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论文
报送:小学品德专委会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的探讨
万州区赶场中心小学 李长虹
教育是门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孩子做人——“学做真人”。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让孩子分享真善美的地方,是放飞孩子心灵的天堂,也是唤醒和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沉淀教育功底的殿堂。
一、课堂教学,让学生诗意的存在
“课堂虽小,意义却大,它使我们一步一步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超越文本、体验情感、形成新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体文化新生命、达成个体创新的意义生成的世界。
(1)、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价值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其课程形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课程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它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这是我们实施这门课程时要突出的重点。
(2)、在教学中重视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过去的品德教学,教师强调知识和间接经验的传递,强调道德规则和道德概念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和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而新课程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因此,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在上《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时,首先老师让孩子准备了“布眼镜”与“纱眼镜”。先让孩子戴上布眼镜,让孩子在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感受眼睛看不见时做事的难受。当孩子摘下“布眼镜”时,全班孩子“哇”地叫起来。孩子们说“字太难看了呗!”我问学生,“眼睛看不见有什么影响呀?”孩子就说了,“不能写好字了”“回家不识路了”“做游戏,我就找不到人了”„„七嘴八舌,都急于表达他们的看法。于是,我又让他们戴上“纱眼镜”,然后问,现在有什么感觉吗?孩子就说了“看东西雾蒙蒙的,看不清„„”就这样,通过亲身的体验,让孩子懂得“眼睛是个宝,生活学习离不了,保护视力我牢记,健康安全生活好。”这节课,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成为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下获取到正确的道德认知。
(3)教学内容要贴进学生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进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让课堂体现实效性。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我在上《推己及人》这一课时,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出示了一张在公共汽车上的众生相,我问孩子,你们从这张图中看到了什么?你们能不能揣摩一下这些乘客的心理,他们为什么不让座?如果是你,你会让座吗?这样设置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从中明白,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因为最美丽的风景,莫过于一颗善良的心。
(4)课堂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
教育家雅斯贝尔说:“有一种爱叫唤醒。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新课程下的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内在统一,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儿童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从这一点来说,品德课更需要用爱来温润课堂。
二、灵活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收获快乐的体验。我前面所说的《推己及人》这节课。课文的核心是要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同情之心。根据此教学目的,我把教学的重心定位在“让学生感悟善良,体会善良,并能在生活中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一主题上,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内化。在这一课中,我为孩子捧出了一组失学儿童的照片,(出示图)并通过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语言、眼神,传递给孩子,唤醒孩子的同情之心与善良之心,我发现,很多孩子泪花闪动,用“爱心”滋润着课堂,也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1、开放式的教学策略。
开放式教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二是“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时空的开放。“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场所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室,应当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扩展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三是教学内容和结果上的开放。
例如:《我们身边的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在课前提出探究的问题“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学生自愿进行观察并汇报自己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学生
1、拍摄了住家附近垃圾的照片,并介绍垃圾的危害。
学生
2、拍摄住家附近烤鸭店的照片,烤鸭店内人影晃动,烤鸭店外垃圾成片。
学生
3、认为电池的用途很多,但现在正在给环境带来污染,并列举了一些数字。
教师引导探究住家附近水污染的问题。
学生
1、手里拿着2瓶水,一瓶是黑水,一瓶是干净的自来水,黑水是从学校附近的河沟里舀取的,经学生的实地考察,黑水是一家小工厂排污水造成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小鱼不能生存。
学生
2、画了一幅图,图中被污染的河水像墨汁一样,一条小鱼在吐黑水,画外音“别吃我,我有毒”。
教师引导探究“什么原因引起的环境的污染,都是人为因素吗?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垃圾为例)
学生小组1:实行分类垃圾。可再生的垃圾进行回收,资源重新利用。学习小组2:收集到我们国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和法规。学习小组3:收集了近期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环境问题和治理问题的报道。学习小组4:走访村居社区或居家地,了解本地区环境治理的常见措施,介绍给其他的同学。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了解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并从中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课程的学习时空的开放,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
2、活动化的教学策略。
活动化教学指教师在课堂中模拟性地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场景中的活动,去进行体验和获得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一位教师上《做妈妈的小帮手》这一课时,教师打破教材以“讲、说、谈”为主的说多做少的教学格式,创设了“择韭菜”、“切韭菜”的活动情境,使孩子们亲自实践“择韭菜”、“切韭菜”。这些家务活学生在家根本没有做过,干起来非常费劲,有的孩子手都磨红了。在这切身体会中,学生感受到父母家务劳动的不易,爱父母之油然而生。另一位老师在上《安全回家》这一课时,也巧妙地创造了一种情境:一幕有趣的动画剧《新龟兔赛跑》吸引了同学们。这次小兔子虽然跑得快,但因为他撞小孩、闯红灯等险些酿成悲剧,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一个严肃的话题“安全回家最重要”。整节课以小兔为主线贯穿始终,孩子们则以关爱者的角度帮助小兔识路标,告诉小兔要遵守交通规则,回家路上的安全常识等。在这个充当快乐助人者的过程中,也使孩子们懂得“安全回家最重要”。在情境化的课堂中,学生感受自然深刻。
3、对话式教学策略。
新课程指指出:“教学活动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在师生聊天式的对话中,不仅可以缓解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的心情,而且还可以不知不觉地将课堂教学意图不露痕迹地渗入其中,在民主、平等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转入文本的德育内容,淡化了学生“被教育”的定势,让他们在无意识中,在自由的对话中,逐渐感受到隐藏其中的道德内容,获取正确的道德认知,激发积极的道德情感,产生强烈的道德需求,并与原先已有的道德经验发生碰撞,或推翻、或补充、或改进、或完善。
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真正的友谊》时就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几次面了?” 学生:“三次。”
师:“头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 学生:“好朋友!”
