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龙头企业开题报告(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5:3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龙头企业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龙头企业开题报告》。

第一篇:农业龙头企业开题报告

农业产业化对策建议

为加强市级龙头企业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组织检查组对市级xxxx龙头企业2004年度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结合企业现状,就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基本情况我市xxxx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根据2003年市政府要求,经市农业局、市乡镇企业局考察调研、评选后,于2004年初确定的。这xxxx龙头企业均具有一定的地方经济特色,产品品质较好,有的产品拥有专利技术,有的产品在全国性的评比中获得金奖,如:市金桥食品有限公司“毛大”牌苦荞饭和姜茶获2004年全国农产品加工贸易博览会金奖,苦荞饭获国家专利;水城姜业发展有限公司“山明”姜茶系列产品,通过了国家商检局出口认证,该企业2005年3月还被中国农业银行、国家扶贫办评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六枝特区种子公司与省农学院联合开发生产的“西山”系列杂交玉米种子,七个品种已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六枝特区粮食加工厂的“滴水滩”找文章到网

-http://大米(富硒米),2003年在中国(淮安)优质米博览会上获《优质产品证书》,并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水城县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城春”系列,其中“水城春-凤羽”获第四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优质茶称号,近期开发的“倚天剑”、“神州香”上市后很受市场青睐;盘县裕龙种业有限公司独家开发生产的“盘玉”系列杂交玉米种子,产品除满足本县需求外还推广辐射到生态类型相似的富源、沾益、水城、兴义、普安、晴隆、兴仁、安龙、威宁等县(市)。

二、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使用及效益情况

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引导市级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用、先进设备引进以及原料基地建设,扩大生产和销售,使我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04年市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共11xxxx元用于补助扶持xxxx市级龙头企业。

通过查阅账目,实地检查生产车间项目改造建设、项目基地生产建设情况,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研,xxxx龙头企业扶持及改造项目已完成和基本完成的有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xxxx企业。通过项目实施,xxxx龙头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在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得到一定提高。项目资金未下拨到位、项目未启动的有xxxx,分别是:钟山区金河乳业有限公司、盘县红果富家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市安排金河乳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补助资金1xxxx元已由市财政于2004年12月拨付到位,龙头项目扶持资金xxxx元通过市农业局下拨到钟山区农业局后,由于金河乳业有限公司欠钟山区农业局设备

款xxxx多元和奶牛基地鲜奶款xxxx多元,钟山区农业局未将资金下拨到企业。金河乳业有限公司由于技改项目资金未筹集到位,技改项目没有启动实施。至检查日止拨付到位的1xxxx元技改项目补助资金在企业财务账上;市安排红果富家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专项资金xxxx元通过市农业局已下拨盘县农业局,但至检查日止,资金仍滞留在盘县农业局账上未使用。

三、我市龙头企业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放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带动作用有限。xxxx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资产总额达到100xxxx元以上的仅有xxxx,销售收入达到50xxxx元的也仅有xxxx,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部分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偏低,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成长速度缓慢。

三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辐射面不宽,市场制约因素明显。四是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还不高,个别企业产权制度尚未明晰;企业财务管理普遍较为混乱,帐簿不健全,会计信息不真实,核算随意性较大。

五是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建立,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一些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公司 农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六是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趋紧。今年以来,中央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制约将进一步加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继续加大。

四、对策建议

(一)围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提升规模竞争力

要进一步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群体。既要搞好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等初级加工,更要加快发展绿色产品、保健产品、功能产品等精深加工。既要扶大扶强,着力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也要关心支持一批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今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应根据《————市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规划》,重点围绕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做文章,着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尽快发挥集聚功能,带动和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注重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竞争力

实现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关键依靠科技进步。要引导龙头企业从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重视引进先进的品种、工艺、设备和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做精做深,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产品的技术竞争力。要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按标准化组织生产。要重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尽可能多地取得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重点以一批市场前景广的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一批品牌群体。对已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要继续搞好深度开发,包装出新,提高档次,形成规模。

(三)不断完善利益联结和组织形式,着力提升机制竞争力

要通过不断创新制度,找文章到网-http://在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增强组织整合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要教育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树立“农民兴、企业兴,基地存、企业存”的观念,不断完善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放眼长远,确定合理的利益指标,逐步建立和推行对农户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要大力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一头连接农民,一头连接龙头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四)注重加强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着力提高内在竞争力

