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政治备课组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和谐教学”理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协作、交流、共享、提高”的原则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
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的指导,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构筑学科内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以及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实际,努力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德育性和趣味性,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
二、工作设想
1、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
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点,把握考试方向。认真研究考纲规定考试的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查的知识范围、考试的基本题型及要求;分析考点,明确每个考点的本质,了解考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规范过程,优化教学环节
一模后的复习:
首先,立足教材,认真梳理知识,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人为本,坚决、踏实地抓好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经常以提问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回答不好的同学要求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去掌握。
其次,要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时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重视网络化复习,注重学科内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联系和综合。具体如下:
(1)通过这轮复习,使教学内容主题化、综合化,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和研究,以专题知识的复习带动基础知识的巩固,最终达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力争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弄清来龙去脉,了解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何发展,注意解决对策,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3)专题复习仍实行教学案一体化,并增加一定量的练习,在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4)强化训练,精选试题。在高考的最后阶段的复习过程中,结合近几年来文综测试反映较好的试题,进行思维过程的训练,熟悉高考文综试题的命题思路,领悟试题的设计立意、设问角度、答案组织等关键环节。通过练习查漏补缺,掌握答题规律、技巧,提高应试能力。每次的考试卷要经过认真筛选,按时批改,及时讲评,而且要讲得精,评得透,做到举一反三。
(5)加强对学生答题的训练,提高应试水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规律的把握,同时要训练学生答题的格式,书写,答主观题要做到术语化、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得分。要想办法让学生有能力拿到更多的分数。
(6)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明确高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高考目标。
(7)关注高考信息,洞察高考方向,吸收各方面的信息,及时把握高考的走向,以便指导自己的复习工作。
我们相信通过本组同志的努力探索和创新,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层次和水平,在今年的高考中,政治学科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高三政治备课组
第二篇:2010—2011学年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备课组教学计划
高三政治备课组张幸彩
2011年的高考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年高考,与往年的高考相比,无论是考试范围、考试方向、试题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制定本计划如下:
一、教学内容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二、教学重点
通过近几年高考试题分值比重分析发现,经济、哲学模块知识所占比重较大,政治模块知识次之,且学生的在经济、哲学模块上十分较多。因此在教学过程,复习重点我们会放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上。
三、教学进度安排
1.2011年1月中旬,第一轮复习。分模块复习,习题巩固,模块测试,另有月考。
2.2011年2月-3月,学科内专题复习,如消费专题、市场价格专题、经济专题等,再次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学科内综合题训练,测试巩固。
3.2011年4月完成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时政热点带知识。
4.2011年5月完成第三轮复习。以模拟训练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反思,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延伸;
形成思维链,促进对问题的探究,寻求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严格纠错,以达到规范、正确解题。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考试大纲》,准确把握考向。
2、落实“双基”,夯实基础,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理解教材知识点。
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从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角度去分析、去思考、去解决热点问题。
4、精选复习资料和试题,增强复习的实效和针对性。重视每一次综合检测与讲评,有发必交,有交必改,有改必评。
5、培养学习习惯,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精讲巧练。强化学生模拟训练,着重题型训练,归纳总结高考试题题型与解题方法技巧,进行变式演练。
6、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有效地探索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7、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第三篇: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计划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web.5ykj.com/zongxu/33295.htm
一、总的思路与要求
以高考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根据高考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复习,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能力,克服在考试中知道的记不起,会做的答不出,能得的分得不到及低能、低速型失分的缺陷与障碍,从单一知识型备考型向科学方法型全面素质备考转变。具体讲:
1、以培养提高考生的学习方法为根本。考能力知识是基础,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方法具有根本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应把培养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高考中这失分那失分,根本原因是学、练、考不得其法。
2、以全面培养素质为目标。指导学生以全面的联系观点抓学习,在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开展身心保健活动,又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文化学习兴趣与效率的不断提高。
3、以考生为主体。考试中取得成功取决于考生自己,讲方法、练素质,也取决于学生积极性,在政治课教学复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总之,要引导学生抓住根本,把握方法,跳出题海,提高效率。
二、复习进度计划
根据学生实际及政治高考的能力要求,政治课复习要坚持全面掌握知识,注重能力提高,努力增强素质,采用三轮复习方法。每个阶段确立一个重点目标而又互相兼顾。
(一)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对高考考点逐一落实。(2008年9月—2009年1月)
1、识记全部知识点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知识点要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经济的原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其它商品经济的异同,市场经济及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的特殊性。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市场发挥对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条件、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什么是经济效益与它的衡量标准等。即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难点、薄弱环节。
2、将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按照其内在联系系统化。内在联系包括单元内知识的联系,单元之间的联系,学科内知识的联系及文综内相关知识的联系。复习知识点以内在联系为线索,而思考内在联系又以知识点为立足点。
