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训练:鸟语(含答案)
鸟语
耿林莽
①我听过一次鸟语。
②那里是一条山野间的河谷。河床低低的,塞满了石头。只剩下一点浅浅的水了,却清洌见底。流淌着的水声唤起许多歌声的记忆。又如弦,诱引着那些鸟儿们飞来飞去。
③河谷的上方,远山低垭成一条弓的背了。上面长着绿的短松和野樱桃林。密叶低垭,想那樱桃果子红了的时候,圆圆的透明,如鸟的歌声滚出河谷。
④而现在,色彩是寂寞的。雾像一件尚未睡醒的衣衫,覆盖着如梦的沉睡。
⑤这时候我听见了鸟语。只有在这时候我才听见了鸟语,却看不见她们的飞翔。这是真正的鸟语。她们是被泉水洗净了的。她们躲在那些高高的树枝密集的叶丛中间,经过苍翠的绿色的过滤,一滴滴垂挂着,淡淡地淌下了山壁。这便是鸟语,这才是鸟语。只有在无人倾听的时候,只有在无忧无虑的山野,有一点野花的香气,有雾,有流水从石间穿过,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她们才开口说话,自由自在,说她们想说的,人是听不懂的。但是却有人要冒充她们的知音。每天我都看见养鸟人提着他们的笼子到公园里去“放风”。一位驼背的老者,挑着两只高大的鸟笼,笼子边上还围着深蓝色的幛帷,他将鸟笼子挂在树上,揭去幛帷,这时阳光照进笼里,鸟儿却盲目似的并不睁开眼睛。有水,有沙子,有金黄的粟米,甚至还有一两只主人特意抓来的小虫子。驯养者给鸟的待遇是优越的。
⑥然而她们并不歌唱,不想说一句话。
⑦那个驼背老人眯细了眼睛,在打盹。他想听鸟语吗?囚者的告白、供认、诅咒,还是喃喃自语呢?
⑧什么也没有。鸟儿保持沉默。
⑨我忽然想起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阴森的百万亡灵蒙难的牢狱,毒气室与焚尸房前面,一个人在拉提琴。这个不幸的囚者得以幸存下来,是由于杀人的屠夫和刽子手要他为死亡涂抹那发黑的嘴唇。
⑩这个不幸的囚者奏出了魔鬼的音乐。
?我在想: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能唱出什么好听的歌儿来呢?
?成了游手好闲的绅士们之宠物的哈巴狗除了摇摇尾巴还会干什么呢?
?假如每一个人都提一只金丝鸟笼,假如每一只鸟笼里都关一只沉默的鸟,假如世上所有的鸟儿全从山林进入了市场……
?我还能听到一次真正的鸟语吗?
(选自《中国散文精选·鸡鸣鸟语》)
9.文章②③段描写了鸟语的背景,请概括这个背景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用“放风”一词表现了鸟儿什么样的生存状态?(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这个不幸的囚者得以幸存下来,是由于杀人的屠夫和刽子手要他为死亡涂抹那发黑的嘴唇”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概括《鸟语》这篇散文的寓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9.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重要的是拥有自由。
答案环境优美,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10.解析“放风”本是使用在监牢里的犯人身上的,这里用在生活在笼子里的鸟儿身上是再形象不过了。再联系一下小说的主旨以及“放风”一词的上下文,答案就出来了。
答案生活在如同监狱的鸟笼中,没有一点自由。
11.解析注意这是个形象的说法,要把它改换成直接的表达,拉提琴的人为死亡涂抹“发黑的嘴唇”,无非是掩盖死亡的恐怖,粉饰太平。
答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者需要拉提琴的囚者为他们掩饰杀人的罪恶,粉饰太平。
12.解析文章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鸟鸣情况。在自由自在时才开口说话,笼子里发出的鸟鸣不是真正的鸟语!明白了这个,寓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答案只有享受着充分的自由,生命才能显示意义,生命才能有创造。
第二篇: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训练:树知道(含答案)
树知道
苏沧桑
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
⑩素心兰是在花市里偶尔遇到的,虽然单薄,也没有要开花的样子,但喜欢她的名字,连着紫砂花盆带回来,放在小书房里。
?宝蓝色的瓜叶菊,含羞草和开着两朵极小的金色花朵的仙人掌,在黑白色调的卫生间里,平添生趣。三盆茉莉是我亲手种的。朋友送来了两盆君子兰和叫不出名的观叶植物。林林总总几十盆花木,葱笼热闹得像来了一群亲朋。
可是,我没料到植物们并不喜欢这个临街的新家。它们姹紫嫣红了几个月,便日渐憔悴。花儿谢了,叶子发黄,接二连三往下掉,无论怎样抢救,仍一棵接着一棵慢慢枯萎了。
继续买,更换,继续枯萎。
家里留下的树的空白,很蜇人的眼,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灵魂的生命。夜半起来,街灯透过窗纱照进空旷的客厅,恍然便能听到并不存在的绿色的叹息。与此同时,时常觉得身体的慵倦,皮肤的粗糙,心绪的迷乱,像那些树一样心力交瘁,却不知何故。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乡里朋友,她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地方,空气里什么毒的都有,连人浑身上下都冒着毒气,你们不知道,树知道啊!
