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

时间:2019-05-14 05:1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

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

鲁迅

一、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五四”时期是鲁迅战斗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该期间出版了第一篇小说集《呐喊》。

1924~1926年,是鲁迅边战斗边探索的时期,也是他战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该期间创作了第二本小说集《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

1930~1936年,是鲁迅战斗创作的第三个高峰期,主要作品是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鲁迅是左翼文艺运动的光辉旗手,是中国文化的主将,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二、小说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其总主题是反封建,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呐喊》第一篇《狂人日记》,小说塑造的狂人形象,就作者所赋予的象征意义来说,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者的形象。《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以它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和现代意识,它的深厚的思想意蕴和新颖特别的格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作品中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呐喊》、《彷徨》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在艺术上多姿多彩,以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故事新编》一共收录历史小说8篇。《补天》(女娲)、《奔月》(后羿)、《理水》(大禹)、《非攻》(墨子)、《铸剑》(眉间尺和宴之敖)、《采薇》(伯夷、叔齐)、《出关》(老子)、《起死》(庄子)。

《故事新编》的创作方法,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是对中国戏曲艺术这一传统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中,《故事新编》以它丰厚的思想内容和特别而多样的格式,占有重要地位。

三、杂文

鲁迅一生写的最多的是杂文,前期作品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本杂文集,后期有《而已集》、《三闲集》、《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十本杂文集。

鲁迅杂文内容丰富广博。鲁迅前期杂文侧重对封建性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充分体现了以科学民主为旗帜,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五四”精神。同时还探索和研究国民性问题,暴露和批判了卑怯、惰性、保守、巧滑等国民性弱点。具有深刻性。

鲁迅后期的杂文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发展。首先,政治斗争和时评的文字增多了。其次,对旧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文学进行了更为广泛儿深刻的批判。第三,对革命文学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后期许多杂文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鲁迅的杂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它的文学特征首先体现在形象性,同时还具有抒情性和讽刺性的艺术特点。鲁迅的杂文文体多样不拘一格。鲁迅杂文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的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多姿多彩的语言。

四、散文

鲁迅是现代中国散文诗最早的创作者,其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4年,最初发表于《语丝》,其中较多的篇数,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寂寞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之下的战斗精神、追求精神、牺牲精神。《野草》的多数作品在艺术上采用象征主义的方法,以创造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

《朝花夕拾》作为叙事性的散文,文体虽有不同,但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以炽烈深沉的感情记事怀人,以白描和花眼睛的方法刻画人物,在往事追叙中闪耀着社会批判的锋芒,杂以对丑恶现实的嘲谑讽刺,文笔朴实优美,是《朝花夕拾》的主要艺术特色,在现代散文中具有重要地位。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①反对感伤,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着意于主观情绪的客观化。

②要求艺术的“和谐”与“均齐”,强调诗人带着镣铐跳舞——追求诗歌的格律。

③形式上主张“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④进行多种形式的实验:尝试现代叙事诗、戏剧独白体、无韵体、十四行等多种体式,完成了为新诗“赋形”的历史使命。

新月诗派以理性节制情感的理论和“三美”主张,在诗歌界掀起了一场新格律诗运动。新月诗人——徐志摩

2、诗歌创作

前期:《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

大多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艺术上格调清新健康。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二是抒唱爱与美的追求。如《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等。

后期:《猛虎集》1931;《云游》1932;后期诗歌情况较复杂,大致三种诗: A、不乏积极进取的篇章(如《拜献》);

B、描写男女之间感情、戏逗、调笑,格调不高(如《别拧我,疼》);

C、大多诗作笼罩着伤感、失望、悲哀、颓唐的情绪,如《再别康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3、艺术特色

①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如《雪花的快乐》,以“雪花”自比,那飞扬的雪花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执着于真挚的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

②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如《雪花的快乐》中“飞扬”的连用。《再别康桥》中三次“轻轻的”回环反复。

③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如《沙扬娜拉》

④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如《秋月》《再别康桥》 2、“左联”概况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阳翰笙、丁玲、冯也频、姚蓬子等。

左联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根据前苏联“拉普”纲领而制定。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左联的成立有其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上,苏日英法等国都有左翼文学组织;国内,经过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培养了左翼作家队伍,为左联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左联”于1936年自动解散。

老舍

二、老舍的小说创作

老舍一生共创作14部长篇小说,70多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1部4000行长诗,近300首短诗,20部译作以及部分评论文字,合计800多万字。老舍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他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筑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中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月牙儿》《蜕》《火葬》《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

短篇集:

《赶集》《樱海集》《蛤藻集》《微神集》《火车集》《贫血》《老舍幽默诗文集》等 剧本:

《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龙须沟》《茶馆》等

三、《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于人性关系的探讨

老舍笔下除了老派、新派与理想市民集中形象系列,还有一类占有重要位置的人物系列是城市底层贫民形象系列,如祥子、老马、小崔、老巡警、拳师沙子龙、剃头匠孙

七、妓女小福子,艺人方宝庆和小文夫妇等。这个形象系列集中体现老舍与下层人民深刻的精神联系。如果说对老派、新派市民的描写充满通俗喜剧的主调,那么,刻画城市贫民形象的作品则具有浓郁的悲剧性色彩。《骆驼祥子》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作的一个高峰。小说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的农民如何城市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进一步探究还会发现,小说还具有更深刻的意蕴,那就是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作品表现了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青年农民在现代城市文明病中发生的道德滑落和心灵腐蚀的故事。

故事缘起于1936年春,老舍从朋友处听到两个关于人力车夫的故事,引起创作冲动,遂决定将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车夫作为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来表现城市下等人的生活,意在“写出个劳苦社会”。

1、祥子形象

祥子的性格是变化的,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病对人性的扭曲侵害。起初,祥子是诚实善良、勤劳刻苦的,虽然性格内部不乏自私狭隘、目光短浅的一面,但祥子是年轻而富于活力的。小说强调了祥子性格中突出的“要强”和“韧性”,他希望摆脱形形色色的人身依附关系,做一个拥有“自己的车”的“自由洋车夫”。然而,在历经三起三落的苦苦挣扎之后,祥子终于冷了“要强”的心,沦落成一个他平日最看不起的“车夫样的车夫”。

小说开始时,18岁的祥子那样有生气,到作品的结尾,他吃喝嫖赌,掏坏、打架、占便宜、乃至出卖人命,他混在出殡的队伍里,低头驼背,“口中叼着捡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地慢慢地蹭“。这时的祥子只有26岁。在社会的重压之下,祥子终于向命运屈服了。祥子形象的意义:

(1)由理想的祥子被腐败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他向命运挑战最后却不得不向命运屈服。祥子的悲剧反映了城市下层劳动者的深刻悲剧,让人们看到恶劣的社会如何毁掉了一个人的全部的人性。

(2)祥子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小说解剖了构成城市环境的各式各样人物的心灵,揭示了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

(3)祥子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还表现在,他的道路表明了小生产者的个人奋斗是解救不了自己的。

2、虎妞

虎妞是小说中刻画极为成功的、复杂的又一个艺术典型。她相貌丑陋、举止粗鄙,大龄未嫁,像一个正常女人一样渴望有自己的婚姻生活,视祥子为猎物。当然她对祥子的感情虽然有变态的一面,但也有真诚的一面。在生活中她的行为常常具有喜剧的色彩,但是它又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虎妞形象的两面性在于,一方面她是刘四盘剥车夫的帮手,属于剥削阶级的一员;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刘四的钳制,耽误了青春,也是受害者。

虎妞的性格,也有两面性,她喜欢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却不乏善良和同情心,对祥子既有真情又不乏占有欲,对爱情的追求中,不乏真诚又伴有明显的变态心理。作家对她的描写也是既同情、又鄙夷。

《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1)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深刻社会意义。揭开了底层市民社会的帷幕,揭示了小人物的生存境遇和命运。

(2)精彩的心理描写,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人物心灵世界的微妙变化。

巴金

34567-

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史(茅盾)笔记

一、概述

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五四时期,茅盾大力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 主张。茅盾认为新文学不仅要“表现人生”,还须“指导人生”,不仅要以人道主义精神揭示出社会和人生的病苦,还须指出未来的希望,来激励人心,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

1929年著长篇小说《虹》,作品把知识青年寻求新的生活道路放在较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递进描写,深刻地描摹了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时期如何冲破牢笼,走上与人民大众携手战斗的艰难心灵历程。小说的女主人公是梅女士。

1930年,茅盾开始创作两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路》、《三人行》。1932年到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长篇小说《子夜》的问世,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还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林家铺子》等。

1938年茅盾以卢沟桥事变为背景创作了《第一阶段的故事》,同时还著有散文集《炮火的洗礼》。

1939年到1944年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走上岗位》,短篇小说集《委屈》、《耶稣之死》,散文集《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劫后拾遗》、《归途杂拾》等。

《腐蚀》旨在暴露国民党法西斯的特务统治的黑暗,被人称作“是一部用血写成的特务反动分子的罪行记录”小说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形成了有别于茅盾其他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形式(日记体)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是这部小说成为茅盾40年代创作的高峰,《霜叶红似二月花》以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江南一个小县城为背景的小说,它揭示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和人际关系,歌颂了呼唤民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五四启蒙思潮,这部作品,更多的采用了民族的形成和风格。

建国后,茅盾停止了文学创作,主要从事文学评论的撰写工作。

二、《蚀》

《蚀》诗集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它是由三个系列的中篇所组成的:《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作品以大革命前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为题材,深刻揭示了革命阵营中林林总总的矛盾和在动荡斗争中的阶级分化。表现了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革命前期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做最后之追求。

在《幻灭》中,茅盾着力描写了一位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悲剧。从小说主人公静女士的生活过程中,我们看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踏入革命道路前后的思想境界,他们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投身大革命,在革命动荡中必然就会表现出个人主义的悲观幻灭心态。革命给予他们更多的是思想的考验和肉体的磨练,而非罗曼蒂克式的理想的胜利呈现。

《动摇》反映的是1927年春夏之交,武汉政府蜕变之前,湖北一个小县城里的**。主人公方罗兰是革命队伍中思想极不稳定的知识分子典型代表。这部小说展示了大时代风起云涌浪潮中的各色人等的行状作了非常概况的表现。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物矛盾中,暗示着革命的必然趋向。

《追求》是描写在大革命失败后,一群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各自的追求中所遭受的不同悲剧命运。主要人物张曼青(主张教育救国)、王仲昭(半步主义的典型人物)、史遁(怀疑主义、失败主义的典型)、章秋柳(女性形象)。

《蚀》是一个狂乱的混合物,是作者在极端苦闷的境况下写就的,其那种逼真的客观表现人物形象的主旨和那种不可抑制的奔突情感的倾泻,形成了这部小说主题指向的不确定性。

《蚀》的政治和历史意义是:它给我们留下了一块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征途中心灵历程的活化石,而作为其文学美学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想融合的尝试范例。

三、《子夜》

《子夜》的出版标志着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伟大实绩,是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

作品主人公吴荪甫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他有被压迫的一面,也有压迫者的一面。其性格上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对帝国主义及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力量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

四、短篇小说和散文

茅盾的短篇小说也有卓越的成就,《野蔷薇》集和《宿莽》集是他短篇小说的早期作品,而《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等则是标志着他的短篇小说的成熟期的到来。

