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作业《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还原历史的真相
——评《天朝的崩溃》
鸦片战争,简简单单四个字,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词语。在这场发生在160余年前的战争中,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也由此开启了一个民族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可是我们对于这场战争,又到底了解多少呢?那些我们从小就又教科书以及传统故事中所了解的英雄事迹,不平等条约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求和派的软弱,清政府的昏庸无能„.是否就能代表历史的正像,我们常常会想一些如果,如果林则徐没有被罢免,如果清政府能够做出有效的抵抗,如果没有琦善的卖国行为„.是否一切会不同,可这一切不过是与史实不符的空想罢了。《天朝的崩溃》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通过详细的考据,把过去这些标签还原为一个个分明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跳开所谓的“盖棺定论”对事件进行重新的审视,以此还原历史的真相。
一.“主战派”与“主和派”之辩
“主战派”与“主和派”是我们在学习了近代史中经常听到的两个词。主和派懦弱胆怯,一味讨好西方;主战派誓死力争,乃当之无愧的的民族英雄,这种想法早已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可在《天朝的崩溃》中,作者却告诉我们,本就不存在什么主和派与主战派,有的只是“剿”与“抚”两种传统的对付“蛮夷”的处理方式。所有的“投降派”最初都曾是“主战派”,都不相信堂堂天朝竟会敌不过一个“蕞尔岛国”,而当他们亲眼目睹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后,却无一例外的失去了抵抗的勇气。而那些主战到底的大臣们,也只是在巨大的差距面前还抱有“天朝大国”的骄傲与固执,他们或战死沙场,或因失利而被废黜。正如唐德刚《晚清七十年》里对甲午海战的分析,李鸿章深知北洋水师军力,主张保存实力,可是落得卖国的罪名,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只知道标榜民族大义,自命清亮气节,对外国一律排斥清议派主战,却得享美名。现在我们理性的分析,唯一的出路就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务实派、洋务派主张的认清差距,改革体制,韬光养晦,迎头赶上。可是对于清朝颟盰的当局者,这是不可能的,历史于是呈现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
事实上,只是假象而已。
二:“忠”“奸”之分
“林则徐”这个名字,与虎门销烟一起,已经在中国人心目中成为爱国与抗击侵略的象征。其实林则徐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奇,他对西方的了解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认为洋人“膝盖不能弯曲”,林则徐虎门销烟后对敌情进行了相应的判断,却错误的估计了当时情势。纵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不善陆战,他的部署是几近于“书生议兵”式的想法,根本无法抵御船坚炮利的英军的进攻。可是出于历史的巧合,英军并未直接对广东发动进攻,而只是封锁了广东沿海,但这绝不是因为英军惧怕林的武备。可是这却给后人造成了假象,即使当时的人也认为只要采取林则徐的策略则必胜无疑。正是出于这样的误会或者说巧合,林则徐不可战胜的神话占据了当时许多人的心,并流传至今。林则徐成为了英军斗争策略的牺牲品,但当他看到战后琦善、余步云等人的下场后,不禁为自己感到庆幸不已,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在广州与英军接仗,也必定难逃失败的命运。林被贬伊犁后,更关心的是人事变动和自己的复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我去思考的,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也不可一厢情愿的认为谁怎样怎样。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史料去研究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同样的误会发生在琦善身上。后世对琦善的评价多称其为“卖国贼”,可是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证据证明了琦善根本没有卖国的动机,扣在他头上卖国的罪名也无法成立。之所以分析出这样的结果,乃是出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当时的意识形态,以及中英两国实力的对照和两国的各自不同的心态。琦善之所以被称为卖国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跟英方的交往中,以主张“抚”为主,而这与当时主“剿”的主流观念格格不入。可是主抚的大臣违背了主剿的皇帝的旨意,必然会招到贬黜。所谓“奸臣”,只是当时人及历史书写者们为了掩盖道光皇帝以及整个制度的失败而选择的替罪羔羊,以便使自己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战败的结果,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不可挽回的事实,不是一个人的忠奸所能决定的。
三.“保家”与“卫国”
在这场屈辱的战争中,“三里元”战斗大概是唯一值得夸耀的一点,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讨论这一场战斗,得出的结论却是令人沮丧的,斗争的原因更多是出于保家,而不是卫国,因为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观念在当时还并没有形成。战果也由击毙数人,被夸大至数百人,而击毙的所谓英军头目,更是为了邀赏而进行的谎报。“三元里”抗英的传说,更像是处于情感与道德需要的谎言,真相是,战时有很多中国人为英军运送粮食和淡水,也有许多人躲在远处观看清军与“英夷”作战,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仿佛是只是一场热闹的戏剧,大清的胜败,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四.中西差距
我们禁不住要问:如果道光帝有魄力,举全国之力,坚壁清野、与英人打持久战,是不是会有获胜的可能呢?
