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5:0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

问题的调研报告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新教电[2010]33号)文件精神。我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立即成立了塔城地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于9月13日召开了地区招生委员会成员单位座谈会,安排确定各样本县市的样本学校和样本学生及样本家长。要求各样本县市严格按照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工作的要求开展各项调研工作,紧紧围绕高考日期是否有必要调整,理由是什么?不调整的利弊是什么?如调整是否从现在的每年6月7、8日调整到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

六、日,理由是什么?有什么利弊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区共抽样确定了4个样本县(市),12个样本学校,101个样本学生和样本家长,调查结果如下:

一、满意现行高考时间的安排。其中学生89人,家长 91人。

理由如下:

(1)每年6月第一周总有变动,考试时间也随之改变,人们对以往考试时间已习惯,日期固定,人们熟知,没有必要调整。

(2)时间固定,学生全部按照指定时间复习,便于学生

与有经验的人交流,更好的安排学习计划。

(3)高考时间合适,天气不冷不热,能让考生保持清醒 的头脑,时间改变与否区别不大。

二、不满意现行高考时间安排。其中学生12人,家长10人。

理由如下:

(1)希望高考早点结束。

(2)6月天气较热,使考生产生焦躁情绪,影响学生的 正常答卷。

三、同意将现行高考时间调至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六、日。其中学生36人,家长45人。

理由如下:

(1)正值6月,天气情况相对较凉爽,加之双休日,家 长和考生心情轻松,适合学生正常发挥。

(2)便于学校安排高考高务工作,设置考点的学校,不 影响高一、二年级的正常教学秩序,便于学校的整体管理。

(3)双体日考试可以减轻交通压力,减少了考生因赴考 而由交通阻塞引起的考试焦虑。

(4)便于家长陪考,家长也不必为送孩子赶考或陪考专 门向单位请假。

四、反对将现行高考时间调至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六、日。其中学生65人,家长56人。

理由如下:

(1)经过长时间的高考模拟,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了该时 间。

(2)调整时间不利于学校安排日常教学工作,每年都必 须不断地调整工作安排。

(3)家长们都深知这个高考时间,如时间调整由于家长 工作忙。是否影响到考生的后勤准备工作。

(4)调整的时间相差不过几天,没有必要调整。同时调 整到休息日无论是监考教师的选聘,还是其他各部门的协调都不很不方便。加班工作如要求付双倍工资费用。监考费和各项组考费用很难发放。

根据此次的调研结果,有89.1%的学生和家长比较满意现 行的高考时间,有10.9%的学生和家长不满意现行的考试时间。有40%的学生和家长同意将考试时间调整到6月的第一个星期

六、日。有60%的学生和家长不同意调整高考的考试时间。因此根据我区的调研结果,普通高考的考试时间不宜调整。

塔城地区招生办二O一O年九月十七日

第二篇:支部调整问题调研报告(写写帮整理)

今年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央要求总结先进支部的工作经验,找出后进支部存在的问题。

民革xx市委会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时,注意到原有的基层组织状况与现在民革的职责、任务产生了矛盾,必须加以调整,以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鉴于这个原因,他们谈了自己的思考及实践,值得介绍。

民革xx市委自1996年换届以来,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支部是市委会工作的基础,只有支部的建设搞好了,市委工作的顺利开展才有可能,参政党的职能才能体现。根据实际情况,1998年对市区的10个支部进行调整,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支部调整问题的提出

1、民革xx市委原支部的状况

民革xx市委共有党员332人,分布在227个单位。按照工作的性质相同或相近和区域划分:勾13个支部、一个小组。党员平均年龄56岁,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共141人,占总人数的42%。在职人员中,50至59岁的占29.8%,29至49岁的占28.2%。有多数支部组织结构欠合理,例如有不少支部人数悬殊大,多则39人,少的仅9人。党员分布较广,开展活动困难较大,支部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民革xx市委的组织状况与民革职责任务产生了矛盾,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支部组织生活到会率低。例如:有的30多人的支部只到几人,有的党员由于学习不够,对形势认识不清,贯彻中共的方针政策及民革中央精神常常不到位,不能很好履行岗位职责,有损民革党员的形象。

