运动已经进入低潮,而亚洲人民的革命风暴却在兴起,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人民的起义,表现了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对此,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欧洲中心沦‛的传统,对世界的东方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深邃的见解。关于中国革命,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进行分析的。关于印度起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是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全民斗争。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848年欧洲革命后,进—步把目光从欧洲扩展到美洲、非洲和亚洲,把研究欧洲各国的阶级斗争扩展到研究各种类型的革命斗争,继续以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工具,分析革命形势、发展革命理论、制定革命策略、预测革命前途,为工人阶级如何面对正在发生和即将来临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二节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对自己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结晶,是他历尽艰辛、耗尽心血所获得的巨大科学成果。
一、《资本论》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证
《资本论》伟大的哲学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把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应用于一门具体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在阐述《资本论》的创作宗旨时所说的那样:‚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列宁认为:‚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
(一)论证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为具体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马克思首先对一般的劳动过程进行了考察。他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研究劳动过程,分析物质生产并阐明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这本身就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极为重要的理论内容。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马克思十分重视劳动资料的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两个基本方面。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给劳动者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却又是历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二)论证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时,特别探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权关系。资产阶级的国家权力和法律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其服务的。马克思不仅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且也着重研究了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权力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三)论证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
在对商品拜物教等资本主义会特有的思想意识的分析过程中,马克思更进一步论证了这一原则。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
(四)论证了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是无法调和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必然为共产主义所代替也同样根源于这一矛盾。
(五)论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为创作《资本论》而写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按照‚前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一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趋势的思想。
二、《资本论》的科学方法论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门科学‛。(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
(二)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论原则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进程是和现实的历史过程相符合的。马克思指出:‚从最简单上升到复杂这个抽象思维的进程符合现实的历史过程。‛
(三)《资本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
第一,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串着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从而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资参论》正是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开始,逐步深人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第二,《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还运用了质量统一的分析方法,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第三,《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中,还深刻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遵循着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综上所述,在《资本沦》中,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的认识论和逻辑。
第三节 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 恩格斯的军事哲学思想,是他对战争和军事问题的哲学分析和哲学思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恩格斯是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
恩格斯在军事理论和军事哲学上作出开创性的贡献不是偶然的,是同他所处的时代,同他本人的经历、素风、毅力和学识分不开的。
恩格斯生活在一个战争风云此起彼伏的时代。恩格斯本人在军事科学上也有独具的特点和优点。
恩格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和评论战争,提出要坚持军事科学像数学和地理学—样,并不包括特殊的政治见解。在战争中,只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精力进行战争,粉碎敌人并迫使敌人同意你的条件。
恩格斯以他在军事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在当时的德国和欧洲博得‚军事评论家‛和‚头号军事权威‛的美誉,成了同时代军事专家中的佼佼者。
二、科学的战争观和研究、处理军事问题的方法论(一)唯物辨证地研究战争和军队
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超历史的,而是同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同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同—定的社会阶级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正确地了解战争和军队,就必须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坚持历史的和发展的观点。战争和军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自己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二)全面论述战争和军队的各种因素的关系
只有把人和物这一贯串于战争和军队全过程的基本关系处理好,才能理顺其他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各种军队的官兵关系又往往随着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不同,在阶级社会里又总是打上阶级关系的烙印。