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有意识地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规范企业各项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要加强和规范以成本费用为重点的财

务管理,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

(五)着力建立财政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引导机制

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对现有财政支持农业资金使用方式和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扩张和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投入以及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要尽快改进财政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方式,采用贴息、补助等多种手段和杠杆办法,坚决扭转部分企业对财政资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集中支持有市场潜力、有发展意识、敢于承担市场风险的企业做强做大,形成财政资金的几何级放大效应;也可以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采取参股的方式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孵化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要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变原来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要按照资金随着项目走的原则,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企业技改项目的审查论证,不撒胡椒面,不搞面面俱到、不搞平均主义、不搞照顾情绪。财政部门要及时改进完善扶持资金的支付方式,将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在项目上,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企业自筹资金不到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财政部门坚决不予拨款;到年底项目仍未启动的企业,财政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调整相应预算,取消对该企业资金扶持。

(六)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强化龙头企业的考核管理

要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集中资金,形成合力,扶优扶强。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农业龙头企业的称号不是终身制,要注重建立一套涵括企业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经济效益、规范帐务、带动农户以及产品质量和基地认证情况等内容的行之有效的农业龙头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定,促其增强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考核评定后不合格,不具备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要坚决取消龙头企业称号。对已取消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不再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对那些成长型企业,要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并适时纳入龙头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扶持。

第二篇: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报告

南雄市农业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专业村调研报告

南雄市有毛竹、丛生竹、黄烟、白果、生猪、优质稻等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依托这些生产基地,先后成立了相关的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将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村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龙头企业情况

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有五家: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韶关珠玑纸业有限公司、南雄市利民肉联厂。其中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其余三家都是市级龙头企业。这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

4.498万户,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80元。这些农业龙头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技术含量低,以消耗当地资源进行初加工为主。

五家企业都不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消耗当地的农产品、林业资源为主。有三家(南雄市利民肉联厂、广东烟草南雄市有限公司、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以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或直接销售原材料为主;有一家(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林场,以销售木材为主;还有一家(珠

1玑纸业)是造纸厂。只有2家企业配备了专职研发人员,且研发经费少(共计13万元)

(二)企业标准化生产意识薄弱。

五家企业中有两家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只有烟草公司一家建立了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有2家企业没有品牌,主营产品只有金友公司的优质稻进行了有机食品认证,还获得过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其它公司无一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三)企业投资融资金额少。

五家企业中只有金友公司一家新增投资额100万元,其余企业新增投资融资幅度不大。

(四)企业产品单一。

五家企业产品单一,相对而言市场风险也较大。五家企业中除广东翠屏实业有限公司外有四家企业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100%,广东翠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产品的销售收入也占到80%。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我市自2006年6月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至今,先后共有八十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其中种植业56家;林业2家;畜牧业15家;渔业2家;服务业4家;其他2家。这八十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成员2307人,注册资金2160.53万元。这八十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或执行监事,制定了自己的章程,设有办公地点,绝大部分进入了经营运作,并取得了初步效益。并带动农户12092户农民脱贫致富。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1、组织形式较松散,服务协调能力较弱。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组建的时间不长,其组织比较松散,各项种养、加工、运输、销售的服务协调能力也较差,因而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经济实力较弱。目前,大部分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较弱,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差。

3、产品深加工的能力不强,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目前,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组织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和生产销售,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个合作社产品申报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没有一家的农产品获得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4、发展不平衡。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一个组织形式上,自身组织、服务、协调的能力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不健全。有的专业合作社在提供优质的种子、种苗、信息、技术等方面做得较好,组织成员的效益则较明显。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1、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大力宣传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对农业龙头企业、经济专业合作的重要性认识。

2、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的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整体素质。各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两个方面的培训。一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合作社主任)的培训,这个培训主要是帮助他们提升世界经济大市场、产品档次高标准、生产经营高效益、多形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旅游观光农业、高科技含量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强合作社成员的服务协调能力;二是抓好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技术培训班,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合作社组织成员办班上课,传授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致富能力。

3、加强部门联动,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由市委、政府牵头,加强农业、金融、环保、建设、交通、工商、税务、财政、质监等部门联动,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信贷、环境保护、交通道路建设、工商注册登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扶持、产品质量认证等综合服务,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步发展。

