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西南州交通建设
黔西南州交通建设
黔西南州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历史以来就是三省通衢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州府所在地距贵阳、昆明300多公里,距南宁500公里,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黔西南州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南昆铁路和324、320国道、镇(宁)胜(境关)高速、关兴公路横贯州境,兴义机场、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起步工程、西南成品油管道工程已经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
1997年随着南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已成为兴义至昆明到南宁的便捷大通道,使黔西南州成为贵州南下开放的前沿、大西南腹地便捷的出海通道。兴义市东可通南宁、湛江、广州,南可达凭祥、北海、防城、钦州诸港口,西边昆明沿成昆铁路可进入四川腹地,北接贵昆铁路可往贵阳、重庆。
兴义飞机场2004年7月18日正式通航。可与东南亚国家和国内昆明、贵阳、南宁、深圳、广州等主要城市及旅游景区通航;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长336公里,州内约500公里的县乡公路新建、改造工程已完工。一个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主体交通网络在我州形成,黔西南州将成为东西贯通、南北畅游的交通枢纽。
回顾过去,全州的交通建设发展是很快的,一是公路建设实现大跨越大飞跃。“十一五”时期,全州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170余亿元,是“十五”时期38.8亿元的近5倍,占全省交通系统1248亿元的13.8%。截止2010年底,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由2005年底的7925公里,增加到125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5公里、二级公路480.952公里、三级公路796.7公里、四级公路6425.238公里、等外级公路4865.171公里、专用公路230.174公里。高速公路由零的突破到进入“县县通高速”的战役大进攻。农村公路建设由全省挂末到跃居榜首,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
二是内河航运建设彰显亮点。“十一五”时期争取国家和省的投资3.6亿元,建成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南北盘江、红水河)四级航道270公里,6个500吨级泊位,改造乡镇渡口49道,引进外地客商落户贞丰,投资成立船舶建造厂,填补了黔西南州无船舶工业的空白。随着内河航运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全州各类船舶由“十五”期末的965艘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2116艘。水上旅客客运输量由“十五”时期的458.2万人次增加到“十一五”时期的1182万人次,货物运输量由630.7万吨增加到13434万吨。特别是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四级航道改造完工后,由贞丰百层港满载500吨煤炭的两艘货船驶往广西天峨取得试航成功之后,吸引了不少开发商意向投资黔西南州的内河航运建设。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根据黔西南州交通运输(公路、水路)发展规划的初步安排意见,全州将完成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到2014年,高速公路里程将达400公里以上,占全省“十二五”时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532公里的11.32%,实现全州“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改造县乡公路1700公里,通村公路实现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达5000公里,通村公路的通畅率达70%以上。届时,黔西南州的交通发展将又一次实现飞跃
第二篇:黔西南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oc
黔西南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建设等重点投入,并向西部地区倾斜,这些政策为我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05-2009年我州共争取国家和省补助资金29.5亿元,主要投资向为农林水利、民生工程、社会发展、交通、高新技术等,极大的改善了我州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7县供水工程,除晴隆县水源点困难外,其于县城供水能力达到100%,建设规模为日供水11.9万吨;建成日处理3万吨兴义市桔山污水处理厂和日处处理2万吨的兴义市下午屯污水处理厂;除安龙县外其他县(区)污水处理厂已试运行;建成1247套廉租住房;兴义市城市道路油化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建成兴义市遵义路立交桥、兴义市民航大道、兴义市弯塘河治理工程、兴义八一公园、兴义老城区人行天桥、贞丰县金丰大道、安龙县城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兴仁县兴仁大道一期等工程,建成兴义市威舍镇、兴义市郑屯镇、安龙县德卧镇、册亨县丫他镇四个重点镇的供水工程。开工建设兴仁巴铃、望谟打易、册亨冗渡等重点镇供水工程。目前延安路改造及那坡立交桥工程完成总投资的26%,西南环线完成总投资的16%,峡谷大道主体完工,文化路完成总投资的79%,宜化大道完成总投资的56%,民航大道完成项目总投资的91%,栖霞、坪东大道延伸段完成项目总投资的65%,东环线道路工程完成项目总投资的38%,桔山路完成总投资的48%。重点规划建设了顶效、威舍等一批不同功能、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篇:黔西南州工业园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黔西南州工业园区建设的调查报告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全州规划建设14个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规划投资总额约1200亿元,分布在全州各县(市)和顶效开发区,产业涵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制药、循环经济等多个行业。去年以来,各县(市)和顶效开发区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园区建设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分析研究,切实给予解决。
一、工业园区规划及建设情况
截止5月22日,全州规划14个工业园区,有13个完成了规划编制,在建项目66个,拟建项目61个,完成基础设施建设2.56亿元,项目投资40.66亿元。
1、兴义市轻工业园区按照“一园两组团”的模式进行规划建设,规划建设区域包括坪东洒金轻工业园区和马岭轻工业园区,总面积23.53平方公里。目前,马岭轻工业园区现有14个项目进驻;坪东轻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即将启动建设。威舍工业产业园区规划已完成编制并上报省审批,入驻企业44户。清水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已入驻企业21户。郑屯(包括万屯和鲁屯)工业产业园区已委托贵州省铝镁设计院开展设计工作,已入驻企业140余户。
2、普安县工业聚集区包括青山工业园区、北部工业园区、江西坡轻工园区三个片区。青山工业园区完成了青山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1/2000地形图测量和青山城镇50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普兴煤电化一体化基地已列入贵州省规划的八大煤电化一体化基地之一。江西坡轻工园区规划报告经县人民政府组织评审,北部工业园区初步规划已经完成。目前,已签定总投资协议354.4亿元人民币,拟进入三个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共11个。
