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共享文稿-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
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
根据座谈会安排,下面我作个发言,不当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对高素质专业化的认识和理解
事业需要干部,时代造就干部,干部在事业中成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我梳理了一下,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有三个时间节点。一是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二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着眼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再次强调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指出要增强“八个本领”,提升执政水平。三是在2018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陈希部长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了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总书记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实现了辩证思想与干部队伍建设相融合、传统文化与党性文化相融合、软性要求与硬性要求相融合、传统优势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我理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首先是高素质。所谓高素质,第一位的是政治素质要高;所谓专业化,必须是政治过硬、具有领导能力的专业化。专业化不是业务化,而是能力的专业化、素养的专业化、精神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式和专业精神等方面,能够把专业能力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和成效。
高素质和专业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是纲目并举的关系。高素质是管总的,专业化是具体的。高素质是前提和基础,专业化是关键和重点。其次,是有机统一的关系。高素质专业化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两者是系统与要素的有机统一。没有高素质就谈不上专业化,没有专业化就体现不了高素质。再次,是互补互促的关系。高素质需要专业化来体现,专业化需要高素质来支撑。政治素质高的干部,越具有专业化能力,越能体现他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专业水平高的干部,越具有领导能力,越能发挥他的才华和作用。
新时代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 2 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这是坚持事业为上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各项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一般化的、粗放型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的变化,这就必然要求干部不断提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切实解决能力不足、本领不够的问题,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第二,这是落实德才兼备的本质要求。高素质专业化,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具体体现,就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能更好地实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第三,这是解决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既考虑整体要求,又突出个别需要。高素质专业化,为我们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准用准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我市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上的做法近年来,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强化“六重六用”用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重点抓好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严把政治标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实行 3 “政治不过,一票否决”,确保干部队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如把如实报告个人事项作为检验干部对党忠诚的“试金石”,2016年集中换届以来,因不如实报告个人事项,有8名干部不继续提名,31名干部暂缓提拔或重用。在“两会”选举或代表委员推选中注重把好政治关,去年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推选中,85人因此被取消资格。二是突出考准察实。坚持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考察识别干部,既看干部在大是大非政治问题上的表现,又看干部在具体问题上的表现;既看特定时期的表现,又看一贯表现。去年9-11月,组成七个调研组,采取单独面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0个县市区(含xx示范区)领导班子开局工作、106个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进行深入调研,访谈干部2723名,特别是注意找敢讲真话的知情人深入谈、不限定时间全面谈、联系实际追问谈,从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考察干部。中组部《组工信息》对我市深入调研考察的做法予以推介。三是坚持事业为上。按照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事相宜的要求,坚持以选好每个干部、配强每个班子整体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比如,我们发挥xx产业、专业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企业与地方干部的“双向交流”。把懂党务、善管理的干部选到国有企业,把熟经济、专业强的干部选到地方政府,推动 4 地方与企业发展深度对接、高度融合。2016年县市区换届中,首次从xx集团、xx集团等xx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推荐选拔国企高管充实到县市区党政班子。率先探索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国企高管,打破身份、地域、所有制等界限,从来自海内外的442名人才中选聘11名国企高管,推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四是加强实践锻炼。选派干部到重要工作、重点任务中去攻坚克难、磨练摔打,既推动中心工作,又锤炼干部。比如,围绕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从183个市直单位和城市五区,统筹选派510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取得良好效果。