(三)从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上阐明夺取战争胜利的战略战术
要正确地指挥战争,就要有严格的科学性,既要研究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切不可主观蛮干,任意行事,还要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即要善于因地制宜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不可墨守成规,僵化保守。
三、批判唯心主义战争观,对战争做科学的预见(—)批判唯心主义战争观 当时鼓吹唯心主义战争观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蒲鲁东。蒲鲁东最终不得不把生活方式的确定归结为造物主的选择。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而这部书竟是这样缺少唯物主义精神,以至于不求助于造物主,就表达不出它对于战争的见解‛。
19世纪70年代杜林所宣扬的暴力论,是唯心主义战争观的又—有代表性的论点。杜林认为,对战争的解释只能陷于唯意志论和唯心论;而按照恩格斯的《反社林论》的观点,经济才是战争暴力的基础,经济同暴力相比要‚基础性‛得多,只有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全部战争变和社会发展史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
(二)预见未来战争和战争前景
恩格斯的远见卓识在于他能根据80年代和90年代资本主义的变化,透过局部战争的假象,作出战争将逐步发展为欧洲战争甚至世界战争的预测。他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具有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也是一场‚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的战争。
恩格斯在军事科学亡的预见性,主要是他在军事科学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结果。
第四节 巴黎公社经验的哲学总结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工人武装起义及其所建立的政权——巴黎公社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以无产阶级群众运动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开展理论工作,写出《法兰西内战》等光辉的历史文献。
一、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一)公社是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伟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考察阶级斗争的历史和1848年欧洲革命时就看到资产阶级的‚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毁坏。马克思又把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思想概括为巴黎公社的原则,巴黎公社的普辫意义也正在这里。
(二)以人民的武装代替反动军队
清除‚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唯一的基础‛,‚但是,在实行这种改变以前必须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
(三)以公社的公仆制度代替官僚制度
马克思在这里总结公社经验而提出的‚社会公仆‛或‚勤务员‛的观念,是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革命变革,改变了‚官贵民贱‛的世俗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官民之间的关系,端正了国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思想。
(四)摧毁精神压迫的工具
首先宣布教会与国家分离,剥夺一切教会所占有的财产,让教士重新过私人的清修生活,靠信徒的施舍而不是靠国家的支持。同时,一切学校对人民免费开放,不受教会和国家的干涉,使人人都能享受教育,使教育和科学都能从宗教和剥削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
(五)致力于无产阶级的经济解放
公社的伟大目辬是解放劳动和改造社会。‚一方面取缔国家寄生虫的非生产性活动和胡作非为,从根源上杜绝把巨量国民产品浪费于供养国家这个魔怪,另一方面,公社的工作人员执行实际的行政管理职务,不论是地方的还是全国的,只领取工人的工资。‛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公社经验教训的哲学总结
巴黎公社的失败,固然由于客观条件的不成熟,同时也是和主观原因分不开的。(一)公社失败在政治上、组织上的教训
从政治上、组织上看,巴黎公社还不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它是由多数派的布朗基主义者和少数派的蒲鲁东主义者组成的公社委员会领导的。组织领导上的松散、不统一,使革命事业失去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公社失败在思想上、理论上的教训
组成公社领导的布朗基派和蒲鲁东派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各种资产阶级思想尤其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必然乘虚而入,侵袭革命队伍,危害革命事业。
(三)巴黎公社失败的哲学分析
在一个有千百万群众参加的革命运动中,有一个如何理解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末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另一方面,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末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且为其他偶然性所补偿但是,发展的加速和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其中也包括一开始就站在运动最前面的那些人物的性格这样一种偶然情况‛。
三、公社失败后为继续坚持、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斗争
巴黎公社失败后,各种机会主义思潮和派别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展开了进攻。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批判巴枯宁主义和阐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
巴桔宁主义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论点是否认一切权威。对此,恩格斯在《沦权威》中作了针锋相对的批判。他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深刻地论证了权威的必要性。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来看,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有一种分散活动被联合活动代替的趋势。
(二)批判拉萨尔主义,制定过渡时期理论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 为了反对拉萨尔主义,保卫马克思主义,1875年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针对纲领中的错误观点,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未来社会进了科学的预测和展望,阐述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和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及其在欧洲的传播 教学要点:
1.恩格斯在对杜林的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系统的论证;2.总结自然科学的发展,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3.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哲学思想;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和发展。教学时数:
4学时
进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时代的变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要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其在欧洲的广泛传播。
第一节 恩格斯在对杜林的论战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系统的论证
一、反对杜林主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粉碎了杜林的进攻,从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上彻底批判了杜林主义,而且百科全书式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杜林论》是第一部完整地、系统地、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的著作,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从实际出发还是从原则出发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杜林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先验主义中,科学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批判‚模式论‛原则在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科学地论述了关于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原则与实际的基本理论。
