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须注意事项

时间:2019-05-14 05:0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必须注意事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必须注意事项》。

第一篇:高考必须注意事项

高考完全手册

高考前一周注意事项

高考考前准备对成功考试来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高考进入冲刺阶段,也是备考最关键的阶段,对学生的心理、体力、耐力都是一次考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鼓劲工作,学生要敢于面对备考中的种种困难。

二、劳逸结合,回归教材。进入最后阶段,要特别高考考前准备对成功考试来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三、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充沛体力。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的理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加以注意,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考前几天和考试当中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四、准备好考试用具。一定要按考生须知中强调的考试用具备齐、备足。要准备好2B铅笔和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中性黑色签字笔),要到信得过的文具商店购买。最后几次考试要练习使用这两种笔答题。上考场时要认真检查所有考试用具是否带齐。

五、考前要事先熟悉考试场地。考生得到准考证后,要到考点看。注意劳逸结合,不搞加班加点,要对前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回头看”,不要再大量的练习,而是应该回归课本,尤其是综合科目,要更加注意夯实基础,熟悉课本中的主干知识。

慢做会,求全对;

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

舍去全不会,以免费时辰;

不求得高分但求不丢分;

只有不丢分,才能得高分。

高考考前一天注意五大事项

考点离家有多远?

高考实行统一编场,很多考生都会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学校参加考试,考前看考场也就非常必要。

考生应于6月6日下午,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对考点的各类设施做到心中有数,包括考点办公室、医务室、饮水处、存车处、厕所等位置都要清楚。

如果以前没有来过考点,就要记清楚行车路线(步行、自行车、打车要多长时间、公交车坐几路)。

由于考点都设在县以上政府所在地,距离考点较远的考生要提前联系安排好食宿,建议考生选择距离考点较近的地方选择住宿,在饮食方面,一定注意卫生。

备齐考试用品

《准考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建议,考生可以找一条喜欢的丝带,把准考证挂在脖子前,以防丢失、遗忘。)

文具:2B铅笔、书写蓝(黑)颜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等。

特别提醒:涂答题卡使用的铅笔削得太细,会延长涂卡时间,建议把铅笔削成扁扁的“鸭嘴”型,涂卡时,一抹就可覆盖选项。

表:考试时最好带一只表合理安排时间。这方面不用挑剔,只要准确就行,太贵重的手表还会担心丢失、损坏,影响精力。

水: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反映,考试时很少感觉口渴找水喝,但是部分同学平时上课有带水的习惯,如果没有带水,感觉少些什么,带上自己习惯的水杯,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遇到卡壳的题,也可以象征性地喝口水,放松一下。

雨具:考试前两天考生或家长应注意天气预报,了解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如果有雨,提前准备好雨具。

如果高考当天温度较高,应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质地,避免考场中暑。

调整状态

其实很多考生都清楚,考前最后一天看书,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提高,但是为了保持状态,考生还是应该适当看书、调整。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高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突然打破了这种规律反而会感到不适。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休息就可以了。有些学生为了放松情绪而去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适当复习

考前一天仍旧在做大量的题或是索性什么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紧张和忧虑。就像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是很有必要的,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但量不宜大,时间不宜长。也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注意饮食卫生

很多高三考生都能注意到膳食营养,但由于天气炎热,心情紧张,冷饮、凉菜往往成为同学们的首选,这时考生有必要注意饮食卫生,必须保证食物的新鲜清洁,防止出现腹泻从而消耗体力;少食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

高考前一周注意事项: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高考前一周注意事项有那些呢?高考考前一周如何应对焦虑症状?

高考时很至关重要的,这样的话高考前一周的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建议高考考生多进行正向暗示。针对应试技巧,特别强调高考考生要多给自己正向暗示,多使用肯定句。她指出,考生在高考考试前和开始考试的5分钟内较为容易出现紧张的情况,此时高考考生可以暗示自己“我有一点紧张是正常的,我可以正常发挥”;中途遇到怯场也不需担心,考生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顺利完成考试的。”等正向暗示。提醒广大考生,高考考前填写考号、姓名等资料时应放慢速度,一方面可以减少出错机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放慢肢体动作起到平复心情的作用。

此外,高考临考前一周,考生或多或少会出现焦虑的情况,如失眠。失眠是高考考前最常见的焦虑症状,是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自然反应,适度的焦虑还能促使更好地发挥水平,对此考生不需过度担忧。陈老师还建议考试,如果早上起来后感觉精神不太好,可以用冷水洗脸,平常有洗冷水澡习惯的高考考生还可以洗个冷水澡,但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遇上感冒等身体不适的情况时就不要尝试了。

在高考前注意事项中:缓解高考考前焦虑是刻不容缓的。那么,高考考前一定要保持一颗平稳的新,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发挥出一个更好的成绩。

高考前最后一周必须做的三件事情

离高考还有最后一周的时间,这个时候要想再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已经来不及了,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一个档次也是不实际的。最重要的是调整号自己的考试状态,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平时的正常水平,不要给自己12年的学习留下遗憾,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高考前一周,应该做一下三件事情:

第一、理清思路

我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里面反复强调,不管读书做题,最重要的就是理清思路。在最后一周,不可能再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一遍。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整理,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头脑清楚的走进考场。如果平时就有整理知识体系习惯的同学,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者框架结构、笔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没有整理,那么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都有类似的框架结构图,也可以找来认真的看一看。此外,复习一下教材的目录也是很好的,看着目录(最好是高考的考试大纲上的目录),脑子里边把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看看是不是都记住了、熟悉了。对于比较重要,但是自己还印象比较模糊的地方,就要抓紧再看一看。

第二、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

错题是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我在《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中提出了“三个本”的概念,就是笔记本、错题本和课本。其中笔记本和课本用来理清知识的思路,错题本用来理清解题思路。我也一直建议大家在平时学习中用一个错题本来整理错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大用场了,在最后一周一定要把自己以前的错题拿出来再认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题思路。这个时候要注意,对于一些偏题难题就不要去理它。除了错题之外,需要看一看一些典型的例题,这些题型比较普遍,高考中考类似题型的可能很大。即使没有考,也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复习来掌握一般的解题思路和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高考中的题目基本都是新出的,但是它的绝大部分题型不可能是新的,只要我们复习好了错题和典型例题,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不用花什么时间去思考就知道怎么做了,节约大量的时间来做难题和检查。

第三,调整好状态

1、调整好生物钟。作息时间要和高考一致,最后一周不要熬夜,保证自己在上午9点和下午2点正好处于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

2、每天保持一定的做题量,保证考场上做题的状态。有的人休息一周,精神倒是休息得挺好,但是上了考场就蒙了,这是要不得的。但也不能再搞疲劳战术,这样不利于高考发挥。

3、注意饮食,不要大吃大喝。平时吃什么高考期间还吃什么。在高考前几天可以稍微吃好点保证身体,真正考试的时候不能吃的太好,热量太多会让人感到坐着不舒服,在考场上难以安静下来。