《林家铺子》叙述的是“一 二八”前后江南某小镇林家杂货小店倒闭过程的故事。他是当时中国社会一个缩影,深刻揭露和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趁民族危难之时,大肆掠夺、敲诈和欺压小商人以及穷苦贫民的罪行,从而挖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下层百姓的悲惨命运之根源。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阶级矛盾日益深化,农民迅速破产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定会走上反抗道路的历史必然。

茅盾的散文代表作,是《风景谈》和《白杨礼赞》。《风景谈》是一幅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生活图画,它反映出延安人民革命生活的风貌,讴歌了革命战士博大的胸怀。

第四篇:全本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全本北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刘勇先生主讲)

(一)本课程不关注作品本身,应重点掌握:

1、一个作家、一部作品是如何产生的; 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

3、综合性、连续性的文学现象;

了解,重要的文学社团、风格流派要专门了解与分析。增强历史感。

本教材比较严格按时间顺序描述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应以本教材为主,适当翻阅其他教材。

推荐: 北大出版社 《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礼群著; 内容上分几大部分: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概论;

二、重要作家及文学社团的创作过程、风格特点、影响、作用;

三、重要的文艺运动及其作用与影响。绪论

一、历史发展进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出现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

第三个阶段更多由政治形式所规定,文学又出现了一次带有显著特色的变化,出现了全国范围的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文学热潮,“抗日救

2、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出现后产生何种独特影响和作用亡”是压倒一切的文学主题,一切文学形式都围绕抗战而发展。

1942年后,现代文学显著地出现了以地区为特色的现象。其一,以陕甘宁地区、延安、广大农村为代表的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文学,主的国统区文学,突出描写对象是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广大市民的命运。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标志着解放区文学与国统区文学的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文学历史阶段的结束,同时标志着当代文学历史阶段的开始。在会上,周扬和茅盾分别代表解放区和国统区做了主题报告,郭沫若做了总报告。

二、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现代文学的一般特征:

集中地出现了大批著名作家作品,形成众多风格流派、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社),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以作家背景为主的阵营:其一是以留日作家为主的东方文化阵营;其二是以留欧、留美作家为主的西方文化阵营。

4、对文学史上出现的重要的文艺运动(理论、口号、论争)要专门要描写对象是农民、农村土改;其二,是以大中城市广大地区为代表

现代文学三个阶段如何显示了相对独立性和主体联系的特色? △人大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刘勇等著,大32开。(绿皮)思考:

首先,这个进程是现代文学30年在几千年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是现代文学始终伴随着各种文学思潮、文学运动而发展。如何发展的。

2、本质特征:

现代文学是几千年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根本的转折点,是彻底(1)高度集中体现了新与旧的冲突和交接、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纵的,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几千年传统旧诗达到了辉煌的顶点,达到无向)例如周作人

以复加的地步。所以现代新诗只能破旧立新走一条完全不同的新路。(2)中与外的沟通和融汇。(横向)例如鲁迅

启功先生认为: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代的诗是嚷出来的,宋(3)始终是与时代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代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第二,是指现代文学自身的历史发展阶段。

具有自觉的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生的现实主义风格是基本的风格流派。

1、现代文学开始的时间是1917年前后。“前”,其一指1915年《新[原创]全本北师大现文史笔记(刘勇先生主讲)

(二)青年》创刊,新文化出现萌芽,当时是在上海创刊,称作《青年杂志》,]第一讲 “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初期新文学创作 再向前推可推至晚清时期。近代文学、晚清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先声。范围较大的问题如背景一般以小题考察,而比较具体的方面一般考大“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主要背景,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题。

响。“后”,指1919年,《新青年》在文学革命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一、背景与意义 特殊的阵地。

2、现代文学30年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以一系列重要的文学运动、文学理论为标志进行划分。1917-1927——“五四”文学时期;

1928-1937——“左翼”(革命)时期的文学; 1938-1949——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向现代转型,中国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地看到:中国要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人的精神的健强,是民族的醒悟。因此,“五四”时期,文学被推至前所未有的地位。“五四”文学运动有广泛的基础,即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三个变化,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维新派为主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首先,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即1917年开始的提倡白话文反对文的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口号的文学革命,主要是以语言表现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真正揭开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崭新的一形式的改革为核心的文学革命运动,至于文学内容的改革还比较模页,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融的眼光,体现了现代文学对糊。

传统文学又继承、又批判、又创新的文学发展观念。“五四”文学革

革命文学是1928年前后掀起的又一场文学革命运动,着重探讨文学命是中国社会从古代、近代到现代根本转型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内容的深入发展,要求文学和社会革命、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内容的二、晚清文学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 层次上对文学的变革提出了深层的要求。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种维新思潮的发展,晚清文学呈现了一种繁

第二个阶段“五四”新文学不断走向成熟,出现了内容上比较激进的荣局面。晚清文学的繁荣,体现了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晚清文学“左翼”文学思潮,也出现了文学自由化、多元化的文学思潮,即巴显示了一种把文学推向现代化的趋势。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等京派、海派为代表的„„(此处未记全)影响:

1、文学观念的变化和现代性文学格局的形成,最重要体现在晚清文等。

学明显强化和提高了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体的地位,明确小说、戏剧、不足是:缺乏感情、想象力,结构松散、缺乏韵律美。

诗歌、散文为平等并列的四大文体,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这种观念其他小说、戏剧、散文做一般了解。

转变,奠定了“五四”新文学整体格局的基础。思考:晚清文学观念的变化对“五四”新文学有哪些影响?

2、对翻译文学的高度重视。1896年-1916年,翻译外国小说800多★第二讲 鲁迅出现的意义及鲁迅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种,林纾翻译的小说被称作“林译小说”,形成当时一种特殊的文化

一、鲁迅出现的文学史意义:(绿皮书P.58)

现象,繁荣了晚清当时的文学作品,对“五四”新文学作家产生了深

(一)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中的刻的、很大的影响。一批文学巨匠中的一个,但他是独特的一个,其独特体现在:他是“五

3、晚清小说创作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以梁启超为代表提出小四”那批人中真正把文学当作自己终身职业的人。因此他有高度的自说界革命,在艺术上不成功,但因特别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明确反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对把小说看作游戏和娱乐,追求它的社会意义,这种追求实际上就是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

茅盾、叶圣陶等人文学研究会强调为人生服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先声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特质,鲁迅的全部创作都(四大谴责小说)。晚清小说初步吸取和运用了一些西方小说的新的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著名文艺批评家李长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加强了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直接取材于现实之先生在《鲁迅批判》中指出,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中的人和事,甚至出现了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为新文学作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描写着死亡家实现小说的根本转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4、晚清出现了话剧的萌芽。

是第一部登台演出的话剧。

三、《新青年》的重要作用及“文学革命”口号的正式提出 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著名的文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还有李健吾先生。精神,一种现代反抗意识。鲁迅超越了个人人格特征,显示出一种民族魂。鲁迅的全部创作及其独特的个人人格魅力显示出一种现实战斗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1906年成立的春柳社,1907年演出《茶花女》,(三)

《新青年》是综合性文化刊物,而非纯文学刊物,1915年9月在上

(四)显示了鲁迅对现代文学在多种文体形式上有一种积极的开拓,海创刊,主编陈独秀,最初称为《青年杂志》。它是整个“五四”新并且显示了新文学非常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的形成。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化、新文学运动期间代表着新文学、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学、旧文化最早的散文诗作品《野草》,最早尝试现代杂文,并且经过他成就了进攻批判的主要阵地。当时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理论、口号、文学作杂文的辉煌。

品都是在《新青年》上发表的。1917年1月、2月,胡适和陈独秀分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他一出现就别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五四”文学革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

命的正式开始。“五四”新文学最初一批重要作品就是在《新青年》

二、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地位。

上刊登的,最重要的是1918年1月首次刊登胡适等人创作的白话新

(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鲁迅文学创作的诗。同年5月,刊登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现核心:

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实践的正式

1、对农民关注本身就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开始。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五四”新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的统一战线,同时出现了一个创作群体,称作“新青年”作家群。同

2、其关注并不是平面化、简单化的,并不是就农民而论农民的,而时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刊物:《每周评论》、《少年中国》、《星期评论》、是把农民的性格和命运与整个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思考,甚至与整个《新潮》,以《新潮》为核心,也出现了“新潮”作家群。

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国语。

四、“五四”新文学进程中封建复古势力的反扑(绿皮书P.40)

以章士钊为代表。

五、“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人类命运结合在一起思考。

3、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P.91),而鲁迅是开创者。随后,在3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加上左翼革命文学的推动,再次出现描写农村和农民的高潮,特别是30年代型的如曹禺写了描写农村的作品《原野》,洪深写了《农村三部曲》,茅盾写了《子夜》,王统照(文学研究会成员)写了《山雨》,因此1920年,白话文终于取得了正宗地位,北洋政府被迫承认白话文为在鲁迅的启发、领导和带动下,20年代出现乡土文学热潮(绿皮书两个复古派:学衡派,20年代初期南京东南大学教授组成;甲寅派,初、中期,进步作家、有识之士无人不写农村,无人不关注农民,典白话新诗的尝试,1920年3月胡适出版《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新30年代被人们称为“子夜、山雨季”。(课本P.364)

诗集。(绿皮书P.50)刘半农1918年5月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40年代解放区出现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等全面描写农村的鲁迅对农民的关注对中国文学来讲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主国现代最早的无韵诗;同年7月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新高潮。

代最早的散文诗。(课本P.104)

初期白话诗人的贡献与不足: 题。

(二)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坚持用白话写诗;

2、语言与体式上创立了自由、无韵、散文诗体

1、把眼光集中在对知识分子性格和命运的思考方面,实际上显示了

鲁迅对中国社会又一本质问题的思考,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描写。由于

二、史剧创作。

鲁迅有一个深刻认识,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中国社会最具有觉悟

(一)敏锐的政治目光和大胆的艺术创新,观念和手法的创新,他反的一个阶层,他们往往最先觉醒,最先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知识分对历史剧主要是真实地表现历史,主张要敢于创造历史,要让人们在子也带有自身的严重缺陷: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计较个人得失,摆剧中看到对历史崭新的解释,并大胆改写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虚不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达到了对民族命运思考的深度。构历史人物和有关情节。

郭沫若的史剧创作更多体现了诗的特质——更多是诗味而不是

2、是和对自我的剖析结合在一起的,《一件小事》、《孔乙己》、《孤独

(二)者》、《在酒楼上》、《伤逝》,无距离的创作。剧味,反映了诗剧合一的浪漫主义本质。诗中有剧,剧中有诗,集中

3、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受其影响的主要有叶圣陶在诗人浓厚的、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抒发上。

《倪焕之》、郁达夫小说、柔石《二月》、巴金《家》、《春》、《秋》、三、郭沫若的文学主张及对创造社的影响。

《寒夜》、老舍《四世同堂》。

(三)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描写的文学史意义:

1、妇女问题是衡量一个民族解放的重要尺度。

(一)郭沫若的美学主张:

1、崇尚主情主义,崇尚抒情、注重自我、主观抒情。

2、强调感情自然流露,自然抒发,主张艺术形式绝对自由,打破一

2、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集中体现两方面:(1)对妇女自身解放的切限制条条框框。

要求给予了充分理解,对其遭遇给予深切同情;(2)揭示了中国妇女

3、未忘记文学的社会功能:为艺术而艺术——为人生。的自身弱点与局限,女性形象在鲁迅笔下显示了不同类型,构成一个这种主张与追求对创造社有重要影响与作用。

体系——系统而深刻。祥林嫂、单四嫂(《明天》)、爱姑(《离婚》)、创造社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后期。