4、实行重点倾斜扶持政策,;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夯实基础。各相关部门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农业扶持项目的前提下,把尽可能多的农业项目扶持资金,投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

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夯实基础。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资金。我市是一个较贫穷的山区县(市),财政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此建议省、市、财政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对山区资金上的扶持。

6、健全奖励机制,制订奖励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健全好奖励机制,制订好奖励政策和奖励办法,把奖励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由财政、农业部门牵头组织检查,对带动农户多、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表彰奖励。

二0一二年七月八日

第三篇:农业龙头企业

昆明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

(讨论稿)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昆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根据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九部委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号)、参照《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云农(联)字[2002]49号)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在经营规模、企业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昆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的企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原则。

第三条 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前,须先取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已经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的企业,自然享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第二章 申报条件

凡在本市注册登记、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不论何种类型、何种所有制、何种隶属关系,均可向昆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提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认定申请(注册登记地在县(市)区的企业,需经县(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转报)。

第四条 申报认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要符合本市农业发展导向,并具备下列条件:

1、辐射带动能力强,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种植、养殖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市场流通带动型龙头企业,年交易额2亿元以上;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年创汇额达到50万美元以上。

北部地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种植、养殖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在4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对部分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成长性企业,申报条件及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2、企业有注册商标品牌;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5%;销售利润率3%以上;申报前两年内,无欠税、欠薪等不良记录;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产销率在80%以上。

3、种源农业和高新技术开发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主营产品被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定为优质产品或高新技术等相关科技水平等级的,可以适当放宽。

4、企业带动能力。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加工、运销的企业,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联结农户基地面积须达1000亩以上,养殖业的畜禽养殖规模须达1000头或10万羽以上、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事加工、运销的企业,带动农户500户以上,年户均增收500元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联结农户基地面积须达500亩以上,养殖业的畜禽养殖规模须达500头或5万羽以上、带动农户500户以上,户均增收500元以上。第三章 组织机构与申报程序

第五条 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受理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申报、组织专家评审、进行资格认定以及监测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认定,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龙头企业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须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指南的要求,填写《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书》,一式三份,并提供相关附件及有效证明材料

(二)按照属地管理和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申报材料经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审查及专家评审后,由县(市)区农业、财政联合发文推荐,并报经同级政府同意后,逐级申报。

(三)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受理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申报企业进行资格评审,对经过资格评审的企业进行认定;

(四)发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公告,制发资格认定证书和标牌。第七条 申报企业应按规定格式及要求(表式由市农业产业办统一制发)如实提供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涉及企业财务、资产、效益等数据的,须出具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的审验报告;“优质”、“高新技术”等相关科技水平资质,须由市主管部门出具证明;企业银行信用,须由企业开户行出具证明。

申报材料必须真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正在进行评审认定的,即行终止评审认证程序;已经取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的,取消其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作假企业3年内不得再行申报。第四章 扶持政策

第八条 经认定取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的企业,可以按规定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1、颁发资格认定证书和标牌。经认定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向企业颁发资格认定证书和标牌。

2、扶持政策。按昆明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办法,对产业化建设项目给予必要扶持。

3、表彰奖励。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品牌,对产品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按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产品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按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

第五章 运行监测

第九条 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制度,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绩效考核,做到优胜劣汰,抚优扶强。第十条 取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的企业,应当接受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其生产经营、基地建设、产品市场、带动农户、企业信用等状况的监测,并按规定要求填报有关年报(表式由市农业产业办统一制发)。

县(市)区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受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委托,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跟踪监测管理,并于每年1月底前向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作出书面报告。第十一条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每个季度要向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报告生产经营情况(表式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统一制发),形成报表制度,每年的四月十日前、十月十日前报送季度报表,每年七月十日前报送半年报表,一月三十一日前报送年终报表。

第十二条 建立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一年一次的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应将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基础材料报所在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统计表,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企业资产和效益情况报告,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与农户发生购销关系的货款凭证等。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审核后统一报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评价意见后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十三条 动态监测合格的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继续保留资格;监测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其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第十四条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需要对其资格重新确认的,企业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变更文书,由县(市)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市农业产业办审核确认,并通报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必须按要求和规定时间,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材料和报表,逾期不报者,视为自动放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资格。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二00二年制定的《昆明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农业开题报告