树知道,树不能说,不能挪,树只好死了。可人并不比它们幸运,也许还更可怜,明知生存面对的种种威胁何止空气里的毒素,却仍怀着侥幸的心理,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能挪动的理由:想逃,逃往何处?若真有干净的去处,又如何割舍责任和爱的牵绊?
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
16.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17.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怀?(2分)
18.第④自然段所写的娘家院子有何特点?在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19.请结合文中杭州家里植物变化的过程,说说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5分)
参考答案:
16.(3分)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说远山如“黑白照片”“月色也就香了,将山写得轮廓分明,富有层次,将不可嗅觉的月色写得可嗅感。这样写使景色更具诗意,更形象可爱。
17.(2分)表达了母亲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表现了母亲的善良和生命平等的思想。
18.(4分)娘家院子一年到头都如天堂、画卷一般,充满生机,充满美感,充满自由,和下文杭州家里可怜的植物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出本文的主旨:投身自然的怀抱,让心到“干净的去处”。
19.(5分)写杭州家里植物的变化暗示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在城市喧嚣的生活中,“我”的心被名利和责任、爱束缚。更无法摆脱恶化的环境对自身的伤害,在娘家院子的熏陶下,自己的心情终于轻松快乐,思想也纯净起来。没有了遮蔽和污浊。
第三篇: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训练:妈妈的树(含答案)
妈妈的树(10分)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那天晚上,妈妈。第二天早上,柿子树倒在了院墙边,金黄的柿子滚落一地。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1.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2分)
2.品味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2分)
3.请在第⑥段横线上添加一段符合语境的细节描写。(50字左右)(2分)
4.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2分)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2分)
参考答案:
15.白杨树伴„我‟成长;弟弟爬香椿树采摘香椿芽;受大家喜爱的柿子树被砍了。
16.„美‟指满树柿子的美景,也指„我‟看到„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时的得意。
17.示例:(妈妈)紧锁眉头,在树下徘徊良久,憋出一句“砍树”,转身回到屋子,不顾我们姐弟俩的哭喊恳求,拎了一把斧子冲了出去。
18.照应开头,表现了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19.示例: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妈妈。
第四篇:中考语文之“片断写作”备考(推荐)
一、中考“片断写作”的概念、考点及题型
(一)概念界定
“片断写作”,习惯上称作“小作文”。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读写结合题,重在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拓展运用以及初步的鉴赏能力。分值8分,字数一般要求80字左右。
一、中考“片断写作”的概念、考点及题型
(二)考点透视 现代文阅读能力:
12、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13、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能依据阅读材料和要求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14、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题。
——《考试手册》中相关的考试目标
一、中考“片断写作”的概念、考点及题型
(三)题型考查
1、感悟类片断写作
(1)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2)侧重于表现形式(写作特点)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2、拓展运用类片断写作(“五写”)
(1)仿写(2)改写(3)扩写(4)缩写(5)续写
二、中考“片断写作”备考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考查题型日趋稳定,三种形式“此起彼伏”
(二)感悟类片断写作亟需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侧重于表现形式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三)即使考查拓展运用类的 “五写”,也不仅限于与记叙文阅读相结合
1、侧重于表现形式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2003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5题1:读了现代文阅读
(二)《成全一棵树》后,就文章的写作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段。
