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

时间:2019-05-14 05:3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

第一篇: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

整个房间里的掌声

2014-06-08 徐贲 罗辑思维

整个房间里的掌声

作者:徐贲

前不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一场表演鼓掌欢呼的程度并不取决于表演的水平,而更多地取决于观众间的相互影响。欢呼往往是传染性的,几个人开始鼓掌欢呼,便会在人群中扩散开来,而一两个人停止鼓掌,则又会导致大家都停下来。当“鼓掌的压力来自整个房间里的掌声,而不是坐在你身旁的个人的行为”时,鼓掌欢呼便成为一种具有标志意义的“社会传染病”。

鼓掌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身体语言,而是一种集体的社会行为。这在罗马时代就已经有了充分显现。鼓掌的拉丁语是applaudere,原意为“击”和“拍”,但重点却在表示欣赏、认同、鼓励、庆祝。罗马人把多种仪式(不一定是拍手鼓掌)都叫作applaudere,它可以是用手指打响指,也可以是挥动宽袍(toga)的衣襟,后来则是挥动手巾。罗马皇帝奥瑞利安(公元270-275年在位)曾经把手巾发给罗马市民,在重要的场合用来一起挥舞欢呼,就像“文革”时的“红宝书”。罗马剧院里一剧终了时,主角就会喊一声:“再见,鼓掌!”(Valete et plaudite!)于是,在鼓掌员(choragus)的带领下,观众便会有节奏地鼓掌。这往往是预先安排好的,鼓掌员也是花钱雇来的。好多年前,某昆剧团到美国伯克莱献演昆剧《牡丹亭》,也是事先把一些自己人的“托”安排在剧场里的不同地方,让他们充当这样的观众鼓掌员。他们每次一开始鼓掌,美国观众就算是莫名其妙,也会照样跟着鼓掌。这与瑞典学者的研究结果完全一致。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有人带头的仪式性鼓掌。有组织背景的政治人物登台演讲,还没开口,支持者就开始鼓掌,表示拥护和爱戴。这种鼓掌与这位政治人物在演说中要说什么完全没有关系。这种掌声当然也会在演说之后热烈地响起。哪怕演说很糟糕,了无新意,或者根本就是假大空,听众也照样会热烈鼓掌,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仪式。

在某些时候,政治仪式的鼓掌可以变成恐怖统治的一部分。作家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中说了这么一件事,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城召开政治会议,当地要人们均参加会议。便衣警察像以往一样,渗入了大厅里群众之中。众多的演讲之后,进入晚会的最高潮——歌颂伟大领袖斯大林。歌颂完毕,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掌声持续了三四分钟还不停歇。人人都知道秘密警察在监视谁先停止鼓掌,于是六分钟、七分钟……掌声还在继续,老年人的心脏跳得厉害。九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大家害怕起来,没人知道这将如何结束。这时,一位坐在讲台上的造纸厂厂长鼓起了勇气,停止鼓掌,坐下。好像发生奇迹似的,宁静降落在整个大厅内:现在可以不鼓掌了,大家如从噩梦中醒了过来。一星期后,造纸厂厂主以玩忽职守的罪名被捕,判监禁十年。审判结束,法官走过他身边时,对他说:“下次涉及斯大林同志时,你可要小心,不要率先停止鼓掌。”在这种表演性的政治仪式中,人们用鼓掌表演对领袖的绝对忠诚,背后则隐藏着极端的恐惧。

政治仪式的鼓掌欢呼并不一定需要用手掌拍出响亮的声音,或者用嘴巴发出激昂的呼叫,它也可以用其他更有创造性的方式表演出来。政治上的“跟风”便是其一。有人批评说,“跟风”是形式主义。其实,跟风更是一种“鼓掌病”,它的压力来自“整个房间里的掌声”。罗胖曰:

绑架无处不在。

绑架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未必是监狱和枪毙。

有一次,在我主持的活动上,有个发言者说——

“我刚才的关于环保的动议好不好呀?我的环保主张对不对呀?你要是觉得环保不对,你就举手。”

我当时就制止说——你这是绑架。

一旦你觉得不能自由表达,绑架就已经降临。

第二篇:罗辑思维书单

罗辑思维书单(更新至第二季第22期)第二季

第22期:权力与生意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李德林

《大道当然》王石

第21期:为魔鬼辩护

《自由与荣耀:1947年印巴分治实录》 [美]拉莱・科林斯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倒转红轮》金雁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印度]甘地

第20期:看不懂的英美法

《大法官说了算》何帆

《英美法原论》高鸿钧 程汉大

《批评官员的尺度》[美]安东尼・刘易斯

第19期:爱,为什么会变伤害?