3、兴仁县陆关轻工业园区近期规划测绘工作已委托黔西南州长园测绘有限公司测绘完毕,规划设计已委托贵州省轻纺设计院规划设计,正在开展地勘、环评等工作。目前,已有11个项目在园区启动建设,共计投入1.79万元,入驻企业九家。巴铃重工业煤化工园区已完成3万余人的拆迁安置新区道路规划可研和30平方公里的1:500地形图测设。煤化工基地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水库建设、供水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及路网建设等已委托重庆设计院和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单位进行设计。
4、贞丰县工业园区按“一园三区”实施规划,即珉谷镇轻工产业聚集区、珉谷镇物流园区和龙场循环经济园区。园区规划环境评价报告已获省环保厅评审批复并报省发改委,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书和施工园设计已编制完成,园区建设已进入征地拆迁阶段,县政府于2011年4月28日与太平洋建设集团公司签订BT建设协议,近期实施珉谷镇轻工产业聚集区“五
通一平”和龙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物流通道建设,总投资为1亿元。现已成功引进企业5户,涉及制衣、物流、医疗器械制造、酿酒、水泥制造等产业,引进资金6亿元。
5、黔西南州(安龙)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已报省发改委待评审,园区已开发建设面积0.5平方公里,投入资金30.5亿元,其中水、电、路及场地平整等基础设施资金10.5亿元,产业建设项目资金20亿元,已有13家企业入驻园区。轻工业园区、石材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规划规划已通过县初评。其中石材工业园区已引进21家石材开采企业,年开采石材毛料4万立方米,加工板材5万平方米。
6、册亨县生态工业聚集区发展规划现正在根据省发改委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正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地质灾害、压覆矿评估及园区基础设施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已征收土地1076.2亩,现已兑现了658.7亩的土地征收补偿资金共1.88千万元。第一期园区建设征地涉及拆迁工作基本结束,现已引进入驻企业两家。
7、晴隆县工业园区规划已于5月5日上报省经信委,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25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各地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1、园区基础建设投入不足。黔西南州山高坡陡谷深平地少,工业园区建设地理条件先天不足,加之工业园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地方政府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都不配套,连最起码的“三通一平”都难以保证,与外地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甚至是“九通一平”的差距较大,园区外围交通运输能力有限,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竞争优势不明显,园区建设进展缓慢。
2、园区建设用地问题突出。土地是园区建设最基本的资源。黔西南州所有工业园区都面临着土地瓶颈问题,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占有部分基本农田,土地使用性质一时难以改变,工业园区只是划定了四至界线,土地还在老百姓手中,土地征用手续办理难度较大,如青山工业园区和江西坡轻业园区2011年需建设用地97.907公顷,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仅上报了62.281公顷建设用地仍然处于审核阶段。土地储备不足,如兴义市清水河镇“十二五”期间的用地指标为350公顷,仅2011年的计划用地量就接近300公顷,以后引进的企业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和招商引资工作。
3、企业融资难度大。黔西南州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着信息不透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技术创新能力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有效抵押资产少、办理抵押评估登记的手续繁杂、企业信用等级低、法制观念淡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加之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贷款担保条件等硬性规定仍未松动,银行向企业放贷风险高,放贷额度小,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举步为坚。
4、园区管理服务滞后。各县(市)、顶效开发区都成立了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制定了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由于工业园区的服务侧重于经济管理,目前全州多数工业园区的管理人员都是从政府或部门抽派人员组成,没有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工业园区服务的内容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协调服务上,而各种生产经营所需的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较少,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发展园区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的现实路径。黔西南州要实现工业强州战略,必须以园区为载体、片区为单元,走组团式和条块式集中成片开发路子,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条件,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统一思想,科学规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工业园区作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龙头,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不容置疑。第一,必须树立“三个观点”。即抓园区就是抓工业的观点,抓园区就是抓经济环境的观点,抓园区就是抓招商引资的观点。充分认识发展工业园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二,要高度重视园区规划。一是要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各园区的产业特色。在全省各地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必须抓住自己的产业特色,突出煤炭、电力、黄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优势,进行基础产业的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避开同其他地区的直接竞争,搞错位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二是园区规划要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工业园区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以此作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适时将乡镇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实现与园区规划的对接和“园乡一体化”发展。第三,集约节约土地资源。要严格执行《土地法》和《规划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向山要地,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严厉打击违反园区规划的建设和圈占土地的行为。