农业产业化对策建议

为加强市级龙头企业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组织检查组对市级xxxx龙头企业2004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根据检查情况,结合企业现状,就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

二、财政扶持资金投入、使用及效益情况

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引导市级龙头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用、先进设备引进以及原料基地建设,扩大生产和销售,使我市龙头企业做大做强,2004年市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安排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资金和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共11xxxx元用于补助扶持xxxx市级龙头企业。

通过查阅账目,实地检查生产车间项目改造建设、项目基地生产建设情况,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研,xxxx龙头企业扶持及改造项目已完成和基本完成的有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xxxx企业。通过项目实施,xxxx龙头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在生产能力、技术能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得到一定提高。项目资金未下拨到位、项目未启动的有xxxx,分别是:钟山区金河乳业有限公司、盘县红果富家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市安排金河乳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补助资金1xxxx元已由市财政于2004年12月拨付到位,龙头项目扶持资金xxxx元通过市农业局下拨到钟山区农业局后,由于金河乳业有限公司欠钟山区农业局设备

款xxxx多元和奶牛基地鲜奶款xxxx多元,钟山区农业局未将资金下拨到企业。金河乳业有限公司由于技改项目资金未筹集到位,技改项目没有启动实施。至检查日止拨付到位的1xxxx元技改项目补助资金在企业财务账上;市安排红果富家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专项资金xxxx元通过市农业局已下拨盘县农业局,但至检查日止,资金仍滞留在盘县农业局账上未使用。

三、我市龙头企业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放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一定成绩。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辐射带动作用有限。xxxx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资产总额达到100xxxx元以上的仅有xxxx,销售收入达到50xxxx元的也仅有xxxx,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部分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偏低,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成长速度缓慢。

三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辐射面不宽,市场制约因素明显。四是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还不高,个别企业产权制度尚未明晰;企业财务管理普遍较为混乱,帐簿不健全,会计信息不真实,核算随意性较大。

五是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建立,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一些企业与基地和 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关系为基础的低层次产销合作上,没有真正形成“公司 农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六是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趋紧。今年以来,中央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制约将进一步加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继续加大。

四、对策建议(一)围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着力提升规模竞争力

要进一步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群体。既要搞好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等初级加工,更要加快发展绿色产品、保健产品、功能产品等精深加工。既要扶大扶强,着力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也要关心支持一批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今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应根据《————市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规划》,重点围绕培育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做文章,着力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体现地域特色,形成规模,尽快发挥集聚功能,带动和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二)注重科技进步和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竞争力

实现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关键依靠科技进步。要引导龙头企业从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密切合作,重视引进先进的品种、工艺、设备和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做精做深,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升产品的技术竞争力。要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来抓,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按标准化组织生产。要重视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尽可能多地取得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要强化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重点以一批市场前景广的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一批品牌群体。对已获得国家和省名牌产品称号的,要继续搞好深度开发,包装出新,提高档次,形成规模。

(三)不断完善利益联结和组织形式,着力提升机制竞争力

要通过不断创新制度,找文章到网-在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增强组织整合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要教育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树立“农民兴、企业兴,基地存、企业存”的观念,不断完善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要引导龙头企业放眼长远,确定合理的利益指标,逐步建立和推行对农户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要大力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一头连接农民,一头连接龙头企业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四)注重加强以财务为核心的企业内部管理,着力提高内在竞争力

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有意识地引进和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规范企业各项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要加强和规范以成本费用为重点的财 务管理,加强企业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完整、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