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4题(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左右的点评。(《最完美的礼物》)
2005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8题: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我的老师》)
2、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2006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9题: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请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孩子和书》)
2007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9题: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老海棠树》)2008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0题: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年轻的国旗》)
3、侧重于拓展运用的片断写作(主要指“五写”)
2009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6题:请将上文缩写成“思贤的故事”。(80字左右)(《在可可西里回头》)
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6题: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字左右)(《蘑菇转了一个弯》)(续写)
二、中考“片断写作”备考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考查题型日趋稳定,三种形式“此起彼伏”
(二)感悟类片断写作亟需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侧重于表现形式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三)即使考查拓展运用类的 “五写”,也不仅限于与记叙文阅读相结合
值得借鉴的试题形式: 1、2005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3题: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仿写)2、2006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4题:请根据第3段作者的论述,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扩写)3、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9题:中国红早已成为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除春节贴红春联外,请再举出生活中的两个例子:(1);(2)(仿写)
4、请为《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写一篇内容提要。(80字左右)(缩写)
二、中考“片断写作”备考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三)即使考查拓展运用类的 “五写”,也不仅限于与记叙文阅读相结合
三、中考“片断写作”备考之策略 依据考点,逐一复习; 根据学情,强化训练。
三、中考“片断写作”备考之策略
(一)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主要题型有两种:
1、自选角度,谈谈阅读文章后的感受和见解。如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4题(2):选择文中令你最感动的一处,写150字左右的感想。(《最完美的礼物》)
2、限定角度,谈谈对文中某问题、某说法、某情感、某情节、某场景的认识。如:(1)2008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0题: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年轻的国旗》)
(2)2007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9题: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
(《老海棠树》)(3)2006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9题:十五年后,年轻人重返书店。请就他这一感恩之举谈谈你的看法。(《孩子和书》)
(一)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一般来说,结构上应该有三个层次:
1、联系文本,提炼感点(是什么)
阅读感受是来自于文本的,因此写作时首先要联系文章的相关内容,再亮出感点。这感点或是文中能使心灵感动的某一处,或是文中人物值得学习的某一点,或是文章事件蕴涵的一个道理。(注意感点与观点区别)
要学会概括,表述完整。一般只须一句话(约20字)。示例:联系文本,提炼感点 示例:围绕感点,精要阐述
(1)她们不怕路远取国旗最让我感动。她们用了九个小时取国旗体现出其爱国之情。爱国之情是催人向上的动力,是前进的号角。只有懂得爱国之情才能找准目标努力学习,更可以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联系文本谈看法
示例:围绕感点,精要阐述
(2)文中老奶奶在灯下认真学习,虚心求教的场景,触动了我的思想。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却不服老,努力学习,热爱生活,发挥余力。追求活到老,学到老,这令我很感动。一个老人尚且能如此,又何况我们呢? 联系自我谈看法