2、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拓展融资渠道。融资难问题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瓶颈,在黔西南州表现尤为突出。要解决此问题,第一,政府要根据园区规划,有效运用财税、土地储备等手段,强化土地的经营和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园区的滚动式开发,提高园区整体竞争力,实现园区自身资金的有效平衡。第二,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采取BT、BOT等方式吸收外来资本参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引导、鼓励企业自身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办理“两证”,增强企业向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同时,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参股入股、强强联合、民间借贷等形式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第四,积极协调银企建立良性的沟通和发展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积极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合作提供条件和机会,向银行推介一些好的项目,吸引金融部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扶持企业发展。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尝试建立园区企业政府担保基金,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发挥政府担保基金的放大效应。
3、科学利用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招商引资是园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关键问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充足的干劲推动投资工作,以高效务实的作风招商引资,以制度创新拓宽园区建设资金来源,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投资。第一,转变招商方式。政府在自己招商引资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和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走“以人引人,以企引企,以商引商,以外引外”之路。第二,拓宽招商渠道。工业园区要积极发挥城市“窗口”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选调精兵强将利用上门招商、中介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形式,抓好招商项目的储备、包装和推介,积极对外宣传,扩大园区知名度,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第三,突出招商重点。突出“水墨金州”品牌特色,重点引进煤、电、金、旅游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提高项目吸引力。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严格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项目进入园区。第四,强化激励机制。建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主要用于重点招商活动,重大项目引进、招商队伍建设和招商引资奖励。要建立招商项目评估机制,在考虑引资数量的同时,更要考虑引资质量,杜绝弄虚作假和劣质项目入园建设。
4、强化投资软环境建设深度,促进园区规范运作。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高地,能否“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能发展”,取决于园区发展环境的优劣。园区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在硬环境上,我们明显处于劣势。因此,要使工业园区有竞争优势,除大力改善园区硬件设施外,更要在强化软环境方面下功夫,以弥补自己在硬环境方面的不足。第一,转变思想观念。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搞好自身定位,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牢固林立“亲商、安商、富商”理念,把管理寓以服务之中,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积极性。第二,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统分发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行服务承诺和全程代理制,实行企业审批的“一站式办结”,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只要企业园中建,一切手续我们办”的工作承诺。第三,优化政策环境。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对工业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规范、补充和完善,防止本区域内的工业园区之间出现恶性竞争;另一方面,要加强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让投资者真正享受到优惠,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落实的,要给予解释说明,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服务中体现诚信。第四,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园区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利用人才招聘、专业培训、人事改革等措施和途径,加强园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为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人才支撑。
第四篇:交通建设
目 录
(一)我国交通大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二)我国交通建设现阶段的迫切性------------
(三)城市扩张与楼房建设等因素影响交通建设--
(四)结论----
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调查研究
-交通建设的意义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土木工程系10级土木工程学号:241090202姓名:陈小红
【摘要】
很显然,交通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学校、老师经常提醒大家,放学回家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这里所说的交通安全是狭义的交通,只是交通行业的一个方面。广义的交通范围很广,包罗万象。小的方面说早晨上学,同学们选择哪种交通方式,是步行、自行车、三轮车还是电瓶车、小汽车?你选择哪条路线,路况最好、里程最短,而且没有拥堵现象。节假日如果家长带你去上海购物,你是选择坐汽车还是乘火车?如果黄金周你的全家去旅游,那么,你就可能选择综合交通方式,汽车、火车、飞机可能都会成为你出行方式。大的方面比如说:在商店的商品需要运输,工厂的产品销售需要运输,甚至是防震抗灾需要运输,国防战备需要运输。
【关键词】交通矛盾迫切性 因素 意义
绪论
前言
没有交通、工厂不能生产,商店不能营业,学校不能开课。因此说,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出行和运输方式的总和。交通与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存、相互促进。一方面,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反过来又会推进交通事业的大发展。经济发展了,反过来又会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以后,又集中财力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从而又推动社会经济新一轮发展,这样实现良性循环。所以,大家看到发达地区的交通条件要比欠发达地区好一点,苏锡常地区的马路要比镇江宽一点,这其实都是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引言
