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提示
教学提示:
本文选自童话作家杨红樱长篇小说《男生日记》。是由一个男孩的日记改编成的课文这篇日记的本身也是这个男孩的读后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人生的道理。
3.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学会怎样去阅读书,打开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门。
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当你读到这个课题,你脑袋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2.同学肯定问了许多问题,在这么多问题中,有两个问题对于学习这篇课文来说是最关键的,第一,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第二,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接下来我们就围绕这样两个问题来读文章。
【幻灯片:
1.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2.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二、通读课文。
1.同学们,通过预习,相信大家已经会读这篇文章的词语了,但是有几个词语的字音很容易读错。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请跟老师读。
【幻灯片:扉页惬意粘补驯养背一个筐子栖身】
——扉页就是书的封面之内印着书名,作者等内容的一页,也指封面或封底前与书皮相连的那个空白页。
——背一个筐子,背表示动作的时候念第一声,再跟老师念一遍。
——接下来请你自己再来练习读一遍这些词语。一定要读准字音哦!
2.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本书为什么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为什么这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怎样读呢?老师教大家一个办法,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关注书的扉页和书的内容,边读边想,从文字中去寻找答案。
同学们读得真用心,是啊,这本书三带相传,肯定非常珍贵,在书的扉页上有爷爷写给爸爸的话“ 一个男孩子必读的书,”
【幻灯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有父亲写给我的话 “ 学会生存。”
【幻灯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可是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当然重要。并且《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的内容也中能让人获得许多生存的道理,所以这本书确实是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精读故事。
1.读主要内容
(1)可是这放在我抽屉里的书却是一点都不起眼的,相反,它很旧很旧,封面已经看不出颜色,还用透明胶带粘补过。翻开书,里面的纸已经泛黄了,可它偏偏是我家三代相传的书,是男孩子必读的书,而且我才读几行,就已经爱不释手了。这到底是怎样的书这么具有魅力,你们想读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本书。
(2)幻灯片出示《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
英国青年鲁滨逊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一日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整条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他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逊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后来他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他为“星期五”,把他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28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逊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受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来为你们读。请你认真听。听完之后,你对这本书能有什么了解?
(3)其实,读了这段话,你已经能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了解。这段话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我们就可以像刚才这样先读读书的主要内容,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品读情节中构建人物形象。
(1)【幻灯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枪支、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岛上。他用帆布搭起帐篷,作为栖身之处,并将船上运来的东西藏在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这是这课文中写到的一个概括性的简短的故事情节,请你读读这个情节,边读边想象,在你的脑海里能不能像放电影一样,把这个故事的情节变成一幅幅活的的画面。
(2)看到画面了吗?随着文字,在你的脑海里闪现了怎样的画面呢?鲁滨逊在孤岛上过得是怎样的生活,他又是怎样面对的呢?谁能说一说。
(3)在我们想象的画面中我们能看到鲁滨逊在这座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栖身的艰辛与面对的危险。但是他却能勇敢地克服。读书就应该这样,读的时候要在脑海里闪现画面,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就鲜活了,那么书就被你读活了,你才真正地读进书里边去了。
(4)课文中还有许多像这样概括性的简短的情节,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边读边想象,这时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逊的形象,等会儿请同学交流你所看到的画面。
(5)同学们一定能通过想象,把文字变成了会动的立体画,从中认识到鲁滨逊在困难中,在危险里,他勇敢顽强坚忍,热爱劳动,看到了鲁滨逊这样一位成功者,一位英雄的形象。
3.欣赏名言获得启示。
(1)刚才我们阅读了书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欣赏一些故事情节感受到人物的形象。这样读书还不够,我们还得关注书中那些非常简短但是却蕴涵一些道理,能给予我们启示的名言。
【幻灯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百倍。】
这是课文中写到的伏笛在书中的一句名言,请你读读这句名言。谁能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同学们说得不错。一个人如果从心理上被打垮了,那么他就没有机会去战胜任何困难。如果鲁滨逊被这突来的灾难,被经历的危险与困难打垮的话,他就不能活下去,即使完全有机会生存,他也由于精神上被打垮而无法生存。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帮我们丰富了对这本书,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理解。
(2)老师在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同样的简简单单,同样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幻灯片: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请你读读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谁能向同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空想是不可能现实的,空想家永远做不成你想做的事情。鲁滨逊明白这个道理,更清楚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只幻想着生活出现奇迹,总坐着幻想现实的改变,自己必然会被这个孤岛给吞噬。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才能振作,才能求生的欲望与动力。而这句话也是可以激励我们每个人的名言。其实这样的名言很多,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必须有这样一双慧眼,去发现这样的能给我们启示的精练的名言,从而获得教益。
接下来老师给你点时间请你把这两句话记在脑海里。
四、总结练习
(1)刚才我们先读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再欣赏了精彩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了鲁滨逊这个这个人物鲜明的形象。然后又读能给予我们启示的名言,这其实是读完一本书的过程,按照这样的读书方式,你就能真正地从书中汲取营养。就是这样一本书,让人三代相传,爷爷在书的扉页写上一个男孩必读的书,爸爸在上面写学会生存,我读了这本书,也决定把书好好珍藏,等自己有了儿子,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那如果是你,如果你要把这本书传给自己的儿子,你会在书的扉页上写上什么呢?你也能像爷爷,爸爸一样在书的扉页上写上自己想写的话吗。
(2)同学们写得非常精彩,其实这扉页上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你读完书之后的最真切的感受,最大的收获。读完一本书,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记录下来的感受就是你读书最大的财富,甚至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
同学们,《鲁滨逊漂流记》这个富有离奇色彩的故事绝对不是我们一堂课所能读完的,里边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欣赏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情节会让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更加丰满,里边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品味的名言,这些名言需要我们反复地咀嚼,用鲁滨逊的经历去咀嚼,甚至用我们自己的生活,用我们一生去咀嚼。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书中得到收获!
