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纺织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5: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麻纺织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麻纺织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

第一篇:中国麻纺织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

2013-2017年中国麻纺织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报告

我国麻纺织工业按其原料、工艺技术及设备特点,分别包括苎麻、亚麻、黄(红)麻,以及大麻、罗布麻、竹原纤维、剑麻等韧皮纤维和叶纤维纺织业。麻纺织工业是我国具有资源、生产和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天然纤维特色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3年,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利润总额为2.9亿元,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5.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99亿元。2003年,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总产值为106亿元;2011年,我国2000万元规模以上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为361.19亿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30.96亿元,累计实现销售产值为426.11亿元。全行业产销率为98.87%,产品销售比较顺畅,产销衔接基本平衡。出口方面:2003年,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出口交货值为23.9亿元。2011年,我国麻原料、纱线、织物和制品进出口总额为20.93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7.72亿美元,出口金额13.21亿美元;2011年,我国含麻服装服饰进出口总额为203.53亿美元,其中进口金额5.17亿美元,出口金额198.36亿美元。

《2013-2017年中国麻纺织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麻纺织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麻纺织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麻纺织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麻纺织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

第一章 麻纺织相关概述

第一节 麻纺织的基本概念

一、麻纺织的定义

二、麻纺织行业介绍

三、中国麻纺织历史

第二节 主要麻纤维概述

一、亚麻

二、苎麻

三、大麻

第二章 2011-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麻纺织业发展综述

二、中国麻纺织产业持续发展不断升级

三、中国麻纺织品发展由低档走向高端

第二节 2010-2012年中国麻纺织及麻制品行业运行分析

咨询电话:400-600-8596 1 010-86825756

一、2010年中国麻纺织及麻制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二、2011年中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三、2012年中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三节 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麻纺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麻纺织产业发展人才紧缺

三、中国麻纺织企业利润在减少

第四节 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的对策

一、中国麻纺织业发展的四大策略

二、中国麻纺织行业的发展对策

三、中国发展生态麻纺织工业的两大任务

四、中国麻纺行业发展的建议

第三章2011-2012年麻纺织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 麻纺织技术概况

一、麻纺织技术发展概述

二、麻纺织新工艺技术研发状况

三、麻纺用生物酶技术获得新进展

四、中国麻纺织工业技术与装备水平与其它纺织业的差距

第二节 麻纺织染整工艺

一、麻织物染整加工技术解析

二、麻织物喷射溢流染色工艺探析

三、改善亚麻织物手感整理的方法

第三节 麻纺业生物脱胶技术

一、麻纺织行业生物脱胶技术优越性分析

二、生物脱胶技术研发发展概述

三、麻纺织工业新酶法脱胶技术的优势

四、苎麻生物脱胶技术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

第四章2010-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相关经济数据分析

第一节 2010-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总体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全部企业数据分析

第二节 2010-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据分析

第三节 2010-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一、2010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二、2011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三、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数据分析

第五章2011-2012年主要麻料纺织概况

第一节 亚麻纺织

一、世界亚麻纺织看中国

二、培育亚麻纺织业的发展战略

三、亚麻纺织企业未来发展出路

第二节 苎麻纺织

一、中国苎麻纺织发展概述

二、中国苎麻纺织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苎麻纺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黄麻纺织

一、中国黄麻纺织业发展状况

二、中国黄麻纺织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中国黄麻纺织工业发展的对策

四、黄麻纺织产品的开发思路

五、中国黄麻纺织业前景看好

第四节 其它麻纺织

一、中国槿麻纺织品开发获得新进展

二、推动中国大麻纺织业发展的措施

第六章2011-2012年中国主要地区麻纺织产业的发展

第一节 湖南沅江

一、湖南沅江市苎麻种植及产业基本概述

二、湖南沅江麻纺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湖南沅江麻纺织工业发展的六大措施

四、湖南沅江麻纺织行业发展展望

第二节 江苏西渚镇

一、江苏西渚镇亚麻纺织业发展历程

二、江苏西渚镇亚麻纺织产业综述

三、2007年江苏西渚镇积极探索亚麻纺织产业升级

四、江苏西渚镇亚麻纺织产业发展战略

第三节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

一、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纺织业经济运行情况

二、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发展的对策

三、加快咸安区苎麻纺织产业发展的建议

四、咸宁市咸安区苎麻纺织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第四节 其他地区

一、黑龙江亚麻纺织业发展浅析

二、山东东平县亚麻纺织业发展状况

三、湖南益阳麻纺织产业提升的重点工作

四、山西晋城“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丝麻纺织工业列入发展重点

第七章2011-2012年江苏震泽麻纺织产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江苏震泽麻纺织行业发展概述