在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xx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中,抽调200多名干部,集中攻坚,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147家企业关停搬迁,涉及2万多企业职工和3万多安臵居民,实现零集访,省委省政府给予肯定。五是注重教育培训。围绕会管理、懂业务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要求,选派干部到北大、清华等高校以及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参加专题培训。2017年,我们共举办深化改革、脱贫攻坚、创新发展、项目建设等专题培训班21期,培训干部2300多人次。此外,在教育、卫生系统组织开展“青年教育英才”选拔培育工程,安排青年业务骨干赴国内“双一流”高校和美、德、香港等地培训。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们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联系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存在系列问题。
1、供需不平衡。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时代工作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选配时明显捉襟见肘、供需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总量不足。受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影响,基层综合性、“万金油”式的干部较多,而专业型干部存量不够充裕,专业型后备干部储备不够充足,高层次急需人才、优秀复合型干部相对短缺。据初步统计,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790人,占干部总数的60.8%;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6人,仅占干部总数的26.6%,并且这些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二是结构不优。虽然通过集中换届对县市区领导班子进行了优化,但在市直部门、县市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中,具有专业背景或专业学历的年轻领导干部普遍偏少。比如,xx高新区15名工委委员,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仅2人。xx县工业园19名干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仅5人。三是能力不精。一些科班出身的领导干部,由于知识更新补充不及时,在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面前有时存 6 在能力短缺、方法短路。这种情况在一些经济发展部门较为明显。
2、人岗不匹配。存在“懂专业的不善管理,善管理的不懂专业”的情况;甚至懂专业的没有干专业的事,懂这一行的在干那一行;一些专业干部由于专注专业、性格内向等原因,成长进步慢,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少。比如,学校、医院等一些专业性强的部门班子需要具备专业技术职称,而这些技术职称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有时在考虑人选时无人可选,容易造成了“合适的上不来,不合适的勉强上”。有的地方在干部培养使用方面,对干部共性条件考虑得较多,对干部优势特长发挥考虑得较少,没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干部专业素养发挥大打折扣。比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拿了律师资格证的干部却在从事卫计工作,有丰富市场营销经验的干部却在从事城管工作。同时,大部分专业干部偏向于学术研究和专业能力提升,在管理能力提升上倾注的心血不多,而管理型干部到专业型岗位也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和学习期,也容易造成专业干部出不来、上不去、交流难等问题。
3、机制不灵活。主要体现在引才、留才、用才上。在引才上,条条框框太多,编制、名额、规模、条件等均有一定限制。比如,我市芦淞区受财政供养政策影响,统 7 一招考名额受到限制,4年多没有招录过选调生,在公务员招考也仅城管部门录用了2批次。在留才上,激励不多,在待遇、编制、级别上难以突破现有政策要求,如因编制数不多,市中心医院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中,有40多人没办法落实正式事业编制。我市多家市级平台公司反映,由于薪资待遇相对不高,多名引进的人才被挖到了沿海发达地区和其他兄弟市州。比如,去年,华夏幸福就以70万的年薪从xx国投集团、地产集团挖走2名中层骨干。又如,茶陵工业园2014年选拔8名研究生,2-3年内全部流失,选择到沿海地区或省会xx等地工作。在用才上,也存在一些机制体制改革不到位的方面,专业人才在干事上束缚太多,一些制度缺乏行之有效的操作细则。比如,容错纠错机制运用的效果还没充分体现出来,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干部甩开膀子干形成制约。
4、培育不系统。对干部的教育培养更多还是依赖于老办法、老途径,对干部个体的培养锻炼计划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大多是一时一事的培训,或者是一般性的、普惠性的培训,而不是着眼长远、整体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培训。如有的部门单位就反映,后备干部除了参加中青班学习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学习培训。同时,有的地方和部门把培训当作了一种待遇、一种休养,往往越 8 是能干的干部越不会被派出去学习培训,越是无关紧要的干部越有机会派出去学习培训,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单位骨干获得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
5、氛围不浓厚。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但之后更多的是强调用人导向,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专业化讲得少、要求得少,重视不够、刚性不够,没有形成抓专业化建设的氛围,一些干部对学什么、怎么学、学成什么样缺乏明确目标。同时,受市场经济等大环境影响,一些干部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投身学习、提高能力的积极性和原动力不高。
四、对策和建议
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1、解放思想转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动力。领导层面,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上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以对党忠诚选忠诚于党的人,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以扎实作风选作 9 风扎实的人。组织层面,组织部门要领会精神、把握规律,深刻把握干部队伍建设的演进脉络。要立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立足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条战线的发展需要,深入研究新时代对专业化的新要求,研究在专业化上怎样配干部、配什么样的干部,把高素质专业化作为领导班子配备的重要内容,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专业化水平。干部层面,每个干部都要注重高素质的锤炼和专业化的提升。专业技术型干部要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组织能力,掌握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管理型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与岗位匹配的专业知识,更好地统筹协调各专业、各工种人员开展工作,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形成“术业有专攻”而提拔、“学而优则仕”而重用的大氛围。