这三点方法,不仅用于高考,我们平时的任何重要考试之前,都应该按照这三点来。才能保证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第二篇:2018高考作文必须注意事项

2018高考作文必须注意事项

2009高考作文必须注意事项

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出题,更好地让考生了解高考作文出题趋势,对高考考场作文结构分析及常见误区处理,帮助考生在作文这一难关进行系统化学习,准确把握高考动向。

1、结构冗长繁杂,层次不清。

“酷”文章必有“亮”形态。高考作文最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就是结构与语言。“结构”是“骨骼”,“材料”是血肉。只有根据材料主题需要,安排恰当结构才能光彩照人。文章结构使文章思路外现,主题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

2、文章结构单一,八股化程式化

文章呈现出“老三段”“八股模式”,臃肿虚胖,内容空洞;或段落颠倒,语序不当;或句意跳跃,突兀逼仄;或重复啰嗦,含义不明。

3、文章“纵”“横”无序,杂乱无章

文章结构应如《左传·昭公四年》所说:要“四季分明,互为承接”,即要“有机相连、逻辑推进”。而考生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布局意识,没有“段与句”意识;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应骨骼健全,匀称有序。高考作文对结构的要求是:一要“结构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二要“层次分明”,从文章的章法上说,好的文章结构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没有颠三倒四的现象。即高考作文段层安排,应力求达到“进递有序、精致关联”环环相扣准则。没有布局观是无法展示思维逻辑层次的,无法展现文章的美感。

构筑“龙骨”,展现思想

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所谓

“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条理。所谓“中通外直”,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这样,我们在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中就以真诚而又善解人意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分数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铸造考场作文“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

相关信息。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从命题意图来看,在话题作文式微,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渐盛的形势下,命题者继续采用命题作文,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应对心理。就题目——“带着感动出发”本身来看,显然又契合了传统的“文以传道”的创作观。在具体的作文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解题。题目“带着感动出发”和2007年的“提

篮春光看妈妈”一样是带有诗意的表述,尽管文题已经说明“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显然不适合写议论文,而更适合写抒情性较强的散文,或者干脆写诗歌。

本题来自教材。如苏版《语文》必修五专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及人教版第一单元“哲学论文和随笔”专题,分别对“怀想”与“天空”作了哲理性的阐述,“怀想天空”,不但指怀念、遐想自然的天空,更应该喻指人生的天空、文学的天空、教育的天空、环保的天空、体育 的天空等范畴。因此,暗喻结构上应体现出文章思维的层次性。

“带着感动出发”,首先将其分解为几个方面加以思考。带着什么出发?感动;带着感动去干吗?出发;既然有出发,那就有目的,去干什么。所以具体的作文落脚点应当在“感动”,什么人、什么事让你感动了;写作的重心在于“出发去干什么”,可就此展开。

本题考生在结构上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互不联属”“两张皮”现象,即割裂“感动”与“出发”关系,人为地将文章结构简化为两段;二是散乱无序,杂乱无章;三是习惯用三段论及“八股”模式。这也限制了考生思想及思维的发展与开凿。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审读此题关键应抓住“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是“我们”要铭记“这一天”,不是“我”;“我们”要铭记的“这一天”是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的一天;就是要考生在写作时不能摆脱“一般意义”的层面。因此,在结构上也应体现出文章是思想与思维的存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的,考生必须对此有所体悟。

本题容易写成两类作文:一是篇幅不大,却面面俱到;与中心联系不密,甚至游离于主题思想;二是没有将文章在结构与层次上予以展示,文章只有具象没有抽象,只有一般没有特殊;三是流水账式结构,一二三四,平铺直叙。

优化内容,明晰结构

“内容”优化,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归纳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

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耸容动情。

其次确立段落结构。即确立起始段、引入段、过渡段、重点段、小结段、总结段、收束段的布局,从而真正做到层次清晰,上下有序;精致衔接、有机关联。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800字。

该题切合选拔考试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但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解清“轻易”一词的内涵以及“说‘不’”的象征意义;“不要轻易说‘不’”

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永不放弃”,一个是“不要轻易的去否定别人”。因此,该题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说‘不’”是个传统作文话题,“不要轻易说‘不’”是在传统话题上的推陈出新,但较传统话题更具思辨色彩,故既非全然否定,也非全然肯定,要区别对待;该题具有浓烈的时代感。中国近期对待“藏独”“台独”“汶川大地震外来援助”都不是轻易说“不”。

本题没有限制文体,但诗歌除外。选择记叙文将比较容易扣题,但由于缺少生活体验,容易流于俗浅低幼化。写议论文则需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合适的“点”,不仅要写出自信,更重要是突出“自我”,写出对待世界的姿态与方式。

本题往往易落入下列两种俗套:

一、一件事情、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一次遭受磨难与挫折的经历;二是将话题转化为“谨慎”“理性”,然后大谈理性的好处;或者即使能设立分论点,但缺少议论层次,也会陷入:“第一分论点”“第二

分论点”“中心总论点”的泥潭。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作文

印象中,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大师笔下那些逶迤遒劲、意趣超古的藤,如峻石、似屈铁,秀致中寓有气骨,苍老中透发生机。明代酷爱青藤的画家、自号青藤老人的徐渭,他那首“吾年十岁植青藤,吾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寿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的诗作,犹如青藤一直缠绕在我眼眸周围,深感心田似绿海,故每每看见爬满青藤的园墙和老屋,我会觉得园林因此鲜活起来,老屋因此生动起来。

藤是自然界的爬行者,缠绕是它的本性,也是它活着的唯一理由。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藤”和自然界的藤一样都是不动声色的软“杀手”。它们总是瞄准着“树”轻轻地爬行着,紧紧地盘缠??盘缠是他们的乐趣,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内容。

请以“藤的联想”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文体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本题审题时应注意两个转换:

一、“藤”的转换,由材料“藤草”转变为生活中的“藤”;二是富有含蕴,“藤”不仅为比喻,而且富有象征韵味。能够跳出来,就为文章的构思增加密度与质感。

设置主旨句,求结构浑然文章应设置段首句或分论点。《诗经》结构有一个重要特点为“重章叠句”,即在考场作文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开头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或用相同的语段开头,或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内容予以清晰、直观、有层次和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使得文章条分缕析。设置主旨句。刘勰《文心雕龙》“总文理,统首尾,定予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行文具篇,起承转合,在行文过程中甚至在偏离题意时,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凸显主旨的方法。即可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从而导致偏离题意的后顾之忧。主旨或关键句子应放在文章开