只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除训练、打仗外,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而且当时的清军不论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都已经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而且这些人从各地、各省抽调而来,其战斗力显然不如整体编制的对手。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
除了军事,当时的中国在体制与意识上与西方的差距同样巨大,决策权全在于道光帝,即便是琦善、奕山等钦差大臣,也无法在谈判中有实质性的退让。而道光帝又绝非雄才大略,对英国军事实力以及战争意图一无所知,他本身对英国的态度也常处朝令夕改之中,再加上官吏的欺瞒,他们的奏折只有一条原则,就是揣摩上意,投道光帝所好,毕竟,身家性命在道光手里,宦海浮沉,也在道光手里。于是,撒
谎成为钦差大臣的拿手好戏,谎言一个比一个说得圆,牛皮一个比一个吹得大。因为这样才可能博得“引领东南,恭候佳音”的道光帝欢心。
在《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中,同样处处显露出中国这个老大帝国的落后愚昧和无知。谈判代表之一,前两江总督伊里布的家仆,对英方提出的条款可以说闻所未闻或知之不详。事实上,即使是伊里布本人或是大清朝的其他官员也未必懂得条款的真实含义。不知不觉中,一个是中国割地又赔款的条约就签订了。但是,一切还没有结束。一个危害并不比《南京条约》小的《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又称《虎门条约》)又签署了,随之失去的是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权。可条约的中方签订者并不这么认为,耆英当时甚至可以说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并且让今人感觉怪诞的是耆英对新约的签订是完全同意的,问题是在签约之时实际上已经没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了。愚昧和无知仍在继续,危及中国国家利益更大的中美望厦条约、中发黄埔条约相继签订。可那些审议、批准这些条约的军机大臣、各部堂官乃至道光帝,都没有认识到这些条约会给中国权益造成何等的损害。更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当时西方的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也要求与中国签约,而主事者耆英也本着“一体颁发”、一视同仁的原则一并予以接受,而道光帝接到耆英的报告,朱批:“所办甚是”。
书中提到了蒋先生的名言:“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军事,体制,意识上的全面落后,,老大帝国必败无疑,从此陷入深重屈辱。
五.中日差距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从古代史进入现代史的转折点,而它之所以成为转折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从鸦片战争后进入衰落。其实一个国家的历史犹如人的一生,有起伏有兴衰,会打败仗很正常。其实在同一时期,日本也和中国同样落后,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也同样受到侵略——日本在1853年收到美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也就是所谓“黑船事件”。而在一年后,当再次受到侵略时,日本被迫接受了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自然国门也被强迫打开了。不同的是,日本在被打败后,全族人民在温床中觉醒,不睡觉地奋斗,引起了日本历史
上的重大转折——明治维新。同样落后,同样受侵略,日本战败后迎来的是发展,中国战败后迎来的是衰落。
几千名阵亡将士的鲜血,并没有换来清朝君臣的反思。这古老而陈旧的国家机器,仍然按照它惯常的节奏不紧不慢的运转着。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大员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对东南战事绝口不提。而当魏源、徐继畲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怀着矛盾的心情,发出了解、学习西方的微弱呼声时,立即遭到守旧士大夫众口一词的声讨。“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远比清军的防御工事要坚固得多。而当1860年英法联军攻破京城,满清大员们终于意识到“洋务”之重要性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已经浪费了20年宝贵的光阴。在这20年里,另一个不断积累实力的岛国,已将漆黑的炮口,对准了清帝国羸弱的身躯。
历史已经过去,谁也无力改变,留下的只余怀想与反思,《天朝的崩溃》通过详尽的史料,独到的见解,引导我们关注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其实历史的兴衰很平常,就170年前的中国而言,要在鸦片战争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这是无法改变也是注定的事实,我们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是要从前人的成功中获取经验,从历史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站稳了积极建设自己的国家。
