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和未来发展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边陲,地广人稀,物产富饶,千百年来,白山黑水间,朝代更迭,风云聚散,曾经的宫闱楼阁、金戈铁马都湮灭在历史的尘沙之中;百年来,日俄列强侵吞国土,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在林海雪原间谱写下壮烈的民族赞歌,解放后,人民子弟兵开进北大荒,用双手战胜天寒地冻,用毅力征服茫茫林海、大庆油田,用智慧耕耘新中国的粮仓,新时代,哈大齐力争焕发新活力,黑土地欣欣向荣,龙江水载着边境口岸贸易繁荣的欢歌欢快地流淌。
黑土地的文化,是一部多民族战胜大自然的胜利诗篇,是一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诗篇,是一部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的奋斗诗篇,更是踏入新时代的龙江人全方面发展,打造多元性经济发展,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瑰丽诗篇!
然而,要复兴黑龙江,就一定要摸清楚沉淀在黑龙江历史长河中的独有特点,更要明白黑龙江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关联关系。只有在明白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本地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才能有助于做好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
黑龙江地域文化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黑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中国的其他地区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从而使黑土区域文化也具有了独特的气质。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和最东端抚远三角洲都在黑龙江省境内。冬季由于蒙古高压的原因,气候寒冷;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温度较高,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区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发端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曾统一黄河流域一百多年。鲜卑人的后裔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也统治了中国北方二百多年。古肃慎人的另一支黑水靺鞨建立的金政权先后灭辽和北宋,强大一时。元和南宋联合灭金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改族名为满洲并建立后金,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多年。东北的少数民族发端于黑土地,体格强悍、精于弓马,在一次次史诗般的战争画卷中展现了黑土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次次碰撞和交融,同时也使得东北地域文化有了厚重的积淀。在一次次冲出东北的过程中,黑土区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清代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虽有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但仍难挽颓势,这是封建制度衰落的必然规律。《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密约》等一些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土地,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人进入了中国东北。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片土地无奈的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以哈尔滨为例,至今仍然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欧式建筑,优美的建筑后记录着俄国人侵占中国东北的那段历史。之后东北又沦为日本的占领区,并一度成立伪满洲国,日本人对于中国东北的掠夺和残害更是肆无忌惮,哈尔滨的日军侵华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就是对那段历史的无声控诉。这一百年的黑暗历史随着二战的胜利而结束,哈尔滨遂成为中国第一个光复和解放的城市。众多的民族以及与外国人的深入交流,共同铸就了黑土区域。
文化的多元和开放包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大庆油田的开发为标志,黑龙江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变。随之兴建了一批石油化工厂,新建了铁路和输出原油专用的大连新港,并修筑了较完备的输油管道网,从而改变了全国的能源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及出口贸易结构。从1952年到1975年,机械工业始终位居工业各部门之首。石油工业由第10位升至第2位,化学工业由第6位升至第4位,冶金工业由第4位升至第3位。上世纪5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区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成为了黑土区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黑土区域文化在振兴龙江中的推动和阻碍作用1.黑土区域文化在漫长的各民族交融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开放包容特征。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区域都只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与其他区域联系着。这使得很多封闭的区域一时无法适应这种现实,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诸如社会心态的急躁、认同感的危机等。在一次次的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黑土区域文化早已形成了一种惯性,对其他文化或新事物都能从容面对,并且能从中找到平衡点,使各种文化能同时存在并很好的整合在一起,这是黑土地域文化在面对新世纪时具有的明显优势。在振兴龙江的过程中,要大量的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些异质性较强事物进入黑龙江都将会很好的消化。正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黑龙江涌入大量外来人口、工厂企业大量兴建,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在这里不但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反而造就了哈尔滨“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身份。以“四大精神”为代表体现了黑土区域文化中的开拓进取精神。一个又一个崛起于黑土地的东北民族凭借着金戈铁马和强弓硬弩入主中原,这都体现出黑土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即开拓进取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发黑龙江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在无数人的努力拼搏下,这里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也是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鼓励下完成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深化了这种文化。