子君各代表不同类型,各有不同侧重,但都围绕婚恋问题。

文小说。

三、鲁迅文学创作在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讲 茅盾文学创作的价值、文学史地位及现实主义风格的追求 茅,巴、老、曹,艾、丁、赵。

一、茅盾的文学主张及其文学研究会所产生的影响。

3、重大深远的影响: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曹禺剧中人物,沈从茅盾文学创作处于第一、第二阶段之间。现代文学九大家:鲁、郭、(一)鲁迅在艺术创作上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对外国文学的借鉴,充△

二、茅盾文学创作道路所显示的典型意义。

分继承传统文学精华,同时广泛吸取、借鉴了外国文学的特长。

三、茅盾对现代长篇小说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特别注重白描手法的运用,对人物描写注重对其自身的描写,通过人

一、作家和文学批评家。

物自身的行动完成人物性格。小说的结构方式也继承了传统文学,如

(一)其文学批评有鲜明的针对性、完整系统性。

《阿Q正传》——纪传体、章回体。很多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是对

1、鲜明而系统地提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继承了晚外国文学的借鉴,如《明天》、《肥皂》。此外,鲁迅形式上借鉴日记清以来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并且进一步地使之系统化、明确化,明确体、对话体,场景描写在淡化情节方面吸取外国文学的手法。在小说提出文学应该是一项工作,是一项对人生有着重要作用的急迫、切实中将古今中外融为一体,显示出现代小说的品位。的工作,认为把文学当成游戏和消遣的时代永不再返,文学应担当起

(二)总体风格上,既体现为一种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风格,又表现为指导人生、影响社会的责任。

一种多种风格并存的格局。有现实主义即传统现实主义,有浪漫主义

2、提出文学最根本的艺术功能应是真实的、客观的甚至冷静地描写——《故事新编》,有现代主义、象征主义——抒情散文诗《野草》,和反映社会生活,最大限度控制作家自己的感情。

多种风格相兼并蓄。

鲁迅风格的难以概括就是他的风格。

3、强调在客观真实中挖掘典型,是最初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

第三讲 郭沫若新诗创作的价值,史剧创作的地位及浪漫主义风格的(二)茅盾现实主义理论形成的原因。

开创

一、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独特价值。

二、郭沫若史剧创作的独特意义。

三、郭沫若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文学主张。

一、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1、在新文学第一阶段长期、专门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一年);

2、对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有积极的继承;

3、充分吸取外国文学一些思潮,受法国左拉自然主义影响很深; 4、1921年担任《小说月报》主编,使之成为发表新文学作品的阵地,显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发起创立文学研究会,他的文学主张也

(一)从时间上和艺术上,郭沫若的诗歌创作都不是现代新诗中最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文学研究会明确提出现实主义„„(此和最好的,他是现代新诗格局真正的奠定者,是一代诗风的开创者,处未记全),系统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思潮,形成现代文学史上贯穿确立了现代新诗的基本形式:诗体高度自由,语言绝对白话,写作过现代文学始终的一条主线。

程无拘无束,诗人情感饱满充实。但也有明显的局限与不足:过于自△

二、典型意义。

由、过于放纵,使新诗处在一种无边无际,毫无规范的形态。

(二)形成一种总体而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审美风格。由准备而开始而发展成熟,不断深化地发展演进的过程。

1、准备期(1916-1926),从事理论批评,包括翻译、介绍等,是理整体的美、气势的美和个性的美,不以某一首诗显示其成就,每一首论和生活的积累期。

诗又不以某一句显示其价值,而在于整体的美,整体的气魄、胸怀与

2、正式开始文学创作的起步阶段(1927-30年代初),创作《蚀》情感,确立了郭沫若新诗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审美地位。三部曲,《野蔷薇》,初步显示出现实主义风格特色。

3、成熟期和高峰的到来(30年代-抗战爆发),代表作《子夜》、《林

1、冰心的作品对爱的体验深刻、独到,主要在作品中极力歌颂爱的家铺子》、《农村三部曲》。力量,强调广博的爱、人类的爱,以至于上升为一种爱的哲学,她对,包括母爱、童

4、抗战爆发后,转化、深化时期,《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转爱的基本认识归结为一句话即“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化主要体现在逐步流露出作家敏锐的主观感受,创作的视点(视野)心、对大自然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些构成冰心的多重组合的爱的交在发生变化,《子夜》是俯视图,是全景图;《腐蚀》则浓缩了、集中响曲。

了,是解剖图。

三、贡献(绿皮书P.202)

们看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成功与成熟。

2、冰心并不认为世界上已经充满了爱,而是清醒地看到世界上缺乏爱,所以极力褒扬、歌颂爱,冰心对爱的追求显示在理想与实际之间,冰心对爱的艺术表现的特点是:冰心以一个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和细善于大规模、全景性地反映和描写时代社会生活,在《子夜》身上人是对理想、对信念的追求。

1、《子夜》显示了一种开阔的视野,宏大而严谨的结构,整个作品线腻,以冰心自己那种轻柔、委婉的笔触,又以其清新、华美的极富感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了多种矛盾: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民染力的语言文字构成其艺术表现魅力。“冰心体”

族资产阶级内部,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与农村的冰心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

天然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方方面面,集中展示

1、初期以“问题小说”走上文坛,积极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复杂的的是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作品线索杂而不乱,有条社会矛盾,显示出一个初登文坛的作家的敏锐,但往往只是提出问题,不紊。缺乏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考,所以缺乏相应的思想深度。

2、《子夜》最成功的是塑造了吴荪甫这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善

2、在20年代中期,冰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她找到了一个基于把人物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描写,善于揭示人物性格随社会发展本途径——用爱解决一切。

变化的命运,以故事和情节刻画人物,同时又以人物来带动情节发展,3、30年代初期,冰心的作品再次回到现实中,更深入地接触到普通写事写人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人的命运,包括开始触及和考虑诸如阶级关系这样的现实问题。第一、《斯人独憔悴》,第二阶段的代表作有

3、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塑造,成功运用细阶段的代表作有《两个家庭》

节描写的手法,多处用细节表现有历史跨度的东西,场景、环境描写《超人》,第三个阶段的代表作有《冬儿姑娘》、《分》。

(赵伯韬、吴荪甫),心理描写(杜竹斋)。语言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三)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中较特殊的作家(另类),文风既现实,与作家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客观、准确、冷峻,人物语言充满鲜活的、又浪漫,既实在,又玄妙。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特别关注个性化的特点,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人物语言越鲜活,越富有个性对现实人生的积极探讨,他的作品以女性为中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化,越显示出茅盾叙述语言的客观、准确、冷峻。

第五讲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历史贡献 社会上的各种问题。许地山是特别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的作家,他对宗教有专门、深入、系1921年1月和7月成立的两个社团,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成立的两统的研究,这使他的作品明显表现出神秘色彩和玄妙的倾向。他的作个文学社团,标志着新文学创作的成熟,分别奠定了现实主义和浪漫品表现出对现实人生和终极人生的双重关注,他对人生采取一种认同主义两大文学主张,对整个现代文学乃至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苦难的态度,主张承受苦难、忍受苦难,在认同与顺应中把握自己的很大影响,它们各自形成了不同的作家群体,各自显示不同的创作方命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由于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无论法,不同的审美追求,文学研究会更多表现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更小说还是散文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设寓式的结构方式,这种注重表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创造社主要反映知识分子内心方式有一种明显的启发力,诱人思考,但显得比较呆板,且说教味道的矛盾和痛苦,集中表现他们身边的事情,甚至表现他们自己的事情,较浓。

自我小说、身边小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而问题小说„„(此处未记

(四)朱自清,以散文创作著称。(现代文学散文大家有两个半作家,全)。文学研究会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创造社强调抒发鲁迅算半个,一个是朱自清,一个是周作人)

个人主观情绪和感受。

思考:简单了解和比较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的不同。

一、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包括:

1、他把真实上升到艺术,他的散文一方面是文中所写的事情足以感人,另一方面即是将日常中琐碎的、司空见惯的真实事情上升为艺术,《背影》即是一种典范。

(一)叶绍钧,他的主要贡献和风格是对教育界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

2、朱自清的作品特别是小品散文达到了圆润、华美的境界,真正做运的描写,从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到长篇小说《倪焕之》都表到了情景交融、情真意切、自然淳朴,他把现代小品散文的发展推到现了这个特点。课本P.3611、他的创作让人看到教育救国的理想是空泛的,难以实现的;

缺乏坚定执著的信念,摆不正个人与时代的位置; 一个新的阶段。朱自清的散文以一种典型的小资产阶级的眼光作为视角,显示了特有往往缺乏一种大气。,但

2、教育界知识分子的性格、命运往往紧随时代风云的变化而变化,的细腻、敏锐,他的文章往往具有一种以小见大的特点(功能)

3、他是最早用长篇小说描写教育界知识分子命运的作家,较早在作

二、创造社的主要作家:郭沫若、郁达夫。共同特点、倾向:主观抒品中集中描写教育界知识分子命运的作家,艺术上最具代表性,朴实、情、浪漫、激进、情绪化。

客观、准确、细腻。

(二)冰心,根本价值——对爱的追求,主要表现有两点:

(一)郁达夫:

1、显示出典型的浪漫主义主观抒情风格,是对郭沫若浪漫主义风格

(以散文创作为主的社团)的补充和完善。(郭:诗、剧,郁:小说、散文)(绿皮书P.82)刘先

二、语丝社:

生建议阅读《沉沦》

1、不是严密的社团,是一批在《语丝》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作家,形

集中表现在一致反对文坛上的学

2、郁达夫的创作在文学体式方面有独特的创造,体现在小说和散文成了在某一方面有共同倾向的理论,这两种文体上,他的小说显示出一种自叙传的体式,最大限度地把小究气、学霸风,主张随意而作、率性而为,对现代散文的清新、活泼说写成自叙传,他的作品与他本人的距离是所有小说作家中最近的;有重要作用。

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别突出的散文化倾向,最大限度地淡化情节、淡

2、在发表作品过程中,形成一种相对接近的文体——语丝文体。化故事,突出感情、突出情绪。他的散文的日记体是突出的,这并非

3、周作人充分体现了语丝风格,带来了小品散文的繁荣,推进了学是指他以日记体作为散文形式,而是将日记直接发表,他是中国第一者散文的成熟。

个发表日记的作家。郁达夫写下了大量的纪行体散文,即以自己某一某个社团的贡献一般从两方面看,其一,理论;其二,创作实践。语阶段的经历和感受为题材而创作的散文,例如《一个人在途上》,这丝社的文学创作——鲁迅杂文;另一方面是周作人创作的小品散文。种散文,故事性较强,人物较突出,有鲜明的小说倾向,以上构成郁周作人是现代文学史上一流的散文大家。

达夫小说、散文创作的互化现象。

思考:对小说、散文互化现象的解释、说明。

(一)周作人独到风格的形成。

1、丰富的知识性,反对学究气不代表反对知识,对知识的传达生动、2、写法独特——散文式的笔法,笔法清淡,蕴含丰富,文章表面非

3、风格幽默、生活气息浓。

4、语言简洁,篇幅短小。(重点是1、2)