一、江苏震泽麻纺织产业集群浅析

二、江苏震泽全力发展麻纺产业历程概述

三、麻纺产业在震泽蓬勃发展的内外因素

第二节 江苏震泽麻纺织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江苏震泽麻纺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江苏震泽做强做大麻纺织产业的战略

三、江苏震泽麻纺织产业提升构想

第三节 江苏震泽麻纺织产业发展展望

一、江苏震泽麻纺业发展前景乐观

二、“十二五”江苏震泽麻纺织产业规划

第八章2011-2012年中国麻纺织行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一节 中国亚麻;亚麻短纤及废麻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二节 中国大麻;大麻短纤及废麻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三节 中国黄麻等纺织用韧皮纤维及其短纤和废麻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四节 中国亚麻纱线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五节 中国亚麻布进出口数据分析

第九章 2011-2012年麻纺织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 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新牟国际集团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三节 铜陵华源麻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四节 咸宁市精华苎麻纺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节 湖州振兴阿祥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六节 湖北银泉纺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七节 重庆市涪陵金帝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八节 东平洲际泰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九节 大竹县金桥麻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节 开原朝龙亚麻纺织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竞争优势分析

三、2011-2012年经营状况分析

四、2013-2017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第十章 2013-2017年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 2013-2017年中国麻纺织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麻纺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二、内需市场将助推中国麻纺织产业发展

三、2013年中国麻纺织行业规模预测

第二节 “十二五”中国麻纺织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中国麻纺织业发展的目标

二、“十二五”期间中国麻纺织行业发展的重点

三、“十二五”期间中国麻纺织业发展的量化指标

第二篇:中国金属家具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1-2015年中国金属家具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凡以金属管材、板材或棍材等作为主架构,配以木材、各类人造板、玻璃、石材等制造的家具和完全由金属材料制作的铁艺家具,统称金属家具。金属家具优势特点:极具个性风采,色彩选择丰富、门类品种多样、具有折叠功能、颇具美学价值、货品物美价廉。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金属家具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金属家具相关概述、中国金属家具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金属家具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金属家具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金属家具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金属家具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金属家具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金属家具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第一章 金属家具产品概述 第一节 产品定义 第二节 产品用途 第三节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第二章 中国金属家具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金属家具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金属家具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金属家具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章 中国金属家具市场分析 第一节 金属家具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一、2006-2011年我国金属家具市场规模分析

二、2011-2015年我国金属家具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 金属家具产品产能分析及预测

一、2006-2011年我国金属家具产能分析

二、2011-2015年我国金属家具产能预测 第三节 金属家具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2006-2011年我国金属家具产量分析

二、2011-2015年我国金属家具产量预测 第四节 金属家具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2006-2011年我国金属家具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1-2015年我国金属家具市场需求预测 第五节 金属家具价格趋势分析

一、2006-2011年我国金属家具市场价格分析

二、2011-2015年我国金属家具市场价格预测 第六节 金属家具进出口数据分析

一、2006-2011年我国金属家具进出口数据分析

二、2011-2015年国内金属家具产品未来进出口情况预测 第四章 金属家具主要生产厂商介绍 第一节 重点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重点企业2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重点企业3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重点企业4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重点企业5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六节 重点企业6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收入及盈利指标分析

三、企业资产状况分析

四、企业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五、企业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 金属家具行业相关产业分析

第一节 金属家具行业产业链概述

第二节 金属家具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生产情况分析

二、上游原材料需求情况分析

第三节 金属家具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六章 金属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2009-2010年中国金属家具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金属家具国内外SWOT分析 第三节 金属家具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存在问题

二、应对策略

第四节 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产品需求特点发展预测

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七章 金属家具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中国金属家具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金属家具SWOT分析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金属家具行业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第八章 2011-2015年中国金属家具行业投资的建议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金属家具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率对行业的支撑