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三个地方,以形成脉络清晰如骏马游龙之势;三处句子应独行设置,以增加对阅卷教师视觉的冲击力。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本题采用半命题作文形式,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体现考试与评卷的公正性;从命题内容看,考题关注自我生活与个性成长,极具时代感,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集体的力量,不管是美好道德还是细腻情感,均可入题。要扣住“动力”行文。只要是能够触及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能够激发自己进取,促使自己提高的对象,均可成为写作内容。如,亲人、师生、好友,伟人与英雄、诗词与名著,荣誉与挫折等;值得注意的是,填入的这些写作对象并不是我们

写作的终极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写作对象,展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动力。

文章布局谋篇应将“动力”巧妙体现。因为本题在结构上最容易犯以下错误:一是内容空洞导致结构呆板,单一,没有变化,缺少波澜;二是文章主要段落是对内容的叙述,有场面,没有细节,缺乏画面感。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季节”题目在2007年高考中略显稚嫩。但它给考生营造了“空白”,提供非常大的具有“私密”性的空间,便于个性化写作。审题时应注意三点:

一、题目实虚兼备,应化虚为实,由实体“季节”虚化为抽象“季节”;由“观察”提升至“感悟”;由“感受”提升到“哲理”;二,找寻合适载体,小中见大;三,体验应侧重精细,结构注重画面及细节。

梳理文脉理清层次

“文脉”就是指文章行文时候的思路脉络,文脉的清晰和有致主要表现在文章的思维标志即文章的“过渡”和“衔接”句以及“过渡语段”上。这种“标志”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纵向思路的过渡与整合。语言标志是“不仅过去??,现在也是如此”;“诚然??”等方式;“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二是横向思路的衔接与整合。其语言标志有:“其实,不仅??,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物已如此,人何以堪?”“需要的不仅是??,更是??”。由此可见,文脉的整合绝非小“瑕疵”而是关乎整篇文章成败的关键,更是做好“天字第一题”的不可或缺的“杀手锏”。我们不能将考场作文内部的优化的诸个因素看成是“雕虫小技”而加以轻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

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湖北卷今年的命题作文材料简洁,启发性强,重在引导考生进行内心反省。湖北高考作文命题与2008年上海春季以“细微深处”为题的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举手投足之间”这个题目平实温和而又出奇制胜,能切实引导考生去感悟自然,思考人生,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首先要做好“转换”,将其转换为

“半命题作文”,然后再补充完整,范围和立意就可以确定了。如“透过举手投足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等,其次,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观察到生活中举手投足之间的细微之处;不仅是观察,更要思考,思考举手投足之间蕴涵的精神内涵,要朝向生活的深处开掘和思考,做到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要求同学们不仅要会叙述,更要会议论,进行理性的思辨和分析;再次,抓住关键,三个“如何对待”就是最好的命题思维方向;最后,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放大”细节,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

我们在写作时在结构上常常会犯:

一、丢弃我们所擅长与熟练的散文,特别是抒情文体,将我们情感不加选择地倾泻,导致文章结构冗繁;

二、往往丢弃我们所擅长的“日记体”“书信体”“场景式”等结构形式,热衷于什么“求证式”“病

理报告式”“辩论式”等时尚结构模块;三,对于叙述过分钟爱,对于描写则明显冷漠。

请以“蓦然回首”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蓦然回首”审题关键有四:

一、从性质看,它可是有形的、具体的、物质的、客观的;也可是无形的、抽象的、精神的、主观的;它既可指生活中的”猛然回头”“转折”“选择”“浪子回头”等一种形象的说法,也可指具体的一件事、一个场景、一个细节;还可指对生活的一种反思、一种顿悟、一种认识;

二、从角度看,可以是正面的审视,也可以是反面的认识;既可指“个体”成长层次;也可指国家民族层面上的;三是关键词“顿悟”“偶然”“反思”;四是“蓦然回首”的目的为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此切入,思路即可汩汩而出。

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人生有享受与感受之别。品尝人头

马、身着皮尔卡丹、足蹬莱尔斯丹、肩挎路易威登??只能叫做享受。仅仅靠一副嘴巴和一副下水、一身皮囊就够了。很简单。

能够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天的色彩,能够感受到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宇宙的情感,能够感受到漠漠夜空中星星的细语,能够感受到遥远地平线的蠕动,能够感受到我们平常忽略的、淡漠的、遗失的、阔别久远的、隔膜已深的另一番景致,另一番心境。那或许是久违的一份浪漫、一份诗意、一种刺激、一样怀念、一重思悟。感受,靠的是我们的心。

请以“享受与感受”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柯勒惠支的版画《母亲们》:一群目光惊恐的母亲牢牢地拥成一团,她们相互偎依彼此保护,臂弯下是同样极度恐惧的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

曾说过:“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生命,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关系及减少摩擦。”

●“拥抱运动”是印度最著名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他们紧紧的拥抱由于政府开发而即将被砍伐的树木,用自己的身体抵抗刀斧,对破坏环境者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抵抗。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

3、请以“波峰与波谷”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得抄袭,文体特征明显。

4、请以“拐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是文章,题目自拟。

1、写作提示:“享受”与“感受”是两种对待自然生活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审题时应抓住实质,即,如何对待生活,如何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这里,“感

受”与“享受”是关键词,“感受”侧重于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与交会,而享受则侧重于对物质的体验与品味,要点则是写出独特心灵感受及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其次,选材要本着“熟悉的陌生”原则去挖掘生活探求,生活真谛。再次,语言表达要富有个性,或生动,或形象,或幽默,或优美。

每个人对“享受”“感受”的理解不同,“享受”“感受”也不尽相同,有人追逐物质的丰盈,有人则追求精神上满足;有人认为快乐才是享受,有人认为工作才是幸福。感受,才能在枯水时想到春潮涨涌中飘来的红帆船;感受寒冷冬天,就感受到春天不会遥远。反之,看齐白石画的虾,就想到宴席桌上的烹炸大虾;看到凡·高的向日葵,就想到口中的傻子瓜子??享受,带有明显的欲望。

2、写作提示:审读此题的要义在于对“拥抱”的理解。“拥抱”是个比喻形象的说法,情景不同,内涵各异。“拥抱”是一种具体的“爱”的举动,是一种友善 的行为;“拥抱”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和谐友好的精神;“拥抱”是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表现,是尊重信任;“拥抱”背后是体现人对社会的认识,一种向别人展示善意的方式;“拥抱”的实质是开放、容纳、信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处理“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典范。“拥抱”有层次之别,有个体群体的差异。

3、写作提示:审题应注意两点:一是“波峰”与“波谷”的内涵。“波峰”本义是指“一个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上最高的部分”;“波谷”本义是指“一个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下最低的部分”,人们常用来比喻事物的“高峰”与“低谷”,人生的荣辱兴衰,浮沉与得失等。因此,审题应首先注意“本义”到“比喻义”的转换,这是关键点。二是思路拓展。“波峰与波谷”有个体与群体之分,有层次之别,有立意深浅之殊。它既可指文化现象,也可指历史进程,可指社会发展,也可指民生进步。如此联想,思路自然会茅塞顿