正如作者所言:“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历史学本应当提供这种力量。”我们理应从历史的真相中反思自身,解决作者所说的鸦片战争留给我们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多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第二篇:《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报告
读了本书之后,我感觉作者在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法来将近代史呈现在我们眼前,原来鸦片战争幕后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许多我们耳熟能想的故事并不是像我们原来想的那样,以前的历史课本上所塑造的人物如林则徐和关天培等人并非我们想的那么完美,琦善也
许并非我们想的那样愚蠢的卖国贼,人们那时候纷纷指责琦善乃是因为不方便直至统治者道光帝,传统儒家思想使人们只能将所有的愤恨发泄到另一个替代品上。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以史鉴今人,即时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今日的中国依然面临着困扰前几代人的老问题,作者选举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在这过程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错误,回答了一些问题。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尽管历史学家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作者选择不对本民族进行袒护,对清王朝的批判,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这里面的观点可能会使我感到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也是在情在理,当我们以比较理智的思维去读这本书时,就会发现很多被我们忽视的战争中的细节,并且越来越同意作者的观点。
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道光帝给林则徐的训令本就是一个悖论,即既要杜绝鸦片来源又不许挑起衅端,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执行的。林则徐封锁商馆,从清朝的法律上来说已经算是宽容大量了,但是他把英政府代表也关起来,这就给英国发动战争以借口了,正中了英国人的下怀。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把鸦片收集起来经由他转交给林则徐,这样一来偷梁换柱,林则徐竟没意识到其中的猫腻,他面前的对手并不再只是作为个人的外国商人,而是他们背后的大英帝国!义律代表鸦片商人缴出鸦片,并不意味着将遵循中国的法令,而是将商人的货物变为英国政府的财产,图谋以此为由向中国发动战争。此等外交手段何等狡猾高明,而相比之下中国当时并无外交意识,“天朝”体制不允许林则徐进行外交交涉,林本人亦抱着”天朝”观念而无意于此类交涉。他们也一直主观地认为战争不会发生,当边衅消息传来时,林则徐竟认定为“恫吓”并称其为“谅亦无所施其伎俩”言外之意是说英方没有办法才故意弄得小伎俩,我方大可不必惊慌!这就是赤裸裸的轻敌,战争到来了,前方主帅却没有 1 发出战争警报!但林则徐并非像道光帝一样对外界一无所知,他作为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对新知的追求使他已对英方占有大量的情报,知道英国以贸易立国,于是他下了一个赌注,认为即便鸦片走私之利断绝,英国为茶叶等项利益,也决不至于与中国决裂。他的对自己下的论定太过自信,这个赌注下得太大,以至于后来他输得太惨,这也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书中解释,琦善卖国说的根源在于:他不主张用武力对抗的方式,来制止英国的军事侵略,而企图用妥协的方式,来达到中英和解。尽管妥协的决策是道光帝,负责任出的却是琦善。然而弱国无外交,英方抓住“现在诸事既经说定”一语对外宣布“香港岛及港口割让与英王......”。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擅占香港,英方对中国的这些强横行为,都说明了外交是建立在国家实力的基础上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非琦善一个人能改变的事情。如果当时琦善没有与他们妥协,这样的事情迟早也会发生,不同的是由另一个人来做,卖国的罪名就会加到他身上。历史的潮流是不可抵挡的,历史学家已经对清王朝的实质。对整个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仍没有改变鸦片史的旧结论,在总体方面虽然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后,但在具体叙述方面又认为只要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虽然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但又认定只要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事实上就算他们坚持了也不能取得胜利,就算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他们也救不了当时的中国,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地主阶级,虽然他们有比较开明的思想,但骨子里还是封建的那一套君臣之礼,他们摆脱不了从小就灌溉着他们长大的思想。