第二篇:英语口语教学:提示
英语口语教学:八招教你快速提高英语口语
Keep eye contact.保持眼神交流
中国考生在答题时往往眼睑自然下垂,是一种内敛的表现。可在欧美人看来,这种回避的眼光可能是一种缺少安全感、不自信的表现。在雅思口语考试中,考官提问时会一直与考生保持眼神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交流的自然性,也符合西方人的交流习惯,而这正是很多考生忽略的细节。坚定的眼神可以将考生的自信传达给考官,从而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所以,考生要牢记,考试时和考官保持一定的眼神交流,自信地看着对方说话,即使心里很慌乱,也不要从眼睛里流露出来。
Don’t confess your English is poor.决不坦白
有些考生本来英语不差,但在开始作自我介绍时就和考官说:My name is……My English is not very good.提醒大家的是,即使英语真的不咋样,也不能坦露。考生答题时一定要表现出足够自信,面带微笑,声音洪亮,保持眼神交流,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Listen carefully and respond quickly.仔细听题、快速反应
不少考生备考口语考试时,忽略了加强听力练习,殊不知,口语交流的前提是听懂问题。不少考生口语考试时因听力不足而交流不畅,无法做到快速反应。
建议大家找一个可以用英语交流的朋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模拟正式考试,既可以逼真地模拟考试场景,也可以锻炼听力和反应能力,还可以培养用眼神交流的习惯。Don’t pretend you understand the questions when you don’t.不可不懂装懂
有些考生考试时由于紧张或听力不好没听清考官的问题,但又不想暴露,于是便连蒙带猜给出一个答案。但是,如果考生不懂装懂,答非所问,万一答案错误,就会给考官留下听力很差的印象。其实在考试中要求考官重复或确认很正常,尤其是问题比较长而复杂时。所以,与其猜测不如确认或请考官重复问题,比如:Sorry, what was that? I’m sorry?Use hesitation devices appropriately.巧用停顿技巧
考生即使准备再充分,也难免被考官问到一些冷僻或棘手的问题,这时恰当地使用停顿技巧就变得很重要。比如:
Q:Do you enjoy singing?
A:Singing? Well, I’m not very keen on singing, but I do like listening to music.考生答题时可先重复问题中的一些关键词作为确认,同时给自己时间思考。well, actually, you see, you know what等都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停顿表达方法。
Don’t memorize answers.不可背诵答案
不少考生备考时,把参考书中的例子也背下来以应对考试。背书的考生通常语速过快、没有语调、表情不自然,很容易被考官发现。背书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作弊手段,无法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口语水平。而考官可以灵活出题,忽然提一个刁钻的问题,如果刚才还很流利的考生忽然开始结巴,说话不知所云,就会引起考官怀疑。考官一旦发现考生在背书,就会给出很低的成绩。
所以,大家要认真练习口语,注意语速不可过快,语调自然起伏,避免单一。Develop answers by offering detailed information.提供细节、扩展答案
考官给考生打分的??断的底线。所以,扩展答案很重要。选择什么角度扩展,取决于考生自己。如果遇到冷僻或陌生的话题,可尝试从不同角度讲述。
Don’t panic if you’ve made a mistake.犯错不慌
很多考生语法意识太强,担心自己的答案会出现语法错语,结果在答题中出现了大量停顿和纠错现象,使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大打折扣。其实,考生大可不必为答题中出现的语法错误过度担心。一旦犯错,如果意识到了,可及时改正,没有改正也无伤大雅,没必要慌张。
有时候考官也可能没注意到,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流畅表达,对方能否理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可不顾语法,任意犯错。考生在复习时可将自己说的内容录音,然后自查错误。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Oral skills
发音
o 模仿练习英语说话语调和节奏.o 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录音带相比较.o 仔细听老师或英美人士的发音,大声重复练习,并请其纠正.o 请教老师发音的方式,在家面对镜子练习.o 先练习单音,再练习字与句子.o 将发音困难的字列下来,反覆练习.反覆犯错
o 分辨该错误是一时口误还是累犯之错误,前者无妨,後者则显示自己尚未完
全学好该部分,仍需努力.o 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o 注意所犯错误的严重性.o 全心接受老师或英美人士的错误纠正,稍後再分析.o 注意英美人士对错误的接受能力.很少有机会练习
o 上课时抓住每个机会练习.若老师没有叫你,你也可在心中默默练习如何回
答,然後注意听别人如何说,及老师的回应.o 下课後,主动找老师练习,或参加英语会话社团加强练习.o 和同学一起练习.我不敢说
o 事前准备,自言自语,自己练习亦可.o 在脑中静静反覆练习.o 不要期望自己一开始就不出错,犯错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o 避免恶性循环:怕说错就不敢开口,不敢开口就是放弃练习机会,反而更容
易犯错.Helpful oral skills
o 组织整理要说的内容,准备大纲或写笔记,小抄.o 若有问题,发问寻求帮助.o 不要轻易放弃.o 对话中专心聆听别人说话,以准备回答.o 猜想别人下一句会说的话.o 留意自己说话时,所用的单字,文法,和发音.o 试用新学的单字,不要只用固定熟悉的字词.o 自我改正错误,再说一遍.o 运用同义字,相关字,或造字,及用手势表情来帮助表达意思.o 多多鼓励自己好的表现.o 评估自己的表现:下次可如何改进 哪些策略有用 哪些没有用
o 寻求对方或老师的回馈,帮助,或改正.o 找出问题所在,例如,生字或句型不足,还是太紧张.o 找出以後可用之策略.o 纪录学习日志.学习英语口语的六大技巧 很多人有个误解,认为只要托福、GRE考好了就行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当你的飞机降落在美国那块土地上的时候,你有没有机会在美国生存、发展下去,关键是要看你有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和别人交流。如果你学的是哑巴英语,到了美国你将暗无天日。而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现存的各个大学的英语角就我个人认为,也是有问题的,虽然大家都很有热情,往往谈到半夜12点。由于大家都是同胞,彼此能相互理解各自的中国英语,你点头,我也点头。但一碰到一个native american(地道的美国人)时,交流同样的东西,就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了。其实我们学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这种语言的某些部分来进行交流。