二、金属家具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市场机会分析

第二节 金属家具行业投资进入风险分析

一、同业竞争风险

二、市场贸易风险

三、行业金融信贷市场风险

四、产业政策变动的影响

第三节 金属家具行业投资决策依据分析

一、行业投资前景

二、行业投资热点

三、行业投资区域

图表目录(部分):

图表:2005-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图表:2005-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表: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图表:2005-2011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表:2005-2011年财政收入

图表:2005-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图表:2011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亿元)图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图表:……

更多图表详见正文……

【出品单位】 中国报告网

第三篇: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ctcnn.com 2013-01-30 16:40:20 来源:劲旅网 作者:

近日,由专业旅游行业研究机构劲旅咨询与古村镇旅游门户网站中国古镇网合作撰写的国内首份<<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中国古镇旅游的现状做了深度的研究和分析, 并对古镇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客观的预测.中国古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中国现有19522 个建制镇和14677 个乡,其中,百年历史以上的古村镇共220个,分布在中国的24个省市。表1列出了中国24个省区市的古镇数量和所占比重。可以看出,浙江省古镇数量最多,有39个,而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和西藏最少,只有 1 个。排在前三位的是浙江、四川和江苏,古镇数量分别为39、38和23,所占比重分别为17.73%、17.27%和10.45%。排在后5位的省市的古镇数量所占比重均为0.45%。浙江、四川、江苏和安徽4个省份古镇数量累计比重占全国古镇总量的一半以上,为52.27%。

具体从古镇在东、中、西三大地带[1]的分布状况来看(见表2),我国古镇在三大地带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衡,呈东、西中递减趋势,东、西部分布数量相当。另外,如果将中西部地区古镇总量和平均数量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古镇数量是中部地区的2倍之多,而平均数量却为1.7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古镇分布不均衡,四川的古镇数量为38,在全国古镇排名第2,而内蒙古、甘肃等4个省份的古镇数量仅为1。

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传承是造成中国古镇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此外,古镇要想发展旅游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约束,如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产业政策、市场等,而这些因素在各省市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以资源驱动型、观光型为主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归纳起来共有以下5种类型:节事体验游、美食养生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总的看来,我国古镇旅游产品开发日新月异,但仍以资源驱动型和观光型为主,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其中,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市场高速发展,需求逐年递增,江南水乡古镇仍是古镇旅游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古镇旅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以周庄、同里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发展尤为迅猛。江南水乡的传统村镇旅游起步于198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区域的传统村镇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客源市场。2000 年周庄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147.5 万人次,同里 87 万人次,甪直41 万人次,乌镇于 2001 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当年接待游客数达 78.9 万人次。与江南古镇相比,以西递、宏村、渔梁为代表的徽州传统村镇的旅游接待人次较低。2001 年西递接待游客总量 27.08 万人次,宏村 20.09 万人次,2002年渔梁古镇旅游接待人数仅为1.99万人次,仅为周庄接待人次的1%、同里接待人次的2%。一项研究显示,近年来,江南古镇的旅游接待人次一直是徽州传统村镇的近20倍或20倍以上[2]。2009年,同里的旅游接待人次为363万,2010 年,周庄接待 游客 592 万人次(见图1),乌镇接待游客 531 万人次。

数据来源: 中国古镇网 劲旅智库

古镇旅游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旅游方式以“慢游”和细细品味最为适宜

一般而言,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旅游、休闲愿望也逐步增强,出游率大大增加。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古式建筑为载体,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的爱好者,因而,使得偏好古镇旅游的游客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游客群体的年龄结构间接反映了旅游者在体力、旅游兴趣、生活阅历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古镇旅游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旅游方式以“慢游”和细细品味最为适宜。因此,古镇旅游者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中老年为主,青少年相对较少,一般是随同前两类人群而来。

数据来源: 中国古镇网 劲旅智库

知名度不甚高的古镇,其客源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知名度较高、且旅游开发较早的古镇而言,其客源市场除了显示出距离递减规律外,还表现出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内地梯度递减的显著差异