(五)着力建立财政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引导机制

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对现有财政支持农业资金使用方式和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扩张和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财政投入以及财政包揽过宽的局面。要尽快改进财政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方式,采用贴息、补助等多种手段和杠杆办法,坚决扭转部分企业对财政资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集中支持有市场潜力、有发展意识、敢于承担市场风险的企业做强做大,形成财政资金的几何级放大效应;也可以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部分资金采取参股的方式用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企业“孵化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要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变原来的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监督。要按照资金随着项目走的原则,有关职能部门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企业技改项目的审查论证,不撒胡椒面,不搞面面俱到、不搞平均主义、不搞照顾情绪。财政部门要及时改进完善扶持资金的支付方式,将对龙头企业扶持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畴,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在项目上,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企业自筹资金不到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财政部门坚决不予拨款;到年底项目仍未启动的企业,财政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及时调整相应预算,取消对该企业资金扶持。(六)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强化龙头企业的考核管理 要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集中资金,形成合力,扶优扶强。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农业龙头企业的称号不是终身制,要注重建立一套涵括企业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经济效益、规范帐务、带动农户以及产品质量和基地认证情况等内容的行之有效的农业龙头企业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考核评定,促其增强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对考核评定后不合格,不具备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要坚决取消龙头企业称号。对已取消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不再享受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对那些成长型企业,要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并适时纳入龙头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扶持。篇二:《××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县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班 级: 经济学×××

姓 名: ×××

一、文献综述(包括调研资料的准备和收集)

(一)论文和网络资料来源: 1.杜吟堂,《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历史和现状》,经济研究参考,2002 2.国鲁来,《合作社制度及专业协会实践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1 3.张晓山,《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农村的实践》,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1999 4.黄祖辉,《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0 5.应瑞瑶,《论农业合作社的演进趋势与现代合作社的制度内核》,南京社会科学,2004 6.应瑞瑶,何军,《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2 7.孙亚范,《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和启示--对江苏农户的实证调查与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3 8.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2 9.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 10.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组织能力的产权安排--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安排的一种解释》,浙江学刊,2006 11.黄祖辉,徐旭初,《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浙江社会科学,2006 12.刘文超,李辉,许兴芹,《农产品交易性质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 13.尹云松,高玉喜,糜仲春.《公司与农户间商品契约的类型及其稳定性考察--对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个案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 14.郑强国,李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公司与农户之间契约的稳定性研究》,农村经济,2005 性分析》,农村经济,2006 16.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经济研究,2001 17.应瑞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路径--以江苏省泰兴市七贤家禽产销合作社为例》,中国农村经济,2006 18.黄王君,顾海英,朱国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及形成模式探析》,经济问题,2005 19.郭红东,徐旭初,邵雪伟,陆宏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完善与创新--基于对浙江省实践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 20.杜吟棠,潘劲,《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社的雏形--京郊专业合作组织案例调查及理论探讨》,管理世界,2000 2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理想与现实——关于河北省滦南县养猪专业合作社和北京房山区张坊柿子专业合作社的分析报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二)法律法规和规章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2006年10月31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意见》(1995年)4.《国际合作社联盟章程》 5.《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 6.《法国农产品收购和销售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 7.《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示范章程》 8.《关于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书》(2002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第90届大会通过)

(三)专著 1.杜吟棠,《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 5.姜孟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释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6.陈大斌,《重建合作(来自三农前沿的最新报告)》,新华出版社,2005

二、选题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扶持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中央一系列决策和方针政策昭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努力方向,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战略举措,成为农村经济兴旺发达,农民走上更加富裕生活状态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但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地区、一些部门农业合作社发展表面上看轰轰烈烈,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个别地方甚至成了领导的“政绩工程”招牌,实则隐藏着各种问题和隐患。因此,急需明晰和深化对农业合作社的认知,澄清若干模糊的思想认识,避免在农业合作经济上重蹈历史覆辙。

三、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本文拟通过对××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例,采用逻辑推理、演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三、论文提纲

(一)××县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3.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层次。4.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5.促进了行业的自律和规范。

(二)××县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成功经验 1.按股份合作制运行,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创新。2.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办社,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3.依托营销种植大户,滚大专业合作“雪球”。4.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三)××县农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运作不够规范。2.定位出现偏差。3.管理机制薄弱。4.市场竞争力弱。5.资金严重短缺。

(四)加快××县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科学定位,明确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路和指导原则 2.统筹考虑,合理确定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目标

3、加强引导,进一步改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

① 建章立制规范发展。

② 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③ 创新形式准确定位。

④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⑤ 探索建立融资新机制。

四、时间进度(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年9月撰写论文题纲;

2、××××年10月至2010年元月提交论文初稿

3、××××年二月进行完成第一稿修改并送交导师初审

4、××××年三月进行第二次修改并送交导师定稿

5、××××年四月至五月做好论文答辨前准备工作篇三: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及开题报告范文格式