2、大胆选用树导向。坚持事业为上,注重先研判后配备,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不仅要看“学过什么、管过什么、做过什么”,更要看“学好了什么、管好了什么、做成了什么”,把合适的人配到合适的岗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坚持重点选配,重点选好“一把手”,选优配强园区、企业以及经济部门的领导班子,比如规划、发改、建设等部门。调整这些部门领导班子时,既考虑要有“专才”,也考虑有“通才”;既要强调专业背景,也要强调统筹能力。今年,我们将对辖区内工业园区领导班子进 10 行优化,围绕“产业项目建设年”的部署和高素质专业化的要求,着力选拔熟悉工业经济、懂项目运作、会管理、善服务的干部进入园区领导班子,努力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坚持整体优化,在领导班子配备时,把班子成员专业匹配度作为重要指标,注意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党派结构、阅历结构合理搭配,注意干部专业特长与单位职能、岗位特点相匹配,着力优化班子专业结构,使班子专业素养整体适应一个地方发展需要、一个单位核心职能、一个企业主营业务。坚持宁缺毋滥,选拔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不把岗位当成干部安排的座椅,不为解决干部待遇问题而降低标准,也不因结构而忽略质量。
3、改革创新激活力。改革创新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干部使用方面,必须坚持事业为上的用人导向,实行领导干部动态管理,落实干部调整常态化,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在经济待遇方面,探索实施多元化的、与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相匹配的薪酬福利体系,推行以岗定责、以绩定酬,将干部的经济待遇与岗位职责、业绩大小紧密挂钩,建立灵活收入分配制度。在精神激励方面,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臶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11 特别是要宽容那些在推进改革中因经验缺乏出现的失误、在先行先试中出现的错、为攻坚克难中产生的无意过失。
4、拓宽源头抓储备。要瞄准未来发展需要,制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抓好源头引进和储备,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要面向高校选。要立足当下,选地方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例如城市规划、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教育医疗等。主动接收博士服务团、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等下派挂职干部,柔性引进一批高端党政管理人才。要坚持面向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引进一批优秀毕业生,努力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比如,山东省2018年面向全国选拔1000名选调生,值得借鉴。要面向企业选。畅通企业与党政机关优秀人才双向交流渠道,把企业懂经济、懂管理的优秀人才引入党政干部队伍,为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智力支撑。要面向社会选。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专业化公务员招录计划,严格设定资格条件,逐步构建专业对口、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公务员队伍。打破身份限制,探索建立政府雇员制,面向社会引进急需人才。要面向本地选。坚持从外面“引进来”与从内部“培上去”两手抓,把做大增量与做优存量相结合,从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角度,分梯队、分批次、分类别培 12 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跟踪培养,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的干部“人才库”。
5、注重培育促成长。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突出岗位历练。对专业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既不降格以求,也不求全责备,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早上岗、早成才,让他们在岗位上得到历练、尽快成才。突出实践磨练。安排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参与征地拆迁、脱贫攻坚、巡视巡察、信访维稳、企业帮扶等基层一线工作,提升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突出专业提升。实施“双培工程”,即把专业型干部培养成既懂专业又善管理的干部,把管理型干部培养成既善管理又懂专业的干部。在专题培训上,既“滴水精灌”,从“专”上下功夫,又“大水漫灌”,从“广”上做拓展。在培训方式上,充分利用党校资源和高校资源,做好“党校+高校”培训;统筹国内外资源,做好“走出去+请进来”培训,努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在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方面跟上时代节拍。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因材施教,“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避免“一张处方治百病”。
6、加强宣传造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重视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良好风气,努力使专业成为一种追求、一种 13 向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20世纪80年代非常响亮的一句口号。站在新时代,要树立“学好专业化,走到哪里都不怕”的理念,让专业型干部有奔头、有干劲,让管理型干部有压力、有方向。
五、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还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的关系。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提升。从顶层设计、具体实施到落地见效,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培养造就一定数量的“标本”。在数量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优中选优、淬火再造,逐渐形成一批经得起检验的标杆,从而推动发生质的变化。在量的积累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图快图新,必须打牢量的底子,建稳“金字塔”。二是个体提升与班子提升的关系。既要重视个体、从个体着手,又要立足班子、从整体谋划。个体提升与班子提升契合“木桶理论”。决定班子整体战斗力的,不是个体,而是整个班子所有成员的整体能力、整体素养。不能片面突出个体提升而忽视整体,也不能在个体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强拉整体。只有从整体谋划,从个体着手,循序渐进、稳打稳扎,才能实现个体和班子的整体提升。三是干部素质与岗位需求的关系。