示例:围绕感点,精要阐述
(3)我懂得了文明人必须学会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人间的爱;懂得感恩,才会了解生活的美;懂得感恩,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反之,我们将众叛亲离,品尝到孤独的滋味。
排比句对感点中的关键词进行阐发;正反对比进行说理
3、联系自身,表明态度(怎么样)
这个层次只要一句话,从自我出发,以“我”或“我们”出面,表明态度。示例:联系自身,表明态度
(1)她们不怕路远取国旗最让我感动。她们用了九个小时取国旗体现出其爱国之情。爱国之情是催人向上的动力,是前进的号角。只有懂得爱国之情才能找准目标努力学习,更可以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唯爱国者,行遍天下!示例:联系自身,表明态度
(2)文中老奶奶在灯下认真学习,虚心求教的场景,触动了我的思想。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却不服老,努力学习,热爱生活,发挥余力。追求活到老,学到老,这令我很感动。一个老人尚且能如此,又何况我们呢?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像这位老奶奶一样。
示例:联系自身,表明态度(3)我懂得了文明人必须学会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人间的爱;懂得感恩,才会了解生活的美;懂得感恩,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反之,我们将众叛亲离,品尝到孤独的滋味。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我们将赢得真爱,赢得友谊,赢得真正美好的未来。
小结: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要联系文本,但更要联系自身实际进行延伸和拓展。决不能就事论事,拘泥于文本的人与事。评分分项值:感点2分,论证3分,语言2分,联系文本1分。教学建议: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从审清题意入手,选准角度;从错题分析入手,规范答题;从保证重点入手,注意层次。
指出存在的问题: [2008年] 文中珍妮最令我感动。即使是九小时的车程,她还是毅然决定要取国旗,心中想着自己的国家。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不达目标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懂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恒心,不放弃才能获得胜利。我愿意做她这样的人。
(二)侧重于表现形式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文章的表现形式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文章的体裁、结构、表达方式的运用、写作的技巧、语言特点等等。它对于突出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每一方面又可以再细分出若干小类,比如,文章的结构特色就可以细分出详略主次,开头结尾,伏笔照应,线索等。
(二)侧重于表现形式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主要题型也有两种:
1、自选角度,谈谈对文章表现形式的感受和见解。如2003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5题(1):读了现代文阅读
(二)《成全一棵树》后,就文章的写作特色,选择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段。
2、限定角度,谈谈对文章的某一表现形式的感受和见解。如:
2005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8题: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70字左右)(《我的老师》)
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4题(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左右的点评。(《最完美的礼物》)1、对表达方式的感受和见解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是文章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一般都要运用这几种表达方式。对表达方式的感悟主要集中在对描写的感悟上。1、对表达方式的感受和见解
考题举隅一:文中画线句(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母爱》)1、对表达方式的感受和见解 考题举隅二: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4题(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左右的点评。(《最完美的礼物》)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之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给读者以形象生动的感受。
好的描写,能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描写一般可分为两类: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对人物描写的感悟