开。

第三篇: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

《高考必须从实际出发,完善和推进课程改革——一“标”多“本”下高考改革的思考》

聂幼犁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课程系,上海200062)

英文标题:

摘要:

关键字: 新课程,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10-0033-08

为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次课程改革下放了部分课程管理权,同一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多样化教科书(简称一“标”多“本”)是其中之一。但由此引出的考试特别是高考命题改革,始终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尽管教育部正在逐步向各省、直辖市下放高考命题权,但即使在同一省内,也存在与此相同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临近推开,这个问题也加速跃出水面,愈益突出。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和学习,充分发挥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各种教材的特色和教学过程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全面地测量与评价教学或学习的成就,这大概是所有制定教育政策者的初衷。然而,事实上总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其中,高考则是学生学习内在的“指挥棒”,这几乎是“铁律”,并非中国特色,世界各国都如此,情况不同,表现程度不同而已。高考的竞争及其特点是社会竞争及其特征的客观反映和延伸。尽管教育理论家们可以用许多道理和实例忠告公众,一次考试并不反映和决定终身,但考生和所有与考生利益有关的方面,首先考虑的是考试的结果对考生的前程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全面测量与评价是一种理想和努力的方向,但理想、方向固然重要,却并不能取代现实和用什么方式、方法到达。当社会诚信和全面测量与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足以保障其客观和“三公”时,人们会本能地放弃“全面”而选择“三公”,无奈地相信那可爱又可恨的考试——不公平中的公平。因为,每个考生的权利因此可以少受其他“先天”的或人为的因素干扰,至少理论上是如此。人们对“文革”的教训记忆犹新,大规模推荐入学的做法,不仅使大学无法正常教学,而且使基础教育也难以为继,其中有强烈的政治因素,社会诚信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诚信是全社会的事,前途光明,却有待时日和努力。全面衡量与评价的有效和可靠性,即使从技术层面上看,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其中,有些是世界性难题,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在正常情况下,在与无法超越的功利相联系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不按评价者的意图来表现,智商越高,越是如此;有些有中国特色,如“快节奏”、“大跨度”的教育或课程改革、高期望值和高竞争率的负面效应等;有些有办法而缺乏实施的条件,如考试社会化、命题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加考试机会、进一步提高阅卷信度、考试的信息化等。这些都非一蹴而就,而牵动千家万户的高校招生却是每年必须进行的。

考试是一个系统,其内部的所有要素必须互相契合,任何一方面的“长”、“短”或改革,必然要求或限制其他方面的协同或变化,否则,就可能损害甚至破坏其基本的功能,甚者不如不改。因此,考试改革必须从实际效果出发作系统的考虑。这个“实际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量效果;二是对教育的反拨作用,或者说“应考”效果。前者直接决定测量与评价的成功与否,从长远的观点看,后者具有更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因为它左右着测量对象本身的变化。

那么,如何使现实的教学或学习不仅在舆论宣传、行政督导上,而且尽可能在事实上按照课程改革的方向去努力呢?除了极少数优秀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组织的“理想”方式评鉴外,对大多数学生的取舍而言,考试,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改革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考必须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使那些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到较好的成绩,使那些不按照课程标准及其方向进行教学或学习的学校和学生得不到好成绩。偏差越小,成绩越好;偏差越大,成绩越差。因势利导,借“迎考”之力,克“应考”之弊——考试的竞争就可能转化为按课程标准教学或学习的竞争,课程标准才可能真正变成教师、学生内在的学习宗旨和标准。

考试本身是一种抽样测量,不可能将考生学过的所有内容都放进考试。高考是在普通高中毕业水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关注的是进一步深造的潜力,所以目标可以比课程目标少一点,“精”一些;但如果高考的目标与课程标准“差拍”或错位,或者另搞一套体系——“两张皮”,虽然在理论上有可能是更好的,但是课程标准就会在事实上变成对教学或学习不怎么起作用,甚至根本不起作用的纸上谈兵。这在有着长期科举传统和以考查知识记忆见长的我国,尤其如此。有一个调查说,高中教师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研究高考说明,而读教学大纲的不到百分之十。尽管这个调查的样本还不够大,但经验告诉我们,其结果是比较可靠的,甚至是一个不需要调查的调查。面对现实,只要考试真的想做课程改革的“仆人”和“杠杆”,就必须按照课程标准来命题。反之,只要课程标准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真是要实行的,就应当让考试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和有力的“杠杆”,特别是高考。

有一种观点认为:“考试测量的试题不可能局限于模块和专题来命制。而且,当前绝大多数省份高考采用的是文科综合的试卷,要求学科内和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需要„„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1]言下之意,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不成体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首先,从史学上看,学科体系是相对的。迄今为止,史学体系一直在被不断地认识和创新,从未成为某种固定的模式。史学体裁更是不一,“章节体”可以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专题”也是一种学科体系的形式,而且还可以有别的体裁。文明史并非只有“章节体”才能体现,“专题”同样可以展示。

其次,从教育上看,虽然高考的目标与学科体系有密切关系,但其本质不是学科体系,而是考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能力和深造潜力。这些能力与潜力可以在“章节体”的学习和考试中折射,也一样可以在“专题”的学习和考试中反映。

其三,从命题上看,命题时的“从考试测量的实际出发”的这个“实际”应当是考查对象的实际,即学生学习的对象、过程及其结果的实际,而不是其他理论或学术观点的实际。过去的“章节体”可以做纵向的理解与命题,并与其他学科综合,现在的“专题”也可以作横向的理解与命题,并与其他学科综合。

其四,从实践上看,直接从教科书介绍、分析过的史实中提问题的知识掌握水平考查,只是高考目标的一部分,还有相当部分属于方法或能力的考查,这些目标的考查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利用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通过后者进行的思维方法或能力的考查不仅有更好的效度,对教学有更明确、有利、有力的导向,而且可以弥补课本的局限,使考试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五,从“文明史”上看,文明史首先表现在人类文明的观念和视角上,新课标的制定者已经根据史学研究和学生的情况从内容的选择和观点的运用上考虑了这一点,即使有所不足,命题时同样可以通过“搭桥”的方式,从更完善、更新的高度去审视。上海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老教材的内容试行了从文明史视角切入的处理,实践证明,既较好地完成了考查任务,又达到了导向的目的,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并得到了同行的赞誉。

总而言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命题者如何坚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树立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观念,熟悉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实践情况,提升立意高度,改进设计思路、革新处理技术和转变操作习惯。