②有的支部支委长期不团结,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组织本支部的活动,有的人甚至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错误,致使有的党员十分不满,提出要换支部,有的同志拒绝参加活动,甚至萌生了退党的念头。

③许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内容贫乏,活动形式单一,不能适应现阶段民革工作的需要;有的党员组织纪律比较涣散,长期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不参加支部活动。

④党员中有82位同志年龄都在70岁以上,行动不便,身体不适,多病而足不出户,难以参加支部的活动。

以上问题,与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责的要求不相适应,支部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调整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共十五大及民革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民革章程为依据,开拓进取,加强团结,增强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和两个文明服务。

2、调整的原则

基层组织的调整必须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民革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基层组织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有利于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

三、调整的步骤

调整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1、调整前的准备。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①成立由主委、副主委、秘书长、组织部长等组成的领导班子,领导调整工作的全面进行。这是调整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政治保证。

②深入支部、深人群众,大力宣传支部调整的目的及意义,广泛听取意见,统一思想,球得共识与支持,这是调整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思想基础;

③摸清党员的基本情况,做好登记工作,这是搞好调整工作的基础;

④依据党员情况写出调整具体方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征求意见,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到一些党员家中听取意见,请具有代表性的党员进行个别交谈,召开部分党员的座谈会。通过大量的意见反馈,对调整方案进行修改,使之更为符合实际。

2、基层组织调整方案具体实施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必须认真仔细,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发生。具体做法:

①在组织调整方案的具体操作中,根据区域划分支部,把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同志集中起来成立一个支部,由市委机关同志协助这个支部的支委开展工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条件成熟的先调整、先组建,逐个进行。经过8个多月时间的努力,xx市民革完成了两城区基层组织调整工作。

②严格按照民革章程要求,结合市民革基层组织的工作实际,确定支委候选人,我们自下而上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新支部的支委候选人的条件:一,在本单位工作出色,作风正派,有良好形象;二,热爱民革组织,热心基层组织工作,甘于奉献;三,具有一定基层组织工作经验,群众基础较好。

③组织部作好调整及组建支部的有关材料准备,包括候选人的简介、选举办法、选票等,以保证选举工作无误。

④调整领导班子,协助做好调整后新组建支部领导班子的分工,尽量做到人尽其才。

3、加强对调整后基层组织的指导和扶持。调整后的基层组织,因成员大多来自各个支部,大家都比较陌生,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这期间,加强指导,做好扶持的工作十分必要。市委会为此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举办新支委学习班,加强培训,提高思想认识。为此,市民革组织支委学习邓小平新时期的统战理论,学习《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革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民革新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及作用,明确了组织发展的要求,为今后开展基层组织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增强了党派意识。

②市委会的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参加组织生活,对支部工作进行指导。

③民革市委会对新组建的支部给予了经济上的扶持,拨给启动经费,支持新支部的工作正常开展。

四、调整后的效果

经过8个多月的工作,全面圆满地完成了基层组织调整,取得了预期效果。

1、组织结构合理,两城区原9个支部调为8个,每个支部人数均为28-31人,平均年龄(除老年支部外)约为48岁。知识结构及党员的政治安排情况趋于合理,老、中、青党员人数几乎相等,有利于支部工作的开展。

2、领导班子团结,民主气氛浓。因新的支部班子成员来自于原各个支部,他们之间无旧矛盾,又是本支部党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一定群众基础。他们工作热情高、干劲大,有抓好支部工作的共识,所以思想统一,感情融洽。他们善于征求党员的意见,根据民革市委会的工作要求,制定支委及党员定时活动的制度及内容,特别是支委定时召开联系会,商量工作,使支部工作有序进行。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显示新支部团结、民主的新气象。

3、工作思路新,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逐渐丰富。支部的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要提高党员的素质,树立好民革形象,重点应加强思想建设及组织建设,他们把学习、交流和深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内容及形式不同的支部活动。例如:有的支部自己编写学习材料,供支部党员学习。大多数支部还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联谊活动,请xx市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的先进分子到支部作报告等。这些组织生活的内容及形式有一定变化,不仅调动了广大党员的参与积极性,而且使支部的组织生活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由保守型向开放型转化。