《雍正传》冯尔康

第18期:大国不能不识数

《数据之巅》涂子沛

第17期:胡适的百年孤独

《再造文明的尝试》罗志田

《胡适文选》胡适

《胡适杂忆》唐德刚

第16期:囚徒嘉庆

《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张宏杰

第15期:大英帝国:不控制的智慧

《帝国》尼尔·佛格森

《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

《帝国的时代》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第14期:阿根廷为什么哭泣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自由选择》[美]米尔顿·弗里曼德

《埃薇塔·贝隆夫人传》阿丽西娅·敖迪兹

第13期:最后一个计划

《大国空巢》易富贤

《理性乐观派》[美]马特·里德利

第12期:发现你的太平洋

《人类群星闪耀时》[奥] 斯蒂芬·茨威格

《世界尽头的发现》姜守明

《历史之岛》[美]马歇尔·萨林斯

第11期: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李鸿章政改笔记》雪珥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雷颐

第10期:右派为什么这么横

《改变美国的时刻》刘戈

《唐宁街的岁月》玛格丽特·撒切尔

《投资哲学》刘军宁

第9期:倭寇真相

《大国海盗》雪珥

第8期:傻帽悲观派

《理性乐观派》[美]马特·里德利

第7期:开会是个技术活

《艰难的一跃》易中天

《罗伯特议事规则》[美]亨利·罗伯特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美] 麦迪逊

第6期:魏忠贤:道德下的蛋

《庸人治国》苗棣

第5期:致终将逝去的隐私

《信息简史》[美]詹姆斯·格雷克

《智慧政府》徐继华 冯启娜 陈贞汝

《文明的进程》[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

第4期:女神是怎样炼成的?

《超级恋爱催眠术》林贞年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斯蒂芬·吉利根

《魔鬼约会学》阮琦

第3期:崇祯为什么跑不了?

《晚明史》樊树志

《崇祯皇帝传》苗棣

第2期:我们应该反垄断吗?

《商业无边界》薛兆丰

第1期:女人是一道题

《把妹达人》[美]尼尔·施特劳斯

感谢新浪微博@cal_lightman_tim 的好建议,我们把书单“升级”为倒叙,方便大家获取新一季书单。

第三篇:罗辑思维推荐书目

1.末日启示: 向死而生

2.拒绝逃离北上广 见识决定命运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美)凯文・凯利《闲看水浒》十年砍柴

《城市文化》(美)刘易斯•芒福德

3.中日贸易 如何爱国

《贸易造就和平》李子旸

《帝国的回忆》郑曦原

《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依勒

4.回应质疑 罗胖的歪理和歪嘴

《战后经济发展之路》董磊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陆铭

《野蛮生长》冯仑

5.石油永远用不完? 欠抽的歪理邪说

《看不见的心》(美)罗塞尔•罗伯茨

《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刘慈欣

《第一本经济学》(美)罗伯特•墨菲

《三体》刘慈欣

《增长的极限》(美)丹尼斯•米都斯

《煤炭问题》(英)杰文斯

6.治不好的地域歧视

《信任论》郑也夫

《西铭》张载

《1934 扬州案中的歧视》章敬平

《丧钟为谁而鸣》(美)海明威夹缝中的 80 后

《专业主义》(日)大前研一

《冬吴相对论》吴伯凡 梁冬

《失控》(美)凯文•凯利房产税与地沟油

《房产税不符合当前国情》许善达

《个税政治成本最高对社会公平毫无帮助》李稻葵《一个帝国的生与死》夜狼啸西风慈善的善与恶

《白人的负担》(美)威廉•伊斯特利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

《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成名的代价

《新闻抄袭历史》宋燕

《鲁达拳下的郑屠和法庭上的王三》十年砍柴《道德经》老子权力之下无真相

《苏联大清洗 70 周年祭》黄章晋

《逆臣录》明太祖

《大数据》徐子沛民意真的可信吗

《乌合之众》(法)勒庞

《1941:民意斩杀富二代》章敬平

《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詹姆斯•M•布坎南 戈登• 塔洛克 合著13 剩女照亮未来