第二,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三,批判杜林在物质存在形式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和运动观。
三、批判‚终极真理论‛,论述认识的辩证法
杜林在世界观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决定了他在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和非辩证性,把人的认识片面化、绝对化。
恩格斯辩证地分析了人的认识能力。‚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这一矛盾贯穿于人类认识过程的始终。
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四、反对形而上学,论述辩证法的理论及其基本规律
首先,对人类认识史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指出人类思维发展史上从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思维方法的对立,辩证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希腊的朴素的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
其次,恩格斯论述了辨证规律的客观性和普辫性。
第三,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歪曲辩证法的本质和功能时,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具意义。
五、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唯心史观及其先验主义方法时,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首先,关于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依据唯物史观,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道德观、平等观,阐明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则。第三,批判杜林的暴力论,科学地阐明了经济与政治、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第二节 总结自然科学的发展,创立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过程
1873年5月,恩格斯决定撰写一部关于《自然辩证法》的著作。《自然辩证法》手稿包括以下内容:
(一)导言:恩格斯通过对自然界本身发展历史的分析,揭示了物质的形态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
(二)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它们揭示和表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论证了辩证法的普辫性、客观性;阐明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揭示了辩证逻辑和认识论的基本理论。
(三)关于物质各种运动形式的学说: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亡,提出了关于物质运动形式的学说,把物质运动形式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社会和思维,并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转化的规律。
(四)关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飞跃的理论;它揭示了劳动对人类和类社会的最后决定作用。
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理论
恩格斯把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历史辩证法的研究结合起来,论证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辩证转化,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的科学论断,实现了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突破。
恩格斯认为,直立行走能力的形成,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步。人的历史和动物的历史根本不同。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自己的行动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人们愈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就离开动物愈远。
三、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重申了《反杜林论》中关于辩证法的科学表述,并且对辩证法的对象、内容、规律和范畴作了科学的规定。‚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哲学思想
一、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马克思在1879至1882年间,阅读并细致地摘录了5本笔记,记载了他对于各种形式的原始公社结构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成果。(一)关于原始公社制度的历史命运
(二)关于原始农村公社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的预测(三)关于氏族部落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四)反对把西欧发展的模式搬到东方社会
(五)批判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研究原始公社问题的反历史观点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明马克思晚年非常关心东方社会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由于当时革命的中心向东方转移,俄国已从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变为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所以,‚假若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二、恩格斯揭示人类早期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作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证和阐述,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一)两种生产理论
他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两种生产的制约: —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
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二)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
根据两种生产的基本理论,恩格斯指出,血缘关系是人类早期社会的基础,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结构。
恩格斯在考察社会发展时,深刻揭示了家庭形式及其演变规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从两种生产的理论来分析,家庭既是原始社会经济生活的‚细胞‛,又是原始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三)私有制和阶级的起源
社会发展的辩证法揭示了旧的一定死亡,新的一定会诞生。氏族制度的瓦解,阶级社会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这位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分离、于是产生了两个新因素。一是交换从偶然性因素变成经常性的了。二是商品交换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剩余生产,因而出现了占有他人劳动、剥削的可能。这时,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次社会大分裂,即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从而产生了奴隶制。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导致生产率不断增长,奴隶成为普辫现象,社会进—步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的划分,整个氏族制度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文明时代开始。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辬志着奴隶制生产方式的最后确立,出现寄生阶级,阶级分化日趋尖锐,氏族制度为阶级分裂所摧毁,代替它的是国家。
(四)国家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趋势