4、支部的到会率有明显的提高。原支部的到会率为五分之一左右,现在一般支部的到会率为三分之二,有的支部超过五分之四。

5、新支部领导班子团结本支部的党员,并关心他们的疾苦。到党员家拜访,加强了解,帮助同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

五、巩固调整后的成果,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1、加强学习,注重自我教育。

2、支部组织生活必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3、积极引导,正确指导支部搞好社情民意的收集工作,体现参政党的作用。

4、协助支部策划适当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5、加强横向联系,开展交流活动,增强民革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第三篇:我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斗争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新的反腐形势和领导干部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原因,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有待在今后实践中加以改革、完善和强化。9月18日至23日,在张瑞书记带领下,我们调研组一行四人先后到洋河、中扬、屠元、郑楼、仓集、陈集五个乡镇就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基层纪委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走访调研,认真听取了基层纪委书记的汇报,座谈了解了基层纪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把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基层一些领导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而平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没有真正把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没有得到准确定位和很好落实。

(二)纪检监察干部兼职多,不利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在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存在有一定的弱化现象。基层纪委书记兼职太多(例如中扬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克民兼职数达到8项之多),工作精力不足,顾此失彼,加之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大部分基层单位没有相对固定的、专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基层查办案件工作,削弱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本职工作,以至有时只能忙于应付。

(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还需继续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中,仍存在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由于岗位调整、人员经常变动等原因,不但造成工作脱节,而且易使干部产生“干纪检是暂时的”等消极思想,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四)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执纪环境导致畏难情绪。当前,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有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少了几分底气。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最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了。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

二、原因分析

(一)考评体系不全,缺乏工作量化质化标尺。目前我区对基层纪委书记的绩效考评只有从每年一度的本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百分量化进行考核,对其本人具体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以及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情况没有更加详细的考评办法,容易造成“干”和“没干”一个样,工作没有积极性。

(二)工作环境不优,容易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部分基层主要领导存在求稳怕乱心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损害当地形象,从而造成基层纪委书记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怕这忧那,不敢大胆放手开展工作,更难以有所创新。

(三)工作精力不足,导致“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目前我区基层纪委书记兼职过多,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究其原因,一是乡镇机构改革人手不够,误认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平时没有什么案件可查,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二是提倡分工不分家,纪检监察工作与其他工作也应不分家,基层纪委书记直接兼管几项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三是纪检监察机构是管人、执纪的,说话有分量,所以往往不分谁主管,就简单地把一些本不该纪委管的事交给纪委去处理。

(四)监督制约不力,造成工作开展力度较弱。当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不完善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容易导致基层纪委书记无法与无力加强监督工作。由于乡镇纪委必须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其实质就是纪委书记必须接党委书记的领导。另一方面,纪委书记都承担有一定的包村经济工作任务,又造成了在经

分调动起来,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建立严密的绩效考评体系,严把实绩关,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使考核结果尽可能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考核评议工作一定要把政治表现放在首位,同时要注重干部业绩考评,实行目标化管理。要以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责任、注重业绩考评为着力点,按照责任目标、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奖惩“四位一体”的思路,不断完善修订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细则等各项工作制度。对查案办案、执法纠风、宣传教育、源头治腐、信访调查等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平时检查与年终检查验收相结合、干部自我测评与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进行业绩综合评分排位,其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奖罚一定要分明,要拉大档次,并与评奖相结合,与晋职晋级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内在积极性。对那些理论基础差,实际工作能力低,又缺乏上进心并且不热爱这项工作的干部,应调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第四篇:区安监局关于开展“办事难落实、问题难解决”调研情况报告

XXXXXXX区安监局关于开展

“办事难落实、问题难解决”调研情况报告

区软环境建设办公室:

根据XXXXX区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办事难落实、项目难落地、问题难解决”调研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临翔区安监局关于“办事难落实、问题难解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的困难问题

当前,在现实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中存在如下困难问题:

