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鲁迅观

时间:2019-05-14 05:1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之鲁迅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之鲁迅观》。

第一篇: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一、鲁迅之初认识

对于鲁迅,我作为一个绍兴人,该是对他有着一份更亲切的情愫吧!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鲁迅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时听老师说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绍兴人。顿时,年幼的我,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伟大的绍兴人!我,是与他同乡的!也因了年幼,当时并不了解鲁迅,只知道他是个大作家,他是个绍兴人,他和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竟有这样的关系!也是在当时,一下就喜欢上了鲁迅先生与他的作品。

二、鲁迅之再认识

渐渐长大了,受当时的语文老师影响,更多地开始接触鲁迅,然而喜欢归喜欢,他的作品是真的很难懂。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似乎更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场景——热闹的社戏,戏台下孩童的玩闹的乐趣(《社戏》),在下雪天用畚箕捉麻雀,在菜园子里抓小虫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神圣的祝福(《祝福》),就算是《少年闰土》中提到的沙地、西瓜地的场景也是有机会去稍远一些的海涂见到的。只是那些本在我眼中平凡的小事,一些儿童简单的乐趣与平常的小游戏,在他的眼中就是能看出异于常人的东西来,在他的笔下愣是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让人读来或怀念,或向往,或叹息,或惆怅,或迷惘——这便是他这样的大文豪与我这样的小虾米(或许小虾米都算不上)区别吧。

爱他的小说,爱他的散文,爱他短小的诗,爱他尖锐的语言,但每每需要挖掘作品的思想时,我总是沉默了——他的作品,有太多的内涵,有太多的批判,那些简单的文字或许很多时候是晦涩的语言包含了太多民族的、历史的东西,我浅薄的历史知识和单纯的思想模式,品不出那深刻的内涵,每次都只能是无奈地想到其中的一点两点,至于还有三点四点,我是望尘莫及的。所以我偏爱他的小说与散文,诸如《呐喊》与《朝花夕拾》,至于他的杂文之类,如《野草》我是不敢轻易拜读的——因为读不懂。

套用陈树鸣先生的一段话:“如果说,《野草》的境界有如崇山峻岭,深径幽谷,这里有峥嵘突崎的峰峦,万丈陡峭的绝壁:这里的流水是山上的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激起万丈的汹涌的波涛,发出声闻百里的轰鸣;而《朝花夕拾》所展示的境界,只是我们常见的村落和田畴,这里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是她赋予了葱苍的生命,这里的阳光是这样明洁,植物是这样茂盛,一切并不瑰奇,无须震骇或惊叹,但她是那样的亲切和淳朴。这里的流水只是一湾清澈见底的小溪,她用缓慢而匀称的节拍奏鸣着永恒的乐章,在那里淙淙有声,汩汩地流动着。在这里我们正如同一眼就能辩识清澈见底的小溪里的卵石的颜色和水草的针杉

那样接触到诗人的明洁的淳朴的崇高的心灵。„„”①

我一直深谙自己是个小女人,做不到大气,所以在如崇山峻岭、万丈峭壁的《野草》与如淳朴、平静的村落和田畴的《朝花夕拾》之间,毫无疑问的,我选择后者。《朝花夕拾》就如绍兴这座古城,温婉、柔和,适合你平静的过活,却不善于容纳你想要闯荡的心。我偏爱它的宁静与祥和,童趣与率真,温馨与亲切——当然,暂时抛开作品中实际包含的悲欢爱憎、批判与讽刺,暂时把鲁迅想成是一个年幼的绍兴小少爷,一个单纯的孩童,而不是作为一个极具战斗性与批判性的文豪斗士,或许这是一种误读,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姑且让我这么认为吧。

三、鲁迅之我见

对于鲁迅,文坛上似乎从来都是褒贬不一。有极力反对的,也有无上推崇的。曾经在“风则江大讲堂”听过一个关于鲁迅与胡适之争的讲座,那时才知道有人曾是那么的反对他,虽然听到别人对鲁迅的批判,但是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乡土荣誉感明显的占了上风,没有丝毫的犹豫,我还是站在鲁迅这一边的,就如当初来到绍兴文理学院时,本是满怀不甘的,但是当我进了东大门,看到鲁迅先生的塑像时,心在那一刻平静——他曾是这儿的校长,曾为这所学校努力付出过——这或许就是一种崇拜吧!