关公出征,鲁班伐木,讲 14 究的是人岗匹配、人事相宜。干部的岗位匹配度高,干事得心应手。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要充分考虑岗位需求、干部实际,以需为本、精准滴灌,既要针对干部的情况,有方向、有目标性地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也要针对岗位需求,培育急需的紧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四是体制外引和体制内培的关系。双管齐下是必然,关键是要管长久。在基础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体制外引进这种“短平快”的方式可以立竿见影;体制内培育,则周期较长、见效较慢。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地的和尚同样能念经。要客观地、辩证地看待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比如,体制外到体制内的屏障能不能突破,突破多少,尺度多大,这些都要把握好;进入体制内后,稳定不稳定、长久不长久等等,这些都要长远考虑。五是选复合型和选专业型的关系。高素质专业化,是新时代对干部的新要求,也是干部培养选拔的重点。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充分尊重实际,注重平衡发展,既重视培养选拔专业型干部,又重视培养选拔复合型干部。
第二篇:党课讲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
党课讲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
党的十九大对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对新时代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干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特殊组成部分,始终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既是关乎擘画十九大宏伟蓝图的战略命题,也是关乎党的事业接续发展的永恒课题。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气象,干部队伍建设贵在推动“使命、担当、本领”的贯通衔接,以鲜明导向引领干部成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要求各级干部有新状态、新作为、新本领,加快培养造就一支“使命、担当、本领”相匹配的干部队伍。要真正实现这种匹配,仅有抽象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突出政治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清晰界定新的使命责任下“高素质专业化”的具体内涵,并转化为具象的标准、鲜明的导向,从而不断催生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好干部。
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体现在能够完全胜任新时代的新使命上。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们党开创了一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道路,实现了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其背后无不彰显着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作用。党员干部有创造力,党才有生命力;干部队伍有智慧,我们才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从工作实际看,高素质的干部至少应具备三种禀赋:
一是有理想家的气象。
很多聪明人之所以未能做成大事,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情怀问题。有情怀才会有格局、有激情、有动力,才能跳出一己得失,找到明确务实的从政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崇高的理想,其精神才能强大、追求才能执著。二是有政治家的气度。
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各级干部面对的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唯有讲政治、讲忠诚、讲大局,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度改革创新,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气度选贤用能,才能更好地承载历史使命、创造崭新业绩。三是有企业家的气质。
顺应新常态、保持中高速,关键在于破除计划经济惯性思维,善用市场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而企业家创新、务实、权变的成事之法,无疑是各级干部可供鉴取的有益财富。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体现在能够自觉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上。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盛世无不吏治昌明、官风清正,反之则是纲纪废弛、衰败不堪,甚至走向灭亡,正所谓“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各级干部必须自觉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这个“自觉践行”,首先是政治自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上树信仰高线、中立价值坐标、下划红线底线,不当“两面派”、不做“墙头草”,涵养有风骨、有境界的政治人格。其次是责任自觉,深刻认识“四个考验”的长期性复杂性、“四个危险”的尖锐性严峻性,切实把“忧党忧在难处、管党管在实处”的使命和担当牢记心中、扛在肩头。再次是行动自觉,把纪律规矩内化为自身素养、转化为思维模式、上升为自觉自为,大道谋事、正路做事,真正做到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
干部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体现在能够全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上。做官是做事的杠杆,岗位是事业的平台。干部的职业生涯是有限的,追求政绩当然重要,但群众生活美好比这更重要。高素质的干部,一定是“以百姓心为心”的干部,一定是把事业追求镌刻在群众期盼之中,让群众日益享受到更高质量和品质的生活。
十九大作出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固然有一个地方区位条件、自然禀赋、发展基础等客观方面的制约因素,但也与一些干部初心偏离、宗旨弱化紧密相关。
这就要求各级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民意为重的评价导向,补好民生“欠账”、不欠民生“新账”、算好民心“大账”。可以说,干部最大的成功和幸福,是成为一个百姓念念不忘的人、一个离任后还能留下些许印记的人。
新的任务凸显新的差距,干部队伍建设重在找准“难点、痛点、堵点”的症结关键,以破解难题打造过硬队伍。
问题与事业共生,难题与革新同在。我们的工作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改进提高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根本目的,在于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依靠一支既忠诚干净担当,又具有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队伍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向问题叫板、向靶心发力,以干部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改革发展难题的有效破解。