对一般的知名度不甚高的古镇而言,其客源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客源主要集中在古镇所在省(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中性。例如,在一项针对成都古镇的市场调研中,来自成都市区及其周边的游客分别占调查样本总量的44.25%和37.63%,而四川省内其它地区和外省市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而对知名度较高、且旅游开发较早的古镇而言,其客源市场除了显示出距离递减规律外,还表现出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内地梯度递减的显著差异。例如,一项针对周庄的市场调研显示,周庄游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如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这些地方的游客占到访游客总量的比重为77.65%;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和7.35%。交通的通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古镇客源市场梯度递减的主要原因[3]。

短途的一日游是古镇旅游的主体,且多大选择周末出游

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呼应的。对于知名度较低的古镇而言,由于游客市场以古镇所在地及其周边的居民占较大比重,因此,短途的一日游是古镇旅游的主体,且多大选择周末出游。例如,在针对成都古镇旅游的调查中,成都周边短途一日游游客占出游总人数的3/4左右;而对于知名度较高的古镇而言,中途和远途的游客数量也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元旦”、“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出游的游客较多。

总的来看,我国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出游时间较为集中,中短途的主要集中在周末,远途的主要集中在各节假日,在主要的“五一”、“十一”长假期间,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旅游需求井喷的现象,这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通病,而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以及带薪假日的逐步推行,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将更加合理化。

古镇旅游的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存在五种主要的开发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社区开发模式和综合式开发模式。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古镇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旅游开发促进了古镇的保护和发展,然而古镇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题特色不鲜明,旅游开发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开发深度不足,空间竞争加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对当地社区的冲击较大,社会参与尚待提高等等问题仍然突出。

精细化、深度游、旅游地产化、产业集群化将成为古镇旅游的发展趋势

精细化是古镇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精细化。要定位明确、规划合理,深入考察,避免粗制滥造和杂乱无章;(2)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并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推动古镇旅游向集约化、品牌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提升古镇旅游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软实力”。(3)是实现古镇旅游的信息化,古镇不仅是观光的胜地,还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之一.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古镇要想让后可做更多的停留,进而带动更多综合,消费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无线网络是大势所趋。

深度游,就是指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古镇旅游中,对古镇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随着旅游者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往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方式已经不再受欢迎,游客更希望在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多做停留,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寻找它的“来龙”与“去脉”。

刚刚闭幕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未来十年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并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旅游地产发展,将会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大开发而更加蓬勃发展,打造通过打造特色古镇、以旅游的概念进行定位的城镇将不会是少数。

旅游业,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古镇旅游20年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为接下来的中国城镇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样板。与之前的工业化引导的城市化不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消费产业带动即内需型产业带动的城镇化。今后古镇旅游的发展将融合文化创意产品、农产品、收藏品等购物消费,文化体验、娱乐活动、运动康体、养生理疗、养老服务、会展培训、祈福修学等服务消费,内涵和外延将更为丰富,古镇旅游将呈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中国古镇网介绍:

为携程集团旗下专业的古村镇旅游门户网站、目的地整合营销平台。2005年中国古镇网成立,经过七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出版出版中国古镇游、中国古村游、中国古城游系列丛书,并与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及地方权威媒体深度合作,并与众多知名古镇深度合作,成为游客古镇旅游的第一资讯平台及古镇客栈首选营销平台。

劲旅网介绍:

劲旅网是中国领先的旅游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劲旅咨询旗下专业旅游财经新媒体网站,专注于挖掘和报道旅游业在产品、营销、服务、投融资、移动应用等领域的创新和实践成果,为旅游业者提供全面、深度的产业经济新闻报道和实效分析。劲旅咨询提供包括旅游产业研究、数据研究、市场调研、品牌建设等服务,专业专注服务于旅游产业中的在线网站、酒店及酒店集团、传统旅行社、景区、航空公司及国内外旅游局等行业客户,并为金融研究及投融资机构提供最为独家高效的旅游产业数据产品和咨询服务。旗下运营中国专业旅游财经新媒体网站-劲旅网。

第四篇: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时间:2013-02-01 20:11:

54来源:浏览次数: 17华东网我来说两句(0)

本条新闻标题:《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发布于2013-02-01 20:11:54,希

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发布。

近日,由专业旅游行业研究机构劲旅咨询与古村镇旅游门户网站中国古镇网合作撰写的国内首份《中国古镇旅游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对中国古镇旅游的现状做了深度的研究和分析, 并对古镇旅游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客观的预测。