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中,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建设创新型社会迫在眉睫,现代化要求这种开拓进取精神;随着中国加入WTO,在无限广阔的市场中要把生产的产品变成商品,国内外形势也要求这种开拓进取精神。2.黑龙江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这造就了黑土区域文化具有一种粗放的特性。由于在闯关东时期,与人口的迁出地相比(甚至于全国相比),黑龙江土地异常肥沃、幅员辽阔并且水系众多,这些都使得这里发展农业并不需要精耕细作却可以取得丰收,一些“顺口溜”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特点,如“三个月农忙,三个月农闲,三个月打麻将,三个月过年”、“ 一个月过年、两个月耍钱、三个月种田、六个月干闲”等等不一而足。也由于上述原因,黑土地域文化中又有了“小富即安”的特征,资源的富饶使黑龙江人没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从而生活散漫,对待发展先是干劲十足、极有开拓力,但一旦取得一定成绩便马上止步不前,安于现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黑龙江的投入和重视使得黑龙江经济迅速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工业化,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使“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这在当年是成效显著的,然而当年迅速发展的工农业体系今天却阻碍了黑龙江的发展。黑龙江的工业、农业、林业等各个方面国有体制均比重极大,体制改革之后对于黑龙江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是看得见的方面:在文化层面上,正是由于过于高度的集体化使黑土地域文化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等、靠、要”思想,曾有人笑谈“北京靠中央、广东靠开放、山东靠老乡、黑龙江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虽有谐谑之意,但体现出了黑龙江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上没能迅速转变,从而制约了发展。黑龙江地处北国塞外、“苦寒之地”,历史上虽然绝大部分时间都与中原保持联系和交融,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民族背景,缺乏文化底蕴是个不争的事实。最然历史朝代数度兴起于黑土地,但均随其兴盛后的南迁和末期的衰落而未能给黑土地域文化留下沉淀。在帝国主义侵占黑龙江时期发展了畸形的经济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主要也以工业建设为主,这些都造成了黑土地域文化的“重实轻文”。以哈尔滨为例,在器物方面并不缺乏现代性,然而在精神方面却并未很好的现代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需要“内”“外”兼顾。
三、振兴龙江过程中黑土地域文化的挖掘和重建:从2003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开始,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的构想。这一构想一方面将对中国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于提高东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振兴黑龙江的过程中,不能单纯从政策、经济角度着眼,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这种方式的效率是低下的,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文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建设黑龙江,并调动巨大的精神力促进发展、规避黑土地域文化中的不利方面。首先,黑龙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气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旧有的国有机使人民更依赖大企业或大型的组织,并能在此种体制下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如果背其道而行,盲目学习南方经验是行不通的,因为黑土地域文化中根本不具备独自经商这样的气质。所以在振兴龙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就有的雄厚的工业基础,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第二,重新振兴黑龙江的工业需要发挥黑土地域文化中开放包容的优秀的品质。现代世界全球化、知识经济都要求工业生产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中,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才是工业发展的动力。黑龙江对于外国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从历史上居住在哈尔滨数量众多的外国侨民便可见一斑,如何继续发挥这种吸引力,吸引人才推动振兴龙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对待新技术上,更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开放品质,提升工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第三,在制度层面要努力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虽然黑龙江人性格中对大集体的依赖性较强,但旧体制中的消极方面是必须要极力摆脱的,比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官本位”、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消极方面极大地阻碍了黑龙江的发展,不但使振兴龙江主观上举步维艰,更使得外部优秀资源难以进入黑龙江,甚至对黑龙江有排斥和抵触情绪。振兴龙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使黑龙江人民享受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成果关系着地区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推动黑龙江发展的过程中要认清黑土地域文化的特征,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的发展规划,并发挥黑土地域文化的巨大精神力、规避其中的弊端,这是振兴龙江过程中的重要保障。
第二篇: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而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 黑龙江的概括与自然地理 中国四个极点东极抚远、西极喀什、南极三亚、北极漠河,东北两个极点都在黑龙江境内。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省会哈尔滨。共划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 米。
二 黑龙江的悠久历史发展历程黑龙江地域有自己极为独特的历史沿革。从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商周到清代,其中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都曾入主中原,先后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对推动多民族融合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科技的交流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历史积淀。多民族的文化优势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蒙古、朝鲜、回、汉等众多民族聚居在这里,漫长的社会历史和各自不同的民族差异,形成了黑龙江省古老、独特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在近代历史中,东北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抵抗沙俄日本等外来侵略者,显示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这些特有的文化优势为黑龙江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民族文化蕴藏。