师:“那我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就是我的„„” 学生:“小朋友!”
师:“既然是朋友欢聚一堂,大家应该无拘无束,你们能告诉大朋友,谁是你的最好朋友?你们之间有过不愉快吗?”
这时学生就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不愉快的事。
整节课,这位老师始终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学生也像与朋友在一起,畅所欲言毫无顾虑地表露内心世界,认识到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这位教师没有枯燥的说教,其 “教育无痕”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份源于内心的情感体验,巧妙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品德与社会”课应强调的学习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是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
“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
1、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电视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知识面广,遇事有自己的见解,他们渴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要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我在教学《推己及人》这一课时,针对独生子女“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毛病,截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片断《借擦子》,让学生讨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单单只考虑到“我”的要求,“我”的感觉吗?引导孩子激烈的讨论,当学生认识到“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要以德来报怨”“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时,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让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 学目标。像前面提到的《我们身边的环境》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例子。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3、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大力倡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亲历过程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尊重孩子的体验,重视对孩子的行为导向,把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在实处。因为只有知识、经验、美好的情感,乃是智慧才是真正的人生获得。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品德论文
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策略
李桥九年制学校
陈霞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其核心内容是:“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努力走进生活,贴进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生活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品德与生活》以活动式的教学形式为儿童开辟了一个宽阔的舞台。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利用这个活动舞台,让儿童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我们在设计活动当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怎样组织进行高效的活动呢?这些问题成为教师迫在眉睫的问题。
今年我担任四年级一班的品德教学,在这段时间的实践和努力下,我作为一名教师也积累一些《品德与生活》教学实际经验。如何实教好这门新课程?如何提高我们的德育实效?如何让孩子们沿着课程目标的方向发展?我从课前探究指导、课堂活动设计、课后实践活动三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课前探究指导策略】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是把学习的内容拓展到了课前、延伸到了课后,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那么怎样让孩子们“乐于探究”、“敢于探究”呢?课前的准备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学生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孩子们可以在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活动。这么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课前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上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
我在上《我爱家乡山和水》这课时,班上的孩子没有准备充足的关于家乡的材料,课堂上仅靠我的引导显得很单调,很被动。教学效果不好;如果事先布置班上的孩子在课前搜集相关素材,可能同学们就会带来家乡的照片,补充了许多老师没有准备到的东西,这样的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让我在感慨学生潜力的同时,也感受到课前探究活动关系到整堂课活动的开展,要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值得提醒的是,课前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发的“生成”,“规则”没有先行,教师不给予指导,也不加以掌握,让孩子们开着“无轨电车”,课堂上就很容易出现“散乱”的答案,显得“有形”而“无神”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探究活动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引导、示范,这样才有利孩子们高效地进行活动。【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而展开教学的。活动是课程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孩子们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活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也正是这样,课堂上有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有实地采访调查,快乐的教学游戏,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还有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为老师提供教育的机会。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那么,课堂活动情境的创设就很重要了。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情境时不妨设计吸引孩子们的活动。上海华师大附小的陈燕老师在上《我会好好吃》这课时,就做得很好。一年级的小朋友,如果老师只对他们说要多吃这个,少吃那个,给他们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学生一时是不能接受的。而陈老师巧妙设计就在于创设了“小陈自助餐厅”的情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午餐,之后通过课件直观地展示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再一次地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菜谱进行修改,达到合理饮食的目的。活动中,学生既玩到,又学到,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2、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实”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要培养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的儿童。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来。只有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们的生活出发,是老师必须认识到的。例如我校老师在上《春天来了》这课时,先利用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日历引导学生找到“立春”,进而带领学生走进“春姑娘”的世界,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在哪里找到了“春姑娘”,这节课的最后,老师也设计了一个“争当环保小能手”的活动,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生活中是怎么爱护环境的。孩子们各个畅所欲言,非常地高兴。这样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孩子们接受都非常自然!