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国家与氏族制度的自治机关有原则的、本质的不同。第一,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组织社会,而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统治下的居民;第二,国家体现阶级职能,有暴力机关及其物质附属物,如军队、警察和监狱等。这是氏族织织所没有的。第三,国家向居民收取捐税和公债;第四,镇压、剥削和压迫是阶级统治的具体表现。所有这些特点,都是适应私有制利阶级统治的需要。国家是伴随私有制、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三、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阐明了它在人类思想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反击了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的进攻。
(一)无产阶级哲学革命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它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无产阶级在哲学领域中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是意识形态上的革命。从理论来源来说,它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意义
‚全部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及其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三)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一,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客观规律。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第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和发展 19世纪后半期,由于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发展。
一、狄慈根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和贡献
约瑟夫.狄兹根(1828-1888)是出生于德国的工人哲学家,他是一个制革工人,靠坚持自学而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独立撰写的《人脑活动的本质》一书,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他独立研究的成果。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关怀下,他写了一些有价值的哲学著作,如《论逻辑书简》、《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哲学的成果》等。
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狄兹根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提出‚宇宙万有‛学说。在认识论方面,他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人的表象、思想、概念部起源于物质世界。
他正确地认识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为感性经验是理性认识能力的基础,理性认识不能脱离经验,‚理性科学常常把理性和经验当作两件有区别的,不具备共同性质的东西。因此我必须强调:正象没有经验就没有理性一样.没有理性也就没有经验。‛
狄慈自称是‚一个辩证法的哲学家‛,把唯物辩证法称作无产阶级的逻辑思想,强调辩证法的客观性,认为黑格尔辩证法虽然伟大但是唯心主义的和不彻底的。
狄慈根把世界的运动和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认识世界的思考方法。在其哲学著作中,始终贯彻对事物的矛盾分析。狄慈根初步论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相统一的观点。
二、梅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捍卫
弗兰茨〃梅林(1846=1919)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马克思主义活动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马克思夫义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梅林在巴黎公社后,为了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活跃在哲学论坛上,先后批判和揭露了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及其危害,批判了毕希纳、福格特和摩莱肖特的庸俗唯物主义;揭露了叔本华、哈特曼和尼采的反动唯意志论,反击了新康德主义的进攻等等。他指出,庸俗唯物主义‚不仅落后于德国唯心主义,而且退回到法国唯物主义的较早阶段。‛他指责庸俗唯物主义不值得正确区别哲学概念,根本不懂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他们在思维上栽了跟斗,正象唯心主义在存在上栽了跟斗一样,‚庸俗准物主义在理论上的错误的根本点就是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意识、思想等同于物质,从而抹杀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三、考茨基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卡尔〃考茨基(1854-1933)是第二国际时期德国著名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的早期曾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和解释马克思主义中作出过贡献,后期成为一个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事业,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叛徒。
四、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捍卫 保尔〃拉法格(1842-1911午)是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在法国革命运动中锻炼成长的革命活动家,是第二国际时期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在国际工人运动中享有盛誉,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世界观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1843—1904)是意大利第一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和社会主义活动家。他曾是罗马大学教授,原信奉康德的先验哲学,后来成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到了19世纪90年代,由于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逐渐转到马克思主义立场,同自己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决裂,积极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把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著作译成意大利文。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探索意大利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他投身意大利和国际工人运动,积极参与了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他促进了意大利社会党的成立,为把社会主义理论与意大利工人运动相结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和苏联的传播和发展(1883—1945)教学要点: 1.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1883-1903)2.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1903—1914);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发展(1914-1917);4.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苏联哲学(1917—1929);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苏联哲学(1929—1945)
教学时数: 5课时
第一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1883-1903)