因为士兵们并不是在真正的打仗,开战之前士兵们与洋人协商们协商放空炮!而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也说明了就算林则徐等人的主张得以实现也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洋务运动不是破产了吗?一直以来清政府以“天朝”自居,鸦片战争使天朝从傲慢自大到逐渐崩溃,过程也是十分地波澜起伏,这里面清统治者资质平庸,被臣子用谎话骗了好多次,认为洋人的腿无法弯曲,所以不能在陆上打仗。臣子们一个个后来居上,编谎话的能力也越来越出神入化,作为个人他们思考和行动总是总是无法背离当时的大背景。
清朝与英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清朝在武器装备上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而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清军使用的火器,是仿照明代引进的佛朗机”等西方火器制作的。这些老古董比英军(伯克式或布轮式威克枪)落后了200余年。清军使用的“鸟枪”枪身太 长导致枪刺都无法再装上,由于承平日久和军费限制(道光帝是出了名的的抠门)这些“鸟枪”并无定期修造报废更换制度,即使这样,这些鸟枪数量还是不足,赶制出来枪的质量更加低劣。清军的火炮并没有按照严格的比例来建造,只是单纯的仿制,大大地降低了射击精度,甚至没有炮架,且只有一种实心弹。这下好了,清军就只剩下肉搏了,试想拿着这些古董去打仗,无异于去送死。清朝海军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天朝”的水师并不是以哪一国的舰队为作战对象,其对手仅仅是海盗。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朝水师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军,大体上相当于海岸警卫队。所以清军的主要精力是放在陆上的防卫上,依靠城、炮台地 防御设施。颜伯焘对厦门的防御工事可以说是清朝海防的最大手笔了,虽然他不会有近代经贸的眼光可以看出英方觊觎厦门的深层目的,但听到英方欲辟厦门为通商口岸,他还是能直观地感觉到此地必有一战。在颜伯焘上任之前,福建军费只能拿到总共50万两,但到他上任不久,便开口就是100万两。这么多银子推上去,该工程的确应有较大起色,他以结实的花岗岩代替沙袋建成石壁,并在石壁外侧保护以泥土,事毕之后还建有兵房以供休息,兵房后侧又建有围墙,并且在其他地方还精心部署了火炮和哨船,这样的细心的军事防御令英军的工程师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可见颜伯焘在这件事上的确是尽心尽力了,然而在英军优势火力面前,这些防御措施最终还是华为了灰烬,英军陆军还从清军的侧后发起进攻,可是守台清军全无障壁,甚至以石块还击。就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已有了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北洋舰队,但最终还是以悲剧告终,因为这也只是器具的近代化,制度上仍然没有近代化,更何况鸦片战争中器具和制度都未近代化的清军呢?再者就是虽然清军在人数上是占有优势的,为何确认打不过人家呢?这是因为交通的落后,清军从附近的省区调兵所用时间少则一个月,多则长达三个月之久,而且都是以两条腿步行赶到,等到作战地点时,军队力量已经消耗了大半,英军则以逸待劳,休整了大半年。而且当时的士兵收入并不高还要养活全家人,武官的职权比文官低高,军官们还经常敲诈勒索克扣士兵们的军饷。这样的军队叫士兵们何来的士气呢?就算人数再多,在英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来再多的人也只不过是他们人肉靶子罢了。
在英国的火力冲击下,清军每战必败,虽然当中也涌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有三元里人民的奋战,但是三元里的确是人民自发的起义活动,但是这些起义活动本意并没有那么高尚就比如说抵抗外敌,保卫国家什么的,他们都是农民,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逼他们奋起抗争的是因为他们的家园遭到洋人的破坏,祖宗的棺材被“惊扰了”,他们看到的不过是眼前的利益被损害了。“天朝”的高墙正一步一步地崩溃,领土被侵占,商贸也打开 了,大臣和统治者终于见识到西方列强火炮的厉害了,但是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武器等表层,并未深刻地认识到“天朝”的体系在时代的潮流下冲击下已经摇摇欲坠了,但是因为根深蒂固,还能苟延残喘,所以造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
第三篇: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阳明