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及开题报告

范文格式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及开题报告范文格

式及论文下载请浏览)篇四:四川农业大学开题报告范文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2 3 4 5 篇五:中国农业大学开题报告3 附件3 中 国 农 业大 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文档标准格式打印或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3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第五篇:广东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农业龙头企业

[摘要]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广东温氏集团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保障和重要的推动力之一。运用STS理论,通过对广东温氏集团近30年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考察,我们得知温氏集团逐步形成了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中心,以产学研为主体,以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旨在对发展广东省农业现代化有所借鉴,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科技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1-0124-03

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科技创新主要侧重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忽视社会因素在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科技创新机制构成要素与社会互动也略显关注不够。所以,对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STS分析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科技创新是广东温氏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广东温氏集团(以下简称“温氏集团”)是广东省的一家大型养殖企业,从1983年的七户八股8000元资本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养鸡、养猪业为主,以养牛、养鸭、蔬菜种植为辅的现代农牧企业集团。目前,温氏集团已在全国的20个省(市、区)开办了99家分(子)公司。通过研究温氏集团的发展史,我们发现其历来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温氏集团的成功离不开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为温氏集团带来了核心竞争能力,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二、广东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STS分析

STS的英文名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中文为科学、技术与社会。澳大利亚的M?布里奇斯托克等指出,STS研究的关键点是科学和技术活动不是孤立的,都是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情景中实现的。我国的殷登祥认为,深入研究科技进步如何促进社会发展,而社会发展又怎样需要和推动科技进步,不仅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和社会历史观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对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新世纪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所以,从STS的视角分析,温氏集团科技创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核心――产业创新。温氏集团的前身是广东省新兴县勒竹鸡场。在建场之初,除了自家人拥有基本的养鸡技术外,根本没有相关技术人员,其主导产业是养鸡业。1986年下半年开始,勒竹鸡场开始实行场户合作,发展“公司+农户”的养鸡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活鸡生产为主逐渐转为以面向市场和建立社会化服务系统各环节产业化经营为主的转变。上世纪90年代,通过认真分析国内外养殖业市场发展形势,温氏集团开始发展养鸡服务的相关产业。如集团利用所拥有的鸡种和技术优势,经过长期的优质肉鸡育种研究和开发工作,建立了完整的家禽繁育体系,先后育成一系列优质肉鸡和优质鸡种,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新兴黄鸡11号”、“新兴矮脚黄鸡”两个品种在2001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新兴黄鸡(优质型)被评为云浮市首批农业名牌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经过近30年的发展,温氏集团的养鸡业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在行业影响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2008年,集团全年实现上市肉鸡6.28亿只,成为国内上市肉鸡较多的企业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的消费量将会不断扩大。在传统的肉食结构当中,猪肉在肉制品市场份额中居主导地位,这就说明生猪市场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于是,温氏集团开始进军养猪产业,改变“一鸡独大”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鸡、猪“两条腿走路”的局面,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温氏集团培育的优质杂交种猪,在同行业中具有明显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优势,种猪产品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称号。公司肉猪产品质优量升,瘦肉率高,抗病能力强,饲养效益高。温氏集团主持的863计划“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专项,主要是对猪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进行创新,并对优势性状新品系进行培育。该项目的开展,推动和改善了我国种猪长期以来从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肉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21世纪后,温氏集团又开始发展动物保健产业。2004年8月,温氏集团成立了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物保健品的生产经营、研发、技术服务和禽蛋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温氏集团还开展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和产业化生产,禽流感疫苗研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2004和2005年的两次禽流感事件中,温氏集团都没有发生一例禽流感疾病。2007年,温氏集团被批准组建了“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中山大学合建了“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大生物安全三级(BsL一3)实验室”,这些技术平台使集团的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另外,温氏集团还组建公共P3实验平台和国内一流的温氏研究院,并成为国家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疫苗定点生产企业。