三 黑龙江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内涵
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丰富的黑龙江文化资源,为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弘扬龙江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担负着推动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为黑龙江地区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黑土文化的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强烈的影响了中华文化。南方汉民族体制心理素质方面弱于北方民族。北方虎视中原时往往中原歌舞升平之日。不断碰撞融合,我东北的阳刚之气对中原汉族施以强势的影响,改变了中原人的柔弱。北方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的积极作用就是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起到的作用。
闯”字当头,为生存自强不息;立足异乡,永不服输的铮铮铁骨;以和为贵,互相扶持的仁爱之风是“闯关东”—一次黑土地中华文化的融合。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黑龙江文化资源,为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弘扬龙江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黑龙江在现代意义上与关内文化形成对接,在黑龙江文化人或流亡关内或坚守乡土的文化选择中,实现了关内关外文化的精神遇合这一重要理论建构的机缘。
四 黑龙江的社会发展建设
黑龙江自古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上世纪5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 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成为了黑土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振兴黑龙江的过程中,应该发挥黑土地域文化文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建设黑龙江,并调动巨大的精神力促进发展、规避黑土地域文化中的不利方面。在振兴黑龙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以文化建设为基础、经济发展为目的,发挥好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结合黑土地域文化的特点,发扬其积极方、规避消极方面,这对黑土地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 学习黑龙江文化的收获和意义
黑格尔曾说过:“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合、山性使人离。”黑龙江地域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具有北方文化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地域文化特点。黑龙江人的文化性格是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自身文化积淀及体制、制度的因素所决定的。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特色就是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所不同之处,所谓振兴地域文化,不如说延续民族文化保持自我民族的特色。保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当今社会 道德败坏振兴民族事业无疑是对中国的负责,更是对整个世界的负责也是给远去的祖先的一个交代,更是对成千上万的后起之秀的担当。
通过学黑龙江地域文化让我了解,黑土地上的古文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开发创业文化、文学与艺术、旅游文化以及文化名人与历史大事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深刻的教育功能,黑龙江文化资源,为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弘扬龙江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从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角度看,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 它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的身心的和谐。既是对人类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黑龙江地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出生在这片黑土地上,它赋予了我生命,教会了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养育着我们茁壮的成长,我爱这片土地,我爱黑龙江。
学号:
班级:
姓名:
第三篇:浅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
浅析黑龙江的地域文化
【摘要】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黑土地养育了龙江人。一方文化成就了一方人,龙江精神成就了一代代龙江人。如果有一种精神是龙江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那便是龙江人的闯的精神。
随着文化大融合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文化从地球上消失或即将消失,它们被人们遗弃或被其他的文化所同化。然而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就会没有自己的精神,没有精神的民族不可能引领时代的潮流。龙江人的文化包含龙江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作用下的文化,改变或脱离这些原有的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大大丧失,其特征也会逐渐被磨灭。黑龙江是个多种文化共存的地方,自然环境和特定历史在人文精神塑造过程中都曾起到过至关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原有文化间的融合,并保留各自的特色是构建龙江发展的精神支持的关键。
【关键词】地域精神 民族精神 新龙江人的精神 文化大融合【正文】
地域辽阔的黑龙江,四季交替分明,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建筑风格别异,因此北国冰城,黑土地,北大仓,东方小巴黎等多种美誉。
黑龙江的黑土地域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北部省份的特有的文化,其既包含于中华文明,又带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特征多受影响于萨满文化,中俄交流文化,以及文革时期的南北融合文化,以及龙江人特有的闯关东文化。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中国的其他地区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从而使黑土区域文化也具有了独特的气质。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缘,与俄罗斯接壤,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和最东端抚远三角洲都在黑龙江省境内。冬季由于蒙古高压的原因,气候寒冷;夏季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温度较高,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区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