一、19世纪末俄国经济政治状况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世纪末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俄国原是一个封建军事国家,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但在1861年沙皇政府迫于于民主革命运动的压力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了,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从整体上看,俄国仍然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小农国家,还保存着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仍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由于俄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当时的革命运动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在俄国工业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工人的人数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为支强大的政治力量。最早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力图用它来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是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劳动解放社。普列汉诺夫本是一个民粹主义革命家,由于沙皇政府的迫害,1881年逃到国外,逐渐认识到民粹主义的错误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于1883年成立劳动解放社——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90年代,俄国各地纷纷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组织,以列宁为代表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这些组织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并同俄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以它为指导分析俄国问题,推动俄国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同其他组成部分一起传播、运用和发展的。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格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和理论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始人和领袖,第二国际领导人之—。普列汉诺夫撰写了大量论著来宣传和阐发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反对沙皇政府的反动统治,批判民粹主义的错误理论,培养了整整一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语),对列宁影响很大,也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在他的著作中.特别重要的有《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1883年)、《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年)、《唯物主义史论丛》,(1893年)《论一元历史观的发展》(1895年)、《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1898年)等
肯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独立地位。
恩格斯没有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名词,但用‚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等词来称呼他和马克思所创立的世界观的地方则是很多的。第一个把它称做‚辩证唯物主义‛的是约•狄慈根,第二个把它称为‚辨证唯物主义‛的则是普列汉诺夫。他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历史。无论是在自然界或是在历史方面,这种世界观‘都是本质上辩证性的’。但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涉及到历史,所以恩格斯有时将它叫做历史的。这个形容语不是说明唯物主义的特征,而只表明应用它去解释的那些领域之一。‛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普列汉诺夫指出:‚现代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唯物主义哲学的坚决拥护者。唯物主义是他的整个学说的基础。‛为了论证马克思的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无论,他根据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追溯了唯物主义的历史渊源,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是与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以来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传统一致的。他既反对把一切员终归结为精神的唯心主义,也反对把精神与物质割裂开来的二元论,指出:‚唯物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它排除了精神和物质、神和自然界的二元论,它认为自然就是原始狩猎部落所说的客观灵魂、精灵的活动等现象的基础。‛他也反对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回避态度的康德主义的不可知论,明确肯定‚一切自在之物都是物质的。‛
3.阐发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但决没把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混同于旧唯物主义。他明确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不仅是唯物主义的哲学,而且是辩证的唯物主义。‛他认为唯物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当时有一种流行观念,认为辩证法只是一种思维方法,只存在于思维中,普列汉诺夫则把唯物辩证法看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认为辩证过程首先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然后才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才有辩证思维,‚既然我们的概念是自然界中所进行的过程的‘反映’,那末它们就不能没有辩证法的要素。谁承认自然界中存在着辩证的过程,谁也就不得不承认‘主观辩证法‛。
普列汉诺夫对于准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也进行过大量的论述。他认为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普辫联系的学说,也是关于发展的学说。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任何现象在下述意义上都是矛盾的,即它从它本身中发展着那些早晚要结束其存在的成份,把它变为它本身的对立物。‛
4.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不可知论
当时新康德主义甚为流行,一些人甚至企图以康德哲学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普列汉诺夫除了肯定自在之物的客观存在之外,还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反驳了不可知论。他完全同意恩格斯关于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驳斥的观点,并以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来比喻客观事物与认识的关系。他还进一步指出,不可知论也是违背任何人的生活实践的。他认为:(1)观念与对象是可以符合的,(2)二者又是有差异的,不能等同。
5.辩证地论述了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哲学史上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把唯物主义原理庸俗化的结果,历史唯物主义是与这种观点根本对立助。但人类社会毕竟是地球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生存和发展也一刻离不开地理环境,应该充分估计地理环境的影响,那么,这个影响究竞有多大呢?普列汉诺夫作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恩和恩格斯关于地理环境的思想。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的差别,在公社互相接触时引起了产品的互相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变成商品。‛普列汉诺夫的独特贡献在于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通过生产力而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的,并且区分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早期(特别是原始时期)和后期的不同作用,指出地理环境在人类早期具有决定作用。他认为手脚的分工是猿变为人的关键,而这种分工之所以成为现实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变化使前肢和后肢的分工成为必要和有利。