示例:文章的人物动作描写很到位。就拿大刘这个人物来说吧。一开始,他会“抢先冲上去想喝水”“猛地喝了两大口水”,可见大刘的性格是相当鲁莽的。但后来,他在受到郭教授的嘱托后变了,当人们说他比教授更苛刻时,他“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从这一动作可见,大刘已在磨砺中变得理智了。综观全文,通过传神的动作描写使得人物形象在情节发展中跃然纸上,很有特色。(2004年中考实例《最完美的礼物》)建议:对人物描写的感悟
要着眼 于它对表现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写作时,首先要写出文章使用人物描写的特点,或者是哪一种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接着列举人物描写的相关内容,再分析、阐述它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品质的。成功的答题实例:
本文对无名战士的细节描写很有表现力。例如无名战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 深深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 这个细节传神地展示了这位红军战士心系战友、志向革命的忠诚品质。那只指向北方的手定格在读者眼前,深深震撼读者的心。(07年松江模拟卷《七根火柴》)(2)对环境描写的感悟
环境描写,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描写,对于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突出文章的中心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环境描写的感悟
示例:本文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如:文中的“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形象地写出了沙漠天气的恶劣与突变。又如“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写出了沙漠的特点,又突出了队员们在缺水的情况下走出沙漠的艰难。文字不多,但十分重要,推进情节发展,突出文章中心。(2004年中考实例《最完美的礼物》)建议:对环境描写的感悟
要着眼 于它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突出文章的中心等方面的重要的作用。
在写作时,首先要写出文章使用环境描写的特点,或者是哪一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接着列举环境描写的相关内容,再分析、阐述它的作用。
成功的答题实例: 《 故乡》 一文的环境描写非常成功。如“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 我” 回乡时抑郁凄凉的心情,表现了“ 我” 关心农村社会发展、同情农民苦难生活的复杂情感。2、对语言特点的感受和见解 考题举隅:
2004 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4 题(1):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 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 字左右的点评。《 最完美的礼物》 对语言特点的感悟,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1)对文章整体语言风格的感悟。(2)对关键性词语的感悟。
(3)从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角度去感悟。(1)对文章整体语言风格的感悟
记叙文语言主要特点是具体、生动、形象,说明文语言主要特点是科学、准确,议论文语言主要特点是严谨、缜密。
示例:对文章整体语言风格的感悟
本文语言朴实但饱含真情,极具有表现力,真切地表达了人物的情感。例如新娘的信:“ 你像一阵风似地走了,你带走了我的心„„” 真切地表达了淡淡的忧伤和爱恋。再如新郎的诗:“ 在我胸膛里,跳动两颗心„„” 直白表露了对新娘思念。一封信,一首诗,形成呼应,深化了《一场特殊婚礼》的内涵。(07年黄浦模拟卷)(2)对关键性词语的感悟
文章中能体现中心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关键性词语表现力极强。有的词语看似平常,其实饱含深意,有丰富的内蕴;有的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特定含义。
示例:对关键性词语的感悟
《成全一棵树》这篇文章中,“ 一拐一拐” 这个词语分别在第②④⑧⑨段里出现了四次,成为文章中一个非常引人注意的细节。尽管用词非常简洁,然而这种反复地再现,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好地突出了孩子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文章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成功勾勒出了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2003年中考实例)(3)从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角度去感悟
示例: 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如“ 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 和“ 太阳似乎都在燃烧” 等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沙漠气候的恶劣多变,突出队员们在沙漠上跋涉的艰难,反衬郭教授品格的伟大。(2004年中考实例)
小结:侧重于表现形式的感悟类片断写作
一定要紧扣文本,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它对突出文章主旨、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作用。基本结构:指出表现形式的特色,列举有关例子,分析表达作用。教学建议:
注重对学生规范答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拓展运用类片断写作(“五写”)
1、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范文(例句、例段)的表现手法、构思方法等进行写作。模仿不等于照抄,要力争仿中有创。
考题举隅:
2005 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13 题: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除“ 文学” 外),并简述打开“ 这扇门” 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 个)。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为你打开一扇门》)
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有相当难度的仿写题。首先,考生必须读懂阅读材料,理解第①段的内容(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打开每一扇门,门里的风景一定是新奇美妙的。)和第②段“例段”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比喻句)。
在此基础上,阅读题干,明确试题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并充分了解的门类,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入词语。
最后,考生还必须运用文中两方面的相关信息:第①段的内容和规定的5个词语,写一段文字,阐述打开自己填写的、有兴趣的“这扇门”的意义。答题实例:
实例一:(音乐)音乐是人类表达丰富情感、传达心意的沟通平台,音乐带给我们一个千姿百态的人类精神世界,它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让人精神愉悦,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实例二:(自然)自然是地球给人类最好的馈赠。这里有新奇美妙的动物,有千姿百态的植物,会潜移默化地培养人的爱心以及审美能力。自然是人类了解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最好途径。仿写的建议:
首先要读懂 范文(例句、例段),既要“形似”(注意范文的形式,包括句式、结构等),又要“神似”(注意范文内容上的内在逻辑联系)。
其次要读懂 题干要求,选择 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仿写。
示例:
请你按照《 琐忆》 开头的写法,为另一位自己比较熟悉的伟人的“ 琐忆” 写一个开头。
《 琐忆》 的开头: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你的《 琐忆》 的开头:
供你参考:
① 诸葛亮有两句诚挚的表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稷的誓言,②李白有两句惊世之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③陆游至死不改收复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临终的遗嘱,也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终生追求未遂的梦想。2、改写 改写,就是把原文(原句、原段)进行加工改造,发挥想象,写出别开生面的内容来。改写主要有以下几种:或改人称,如把原文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或者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或改文章的叙述方式,如把倒叙、插叙改为顺叙,把抒情改为叙述,把记叙改为对话等;改体裁,如把诗歌改写为散文,把小说改为戏剧等。考题举隅:
一、把贺知章《回乡偶书》改写为记叙文。
二、以小伙计作主人公改写鲁迅的《孔乙己》。
三、西山公园有一则通告:“公园内严禁打鸟,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10元,情节严重者扭送公安部门处理。”请你用委婉得体的语言改写这则通告。
思路解析:
“委婉得体”是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原句严肃、冷峻,让人望而生畏,改写后的内容不变,语体色彩应充满人情美,读之如坐春风。
如,可以改为:草木有情,小鸟有意,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改写的建议:
改写,重在一个“改”字,但改写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作,不能改变原意。
改写时务必认真阅读题干,严格按照要求答题。3、扩写
扩写,就是对原文(词、句、段)进行扩充、拓展和生发的写作形式。考题举隅:
2010 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6 题:请你根据上下文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80 字左右)
(《蘑菇转了一个弯》)
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扩写题,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只有联系上下文,才可以作出判断,所谓“ 儿时生活的情景” 是指,儿时和父亲到山上采蘑菇的情形或者做蘑菇汤、品蘑菇汤的情景。而不是其它。
评分要点
围绕采蘑菇(做蘑菇汤)展开4 分 描写2 分 语言2 分。
扩写的建议:
首先要有语(情)境 意识,对原文(上下文)进行认真的解读。这是扩写的基础。其次,根据原文展开合理 的联想和想象,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而不杂、扩而不繁。这是扩写的关键。