communication is our purpose(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我们的英语教育就是恨不得把语言的大海完全笼罩在自己的怀抱里。其实知识是无涯的。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作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学,到最后,还是不会说英语。为什么我们花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学了一大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永不上的东西。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英语的交流呢?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举两个例子:有一次,有一个中国学生陪一个美国人去长城,在长城上,老外突然对哪个学生说: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请问洗手间在哪儿).中国学生在学校里英语的句法学得相当不错,听力也挺棒的,马上听明白了老外的话,心想,长城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yes ,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笑声)。这一句话,差点把老外吓晕了。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全场哄堂大笑)。另一个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流行“五讲、四美、三热爱”,中国人把其翻译成:“five talks ,four beauty ,three lovers”.美国人一听迷惑了“five talks”敢情是谈了五个,“four beauty”敢情是谈了五个,其中有四个是美人,那么“three lovers”一定是爱上了四个美人中的三个(笑声不断)。
其实,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而且我们所学的英语知识全是标准的英语。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要想真正领悟对方的意思,必须与对方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如果不根本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迎合美国人的思维结构和习惯,依然保持自己中国式的思维习惯,那么他学的英语就毫无价值。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建议要把我们学习的目标收缩,把追求大而广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追求一种定量性的技巧,我认为有六种技巧,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六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
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what is a book。我们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阶段,连哑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一种表达方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这一个事物,但却有多种符号来表达它。如果一个人懂8种语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别人理解的机会就会大得多。用汉语说“
水”别人不懂,用德语说别人也不懂,但用英语说water,别人可能就懂了。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按中国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them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换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 谁,现实生活中也不能这么随便love(笑声)。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that is love,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
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对,比如爱因斯坦讲相对论,他用科学术语讲,除了科学家之外是没人听得懂的,所以爱因斯坦就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把相对论讲了出来。他说,什么叫相对论呢?两个lovers在一起,一小时相当于一分钟,而两个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钟相当于一小时,就这是相对论。他这样一讲,我想没有人不会明白相对论的。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
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但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美国人说“我向雪山走去”,中国人就会说“我从雪山走来”。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住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我们听评书常说,欲知后事好何,请听下回分解,中国人很认可这种压轴戏、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国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把收音机砸了:我听的就是what happened,但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还要让我下回再听(笑声),岂有此理!因为美国人在时间上描述时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
因为任何语言除了标准化的东西以外,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了”,老外永远也理解不了,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我认为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
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想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我不仅汉语没有说得越来越糟,而且英语也没有说得越来越糟。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