既是崇拜,那么便是不能允许别人来亵渎的。曾在课堂上听某老师慷慨激昂、喋喋不休地批判鲁迅,在那老师看来,鲁迅的文章除了《药》便没有好文章了——即便是《药》,也只一个情节是好的,就是结尾处那个烈士的坟上出现了一圈小黄花——仅这一个情节是好的。当时听了很是震惊——只有这一处好?那为什么每年还会有数不尽的国内外的旅客与文人骚客来绍兴游玩,且来绍兴必看的是鲁迅故居?为什么还会召开国际性的鲁迅研讨会?为什么绍兴打着鲁迅的名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向往?为什么他的作品在那么多年之后还是被那么多人分析研读?

一直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不同,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也不能否定人家。每个人有自己独到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事物,那么其结果很有可能就不一样了。众所周知,胡适与鲁迅两人,争议不断,但就算是这样两个矛盾人物,邵建先生在《胡适与鲁迅》一书中如是说:“胡鲁之间,胡之长则鲁之短,胡之短则鲁之长。胡适和鲁迅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两位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各自的人格、思想和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但也是不同的价值遗产,面对这些遗产,作为后学,我们自当① 陈树鸣 《鲁迅小说论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有所择而承继之。”②这话在我看来是很公正、很客观的,因为你和别人所处的位置、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思想知识、人生的阅历不同,那么对同一人或事的看法就有可能不同,你不一定要接受别人的看法,但是义正言辞地否定别人恐怕也不妥吧!

最近的一次家教中,在学生的阅读题中看到鲁迅先生写的《风筝》,看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对于他弟弟周作人的惊呼于远处的风筝突然落下来了,或为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而高兴跳跃,“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当他发现弟弟在偷着做风筝时,“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当时的鲁迅占了年龄、力气的优势,“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鲁迅《风筝》)。这便是他的独特之处,他与周作人不同,身处特殊的年代,鲁迅的身上肩负着别样的使命,他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抛头献血的冲锋陷阵者,而他的笔就是他强大的武器!所以,他的性格是刚毅的,一如他的塑像,哪一个不是棱角分明,线条冷峻的!

“我之鲁迅观”,一开始觉得这个题目有些大了,怕自己驾驭不了,可又想不出什么别的题目来,最后还是用了这个。其实我也知道,文中有许多需要更加理性对待的地方,或许只有真正遭遇生命困境和社会黑暗的人才能更深切地走进鲁迅、理解鲁迅吧。也因了老师的一句“说真话,要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我才敢在这里写下这一些幼稚的文字,没有过多的参考别的一些关于鲁迅的论文——纯粹地,只是写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为别的,只为我想在这里谈谈我对鲁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成熟,也谈不上什么价值,但它是属于我的真实的想法。② 邵建 《鲁迅与胡适》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1月p26~27

第二篇: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本学期,我的限选课选的是现当代文学,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各大作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的文学社,同时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老师的讲解,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随着老师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课堂中,我开始渐渐了解这个伟大人,有人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很难懂得,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老师的讲解下去品味、体会,仍然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当年的状况。

毛泽东评价说,他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他于1924年在北京同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冯文炳、俞平伯等人成立了文学社团---语丝(散文随笔);起社团的文学主张为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们的主要刊物为《语丝》周刊。

鲁迅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三)《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四)《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五)《狂人日记》:横截面 第一人称主观抒情(日记体),象征手法,反讽结构。

(六)《孔乙己》:三个层面看与被看的结构。

(七)《阿Q正传》:对全知视点的嘲弄与视点的转移——视点由远及近,由全知到限制,体现主观抒情的特征。

(八)《伤逝》:第一人称独白——选择的两难,生存的困境。《在酒楼上》、《孤独者》:叙述者与人物成为“自我”内心矛盾的外化。

(九)《故事新编》

1、把古代英雄圣贤拉回到日常生活情景中,抹去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神光,还原于常人、凡人的本相。

2、表现“古”与“今”之间深刻的联系。

3、“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

(十)《野草》

1、“独语体”:自言自语的灵魂独白。

2、象征主义手法:独特的意象

3、思想内容: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4、语言:奇峻的变异。陌生化。

而对于鲁迅的杂文特点总结有如下几点

1、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特色。

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通过谈论个别的人、事,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类型。

4、强烈的主观性。

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在我浅薄的学识中,从我读到的文章中,他应该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树着,浓密的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要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的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屠格涅夫那清新优美诗一般的笔调,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

总的来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先生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卑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报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反动御用的文人们捉襟见肘,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他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总是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带来丝丝曙光!