理性看待历史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阳明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天朝的崩溃》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它的出版广受读者的欢迎,这是史学著作中少有的现象。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但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天朝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天朝的崩溃》对我的历史观和对鸦片战争的理解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将从这两大方面谈谈我的收获。一,关于历史
鸦片战争中,清朝的溃败是注定的,但在我们以往所接触的历史教科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它在总体方面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在具体叙述上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历史的叙述却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因为史学家们身上也有着很大的阶级属性,特别是在古代或近代的中国社会,其所写的论著往往会服务于他本身的价值观,使得历史变为一种宣传工具。这样一来,了解历史的真面目变得绝非易事。
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正是出一种学者的理性与严谨,尽量收敛自己的情感,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历史的真相而著的一本书。
《天朝的崩溃》一书的很多观点与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的教科书上的观点大有不同,比如说历史书中所批判的琦善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卖国贼,三元里人民的抗争也不一定是出于整个民族存亡。今天我们所了解的琦善是经过放大后的琦善,他原本只是个妥协派代表。在那个时期,对琦善之流的批判无疑是对当时一切主张妥协投降的人们发出的警告。这已经把历史给扭曲了。而《天朝的崩溃》试图与逝者对话,引导我们切身体会历史人物所面临的情境。
在我们今天看来,当时很多人的行为都为我们所不解,比如说战功赦赦的果勇侯杨芳居然会选择妥协卖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行为的批判都是属于事后诸葛亮的行为,虽符合一定规律,但不一定符合当时人们的心态。而《天朝的崩溃》不仅只是批判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更多的是增加对历史人物心思的理解,来揣测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理解历史方能总结历史。历史也并非理性可以演绎。在很多史学著作中,我们常可以看到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大家似乎在寻找一种模型来模拟历史本应的发展方向。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圣人,事情的发展也总有它的道理。
在读完《天朝的崩溃》后,会发现很多历史现象并没有传说中的如此神话,林则徐不是神,历史人物的决策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出于人性的考虑而做出的一种行为。历史的主体是人,分析历史应该像茅海建先生一样,不要人为拔高,而应回到一种尊重事实的理性。
二,关于鸦片战争
1失败的必然性。历史是人创造的,但其发展又有着其客观规律。是不是让伊里布、琦善等人变得跟林则徐一样的清廉负责,历史就会改写,天朝就不会崩溃呢?《天朝的崩溃》并不急于从当时的要员下手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它先从总体上介绍了清朝的军事力量。武器上的落后,及管理上的效率低下使得清朝必败无疑。物理学上习惯用整体法来分析自然现象,这于历史也有它的相通之处。战争最基本的实质只是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对抗,表现为两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从整体的角度看,英国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无论内部结构的怎么优化,它都无法超越这个集体本身的局限性。除非内部元素可以打破传统的束缚而凌驾于集体之上,实现新的突破。
战败是避免不了的,因为要在短期内改变一个民族,使这个整体有一个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思考,在这一战争中,什么因素导致天朝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2天朝的盲目自大。盲目自大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通病,也是清军节节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1840年6月21日,出任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率由印度开来的舰队驶到。但这支强大的军队,并没有立即向虎门或广东其它地区发动进攻而只是采取了相当软弱的对策。英军的这一举动让林则徐等人自认为是自身的强大及良好的设防震住了英军,以致于后来的定海的失陷都归结到没有像林则徐那样采取有效的措施。“处在失败中的人们,找不到胜利的迹象,最容易产生某种希望。而且,局势越危急,战争越失利,这种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这种贴切的心理分析很好地解释了全朝上下的心态。天朝的盲目自大可谓病入膏肓。在接连的战事失败之后,仍未能清醒。1841年,颜伯焘虽全力倾注于厦门的防务,但厦门仍失陷。天险加上人的重视,战争仍取得了失败。这对当局者或其它的指挥官都应是个清醒剂,而很遗憾地,我们没有看到官员的觉醒。在不久的定海之战中,裕谦的定海防御工程在坚固、火力诸方面均远不如颜伯焘的条件下,仍豪言壮语一点也不逊于颜伯焘。他不愿承认区区夷人居然敢跟天朝作对,更不愿相信他们能把天朝打败,把原因归结于军队士气低落及将领的无能。结果定海失陷。天朝节节溃败。