原因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1、眼界开阔、学识丰厚,达到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境界,是中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互化——郁达夫所根本追求的审美原则:(1)主观自然、不卖弄。抒情,(2)强调表现自我。

(二)张资平: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常质朴,但文章背后具有深厚的意味。《冲积期化石》。(绿皮书P.90)

(三)成仿吾:理论家、批评家,以观点激烈著称。第六讲 新月社、语丝社等其他社团的独特贡献及新文学创作的繁荣

(二)周作人代表的学者式散文流派的形成。(掌握散文风格形成的一、新月社 1,新月社出现的意义:(以新诗创作为主的社团)

带着对新诗要不要格律这个问题的严肃思考,新月社走上文坛,主张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杂家”,国学功底深厚,“五四”新文学的源流,新诗要格律,所以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诗格律化理论上的积极建精通外文,眼界开阔,其作品自然显示出丰富的知识性。设者是闻一多,他以“诗歌三美”的主张进行建设,即主张“音乐美、2、独特的审美追求——追求大而化之,形散神亦散,彻底的散的艺绘画美、建筑美”,这是对新诗发展的规范,是形式上的要求。闻一术。不精心构造文章结构,不刻意描写某一事物,一切皆浑然天成,多对推进新诗格律化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切皆左右逢源,这种风格不仅一举奠定了他的散文大家的地位,还新月社在新诗格律化的创作实践中也有创作,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以他自己的创作和追求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作家,形成了“学者式”散《死水》即是严格按照“三美”主张创作的,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文流派,代表作家有俞平伯、废名、钟敬文等人,在二、三十年代产化的样子,起到了示范作用。徐志摩更是以积极的创作对新诗格律化生了重大影响,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进行探索,其《再别康桥》显示了诗作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三、其他社团:

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更好的样子。他在艺术方面的孜孜追求,形

(一)湖畔诗派——二十年代初期四位年轻诗人组(形)成的文学流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整个新诗坛上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但闻一多派。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被称作湖畔四诗人。湖畔诗派严谨有余,鲜活不足;徐志摩轻飘有余,严谨不够。有如下特点:

新月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诗的规范化,对新诗在艺术形式上

1、专心致志地抒发爱情,也表露人生追求。的要求提出明确的积极的看法,这对中国现代新诗健康发展是重要和

2、高度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他们描写渺小的事物,歌颂渺小的存在。必要的。

2,新月派的艺术主张:(07简答)他们自视为渺小的一群人,但正是由于渺小的存在和价值,他们从中感到轻松、自由、随意,其中汪静之最著名的小诗,只有两行:我是首先,他们系统地阐释了新格律化的理论,强调新诗最主要的审美特一只(?此处未记全,遗憾!)在空中漂浮的/无拘无束的灰尘。最能征应该是“和谐”与“均齐”,这突出体现在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体现这种风格,是爱情诗派与小诗派的代表。

主张上。新格律诗的“新”,破除了文言和旧韵以及旧体格律诗的种

(二)乡土文学

种规范,着重强调诗歌的内在的音节和韵律,它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精

1、受鲁迅的影响而形成,鲁迅可以说是乡土文学的鼻祖。髓而又有所创新。

2、作家和作品多数是在城市创作,多数是在都市产生怀乡之情,表其次,强调扩大新诗的抒情领域,丰富新诗的抒情技巧,把“理想的达对农民的同情。

爱情”题材引入现代新诗,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开拓新诗情感的内涵,(三)沉钟社

并且崇尚自然,注重“性灵”,为新诗注入了新的情感活力。1,浅草-沉钟社的审美趣味及创作特色?(04简答,艾艾P27)第三,注重对诗体形式的探索,翻译和移植了英国、意大利等大量的2,其前身是浅草社,由一批青年作家组成,形成多方面的文学理论,外国诗体形式,尽管不完全成功,但开阔了试验新诗诗体形式的思路。创作也是多方面的——诗歌:冯至;小说:陈翔鹤、陈炜谟;戏剧:3,闻一多,徐志摩的艺术风格:见(艾艾P11).杨晦。主要了解冯至的诗歌创作,鲁迅称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

人,他的诗歌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具有中和的风格。

意象新颖独特、语言舒卷自如的艺术特点。他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 b,崇尚自然,表现“乡土”是京派作家的一个共同倾向,他们表现人a、二十年代,主要是抒情诗歌的创作,讲究意象,注重感觉,用非性的美好、寄托对纯真的缅怀。此外,对乡村中国的描绘带来的古朴常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蛇》表达对爱情的感受,意象奇特、丰富、怀旧气息使得而他们的审美格调和传统文人文学更加接近。审美情趣新颖。(指其诗中所使用的意象,并非特指《蛇》)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古典化、抒情化,促使京派文学的语言显出朴素、简雅的特点。诗,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这是冯至诗作的常用手法。《帷幔》C,在文体特点上,京派小说更加逼近生活的原生状态,较少雕琢与将内容现实性和故事传奇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人渣的痕迹,其叙事在写实的基础上,显出散文化的抒情倾向。b、四十年代集中创作了一批十四行诗,《十四行集》成功移植了外来

二、蒋光慈(赤)在革命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的十四行诗体,并且融合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精他是最早从事革命文学创作的人,最积极、作品数量众多,其创作在神,成为中国诗歌现代性转变的先导,影响巨大。

(四)象征诗派:(又称早期象征诗派、早期现代派)早期革命文学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1、作品有高昂的革命激情,描写革命斗争的自觉意识,客观上是他早期是指二十年代。李金发的探索与尝试,他是中国最早尝试运用象最早塑造了一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

征主义手法创作诗歌的人,如果没有他的尝试,就不会有在他之后三

2、作品明显表现出激情大于艺术的倾向,所以他的作品缺乏精细的十年代戴望舒现代派的成功。

第七讲 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流派 艺术描写,有粗编乱造的现象,缺少生活底蕴,以致形成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革命+恋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鲁迅批评他的作概括地讲,文学革命就是“五四”运动加“鲁、郭、茅”加四大文学品“革革革革革”,其特点高度代表了革命文学初期的现象。社团——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革命文学就是“巴、三、萧红

老、曹”加一系列文学思潮。

一、革命文学的兴起 既是一个典型的革命作家,又是非常独特的,极具个性追求,她的存在使革命文学本身趋于复杂和多元化,她的创作从东北流浪到关内到革命文学的兴起是在1928年前后由太阳社和创造社正式提出和发上海,在“左翼”文学的影响下,在鲁迅的帮助下开始创作,第一部起的,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标志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从五四文学革命轰动文坛的《生死场》,由鲁迅亲自作序。这部作品具有典型的革命

反映东北人民的沉重苦难,对民族仇恨和阶级仇恨都有所表现,到1928年革命文学进入到一个从文学形式向文学内容深入发展的新色彩,阶段——文学与时代、社会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但其中不乏作者个人的独立思考,主要表现在作品中思考民族的性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生活,就是最现实的生活。三十年代初期,“左格、人性的弱点,注意到生活的复杂性,在其后来的作品《呼兰河传》、联”的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进入了高潮,革命文学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小城三月》等一系列作品中,更显示了萧红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的新文学的发展,更加密切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还造就了一批作家、深度——始终关注人性的弱点,始终开掘人性的深度,《小城三月》作品。太阳社代表作家有蒋光慈(赤),创造社代表作家是郭沫若。把作家自己对人生最真切的体验投入到作品中,达到了充满诗意、象而鲁迅、茅盾因支持革命文学运动,所以他们这一时期的创作也被看征的境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追求。

成是革命文学的成果。“左联五烈士”中的柔石、殷夫、胡也频较著

名,此外还有叶紫、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由

于革命文学的浩大声势和正确方向,形成了强大的革命文学主流。

三十年代是文学格局多元化的时代,“左翼”文学只是一个方面,此

外还形成了其他几种文学创作潮流,其一,民主化、自由化,代表作

家有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他们坚持独立思考,追求个性化风

格,坚持表现自己熟悉的独特领域;其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既受

外国现代主义影响,又有中国文学传统的根基,还有一部分作家苦闷的情绪形成现代主义思潮。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艾青,穆时英的小说即新感觉派;还有施蛰存等主编的《现

代》杂志,在推行现代主义理论与创作实践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发表

了国内外许多现代主义理论文章和重要作品。此外还有各种文学流

派,京派——北京各大学中的教授、学者组成的作家群,包括老舍、沈从文、废名、俞平伯、周作人,多元化是现代文学成熟的标志;东

北作家群:萧军、萧红。

思考:简述三十年代多元格局的文学形态。

京派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07简答)

a,大多倾向于自由主义,提倡纯文学,讲究“和谐”、“节制”与“恰

当”的审美格调,既反对文学的政治化,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他们

远离现实功利,强调艺术的独立与个性,表现出平淡、闲适、古朴、

第五篇: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要点

1、基本概念

30年代文学也称现代文学第二个10年(1928-1937年)是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1928年始,新文学队伍发生了新的组合,两种文学思潮及其创作构成了30年代文学基本面貌(1)新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继承五四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文学;

30年代左翼文学发展轮廓(三个阶段):

(1)1927大革命失败-左联成立前,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期。(2)1930-1936年,左联成立-左联解体。

(3)1936年春-1937/7抗战爆发,文学的转折过渡期。

2、“左联”概况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阳翰笙、丁玲、冯也频、姚蓬子等。

左联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根据前苏联“拉普”纲领而制定。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左联的成立有其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上,苏日英法等国都有左翼文学组织;国内,经过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培养了左翼作家队伍,为左联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左联”于1936年自动解散。

“左联”的文学活动及主要功绩

(1)创办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拓荒者》(蒋光慈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续办了左联成立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

(2)翻译、介绍、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左联成立后,瞿秋白俄文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著作,并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与阐述。他说明了反对席勒化,提倡莎士比亚化的意义,批评了初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中的“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浪漫蒂克”情绪。

(3)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设立了国际文化研究会,积极输入苏联左翼作家和西方进步作家的作品。如高尔基《母亲》,法捷耶夫《毁灭》,绥拉菲摩维支《铁流》,肖霍洛夫《被开垦的处女地》和辛克莱《屠场》,雷马克《西线无战事》等。

(4)推进文艺的大众化。设立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并将“文学的大众化”作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问题”。1932年7月,发表讨论如何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如何创造新的民族形式,以克服五四新文学中所存在的脱离大众的“欧化”倾向等问题。鲁迅主张用“拿来主义”将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统一。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在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对现代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与意义。

(5)提倡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左联始终标举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和把握却有一个过程,直到1932.11.周扬在介绍苏联清算“拉普”错误的情况后,才准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原则: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发展运中、运动中去认识和反映现实”。

“左联”五烈士:殷夫(徐湘庭)、柔石、冯铿(岭梅)、胡也频(崇轩)、李伟森。

左联的功过

功:聚合起一批进步作家,对推动革命文学深入发展有利;创办许多刊物,培养了一批作家;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

过:受左倾路线影响,将文学团体办成了“赤色第二党”,导致许多优秀作家遇害的严重后果;宗派主义,对外采取关门主义,扩大打击面,伤害了许多人,如错误批判鲁迅,开除郁达夫,攻击巴金、老舍的创作等;创作上教条主义,用哲学方法演绎文学创作。3、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