要做到高考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一致,有两个基本前提是必需的,一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规定要比较清晰,直至用行为化的语言来描述,尽可能避免教、学、考等与高考有关的方面见仁见智,发生重大歧义,使其确实能够成为高考的依据;二是有相应的考试方式和命题技术作保障,使考试能够全面、有效、可靠地测量这些既定的学习目标。然而,不无遗憾的是,从操作层面上看,目前这两个前提都不够成熟,甚至有较大的距离。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2]。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个性发展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所以,制订课程标准时,就出现了难题——非写不可,又难以按目标的表述要求做到具体、明晰、行为化,即按照“学习结果”的方式描述,只能做比较原则的定性规定。另外,又由于为了使教材的编写者、课程的实施者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历史知识目标大都只作了粗线条的规定,如“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等,正如穆易宁先生的文章所评论的“比较简略”,“一些专题的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点有很大的不确定性”[1]。从贯彻《纲要》精神,鼓励教材、教学突破原有的模式,革除旧习,发挥课程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积极性上看,新课标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长期形成的、有很大“势能”和惯性的旧的教学理念和做法,确实需要相应的强有力的开放来冲击,才足以树立新的理念和重构新的体系。可以这样说,新的课程标准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

从这两年新课程试行的情况看,尽管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还存在利用以前的蓄势和各种手段“开倒车”的情况,但教科书从一枝独秀向“多”花争艳发展的趋势已有所激发;尽管由于史论观念和知识体系的更新使教师有一定的“失重”感,但百家争鸣的格局也正在发动。于是,已经做的、正在做的、准备做的、等着做的和等着看的人都开始关心高考这一事实上的“末日审判”,高考支持什么?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考的改革是多么的重要!高考不仅要承担既定的遴选任务,更为关键的是要回答社会赋予的“是否应当相信课程改革?”“该不该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或学习?”等问题。这已经成为高考命题面临的不可否认的第一要义。可以这样说,高考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课程改革的焦点!

综上所述,为了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高考除了加紧研发有效的测量方式和技术并创造条件实施外,还必须在制定高考目标和说明时,研究和做好课程标准的“补台”工作。

历史知识是过去的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能力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知识的“活性”和个性倾向。理论上,知识的掌握包括记忆、理解、运用等累积性的层次,已经内涵了能力。因此,当我们探讨知识的掌握及其水平时,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是“知”,即“你知道吗”,“知道多少”;二是“识”,即“你理解吗”,“理解的深、广度如何”;三是“用”,即“你能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吗”,“解决怎样难度或复杂的问题”。传统上,我国的历史考试在“知”的目标上见长,上世纪80年代开始,考查理解、运用目标的试题及其命题技术才有了较快的发展,虽然其成就令人瞩目,但尚处于自发的探索阶段,还需要有效、可靠的系统梳理。

从性质上看,高考有其特定的基准,在此基础上,为不同水平与个性的考生搭建展示其已有成就和潜能的平台。当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规定得比较“简略”时,实际上,不同版本的教材执行的是在方向、框架上可能相同,但在具体的史实、观点、分析方法及其掌握水平上不尽相同的目标。因而,高考命题最佳的方法是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为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分别命制试卷。如英国基础教育的水平考试就以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能力(思维方法与历史意识)为核心目标,由五个以大学为核心的考试委员会分别为选择不同史实目标和个性的学生命制试题。这种方式工作量大,对命题者的要求很高,还要有系统的试题储备、等值处理机制和协调制度。这种制度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还与英国的社会与教育传统有关。日本的由文部省组织的“第一次共同考”加各大学自主考试,也是一种既强调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又照顾到考生与高校个性要求的较好办法。美国的高等教育比较普及,竞争程度较小,因此只需看平时成绩和通过相对统一的,知识要求较低的学习潜能考试,但进名牌大学、强势专业学习还得通过大学自主进行的考试。上海市在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教材改革过渡时期采用过“同”、“异”结合的组合卷(即在一份试卷中,为两种或多种教科书的共同部分命制相同的试题,为不同的部分分别命制不同的但在主要参数上等值的试题,俗称一卷两分岔或多分岔),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用在本次“一标多本”的改革,就不是过渡的问题,必须科学合理、持久地建立解决不同试题等值问题的机制,另外,每一次命题以及考后分数处理的工作量也会明显加大。新高考如果偏向某一版本,这个版本就会在事实上“一统天下”,教科书多样化的开端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如果在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求同”,就会产生凌驾于多本教科书之上的“求同”版,其时,不仅会出现多种“求同”版,使经国家审查的“多样化”的教科书变为陪衬,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实际上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但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答其中二或三个模块的试题)大概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必须贯彻好课程标准下的有利于推进百花齐放的教材和教学这一基本准则,如果另立目标,后果如前所述;或者不立目标,每次按命题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来命题,在我国,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可以想见的,在教学实践上,更可能出现多种“合成本”或“大全本”和“补充本”。到那时,只要有可能,学生就会放弃负担既重,成绩又“云遮雾障”的历史学习,基础教育界甚至高校也可能呼吁取消历史考试(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在确定“三加一”时,曾经做过一个意见调查,有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考应当取消历史,其中包括著名大学的历史系。理由是历史学生负担太重,导致学习僵化,其高考成绩与大学的学习成绩相关甚低或没有相关性。)。这种“自毁长城”的局面是谁也不愿意见到的。因此,如果采用同一卷,高考目标就有必要对课程标准中规定得比较“简略”的“内容标准”做符合课程标准框架、指向和原则的目标化的规范。设想如下:

(一)在“知”的层面上,将比较简略的概述具体为明晰、可理解的知识点,并做出必要的限定和解释,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了解”、“知道”、“列举”等记忆性的要求做出规范的、行为化的定义。如有可能,还应当做出心理学意义上的规定,如“回忆”、“再认”等。

(二)在“识”的层面上,对已经确定的知识点分别提出明确的理解方向和程度的要求。下列常用的要求和术语可供参考:

1.背景:国内、国际;

2.条件:客观、主观、主要(或基本)、根本;

3.原因:主观、客观、历史、当时、主要(或基本)、根本;

4.联系:事实、本质、因果、对立、统一、同一;

5.矛盾:主要、基本、根本(或本质);

6.特征:本质、形式、根本(或本质)、显着;

7.目的:直接、间接、主要(或基本)、根本(或宗旨);

8.性质:一般、特殊、根本;

9.作用:主要、直接、间接、长远(或历史);

10.影响:直接、间接、正面、反面、历史;

11.意义:当时、历史、实际、理论。

……

以上要求可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连贯性来取舍和侧重。另外,对课程标准中使用的“简述”、“概述”、“讲述”、“概括”、“分析”、“认识”、“理解”、“说明”等理解性的要求做出规范的、行为化的定义。

(三)在“用”的层面上,应当对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及其所需要的思维程度给出界定,必要时用实例加以说明:

1.具体解释和界定运用的类型及其程度,如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

2.课程标准中还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但没有明确阅读怎样类型、形式和难度的史料,通过哪些途径?信息的提取要达到什么水平?高考目标应当加以必要的明确。