在理论武装上:入脑才入心、真知方笃行,重点解决好“真信真用”的问题。政治上的清醒来自理论上的坚定,而理论上的坚定来自于学习上的坚持,党性锤炼和道德养成都与理论学习密不可分。对党员干部来说,书读多了,蕴含其中的道理可以潜移默化为信仰与信念、尊严与风骨,为眼前的工作找到持久的意义,为个人的追求注入永恒的价值。
反之,如果没有内在信仰,心存“投机”之念,很容易为现实利益所牵引,脊梁挺不直、骨头硬不了。现实中,一些干部认为读不读书与胜任岗位、职务升迁没有直接关联,有些所谓“政治上成熟”的人,甚至明里暗里把爱读书与能干事对立起来,认为书读多了书生气重,容易认死理,不懂潜规则,很可能影响仕途。
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把学习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仅仅依靠组织培训从外部“赋能”,缺乏内在的学习“动能”,参加集中学习培训“搞应付”,自我日常学习“穷对付”,从原则到原则、就理论谈理论,知行脱节“两张皮”,达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在作风建设上:治庸也治懒、问责也担责,重点解决好“想为敢为”的问题。有多大担当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有多大成就。当前,无论从哪个视角来谋划发展,其最终的落脚点都集中到改革创新上。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但改革必然有代价乃至牺牲,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直面是非和矛盾。古人讲,怕获公罪,难以成事;沾惹私罪,难以立足。
衡量一名干部是否合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风险关口敢不敢闯,利弊抉择善不善断,争论面前肯不肯干,非议误解能不能忍,疑难困惑会不会解。现在,部分干部不敢为、不善为,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有自身担当不够的问题,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喜欢“大树底下好乘凉”“左右推手打太极”,怕冒风险丢“位子”,怕担责任出“乱子”;
另一方面有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能上”的培育激励还不够,“能下”的考核评价、实施细则还没有完全做到让人羞愧服气。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担责的氛围和环境,必须通过有形化、个案化的具体事件来加以体现,从而更好地保护和调动干部一往无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在能力素质上:不求过得去、追求过得硬,重点解决好“专业精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更加艰巨。
困难,冲不破是关卡,冲破了就是坦途;挑战,战不胜是压力,战胜了就是机遇。当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客观上有改革发展的阶段性问题,但更多的还是我们的干部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不完全适应。不少干部思想上充斥着旧观念与新理念的冲突,思维上习惯以工业化初期的思路解决工业化后期的问题,工作上依赖用行政化的手段解决多元化的诉求,结果难免会造成“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之尴尬。
新的要求需要新的探索,干部队伍建设成在实现“培养、选拔、管理”的融合并进,以系统思维推动实践创新。
省委书记xxx在宣讲十九大精神时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谋划工作的系统性、攻坚克难的主动性、求实落实的自觉性。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而言,就是要强化统筹谋划,既从整体上把握目标,抓好规划引领,又在方法上遵循规律,注重科学推进,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切实把各个方面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在具体操作上,要着重把握好四个环节。
实施“浸润教育”、进行“思想补钙”,筑牢党性压舱石。干部工作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核心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抓的是精气神,注入的是精神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持续不断、“细水滴灌”式的教育引导。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的党性培养就是最好的教育、最活的教育,能让干部在“润物细无声”中净化灵魂、受到洗礼、提升境界。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核心内容,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坚持因时因地因人精准施教,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红色传统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改革发展现场拓展为教育课堂、将现代传媒手段运用为教育手段,用鲜活的表现形式反映厚重的历史话题和全新的时代命题,使非常时刻的党性光辉固化为平常时期的先进标尺,引导各级干部强正气、增才气、接地气,去霸气、祛戾气、除邪气,挺起精神脊梁,追求远大理想。
坚持“靶向发力”、加强“能力补短”,促进队伍专业化。一个地方的发展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关键是领导班子能力要有新质态。一方面,要聚焦专业素养抓提升。党要领导好一切工作,党的干部首先要有更强的本领、更加专业化的能力。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熟悉相关理论和政策,了解国内外成功范例和失败案例,善于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始终以专业的眼光和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着眼于专业对应、层次对应、岗位对应,突出经济金融、城市规划、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等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锤炼,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干部。另一方面,要着眼整体功能抓配备。班子战斗力怎么样,关键看结构优不优、功能强不强。选干部不求全,配班子务求全。
既要坚持量才适用,重视调整充实专业素养强的领导干部,尽可能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要从整体上统筹考虑、科学搭配,努力放大结构比例、能力素质的“乘数效应”,以个体能力“长板”的优化组合,破除班子整体上的“短板”,努力打造又博又专、点石成金的素养结构。
强化“一线选人”、抓好“力量补源”,注入事业新血液。干部可以任命,但好干部却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打磨出来、成长起来的。干部有三个“生命年限”:一是生理年限,二是工作年限,三是领导职务年限。从个人角度讲,使生命历程变得更宽广和厚重的唯一办法,是做事和经历;从组织角度讲,挖掘干部生命历程最大潜力的唯一办法,是让他们在创造的高峰期唱主角、挑大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急抓不顶事,不抓要误事,善抓才成事。
要积极在基层一线实施“赛场选马”,在识别干部上,突出考察干部关键时刻的表现、利益面前的取舍、担当时候的态度,注重从小事上看德、从难事上看能、从大事上看绩、从份外事上看勤;在用人比选上,透过重点工作看干部、着眼重点工作用干部、干不好重点工作调干部,在重点工作的赛道上发现、锤炼、选用干部;在人岗相适上,努力把组织最放心的人放在最不放心的岗位上,把工作能力最强的人放在工作难度最大的岗位上,把最有潜力的人放在条件最艰苦的岗位上,把个性特点最鲜明的人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把综合实力最强的人放在“一把手”岗位上;在统筹使用上,既综合比选“排队”,也果断淘汰“掉队”,还允许破格“插队”。通过规范化、个性化、制度化的措施,在各级干部中逐步形成一种明确的认知:只要真的优秀,一定能成长起来;只要埋头苦干、做出成绩,一定会得到更好使用。