(一)安全生产立法滞后,配套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

《安全生产法》2002年出台至今,全国人大、国务院、省、市、区相继出台配套的法规政策,到目前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已有70多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执法部门权力很大,但由于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法规政策制定滞后,一些事项有法律依据但是没有处罚原则和标准,弹性较大在实际操作中执法被动。这给安监执法的工作力度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地方的安监执法部门在具体的执法中,对于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往往难以是从。

一是安全生产立法工作仍然滞后。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安全生产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制度性、体制性、技术性、工艺性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远远无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生产现状。安全生产立法的滞后,导致了在现实

—1—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中“无法可依”。

二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修订不及时。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产在不断进行,安全管理也随之更新。欧美国家和日本属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前仍在不断修改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然而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的修改、完善和更新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70 年代甚至建国初期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虽然当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虽然已制定修改一部分,但仍然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三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往往缺乏实际针对性和操作性。安监部门是2004年成立的新部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也是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新兵。受客观因素制约影响,目前我国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配套法规、细则和标准出台不及时,并且有些法规之间存在重复和交叉等现象,影响了执行效果,有些规定不具体、不明确、含糊、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其中,对于较大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区分划定上仍旧存在歧义。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程序制度建设不够规范,对立案、备案、听证、复议等没有具体可操作的规范。此外,许多法规、规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刀切”的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法规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都限制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

(二)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安全监管职能有交叉,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一是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主体职责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界限不清。目前,政府、安监部门、企业对安

—2— 全生产的职责仍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偏差和误区。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主体,安监部门及其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具体行使安全监管职能,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但目前,作为安全监管一线的安监局仍采用“保姆”式的检查方式,代替生产经营单位查隐患,找问题,代替企业去抓安全、查隐患,在以检查代替监管的同时,不但没有落实监管主体的责任,也让企业无处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旦发生事故,两个主体责任都无法交代,都要被追究责任。

二是安全监管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不清。目前,机构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一些政府职能还未理顺,执法队伍比较庞杂,住建部门、消防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都具有一定的安全监管职能,对同一行政相对人的多个安全执法机构的存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职能重叠。特别是对于煤矿监管这一块,职能交叉的情况更是突出。其中,安监部门负责除作业场所以外的安全监管,工信部门负责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以及相关证照的年检核实,国土部门负责对非法违法行为的监察,煤监局却又主管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对一些违法行为,不同的执法部门相互争权,竞相处罚;而对另一些违法行为,由于执法风险大、利益小,各执法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协调起来难度很大,很容易在某些方面造成监管缺位。很多应当查处的问题移交后没有回音,很可能是不了了之。同时,一些部门出于某种原因,执法不严格,面对隐患不深究,整改措施不敦促,轻易下达检查合格的结论,往往给我们安监部门的执法设置了障碍。在重大隐患整改和挂牌督办方面,部门之间不沟通、不了解、不通气,往往该挂牌督办的企业没有

—3— 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整改结束的企业却仍在“黑名单”之上。

三是安全生产执法力量不足,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执法人员短缺,诸多的企业,特别是煤矿和矿山企业让安监执法人员疲于应付。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是政府新成立的机构,基础薄弱,相当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健康等不具备执行监管职能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加之执法装备数量不足、设施落后,缺乏必要的监管检测设备,不能适应执法形势和工作要求,给安全生产事故案件的准确定性带来了困难,无法满足面广量大的执法工作需要。同时,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虽然乡(镇、街道)已建立安监站,但是所有安监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没有专职人员和编制,一定程度上牵扯了安监工作的精力。基层安监机构装备和经费无法落实,难以集中精力开展工作。

(三)企业安全文化薄弱,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企业安全文化未建立,仍旧很薄弱。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成长起来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参与全世界市场的竞争过程中,通过引进和学习工业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和经营理念,已经逐步拥有了自己企业文化,其中就含有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为目的的文化,要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安全生产方针,在企业建立预防型、科学型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各种事故应急预案,通过职工培训、企业宣传等种手段,—4— 提高职工的安全认识和安全素质,最终达到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最终目的。但是,已形成安全文化的企业目前仍然属于少数,有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有法不依、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特别是像临翔区这样地处西南边陲的新兴县区,企业“小散乱差”,企业文化无从谈起。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低,导致安全生产执法难。临翔区的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原始资本积累刚刚起步,企业规模小,设备设施比较落后,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比较低,安全工作只是跟着感觉走,凭经验办事,安全意识极其淡薄,根本谈不上安全管理。他们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么根本不知道,要么了解不深入,对相关标准也是糊里糊涂。由于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的淡薄,他们有的对执法人员指出的隐患往往置之不理,更谈不上整改措施的落实。