史实知识的运用已经内涵了“能力”,但不是“能力”的全部。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史实知识处于被运用的状态。因此,对知识运用的规定,只是考察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还有一个取什么观点、方法来运用的问题。正确的史实只有和正确的史论(观点、方法)正确结合,才可能构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后者的迁移性更大,对素质的提高也更重要。课程标准在“过程与方法”中以“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作了抽象的定性规定。欲使其变为可操作的高考目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甚至是刚开头。穆易宁先生认为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应该有一个大致范围”,对以前高考的十条能力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具体化[1],这个的意见是非常实际而中肯的,不仅可以使高考在理论、方法上有确定性,从而提高测量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提高理论和方法论的思维水平,使历史课程向能力、素质的方向转型。万事开头难,开始可以适当粗一点,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依笔者愚见,至少,这两方面应当先行一步,时机成熟时抑或可以像英国的课程标准那样合二为一。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中的所谓“基本”应当有明确的界定。由于政治学科的改革取消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专题,前些年开始,上海市的高考说明增加了这方面的目标,遗憾的是没有深入下去[3]。如何从文明史的高度来选择和重构这些观点和方法,如何根据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确定其程度大概是最不容易的工作,前者和史学理论的进展有关,后者同历史教学的研究水准和传统有关。比如,是否可以提出地理、地缘与人类文明,文明交融、冲突与传承,现代社会与思想潮流,公民意识与法制,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文学艺术与社会修养,宗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现代国家与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与国际责任,和平竞争与全球经济,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与个人发展等更加贴近时代和学生的思想方法?

(二)“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和能测量,确实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如我们都知道质疑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假设能力、整理与鉴别证据的能力和构思论证能力等,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这这些能力的具体研究却大都停留在经验或大而化之的层面上,缺乏系统的、操作性的思考与研究。上海市的课程标准吸收了上一次课程改革以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对能力及其水平和探究行为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可供研究和制定高考目标时参考。具体如下:

中学历史课程培养的能力包括:

搜集史料

能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途径,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搜集史料;能围绕主题,多渠道、有目的地搜集各类史料。

提取信息

能按一定的要求,提取史料中直接和间接的有效信息;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分类。

解决问题

能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运用解释、论证或反驳等方法,史论结合,解决问题。

交流成果

能用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述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观点进行完善或辩驳。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水平是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力要求和评价依据。学习水平按四个递进的层次分类。以下学习水平中的“Ⅰ级”是对初中阶段的要求,“Ⅱ级”是对高中阶段的要求。

A.识记与鉴别

Ⅰ.掌握公元、王朝纪年和按某些文明标志划分历史时期的常用方法;了解中外文明史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制度、优秀成果的基本内容;运用已掌握的历史知识甄别有关历史材料等。

Ⅱ.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与基本观点;掌握每个历史主题的基本线索与基本史实;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相关历史事实或观点做出真伪或是非判断。

B.领会与诠释

Ⅰ.领会中外文明的主要特征,理解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的影响;简单解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Ⅱ.运用已有知识,对有关史料或问题进行解释、梳理和提炼,作出必要的说明。

C.分析与综合

Ⅰ.运用提纲、表格或地图等形式,分析或综合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优秀文明成果的历史背景、主要史实和历史地位。

Ⅱ.在新情境中采用多种史料,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发展进程、重要特征及其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优秀成果。

D.评价与论证

Ⅰ.了解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基本历史评价;感悟重要历史时代特有的生活状况、社会环境和精神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意志和道德情操。

Ⅱ.依据各类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作出评价;根据已有历史知识独立思考,阐释、论证相关问题。[4]

初中探究型课程的一般程序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形成课题;

●围绕课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

●对所获信息进行分析、甄别、归纳;

●根据有效信息形成文字、图像等各种形式的探究成果;

●展示、交流探究成果。[4]

高中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

●从已知信息中发现问题,评估问题的价值;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及策略;

●实施研究方案,并在研究中加以调整;

●完整表述或概括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展示、交流研究成果;

●反思研究过程,检验与评价研究成果。[4]

考试是一种教育测量,属于间接、特殊的心理属性测量。所谓“间接”,是指考试所测量的不是某物体外在的属性,而是考生内在的心理属性,如知识、能力及思维品质等,看不见、摸不着,须通过解决问题才能折射出来;所谓“特殊”,是指考试与一般的心理测量不同,考生有专门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针对考试的学习和训练背景。

正是由于这个“特殊”,再加上高考强烈的功利特征,使得考生和与考生有关的方面会在应考过程中,用“题海战术”、“押题策略”等办法,尽可能地将考查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试题在实际上转化为考查记忆和熟练水平的试题,结果却损害了学习的宗旨和效果。人们尽可以谴责这种做法如何急功近利,用各种舆论的、行政的手段加以抑制。但现实地考察这种做法,却是合乎情理的——如果用这种方法能取得高分,人们就一定会暂时牺牲“能力”而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教”与“考”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命题的本身,利用得好,是一种进步的动力。解决“题海战术”和“押题策略”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积极地改革试题,合理地引进新材料、新情景,以及据此提出既在情理(即目标)之中,又在意料(即押题)之外的新问题,使“题海战术”和“押题策略”不能奏效,至少奏效甚微,使得教、学、考等有关方面都知道,只有平时按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和学习,突出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脉络,注重能力、思维品质和个性的发展才能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得到高分。

基本知识和基本脉络是个既相对于史学,又相对于学生而言的概念。为了使教师与学生两方面都“放心”地将注意力和更多的时间放在思维训练和培养上,切实减轻记忆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压缩史实知识,强调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不求“知识点”更多,但求“知识点”更明确和理解得更透,以及由此学到的思想方法、思维能力更实、更好。压缩史实知识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高考目标中加以控制,对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点”作适当删减,保留最具思维价值的“知识点”;二是在考试的分值比例中加以控制,压缩其权重。由于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史实知识的要求要远多于发达国家,而在思维方法上又甚差于发达国家,因此,就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能力训练而言,前者的效果可能更好。

近十年来,上海市高考历史科采用了上述两种办法,在高考目标中,“知识点”逐年减少,至今已经比《教学大纲》压缩了近一半;命题时,又尽可能将“题眼”放在目录、大事年表(基本知识)和每一章开篇的概述(基本脉络)这些教、学、考等方面都能看得见和取得共识的“知识点”上,这对减轻学生记忆负担、解放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所有的考查目标(包括史实、观点和方法,特别是观点和方法)都突出了学以致用的特征,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必须运用应当掌握的技能、观点和方法来解题,而与教科书中具体的史实知识关系不大,有的几乎没有关系。这就是所谓“海派”风格的基本点,具体地说:

1.以与教科书和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不同的方式,在鉴别正误、判断对错、确定是非等简单应用的层次上考查史实知识的识记情况;

2.以已经学过的史实知识为载体,采用与教科书和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不同的变式,考查已学史实知识的理解水平;