第三篇: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实现“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宏伟目标,必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要抓实干部理论武装工作。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最新理论作为第一任务,实行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扎实开展各种理论学习活动。坚持“第一议题”“每会必学”制度,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一学一报、列席巡听、定期通报制度。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要及时组织体系式学习、针对性解读、专题性讲座,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热潮。
要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大力选拔斗志旺盛、敢打敢拼、知重负重、担事任事的干部,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
要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不断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注重日常管理,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家属经商办企业,从严做好因私出国(境)管理,强化社会交往监督,推动形成亲清政商关系。
要加强和改进公务员管理工作。积极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进一步规范参公单位管理,巩固深化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成果,统筹做好公务员调任转任、考核培训和及时奖励、津补贴清理规范等工
作,加强公务员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第四篇:挂职干部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挂职干部调研座谈会发言材料
(2012年*月*日)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们*位同志在师党委组织部的关心下,到**团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学习,今天师、团又组织我们座谈,即使是时间过去了将近3个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还是非常激动。在兵团、农*师倾力将**团打造成现代化示范团场的蓝图背景下,师组织安排我们到这里挂职锻炼,让我们再学习、再提高,这充分说明了组织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借此机会,让我们对师组织部尊敬的**部长、**团尊敬的**团长及各位团领导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到**团工作之后,我有三点印象和体会。
一、想不到的是这边的环境比想象中要好得多。刚到这里的时候,团领导和几个部门领导带我们参观了**水库坝址、一级电站、沉砂池,观看了**镇,也到了田间地头,当时我们就感慨,**团真是大手笔的杰作,是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配套的结果。水电能够自足,智能化、自动化的节水灌溉系统,整齐的林、路、楼。建团不到3年、开发建设仅仅5年,**团的发展速度只能用2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惊人”。
与自然环境对应的是人文环境、人文关怀。我们一来,团先是安排我们在招待所标准间,后来,团党委把我们按2人一组、3人一组分到了楼房住,配齐了洗衣机、电视、热水器、台灯、被褥等常用电器和日用品。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
二、看的见的是这里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有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尽管因为是新建团场,还有许多需要明确和规范管理的地方,但是我感觉来到这里并留在这里的人,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前天、大前天,**团抗洪抢险,在家的团领导,男的全部奔赴一线,女的*副政委在家管后勤。*副政委、*部长各领一组人奋战在抗洪一线上,2名领导身先士卒,铲沙子、装袋子,结果2天时间,70余人扎了近30个挑流坝。今天上午布置会场,我和监察科*科长在4楼喊一声,7、8个人就都到了会议室来帮忙。所以,我感觉**-----这个年轻的团场有的是生机和活力。
三、感觉到的是,这也是在我的印象中,美中不
足的是,在这样一个奋发的团体中,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干事创业氛围中,我们有些工作需加以明确,有些
管理需加以规范,有些事情需加强协调。坦白地说,在这工作的几个月,我感觉有些累,我所负责的工作人手严重不足。我必须完成领导交办的事项,我必须参加机关的常规活动和其他工作,我必须审定机关基层政工人员,尤其是电视台工作人员的稿件,审核的过程其实就是修改定稿和联系媒体的过程。政工办和电视台人手不足的问题困扰着我们部门。
好,现在退回来说挂职的事。挂职锻炼是干部素
质能力提升、个人快速成长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们一定会把握好这个机会,认真学习,踏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挂职任务。我表三点态度:
一、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坚持多听、多看、多
思考,深入实际,虚心学习。重点学习**团人勇于创新、高效务实,努力进取的工作方法;脚踏实地、埋头实干、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服从大局、服务社会、服务职工群众的奉献精神。
二、求真务实、努力工作。我将力戒“做客”思
想,切实做到服从单位领导,服务工作大局;力戒“歇气”思想,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力戒“镀金”思想,融入集体、主动作为。尽快适应新环境,成为新角色,与挂职单位的同志们一起同心协力,为全团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三、遵纪守法,严格自律。在挂职期间,我将严
格遵守各项规定,把挂职锻炼作为党性、党风和人格的一次考验,始终以组织的要求和挂职单位的制度、规范为准则。自觉服从挂职单位的领导、监督和管理,树立起挂职干部的良好形象。
各位领导,组织的关爱给予我们无穷的动力,领导的关怀让我们终身受益。我们相信,有组织的关心,有挂职单位的正确领导,有我们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我们一定能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按照挂职单位的要求,圆满完成各项挂职任务。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省局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发言提纲
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发言提纲
一、“十二五”时期地税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一)干部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是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 二是进一步规范了干部人事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