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发端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曾统一黄河流域一百多年。鲜卑人的后裔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也统治了中国北方二百多年。古肃慎人的另一支黑水靺鞨建立的金政权先后灭辽和北宋,强大一时。元和南宋联合灭金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改族名为满洲并建立后金,1644年清军入关后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多年。东北的少数民族发端于黑土地,体格强悍、精于弓马,在一次次史诗般的战争画卷中展现了黑土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次次碰撞和交融,同时也使得东北地域文化有了厚重的积淀。在一次次冲出东北的过程中,黑土区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清代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虽有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但仍难挽颓势,这是封建制度衰落的必然规律。《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密约》等一些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土地,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人进入了中国东北。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这片土地无奈的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以哈尔滨为例,至今仍然存在着数量众多的欧式建筑,优美的建筑后记录着俄国人侵占中国东北的那段历史。之后东北又沦为日本的占领区,并一度成立伪满洲国,日本人对于中国东北的掠夺和残害更是肆无忌惮,哈尔滨的日军侵华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就是对那段历史的无声控诉。这一百年的黑暗历史随着二战的胜利而结束,哈尔滨遂成为中国第一个光复和解放的城市。众多的民族以及与外国人的深入交流,共同铸就了黑土区域文化的多元和开放包容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大庆油田的开发为标志,黑龙江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变。随之兴建了一批石油化工厂,新建了铁路和输出原油专用的大连新港,并修筑了较完备的输油管道网,从而改变了全国的能源结构、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及出口贸易结构。从1952年到1975年,机械工业始终位居工业各部门之首。石油工业由第10位升至第2位,化学工业由第6位升至第4位,冶金工业由第4位升至第3位。
上世纪5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区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成为了黑土区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说用一种精神概括龙江人的精神,这就是闯的精神。如今的龙江人遍布于大江南北,有二锅头的地方就不乏龙江人的豪气,一口烈酒,管他是烈日寒冬,来过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干试它一试,创它一闯。一千年前的女真人从这里出发,越过千里冻土,凭着海东青一般的精神闯出了一个王朝,一百年前的闯关东人在寒天雪地中闯出了龙江子孙得以生存的黑土地,五十年前,老一辈铁人,用身躯在冻土中闯出了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资源—石油,现如今,新的一代龙江人,继承老一辈的闯的精神,闯荡在世界。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大融合的大背景下,很多的地区都失去了其特有的地区精神,民族特色,在大融合中随波逐流,文化被蚕食殆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其民族特色,国家精神,这是十分危险的。中华民族、龙江人如果要在时代的大潮中,引领潮流,其精神是不可或缺的,龙江人的闯的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结束语: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若缺少了本地文化底蕴和特色,就反映不出独有的精神内涵,就会失去它强大的吸引力。地域文化是发展旅游文化不可缺少的灵魂,更是旅游业突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我国已经步入加速城镇化的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满足于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逐步认识到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包括城市中的建筑环境、自然环境、广场空间等一切可视对象都应在规划中得以重视,而城市景观特色的体现是以当地景观资源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黑龙江省景观资源丰富,其中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各具特色,对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知网空间--《安徽建筑》2011年02期
筑龙网—园林景观
第四篇: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黑龙江地域文化学习体会
从历史上看,黑龙江人生存的环境是东南北三面被大山、大江环绕,西面有茫茫草原横亘。可以说,内部回旋相当开阔而外部交通极不便利。正因为这种环境,使文化心理形成了封闭的向心结构。生产方式因缺少外部的信息刺激和形象示范而亘古不变,在心理上积淀为稳定和保守(如恋家守业的现象,一旦定居下来,就生于斯、长于斯、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封闭的环境、单一的生产方式和代代相因的生活,加上历史上黑龙江地域就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使黑龙江人既具有农耕民族诚实厚重,又具有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大度的胸怀,兼具农牧民族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乐观、爽直、大气、勇敢、侠义的性格,正因为这种性格,我们黑龙江人便是满清末年胡匪、强盗的生产者,同时也为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提供了充足的兵源。由于单纯依赖土地就可以生存,他们满足于“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现状。同时,由于地广人稀,天赐丰富,生存环境相对宽松,自种自食的农产品行往往有剩余而剩余产品又无法作为商品出售,且人烟稀少,所以在接人待物上形成了大方好客的性格特点。但是,也逐渐养成了粗疏,没有商品观念的弱点,又因为物产丰饶,因此人生惰性、温饱即安,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与之相反,关内地少人多,谋生艰难,人更勤劳,关内比较复杂的生产方式,使关内的文化传统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学习和富于创造,二是善于经商和弄巧。所以自古以来状元举子、重臣良医多为南士,能工巧匠、大
商巨贾也多出自南方。所以由此可以推断,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即使开发早些,资本主义萌芽也会产生于东南沿海,也不会产生于东北,经济基础差异是个因素,最重要的是地域文化的差异。这就是北大荒精神!