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岐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笑声),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以上就是我所说的学会用美国人思维的六个技巧。中国学生如果能做到这六点,用很短的时间肯定能学好口语。
再说说英语语音的问题吧。我们中国人不需要钻牛角尖,一定追求发音象一个native(本地人),只要我们的发音不至于让对方产生误解,其实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学方法,只需要记住一点: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标准的英语或美语。在模仿的基础上,每天,我们每天保持1个小时的自我口语练习,这个练习必须假想一个双向交流的场合,即仿佛有人与你交流一样。
最后,讲讲英语的用气问题。我们在发音时,尽量气运丹田,而避免用肺发音,这样的结果将使得你的英语发音洪亮圆润。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教学提示
一、识字写字教学
1、弄清两套教材的衔接:
本册教材同以往三年级教材相比较,没学生字329个。因此,将书后生字表(2)中的生字300个,改为350个,插入字184个,另外145个字将在三年级下册中插入学习。其中插入字均在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中出现。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好插入字。
2、识字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点拨、引导作用。发现学生识字方法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与鼓励。要承认学生识字能力的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
3、加强巩固:
4、重视书写指导: 学过的生字要多见面,在阅读中多见面,在习作小练笔中多巩固。总之,在读和写中巩固学过的生字。
对于含有新笔画的字、结构复杂不易写好的字、笔顺易错的字,教师要进行板书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讲究写字质量,指导用铅笔写好生字本上的字。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教学:
⑴ 加强语文训练: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语文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理解、感悟、欣赏、运用的有机结合。主要的训练形式有:理解词语、句式训练、朗读训练、读写结合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默读训练。
① 理解词语:
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精读课文要让学生理解,首先就要使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不懂的词语,这些词语有的在教材中做了重点提示,如,课文第3课中“终于”,书中提示“从终于这个词中我体会到„„”。有的需要教师根据学情自己去确定,如,第3课最后一句话中的“汲取”一词应作相应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有:
工具突破法,借助字典理解词语,用文字解读文字,但查字典后一定要结合课文理解。
课文求解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课文的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胜地于字典的理性解释。生活体验法,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一些字词打上学生各自鲜明的烙印。
情境再现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可视可听,理解自然真切。
需要强调的是,理解后定要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是准确的,也才能体会到作者潜词的精妙。
② 句式训练:
句式训练是学生习作表达的基础,课文当中有很多利于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句子,教师要留心加以利用。例如,第1课中的“有„„有„„有„„还有„„”,第2课中的“是„„也是„„”,第7课中的“一„„就„„”,第11课中的“„„像„„”,第15课中的“一边„„一边„„”,第19课中的“不但„„而且„„”等等。此外,像拟人句、比喻句、夸张句、并列句等,文中出现的句式都应根据学生实际加以训练。不同类型的课文承载不同的训练重点,如,有的课文中出现连续的动作词语,有的课文中有人物神态描写等,我们都应借助教材这个载体,抓住训练契机。
③ 朗读训练:
朗读应在阅读教学中贯穿始终,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读,使学生感悟课文,培养语感。读的形式有:范读、领读、听录音、仿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分小组读、齐读、配乐读等等。通过准确到位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感悟事物事理。
教师要训练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从技巧上进行评价。朗读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语气、速度、节奏。语调是贯穿在整个语句中的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只有品味出语言内涵的意义和情绪色彩,才能决定采取某种语调。节奏是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的有机结合,朗读时籽音有强有弱、停顿有长有短、速度有快有慢、语调有高有低,这种强弱、长短、快慢、高低错综地出现,就形成了语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也就是语言的节奏。
④ 读写结合训练:
读写结合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时机,提高教学效果,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读写结合的训练包括仿写句子、段落、续编结尾,揣摩、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如第5课仿照描写灰雀的方法进行状物练习;第6课《小摄影师》文后的续编结尾;第9课把古诗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第20课《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总分的描写方法;第27课《陶罐和铁罐》的读后感及对插图进行描写等。既巩固对课文的体验,也进行了习作的体验。
⑤ 积累训练:
学习贵在积累。教材中给我们进行了积累的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提示,做好积累训练,通过背诵、摘抄的途径进行积累。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四字词语的积累,既可积累文中出现的词语,也可根据所学生字积累词语。如第10课《风筝》中的词语“凌空飞起”、“翩翩飞舞”、“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以让学生积累,另外,所学生字“精”可积累“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精神抖擞”等词语。
⑥ 思维训练:
新教材突出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多维的角度年历问题,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例如,许多课文中渗透学会提问题的方法。第6课提示告诉学生遇事要动脑筋;第7课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第14课教给学生思维的过程;第21课教会学生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此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还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即读书想象画面,这也是读书阅读的方法,教师要给以指导。
⑦ 默读训练:
教学中要加强默读训练。要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即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书,边思考。要为默读提供条件,每次保证7~8分钟默读时间。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即动眼不动嘴,边读边想,边读边划,一目十行。
⑵ 两课时分配:
例一:第1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学情况和相关资料,进行字词的教学。第2课时精读课文,积累和扩展阅读。
例二:第1课时在自学的基础上,直接感悟课文,进行朗读等相关训练。第2课时结合重点进行读写训练,完成生字教学,阅读,积累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安排,任务量是固定的,方式是灵活的。
⑶ 利用好教材:
新教材有精读课文中出现了“问题提示”,教学中要以此为重点,进行精读课文训练。而课后问题的安排与以往教材也有所不同,第1题带一本打开书标记的问题是关于朗读方面的;第2题带一个小喇叭标记的问题是关于讨论、交流方面的;第3题带一支笔标记的问题是关于积累方面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中的资源,以此为重点,进行精读课文教学。
2、略读课文教学:
⑴ 在教材处理上,突出重点,取舍得当:
恰当地取舍教材内容,应当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从“阅读提示”去确定取舍的侧重点,努力体现教材编排意图;
二是从学段要求去确定取舍的侧重点;
三是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以学生固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和情感张度为依据,确定教学时要达到的要求;
四是要体现单元训练重点,明确课文在单元里的定位和任务,突出重点,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⑵ 在教学策略上,自读为主,略而不简:
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教学必须注意凭借着“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读自悟,重点探究以及拓展延伸,做到自读为主,略而不简,教略学丰。
① 凭借“阅读提示”──自读自悟:
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自读自悟,合作学习为主,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应用于阅读实践,教师只对学习进行组织以及点到为止的引导。② 凭借“阅读提示”──精略交互:
教学中,注意以略读为主,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阅读提示”以及学生特别关注的重点、难点、焦点进行比较深入地精读与探究,余者必须作略读处理,做到精读与略读交互,整体感知与重点感悟交融。
③ 凭借“阅读提示”──内引外连:
教学中注意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点带一片,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等语文课外综合性学习与实践。
⑶ 略读课文教学基本步骤:
先由学生参照提示独立阅读、思考、发表阅读感受,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形式,检查读书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3、口语交际教学:
⑴ 重视倾听品质的培养,养成良好倾听态度和习惯:
倾听是互动交流的第一步,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话的质量。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倾听的方法,训练抓住说话的主旨,加以概括综合归纳大意的能力。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边记的意识,哪怕记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人名。
教师要有较强的倾听能力。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规范学生的语言,顺学而导,点拨引导调动学生交流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⑵ 重视生活和阅读的积淀。
⑶ 重视评价的多重功能:① 激励功能。② 引导点拨功能。
⑷ 重视与平日教学、生活的紧密联系。
4、习作教学:
⑴ 重视习作批改。师生共同评价、修改“问题作文”;共同欣赏“佳作”,错别字要引起高度重视。⑵ 注意等级和评语的激励作用。评语要用第二人称口吻,注重双向互动,有激励性、针对性、建议性,做亲切的沟通。切忌不下评语、只给分数或不批改。
⑶ 多设奖项。如好词佳句奖、外貌描写奖、开关结尾奖、最佳修辞奖、新颖题目奖、标点符号奖、奇思妙想奖„„赏析课上,人人都可以展示自己,自信与日俱增。
⑷ 重视习作积累。通过编辑班级文集、个人文集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培养习作兴趣,也是学生成长的记录。
总之,教师要细心钻研教材,精心进行备课,用心进行教学,留心注意观察,潜心进行研究,苦心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课标的理念,完成实际意义的教学。
第四篇:提示语教学设计
《恰当运用提示语,写好对话》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课文,复习人物对话,加深认识提示语的三种不同位置。
2、借助对学生习作的分析,学会恰当运用提示语,写好对话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方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小摄影师》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里面的一段话:(出示幻灯片,分角色朗读)