最后,语言的表述要简洁、通畅,讲究一定的文采。4、缩写
缩写,就是就是对原文(或句、段)进行压缩,从而提取最重要信息的写作形式。题型有:限字数压缩主要内容(小说的故事梗概、作品的内容简介、电影电视的剧情介绍等),或拟文章标题,或拟一句话新闻等。考题举隅:
2009 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6 题:请将上文缩写成“ 思贤的故事”。《在可可西里回头》)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限字数压缩主要内容的缩写题。做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概括能力:抓记叙文的主要要素:何人、何事(何因、如何做、结果),另外,不忽略何时、何地。如:文章的主要人物:思贤 文章的主要事件:
a、起因:爱好摄影 无心读书 离家出走 b、经过:保护藏羚羊 丧崽母羊 悲伤 绝望 c、结果:顿悟母爱 理解亲情 决定回家 文章的主旨:思贤顿悟了母爱,理解了亲情 答题实例:
高中生思贤因爱好摄影无心读书,与父母闹翻离家出走,到可可西里从事保护藏羚羊的工作。在丧崽母羊的悲伤哀号中,顿悟了母爱,懂得了亲情,决定回家。缩写的建议: 缩写时必须注意三点:
首先,忠于原文。把握原文的主旨和基本内容,如记叙文的主要事情、人物的基本性格、小说的基本情节、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等。其次,保“主”删“枝”。
最后,语言简明。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必要的概括和归纳,表达清楚原文内容和主旨。缩写练习:
例一:将下文中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16 个字)
我国冶金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经贸委关于控制钢铁生产总量的指示精神,今年一季度,国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增长幅度开始逐月回落,累计产钢2461.6万吨,增长势头明显趋缓。其中一月份钢产量增长速度比去年12月份降低2个百分点,2月份比1月份降低了3个百分点,3月份比2月份降低4.9个百分点。我国控制钢铁生产总量初见成效。缩写练习:
例二:根据下文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不超过16个字)
6月2日,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的中国跨栏名将刘翔在这里“一跨冲天”。在锐步田径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他以12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并创造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赛后,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对记者说,中国田径正在爬坡,刘翔的好成绩将带动中国田径继续前行。(2007.6.4《湖南日报》)刘翔创今年世界跨栏最好成绩。5、续写
续写,是按照要求在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继续补充写作。续写有的要求续上事情的过程和文章的结尾,有的仅要求续上文章的结尾。考题举隅:
(1)2004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2题:第10段画线句“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声音颤抖着对大刘叮嘱了什么”。根据文意,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最完美的礼物》)(2)2003年上海中考语文卷第23题:第17段写道:“他百感交集。”如果你是一个戏剧或电影的编导,请为他设计一段独白。[【独白: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成全一颗树》)
思路解析:
以上两题都属“续写类”,均要求考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联系前文的内容来感受作品中人物彼时彼刻的心情。
这两题也有不同之处:2003年题目要求的“独白”必须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而2004年题目要求“写出教授叮嘱的内容”,既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当然,如果题目要求改为“写出教授说了什么”,则必须用第一人称(教授的口吻)来叙述了。答题实例:
实例一:大刘,水已经喝完了,水囊里装的是沙子,谁要喝水都不许,但千万不要说出真相,那是大家的生命之“水”,一定要坚持„„
实例二:妈,曾经的我就像小树一样又瘦又小,但是现在它一样可以成为参天大树。妈妈就是您给了我这样的一次机会。现在我长大了,我一定会报答您的,像大树一样为您遮风挡雨。续写的建议:
续写,读懂前文是关键。只有读懂材料,结合文意作答,才能做到前后照应,从而确保所写的内容符合题目的要求。
写出波澜是重点。必须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规定的情境出发,补充与原文相符合的情节。既要紧扣原文,衔接自然,又要力求有新意。择高处立 就平地坐 向宽处行
第五篇:备考中考语文之作文素材——王昭君
王昭君
大漠的沙石曾聆听过她对国家不舍的琴音,塞北的寒风曾见证过他对民族和谐的期盼。她仅仅是一个女子,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在国家危难之际甘愿牺牲自己,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女性最伟大的光芒,这光芒,让所有的男儿汗颜。她的美丽,让所有人赞美,永不凋零。她就是王昭君。