清朝初年,为保持其龙兴之地,对东北地区一直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人进入。后来沙俄多次入侵,强夺大片领土,国家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清政府才觉察封禁政策失误,才逐渐废除封禁政策。据《黑龙江省通志》记载:地域真正大规模放段禁垦荒始于19世纪60年代左右。当时数百万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关内移民纷纷闯关东,形成了黑龙江地域的真正拓荒者,从黑龙江的开发史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黑龙江的早期移民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极少数的流放人犯,其中大部分为戴罪官员,而且部分流放官员都遇赦而归,就是少部分属文化人范围的官员己在极小范围内形成了重视文化教育的氛围(如我省的东宁县);另一类是来自山东西部以及河北等移民,他们中除少数小商人、手工艺匠人外,多数为目不识丁的贫苦农民。闯关东是生活所迫的一种无奈的谋生行为。他们肩挑车推,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北大荒后,睡“窝棚”、住“马架”(现在我省农村以窝棚、马架命名的村屯到处都是,明显带有拓荒色彩)刀耕火种,辛勤劳作,当这些拓荒者把荒原变成良田的时候,他们已经塑造了吃苦耐劳的性格,但同时背井离乡的痛苦,艰苦的生活,不可预知的命运,也迫使他们更加迷信。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无序的社会环境,迫使他们养成了敢于战天斗地的勇猛好斗的性格。随后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如满洲国的日本开拓团,虽然规模达十万户,三十万人左右,随着日本的投降,也就迅速撤退回国,没留下什么痕迹。解放后两次大规模移民,一次是十万官兵来黑龙江省建立垦区,一次知识青年支边和上山下乡及历次政治运动下放到黑龙江的小部分知识分子。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黑龙江的移民,不管是早期的还是解放前后的,都明显带有被迫和无奈的性质,而且除了早期的闯关东的移民和建国后的十万官兵军垦,其他的几次移民都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而消失,几乎是昙花一现。这作为与黑龙江同样开发较晚的美国西部相比,情形大不一样,那些主动涌入美国西部的移民,其成份有牛仔、探险者,以及欧洲大陆来的不满旧秩序的各业人们,他们中普遍文化素质较高,怀着对财富的强烈渴望,两者相比较,其移民的素质和迁移动机的差别是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从黑龙江的移民成份来看,自身的文化积淀,明显先天不足。二是俄日的军事占领并没有导致异质文化的输入。应当承认,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在“五方杂处”、“聚村而居”的移民社区环境中,通过多种地域文化的传递、交汇而逐渐形成的,而这些地域文化在文化属性上大都于北方文化范围,很快互相能够认同,没有产生冲突与碰撞。所以黑龙江的地域文化由于没有异质文化的输入而形成合金式文化。
沙俄和日本都一度统治过黑龙江地区,但主要活动是军事占领和资源掠夺。没有通过办工商、金融各业来进行经济侵略和渗透。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乎商品经济原则的经济活动,沙俄帝国自身经济并不发达。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成并通车,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同欧洲相
连,但并没有真对哈尔滨文化产生深层次影响。从文化学角度来讲,由于自身文化积淀不厚重,必然对表层的外来文化吸收快,而对观念变革等深层次文化吸收慢、模仿流行、时髦等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容易发生。特别是十月革命以后的白俄只带来了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只影响到了哈尔滨的建筑风格、饮食习惯、穿着打扮、交际方式和产品造型,但是没有引起思想观念的冲突。日本殖民统治黑龙江地区长达14年,但是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共性较多,日本投降后,没有给黑龙江省留下多少现代化经济和制度,由于没有激烈的碰撞,加上战争的特殊时期,也就没留下什么文化痕迹。
文化是一种积累,任何文化现象的发生、发展与消亡都是历史过程,任何文化地域文化性格的形成、扬弃与改变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的,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群人的事情。如我在上面所说,黑龙江人的文化性格是历史的因袭,我们当代人没有必要也没理由为历史负责。但是,我们当代人却有一种责任:努力改变它!地域性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想扬长避短,变革的过程都是缓慢的。总的说来,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活动,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实实在在抓下去。从百姓角度看,可以从眼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做起,使黑龙江人的行为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等等更文明、优雅。努力改变黑龙江人给外界造成的“左旧粗野”的印象,从而提高人们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从政府角度看,对“科教兴国”方针要加大贯彻力度,当务之急,要彻底抓好义务教育,提高黑龙江人素质。解放思想教育年年搞,根本是要定位在每个龙江人灵魂深处一场革命上,定