3、提供足够时间,使教学活动“高效”起来
儿童的生活是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连续的过程。因此,他们的活动也应该是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时令、节气、环境和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不断地延续、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所以,我们要灵活安排活动计划,对活动时间长的内容及早做出安排。如在进行二上《金色的秋天》这一主题探究时,可以给学生较长的时间准备,让孩子们做好活动记录,观察日记,你在秋天里发现了什么?随时写一写你发现的东西,以及图片、资料的搜集,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秋天的图片,或者动手画一画、拍一拍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都能感受秋天的美,了解秋天的知识,使孩子们的认知更加系统化。
作为活动的引导者,老师们也应该及时地去督促、检查、反馈,如在上《看我多精神》这一主题时,除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课外还要多监督,多做评价,既保证学生活动的持续进行,也利于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活动效果更实在。
【课后实践活动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开放、多样、富有变化发展的活动环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的整体建构。低年级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从课程的性质来看,应尤其关注行为规范的养成。所以,教师虽然通过课堂上的45分钟的教学帮助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的正确做法,但“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我认为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课后实践活动的开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老师们应及时捕捉校内有利于学生实践的契机,将品德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校德育活动、少先队教育活动相结合。例如教学《鲜艳的红领巾》这课后,可以借清明节少先队祭扫烈士墓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红领巾光荣历史的了解,明确肩头所担负的责任。
课后实践活动更离不开家庭、社区的支持和配合,毕竟学生每天的大多时间还是家庭和社会上度过的。家校实施互联互动;既有益于沟通信息,优化育人基础,又能发挥各自优势,取得“双赢”的育人效果。例如二下《我的暑假计划》一课的教学活动进入到尾声时,教师可布置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记录每天生活学习情况的表格,新学期开学时评选出“暑假生活小明星”,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过上愉快、积极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第三篇:品德论文
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一)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思想,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我们的主要课程资源。从教材出发,钻研教材、合理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信息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第一步。
合理地运用教材资源,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的基本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品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用好教材资源关键的一步。
2、钻研教材,把握教学的基本出发点(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做教材的对话者 在教学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活用课堂气氛,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这就像演员登台表演,需要音乐、背景等艺术手段进行烘托,品德教育也需要情境的创设和配合。
(2)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做教材的编创者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图文并茂,单元主题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极富童心、童真和童趣,并且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还有大量的留白部分,留白的形式多为句子省略或是要求学生说说写写画画,它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道德践行的重要载体。
(3)结合实际,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 ▲结合学生实际,适当重组教材 ▲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教材顺序 ▲结合当地实际,适当增减教材(4)用好教材的资料库
每一单元的教参后面都提供了相关的活动资料和背景资料,为扩大教师的视野、理解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我们一定要用好它,让资料库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充分挖掘学生自身资源,让生活内容成为鲜活的教材
学生自身课程资源是指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凡可被教师利用的、课内外表现出的有利于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它包含基础性资源和生成性资源两个部分。基础性资源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体验、思想认识等,它是教学得以进行的基础,其他的资源必须与此结合,才能发挥效益。
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课程资源
1、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差异)是课程资源。
2、学生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课程资源。
3、学生的各种经验是课程资源。
(三)以教学活动为途径,优化课程资源。
品德课程被称为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性是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教学活动也是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材以范例的方式,呈现了很多教学活动设计,包括:体验、调查、研讨等。教师须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主题、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抓住核心活动,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使活动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1、课前准备活动要充分
2、课堂教学活动要精心设计
(1)活动目标要明确,让活动不流于形式(2)活动的内容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活动的方式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4)活动的过程必须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人人参与活动
(5)活动要发挥全程评价作用
3、课后教学活动要延伸
4、教学活动的反思
5、教学活动虽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实施中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看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开展活动化教学,对不适宜开展活动化教学的内容不强求采取这一形式。二是要考虑到实际的环境和教学条件,有的活动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四)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其他资源(1)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物、所有活动都可以构成品德课程资源。作为品德课程老师必须关注到这些,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机渗透进品德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使其转化为合适的教育资源。《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学校的老师、食堂工作人员、后勤人员、同学等都是很好的资源。
(2)能够善于利用社区的课程资源。
教材的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教师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等活动,《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课前的调查活动、《平安每一天》中让学生观察上下学的路上,有哪些交通问题,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资源。
(3)能够适当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联系学生家长进行配合,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卡、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互动合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我的爱是什么》可以让家长来评价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是否做到了在感受家人爱的同时,能够回报家人的爱。
(4)能够广泛利用媒体资源。
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通过多媒体缩短时空的距离,跨越时空的界限,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品德教学中来,使品德课堂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让学生的学习置身于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可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
第四篇:品德论文
浅谈品德课上的有效化教学