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2、师:这段话是人物的什么描写?(板书课题:对话描写)
3、师:对话描写。无论是我们之前写过的《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还是后面即将要学写的编童话故事,许多情节都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对话最能表现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性格。所以,写好对话很重要。
二、例文分析
1、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作者在写对话时使用了一些提示语。(板书:提示语)什么叫提示语?(提示文中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
2、师:提示语的位置一样吗?说说看。
小结:前、中、后,这叫变化。记住:下次在写对话时,给自己提个醒,这个人说的话提示语在前面,下一个呢?可以放在中间,再后来可以放在后面。如果只是单纯两个人对话,有时候可以省略不写。(板书:位置变化)
3、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说”后的标点也随着变化。(板书:标点正确)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段话读一遍,注意提示语变化,“说”后的标点也跟着变化。(男女生合作读)
4、创设情境,练习加标点
找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运动会中得第一名啦!”(幻灯片出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并加标点)***说()我们班在运动会中得第一名啦()
()太棒了()同学们大声欢呼起来()
三、习作分析
1、师: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奖励你们来当回小老师,帮忙修改班里同学的作文吧!(幻灯片出示学生习作,自由读)
片段:
严厉的爸爸
我的爸爸个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眼睛不大却很有神,还透出一丝丝严厉的目光。
爸爸对我的学习非常严,每次考试必须考90分以上。如低于90分就会罚站。有一次,我考了72分,回家的路上我腿都软了,回到家我慢慢地将试卷递到了爸爸的手里。
爸爸说:“你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我低着头,红着脸。爸爸说:“你难道没有记住我的话吗,天天光想着玩!”我说:“记住了”。爸爸又说:“去,站到墙边!头朝墙!不准掉头!自己好好地反省反省。”
2、师:哎,怎么感觉这段话缺了点什么呀?说说看。
(只说话,没写怎么说的)或(没有神态、动作)(板书:神态、动作)
3、师:对呀,这里的人物只会说话,面无表情,太单调了。你能不能展开想象,把爸爸和“我”的神态、动作表演出来呢?(同学表演,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三、词语回顾
1、师:谁来说说爸爸的表情是怎样的?“我”的呢?(生答)
(师出示)表示神态的词语:(小组开火车读)愤怒、恼火、沮丧、悲伤、痛苦
气呼呼、怒冲冲、泪汪汪
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勃然大怒
满面怒容、垂头丧气、泪流满面
2、师:谁来说说爸爸的动作是怎样的?“我”的呢?(生答)
(师出示)表示动作的词语:(小老师带读)
站、拍、拿、指、敲、摔、躲、哭
挥动、低头、瞪眼、怒视、拍桌子、跳起来、浑身发抖
3、小结:
①加上神态、动作。写出对话是如闻其声,加上神态、动作就如见其人了。这样,整个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了。
②要使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就要避免词语贫乏、一“说”到底,人人一个腔调的毛病。
其实表示“说”的意思的词是相当多的。
如:(师出示,齐读)
叫、喊、问、答、骂、吼、责备、喊叫
四、修改习作
1、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让这位同学的习作变得更生动吧!要求:
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冒号(:)、前引号(“)和后引号(”);
二要适当地运用“说”字的替代词;
三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2、学生写对话,教师巡回指导。
3、同组讨论,选出优秀习作。
4、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五、总结
1、师:同学们,把这段话的结尾加上自己的感受,就符合我们的习作要求了。
2、学生谈今天上课的收获
3、师: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在读课外书的时候,在读作家的书的时候,一定会关注作家怎么写人物对话的,这样你们对人物的对话描写一定会更精彩!
六、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例如:《_______________的爸爸》或《_______________的妈妈》
(无私、勤劳、爱喝酒、爱唠叨、乐于助人??)
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过程流畅,训练有层次性。但如果能在学生写作后发挥小组合作作用,挑选小组最棒的同学展示,再让学生体会用了神态、动作的词后有什么作用则会更好。
板书设计:
写 好 对 话
位置不同
标点正确 提 示 语 “说”
神态、动作篇二:《提示语的三种用法及作用》教案
作文指导课教案
提示语的三种用法及作用
龙兴镇中心小学 刘艳荣
教学目的:
学生作文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多记叙、少描写,致使作文枯燥、乏味。通过提示语的运用,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学会提示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提示语作用的理解。
教学方法: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利用语言描写,并且在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上下功夫。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对话情境,引出提示语)。
二、新课讲授:
(一)常见的提示语的三种用法
1、提示语在前面:例: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2、提示语在后面:“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
3、提示语在中间:“什么?”她着急地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简单总结:
前:xx说:“„„”。
中:“„„”,xx 说,“„„”。
后:“„„”,xx说。
(二)提示语的作用:
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心理描写,其中有些
同时又是细节描写。
三、反馈应用,体会作用:
1、“妈,渴死我了!”