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日本一位知名的经济学家说: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个地区单位时间内所能到达的距离成正比。在畜力交通时代,交通运输全靠牛马。大家都知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拥有充足的马匹,他的铁骑攻下了富饶的中原,越过了亚细亚,征服了欧罗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中国版图。在水运交通朝代,欧洲探险家开始了寻找新大陆的航海历程,远距离的海上运输标志着环球贸易的开始,给欧洲带来了
源源不尽的财富、奴隶和大面积的土地。工业化革命以后,欧洲进入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动力代替了普通的畜力和自然风力,使得运输效率成几何级数地提升,带动了欧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时至今日,公铁水空的立体交通模式已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便利不便利已成为企业投资的首要选择。
(一)我国交通大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发现,要追赶发达国家的经济,首先要从交通运输做起,建设一个庞大、完善、有效的交通系统。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实施的也是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现在世界上,无论是中国,还是非洲、拉丁美洲,道路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我国目前交通大发展的矛盾,除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综合实力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别较大以外,更重要的是行政体制上的矛盾,造成规划不衔接,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水平低下。
比如说,我国主管公路水路运输的是交通部,主管铁路运输是铁道部,管理机场空中运输的是民航总局。到了地方上分得更细。部门之间存在着保护主义,相互之间缺少协调,往往是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调。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公铁水空一体化的大交通体制很普遍,如美国有运输部、日本有运输省统管海陆空运输。我国从去年开始,已着手进行大交通部体制改革,站在大交通的高度,通盘考虑、合理构建多元协调的交通体系,宏观调配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资源。但是从国家到地方,真正改革到位还需要一个过程。
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近日作出决定并下发18号文件,确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克服当前困难和保持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省委、省政府对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紧密结合山东实际情况,迅速出台了21号文件,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并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此,我们交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交通建设、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上来,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紧迫感。
(二)我国交通建设现阶段的迫切性
第一,加快交通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把加快交通建设和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和“三个着力提高”,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制约交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加快交通建设是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交通兼具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重职能,对扩大投资、启动内需至关重要。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省加快了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因此,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交通投资仍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选择。据测算,平均1公里高速公路将消费钢材500-1500吨,消费水泥4000-12000吨,消费沥青1900吨。同时,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亿元,相应创造国内生产总值4000万元,为公路建筑业创造2000个就业机会,为公路建设直接和间接提供产品的各部门相应就业机会是公路建筑业的2.43倍。因此,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对于带动我省相关产业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必将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
第三,加快交通建设是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交通建设,既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又能够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建立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快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可以有力推进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省内各大经济板块之间的有机连接,密切与环渤海、长三角及中西部能源基地的交流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与快速流动,推动我省区域经济东西融合、南北展开、协调发展。
第四,加快交通建设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必由之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省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实现有效对接,距离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交通要积极做好与铁路、航空发展的衔接,进一步修改完善我省“十一五”、“十二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明确我省交通发展的新任务和总框架。要坚持用综合运输的观念指导交通发展,统筹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立资源共享、合理分工、有效衔接、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开创交通发展新局面。总之,加快交通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交通行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又一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争分夺秒,快速启动,迅速掀起一场加快我省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新高潮。
(三)城市扩张与楼房建设等因素影响交通建设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这些省市并不是人口众多且幅员辽阔,但却建造了大量的居住房,不仅城市绿化达不到要求,还使房价像电梯一样笔直上升,公民要买房居住缺资金紧张,房地产商则捞了一大把,最后深受其害的还是国家,地少了,粮食不够,公路需要绕过建筑物,耗时耗财,最终拖累国防建设。我国现在于京津唐地区存在大量空置房,很多小区居住人数太少从而使规划不能达标,影响了入住的家庭,最后又是公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少数人发家致富!不少城市发动扩张,将周围乡镇吞入囊中,但大部分领导却先规划修建楼房而后修路影响了公民的交通,而且还并不注重与周围地区的交通建设。当大灾难来临时束手无策,说什么车开不进去!如果在512特大地震时,灌汶高速已经通车,那与108国道双管齐下,那救灾物资岂不源源不断,抗震救灾也会容易许多。