《神似祖先》郑也夫

《被劫持的私生活》肉唐僧

《迎男而上》燕公子 薛好大 合著我和左派谈谈心

文章《教科书之外的圣西门》阿忆

《西方近现代思想史专题》秦晖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大国不能认死理

《脆弱的崛起》徐弃郁

《一战秘史》(美)梅尔

《八月炮火》(美)巴巴拉•W•塔奇曼杀死上帝的达尔文

《神似祖先》郑也夫

《进化!进化?达尔文背后的战争》史钧

《生命的壮阔》(美)古尔德反腐的曙光

《守卫底线》孙立平

《重建社会》孙立平

《大数据》徐子沛腐败黑箱必被砸爆

《总统是靠不住的》林达

《打造美国》(美)詹姆斯•西蒙

《大法官说了算》何帆在一起 有后代

《顾准文集》顾准

《趣味生活简史》(英)比尔•布莱森

《哥伦布大交换》(美)克罗斯比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新华字典》(1998 年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

《后望书》朱幼棣

《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岳飞传》邓广铭

《岳飞新传》王曾瑜

《岳飞之死与暴力均衡》吴思奸臣指南

《绍兴和议签订以后的南宋政治》何忠礼

《论秦桧久相与高宗朝的政局制衡》董喜宁

《朱元璋:心理咨询记录》张宏杰击溃牛顿的钟表匠

《经度》 戴瓦•索贝尔

《经度之战》 土摩托

《地图的发现》杨浪南北战争:这场架不白打

《美国内战》(美)乔弗里•瓦德

《美国人民》(美)纳什

《我也有一个梦想》 林达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与机器赛跑》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安德鲁•麦卡菲

《伦敦底层社会》托马斯•霍姆斯

《背包十年》 小鹏一个被吃掉的少年

《洞穴奇案》(美)彼得•萨伯

《公正:该如何是好》 迈克尔•桑德尔

《莫斯科日记》 罗曼•罗兰说英雄 谁是英雄

《从会党到会匪:被遮蔽的革命史》 刘永峰(来自《看历史》的文章)

《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

《千年悖论》 张宏杰康有为:光绪皇帝的野蛮网友

《国运 1909》雪珥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 马勇慈禧:这个婆娘咋疯的《戊戌纪略》袁世凯

《戊戌变法史事考》 茅海建

《戊戌变法的台前幕后》马勇和你赛跑的不是人

《与机器赛跑》[美]埃里克•布林约尔松/ [美]安德鲁•麦卡菲

《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分享》汪丁丁

你的女神你不懂

《魔鬼搭讪学》魔鬼咨询师

《勾搭宝典》电子书 魔鬼咨询师

《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 姜奇平

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

《管理的实践》[美] 彼得•德鲁克

《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

《管理思想史》[美] 丹尼尔•A•雷恩

官僚为什么当骗子

《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赵鼎新

《天朝的崩溃》 茅海建

《揭开行政之恶》[美]艾赅博/ [美]百里枫

躺倒也能当英雄

《微革命:微小的创新颠覆世界》 金错刀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金错刀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美] 戴维•J•林登

正版进天堂,盗版走四方

《书籍的社会史》[美] 周绍明

《互联网、版权与职业作家》 肉唐僧

《印刷书的诞生》[法] 费夫贺/[法] 马尔坦

大家都有拖延症

《番茄工作法图解》[瑞典] Staffan Nöteberg

《拖延一点也无妨》[美] 约翰·佩里

《迫不及待的书》“三个月不读,字迹就会定消失”的书,如果

你还没看完,那不是书的错,因为它已经等了你 3 个月。

政客林肯

《硬球》[美] 克里思-马修斯

《林肯与劲敌幕僚》 [美]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

《罗斯福与孤立主义的斗争》 邓蜀生

一个公务员的海市蜃楼

《乾隆十三年》高王凌

《论自由》 [英] 约翰·密尔

《饥饿的盛世》 张宏杰

被排斥的中国人

《华人的旧金山》 陈勇

《华工史话》 董丛林

《不死的中国人》[意] 拉菲尔-欧利阿尼 / [意] 李卡多-斯达亚诺

法治国什么样?