(1)后期创造社:大革命失败后,原创造社的元老中,郭沫若遭通缉不能公开活动,1928年初东渡日本;成仿

吾由日本赴法国;郁达夫声明脱离创造社;田汉忙于南国社话剧活动;郑伯奇、穆木天、张资平、王独清均各有所忙。于是创造社吸收了阳翰笙、李一氓(中共安排)、冯乃超、李初梨、朱镜我、彭康、傅克兴、叶灵风、潘汉年等新成员。新成员的加入标志着后期创造社历史的开始。

创造社新成员大多无文学活动经历,亦不了解文坛现状和“五四”新文学的来龙去脉。他们热情、激进、盲目、空想,四面出击,树敌过多。一方面积极倡导普罗文学,另一方面批判鲁迅茅盾等进步作家,掀起革命文学论争,搅动了文坛的风浪。

1929年创造社的出版部被查封;1930年左联成立后,后期创造社的活动便告结束了。

(2)太阳社:酝酿于武汉,正式出现于1928年初。主要成员有蒋光慈、洪灵菲、钱杏村、杨村人、戴平万、孟超、任钧、王一榴等。太阳社成员基本上都是共产党员,绝大多数人都从事过革命实际工作。他们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并都有创作发表和出版。在革命文学论争中,他们和创造社(后期)联合行动,错误地将鲁迅等作为主攻目标,表现很“左”,钱杏邨(阿英)说“鲁迅的出路只有坟墓,阿Q时代已经死去”。太阳社主要刊物有《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海风周报》《新流月报》《拓荒者》等。

4、“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和评价

“无产阶级文学”口号于大革命失败的1927年提出;

“无产阶级文学”口号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五四新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无产阶级文学”口号的提出者、倡导者是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成员,成仿吾、郭沫若、李初梨、朱镜我、冯乃超等。

如何评价“无产阶级文学”口号?(1)大方向是对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理论和创作都有所收获,扩大了马克思文论在国内的的影响。(2)受极左路线影响,创作上主题先行、图解政治,有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没有坚持文艺上的统一战线,打击排斥同盟者,扩大打击面。

5、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双方:太阳社、创造社为一方,鲁迅、茅盾为另一方。

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2文学家的世界观改造问题;3对待同盟军问题;4对待文学遗产问题;

6、与其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论争

1928-1930年,与后期“新月派”代表人物胡适、陈西滢、梁实秋等的论争;

1931-1933年,与中庸主义的“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

1932-1935年,与“幽默闲适”的“论语派”代表人物林语堂、周作人的论争;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

1931年底,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认为“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为此,他一方面反对来自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的“极端反动主义者”;另一方面也反对左翼文学的“争进的社会主义者”,自称是“自由人”。

胡秋原的“自由人”立场对自由的小资产阶级作家有一定的影响。瞿秋白指出,胡秋原的目的是“要文学脱离无产阶级而自由,脱离广大的群众而自由。”鲁迅批评他们是“揪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

苏汶自称是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论战中出面为胡秋原辩解,于是左翼文学界展开了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批判,斗争延续到1933年。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

(二)茅 盾

2、创作概况

-***314

第一节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一、林语堂

30年代先后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被称为“幽默大师”。林语堂的小品具有以下特点:

二、林语堂的小品观念:小品也面对现实,但并非干预现实和批判现实,也不攻击任何对象,只是站在比较超远的立场上,以看客的姿态,将其滑稽可笑处写出来;幽默与讽刺:林语堂认为,讽刺每趋于酸腐,去其酸辣,而后达到冲淡的心境,便成幽默;小品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闲适应是小品的文体特征;无论幽默,无论闲适,最终小品的本色应是解脱性灵而广达自喜,潇洒自在。

三、林语堂小品文的艺术个性: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对国民性改造以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贯穿在他的许多小品中;追求幽默的情味是他突出的艺术个性。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提高了散文的地位。

第二节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一、瞿秋白:他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一篇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观点研究鲁迅经典文献。

二、唐弢和徐懋庸

三、茅盾

四、艾芜、叶紫、萧红、吴组缃

五、郁达夫

六、巴金

第三节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一、“京派”作家散文

(1)何其芳(1912-1977):著名散文集《画梦录》,其中《雨前》、《梦后》等是精致的美文。追求“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常采用“独语”的调式,意象扑朔迷离,作者不满社会,又不愿画出现实的丑形体,便到艺术美中去寻找颜色、暗示等堆砌起思想和哲理的碎片。但有时雕琢过分,有伤自然。

(2)李广田(3)吴伯箫、师陀和沈从文(4)缪崇群、丽尼、陆蠡

二、开明同人散文: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的“人生小品”、陈望道的“科学小品”、刘薰宇的“数学小品”、贾祖璋的“生物小品”、曹聚仁的“历史小品”等。

第四节 报告文学与游记

一、报告文学的形成和发展: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散文类型。

始见于五四时代:《旅中杂感》《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等,实具报告文学特征。

20年代有所发展:《旅欧通信》(周恩来)、《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瞿秋白)等。

30年代初,形成初次热潮:“9·18”与“12·8”之后,《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

1936年前后,报告文学形成一股热流: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茅盾主编《中国的一日》等。

二、代表作家和作品

1.夏衍的《包身工》:是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作者以阶级分析的眼光,表现了完全真实的新闻故事,并用细致的描写揭露了东洋纱厂这个人间地狱里包身工惨绝人寰的生活真相。

2.邹韬奋(1895-1944)是30年代最有成就的新闻作家《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的他的代表作。其作品属于政治性、社会性强的报告文学。

4.范长江(1909-1970)1939年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赴西北考察,对西安事变、长征和陕北解放区的报道曾激动了众多读者的心。《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是其代表作。

第十九章 曹禺

曹禺:是30年代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出现的一位大师级的剧作家。他所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家》等经典剧目,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中国的观众中扎根,中国的现代话剧从此走向成熟。

第一节 从《雷雨》到《原野》

一、《雷雨》

6***2抗战时期,三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因而三地的文化和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三地在文学上仍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新文学的通俗化提上了日程,党派性强烈的激理的文学被爱国的、统一战线的抗战文学所代替。在这一时代,五四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完全定型,失去了它昔日的先锋光芒,通俗小说大量采用变得常规化的现实主义写法后,大面积的雅俗对立就成为不可能的了。

在通俗文学一面,它往雅的方向移动,主要是加强了文学的现实性批判,加强了历史的、文化的探索精神。而在纯文学一面,除了按文学审美陌生化及文学自律性的规例不断向前外,也开始设法与通俗文学争取广大读者。

第二节 国统区、沦陷区通俗小说的“现代化”

一、社会言情小说

1.张恨水:在这个时期将通俗文学创作旨趣的严肃性提高到了从来没有的程度,他几乎实验了通俗文学展示社会的所有功能,如《大江东去》的“抗战+言情”;《虎贲万岁》的新闻纪实;《八十一梦》的幻想型优患讽刺;《五子登科》的暴露腐败;《巴山夜雨》对知识分子精神、物质的双重困境等等,把通俗小说表现社会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限度。

2.刘云若:不在社会性的暴露,而在社会中“人”的揭示,即用通俗的形式写尽复杂的人性表现,如《粉墨筝琶》。3.秦瘦鸥的《秋海棠》

二、武侠通俗小说“北派五大家”(1)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2)白羽(3)郑证因(4)王度庐(5)朱贞木

第二十五章 艾 青

第一节 艾青的历史地位 一、一个历史期待已久的诗人

1.一个“吹芦笛的诗人”:艾青的诗从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近现代诗歌的潮流。

2.一个人民的儿子:艾青的第一首诗就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这首诗里,他抒发了自己对大堰河的无限深情。这说明艾青的诗在起点上就与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的土地与人民取得了血肉的联系。

3.一个具有独立意志和自我意识的诗人:艾青曾顽强地宣布要在世人的嘲笑中坚持唱自己的歌。

总之,艾青的诗歌很早就显露出世界潮流、民族传统和个人气质三者交汇的特点。这个不只属于艾青个人,它显示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指归。所以艾青不是一个具有一般成就的诗人,他是一个历史期待已久的诗人。

二、艾青的历史影响:艾青是一个在中国新诗史具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在抗战时期的国统区,最有影响的“七月诗派”称艾青为他们的精神领袖。他们一再申明:“他们大多数人是在艾青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40年代,“中国新诗派”的代表诗人穆旦在写作起点上也显然受到艾青的影响。这都说明艾青在中国新诗史上的作用。

三、艾青是最早走向世界的中国新诗人之一

四、艾青诗歌的历史“综合” :艾青的诗,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了中国诗歌会诗人们“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并扬弃其“幼稚的叫喊”,批判地吸取了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索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新诗艺术,成为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

第二节 艾青诗中独特的意象与主题

一、艾青诗中的中心意象之一:土地

1.“土地”——艾青诗中有着大量的关于“土地”的意象。这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这是艾青诗中永恒有主题。如:《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典型性与普遍性。

2.“土地”——这意象还凝聚着对于生于斯、耕于斯、死于斯的劳动者最深沉的爱,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歌颂的虽然是“我”的保姆,但诗中将大堰河赋予了象征的意义,她是旧中国所有善良而勤劳的农村妇女的代表,她是永远与山河、村庄同在的人民的化身,——中国农民的化身。她又是“大地”、“母亲(乳母)”、“农民”、“生命”等多重意象的组合。

“土地”的意象在艾青的诗中比比皆是,如《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乞丐》、《复活的土地》、《春雨》等。诗人正是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二、艾青诗中的中心意象之二:太阳

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这是艾青永恒的主题。这一类诗歌的代表作是:《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向太阳》这首诗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战争给民族带来的新生。

第三节 艾青诗中的忧郁

一、“艾青式“的忧郁的形成

1.农民式的忧郁:艾青从小在大堰河的怀里饮着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他在大堰河的家里,目睹了大堰河一家种种的苦难,所以他从小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成了一个人道主义者。

2.漂泊者的情愫:艾青在巴黎街头过着半流浪式的生活,在陌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咀嚼着异国游子内心的孤寂,这种个人境遇与个人气质以及西方文学思潮的结合,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流浪汉的“漂泊的情愫”。

3.心灵的契合:在抗日战争中,辗转于中国北方的艾青不仅理解了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而且对世界上最艰苦、最古老的种族的感时愤时、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

于是,艾青“农民式的忧郁”与“漂泊的情愫”便逐步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高度。

二、艾青式忧郁的价值

1.这“忧郁”是一种爱: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祖国、人民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

2.这“忧郁”是一种清醒:抗战初期,大多数人沉湎于廉价的乐观中,以为我们很快就可以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而艾青却看见了阴影、危机与祖国人民的贫穷,于是陷入了“忧郁”,这“忧郁”包含着诗人对中国革命与抗日战争长期性、艰苦性的深刻认识与体验。

3.这“忧郁”是一种力量:艾青的“忧郁”并不表示他对生活的灰心与绝望;相反,正是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与坚强的信念。所以,这种“忧郁”是一种深沉的力量。

第四节 艾青诗的艺术与形式

一、艾青的艺术方法:

客观世界感觉、感受+主观情感(诗人自己的感情思想)多层次的联想=明晰的、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表现世界。

艾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其中心环节是“感觉”。他认为,诗人应该有一种和镜子一样迅速确定感觉能力。但他又不满足于捕捉感觉——将感觉还原于感觉,而是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成出既是明晰的,又是象征的视觉形象(意象)。

二、艾青诗中的光与色

在艾青的诗里,光与色是非常丰富的,但艾青诗里的光与色,并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的深刻内容,在形式与内容、色彩与主题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同时又为诗人个性所渗透,可以称之为“艾青的光与色”。