中国古镇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但空间分布不均衡

中国现有19522 个建制镇和14677 个乡,其中,百年历史以上的古村镇共220个,分布在中国的24个省市。表1列出了中国24个省区市的古镇数量和所占比重。可以看出,浙江省古镇数量最多,有39个,而天津、新疆、内蒙古、甘肃和西藏最少,只有 1 个。排在前三位的是浙江、四川和江苏,古镇数量分别为39、38和23,所占比重分别为17.73%、17.27%和10.45%。排在后5位的省市的古镇数量所占比重均为0.45%。浙江、四川、江苏和安徽4个省份古镇数量累计比重占全国古镇总量的一半以上,为52.27%。

表1 中国古镇分布表

具体从古镇在东、中、西三大地带[1]的分布状况来看(见表2),我国古镇在三大地带都有分布,但分布不均衡,呈东、西中递减趋势,东、西部分布数量相当。另外,如果将中西部地区古镇总量和平均数量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古镇数量是中部地区的2倍之多,而平均数量却为1.7倍。究其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古镇

分布不均衡,四川的古镇数量为38,在全国古镇排名第2,而内蒙古、甘肃等4个省份的古镇数量仅为1。

表2 古镇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分布情况

自然禀赋和历史文化传承是造成中国古镇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此外,古镇要想发展旅游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约束,如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产业政策、市场等,而这些因素在各省市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

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以资源驱动型、观光型为主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归纳起来共有以下5种类型:节事体验游、美食养生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总的看来,我国古镇旅游产品开发日新月异,但仍以资源驱动型和观光型为主,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其中,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市场高速发展,需求逐年递增,江南水乡古镇仍是古镇旅游的热点地区

近年来,古镇旅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以周庄、同里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发展尤为迅猛。江南水乡的传统村镇旅游起步于198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区域的传统村镇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客源市场。2000 年周庄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147.5 万人次,同里 87 万人次,甪直41 万人次,乌镇于 2001 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当年接待游客数达 78.9 万人次。与江南古镇相比,以西递、宏村、渔梁为代表的徽州传统村镇的旅游接待人次较低。2001 年西递接待游客总量 27.08 万人次,宏村 20.09 万人次,2002年渔梁古镇旅游接待人数仅为1.99万人次,仅为周庄接待人次的1%、同里接待人次的2%。一项研究显示,近年来,江南古镇的旅游接待人次一直是徽州传统村镇的近20倍或20倍以上[2]。2009年,同里的旅游接待人次为363万,2010 年,周庄接待 游客 592 万人次(见图1),乌镇接待游客 531 万人次。

图1991-2012年同里和周庄旅游接待人次(单位:万人次)

数据来源: 中国古镇网 劲旅智库

古镇旅游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旅游方式以“慢游”和细细品味最为适宜

一般而言,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旅游、休闲愿望也逐步增强,出游率大大增加。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古式建筑为载体,吸引了大量的文化旅游的爱好者,因而,使得偏好古镇旅游的游客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游客群体的年龄结构间接反映了旅游者在体力、旅游兴趣、生活阅历和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古镇旅游以休闲和文化体验为核心,旅游方式以“慢游”和细细品味最为适宜。因此,古镇旅游者在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中老年为主,青少年相对较少,一般是随同前两类人群而来。

图2 古镇旅

游者年龄结构

数据来源: 中国古镇网 劲旅智库

知名度不甚高的古镇,其客源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知名度较高、且旅游开发较早的古镇而言,其客源市场除了显示出距离递减规律外,还表现出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内地梯度递减的显著差异

对一般的知名度不甚高的古镇而言,其客源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客源主要集中在古镇所在省(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中性。例如,在一项针对成都古镇的市场调研中,来自成都市区及其周边的游客分别占调查样本总量的44.25%和37.63%,而四川省内其它地区和外省市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小;而对知名度较高、且旅游开发较早的古镇而言,其客源市场除了显示出距离递减规律外,还表现出空间分布较广、从沿海到内地梯度递减的显著差异。例如,一项针对周庄的市场调研显示,周庄游客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如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山东、河北、北京等地,这些地方的游客占到访游客总量的比重为77.65%;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和