《皇上走了》 章敬平

《北洋大时代》陈钦

《正派社会》 [美]阿维夏伊·玛格里特(Avishai Margalit)

大公司:和蚂蚁一起舞蹈

《不可思议的年代》 [美] 乔舒亚·库珀·雷默

《信号与噪声》 [美] 纳特·西尔弗(Nate Silver)

《大国悲剧》 [俄]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离开达尔文的日子

《自私的基因》 [英]里查德.道金斯

《进化是什么》 [美] 恩斯特·迈尔

《进化思维》 [荷] 布斯克斯 Chris Buskes

土地私有 到底有多痛?

《田园诗与狂想曲》 秦晖

《致命的自由》[英]哈耶克

《落脚城市》 [加]道格.桑德斯

中国窄门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吴晓波

你怎么知道他该死

《1877 帝国司法的回光返照》 陆永棣

《冤案何以发生?》[美]吉姆.佩特罗 南希.佩特罗

《死刑论辩》 [美]欧内斯特.哈格 约翰.P.康拉德

一次大国崛起背影

《拿破仑三世传》[法]路易.吉拉尔

《大国的兴衰》 [美]保罗.肯尼迪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卡尔.马克思

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

《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

未来脑世界

《互联网进化论》 作者:刘锋

全方位地介绍了互联网的技术要点和商业模式,深入探讨了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生命是什么》 作者:[奥]埃尔温·薛定谔

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疑问,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脑的进化》 作者:[澳]埃克尔斯

这不仅是我们作为古猿进化产物的故事,也是具备反思意识的人性故事。49 一次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

《罗马人的故事》作者:[日]盐野七生

失控的天朝

《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作者:张宏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帝”两个字,包含了解读中国社会的大部分密码。

《中国崛起》作者:张剑荆

怎么当个明白人

《清醒思考的艺术》 作者:[德]罗尔夫·多贝里

《明智行动的艺术》 作者:[德]罗尔夫·多贝里

《人人都爱经济学》 作者:王福重

谁杀死了罗马人

《沉思录》 作者:[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

《罗马人的故事》作者:[日]盐野七生

反腐到底反什么

《饥饿的盛世》 作者:张宏杰

《道咸宦海见闻录》 作者:张集馨

《潜规则》 作者:吴思

阴谋,是可能的吗?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 作者:铁戈

《荒漠之岩》 作者:铁戈

《市场的力量》 作者:李子旸

第四篇:罗辑思维2014-06-07-能力

安全感才是最不安全的事

2014-06-07 水湄物语 罗辑思维

安全感才是最不安全的事

作者:水湄物语

有个认识十年的朋友来找我,是跳槽的事。还没听3句话我就坚定地说,当然跳,干嘛不呢?他原来在一个传统行业做公关,一个公司待了六七年了,这个行业也就这样,死不了,活不好。新地方行业前景一片美好,新成立的公司人事斗争问题又小,领导正雄心勃勃,当然薪水翻番,各种公费跨国旅游的机会,我还真不明白我这朋友脑子怎么想的,居然还需要找我斟酌。

“我当然也是很想去的”,这话一听就有“But”跟着,果然“But,现在的工作比较稳定比较安全。”

“稳定你个头”,仗着十年老友的身份,我说话一点不客气。“你们那行业,你们公司都算混得好的了,别家更惨。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在行业内跳槽,几乎不可能。新的行业发展蓬勃,你做个一段时间,随便去哪家竞争对手的地盘都是香馍馍。”

“But,这个新行业我完全不懂。”

“人家都敢招你,你有什么干不了的。别说你做的是公关,哪一行区别不算太大,就算是让你操刀子给人隔双眼皮,为了高薪你也应该拿小兔子小老鼠做实验,然后拍着胸脯说老子可以。”(当然,我不确定小兔子小老鼠到底有没有眼皮)

“But,可能会很辛苦。”

“当然会比现在辛苦,不过你都三十好几了,过几年公司一裁员,加上你老婆现在还没工作你上有老下有小,那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辛苦。”结果当然不必说,其实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既然选择找我商量,不用说,他内心深处早就是做好决定了,无非是希望我再骂几句,坚定信心罢了。

还有一个故事。另外一个认识的人,跳槽的时候面临2个机会,一家是比较新的电商,一家是惠普。周围的人口水说尽说那家创业型的电商机会好。可是因为是女生,依然决然去了比较稳定的惠普。这事儿还没过1年了,现在好,惠普全球大裁员1万多人,她这种刚进去的估计就是第一批被劝退的主儿。