三是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从历史上看,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史的国家,并且目前中国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存在着“不学法,不懂法,有法不依”的现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中的新工种、新名词,大多数人民群众包括很多机关工作人员对于安监部门、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也仅仅只停留在口号阶段,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共建氛围无法建立。

二、“办事难落实”、“问题难解决”的具体情况

(一)“办事难落实”的具体情况

在具体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过程中,由于企业自身

—5— 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的不足以及外力干预的原因,仍存在行政执法不到位,“属地管理”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以XXX企业来讲,该企业成立至今仍未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到区安监局进行“三同时”备案,在无备案、无验收、无许可证、无资质、无教育培训上岗的情况下,自行使用甲醛等危化品进行生产。对此,区安监局先后该企业下达《告知书》,要求该企业甲醛生产项目在建设前必须向安全监管局申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审查不合格前不得建设;甲醛生产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请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合法领证前不得进行生产。但历次告知和检查后,泛华林业依旧无证生产。

(二)“问题难解决”的具体情况

烟花爆竹是国人欢度新春佳节的必备品,作为易燃易爆物品,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有相当严格的要求。但因市场规划、监管职能交叉、安全意识不强、人为“说情”等原因,烟花爆竹销售管理一直都存在乱摆摊设点、一证多点、无证销售、“一街红”等问题。在市场规划方面,因人员密集程度不同,某些路段一直是烟花爆竹销售集中点,众多的零售户聚集造成“一街红”,消防疏散难以保证。零售户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将原本设在定点店铺内的烟花爆竹摆放在外销售,很多原本不在该区域的零售户或者无证户也纷纷效仿,造成乱摆摊设点、一证多点、无证销售等情况。在监管方面,安监部门负责烟花爆竹证点的核查,城管部门负责乱摆摊设点的治理,工商、质监等部门负责对商品销售、质量的监管核查,公安、消防等部门负责燃爆、消防的监督。由于多头

—6— 并管,很多时候造成多头难管。加之人为“说情”,使经营销售管理更为棘手。

二、对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配套法规,保障《安全生产法》的有效实施

健全的法治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必由之路,最直接和有效的战略是对企业实施强制性的执法监督,尤其是对风险程度高、事故隐患突出的行业的严格检查和严肃处理。这一切,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支撑。迫切的希望国家、省级政府进一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细化执法监管监察职责职能,为地方安全监管执法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

(二)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综合管理职能,开展联合执法工作

安监部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也是各级政府安委会下设办公室所在,对于一些目前同一行政相对人归属多个职能部门交叉监管的情况,在现实执法监察工作中,一要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综合管理作用,对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规范其执法行为,保证执法到位;二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彼此之间常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问题,以提高监管执法水平,针对一些安全问题突出的行业、企业和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联合组织集中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执法活动,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保证治理到位,整改到位。三是密切与公安、检察、法院、监察、国土资源、—7— 工商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取得各方的工作配合和支持,使各方面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安全监察与多方监管相结合的新体制。目前,正在推行的联席会议制度,也是其中加强沟通交流的手段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推行一些更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大力推进联合执法进程。

(三)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加大执法力度

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种。在现实监察中,对不易引发安全事故,后果比较轻微的一般隐患,主要以说服教育和引导企业整改为主,即“事前”监管执法。凡是不整改或者拖延整改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职工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隐患,责令企业限期整改,逾期不改者,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采取停产停业的严厉措施,何时达标何时恢复生产经营,对安全隐患不整改的企业负责人要让其失面子、丢票子、挪位子,决不姑息。同时,积极与法院沟通协调,建立畅通的安全生产案件强制执行的渠道,确保有关处理及时到位,一旦有擅自开工经营或者拖延、拒不交纳罚款的事项,立即转交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保证安全生产执法的权威性和威慑力。