3.以已学史实知识为背景,采用与已学史实知识程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景和新问题,考查已学史实知识的运用活力。

4.以已学史实知识为背景,采用与已学史实知识程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视角,考查“获取历史信息”方法的掌握特征。

5.以已学史实知识为背景,采用与已学史实知识程度相当的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课题,考查基本观点、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6.与现代信息技术相整合,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开拓能够适应大规模考试的新形式、新问题和新题型,为新课程的高考目标寻找新的测量模式。

7.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保障,改革阅卷理念、方式和规则,在确保阅卷信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开放式试题的比重,为不同特点、水平的考生提供展示其综合能力、学习潜能和个性倾向的平台。

8.考试是一门科学,学科专家、教学专家还必须经过相当的学习、研究和训练才能够成为命题专家。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命题研究和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科普力度,使命题改革推出的节奏和力度既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又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也使大家更理解和支持考试改革。

以上措施不仅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而且较成功地用历史学科是思想性、人文性、应用性学科的形象改变了历史学科是记忆性、机械性、背诵性学科的形象。在“三加一”和高考录取时,政治、历史成绩通用的体制下,在历史有三本教科书,政治是一本教科书加近两年时事的情况下,选考历史的学生逐年增多,成为文科选考科目之最。据不完全统计,最不擅长记忆的考艺术类考生半数以上选考历史,在理科向文科转向的学生中,选考历史的居多。

举上海市的例子是想说明不求更多、但求更好,减轻记忆,导向思维及其实施策略这个道理。如何进一步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比如能否开卷?上海市上一次教材改革后的会考曾经实行过,虽然效果不甚理想,但问题不是出在开卷上,而是出在试题及其他措施的配套上。初、高中新课程试点学校采用开闭卷结合,对开卷部分的试题作了相应的改革,情况就大为改观。另外,运用多媒体等视听设备创设情景和问题,并进而实现基于网络技术的考试(E-Testing)也应当是努力的目标。

课程标准用了较多的文字规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人生理想;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2]

这些本应是中学历史学科应当具有的极为重要的目标,在“知、行、意”中,是它们之间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制约因素。但在测量中,被试者有更自觉、强烈的功利意识和意志控制,即使“知”之,但“行之”与否,怎么“行”,抑或反“行”,则取决主体对“行之”后果的利益判断。从心理学上看,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量属于态度领域的测量。“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等因素构成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先有的倾向与准备”。[5]有效、可靠的态度测量的基本前提是被测者意识不到需要作假;或者意识到了,但不需要作假,如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对被测者没有利害关系,甚至有利。因此,其适用性比认知领域要小得多。测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只是“净化”部分不真实的测量结果,校正测量结果的解释,而且还有许多适用条件。高考是大规模的团体测量,其结果对考生来说,有着非常现实的利益关系,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趋向于按照评价者的要求应答。更何况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规定的那些目标都与政治思想、民族情感、世界观念、人生态度等“主流意识”有关,此时此刻,有谁宁愿冒被“一票否决”或失分的风险,而坚持说真话呢?这些,都使高考丧失了有效、可靠地测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前提。更何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还需要有一整套与认知领域不同的测量技术上的保障,如,即使被测者主观上想说真话,还有正确认识和标准表达与解释的问题。这正如医生必须对病人的陈述作科学分析,因为病人的感觉往往是一种假象,甚至与病因错位或颠倒,而且不同生理状态和文化背景的病人对相同的病症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述。因此,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即使是“民主、自由”和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国家,可以宣布他们的大学入学考试是学业水平考试、学习能力考试或学习潜能考试等等,都属认知领域的考试,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大学入学考试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从实践上看,对以专门的教育、教学、训练为背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与评价,最好的方式是与考生有关人员,如教师、家长、朋友的长期观察和交流,以及对被观察到的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可比较的、标准化的量表处理。这一点,思想政治学科有其丰富而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实践证明,考试所考查到的是可能蕴含着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及其倾向,而非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

那么,考试有没有可能使这种“可能”性和“蕴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呢?经验表明,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试题大概是有希望的,但效度到底有多高,可靠性有多大,技术寿命由多长,尚待实验研究:

1.显然不触及“敏感”问题或“主流意识”,明显允许考生发表看法的“中性”的开放式话题;

2.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特征的,使考生有话可说,确实蕴含立场正负或倾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投入程度的讨论式或论辩式话题;

3.以已学知识为背景,以新材料、新情景为载体,在教科书或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中没有任何答案的话题;

4.对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或答案有明确的鼓励办法,甚至有奖励措施的,出了差错至少不倒扣分的话题。

考试不仅要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还必须有较大的社会公信度,即考试是否被与考试有关的方面乃至公众实际(不是无奈)认可及其程度,这是考试的公举性或权威性问题。因此,新高考的改革必须考虑考生、教师的可接受程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高考与原高考之间的过渡和接轨的问题。理论上再好的考试,如果不能被考生和教师以及与考试有关的方面积极、正确地接受,其效度和信度都会大打折扣,对教育的“反拨”作用也会大大降低,甚至走向反面。一般地说,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策略:

1.回顾和总结我国以往高考的经验,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原高考中能够为新的考查目标服务的积极因素,包括选题、立意和题型、材料、常用语等一切外在方式;

2.深入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吸收广大教师和专业部门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创造的可以(或作适当改造后可以)用于大规模考试的测量方式和方法;

3.扩大国际视野,有比较、有选择地汲取国外心理与教育测量、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优秀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比较成熟的“过程与方法”的命题理论和技术,使之本土化,为高考改革服务;

4.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加紧高考目标的研究和试题的实验研究,取得尽可能有效、可靠的实践及其程序的依据,使高考改革建立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的基础之上;

5.以教与学的适应性为基点,以现在到全面实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为过渡期,“走一步,看一看”,有计划、有节奏地推出改革措施——目标(尤其是能力目标)可以逐步到位;权重可以由小到大;题型可以渐变成型;改“此”可以暂缓改“彼”;评分可以从“泛”到“范”等。

6.加强信息反馈,对考试后的各种数据做统计分析,准确掌握考生对命题改革的实际承受和适应能力;进行社会调查,及时了解考生、教师以及与考生有关的各个方面对高考改革的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由此调整改革的策略和力度,使高考改革“有利、有理、有节”。【作者简介】聂幼犁(1953-),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公悫】

参考文献:

[1]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S].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该《手册》提出了以下理论观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及其基本特征/阶级(阶层)、国家改革与革命/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战争及其性质/历史发展之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量变与质变、形式和内容、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原因与结果等/观察与把握历史的思想方法:从事实出发、阶级分析、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结合等”。

[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1).