鲁迅在“进洋学堂”,认识到了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直到现在,我想鲁迅先生那深沉的目光依然会在你迷茫时使你幡然醒悟。当你醉心享乐,虚度光阴时,“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的警告,会使你猛然从梦中惊醒。当你钻入虚无主义的圈子里而不能自拔,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产生怀疑甚至自卑时,那一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诘问,又使你重新挺起胸膛„„。总之,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

这学期的公选课就这样结束了,感觉过的好快,又有一丝不舍,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教育人们成长,而鲁迅先生正式把这做到了极致。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虽然课已结束,但是我对文学的喜爱追求不会停止,相信它也会陪伴我的一生。

第三篇: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胡安静12122767)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小杂感》

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孤独的鲁迅。

初中时候,课本里出现第一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概的有关内容的记忆已经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消失,只是隐约记得他似是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当时班上有同学笑道:“呀,这鲁迅刻的‘早’字就是鞭策自己。若是我们来刻,那班主任定是要来骂的了。”后来似是还上过《少年闰土》和《社戏》的课。

不喜欢在中学时候读鲁迅,这时候的鲁迅是被神化的鲁迅。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寓意,像是“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类的句子,也可以作为语文阅读题的“语句品味”题。非逼着人从最普通的一句话里“品味”出什么巧妙地手法、深刻的思想,要人使出浑身解数来扯到鲁迅的批判精神。

那时候的鲁迅被挖掘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不只是不喜欢、是讨厌、是惧怕这种形式。

正因为鲁迅的形象在我当时的心目中依然是神化了的,所以当看到鲁迅与自己的妻子以及许广平之间的事时,我鄙弃他。是的,鄙弃。那时只是年少,心中的感情纯粹,亦是极端的人。自以为已经了解世上的百般辛苦,认定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就不应该结婚,更不该误了别人的一辈子,之后还可以心安理得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心安理得的写着些什么长篇大论来讽刺别人、批判社会。只觉得这样的人应该隐姓埋名的销声匿迹,以被别人发现而羞愧,怎么还会被那么多的青年崇拜。

因为年少,所以情感浓烈而极端。从此若非不得已鲁迅的文字是决绝不会再去碰触的,总觉得他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高中的老师也认为若是在考试时遇到鲁迅的文章会很麻烦,因为他的文章隐喻太多。一是怕没有想到这样东西之后所指代的是什么,二是怕想得太多把一些

无关紧要的话也扯了上去。但他还说高考时候遇到鲁迅的概率不大,因为他已经快要被人读“烂”了。

现在想来当时老师说的“读烂了”是个什么意思,是被人反复挖掘文章深意而要烂熟于众人心中,还是因为被不同的人反复品读研究太多遍所以鲁迅的本意已经枯栏不见?

许是因为之后经历过的事,心态变得不再太过锐利、极端,也真的开始了解这世上的各种不易,所以理解,理解每个人都可能身处一种迫不得已的境况之下。而这世上存在的可以让人为之奋不顾身喜爱的事太少,能遇上已是人之幸事,要珍惜、努力追求才是。

正是理解到了这一点,才明白他的苦楚,如他这般骄傲的人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会遵从母亲的意愿成就这样他所鄙弃的包办婚姻形式,“躬行先前所憎恶的一切”。

他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怎么能真的强求他像神一样完美无瑕。

他会彷徨、会孤单、会绝望。

曾经的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人一代,《故乡》中“水生”和“宏儿”之间像是曾经的我和少年闰土这一比喻就是想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鲁迅也用明亮的月亮来代表希望,这是的鲁迅至少是怀揣着希望的。他认为只要我们教好了下一代,中国就还有救。但在五四的大浪潮过会,当人们开始又对革命丧失兴趣和热情的时候,鲁迅看到这些心中又覆盖着的失望甚至绝望在《孤独者》和《在酒楼上》中显示出来。