真正的职业价值来自于什么地方,有些人当然会说知识和能力,也有人会说人脉关系什么的。在我看来,你的职业价值来自于你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资源稀缺性。

在稳定的行业和职位上,除非是公务员这种半垄断性质的行业,否则你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你很容易被轻易替代。说难听点,我那个朋友之所以在传统行业六七年安安稳稳,那是因为根本很少人愿意去那个位置去替代他。而一旦有需要,他立即可以被替换掉。而在新兴行业,由于从业人员少,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更少,而整个行业需求又很大,因此,能力不是十分出众的人也得以脱颖而出。

有很多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创业公司,顶头上司的能力根本没有自己强,因此觉得忿忿不平。嘿,千万别,那是因为你的顶头上司当年没有把稳定和安全感作为借口,他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得来这份收益。而你呢,因为追求安全,所以只能落于他手下干活。

身边的小故事,引发的一些小感慨,不用再写总结陈词,相信大家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反过来,你当然可以说,甘冒巨大风险的人都已经死了,没错。不知风险所在盲目冒进的人确实也可能死掉了,一个硬币总有两面,我说的是这一面。

在原始社会,那些觉得不安全的人,拼命让自己跑得更快,力量更强大。而那些追求安全感躲在洞里的人——我猜他们的基因应该没有遗传下来吧。

文章是“知识拆迁队”熊英从豆瓣网上刨出来滴。

罗胖曰:

这篇文章就最后一句不对。

反倒是那些追求安全感的原始人更容易把基因传下来。

否则,那些鼹鼠般的人怎么会到处都是?

否则,那些社会底层的杰出者怎么能够利用社会转型轻松登顶? 否则,那些敢于走出洞穴的人怎么会那么轻易地成为人中龙凤? 他们成功地成为平常的大多数,我们才能平常地成为成功的一小撮。——这句写得真好。啦啦啦。。

第五篇:罗辑思维2014-06-08-自由

枯燥是旅途最迷人的部分

2014-06-07 张向东 罗辑思维

枯燥是旅途最迷人的部分

作者:张向东

选自作者新书《短暂飞行》

骑长途是一种仪式,就像信徒的朝圣,修道者的冥想。

每日漫长的公路,让骑车的人逐渐安静下来。没有人认识你,即使和你最密切的人,也都远在几千、几万公里之外。没有了身份,摆脱了联系,忘掉了工作,就连你的名字都和你没有了关系,你什么都不是,你就是一个在骑车的人。你只有一辆自行车,一个背囊,一支水壶,和没有尽头的公路。这是你在此时此刻的世界上拥有的全部。

你终于变成了自己,完完全全的自己。

你摆脱了地球重力,脱离了现实世界,就像一次短暂飞行。在那个时候,你可以看到你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只会是最根本的问题。你想得纯粹、直觉、深入,就像飞入太空,又像潜入深海。周围安静极了,只有齿轮咬合、链条传动、轮胎磨擦的声音。

“可能等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对孤独的厌恶就如同想要生存的本能一样理所当然,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就不会费神创造什么字母表,或是从动物的叫喊中总结出语言,也不会穿梭在各大洲之间—每个人都想知道别人是什么样子。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的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

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20世纪,女飞行家柏瑞尔·马卡姆(BerylMarkham)在她唯一的作品《夜航西飞》(West with theNight)中这么写道。如果把“飞机”换为“自行车”,也一样适合。

在新西兰骑车的路上,我读完了这本书。和这位一生热爱飞行和驯马的传奇女子比,描绘一个人和自己相处的感受,我不能如她万分之一的准确、优雅,只好照录。这些事情都是何其类似啊:徒步朝圣、静坐冥想、整夜驾驶飞机独自飞行、在大海中驱动帆船、长途骑行、写作……

枯燥漫长的旅途,会让你看到那个陌生人,那个离你很远的自己。多骑几次,你会有一些变化:不再不停计算到达的时间,不再烦心天气,不再觉得疲累,不再畏惧上坡,不再害怕下坡,不再不停地查邮件,不再想着拍照,呼吸变得均匀,上坡变得轻松,树的不同、海的颜色变化在你的感受中变得敏感。