7.35%。交通的通达性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古镇客源市场梯度递减的主要原因[3]。短途的一日游是古镇旅游的主体,且多大选择周末出游

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互相呼应的。对于知名度较低的古镇而言,由于游客市场以古镇所在地及其周边的居民占较大比重,因此,短途的一日游是古镇旅游的主体,且多大选择周末出游。例如,在针对成都古镇旅游的调查中,成都周边短途一日游游客占出游总人数的3/4左右;而对于知名度较高的古镇而言,中途和远途的游客数量也占有较大比例,因此,“元旦”、“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出游的游客较多

总的来看,我国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出游时间较为集中,中短途的主要集中在周末,远途的主要集中在各节假日,在主要的“五一”、“十一”长假期间,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旅游需求井喷的现象,这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通病,而随着我国休假制度的完善,以及带薪假日的逐步推行,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时间结构将更加合理化。

古镇旅游的开发模式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存在五种主要的开发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出让模式、社区开发模式和综合式开发模式。

表3 古

镇旅游开发模式一览表

古镇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古镇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旅游开发促进了古镇的保护和发展,然而古镇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的背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题特色不鲜明,旅游开发差异化不明显;旅游开发深度不足,空间竞争加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对当地社区的冲击较大,社会参与尚待提高等等问题仍然突出。

精细化、深度游、旅游地产化、产业集群化将成为古镇旅游的发展趋势

精细化是古镇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精细化。要定位明确、规划合理,深入考察,避免粗制滥造和杂乱无章;(2)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并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推动古镇旅游向集约化、品牌化、效益型方向发展,提升古镇旅游在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软实力”。(3)是实现古镇旅游的信息化,古镇不仅是观光的胜地,还是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之一.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古镇要想让后可做更多的停留,进而带动更多综合,消费提供方便快捷的免费无线网络是大势所趋。

深度游,就是指不同于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古镇旅游中,对古镇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随着旅游者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往那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方式已经不再受欢迎,游客更希望在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多做停留,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寻找它的“来龙”与“去脉”。

刚刚闭幕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未来十年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并把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近几年如火如荼的旅游地产发展,将会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大开发而更加蓬勃发展,打造通过打造特色古镇、以旅游的概念进行定位的城镇将不会是少数。

旅游业,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古镇旅游20年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为接下来的中国城镇化做了很好的示范和样板。与之前的工业化引导的城市化不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消费产业带动即内需型产业带动的城镇化。今后古镇旅游的发展将融合文化创意产品、农产品、收藏品等购物消费,文化体验、娱乐活动、运动康体、养生理疗、养老服务、会展培训、祈福修学等服务消费,内涵和外延将更为丰富,古镇旅游将呈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中国古镇网介绍:

为携程集团旗下专业的古村镇旅游门户网站、目的地整合营销平台。2005年中国古镇网成立,经过七年的发展,已经成功出版出版中国古镇游、中国古村游、中国古城游系列丛书,并与环球时报、中国新闻社等中央及地方权威媒体深度合作,并与众多知名古镇深度合作,成为游客古镇旅游的第一资讯平台及古镇客栈首选营销平台。

第五篇: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 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 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 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 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 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 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 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难以满足庞大老年人群,特别是迅 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 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仅有8.6张,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

50-70张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他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许多为老服务也都存在发 展缓慢的问题,不能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 1.24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

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许多制度尚待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压力早就潜伏生长,人口老龄化只 是凸显了这些压力。目前,这些压力还只是初现端倪,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些压力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更加普遍。

二、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 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 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 将增加到

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 到94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 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 龄化的平台期。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 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 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瑞典85 年,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 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 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 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 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700-1900万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

六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 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 超过一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根据此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自1999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直到2100年,老 年人口总量仍然高达3.18亿,占总人口的31.09%,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

(二)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一方面,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 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 “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总的来看,2030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 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

(三)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经过5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到21世纪下半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以及高龄化程度都将在较 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老年人口总量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亿以上,老龄化程度为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在 8000-9000万,高龄化水平为25-30%,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

(四)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总人口过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由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总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

制,但目前人口总规模仍然高达13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最大人口规模14.65亿,总人口过多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这 是一个新的重要国情。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整个21世纪,这两方面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问题和建议