创造性地提出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主要是由三种因素或三个层次构成的,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普列汉诺夫把这个结构具体化为五个因素或五个层次:‚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对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末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些东西:
(—)生产力的状况:
(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
(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
(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 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五)反映这些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 7.科学地论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普列汉诺夫为了批驳民粹派的英雄史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多次论述了这个问题,并写了《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在理论上和实际斗争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普列汉诺夫主要解决了两个理论问题,一是怎样估计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即个人对历史发展究竞有多大作用;二是如何发挥个人作用,即如何使个人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他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解决这些问题的。
普列汉诺夫认为任何人都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杰出人物也不例外。
普列汉诺夫反对夸大个人的作用,但决不是忽视发挥个人作用,他主张正确地发挥个人作用.如何正确发挥呢?他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认识时代的趋势,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辩证地理解必然和自由的关系。
评价
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俄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伟大先驱,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在哲学领域,他知识渊博,涉猎甚广,著作甚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多有独创性发展,尤其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美学、哲学交方面,许多观点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他也力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俄国革命,客观上也推动了俄国革命。
但是,他在哲学研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他对现实问题研究不够。他的渊博知识主要来自历史和书本,而不是来自实践。
三、列宁在理论斗争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原姓乌里扬诺夫。他从少年时期开始倾向于革命,在求学过程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893年列宁来到被得堡,参加了工人革命活动,组织和领导了被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后来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创建人之一。在1903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出现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列宁是布尔什维克派的主要代表。
(一)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
‚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但历史个是人的活动的机械的总和,人的活动总是受社会条件及其规律制约的。还有,杰出个人的活动同人民群众的活动比较起来起不了决定作用。因此,杰出个人的活动必须与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必须与人民群众的活动相一致,否则是会失败的。
列宁还指出,唯物史观在创立之初只是一个假设,‚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这一观点有力地说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列宁还对‛社会形态‛这一概念作了比较完整的发挥。人们过去习惯上把‚社会形态‛理解为社会经济结构,把社会形态等同于社会经济形态,列宁则把社会经济形态理解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而把社会形态理解为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形态,(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无产阶级阶级性,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
合法马克思主义者是俄国一些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代表,他们强调俄国存在—种‚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利用马克思著作中关于资本主义比封建主义进步的言论,而回避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益尖锐的阶级对立,企图把这种发展引向资产阶级的胜利。
列宁把这种强调‚客观必然性‛而抹杀其阶级内容,把客观性和阶级立场对立起来的思想倾向称做‚客观主义‛。他指出:‚唯物主义者不会满足于肯定‘不可克服的历史趋势’,而会指出存在着一定的阶级,这些阶级决定着当前制度的内容,而且使生产者除了自己起来斗争就不可能有别的比路。‛又说:‚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三)阐明革命理论的重要作用,批判经济主义对自发性的祟拜
19世纪末在俄国工人运动内出现的经济派把唯物史观歪曲成庸俗经济决定论,祟拜经济斗争的自发,认为不能把政治革命当作首要任务。这种观点对刚建立起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是—种思想阻力,必须加以破除。
列宁认为这是对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的关系的错误理解,‚根据经济利益起决定作用这一点决不应当作出经济斗争(等于工会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结论,因为总的说来,各阶级最重大的‘决定性的’利益只能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造来满足‛。
列宁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只能由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不但投身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而且通晓人类优秀文化和现代科学的杰出知识分子来创立。列宁主张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向工人群众‚灌输‛,这种灌输当然不是强加,而是结合实际斗争宣传、运用、发挥,使广大工人群众自觉接受和运用,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因此,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又说:‚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这些话充分说明革命理论和主观能动性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第一次俄国革命前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1903—1914)
一、第一次俄国革命和认识论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虽然存在着路线分歧和斗争,但革命运动由于客观形势的推动和社会民主党工人的奋斗仍在不断高涨。哲学思想混乱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外部世界是否客现存在的问题;二是认识是否是外部世界的反映问题。当时,认识论问题成了争论的热点。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赫主义的批判
普列汉诺夫在1903年后虽然在革命策略上倾向于孟什维克,但他并不是彻底的孟什维克,革命失败后反对孟什维克的取消主义,同列宁结成了‚护党联盟‛,尤其是在理论上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大力宣传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批判马赫主义和造神派,对打退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澄清党内的思想混乱作出了贡献。