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
(提供范例:我气喘吁吁地说。/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我有气无力地说。/我焦急地说。/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提供范例: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妈妈关切地说。/说着,妈妈用毛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妈妈把我挡在了门口。/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
四、强化训练
对话1 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
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
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 对话2 小新:老师,我要上厕所
老师: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
小新: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在不同的作文中,针对不同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时,找到恰当的提示语可以为作文中的人物服务,可以为主题服务,让学生的作文在细节中添彩。)
五、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篇三:提示语教案
提示语(微课教案)
【设计理念】
在情境体验中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重要性以及明确提示语的内容(表情、动作等)。通过闯关活动,提高习作兴趣与能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都是从思考问题开始的。本节课教师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再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适用对象】 小学四、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通过微课讲解,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提示语;了解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强调的内容不同。
2.方法目标: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标点的方法 3.能力目标:能独立、正确地给提示语标上标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用不同标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微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提示语
课件出示学习内容的图片。
二、了解“什么是提示语” 1.课件提出问题:什么是提示语? 2.课件出示图片,用例句“请看这里!——陈老师微笑着说。”引出,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提示语。
3.揭示揭示语的含义:提示语就是交待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和语气的 4.练习“考考你”:快速找出句子中的提示语。
三、掌握提示语不同位置与标点的使用
(一)提示语的位置
2、归纳提示语的位置有三种情况:在前面、中间、后面(师板书)
(二)、提示语的位置和标点
1、进一步观察:找到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不同的
2、归纳提示语位置不同,标点不同的规律(师板书)
练习巩固知识点:位置不同标点也不同;同一句话的提示语放在不同位置,句子意思不变
(三)、学习小结
(四)、学习提示语的特殊情况——省略提示语
五、提示语的的位置和强调的意义
1、大概了解: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强调的意义不同
2、练习巩固。
六、课堂知识小结
1、回顾所学,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知识升华:正确使用提示语可增强表达效果。
3、提出平时的要求
板书设计: 提示语
位置 在前面 在中间 在后面.标点 :。篇四:第5课教案 无提示语
第5课教案 无提示语(3.29)
教学过程
一、成语接龙(5-8分钟 1.复习旧成语 2.学习新成语:
壮志凌云 ——云程万里——里谈巷议——议论纷纷——纷纷扬扬——扬眉吐气 3.背诵新成语
二、成长故事会(10分钟 1.ppt导入故事图片
2.教师根据图片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带入成长点)
成长点小结:吉米不仅淘气,而且想法别具一格,在众人们议论纷纷时他总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校里讨论春游去哪里游玩时,伙伴们在讨论最新看的动画片时,大家都会说些什么?你又有什么好的想法?积极地参与进来吧,大家都想听听你的意见呢!不过,如果你的想法跟其他人完全一样的话,那就不能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哦!
三、知识一点通(40分钟)1.起点练习
【激】对于不同的事情吉米能有自己的见解,那你能像他一样做到这点吗?请看大屏幕,这刘禅呀,真是胆大包天,上课了还在吃鸡腿!
【问】如果你见了会说些什么呢?
【放】生说。
【收】这时很多人都在纷纷议论,那如何将这个场景写下来呢?
【练】生完成课堂练习(起点练习)
【评】老师看到大部分同学是这样写的:有的同学说.......有的同学说......还有的同学说......这样写显得比较啰嗦,怎么办呢?可以用上今天要学的“无提示语”(板书课题)2.知识点一
(1)练习一
【激】(演)咦,我的黑板擦怎么不见了?(指向某个特服学员)喔喔头,是不是你拿了?!(后面的对话省略)
【问】在刚才的表演中,老师和喔喔头的对话有什么特点?
【放】生说。
【收】这时他们是你一言,我一语,第一句交代清楚说话双方后,后面不用提示语也知道话是谁说的,这样让语言更加简洁,情节更加紧凑。自己动手来写写吧。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1(2)练习二
【激】看看这次谁的答案和老师最接近吧。
(ppt展示)(课堂练习知识点1练习2)【收】这时,每一句话都是单独的一段,第三格打上前引号写人物说的话。
【练】抄写老师的范例。
【评】在运用无提示语时一定要注意格式和标点符号。
(3)练习三【激】阳光喔有一位特别厉害的妈妈,这天傍晚,妈妈在菜市场即将关门前的5分钟以飞一般的速度来到一家卖白菜的摊位前,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将3元一斤的白菜还到了5毛。(演)
【问】这时妈妈和老板间的对话有什么特点?
【放】生说
【收】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1练习3 【评】同学们写得真棒,并且注意到了格式、标点。
(4)练习四
【激】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出现你一言我一语的情况,比如,跟别人问路的时候,两人打电话的时候,同学生病关切地询问?? 【问】你还知道哪些?
【放】生说。
【收】选一种把两人对话的情景写下来,要求运用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1练习4(5)知识点小结
【收】同学们写得真不错,如果平时留意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两人对话,你一言、我一语的情景都是可以用无提示语来展现的。3.知识点二
(1)练习一
【激】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出示ppt图片)
【放】生说
【收】同学们纷纷抢答,说出了不同的答案。把同学们的回答写出来。也可用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1(2)练习二
【激】请看大屏幕,我们来看看,哪种写法更准确呢?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2 【评】看来同学们都能比较牢固的掌握无提示语的写法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有很多人在说话,没有必要都写下来,3到5句就够了,最后可打上省略号。
(3)练习三
【激】中国人最喜欢过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了,大年三十到了,晚上,全家围着饭桌说着吉祥的祝福的话。
【问】大家会说些什么呢?
【放】生说。
【收】一句句吉祥的话语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你也能在这时说一说你的想法,你就是个能够积极参与,勇于思考的孩子哦!在此情景下,也可以用上无提示语。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3 【评】对于老师给的情景大家都能写出来,接下来就到了考验你们的时候了。
(4)练习四
【激】生活中,有哪些人多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议论某一件事呢?街道上发生了车祸很多人围观;姚明进球了,球迷在观众席上说的话?? 【放】生说。
【收】把你印象中发生过的一种人多议论纷纷的话语写下来,要求运用无提示语的格式。
【练】课堂练习知识点2练习4 【评】看,用上无提示语后,这个情景显得更加的真实、生动了。
(5)知识点小结
【收】通过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了在人多议论纷纷时,也可用无提示语来表现。4.综合练习
(4)【激】这天,在喔喔头班上开展了一场小小辩论会:《老虎是放在动物园好还是在山林里好》,同桌之间展开了辩论。小明认为放在动物园里好,因为有饲养员喂食物,不愁吃不愁喝。小敏认为在山林里好,因为在那里可以自由地奔跑。小明立刻反驳,饿了就跑不动了。小敏又反驳他,老虎在动物园待久了就像病猫,没有老虎的威风了。辩得不可开交,两人决定找老师当评判。
【问】在故事里,说话的有几个人?