(四)注意细节问题,提高执法监管监察效力 一是要规范执法监察的流程。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二是要规范安全生产执法监察的语言。规范执法监察的书面语言,严格以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术语为准绳,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具

—8— 体实际,准确表述。三是要复查应及时进行。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5号令)第十六条指出,“整改、治理限期届满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自申请或者限期届满之日起10日内进行复查,填写复查意见书,由被复查单位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复查人员签名后存档。逾期未整改、未治理或者整改、治理不合格的,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四是要规范案件办理环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7〕193号)指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并调取其他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相关证据,做到证据确凿充分。仅有当事人陈述而无其他证据证明的,不得定案。依法调查取证,想方设法多方取证,既要做调查询问笔录,又要做现场勘验记录,还要寻求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多种证据。在收集证据时,注意突出证据的关联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五是要完善执法文书送达程序。《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5号令)第三十条对执法文书送达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送达文书应由受送达人签字或盖章。遵守这一规定,送达执法文书,首先要明确受送达人是法人、其他组织还是个人。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是个人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执的备注栏内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

—9—

(五)组建各级执法监察队伍,形成执法监察合力 一是尽快在县(区)、乡组建执法监察大队、中队,形成执法监察网络,人员、装备配置到位,保证必要的执法监察工作条件。二是按照管、监分离的原则,将执法监察职能剥离出来,由各级监察部门行使执法监察职权,保证监察队伍的执法独立性。具有独立执法职能的安全监察网络,比较容易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的发展。三是要把安监部门的权力和责任统一起来。安全监管既是工贸、矿山、危化、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主管,也代表政府对消防、道路、建筑、特种压力容器等行业实施综合监管,要把这两方面职责结合起来。从体制上加强自上而下“统”的力度。无论是服装、设备、人员还是执法、监察、协调,安监部门的上下级之间必须形成统一、一致、协调的工作格局。

(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企业安全意识 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破解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难题,还需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生产经营单位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一是大力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在保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的检查监督,保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实施到位,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新闻媒体、安监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安全法制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部门监督作用,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形成大力宣传安全法制,弘扬尊章守法的社会氛围。使企业自觉按

—10— 照法律办事,从业人员能够自觉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媒体舆论的引导和政府的指导,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固化“以人为本,规章至尊”的安全理念,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激励先进,鞭挞落后,使安全生产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自觉行动。

三、对“办事难落实”、“问题难解决”的对策建议

(一)“办事难落实”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依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做好执法监管工作,做好信息痕迹收集整理工作。同时,希望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部门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加大执法监督问责力度,减少外力干预因素,最大程度的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执法。

(二)“问题难解决”方面:充分发挥安委办协调作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合理布点,提高安全生产准入门槛,控制零售许可经营户数,加强举报投诉,强化执法监管,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问题。

XXXXXXX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二○一三年二月四日

—11—

第五篇: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调研报告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日益成为黄岩社会事业发展的难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企业老板等方方面面的建议意见。并赴外地察取经,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区政府曾多次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研究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切实承担起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重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辟各种渠道,以全是制公办学校随班就读为主,同时规范管理以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办学,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各中小学把接收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外来务工子女与当地子女混合编班,统一施教,镇东小学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状况进行调查,提出教育对策措施,促进外来务工子女在我区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如今年东浦中学安徽籍初三学生李波中考成绩717分,他回老家中考得了状元。

据统计,目前我区外来务工人员约为xx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xx%,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少年儿童xx 人,主要分布在城区、澄江、枫水、江口、高桥等地,其中公办学校接纳xx人(小学xx人,初中xx人),占 xx%,占我区公办学校学生总数的 xx%;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在校生 xx人,占总数的xx %。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前来我区参加经济建设的外来人口也将不断增加,因此,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学龄儿童也将保持一种增长的状态,据调查统计,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本地生源增长只有 %,而外来生源增长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学位将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紧张的状态。主要原因是:一是现有公办学校原设计规模过小,小学少的只有12个班级,多的也不超过 个班级。二是现有学校布局不尽合理。三是城区房地产开发过快,而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适龄学童的增长不协调,导致学位紧张。