在表现“土地”与苦难时,诗人常使用灰、紫、黄等色调与暗淡的光,使现实的苦难显得更见沉凝。

在表现“太阳”与喜悦的主题时,诗人常采用通红、金色、浅黄、浅蓝的色调,或强烈或温柔、明洁的光,使读者联想起光明与生活的美好。

三、艾青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主义绘画的影响。

1.艾青的诗歌与西方印象主义绘画:艾青的诗歌创作非常强调捕捉瞬间感觉和印象,这种艺术追求显然受西方印象

2.艾青的诗歌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只强调瞬间感觉并不是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既强调瞬间印象和感觉的捕捉,又强调主观情感的渗入,这便有了象征主义。艾青的艺术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为感觉而感觉,他强调捕捉感觉,但更强调主观感情对感觉的渗入,追求外界感受与诗人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创造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这显然是象征主义的艺术倾向。

3.艾青的诗歌与中国古典传统:通过西方印象主义绘画,艾青的诗一方面与西方的象征主义诗歌相联结,另一方面又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取得了内在的联系。

所以艾青的诗既是世界的,又是中华民族的。既有世界性又有民族性。

四、艾青诗中的自由体与散文美

1.艾青对自由体诗与诗的散文美的提倡:他认为,自由体诗“受格律的制约小,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他还大力提倡诗的散文美,他认为,“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它最接近口语,“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2.艾青诗的自由体与散文美:艾青诗体的特点是,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即变化中的统一,参错里的各谐,运 动间的均衡,繁杂内的单纯。他在诗的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或字数、行数的划一,但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得沓造成成变化中的统一,参差中的和谐。如《大堰河》全诗行数不一,全诗也不押韵,但每一节首尾两句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则用排比、长句,以为抒情与描写。

艾青的诗体现了抗战期间主流派自由诗体所达到的历史高度。

第二十六章 新诗

(三)第一节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一、抗战初期的新诗 1.中国新诗戏剧性的变化。

(1)变化:芦沟桥一声炮响,30年代两大诗派的对峙,陡然消失。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一起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中国诗歌会所倡导的具有强烈时代性、战斗性的写实主义诗风,一时风靡诗坛,成为不同流派的诗人的共同归趋。

(2)原因,敌人的轰炸炸死了许多人,炸死了抒情,但炸不死诗,也炸不死诗人的精神。中国的现代诗人尽管在诗艺的追求上,各有不同,但他们在本质上都是、而且首先是自己民族忠实的儿子,因此,他们时时自觉意识到时代、民族的呼唤,宁愿放下自己习惯了的琴弦,也要追随中国诗歌会派作时代鼓手的呐喊。另外,时代已经改造了读者,他们需求的是时代的战歌,而不是缠绵的牧歌或哀曲。

2、抗战初期新诗的特征

(1)抒情内容:忠实地纪录了抗战初期的民族情绪:大敌当前,国破家亡,但没有惶惑与颓废,所有的诗几乎都满溢着全民族大奋起的昂扬与乐观。还有的诗直面现实,描写了诗人与人民共同经历的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战前某些自我封闭的诗歌吹进了清新的生活之风,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泉水。

(2)抒情方方式:大多是直抒胸臆的宣言式呐喊与大量的议论式陈词。

(3)叙述方式:回到了直接描摹、具体再现的简单粗陋的形式上。

3、抗战初期诗歌形式的探索与改造

(1)旧瓶装新酒:在诗歌民族化、群众化的强烈呼声下,诗人们在诗歌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首先是运用小调、大鼓、皮簧、金钱板等民间形式来宣传抗战的热潮。如老舍的《剑北篇》就是用大鼓调写的长诗。但这种实验并不太成功,诗的形式不够现代化。

(2)诗朗诵运动:为了寻找诗为现实斗争服务、与人民接近的方式,诗人们掀起了诗朗诵运动。为了朗诵,就必须把诗从视觉艺术变成“听觉艺术”。如高兰的《我的家在黑龙江》,光未然(张光年)的《屈原》等。这些诗采用了自由无拘的形式,而且融进了戏剧中抒情独白的 某些特点。

(3)街头诗运动:这主要出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皖南事变后,国统区诗人也在重庆做过街头诗、传单诗的试验,但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压制未能推广。

4、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抗战前,新诗由散文化向纯诗化发展;抗战爆发后,新诗又由纯诗化向散文化逆转。自由体诗在中国诗坛再次崛起,成为抗战时期诗歌形式的主流。

田间是抗战初期最受欢迎的诗人,被人称之为“时代的鼓手”。《给战斗者》创造了鼓点式的诗,表现了闪电似的感情的突击。他用诗句的分行(中止、间歇)形成急驰的旋律;诗行的精而短,以诗句的连续反复,渲染雄壮的气势。田间的诗对诗歌散文化、是间化无疑是一个创造与推动。

二、抗战中期的新诗

1.关于新诗发展方向问题的论争:

(1)有人认为,今天,我们需要政治内容,不是技巧;诗人必须是人民的号手与炮手,时代的发言人。讲求诗歌的艺术规律,向古典传统学习就是“开倒车主义”。

(2)有人认为,文学应有独立的价值,主张“为文学而文学”。

(3)也有人认为,诗歌应注意如何丰富和提高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表现力,推动现实主义诗歌走向成熟。如力扬《我们的收获与耕耘》,它批评了新月派和现代派,但又肯定了二者对新诗的贡献。他认为:中国革命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与新月派、现代派“这两支河流,也并不像长江、黄河一样,南北分流,丝毫没有脉息相通的地方,而有着许多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交点”。

他的长篇叙事诗《射虎者及其家族》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如艾青,为扩大现实主义诗歌思想艺术的容量,就向象征主义诗歌艺术借鉴,追求语言的暗示性和总体象征抒情手法的运用。

2.对新诗形式美的追求

(1)现代诗学的雏形:通过历史与现实经验的总结,对诗歌艺术的探索成为理论家、诗人们注意的中心,出现了许多关于诗歌艺术理论的著作,如艾青的《诗论》、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李广田的《诗的艺术》、朱光潜的《诗论》等。这些著作把新诗的探索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使新诗终于有了自己的现代诗学的雏形,这是现代新诗趋向成熟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2)艾青的“诗的散文美”:他把诗歌形式散文化提高到了美学的高度,他说:朴素是对于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的宽阔的笑“。他的目的是要为雄伟奔放的民族情绪寻找一种朴素的外观。中国现代新诗终于有了适合于自己的外在形式。卞之琳的《十年诗草》出版后,更使现代新诗对形式美的追求达到更自觉的阶段。

3.对诗的个性新的自觉追求

抗战初期的诗歌有共性而缺少个性,这时,曾经失落的诗的个性又开始成为诗人们自觉的追求。

(1)臧克家:重又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农村题材上来,强调“始终保持信住自己”。如《泥土之歌》,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下一幅幅农村人与自然的素描。臧克家称《泥土之歌》和《烙印》是他的“一双宠爱”。该诗集中的诗质相、凝练、洒脱、流畅。它用最平淡、朴素的字句,三言两语就传达出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和特有的美。这本领是现代诗人少见的。如《夏夜》、《海》、《三代》等

(2)戴望舒:这个时期写出了《灾难的岁月》,其中《我用残损的手掌》等篇曾传诵一时,被认为是戴望舒最成熟的诗作。诗人把自己对祖国刻骨铭心的爱外化为爱抚祖国版图的动作,除了以地图象征祖国土地外,还增加了梦幻的色彩。全诗的调子仍然是戴望舒式的舒缓而又柔婉,但却内含着一种庄严乃至悲壮的情思。这首诗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又是个性化的。

4.七月诗派

1.关于“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等人。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体诗为主要旗帜,在抗战与解放战争中的国统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七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1)继承中国诗歌会派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因而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诗歌与人民的融合;追求诗歌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功利主义,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

(2)纠正中国诗歌会派的诗歌观,主张正视现实,但反对对生活“追随的态度”和“卖笑的态度”。强调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能动地去影响和改造世界。

A、主张突入生活,从生活现象突进、突入到生活的底蕴,从客观对象具体形态中开掘出内在的深广的历史社会内容,创造出既包含个别对象,又比个别对象深广的、更强烈地反映历史内容的艺术形象。

B、反对冷淡地模写生活,主张将诗人的人格、情感、审美趣味渗透到客观对象中,达到主客观的相互拥抱和融合。

3.七月诗派的艺术成就

(1)阿垅的《纤夫》:诗中纤夫的形象既是一个普通的纤夫,却又包含着更加深广的历史内容:表现出一种深藏在普通人民身上的坚韧强劲的民族精神和古老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全诗具有象征意味。(2)绿原从《小时候》到《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

绿原是七月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从充满浪漫憧憬的诗集《童话》到振聋发聩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等政治抒情诗,既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在诗艺上的进步。《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是一首直面现实生活、无情地揭示脓疮,以打破粉饰现实的天真的乐观主义的诗。诗人同时向生活底蕴开掘,看到了地下奔突的“地火”。

4.七月诗派的价值的时代特征。

(1)郭沫若:在《女神》中塑造了具有破坏精神与创造精神的自由解放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五四历史青春期

(2)徐志摩、戴望舒:塑造了迷惘、感伤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青年的时代情绪。

(3)七月诗派:塑造了行动着的历史强者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经过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血与火的考验,趋于成熟的民族性格。

5.七月诗派总体倾向中的个人独特性

(1)绿原:以政治尖锐性、历史感、繁复的形象,愤激而含嘲讽诗情,给读者以震撼。如《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伽利略在真理面前》等。

(2)鲁藜:在七月诗派中是另一种调子。他的诗清新而明丽,朴实而隽永,还含有人生的哲理。

(3)曾卓:充满力度,如《铁栏与火》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诗

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进入了新旧中国交替的时代,诗人们用诗歌作武器,争取民主,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因而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在为这是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潮流。如郭沫若、臧克家、艾青、绿原等都创作了大量的讽刺或政治抒情诗。袁水拍是这个时期政治讽刺诗创作的代表诗人。

袁水拍的诗自觉地把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牢骚(物价、住房等)引向反帝反国民党政权的总的革命目标,同时对小市民的精神弱点(满足、向上爬等)也给予适当地嘲讽。如他的《马凡陀山歌》。

第二节 从校园诗人群到“中国新诗派”

一、校园诗人群的诗歌

1.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群:抗战期间,西南联大汇合了一大批现代新诗的前辈诗人:如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等,此外联大还特聘了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理论家威廉·燕卜逊。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批年青的未来诗人,如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俞铭传、王佐良、赵瑞蕻等。

2.新的诗歌观念:诗是经验的传达而非单纯的热情的宣泄。所谓“经验的传达”指的是一种曲折的传达,首先是将外在生活经验化为内在的生命体验,而达到一种主观化,并进而感悟更深层面的底蕴,即“诗性哲学(哲理)”,它又是与生活(生命)的感性形态融会为一体的,这就是以后诗人们说的“知性与感性的融合”。这种“思”与“诗”的融合就产生了中国新诗史中并不多见的“沉思的诗”。

3.校园诗人群的代表:冯至的“十四行诗”

冯至的《十四行集》(1942)在充满生死考验的时代,深沉地思考着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前途。