(二)地税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1、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地税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虽然近年通过公务员招考,新进了一批年轻同志,但目前基层国税队伍的平均年龄一般仍在40岁以上。另外,高层次人才短缺,虽然地税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较高,但多为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干部相对较少。在队伍纵向分布上,中高级人才向机关聚集,而基层征管一线人员严重缺乏。
2、干部发展空间狭小,队伍活动不足。由于地税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机构、编制和人事权力高度集中,编制管得紧,在现行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下,干部进步的主要途径是晋升职务,尽管上级已在不断提高基层人员政治待遇,但是,基层纵向比起点低、进步空间狭小,横向比进步途径狭窄,提升空间难度大,导致一部分干部等到进步无望的年龄后,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另外,干部交流整体力度不大,有的干部往往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干就是很多年,导致队伍整体活力不足。
3、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干部评价考核缺少科学有效的标准和方法,在管理模式上比较传统单一,缺少分类管理,忽略了层次区别和个性差异。干部选用机制不够灵活,论资排辈现象依然存在,限制了干部的发展空间,优秀干部难以脱颖而出,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4、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从外部看,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对地税队伍的思想状况产生较大的冲击,使队伍中部分人员理想信念出现滑坡,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事业心、进取心趋于弱化。从系统内部看由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税收执法服务压力加大、机构改革、征管改革、工资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地税机关现有队伍集聚能力不足,部分干部的工作主动性、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受挫,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归属感降低。
(三)对策建议
1、改进人才引进方式,建立科学用人机制。目前地税系统引进人才主要采取录用公务员方式,其问题一是地税系统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很难通过笔试、面试得到录用,二是受公务员薪酬限制,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不能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使得公务员招考对其缺乏吸引力。三是纵然有高素质人才进入基层地税队伍,但经过一至二年工作后,仍想调走。对此,一是要采取特殊考试等方式录用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对高素质人才给予较高待遇,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基层地税系统。二是对新录用人员除日常提拔、交流外,在基层工作年限不得少于5年,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三是提高待遇,加强经费向基层倾斜力度,使高素质人才和自学成才的复合型人才吃苦不吃亏,真正使大家扎根基层安心工作。
2、加大轮岗交流力度,激发干部内在潜力
一是要立足于锻炼,实行“培养性”交流。将年龄在30至40岁左右有发展潜力的干部交流到基层任职,使其接受磨练,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是要立足于改善,实行“互补性”交流。坚持从基层人才需求出发,采取上级局副职下挂任职和基层干部上派学习的方式,在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上下功夫,以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三是要立足于关心,实行“保护性”交流。对于长期工作在条件差、矛盾多,对工作敢抓敢管,敢于动真碰硬的干部,该提拔的要提拔,该交流的要交流,以激发干部在新的岗位建功立业的热情。
四是要立足于平衡,实行城乡交流。鉴于基层岗位比较艰苦,大家都不愿意去,而部分热点岗位大家都想留下来的实际状况,要科学制定轮岗计划,保证绝大部分基层地税干部三至五年调动一次工作岗位,形成综合与业务岗位的良性循环,达到化解矛盾、团结干部,激发斗志、挖掘潜力的目的,从而有效防止不思进取、满足现状的状况出现,促进基层地税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3、建立学习长效机制,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针对干部素质“两极分化”现状,要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加大干部“双基”培训、应用公文写作、财务和专业知识培训,逐步解决业务断层问题。鼓励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干部,报考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称,努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地税干部队伍。
二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要给爱学习的人提供更多的成才机会,让爱学习的人拥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励更多人爱学习的习惯。
三是创造学习条件,要结合开展“争先创优”和“全员读书”等活动,指定学习内容,利用网站开辟学习园地,及时反映干部们好的学习经验。建立培训学习基地,完善相关配合设施,鼓励干部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
四是建立学习奖惩办法,对凡是在学习中取得较好名次的单位和个人,一律实行重奖,对学习较差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表模资格,以达到通过外力作用促使干部自觉学习的目的。
二、“十三五”时期地税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新形势新任务
(一)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挑战
1、干部队伍思想多元化、复杂化,不易管控;
2、队伍结构总体仍然趋于老化,队伍缺乏活力;
3、创新型、专家型、复合型人才缺乏,队伍建设整体层次不高;
4、受体制改革和利益格局影响,工作动力不足。
(二)地税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一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地税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二是税收环境的深刻变化对税务执政能力提出了更严考验;
3、三是社会思潮的纷繁复杂对干部队伍管理带来了更大挑战。
(三)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
1、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担当跨越发展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干部去奋力开拓;