这种自大的心态,导致当时的人们不愿意去认清事实,他们不想打破自己心中的那股希冀。“知识给人以力量,愚昧也给人以力量,有时甚至更大的力量。然而,愚昧的力量再强大,仍只是妄动,妄动能产生强大的破坏力,使国家和民族蒙难,但却不能战胜近代化的敌人。”虽然战事的节节失利,但清官员们对英军的认识始终未能进步多少。英军的同一种战术在多个战场竟都能凑效。就英军的战术而言,其在厦门之战如同广东诸役,都是以优势舰炮对清军各炮台,陆军从炮台翼侧登陆攻击。在定海之战中,英军采用的依旧是战舰轰击正面、陆军侧翼抄袭。在这些战役中,英军都取得了大捷。如果他们能够重视每一场战役,及时总结,并加强沟通,或许天朝就不用崩溃得如此之猛烈。
这种自大的心态是全民性质的,引发了一系列恶果。上到道光帝,下至普通老百姓,对夷人基本都是蔑视的态度,这直接导致战略上的忽视,在没有知此知彼的情况下,闭门造车,制定战术。战争失败了,前线的指挥官不愿承认,道光帝更不愿承认。道光帝对天朝的自信,又加深官员对失败的恐惧感,不敢直面惨淡的战果,采取了瞒报谎报的方法。颠倒战果,夸大事实,反过来加强道光帝的自大的心理。在这种强烈的恶性循环中,整个天朝体系一触即溃。
三,结语
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回首过去,华夏民族有着切肤之痛。但这种痛不能阻止我们正确去认识历史,相反,正是因为这种痛,我们才更要客观理性地去认清历史,以史为鉴。正如作者所说,鸦片战争的史料可谓汗牛充栋,对鸦片战争的研究著作也不少。但对史作的阅读,我们必须保持着理性与批判。
《天朝的崩溃》也告诉我们,凡事都应怀着一种批判的精神去对待。教科书所说的未必就是对的,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而对历史的解读却是五花八门。在与史打交道的时候,自己需保持着理性的思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读史并不是要还原历史的真相,而是要从史中有所思考。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正是教会了我们这一点。
第四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读书笔记
因为比较爱好历史的关系,这学期又看了一本历史书,书名是历史学家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虽然并没有完全把这本六百页的大书啃完,但还是多少有所感悟和体会的。由于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搜罗并阅读了大量有关鸦片战争中的书籍、史料、书信、档案资料等。作者在对它们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鸦片战争的种种问题、现象,给出了全新的解释,向我们展示一个全面的鸦片战争,并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参与鸦片战争中的主要历史人物。
对于鸦片战争,我们一般所了解的不过是教科书上那么两三页纸的内容,大致包括禁烟运动、琦善等的卖国活动、关天培等的以身殉国、三元里抗英运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标题。《天朝的崩溃》通过详细的考据,把过去这些标签还原为一个个分明的细节,使我们有机会跳开所谓的“盖棺定论”对事件进行重新的审视。
这本书切入点是何谓奸臣和忠臣,相对应的是鸦片战争时的琦善和林则徐,历史褒林贬琦已是定律,但如果细致剖析鸦片战争的全过程,我们却发现将失败的责任归之于琦善等奸臣是错误的,甚至什么是奸臣和忠臣都要打一个问号。林则徐并未高明到哪,琦善、耆英、牛鉴等一干大臣并无卖国之实,三元里不过是个神话,《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很大程度上是清朝主动奉上等等。所谓奸臣之说可能只是转移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如此一来朝廷便无责任,失败只因奸臣当道。这是一种很低劣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作为替罪羊的奸臣在中国的历史书上也是屡见不鲜的。
这本书对细节的分析值得称道,书中很翔实分析了当时清朝和英国军队火力以及当时经济力量的对比。看了后,会明白我们是多么不了解当时历史真实图景,如果还是用现在的思维,一往情深的幻想林则徐领导爱国军民能拒英军于千里之外,那只能说明我们是如何的不切实际与一厢情愿。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主和派和主战派并不象我们今天理解的那样是抗争和投降的争议,其实更多是政策上的分歧。当时的“剿”“抚”之争更多是道德层面的考量,至于双方实力的评估、情报的收集、技术方面的准备却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中国的历史学,最注重人物评价。打开史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但实际上历史的阴差阳错不仅造就了“卖国贼”和“民族英雄”,也造就了太多的误会和故事。作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读书笔记