《在酒楼上》鲁迅通过刻画吕纬甫这一形象所表现的失望,对生活的失望、对理想的失望和对于自己曾经想要为之奋斗的目标的“无所谓”,散发着绝望的黑烟,慢慢的覆盖,吞噬人的心灵。“‘无聊的事’——但我们还是谈谈罢。”这样缺少生气、灵气的语气昭示着曾经热心于改革中国青年死去,被残酷的生活打磨成如今这般的沧桑面目。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像是另一个鲁迅,一样的傲然孤独,一样的屈服于封建的部分礼制,一样的曾对孩子抱有极殷切的希望又一样的失望着放弃了这一念头。之前固执的认为孩子全是天真的,大人的坏脾气,在孩子是没有的。后来的坏,那是环境教坏的。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之后自己竟也被“天真”的孩子所仇视。又被环境所攻击,只得卖书为生。变得对人绝望,对自己的命运绝望,对自己的理想绝望。最终放弃自己的本心,做了杜师长的顾问。这样的结局让人沉默。

鲁迅的作品多是会让人沉默的,他的笔太冷,总是容易把人心凉的太透彻。他的《孔乙己》、《祝福》、《药》曾给我多么大的震撼:这社会是怎么了,怎么变成这样吃人的社会,无处不是凶手,这些冷漠直接间接的杀死了多少人,还要用这把尖锐的冷剑杀死多少人?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冷漠,而是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后整个人类都会有的冷漠。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人不可能感受另一个人的痛苦,所以有人可以忽视别人的痛苦,这远远比感受到一个人的痛苦更为简单。所以无视给人带来便利,并且没有负罪感,可以自我安慰到:我只是没有注意到,假如我有注意,我一定会做到怎样怎样。而真相只有他自己知道。

鲁迅用最冷的笔描绘最热的心。

他受到尼采的影响很大,所以成为一个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在最开始写白话文小说之前,他与朋友钱玄同在S会馆的谈话就可以证明:“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不久就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而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痛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但他说到希望,确实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又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不是在遥远的地方,而是从悲观中开辟出来的。绝望是希望的,所以有了希望。他在自己的绝望中用双手挖掘着希望,又用血淋淋的双手把希望给我们看。

鲁迅喜欢魏晋。相似的环境让他对那时的文人产生种惺惺相惜的情感。社会都是空前的黑暗,动荡、黑暗、恐怖、变世。旧有的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社会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都被破坏、摧毁。每个人都感到了迷茫空虚,对未卜的前路充满恐惧。同时他们都目睹着生命的逝去,且对生命保持敬意敬畏而非麻木,这是在看多了生命凋亡后很难以做到的。他还说了:“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般清醒的话。

鲁迅还清楚地找出了那时的隔膜矛盾,也是至今都存在的隔膜矛盾:等级之间的隔膜,先驱者与群众间的隔膜,同阶级间的隔膜。这是人类的天性(nature)。人性本凉,难以从中获取什么温暖。越来越冷漠的社会,验证着鲁迅的预言。

同时他会不断地反省自己,敢于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人看。《一件小事》中就有他对有自己的反省,“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他有熬得苦痛,教他惭愧,催他自新,增长他的勇气和希望。让他在自己的路上艰难却不停歇的前行着。

现在我心中的鲁迅早已不是当初的严肃、呆板的他。变得鲜活起来,我可以看见他的皱眉、咬着烟发呆、凝望着远方一言不发的思考。他起身,慢步走向亮着灯书桌,手夹着烟开始写字。因为可以触及,所以不再觉得遥不可及。开始思考些当时他在思考的问题,或许他有自己的答案,但我想自己试试,自己来得到一个自己的答案。也许我的答案没有先生的有深度,可自己得来的更有意义。这与我来说就是进步。

在这门课结束之后,我想我会继续读下去。鲁迅先生是影响中国几代人的人,只有自己真真正正读过他,才能了解到他的深刻之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鲁迅。我想要找到自己眼中的鲁迅。

鲁迅是黑暗,是光明,或是黑暗中的一缕光。他想要剖看自己给人们看些什么。他又说,我的本心太黑暗,只是展露了一隅,那些热爱温暖的人就觉得冷。希望青年人看,与不想他们看到而失去了希望。

又说:“我的写作是为了忘却的记忆。”