如果说战争在七月派那里唤起的是关于一个民族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骄傲地活着”与“不屈地死去”的生命价值的思考,那么在冯至这却转达化为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如果七月派“叙写政治感”——即阶级感与民族感,是“公众的诗”;那么冯至则是“吐露内心感”,是“个人的诗”。同样是从身边的日常生产与自然中发现内在的哲理,在冯至这里真正成为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并自觉上升到生命哲学的层次。

冯至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冯至的十四行诗表现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了足够的思想和艺术力量,消化外来的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二、中国新诗派

1.“中国新诗派”的形成: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唐湜、陈敬容、唐祈、辛笛等人都是冯至的学生,但他的艺术触角则伸得更远。抗战胜利后,穆、郑、杜、袁到了北京,而其余的人则去了南方。1948年南方的二唐和陈、辛从《诗创造》中分离出来创办了《中国新诗》,一北方的穆旦等人遥相呼应,提倡“新诗现代化”。他们被人称为“中国新诗派”。

2.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念:

“综合”——是中国新诗派诗歌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所谓“综合”是:诗的新倾向,“纯粹出自内发的心理需求,最后必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现实”——既包括政治生活,也有日常生活在内;既指外部现实,也指人的内心世界;既是时代社会的,也是个人的。正是在“生活现实的突进”与“心灵现实的突进”两个方面的统一显示了中国新诗派诗人的个性。

“玄学”——指的是思想的感性显现,表示中国新诗派彻底抛弃“诗的本质是抒情”的诗学观。

“象征”——指的是“表现于暗示含蓄”,即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性。3.现代诗的定义

现代化的诗是辨证的(作曲线行进),包含的(包含可能溶入诗中的种种经验),戏剧的(从矛盾到和谐),复杂的(因此有时也是晦涩的),创造的(‘诗是象征的行为’)有机的现代的“,要实现诗的现代化,就必须对诗的思维方式进行改造,与此相联系的是语言的改造。

4.代表诗人和作品

(1)穆旦(2)郑敏(3)陈敬容(4)杜运燮(5)袁可嘉(6)唐湜;(7)唐祈;(8)辛笛;(9)杭约赫。他们九人又被称为“九叶诗人”或“九叶派”。

第三节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一、根据地诗歌创作的歌谣化

1.新诗从民间吸取艺术资源的历程:

(1)五四新文化运动:重新发现了中国民间诗歌的传统,给历史代民歌以极高的评价;(2)早期白话诗人:热心征集民间歌谣,开始“新诗歌谣化”尝试;

(3)中国诗歌会派:更为自觉地尝试“新诗歌谣化”,使之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4)40年代敌后根据地:“新诗的歌谣化”发展到了极致。

2.所谓“新歌谣”:在民间传统歌谣形式中注入革命的内容,以达到宣传、教育、普及革命思想的目的。歌颂革命、革命政党、政权、领袖与军队,是新歌谣的基本主题。既有战斗性,又有民间文学特有的幽默感与通俗性。

二、歌谣体新诗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1.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追求陕北民间说书式的叙述语调;本土本色的“比”与“兴”;将民间爱情叙事纳入革命叙事;形式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而又有了新的发展。完成了民间抒情诗体向现代叙事诗的转化;局限:全诗数千行全作比兴,造成艺术上的单一与板滞。

2.阮章竞的《漳河水》:是用民歌体反映更为复杂的现实生活的一个新的尝试。

第二十七章

散文

(三)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勃兴

一、抗战初期报告文学

1.勃兴的原因:“七七”事变之后,许多作家南下流亡,或参加军队,或亲历残酷的战争,激发了为抗日写作的热情,而当时的人们也渴望文学能更加贴近现实,迅速反映战况,因此,自1937--1940年,报告文学便空前的勃兴起来。

2.最初的成就: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骆宾基的《救护车里的血》、《东线别动队》等。曹白的《这里,生命也在呼吸》等。其他还有丁玲、徐迟、以群、王西彦、田涛、碧野、姚雪垠等人的报告文学作品。

3.职业记者的通讯报告:范长江的《台儿庄血战经过》、萧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他1939—1946年以《大公报》驻英记者的身份,写出了许多反映欧洲人民反法西斯英勇斗争及战时景象的通讯,如《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名篇。

二、纪实性散文(人物特写)

这类散文文学性比一般报告文学强,也带有时事性,因此极受读者的欢迎。最引人注目的是沙汀的《我所见之H将军》,该文是记述八路军高级将领贺龙同志的,它不正面表现人物的革命经历和业绩,而以素描式手法勾画人物的典型性格与精神品貌,既尊重事实,又采取了一些小说的艺术手法,非常真实、生动而感人。

第二节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一、国统区杂文

1.40年初杂文的兴旺期:1940年《野草》在桂林创刊,后移至香港出版。形成以聂绀弩、秦似、夏衍等为代表的杂文作家群。该杂志与《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等杂志刊登的杂文形成了40年代杂文的兴旺期。

2.聂绀弩的杂文:30年代即已成名,杂文集有《历史的奥秘》、《蛇与塔》等。名篇《我若为王》构思奇特,通过设想“我”为“王”之后的种种意欲贪念,批判了专制主义、寡头政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封建奴性社会基础,因此民众的民主意识的提高,是最重要的改革。

3.秦似的杂文:文化气息较浓。如《随谈两则》讨论了国民性普遍的弱点。

4.冯雪峰的杂文:尖锐的诗的政论,文笔曲折深透而亲切。杂文集有《乡风与市风》等。

二、“孤岛”杂文

1.唐弢:是鲁迅风学得最好的作者之一。杂文尖锐泼辣富于批判,侧重从历史的角度发掘社会病的根源。如《从奴隶到奴隶》、《氓》等。

2.巴人:矛头所向主要是敌伪汉奸,能用简约之笔勾画出各种社会脸谱。著有《窄木集》等。

3.周木斋、柯灵、阿英、孔另境等。

三、沦陷区杂文

1.周作人:他的杂文多为补白式读书札记与回忆文字,除对“思想革命”的关注外,也有一点“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复杂感情。作品有:《秉烛谈》、《苦口甘口》等。

2.文载道、纪果庵等:主要学习周作人的文风。

四、解放区的杂文

1942年延安整风之前的一段时间,《解放日报》、《谷雨》、《抗战文艺》等都刊载过一些杂文,但整风之后就比较少了。主要有丁玲的《三八节有感》、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艾青的《了解作家与尊重作家》、王实味的《野百合花》等。

小结:40年代的杂文数量相当大,这种文体能直接地反映现实,也能适应读者的需要,但很难体现艺术个性。这个时期的杂文着眼于批判,但少有像鲁迅那样的能深层次地进行文化批判与思想批判的。

第三节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一、萧红的小品散文:

抗战爆发,小品散文相对沉寂起来,但萧红还在写她的优美散文,《回忆鲁迅先生》是众多纪念鲁迅的文字中最优秀的篇章。她以敏锐的女性的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随意点染,把鲁迅写活了,让人看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多侧面。

二、巴金的小品散文:

这时的散文更加严谨坚实。他的爱憎在激越的民族意识下显得深沉有力,如《梦与醉》、《黑土》、《废园外》等。

三、梁实秋的小品散文:

1939年的《雅舍小品》曾风行一时。梁的作品不以抒情见长,而重议论,回避热点,多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题,博雅知见、幽默风趣,把人生的体味艺术化。

四、沈从文的小品散文:

抗战时期的主要散文集是《湘西》,它比起《湘行散纪》来说,更加精熟。其中没有雄浑壮丽的文字,但却有细密流动的叙述。如《常德的船》、《辰溪的煤》等。

沈从文这个时期还有一类追求玄秘韵味、体悟人生的冥想式小品。如《生命》。

五、张爱玲的小品散文:

张的散文无意深刻或要提供什么哲思,只是将庸常的生活陌生化,让读者跳出来重新打量和体味自己的人生。如《公寓生活记趣》、《更衣记》等。

40年代散文的创作五色杂陈,多姿多味,而又普遍比较成熟。

第二十八章

戏剧

(三)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一、第一次高潮:抗战初期的“广场戏剧”

1.“剧场戏剧”向“广场戏剧”的转化: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剧作者协会创作演出了三幕剧《保卫卢沟桥》,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战戏剧的序幕。“八一三”上海战争发生后,上海戏剧界组织了11个救亡演剧队分赴内地演出。

1938年秋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救亡演剧队的基础上组织了10个抗敌演剧队(包括一个孩子剧团)奔赴抗战前线和各个大后方,进行战地演出和宣传组织民众工作,把长期局限在城市里的话剧运动,迅速推广到中小城市,乃至深远的山区和偏僻的农村。抗战初期的戏剧总动员与全民总动员,使中国现代话剧的舞台观众和演员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现代大城市的“剧场”走向街头、村镇,以至战地的“广场”,即从“剧场戏剧”走向“广场戏剧”,这不仅是演出舞台的变化,而且意味着戏剧观念、艺术表现、写作方式、演出形式等一系列变化。

2.“广场戏剧”的创造3.话剧民族化的尝试

抗战初期演出队创造了许多演出形式:如街头剧、广场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等。

广场戏剧对传统戏曲的这种“利用”,也推动了传统戏曲自身的改造。田汉这个时期创作的新平剧(京剧)《江汉渔歌》和《新儿女英雄传》就是这种改造的成果。

二、第二次高潮:敌后根据地的广场戏剧

1.上演中外名剧时期:1940年初开始,延安出现了一股上演中外名剧的热潮,外国戏剧有:《钦差大臣》、《大雷雨》、《蠢货》、《吝啬鬼》、《伪君子》、《马门教授》等;中国戏剧有:《雷雨》、《日出》、《北京人》、《蜕变》、《上海屋檐下》、《李秀成之死》等。这种潮流在延安整风中被认为是“脱离实际政治”“关门办学”的错误倾 向,受到严厉的批判。

2.对左联“话剧大众化”的批评:延安整风中有人认为左联的话剧大众化只注意了内容的大众化,而完全没有留心到形式问题。

3.广场戏剧的高潮的出现:1943年春节,延安鲁艺组织秧歌队走上街头,掀起了广场戏剧的第二个高潮。这次剧运的目的是:以民间形式来发行中国话剧与话剧工作者,同时利用与改造民间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并以戏剧为突破口,推动整个文学艺术转向“文艺为工农民服务”的“毛泽东文艺方向”。

4.广场戏剧中的优秀成果

在鲁艺秧歌队的演出即采用了民间秧歌、花鼓、小车、旱船、高中跷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在鲁艺的带动下,1943年春节,竟有27个大小秧歌队出动演出,同时在晋察冀、晋东南、太行山各根据地了掀起了新秧歌剧运动。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新秧歌剧《兄妹开荒》。随后又出现了《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惯匪周子山》、《一朵红花》等广泛流行的新秧歌剧。

5.“新歌剧”的创造实验:

(1)《白毛女》的出现:在新秧歌剧创作与演出的基础上,开始了“新歌剧”的创造实验。先后产生了《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代表作。其中《白毛女》被认为是现代民族歌剧的奠基之作。

(2)《白毛女》的成就

A.既融会了西洋歌剧的形式,特别是充分发挥了其善于抒情的特长,精心设计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抒情唱段。如《北风吹》、《扎头绳》等。

B.不拘泥西洋歌剧只唱不说的框框,参照传统戏曲的手法,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使剧情进展更加明快晓畅,也更适合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

C.在音乐上,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在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与性格化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尝试。