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而这些故事,被茅海建先生细细讲来,真实的重现了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更是欲罢不能。
这本书让我有了更加成熟的历史观,绪论写得尤其精彩。通过各种翔实可查的记录经历,让我们认识到一些常出现的历史观误区,并且激发对后面内容的阅读。读了之后不得不反思我们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有些过度简单或者有意回避了。总是把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历史人物程式化脸谱化,一个人不是正气凛然深明大义就是奸诈小人作恶多端,这也让我们造成了我们的落后挨打是坏人和汉奸们造成的,而不去反思民族自身的劣根性与蒙元时期遗留下来的奴性思想。我们要记得,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有能正视自己过去的民族才能更好的发展。
2011年5月25日
第五篇:《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高鹏飞
化工学院2011级口腔1班2011041125
657253873@qq.com
从小到大除了课本基本上几乎没怎么看过什么书,让写读后感时也只能现读,搜来搜去,感觉《天朝的崩溃》这本书有看头,就下载下来开始看,现在写下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点感受,作为期中作业。
大概有三方面的感受吧,首先当我看序言时,发现这本书是作者细心研究史料十余年所得成果,这足以见作者治学之严谨,做事态度之认真,这让我想起了花费27年写成本草的李时珍,凡事不做则罢,做就要做得尽量完美,尽量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创作目的是作者写给他的恩师的,以答谢恩是的培育之恩,唯一可惜的是书完成时恩师已经仙逝多年,因此,无论生活中的行善或行孝,我们都要趁早。第二方面,是本书的写作倾向,虽不能说有违历史,但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首先但就引子来说,琦善卖国在历史上是无可辩驳的,但作者却多角度入手,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
中的“合理性”,让人不得不对琦善卖国的可靠性产生一定怀疑。投降,清政府只是失去了尊严,不投降,百姓们就会遭受大灾难,因此,讨论谁对谁错是没有意义的。但作者写作总的方向是不会错的,清政府的腐朽自大,列强的蛮横无理,让这一段历史永远的刻在中国人的心里,将中国钉在了羞辱史上
第三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关于书所写内容的一些感触。作者将题目起作“天朝的崩溃”,显示了清政府的盲目自大,极具讽刺意味。茅海建太无情了,他无情到不给我们对鸦片战争进行假设幻想的空间;茅海建太冷酷了,他用手术刀一般的目光和文字一点点地剖析着“天朝”那臃肿笨拙的躯体;茅海建对祖国的爱也太深厚了,以至于他的心在为历史流泪乃至流血的时候,仍然不肯放弃对祖国的忠诚、对祖国历史的诚实。
书首先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方的实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从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清政府无论从哪方面都弱于实力强大的英军,奠定了清政府必败的的基础。许多人认为,失败是可耻的,是懦弱的,但是,正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中国人被硬生生的“拖”进了世界,尽管它不想,从此,中国开始被各种列强蹂躏,各种条约,各种割地赔钱,也正是从此,中国人开始明白自
己的处境,开始寻求强国之路,也正是从此,中国人开始了中断了几百年的科技进步,鸦片战争,给这只真在沉睡的猛虎当头一击,把他唤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发展中必然要经过的一个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必然要失败的一场战争。
时至今日,鸦片战争的痕迹已了然无存,香港依然在祖国怀抱,开放的港口什么的就更不必说,都成了现在的发达城市,回过头来,170年过去了,鸦片战争带给我们什么?没错,是一个国家自强的资本,一个人的耻辱才是他自强的资本!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于亡地而后存”只有经历过阿磨难,才能成功走出困境。
其实,我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一场鸦片战争,每个堕落的人更需要一场鸦片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凤凰涅槃,获得重生,变得更强。
借用书中的话了结我的文章:鸦片战争留给了我们的首要问题是,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150年前,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作者已经不需要给出答案,我相信大家都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