3、对每个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与观点进行归纳,启发学生自己指出疑点,解决疑点,只有发现疑点才会深入钻研,才能加深理解,有效堵塞知识上的漏洞。
第一轮复习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不对高考知识考点逐个落实、理解、过关,知识体系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注:鉴于09年高考方案还没有最终敲定,一轮复习结束后会根据高考方案做适时调整,对选修模块再做补充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即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触类旁通,坚持知识点与实际相结合。(2009年2月—4月)
近几年来,高考题的知识跨度在增大,考点跨学科的试题在增多。因此,如果考生不在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就不可能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待同一个问题。
此阶段以十到十三个左右的专题进行知识的全面深入系统与综合性的复习,并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以知识点统率实际问题,又以实际问题说明知识点,(三)第三轮复习就是瞄准高考、掌握技巧,重点训练。(2009年5月—6月3日)这段复习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训练:
1、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熟悉高考题型与读题、审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2、进行各项题型的专项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认真总结、归纳。
3、联系社会热点进行强化学习训练,如关注民生问题,2008年奥运会问题,台湾局势问题、朝核问题,中共十七大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时事政治,瞄准高考动态,进行综合模拟训练。对各类试题、资料、信息以我为主合理筛选,并对其参考答案认真审核,坚决杜绝对个别试题答案的死记硬背,用死答案去对付活试题是没有用的。
第三轮复习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网,再到学会正确撒网的过程。
三、方法与注意问题
在这三轮复习中,需要解决、处理好九个方面的问题。
1、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对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必经全面掌握,因为没有一定的数量就没有质量。如国家:要把握其阶级性,主权性,历史性问题,国家性质与职能的关系,国体与政体的关系等。
2、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如对国家,还要掌握与民主、政治、民族、宗教、国际关系之间的关系。
3、注意知识的融通性。如注意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历史、地理多方面之间的渗透性,主要是方法论的渗透,并紧密联系时政热点及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4、培养学生阅读与思考统一的方法。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动口、动手、动脑,多思考、多质疑,不动笔墨不读书,凡读后必须要有所启示、收获、提高。
5、重点突破与一般的统一。指导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学习,对知识既要重点突破,又要兼顾一般,即重点是两点的重点,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6、培养考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要求考生订好个人的复习计划,注意计划的科学性,做到五个结合即个人计划与高考考点相结合,重点与一般及薄弱环节相结合。个人计划与学校计划相结合,学习任务与自己可承受的限度相结合,学习与休息锻炼相结合。
7、指导考生,认真研读,高考考试大纲,注重单元复习,夯实学科基础要提高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自觉性,主动性,就必须要求考生认真解读考试大纲,明确《考纲》规定的各项能力与要求。复习时一定要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中心,特别重视政治学科内的单元复习。
8、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现实热点中筛选有价值的,可能考查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
9、培养与提高应试能力。努力提高四种能力,即①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② 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③ 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④ 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
四、资料配备及保优补差工作
09年高考是安徽省实施新课程的第一年高考,在资料上我们选用了安徽省自编的较有权威,实用性较高的《第一方案》作为第一轮复习的辅助资料,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会结合09年高考的时事热点权威的高考教学书。
另外,我们学校是普通高中所以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他们在高三一年政治成绩有所提高,尽可能做到使政治成为挣分学科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web.5ykj.com/zongxu/33295.htm
第四篇:第二学期高三数学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教学安排
第一轮全面复习已经进入尾声,立体几何与高三选修内容准备在3月20号左右结束,也就是第一次月考之前结束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结束之后,就开始专题复习,分三块内容:函数与导数、数列与不等式、解析几何。主要是一些典型例题和相应的配套练习,当然其中也包括其它未复习到的内容,如解析几何专题中的配套练习中包括立体几何、计数原理与复数、概率与统计。5月初开始综合训练,做一份与考一份,并且留时间让学生回顾与总结,看已经做过的综合试卷。5月底是考前指导。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离高考还只剩100天左右时间,学生基本上能够自觉地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老大难问题还是经常出现,就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高考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可以拿到基础分,难题也可以尝试拿点分。提高选择题与填空题的得分率,解答题前3题尽量拿到多数的分数,最后2题也要去得点分,而不能是空白。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合作与交流,每周四开一次备课会议。专题复习与综合训练结合,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思与总结,看已经做过的综合试卷。最后是考前指导。平时还注意与学生心理的沟通,经常与学生交流,加强心理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第9章
立体几何复习
高三选修
极限复习
导数复习+综合试卷练习
月考以及分析
专题复习
函数与导数专题复习
同上
数列与不等式专题复习
同上
月考(宁波市模拟考)
解析几何专题复习
同上
综合试卷做与考结合
同上
考前指导
最后冲刺迎接高考
第五篇:高三政治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政治教学计划
崔欣然
一、指导思想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研究、实施有效教育,强化教改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注重研究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二、教学进度安排:
1、第二次月考前(2月8日—3月1日):复习完必修内容(必修③④)。具体安排:2月8日—14日必修3《文化生活》2月15日—3月1日必修4《生活与哲学》
2、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时间:2014.3月-2014.5月
第一阶段3月-4月(知识专题复习)
第二阶段4月-5月(时政专题复习)
目标: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完善体系。要求: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使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教学方法:采用以专题讲座为主的复习形式。通过专题讲座的复习形式,辨析每个知识板块的基本要领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深化主干知识。
3、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应用能力提高
时间:2014.5月-2014.6月
目标:学科渗透,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
要求:本轮复习是考前的冲刺阶段,本轮复习要做到:(1)立足学科内综合,加强学科间渗透,坚持一周一次学科综 合考试。(2)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4、第四轮复习(综合复习):历年真题解析
时间:2014.6.1-高考目标:了解高考动向,掌握规律要求:做最后的冲刺提高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标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将其准确地贯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2、提高课堂效益。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一定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3、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4、提高教学针对性、加强个别辅导。分优生、边缘生、专业生三种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辅导计划。
5、在认真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同组内同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