鲁迅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了吧。

第四篇:反腐倡廉之我观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既是我们有力量反腐败的表现,又是巩固我们反腐败力量的保障,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使党员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利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无利而不往,少数党员的放任自流,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流失,同时也带坏了一批同志,从而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这有力的说明了我们党有决心有信心把反腐倡廉工作抓紧抓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们做到了认认真真的学,扎扎实实地学,并深刻体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地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地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二、在工作中,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教训,防患于未然,坚持防微杜渐,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俗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尝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矣,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地警示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地考验.在与时俱进的今天,我们有能力,有办法来铲除腐败的根源,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已经把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加大,并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由于目前点多面广的发展形式,也相应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通过网络课堂,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使各级青年团员的党纪法规明显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明显提高,使廉政工作贯穿于整个工作中.三、通过学习,我更深切体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要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做为自己的工作实践,时刻跟人民群众联系在一起,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做谦虚朴实,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表率,在生活中,我的人生格言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快快乐乐生活.而顺应形式的发展,强化保廉意识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党的光辉形象要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上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漠公仆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我之翻译观

我之翻译观

长期以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目标,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信,在于意思表达忠实;达,在乎文章顺达;雅,旨在语言优美。说起来轻轻松松。要做到却不简单。倘若有人不会写中文而要把外文译成中文,等同于无米成炊,所以翻译必须要求译者两种语言的的功底都属上乘。

首先,我们要明白翻译是语义的翻译,不是语言形式的翻译。译者的任务是用另外一种文字重新创作,表现出作者的用意,产生同样的效果。作为一种再创作,翻译虽然少了布局构想的部分,但是在表情达意上考量用词和语法要更细致得多,不可谓不艰苦。再创作的过程中,你需要谨慎但也要大胆,比如要敢于增删修改。例:Why should it be made longer than is necessary?按原文语序可翻为“为什么要使它拖得比需要的更长呢?”这样不免拗口,按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译为“为什么拖得太久呢?用不着嘛。”尊重原文却不受一字一词的桎梏正是翻译的艺术。

当然翻译也要看翻译的目的。当要翻译法律文字时,文笔流畅、用词典雅全不必讲究。为了达到法律警示的职能,翻译要求语言精确、界定具体。但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意译比直译更符合要求。例如《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对朵拉迷恋近乎痴狂,自己都很害怕。狄更斯形容他:got up in a crisis of feeble infatuation,直译为“在无力迷恋的恐慌中起身。”这样忠实的翻译实在有悖于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译为“起床了,心里惶恐,浑身无力,都是为情所困”岂不更好?

好的译文一定要打破字的桎梏,用生花妙笔传达出原著作者的所思所想。但我相信,无论多么优秀的译者,都无法用自己的译作表达出原著的所有妙处来,这像是一个极限,仍不断有人朝着它努力,期以无限趋近。这也是翻译的魅力之所在。

下载我之鲁迅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之鲁迅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之节育观

    我之节育观标签: 路卫兵文化计划生育2 看到一则新闻:人民网东兴7月23日电(记者张芳、见习记者罗世立)今天,记者接到东兴市网友爆料称,今天(7月23日)早上8点左右,一男子持刀闯入广西东......

    《辛亥革命》之我观

    《辛亥革命》之我观 管理系10汽车营销1班刘明辉101303132 今天《形式与政策》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 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这部电影介绍了清末政府腐败不......

    我之责任观

    有一种爱叫做责任 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谈谈责任。 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悄然卸落在......

    鲁迅儿童观

    感受鲁迅儿童观 作者:陈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74 更新时间:2009-11-30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

    观《鲁迅》有感

    观《鲁迅》有感 我们都知道,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篇小说、散文,例如:《朝花夕拾》、《野草》、《呐喊》……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呢? 我怀着期待的心......

    我之追星观(演讲稿)

    我之追星观(演讲稿) “追星”有没有错?没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权追星。 崇拜名人有没有错?没错。因为名人值得我们崇拜。 明星、名人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值得。因为他们成功的经......

    培训和培训师之我观

    培训和培训师之我见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增强企业的整体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能再只靠像福特、斯隆那样伟大的领导者一......

    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六(2)班 王昊廷 26号 今年暑假,我们去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去上海的鲁迅纪念馆了。 鲁迅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