作者:王 美 霞 单位:矾山镇刘墩小学 电话:*** 摘要:道德教育要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怎样让品德教学找到回家的路,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一、构建活动课堂,营造活动氛围;
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
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四、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真正让有效化活动教学为我们的品德学科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生活
情感
教学 正文: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而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离开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而且有些生活场景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的。怎样让品德教学找到回家的路,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有效的活动化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在半年多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进行了认真地实践和探索,希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活动课堂,营造活动氛围。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重要空间,它的选择布置、人气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产生自主的学习需要,激发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情感体验的欲望,进而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室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教育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现在教室里已经不是素面朝天了,而是一些名人名言、规章制度成了主角,但这些离学生的兴趣中心距离太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拘谨感,在活动中放不开手脚,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在受教育,容易隐蔽自己真实的情感,做出一些虚假的附和。因此,我们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时更换。如德育漫画,图文并茂的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图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书香飘逸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可以到热闹非凡的市场„„只要是适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兴趣的场所,我们都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空间保障。
二、收集生活素材,丰富活动资源。
“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我们现在强调生活和儿童是我们的教学资源,提出新的教材观,视教材为一种范例,就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让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思品课堂提供生动多彩的材料,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题,以此来优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素材,建立教材、活动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案例、新闻等,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以利用,使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作为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较好地隐蔽了教育意图,让学生没有感到你在教育他,要他怎么做,而是他们自己在寻求答案,在交流应该怎么做,拉近了品德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也丰富了品德学科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另外,在课堂中引入一些数字材料,可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开展多样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的特点之一就是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因为“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重视经验与体验的获得,在活动中生成,在活动中导悟,也是对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极好的补充。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动”起来,多进行活动并且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课堂学习的主题,时时注意做到精益求精。在以往学生的学习中我主要应用下列几种学习活动,即想象、游戏、实践、角色扮演等等方式来辅助教学。
(一)想象。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方式,学生对此往往乐此不疲。其原因有很多其一是这一年龄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他们往往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或是看到课文中某一段文字或图片就会展开联想,这种想象教师利用不当就会成为学生开小差的原因了,若是利用好的话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既然如此我在教学中就尽量多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有的放失进行想象这种学习活动。
(二)游戏。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了,在课堂上多做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在这么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掌握知识就不会变的如往常般枯燥乏味,而是轻轻松松愉快的接受了。这种做游戏的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会很快迁移为学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快乐的,这样对以后的教学的大有益处的。
(三)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品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道理,有待于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中去,这就需要联系实际,导之以行。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又大多贴近生活,要在实际生活中完成养成教育,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关键还在课外。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课堂,设计多样的活动,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串接起来,真正使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四)角色扮演。有助于提高儿童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观点的能力。角色扮演的频率与各种承担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不管什么性别、智商的儿童,经常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比其他儿童,更易与同伴相处,更受同伴欢迎,社会技能更强。众多的心理学家还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情况里,角色扮演常常能产生神奇的力量。因此,低年级思想品德课,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以孩子爱模仿别人的特点为突破口、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实践的空间,发展良好的个性,促进健康的人格。
四、倡导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在活动化教学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现代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要重视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其他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多元化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看到自己在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一次评价、一人评价定优劣,让学生更多地去注意活动过程,而不是紧盯一个结果,有利于活动化教学的延伸和系列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道德,而且把评价的权利从学校老师扩大到社会家庭,也能让某些遗忘了道德准则的成年人在担任评价者的同时再一次受到道德教育或提醒,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把不良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总之,只要在品德课堂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化活动教学,相信,总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解读》 2.《新教育之梦》
3.《品德与生活》课儿童活动之主体性教育
第五篇:品德论文
报送小学品德专委会
品德与社会课应“活”起来
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孙海燕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 兴趣 自主学习认知环境 生活性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又如: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我给学生放映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