波格丹诺夫早在俄国革命前就表现出马赫主义的哲学倾向,1904年出版了他的马赫主义代表作《经验一元论》第—卷。普列汉诺夫在《火星》报和《曙光》报列汉诺夫的批评,反而电动向他发起了进攻。1907年《生活通报》第7期上发表了波格丹诺夫的《一封给普列汉诺夫同志的公开信》,普列汉诺夫从l908年5月起—连写了两封长信予以回击,1910年又写了第三封,这三封信使用了一个共同的题目《战斗唯物主义——答波格丹诺夫先生》。
这三封信的主要内容是:(1)说明波格丹诺夫不像他辬榜的那样是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哲学观点与马克总、恩格斯的哲学观点是对立的。(2)批驳了波格丹诺夫对普列汉诺夫的批判,如把普列汉语夫的‚物质‛说成是康德的‛自在之物‛,说普列汉诺夫陷人‚二元论‛,把普列汉诺夫已经抛弃的‚象形文字‛论作为他的自相矛盾的证据等等,这些批判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的曲解和攻击。(3)揭露了波格丹诺是的理论来源是马赫的哲学,并分析了马赫的‚要素复合‛(感觉复合)论的唯心主义实质:(4)分析和批判了波格丹诺夫的许多哲学观点,如物理系列的客观性就是它的普辫有效性、物理世界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等等,从而揭穿了f经验元论不过是马赫主义的翻版。普列汉诺夫在批判马赫主义和经验一元论的过程中也进一步阐明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普列汉诺夫对波格丹诺夫的批判对澄清当时党内的混乱思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列宁后来批判马赫主义时吸收了他的许多思想。
普列汉诺夫对‚造神说‛的批判是他对马赫主义的批判的—部分。1905年革命失败后,在一般知识分子中出现了‚寻神说‛,而在社会民主工灾内则出现了‚造神说‛,其代表人物有卢那察尔斯基等人。卢那察尔斯基不承认神的存在,但他认为人需要宗教,应该建立一个无神的宗教。他自认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因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应成为一种宗教,但马克思主义没有神,所以要创造一个神,这个神就是神化了的人的自我意识。普列汉诺夫指出卢那察尔斯基的宗教思想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认为,宗教是由颠倒了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颠倒了的世界观。而卢那察尔斯基推断说,因此,甚至在社会关系不再是颠倒了的情况下,我们也必须力求颠倒人的世界观。马克思认为,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我们这位能言善辩和神经过敏的作者推断说,因此,即使当人‘获得,自己的时候,宗教也必须存在。‛普列汉诺夫进一步指出,卢那察尔斯基的‚造神说‛其实就是费尔巴哈的‚无神的宗教‛,他认为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评完全适用于卢那察尔斯基,并转引恩格斯的话:‚费尔巴哈想在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宗教。这就等于把现代化学当作真正的炼金术。‛
三、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在政治路线上,列宁同波格丹诺夫是一致的,同普列汉诺夫是对立的,但在哲学上列宁并不因此而不支持普列汉诺夫的正确立场,不反对破格丹诺夫的错误立场。相反,他为了澄清党内哲学思想的混乱,1908年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对被格丹诺夫等人的马赫主义哲学作了系统的、详尽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其成果就是1909年出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创造性地宣传和发展了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提出了哲学党性原则的学说。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第一方面是在本体论上区分唯物和唯心,第二方面是从认识论上区分唯物和唯心,从物到感觉相思想的路线就是准物主义反映论观点,恩格斯在许多地方表述过这个观点,但没有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中明确提出。列宁之所以明确提出,正是为了批判马赫主义唯心主义。
此外,列宁还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引出哲学党性原则学说。经过对历史上和当时各哲学流派的研究和分析,他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也就是说,全部哲学流派只能区分为两个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派别和唯心主义派别,没有第三个基本派别。
(二)提出实践观点和认识论的三个重要结论,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一步系统化
列宁在《准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多次谈到真理的实践辬准问题,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实践辬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沦的基础‛,并提出了著名论断:‚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就是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着的。‛这一条谈的是认识的对象,这是认识论的本体论前提。‚(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这一条谈的是认识的本质,即指出认识是主体对自在之物的反映,即对现实世界的反映。‚(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这一条谈的是认识的过程,即指出它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三)剖析‚物理学危机‛,闻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19世纪末物理学在物质结构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人们公认的许多原理受到了挑战:原子不再是不可分的了,质量不再是守恒的了,质量似乎可以转化为能量,等等。有的科学家称之为‚物理学的危机‛。古典物理学似乎已被彻底推翻了。更有些科学家,特别是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从中引出了哲学结论:物质消失了.唯物主义被推翻了,唯心主义胜利了,自然科学不再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真实反映,而是人们的单纯的约定。马赫主义就是鼓吹这种观点的主要哲学流派。列宁除了在全书中处处以自然科学的论据来反驳马赫主义和其他唯心主义流派,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外,还专门用一章来论述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反驳唯心主义利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作法。
列宁认为‚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就是;旧定律和基本原理被推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被抛弃,唯物主义被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代替了。‛这就是说,问题不在物理学,而在哲学。物理学的新发展在物理学家中引起了一股怀疑和否定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思潮的大泛滥,列宁称之为‚物理学‛唯心主义。物理学唯心主义不等于唯心主义物理学,而是泛滥于物理学家中的唯心主义思潮,根本不存在唯心主义物理学,物理学足一门科学,当然是唯物主义的。那么,是不是出现了唯物主义危机呢?当然也不是。真正发生危机的是古典物理学和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局限性。
(四)在反对召回主义和取消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意义
在革命失败后,如何正确退却,保存力量,做好工作,把革命推向新的高潮.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发生了分歧。以列宁为代表的一些人主张党的组织转入地下,尽可能利用合法组织(包括国会)进行合法工作,用各种合适方式宣传党的主张,组织群众,扩大革命力量;而以波格丹诺夫为代表的一些人则主张放弃一切合法工作的机会,抵制沙皇政府的国会的召开,后来又主张把国会中的党团召回来,尽快发动武装起义,这条路线被称为抵制主义或召回主义。
第五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姓名:### #####学院: ##############班级:###########日期: ################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包括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长达90年的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胜利。现在的中国正处于经济政治社会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应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大旗继续谱写新的华丽篇章。作为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边缘化坚定信念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通过参加在天津城建大学开展的第二十三期业余党校,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组织给予我这几次党课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始终抱着认真的态度参加每一次学习,积极参加讨论,悉心聆听了党校领导和老师的精彩报告。下面我就马克思主义论述一下我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当中提到: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与马克思恩格斯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的态度的不同情况是,现在有一些人根本没有学习拟或是接触马克思主义读物,就发表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没有时代意义的论断。我们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在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