【放】2个
【问】他们之间讲话有什么特点? 【放】你一句,我一句
【引】这时可以用上无提示语来表现当时的情景。
【练】课堂练习综合练习
【评】同学们完成得真不错,并且注意到了一人一段,前引号写在第三格。
四、实战指南针(5-8分钟)
家庭练习的指导
【激】同学们都知道当人喝酒喝多时就会醉,可有只风筝也醉了!怎么回事?一起来听听。(ppt展示故事)
【问】风筝醉了,是什么样的,跟爸爸喝醉酒回家是一样的吗?爸爸醉酒后的哪些举动让女孩伤心、难过?
【放】生说
【问】听了女孩的话,爸爸是如何回答的?
【放】生说
【问】风筝醉了可以换一个,可是爸爸醉了,该怎么办呢,爸爸最终有没有改掉喝酒的毛病?
【放】生说
【收】请联系上下文将故事中间的部分补充完整,注意用无提示语的方式来描写爸爸和女孩的对话。相信只要你认真思考,下次一定会在作业点将台榜上有名。
第五篇:《温馨提示牌》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牌 教学设计
本课是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画图软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是在前面已学习了铅笔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橡皮等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直线工具、椭圆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鼠标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重点: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以及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曲线工具和文字工具的使用。
●学生特征分析:
1.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已掌握了几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课继续学习另外几种绘图工具,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紧密的联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会起正迁移作用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学生能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2.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此外,小学生动作敏捷灵巧、协调平衡、学习风格多表现为视觉型和动觉型,计算机等直观设备能有效地促进其认知的发展,本课内容的学习与他们的认知风格相符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以及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知道并学会这些工具在绘画中的使用。
/ 4
2.技能目标:(1)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掌握椭圆工具、直线工具、曲线工具、矩形工具及文字工具的使用,并能熟练地用这些工具画一幅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及探究意识;
(2)信息技术与美术知识结合对学生进行美育;构建并提升学生对多学科融合的领悟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和策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本课拟采用任务驱动法为教法,以自主探究法为学法。教学过程从情景创设入手,教师质疑激趣,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教师适时指导共同解决问题,整节课既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要让更多的学生从课堂中学会画图的操作技巧。
●教学程序(过程):
一、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1.把任务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在15分钟内用以上6种工具画出一个蛋糕。让学生自主探究,会的同学帮助不会的同学,以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团结协作精神,让会的同学体验成就感,学得慢的同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都认真地绘画。教师巡回观察,记录比较好的作品、典型性错误和问题。
2.通过广播教学系统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这些作品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
3.展示存在典型性问题的作品。师生工人同分析这些作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4.教师归纳存在的问题后质疑。
/ 4
质疑一:如何画出一条水平或垂直的直线?
质疑二:怎样快捷方便的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正圆?
质疑三:只带一个弯的曲线是怎样画出来的?
质疑四:如何改变文字的颜色?
学生作画的过程中可能就有人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请几位学生起来边说边演示他们发现的快捷方法。然后又让其它同学尝试。最后再根据情况把存在的共性问题综合起来通过广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对个别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再进行个别辅导。
二、巩固提高,动手实践:比一比谁是电脑小画家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美术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所学过的绘图工具绘出一幅漂亮的图画。
三、小结及评价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六种画图工具,各小组展示作品,让学生自己评一评谁是今天的电脑小画家,教师作适当提示,但不直接评价谁优谁差。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一步实践画图工具的使用,画出一些美丽的图画送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1.思得:“画图”是学生感兴趣、乐于学的内容。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勤于动手探究。学生从课堂上知道了画图工具的知识、掌握了操作技巧,经历画图的实践过程,感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体验美感和成功的喜悦。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同时培养想象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达成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收到了信息技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 4
2.思失:学生喜欢独自操作,不愿意受教师的导控。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未必回应。偶尔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
因考虑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对部分学生作品的演示完全是根据教师的个人观点进行控制的,学生不一定认同,也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多角度思维。个别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稍低,在画图过程中乱涂乱画,对部分工具的使用不得要领(如画曲线的三个步骤没有熟练掌握)。
3.思改: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中常见的气氛沉闷,应尽量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对于教学难点应在课前设计好突破的措施,引导学生按照最便捷的操作程序一步步地学习、掌握。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