城市公路修修补补,绿化带,地面频繁翻修过份,高速跟不上需要。在我国许多中等城市,大量存在市政府拿了税不知道该怎莫用,几乎隔几周就翻修路面,绿化带拆了又修,修了又拆。反复折腾公民的钱财,但由于此点,经济是有了发展,但要明白,这是糟蹋钱。我国北方又一个重要城市,市内公路建设得挺好,但外环路修得并不好。出入口太多,路面不平坦且脏。走过这么一遭后,对该城市的印象实在不好。这都是因为对市内公路太过呵护而忘记了外环。四川有一个大中型城市,规划了宏大的交通建设,但迟迟没有动工,反而总看见工人在对几周前竣工的马路翻修„„山西河北与陕西的高速修得确实很棒,一路上单车越野,蓝天白云,但在陕西西汉高速打穿秦岭的情况下,四川的高速任未与之连接,一大段108国道路窄车多,川陕交界处的四川收费站十分简陋,若在陕西修西汉高速是一起施工,那如今也不会车道巴蜀,路路堵塞了吧。现在,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较不平衡,找到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标准并让公民满意是最大难题,地方领导应该看得远,在交通畅通下发展经济,打击房价泡沫,磨刀不误砍柴工,国家省市才会更快更好发展!
(四)结论
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把加快交通建设和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五个更加注重”和“三个着力提高”,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制约交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加快交通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把加快交通建设和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五个更加注重”
和“三个着力提高”,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制约交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提高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第二,加快交通建设是应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交通兼具基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重职能,对扩大投资、启动内需至关重要。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省加快了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因此,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大交通投资仍是拉动内需的重要选择。据测算,平均1公里高速公路将消费钢材500-1500吨,消费水泥4000-12000吨,消费沥青1900吨。同时,在建设周期内,每亿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的社会总产值接近3亿元,相应创造国内生产总值4000万元,为公路建筑业创造2000个就业机会,为公路建设直接和间接提供产品的各部门相应就业机会是公路建筑业的2.43倍。因此,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对于带动我省相关产业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必将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第三,加快交通建设是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交通建设,既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又能够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通过建立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快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可以有力推进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省内各大经济板块之间的有机连接,密切与环渤海、长三角及中西部能源基地的交流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与快速流动,推动我省区域经济东西融合、南北展开、协调发展。第四,加快交通建设是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必由之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省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实现有效对接,距离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交通要积极做好与铁路、航空发展的衔接,进一步修改完善我省“十一五”、“十二五”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明确我省交通发展的新任务和总框架。要坚持用综合运输的观念指导交通发展,统筹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配合,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立资源共享、合理分工、有效衔接、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开创交通发展新局面。
总之,加快交通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交通行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又一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争分夺秒,快速启动,迅速掀起一场加快我省交通建设和发展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中国交通信息化》《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公路文化》
附录(网址):
http://tieba.baidu.com/f?kz=94380140
第五篇:交通大建设
精心组织,提早安排,栗川乡交通大建设活
动全面启动
为了全面加强我乡农村公路水毁修复和公路养护,进一步改善全乡道路通行条件。12月21日,在全乡两级干部会上,就今冬明春我乡的交通大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并下发了《2011—2012栗川乡交通大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会上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结合本乡实际对本项工作从组织领导、宣传动员、强化措施、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安排。会后,各村以农村公路整修养护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大建设活动全面启动。
本次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整修乡村道路保畅通,重点养护骨干道路上水平,抓好隐患整治保安全,优化建设环境促发展,日常化养护求实效”。通过集中养护整修,把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措施进一步落实,全乡农村公路养管责任全面落实,公路通行条件明显提高。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12月21日开始,集中对杜公村、栗亭村、李山村水毁严重的栗水路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共发动劳力一千余人,开挖边沟一万多米,清楚了路边杂草,整修了路肩和路面,动用铲车2台,对沿途的淤泥进行了清理。同时,其它道路的整修活动也相继展开。预计在2012年元月10日前就能全面完成本次活动任务,全乡道路能达到路面无病害,路肩整洁,行车舒适的标准。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