位在新世纪里能否再度辉煌的上。
我们应为生在这片黑土地上而骄傲,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这些物质文化遗产!黑龙江地域文化对黑龙江人文化性格形成的意义。
第五篇:2013黑龙江地域文化平时作业二
平时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渔猎民族主要有(鄂伦春族)、(赫哲族)、(满族)。
2、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游牧民族主要有(蒙古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
3、黑龙江流域少数文明农耕民族有(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
4、(尊长敬神)和(居住禁忌)反映了黑龙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社会结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
5、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为核心信仰的多神崇拜教。
6、萨满文的主要观念(气运说)、(灵魂观)、(九天三界说)。
7、物质形式存在的萨满文化遗存主要有(萨满服)、(萨满鼓)、(萨满面具)。
8、非物质形式存在的萨满文化遗存主要有(萨满神话)、(萨满神舞)、(萨满调)。
9、我国早在(3000)年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就存在“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的传承人”是(郭宝林)。
10、远古时期的黑龙江的黑龙江曾是(肃慎)、(东胡)、(秽貊)三个民族先民繁衍、生息、劳作的地方。
11、在我国历史上,“流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徐无鬼》)篇。
12、(清代)是东北人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时期。
13、黑龙江流人在历朝历代的流人历史中都存在流人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和对统治者残暴统治的反抗,这些反抗主要表现在(逃亡)、(个别的报复性手段)、(集体的暴力斗争)。
14、黑龙江近代移民潮主要表现在(清政府的“移民实边”)和(民国政府支持下的移民垦荒)。
15、黑龙江历史的外侨文化主要包括(哈尔滨俄侨文化)、(哈尔滨犹太文化)、(朝鲜、日本侨民文化)。
16、俄侨文化作为哈尔滨近现代城市文化中的一种特色文化,对于哈尔滨城市文化的积淀和丰富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新闻出版)、(建筑艺术)、(生活习俗)等方面。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黑龙江流域少数文明的三种文明形态的特征。
答:(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渔猎文明。第一,对大自然无限敬重的生存理念。第二,坚韧进取的性格与广收博纳的开放意识。第三,合作和分享的平和心态。
(二)顺从“长生天”理念的游牧文明。第一,关注草原的周而复始和物质的循环利用。第二,坚韧、顽强,尚武好战,武牧结合。第三,游牧经济对农耕经济强烈的依赖性。第四,游牧民族的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
(三)以人为本的农耕文明。第一,敬天但以人为本。第二,安土重迁,男耕女织。第三,随遇而安,顽强生存,知足常乐。
2、“萨满”的职能。
答:萨满的职能,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以精神疗法和药物结合,达到给人治病的目的。他们通过跳神仪式来祭神、桂 病、祈福。为了博得人们的尊重与信任,萨满更加注重观察人的心理状态,他们试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生命形态的秘密,并以获取这些秘密和神力为终生追求和实践的内容。因而产生叫阳明上的萨满渐向叫的思想意。
第二,为族群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在其中传承与生活生产相关的知识与技艺,带领人们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争取和谐相处的权利,战胜灾难与疾病,用高歌狂舞、锵锵锣鼓, 振奋人们的精神。