[5]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第四篇:高考注意事项

高考注意事项

一、高考前注意事项:

【物质准备】

1、带好《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考试通知单》正宗的能直接填涂的2B铅笔至少两支、橡皮一块;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至少两支;直尺、圆规等(不要带涂改液、胶带、修正带);必要的生活用品,如:清凉油(或风油精);将以上物品一块放入一个透明的带有拉链的袋子。注意不能带手机和茶杯。矿泉水不放桌子上,防洒毁坏卷子

【心理准备】

1、穿上自己感觉最舒适的衣服和鞋子(不宜新买的);考前注意理发;中午可以洗头保持清醒。

2、进入考场时,什么都不要想,静静等待发卷,发卷5分钟,统揽全卷,有无异样,开始看题,记于心中;

3、见到监考老师,微笑以待!以获得一种和谐亲切感(监考老师由抽签确定,基本上一场

一换);

4、进入考场之前切勿饮用太多水,做到考试期间不上厕所,其一防浪费时间,其二也不允许; 高考中注意事项:

【考试心态】

1、坚持“我行,我能考好”。

“虽然我有些紧张,别人也同样紧张,没什么可怕的!”

“我不可能都会做,但一定要把会做的做对!”

2、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易,我不畏难”的必胜信念,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3、“胆大心细,沉着冷静”永远是成功的秘决!

【答题技巧】

1、拿到试卷不要急于答题,应先听从监考老师的交待,检查试卷是否有污染、破损、有无

漏印或字迹不清等,然后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缺考标记一定不要填写!

2、通览全卷,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计划,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

间做”。

3、认真审题,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考试时不仅要弄明白题目的条件、内容、范围以

及重点,还应注意答题形式,规范答题。“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

4、掌握答题原则和正确方法,科学分配答卷时间。如“先易后难”的原则,暂时跳过难以

解答的问题,对无把握的选择进行猜测等方法。有时候适当的放弃不仅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智慧!(学会放弃,有舍才有得)

5、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莫忘乎所以,谨防“大意失荆州”。

6、一丝不苟,分分必争。力求会则对,对则全,防止欲速则不达。

7、一些考生总是习惯把答题卡放在最后去填涂,这样很危险。万一由于最后一两道题做不

出来,冥思苦想之际忘了时间,会造成极大遗憾。因此,做完选择题后最好马上涂答题卡(注意答题卡样式:a卡和b卡,横排还是竖排?),选考题切记要填涂。

8、宁可坚持到终考一分钟,也不做交卷第一人。

高考后注意事项:

1每场考试结束后,一定要带回准考证、身份证等所带物品。

2考试结束后,知道与不知道结果已经是不重要了。同学之间不要对答案,免得知道了自

己的错题,影响下一科的考试情绪。做到考完一科忘一科,把立足点放到准备下一科的考试科目上。3上午或者下午考试结束后,考生不要剧烈运动,保持适当休息。上午考完后,必须抓紧

时间休息(1点钟必须休息,2点起床,),即使睡不着,也应躺下闭目养神,身心放松,养精蓄锐,迎接下一场考试。晚上9点带队教师查宿舍,10点左右必须睡觉。

特别提醒:高考完后绝不允许有违法违纪行为影响你的发展,警察不间断检查住宿、考场等。

第五篇:高考期间注意事项

调适心态,把握高考,放飞青春梦想。高考前的几天,各种注意事项尤为重要。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前注意事项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一、怎样度过考前最后一天

1、平稳过渡正是保证水平发挥的重要条件。

2、不要过早睡觉,不可再熬夜。

3、睡前少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品。

4、复习基础知识,看看模拟试卷或作文。

5、清点考试用品(黑色签字笔、保证质量量的2B铅笔、手表、橡皮擦、高考准考证要统一放在透明的袋子里,并且放在明显的位置,避免考前忙于寻找,影响考生的心情。)

二、考试当天应注意的事项

1、早些起床(7:00-7:30之间)浏览一下备考笔记、重点公式、重点定理和熟语。

2、注意早餐的营养,不可有大的改变,最好与平常差不多。

3、前往考场应有一定的提前度(15~20分),以防路阻。

4、考前十分钟应避免嬉笑、打闹,坐一会儿或整理文具。

三、两科考试之间如何度过

1、要学会迅速遗忘上一门考试,并吸取教训,调整战略,千万不可后悔而不能自拔。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2、作好思维的转移,使思维在相关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获得一段时间的预热。

3、注意休息与饮食。

4、进行适度的轻松锻炼,例如散步和伸展运动,但一定要避免篮球、足球等剧烈的运动,避免身体伤害。

5、为下一门考试做好准备,主要注意一下平时不是很重视的地方,看一些公式、定理、表格,以及一些概念,以加强记忆。

四、应试要点

1、填涂好个人资料,特别是准考证号码和姓名号码要绝对准确,填写后需再查一遍。

2、浏览试卷,把握全面(相互联想,开阔解题思路,消除记忆阻滞),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分秒必争。

3、由于所有科目实行网上阅卷,保持卷面整洁尤其重要。

4、先易后难,各个击破,增强信心。考生要避免两种倾向:一忌思想静不下来;二忌在某一题上花费时间过多。

5、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6、认真审题,明确要求。1)不看错题目,2)分析要清楚,3)要善于联系和联想,特别要注意联系生活和社会的实际。

7、尽量做完试题,把能想到信息充分地体现到答题卷中去,分分必争,并注意控制时间。

8、考试结束前15分钟,认真检查,把好最后一关,保证思路、步骤、结果和答题的规范。

下载高考必须注意事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必须注意事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注意事项

    阅卷老师强调,细节决定谁能上好学校,部分题目需要“宏观视角” “考场得意,考分失意”一直是困扰着不少考生的怪圈, 明明感觉考题很简单,却拿不了高分。“细节决定谁能上清华北大......

    2013高考注意事项

    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高考,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转折,所以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十分在意,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前注意事项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

    高考注意事项大全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屡挫屡战,笑傲群雄。高考前的最后几天,一定好争分夺秒,把握好每件事,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前注意事项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

    高考注意事项

    高考第一天要注意的问题 哈师大附中张苑勋 一、提前熟悉考点,准备好必备的物品:考生应于6月6日下午,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对考点的各类设施包括厕所等位置做到......

    应用文的选材必须注意事项

    应用文的选材必须注意事项:1、选材要切题,选最能说明主题的材料,做到有话可说,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2、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把题目要求全部渗透到文章中去。3、要用自己熟......

    高考营养方面注意事项

    营养方面 第一 高考临近,除了有效的复习方法,科学营养的饮食安排也格外受到关注。下面是权威营养专家北京医院副主任李长平,给出的备考期间的营养餐谱,并解答了考生和家长关心的......

    高考注意事项(五篇范文)

    三、考试与评卷 考试和评卷在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实施。 (一)考试科目及时间 考试科目: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文科综合; 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理)、......

    高考前有哪些注意事项?范文合集

    高考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告别失眠 考前复习最好不要熬夜,每天睡觉前20分钟做腹式深呼吸效果会更好。考试时,中午时间比较长,小憩片刻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小心午睡过头。有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