你开始和自己说说话,而那些话,你从来不会说给别人,永不会说给别人。

慢慢地,你开始享受那样的时光,你学习与自己相处,学会回答那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再往后,那个和你并肩而行的人与你合二为一。你就像习惯飞翔的鹰适应了自己,在漫长的旅途中以单调的频率踩踏着自行车独行,而城市生活中那个焦虑忙碌的自己是多么可笑。你会知道,枯燥才是旅途最迷人的组成部分。

你会爱上枯燥。

那些枯燥,只是看上去的单调。

你在山里骑,山里千姿百态的树就都是你的;你在海边骑,海那变幻无穷的蓝就是你的。有时候,停车在某个大坡的转弯处,看看周围安静茂密的树木、各种姿态的花草,我会觉得羞愧,它们陪伴我一路,我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它们都是有来处的。

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根草,都是一本植物史。它们也有去处。

有的树可以无限制生长下去,几代旅行的人经过。回到家乡,子孙辈出,它还在原地自顾自发枝散叶,有的花草来这个世界,就轮回一个寒暑四季,春天来生,秋季末枯。

人们开出一条道路,穿山而过,只为从一座城市去另外一座城市。偶尔有一天,我骑车而来,经过这里,遇到这些一生都站在原地的生命,满心都是敬仰和羡慕。

沿着海骑,会发现蓝。海的蓝有太多种。早晨出发前,是浅绿的蓝,晕开来的蓝,那种蓝,带着清新。上午的蓝,是轻盈的蓝,带着点点幻梦,跳跃着。中午的蓝,是深蓝,站在高处看,能把整个人连同脚下的山,溶进去。下午的蓝,被阳光照射成不均匀的镜子,一片蓝,一片白,一片深绿。等到临近晚上,海的蓝,变得庄严。深夜,海就和星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神秘的世界。有时候住的小镇离海不远,从餐厅回酒店路上,听见海浪一波一波冲刷海岸,像一个神秘巨人的一呼一吸,我就走在它的枕边,脚步都变得小心翼翼。

罗胖曰:

用以下几种方式都可以完成和自己的对话——

1,枯燥单调的行为。

2,深入玄远的冥想。

3,长久持续的病痛。

4,喝点酒。。这些方式都会让你意识到——身体是框定自我的牢笼,是盛放灵性的容器,是必须接纳的现实,是达成自由的介质。

下载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辑思维2014-06-09-演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罗辑思维2014-06-03-自由

    阴谋论的心理逻辑 2014-05-28 武志红 罗辑思维 阴谋论的心理逻辑 作者:武志红 模糊中,蕴育着各种可能性。但是,模糊中藏着的各种可能性,会让人不安、难受,最极端时,会让人有失控感......

    罗辑思维2014-06-12-用心

    那些认真看待自由的人 2014-06-12 杨照 罗辑思维 那些认真看待自由的人 作者:杨照 我在1981年考进台湾大学,就读历史系。注册那天很开心的是领到了借书证,更高兴的是到了文学院......

    《罗辑思维》_罗胖推荐书目

    2 拒绝逃离北上广 见识决定命运《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闲看水浒》《城市文化》 3 中日贸易 如何爱国《贸易造就和平》《帝国的回忆》《三帝国的兴亡》 4 回应质疑 罗胖的......

    罗辑思维的成功

    罗辑思维(中国知识性脱口秀类栏目)罗辑思维,国产知识性脱口秀类栏目,属于自媒体新秀,其包括微信语音、视频、线下读书会等具体互动形式,主要服务于80、90后有"读书求知”需求群体,......

    罗辑思维读书感悟

    “罗辑思维”读书感悟 最早关注罗辑思维是在2012年,《罗辑思维》是一档知识性脱口秀栏目,由央视《对话》节目前制片人罗振宇发起创办,其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

    《罗辑思维》读后感5篇

    《罗辑思维》读后感本书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罗辑思维》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罗辑思维2014-06-05-数字

    妓女为啥不用安全套? 2014-06-05 同人于野 罗辑思维 妓女为啥不用安全套? 作者:同人于野 哪怕媒体再怎么宣传安全套对防止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意义,哪怕安全套变得非常便宜而且很容......

    感悟罗辑思维[推荐5篇]

    有一种感情叫做彼此不论远近亲疏,不论身份地位,不论长幼尊卑,不论美丑妍疵; 有一份相守叫做志趣相投,价值观一致,热爱学习,愿意成长; 有一种交流叫做虔诚守候,悉心聆听,素昧平生却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