2、迫切需要一大批对工作有思路、对事业有韧劲的干部去干事创业;迫切需要一大批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敢于担当、对群众感情深厚的干部去持续推动;
3、迫切需要着力建设执行力强、创新力强、感召力强的领导班子;
4、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推动发展有激情、有招数、有能力、能贡献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十三五”时期地税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系列先进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人才强税战略,继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勤政廉洁的高素质地税干部队伍,为地税事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二)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
2、坚持服务大局。
3、坚持改革创新。
4、坚持以人为本。
(三)目标
1、领导班子建设的目标。①政治素质增强; ②能力水平提高; ③作风建设加强; ④队伍结构改善。
2、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目标。①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明显提高,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②公务员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③作风进一步改进,队伍良好形象得到巩固和提升。专业优秀人才所占比例不断扩大;
④创新型、专家型、复合型人才比例显著增长,学历层次明显提高。
3、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①人才优先观念牢固确立;
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完善; ③人才库结构不断改善,素质能力显著提高。
4、组织体系建设的目标。
①机构设臵和职能配臵更加科学完善,与税制改革和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相适应;
②人员编制管理更加规范,人力资源配臵机制更加灵活;
③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
5、思想政治建设的目标。
①党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 ③地税文化繁荣发展;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⑤评先创优工作更加规范,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完善。
四、“十三五”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水平;
2、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3、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
5、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集中教育培训。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安排人才进行纵向、横向、内外三种方式岗位交流实践。探索联合办学方式提升人才学历层次,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系统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
2、优化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拓展资源,引进符合中长期人才队伍发展方向和阶段性急需人才,以补充各类紧缺人才。科学制定公务员招录计划,建立健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考招聘办法,严格标准和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确保新进人员质量。
3、优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①分批次建立各类人才库,健全人才库管理办法,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②打破人才流动壁垒,以岗责管理为基础,把合适的人才配臵到合适的岗位;
③大胆使用人才,努力使各类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所,发挥人才资源更大效用;
④建立健全人才交流、轮岗、易地任职、挂职锻炼等制度,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⑤畅通专业人才与领导人才选拔通道,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4、优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①全方位对人才进行考核评价,注重在工作实践中评价和检验人才;
②坚持人才优先的用人导向,优先使用优秀人才,破格任用表现特别突出的人才;
③推进分类管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人才队伍活力。
(三)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1、规范机构设臵,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
2、进一步健全纳税服务组织机构,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3、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加强编制管理,提升机关效能。
(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1、加强地税系统党的建设。①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
②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设臵; ④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①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到爱岗敬业、勤勉尽责;
②坚持把加强理论学习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不断用共同的理想凝聚人心,用既定目标激励人心,用发展成就鼓舞人心。
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3、加强地税基层建设。加大基层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实用型的基层地税干部队伍。夯实基层地税各项管理基础,实现基层地税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大力规范基层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税收执法实现零过错、零侵权、零投诉。
4、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①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②积极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③深入开展税收志愿服务活动。
(五)加强地税文化建设
1、构建行为文化,提升地税形象和影响力;
2、构建制度文化,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3、构建精神文化,打造和谐团队;
4、丰富物质文化,共享发展成果;
5、构建廉政文化,促进廉洁从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