一、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
21世纪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日趋成熟走向顶峰,而社会主义社会还在成长探索阶段,这就不可避免受到资本主义物质功利思想的侵蚀,尤其是在当下,随着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出国深造机会的增多,和一系列西方文化潮流来袭,青年一代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再愿意学习其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正面临着主导地位、影响范围、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理论学习上,一些领导干部更多的关注出国考察和经济增长指标,很少学习马列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经典著作,甚至在有些大学中课程中马列主义原理已被作为选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等宣扬资本主义优势的著作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在理论研究中,有些人千方百计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的对象,以博得“理论创新”、“观点新颖”的名号。在学术的认同标准上,有些专家学者盲目地以西方标准为标准,照搬照抄的生拉硬拽的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为参照物。从培养干部来说,各级党校在着力提高“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思想指导下,在经济增长指数作为政绩的评价标准之后,大量的实用性课程代替了马列经典著作,充斥培训班的内容规划中。新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和广大大学生村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程度和实际掌握的水平大大降低。
这些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是新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不再熟悉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不再将马列主义作为引领国家发展的旗帜。基层干部不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势必作风败坏,纪律涣散,安于现状不再奋斗思进取。
以上这些马克思主义边缘化所引发的后果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期望的,亦是他们对中国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破坏的根本目的。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韬光养晦的外交原则指导下,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前提条件下建设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在一心一意加紧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不断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一些国家插足中国国内事务,他们花样繁出,用各种形式对我国进行丑化、妖魔化,最终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在国家内部有些领导干部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也不乏一些处心积虑地推动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人存在。
二、与时俱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有些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针对某一个特定历史事件的某一个结论,拟或是在现实改革过程中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不能提供解决的药方,就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做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过时论调。这些刻意宣扬“过时论”的人,最大的失误在于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与时俱进。这种品质来源于: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一个理论的出现必然是迎合现实环境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和发展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当时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继承前人的成果。科学理论的形成也需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并非超然象外,他们是在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基础上,是在吸收了几千年的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性地吸收和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的超越前人的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创立发展。毛主席曾经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任何经验、理论均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在同工人阶级解放运动中得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中,在深刻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四)、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自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世界上第一支无产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一大批真正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革
命斗争,经历了无数考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其中建立了众多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古巴、中国等等。20世纪发生的最为震惊世界的事情莫过于柏林墙倒塌、东德与西德合并及其前苏联的解体,正是由于前苏联的国家领导人及其国内学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致使引导苏联的社会主义走向了歧途,最终断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而与此相反的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致力于从理论上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遇到现实问题结合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问题作了正确的合适宜的判断。正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可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
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滞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是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以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使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中国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从而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