外来人口的增长,在推动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区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与问题。一是增加了公办学校解决学位的压力。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公办学校因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超出学校原有的设计规模,扩大班额数来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使学校超负荷运转。如东城镇东小学原设计规模为12班,由于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不得不扩大到15班,且平均每班68—70人。二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外来务工子女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差,家庭教育相对薄弱,此类学生的思想品质,纪律表现和学习积极性都不如本地学生。而且受家庭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此外因班额人数的增加,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课堂教学,因此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办学经费不足。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办学经费主要由办学单位承担。按现行的收费规定,外来务工子女的借读费小学收取xx元(含杂费),初中收取600元(含杂费),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了主动减免政策,这些收费根本无法支付代课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办公经费。

二、我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做了一些工作,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我区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与问题。

1、思想认识有待统一。教育内部的认识还未达到创造条件开放所有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程度。教育外部就如何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氛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家庭状况的不同,怕子女在心理上受歧视,不愿送子女到当地公办学校上学的家长不同程度存在。

2、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政府有关部门,如公安、劳动、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建立统一的监管机制,对流动人口及子女的总体情况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特别是存在为数不少的流动人员,他们结构复杂,居住分散,来去自由,有关部门更是难以把握他们的行踪。即使进入政府监管的流动人员,有关部门也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传递渠道。

3、经费投入急需加强。近年来,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增长不足,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投入几乎为零,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没有安排专项经费。对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公办学校的建设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力度不大,解决他们的教师编制困难。区、镇两级政府及其它职能部门缺少对民办教育的扶持。一些地方校网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出现被擅自侵占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减损。

4、管理尚需规范。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个新生事物,缺乏规范的日常管理。特别是保障每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和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对出现的非法办学行为是“堵”还是“疏”,显得手足无措,有些慌乱。个别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通风采光不足,场地阴暗潮湿,缺乏安全意识,安全隐患很大。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明显,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考虑的不多。这些学校尚未建立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没有规范的学生花名册,只有学生及其家庭简况的临时记录单。

三、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对策措施

针对我区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特点,根据调研情况,特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认识,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一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流入地政府责任。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不是一种恩赐,不是一种额外负担,也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流入地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经济建设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留住孩子,就可以留住人才,留住人才就可以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只有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才能使他们免除后顾之忧,以更大的热忱投身黄岩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区建设。同时外来务工人员也是直接或间接的纳税人,他们不但应当得到与城里纳税人同等的待遇,而且作为弱势群体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他们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必须得到维护。三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如果我区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无法入学受教育,散落在社会上,不但给家庭带来问题,也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如果让他们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受教育,就能化不稳定因素为稳定因素和进步因素。四是区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有关办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必须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早日出台有关办法,明确有关政策界限和操作方法,在制度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是关系到黄岩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大事,应该把这项工作提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来认识,提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同时把它视为更高层面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适应入世新形势,尽快实现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齐抓共管,积极探索符合外来务人员子女教育特点的管理办法或模式。要切实整合各方面力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群体的合法权益,依法确保其子女按时入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与公安、税务、工商、消防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派出所、居委会联系,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全面调查摸底,弄清实际情况,使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化、有序化、法制化。首先,要对外来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制度,由公安部门登记注册,建立完备的流动人员信息资源库。其次,各街道、乡镇要定期对辖区内所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掌握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变动情况。第三,举办民工子弟学校,除了对举办者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外,对办学条件要提出明确要求。简易学校的设施条件可以酌情放宽。必须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按规定选用教材,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学生食宿或车辆接送的,必须经当地县级以上卫生、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审批,并提供有效证明。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具有“文化亲和力”的环境中成长,普遍希望到“自己的学校”去读书,以求得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平等。同时公办学校由于学额、经费等各方面原因,不能全部接纳外来民工子女,因此目前各类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有生存的空间。应当说,民工子女学校这种教育形式,倾注了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构筑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空间。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管理范畴,并在教学研究、质量考核、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指导,提高此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确保流动人口子女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年审制度,逐步完善对此类学校(班)的管理和监督,帮助他们规范办学行为。第四,对完全不具备办学条件,并未经批准的非法办学点,要坚决取缔。在取缔过程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及时妥善地安置、分流学生,以避免产生新的社会问题。第五是对学籍实行动态管理。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只要班级有学额”、“只要符合入学条件”,允许随时插班;“只要有正当理由”,允许随时转学。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单独建立学籍档案,入学时先建临时学籍,另外造册,学生转学时,学校出具证明并可由学生带走学籍,学生学业期满,学校可根据其毕业成绩,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