D.《白毛女》的意义还在于它对民间艺术资源的自觉借鉴、利用和改造。“白毛仙姑”原是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一个民间传说。初创时将其定位在“破除迷信,发动群众”上,最后经鲁艺集体讨论,贺敬之、丁毅才提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白毛女》是民间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五四新文化与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

(3)《白毛女》的影响

A.促进了话剧的民族化:出现了独幕剧《把眼光放远一点》、《反“翻把”斗争》,多幕剧《抓壮丁》、《同志,你走错了路》、《战斗里成长》等,都是力求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

B.促进了京剧、秦腔等传统戏曲的改革,出现了《逼上梁山》、《血泪仇》等实验戏曲。

5.农民戏剧的兴起(略)

三、第三次高潮:40年代末**中的广场戏剧

1.广场活报剧热潮:从1946年的“反内战”大游行到1948年“反美扶日”大示威,全国性的学生运动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中产生了大量的活报剧。所谓“活报剧”,就是强调其时事新闻性,在活的新闻中揉进戏剧的技巧,给观众一个忠实的报道。如1948年清华剧艺社的独幕剧《控诉》,同年,军警枪杀东北流亡学生后,燕京大学燕剧社的《大江流日夜》,1947年南京学生“五一”大游行中编演的《“社会贤达”》等,都是当时优秀的活报剧。这样的广场戏剧,本身就是实际政治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现场鼓动性。这时政治的艺术,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同时也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狂的艺术。

2.职业剧作的广场化: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群猴》、瞿白音的《南下列车》、陈白尘的《升官图》等。

第二节 大后方和“孤岛”的“剧场戏剧”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话剧运动本身也在发生战略重点的转移:大批活跃在战地的话剧工作者逐渐集中到重庆、成都、昆明与香港、上海等大中城市,话剧又开始成为都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皖南事变后,蒋介石政权想将抗敌演剧队纳入反共宣传,周恩来决定演剧队由主要从事战地广场演出转向以城市剧场演出为主。这样中国的话剧运动再一次发生向职业性、商业化的转变,广场戏剧又开始向剧场戏剧倾斜。

这个时期,大后方一孤岛上海的剧场戏剧出现了三股潮流,即:

(一)历史剧创作的繁荣;

(二)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三)讽刺喜剧创作的潮流。

一、历史剧创作的潮流

1.抗战前后的历史剧:“30年代”后期,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曾出现过一个历史剧的热潮,有《赛金花》、《武则天》、《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等。抗战初期,有《李秀成之死》、《正气歌》等。

2.相持阶段历史剧的繁荣:多幕剧创作中的历史剧占总数的比例由1941年以前的14%上升到31%,先后出现了郭沫若的《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阳翰笙的《天国春秋》、欧阳予倩的《忠王李秀成》、《桃花扇》、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于伶的《大明英烈传》等,这些著名的历史剧构成了现代戏剧史上历史剧创作的一座高峰。

二、相持阶段历史剧繁荣的原因

1.“中国向何处去?”成为全民族关注的大问题,随之出现了“重新认识与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文化思潮,形成了研究中国历史与哲学的热潮,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历史剧的繁荣正是这种思潮与热潮的反映。

2.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剧作家失去了公开抨击时弊的自由,就采用历史题材,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三、相持阶段历史剧的特点

强烈的现实的政治功利性。引起剧作家创作冲动的往往不是历史的人的思想、感情、心理;而是借历史的人来表现现实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而且集中于政治意识,以及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那部分道德、情操。

四、相持阶段历史剧的总主题:

即现实政治所提出的“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五、该期历史剧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1.郭沫若:他的戏剧是整个40年代戏剧的一个亮点。他的历史剧在这个时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浪漫主义史剧观:不重外在的历史事实的真实,而重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郭认为,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据此他提出了“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失事”,就是“史事尽可以出入的”;“求似”就是历史精神应尽可能真实与准确。

(2)悲剧精神:郭认为战国时代是以仁义来打破旧束缚的时代,是人的牛马时代的结束。人要求生存的权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须要更多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所以那还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时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一种历史的悲剧精神。抗战时期的中国也是一个“战国时代”,许多革命者身上也都充满这种悲剧精神。

(3)郭沫若的历史悲剧:正是基于上述看法,所以这一个时期,郭沫若创作了一批历史悲剧,如:《棠棣之花》、《屈原》、《高渐离》等。剧中的悲剧主人公如姬、屈原、高渐离等都是真正的“人”,他们自觉地意识到以仁义来打破旧束缚的历史要求,自觉地为争取人民的生存权利和民族的独立,争取国家的统一,反对投降、分裂与倒退,但他们这种历史必然要求在实际上往往不可能实现,于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悲剧。

(4)郭沫若历史剧的表现特征: 大胆想象,对具体的史事运用极为灵活。

一方面,尽可能在大关节上不违背历史真实,但为了表现主题,又进行自由的虚构与改造;

另一方面,为追求历史与现实精神的真实表现,不惜改动具体的历史事实。这是浪漫史剧的突出特点。

A.“无中生有”,如《屈原》中的婵娟、卫士,《棠棣之花》中的酒家女等;

B.编造重要的历史情节,如《虎符》围绕如姬的一系列情节;

C.改动历史文化背景,如《棠》剧中剧中人说出了与现代人出入不大的口语,让聂嫈唱出了五言诗,游女唱

D.有意曲解历史人物的基本面貌,如《屈原》中对张仪的曲解,《高渐离》中对秦始皇的过分毁蔑等。

(5)关于屈原形象:

有人说屈原的形象像哈姆雷特或李尔王,具有“莎士比亚风”。但郭认为,尽管两者在精神上给人以相似的感觉,但主题的性质与主人公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钱本的编者们认为,屈原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人物,剧本自觉追求政治主题的尖锐性,从而使屈原不仅不同于哈姆雷特与李尔王,而且不完全同于屈原自己作品中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使形象的厚度不够,缺乏耐人咀嚼的思想与艺术力量。

(6)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个性

A.主观性与抒情性:郭总是把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心理,以至生活体验融注到历史人物身上,屈原就是他自己,《雷电颂》就是他的自我倾诉。郭的历史剧之所以比同期的历史剧更有艺术魅力,就是因为他在剧中大胆地表现了自己的人格与个性。

B.具有浓郁的诗意,是戏剧的诗。五四时期一部分话剧尚保持浓郁的诗意,30年代,抒情性大减。抗战时期曹禺与郭沫若将诗、剧融合的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创造了具有与族特色的现代戏剧诗。郭剧中诗歌舞场面的插入,(《屈原》以《橘颂》贯穿,第二幕中的《九歌》,第三幕的《招魂》等)内在强烈的抒情性。戏剧与诗的和谐统一。2.阳翰笙:他的政治意识比郭沫若还要强烈,他写历史剧是为了以这种形式给国民党统治的黑暗现实以回击,是一种斗争形式。该期他创作的历史剧有:《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等。他的历史剧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立、人物的设置、性格的刻画,还是情节的安排,都是从政治上考虑的。如《天国春秋》最后洪宣娇的内疚和忏悔,就是为教育当时的某些人。

3.欧阳予倩:这个时期有:《忠王李秀成》、《桃花扇》。他的历史剧着重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观众精神的感化,《忠王李秀成》旨在说明 革命者应有殉教的精神。

4.杨村彬:不重现实政治,而重历史人物各自的复杂性格及他们之间的思想、情感、心理的交流与撞击。如《清宫外史》。5.阿英、姚克等。

二、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1.该类题材的重大转变:正面主人公形象已由抗战初期理想的民众英雄转变为现实的普通知识分子。这表现社会对知识分子在现代文学中理所当然的正面主人公的历史地位的确认:现代知识分子对于民族振兴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

2.该类题材的模式:

(1)高大并不完美,有着自己的矛盾与弱点;

(2)以在歧路上的知识分子来反衬,尖锐地提出了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3)将人物置于抗战的背景下,有着浓厚的时代气氛;

(4)偏于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把内心冲突与外部冲突有机地统一起来。

3.代表作品:于伶的《长夜行》;吴祖光的《少年游》;宋之的的《祖国在呼唤》、《雾重庆》;夏衍的《法西斯细菌》;陈白尘的《岁寒图》;袁俊(张俊祥)的《万世师表》;田汉的《秋声赋》;路翎的《云雀》等。

4.代表作家:夏衍

A.《法西斯细菌》(俞实夫、寿美子;赵安涛、秦正谊):是这一创作潮流的代表作。剧中的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悲剧里的英雄”。他的理想在当时的中国无法实现,更是一个文明暂时无法战胜愚蠢与野蛮的悲剧。

B.《芳草天涯》:这是当时最具有“史”的价值与地位的关于知识分子的戏剧。它的观察与表现与角度从政治转向伦理道德。这是以革命的习惯势力、多少已有点僵化的文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地挑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之作。

三、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

1.喜剧大量出现的原因:抗战戏剧中“暴露性”作品一开始就闪现出讽刺的锋芒,具有喜剧的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剧作家越来越具有了自觉的历史意识,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高度,俯视黑暗现实中的社会与人的丑类,只能以辛辣的嘲弄对待这些家伙,于是出现了比较纯粹的喜剧——政治批判性极强烈的喜剧,同时又是以宣泄情感为主的、艺术上相对比较粗糙的喜剧,有的则近乎闹剧。

2.代表作家与作品:

A.陈白尘:《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等。其中《升官图》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纯粹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和情节都趋于漫画化化。剧作家抛弃了含蓄的美,追求痛快淋漓、明朗直截、当场暴彩

B.老舍、袁俊、王文显、丁西玲等。

第三节 沦陷区的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同时,“剧场戏剧”也成为有追求的戏剧家们唯一的精神出路。

二、沦陷区戏剧的”市民化“倾向

一、“剧场戏剧”的繁荣:沦陷区戏剧在“市场之手”的操纵下,自发地出现了“剧场戏剧”的畸形繁荣。

1.创作题材大都集中在中国市民阶层最感兴趣的几个“热点”上:如《清宫怨》描写宫庭政治斗争;《秋海棠》的民间艺人的悲欢离合;《职业妇女》描写都市生活;《浮生六记》暴露旧式大家庭罪恶;《天罗地网》的纯粹娱乐性等。

2.艺术表现:启用传说、神话等民间素材,还向市民所喜爱与习惯的戏曲借鉴。

3.审美趣味:注重情节的传奇,佳构,热闹、新奇外,特别强调喜剧性,以喜剧场面、喜剧人物或象征性喜剧结局冲淡悲剧气氛。

四、代表作家与作品

1.杨绛:“喜剧双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弄假成真》深入展示了中国都市的“里弄文化”。剧中的周母是杨绛为现代话剧史贡献的非常有特色的小市民典型。

2.张爱玲:曾把她的《倾城之恋》改编成话剧,连演80场。这是一种“真实的是不带理想主义的生存至上”喜剧。

下载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学史_笔记范文合集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神话的基本特征: 一.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二.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

    《中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一、概说(基本线索) 1、上古:神话、歌谣 2、商:甲骨文(记事散文萌芽) 《尚书》中记载关于商王迁都 3、周(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诗歌 代表:《诗经》保留大量诗歌作品 4、......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推荐)

    一、N语丝派:A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文学刊物,倡导思想和言论自由。B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犀利......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

    文学的性质:文学是人学。 中国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的分期: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革文学(1966-1976);新时期文学;新世纪文学(1)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奠定了中国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