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经济领域,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增长、储蓄、投资与消费、劳动力市场、养老金、税收等产生冲击。在社会方面,人口老龄化将影响社会福利、医疗制度、家庭构成以及生活安排、住房和迁移。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人口老龄 化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属于中等偏下国家的行列,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 力还相对落后,实现现代化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在这种基本国情下,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在建立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压力巨大;在建立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的为老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加快社会资源合理配 置,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健全为老服务网络的压力巨大;在处理代际关系方面,解决庞大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的压力巨大;在协调城乡和谐发展方面,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特别是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老龄问题的压力巨大。同时,中国政府和社会还必须付出巨大成本来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等,以适应人口年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在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以后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严峻挑战。2020年,2.48亿老年人能否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目前还有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解 决;2050年,中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能否承载4亿多老年人群各种需求的巨大压力,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总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关系着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鉴于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生活全方位的深刻影响,自1982年第一届世界老龄大会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老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的战略和对 策。2002年,联合国召开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敦促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战略和对策,否则,将会丧失战略机遇,付出巨大代价。

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愈来愈严峻,并将很快进入2030年到2050年的最严峻时期。从时间表上看,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只有短短的25年。正如联 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警示的:人口现象是一个长周期事件,解决人口问题必须要有足够的提前量。目前,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还不 足。

在未来的25年时间里,要全方位地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准备,不仅时间十分紧迫,而且压力十分巨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1、要把老龄社会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社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老 龄化挑战的严峻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在研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要切实从老龄社会这一基本国情出 发,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中国的发展战略。

2、要充分利用25年战略机遇期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从现在开始的未来25年,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关键准备期,也是仅有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重要。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老龄社会的挑战和机遇,把解决老龄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 体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调整社会经济政策,做好应对老龄社会的各项准备。要制定应对老龄社会挑战的中长远战略规划。要立足当前,在完善 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老龄事业的同时,健全和完善适应世界老年人口第一大国这一国情的老龄工作机制。

3、加快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从根本上解决老龄社会日益突出的养老医疗问题的制度安排。要在健全和完善城市社 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的同时,大力推广城乡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努力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普遍实行农村新型合作 医疗制度,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试点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3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到来以前,在全国城乡基本建立起符 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老年人养老、医疗问题的妥善解决。

4、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发展老龄产业是应对老龄社会、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制定老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 国家对老年服务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老年服务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发展为老服务业,培育老年服务中介组织,培养专业化的为老社会服务队伍,在 2030年以前,使老年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大力研制开发老年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

5、加强对老龄社会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老龄社会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应 对老龄社会的挑战,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老龄社会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加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老龄事业的研究。创造条件,建立综合性国 家级研究机构,组织相关学科研究人员,把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作为国家的重大宏观战略课题,立项进行攻关研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提供科学依据。

下载中国麻纺织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麻纺织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中国麻纺织市场发展问题

    2014年中国麻纺织市场发展问题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内容提要:预计增速有20%左右,休闲装业务调整充分,预计增速有10%,公司开始代理多个品牌,有望成为服装平台型公司;鲁泰A业绩地雷......

    户外广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定稿]

    户外广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近年来,户外广告由于其高传播到达率,低传播成本以及对现代人生活方式改变的良好适应性,在我国已成长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大广告媒体。中国户外广告额已......

    中国眼镜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中国眼镜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 2010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我国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作用的显现,眼镜行业延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效益快速提......

    中国印刷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印刷行业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国际化”一词,已被我们耳熟能详。都市国家化、教育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今全方位“国际化”的推动下,......

    中国LED车灯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LED车灯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2-2016) 报告简介: LED作为汽车车灯主要得益于低功耗、长寿命和相应速度快的特点。有统计显示,在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行驶下,装有LED......

    2009-2010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09-2010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收购大潮改变视频会议市场竞争格局 2009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发展减速,信息化投资放缓的局面。由于企业投资......

    2014电动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4电动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市场咨询机构Navigant研究公司发布了2014年度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2014年电动汽车市场将同比增长86%,电动汽车销量约为34.6万辆,从......

    2011-2015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运行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经科研行业报告 第一章 火力发电概述 第一节 简介 一、定义 二、工艺流程 第二节 发展历史 第二章 2009-2010年世界火力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09-2010年世界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