3、广开渠道,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区政府应统筹协调、整体规划,采取多种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开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绿色通道”。一是“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不能变,即“主渠道”是鼓励公办学校接纳民工子女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有责任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服务。要进一步挖掘公办学校的潜力,尽量安排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要切实负起责任,要确定本地专门招收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对在我区居往达三年以上的,凭暂住证、户口簿、计划生育出生证明、务工合同,实行市民待遇,免收借读费,外来务工子女想择校的,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可采取混合编班,或专门办民工子女班,积极鼓励优质学校举办以民工子女为对象的分校。二是可以将城区城镇薄弱学校改造、学校布局调整中部分闲置校舍、设施或经布局调整空余的学校,提供给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的学校使用。三是要适度发展专门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民办学校,即以“民办”学校为补充。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适度发动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允许异地教育行政部门、其他社会力量以跟踪办学等方式依法举办专门招收民工子女的学校(班),但必须经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申办民工子女学校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但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要想短期内达到公办学校的水平是很困难的。我们首先要解决有的问题,再解决好的问题,特别是对东城、西城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较多,举办好的学校暂时有困难的地方,可以鼓励民间举办一些基本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可以采取民间办学,也可以采取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等办学形式,这样就可以减轻政府的办学压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些学校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安全、食品卫生等事故或举办者携款逃逸事件的发生。

4、大力扶持,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一是要增加政府的投入,这是第一渠道。目前,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投入是不够的,没有列入议事日程,没有专项经费。所以要增加对公办民工子弟学校的投入,还要对公办民工子弟学校实行奖励,以奖代补。二是允许民办民工子弟校按一定的成本收费,实行备案制。三是公办学校中对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可按规定分学期收取一定的借读费,但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也要主动实行减免。可试行“教育券”制度,即委托某个机构(如户籍管理部门)向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一定面值的“教育券”,民工子弟学校可凭收取的“教育券”向有关部门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教育券”的经费来源可采用政府财政拨一点、外来人员出一点、用人单位筹一点的办法解决。四是要从机制上做文章。整所学校为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或以民工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可积极采取改制的办法,按照国有民办或民办公助的形式来搞活学校的管理。五是要提倡社会的捐资办学。大力提倡机关、企事业、社会及公民个人向民工子女学校捐资助学。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必将成为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课题之一摆上议事日程,必将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下载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我区普通高考时间调整问题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调研报告

    我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调研报告 -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日益成为黄岩社会事业发展的难点。......

    区人大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调研报告

    文秘热线--资深的文秘专业网 www.xiexiebang.com 区人大党员干部作风问题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XX委组[XX]X号)的要求和部署,区人大机关党总支庚即......

    对我区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

    对我区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 中共汉台区委党校 代永琦 为了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为汉台区率先发展献计献策,我校调研组于三月中下旬深入我区“三镇两办四村”(铺镇......

    10级物流管理顶岗实习时间调整论证调研报告

    10级物流管理班顶岗实习时间调整 论证报告 为提高毕业生顶岗实习效果,强化校企对顶岗实习的管理,更好地贯彻职业教育“四个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精神,不断完善物流管......

    我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共5篇)

    关于我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斗争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

    我区烟草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我区烟草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我区烟草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30:5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我区烟草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我区烟草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

    我区社区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目前,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而作为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环节,作为居民群众的生活家园,作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和聚集点,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对于实现构建社会......

    我区烟草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浅谈我区烟草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烟草在我区自1974年试种以来已有35年的种植历史,特别是到2002年前,烟草的发展一直处在一个大的颠簸状态线上,1992年的大发展,导致那年种烟的烟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