2.动力――开放创新。温氏集团开放性的科技创新机制与社会良性互动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温氏集团在成立之初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集合种苗、饲料生产,动物防疫与技术服务,形成产销为一体的畜牧产业链全程管理。在这种模式下,集团承担种苗、饲料、动物保健品(药物、疫苗)、养殖技术及产品销售等流程的管理及配套体系的建立,合作农户负责肉鸡(猪)的饲养管理。这种开放的分工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温氏集团内部更加专注科技创新,尤其是涉及到集团核心主导技术方面诸如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疾病防治、品质控制、市场营销等各关键环节重大技术突破,而且还解决了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对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在金融危机蔓延下,温氏集团联结的农户为45000户,比2008年仍增加5000户,比2008年平均每户增收5.9%。

温氏集团通过科技人股,实行“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实现了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尤其在养殖业的育种、动物饲料营养、疾病防治三大核心技术在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使得集团发展有了强大的推动力。1992年10月,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原动物科学系)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盟“温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扩股后变成5%,使其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而且华南农业大学的股票是唯一不可转让的技术股,这就保证了公司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将企业剩余折股送股,实际上是对创新劳动的一种市场衡量,体现创新劳动对剩余的索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华南农业大学

先后派出30多名专家全面参与家禽育种、饲料营养研究、鸡(猪)疫情监测和疾病防治、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为温氏集团提供了一大批先进适用饲料加工技术、鸡种培育技术、肉鸡饲养技术、动物营养保健技术、疫苗防治技术的科技成果。目前,温氏集团的产学研合作已扩大到中山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兽药监察所、中科院广东省科学院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所,通过不断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更加促进了温氏集团的发展壮大。

同时,温氏集团建立了以人为本的全方位激励机制,使企业员工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在比较中产生满足感,从而产生强有力的和持久的激励效应。如温氏集团在成立之初所建立的全员股份理念,从而形成“人人是员工,人人是股东”的经营模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这已经内化为温氏集团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另外,为提升科研力量和水平,集团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10%作为科研经费,全部用于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活动。除了资助集团内部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以外,还公开向社会招标,对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潜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

3.保障――机制创新。首先,温氏集团重视技术服务体系的建立,组建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为养殖户提供全程服务。温氏集团的技术服务体系实行四级管理模式,即集团技术中心和集团总服务部一各区服务部(技术员)一片区助理员一农户。其中,集团技术中心有决策和调控权利,他们不仅负责制定具体的饲养管理程序、饲料营养标准、疾病防治措施等方案,还负责监测鸡群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抗体水平状况等,并配有设备先进的实验诊断室。集团为合作农户提供种苗、药物、技术、销售服务。农户按集团要求按时接种疫苗、按饲养规范进行生产,以确保质量和成活率。集团设有禽病诊断室、咨询室等为专门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同时还派出技术服务队随时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另外,集团还通过《温氏报》和互联网对养殖户进行管理和技术服务。总之,通过“公司――技术员――助理员――农户”四级技术管理建设,为合作农户提供包括种苗、饲料、兽药、技术和销售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服务体系。

其次,温氏集团设立专项技术研发和推广经费,使其形成资本的积累,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基础,实现了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温氏集团每年有3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经费,保证了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温氏集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职称评定机制,为集团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据统计,温氏集团现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分子3300多人,硕士185人,博士22人,外聘教授级专家26人。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加盟,有力地推动了温氏集团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同时,为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技术人员长期专心于技术研究与开发,温氏集团参照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社会技术职称的评定制度,建立了一套温氏内部技术职务评审制度,设置了经济、会计、畜牧、工程等四大系列,并根据技术人员的业绩由专家委员会评定其技术职务级别,由集团公司发文聘任,并享受同等的管理干部相关待遇,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钻研技术,推进技术创新的热情,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陈齐芳]

下载农业龙头企业开题报告(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龙头企业开题报告(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龙头企业调查报告

    国务院出台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 http://.cn2012年03月08日 22:17粮油市场报 本报讯(记者 王影影)3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意......

    农业保险开题报告[定稿]

    广西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恭城县为例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近年来,中央提出要加快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方式的创......

    市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农业龙......

    关于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情况的视察报告

    关于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情况的视察报告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我们于5月11日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我县近年来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情......

    市农业龙头企业现状分析报告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好形式,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培育农业龙头......

    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报告 (四届十四次常委会议通过)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阶段加快农村和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我市......

    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 苏农办〔2010〕11 号 2010 年3 月 附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工作,现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

    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省级龙头企业标准 1、企业组织形式: 依法设立的农产品加工业或农产品流通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企业。 2、加工企业规模: 企业总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