第三,主持民族成员的重大人生礼仪,如生育、婚礼、寿礼、葬礼等。第四,培养新萨满,传承本氏族的祭乐、法器、神像、神谱、神服以及本氏族的族 史。每个民族萨满的传承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老萨满用神验的方式来选远,有的是族人 推选,还有的是那些生过病而被萨满治好的人,只有这些人才有资格当萨满。
3、简述流人文化。
答:“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各种关系中所创造与传播的一切知识(精神与物质)的总和。这种文化基汉民族中原文化与“流人”队伍中的其他民族文化、边疆固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互相碰撞、交流、融合的产物。流人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一直以来都存在于世界文化史当中,只是它一直被各时代的主流文化所包裹,因此,流人文化在人们的视野里基本是若隐若现。
4、简述“闯关东”精神。
答:“闯关东精神”则是这段悲壮的移民史所蕴涵的人类为生存与自然与社会抗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充分体现。这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闯关东精神让我们后人看到了先人们为了生存和理想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崇高品质。同时,这种精神也随着岁月的流转深深地沉积在我们这片黑土地上,成为今天黑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黑龙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乃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5、简述黑龙江移民的贡献。
答:第一,使东北人口的民族构成和主流文化构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对东北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开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第三,落后民族的统治者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深层分析黑龙江少数民族图腾文化。
答:图腾即氏族的神,人们将动物或植物人格化后作为氏族的象征就成为图腾。
一、图腾标志
也许我们无法描摹黑龙江少数民族祖先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但是我们从他们极富地域 特色的图腾标志可以想象那时的自然环境是独特的。因为图腾标志的选择必然源于他们生 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源于周围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群。
二、图腾禁忌。
因敬畏而生的图腾禁忌,最初表现为对图腾的敬重、禁捕、禁杀,甚至禁止触摸、注 视,甚至不准提图腾的名字。这种图腾禁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成为人人无条件恪守的规 则。以熊、狼、虎为图腾的氏族,他们称公熊为祖父,称母熊为祖母;对狼不叫狼,而叫 “额古德阿木嘎其”(意为“大嘴”)。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提高,这种图腾禁忌也随之变化和发展。
三、图腾神话和图腾艺术
图腾神话是原始人对自身心理 状态和生活状态的主观描述,是古代人类精神活动的智慧之果。原始的图腾观念还激发和哺育了图腾艺术,并且通过集体承传表达着古人蒙昧的心理意识以及原始审美观。这种图腾艺术的生命力是旺盛的,至今还常常复现在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比如,鄂伦春族的《斗熊舞》就是具有图腾意义的舞蹈艺术,通过模仿黑熊在激烈搏斗时的一种动作来表达对熊图腾的崇敬和希望获得图腾庇护的愿望,显示了人们向往获得像图腾那样英勇强悍的力量以战胜自然的心理渴望。
四、图腾文化深层分析
上述仅是对黑龙江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管窥,若想解读暗含其中的民族文明的生命密码,还需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一)源于万物和自身起源的追问
对黑龙江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的梳理,让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个结论:图腾文化产生于原始人对于万物起源、特别是人类自身起源的追问,是先民按照独特的原始思维逻辑来观察岛 和思考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结果。
(二)以万物有灵的视角表达对自然的敬。远古时代自然生存竞争要比我们想象的残酷得多,用怎样的视角去看待自然和人类自尊己,是将自己凌驾于万物之首,还是将自己放在自然的对立面上,努力去征服战胜它,黑龙江少数民族祖先选择了万物有灵的信仰视角,将人和自然视为一体,将动物界以 及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人格化、神圣化,将其视为提供给他们衣食、安身、繁衍的物质依托。
(三)与现代文化的渊源关系
任何现代的存在都可以寻找到历史的影子,或者说现存是对过去的承继和创新。首先,图腾文化与宗教起源是密不可分。其次,不同的图腾氏族是现代社会组织的雏形。
2、论述流人对黑龙江文化的贡献。
答:黑龙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寒的自然环境,自古就成为统治者发配流人的首选 之地。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黑龙江这块土地上就已经开始有流人出现。而且,从那个时候起,在黑龙江的发展史上就开始留下了流人们奋斗的足迹。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黑龙江流域文明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向前发展着。但是流人的到来却给这里带来不一样的风气、不一样的冲击。被流放到黑龙江的流人大部分来自中原地区。虽然黑龙江的一些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一度放马中原,先后建立过几个朝代,但中原文化却一直作为主流文化影响整个中华大地。因此,当这些来自中原地区的流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等 经济,更是把中原主流文化带到了这里,对黑龙江流域的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当时强悍的“北风”之中融入了中原农耕文化的因子。
(一)史上流芳的黑龙江流人及其作品
吕留良后裔。主要著作有《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吟稿》等。方式济所著的《龙沙纪略》一书从方隅、山川、物产、经制、时令、风 俗、贡赋、屋宇、饮食九个方面,以笔记体裁详细记述了边醋的山川、民族分布、物产、资源和历史沿革等,成为清代名志,被收入《四库全书》当中。方拱乾所著的《绝域纪略》一书,是清代东北笔记中的早期作品,很有史料价值。黑龙江现存第一部山水志为《宁古塔山水记》,为张绪彦所作。黑龙江现存第一部戏剧作品为《龙沙剑传奇》,为程所作,被收入《中国戏曲志》。黑龙江现存第一部书信集《归来草堂尺牍》,是吴兆骞在科场案后被逮人狱及流放宁古塔时写给父母及朋友的信。
上述流人通过自己的言行及作品传播了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流人文化,为边疆文化 乃至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在偏僻的北国疆土上播种下的文明种子,结 出了影响深远的累累硕果。
(二)流人促进了黑龙江官办、私塾教青的发展
清代前期,东北的学校教育分官学和民办两种形式。早在1744年,时任黑龙江将军的傅玉,奏请朝廷并获批准在黑龙江设立满官学。这些官学的老师大多都是由流人担任。许多被流放到这里的流人都曾经是文坛精英、江南才子,有很高的学术修养。这些文化流人以开办私塾来维持生计,当时私塾的规模较小,但教师教得却很认真。他们教唐诗、宋词、百家姓以及数学等知识, 使寂寞的边塞有了朗朗的读书声。这种私塾教育便是黑龙江省早期教育的雏形。这些流人私塾先生以其丰富的学识和亲民的教授方式,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可以说,是流人发展黑龙江的私塾教育。流人文化作为一支中坚力量,对黑龙江省地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流人促进了黑龙江文化的发展。清朝时,被流放到黑龙江的流人在教育、书籍传播、著书立说、医学等方 面对当地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他们博得了当地人的颂扬。他们带来的中原文化促进了黑龙江当地文化的发展。历代流人所具有的奋斗精神、创业精神、爱国精神及其所做出的辉煌业绩,也为我们今天对全民进 行艰苦奋斗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四)流人促进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据郭熙楞《吉林汇征》中记载,清代宁古塔地区“土人不知养蜜蜂。有采樵者采松子, 于枯树中得蜂窝,其蜜无数,汉人教以煎熬之法,始有蜜”。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流人用从中原地区带过来的物品与当地人进行交易,把当地贵重的皮毛运往关内,而当地人也开始大量使用布及丝绸 等作为服饰的主料,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流人促进了黑龙江地区的边境安定。
作为边境地区的黑龙江,在有先进农业做坚实保障的同时,国防能力也大大加强。沙俄远征军曾多次侵人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进行烧杀抢掠。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沙俄政府利用清政府刚刚统一中原,时局还未完全稳定这一时机,侵占了中国领土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等地,并以那里为据点,不断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
沙俄的侵略,成了清政府边境的一个敏感问题。在反对沙俄的战争中建立起来的黑龙江水师营中水手、帮丁、匠役,以及黑龙江火器营中的营丁,都是由流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