她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他菊花般傲世的风骨,他柳絮般飘飞的沉思,她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这广漠中消隐。她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她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他的清高,拒绝着蝇营狗苟的生活,怎能不心力交瘁?
为了汉室,她走出少女的香闺,融入茫茫的沙漠;她走出少女的憧憬,走进贫穷的生活;她脱去少女的幼稚,化成一堵坚实的墙;她洗去少女的纯真,化成一根顽强的纽带。
她的美,是上天鬼斧神工的艺术,他用艺术遮住冷冷刀锋,他用艺术将两个民族联系在一起,他用艺术将大汉的文明在这广漠中传播。
“没有人看到过你绝美的姿容,却没有人怀疑过你的美丽,„„
你是汉室的一杆长矛或一把弯刀,抵御异族男儿的野心,避免生灵涂炭的破裂„„”
一曲《出塞曲》,催人愁肠。那是人们对她的赞美,对她的怀念。她的名字记载入史册,也记载下人们对她永恒的记忆。
王昭君,永不凋零的美丽。
给王昭君的一封信
——历史的美丽沉淀
两千年后人这厢有礼了!愿海涵小女赋予你的这不知是否恰当的称呼。回眸骛昔,记得那是雅风、飘花、柔雪、娇月的年代,巍巍青山畔,悠悠绿水旁,十月怀胎,你在荆楚锦绣河山中款款落芙,如花般欣然绽放;后来,光阴的车轮演化为骤风、悲花、狂雪和残月,烈烈血阳下,弯弯古道上,十年动荡,你在塞北荒芜风沙处缓缓驻足,若历史悄然沉淀,“沉”住了摇摇欲坠的汉王朝,“沉”住了兵戎相见和国破家亡,也“沉”住了大漠天空幽怨的苦行者--雁。
未央宫的歌舞升平,掖庭宫的轻丝浮竹,污染不了你怀中的一朵奇葩--琵琶。奢侈、浮华和喧嚣充盈着那个你本不应涉入的汉宫。为你惋惜、为你遗憾,豆蔻年华芳菲初,流眸瞻花亦放逐。这个大囚笼不该禁锢住你向往幸福和梦想的心,这堵用人民血汗凝结成的厚墙不该阻拦住你追求自由和平等的脚步,罪恶的封建观念不该强迫你食尽人间烟火,不该将一枝出自清水的莲花葬入淤泥。不,不是葬!我知道你一定会纠正我的,丝丝长相思,缕缕梦故愁,全化作出尘空灵的白蝴蝶,在你的青葱十指边翩翩起舞,朵朵精致玄妙的音符,载着你的寄托,早已飞向远方。这怎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宫殿能束缚的了的!思乡之情越积越重,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我知道你是已暗下决心,一定要离开这里!或许就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你一生的命运,也让你成了后人不可抹灭的记忆。于是,在庸脂俗粉光影交错的尘世,你沉默了,冗杂化作岑寂,沉淀住了你的忧伤、你的无奈、你的希冀。千年之后,我也被这美丽的沉淀扣动心弦。
无边无际的黑暗终于败给了黎明,昭君你不再沉默,在众人皆醉子独醒的时候,无言的背起了和平安定的重担,也把百姓深深的祈盼刻进玉骨,铭入冰心,无怨无悔。当你矗立在雁门关外时,三千素雅的青丝伴着一袭简美的红斗蓬似虬龙飘飞。不是云鬓,却赛满额宝钗玉簪;不是霓裳,尤胜浑身绫罗锦缎。此行何去?大漠孤烟袅娜处。你终于远离了尘嚣,踏上了这片神奇而圣洁的土地。于是,塞外风景异了,行行雁儿落了,铁骨铮铮的呼韩邪单于败倒在你的石榴裙下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也在瞬间融化,你成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和平天使,给大地送去了希望,使黎明百姓银铃般的笑声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也在中国汗青上照下了你一个纤纤弱女的铁血丹心!
你绵延婉转的琵琶声似乎还在狼烟不起的长城内外回荡,可我却只能在这里倾吐出对你无尽的钦佩和留恋,回首故人千年,西北望,却只寻得古尘青冢。愿为昭君化多情秋雁,今朝长醉金沙。祝:嫱冢年年草青青,和平天使请安息!
你的美丽,让我记住了你
一身红裳鲜艳,挡不住你绝美容颜。倾城的绝世美艳,不知迷倒了多少人。是你的美丽,让我记住了你。窗外寒星冷月隔薄雾,长夜对残烛。镜中愁容满面发未梳,素颜眉头蹙。我只是一介女子,也可以为国家贡献么?烛光摇曳下,你深思。被选秀入宫,看似是你的荣幸,却不幸遭人妒忌。绝世的美貌被藏入深宫之中,只得每日孤独。青春的美貌可以等待一年,两年,那十年,二十年呢?你可以在这高墙中忍受一生清冷么?微弱的灯光,你愁容满面,却也挡不住你绝美之色。
你在想,远去他乡,是我的抉择?泪水溢满眼眶。我的命运为何如此悲惨,真要在人际罕见,孤独的荒漠中度过此生?烛光波动,照出你心中阵阵涟漪。
时间流逝,时间幽静的,仿佛可以听到你心中的波澜。出赛吧!为了国家„„自己在外未必不幸福,却可以换来国家的昌盛。你笑了,笑面如花,唯美动人,窗外,已亮起了点点曙光。
隔日,你身披一袭水绿的薄纱长裙,身无半点胭脂粉黛。缓缓的走在管道上,一身素装,更始你美丽动人。生于乱世,天下犹如一场胜负难分的棋局,而拥有绝世美貌的你,被当做棋子,似乎也是宿命。你不后悔,出赛,是你的抉择,为了国家,你义无反顾。谁说自古红颜多祸水?你笑了,笑面如花。你的美丽,印在我的心中。
午时,皇帝召见你,见到有如此绝世美貌的你,心中不禁惋惜。你不后悔,为了国家。此时,比绝色更美的,是你心中的抉择,是你舍小家顾大家奉献。
暮色茫茫,再美的暮色也抵不住你倾城绝艳。几只孤雁见到了你,失魂忘记飞行而下落,塞北的风景,唯你最美。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你乃落雁——王昭君。悠悠岁月几番寒暑此去经年末路,无悔,不悔。是你的美丽,让我记住了你„„
昭君的选择
(02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 选择)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缓辗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这一夜,昭君无眠。
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两国永久的安宁。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和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待嫁的少女举目无亲,戍边的将士浴血奋战,无辜的父兄沙场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脑海里,频频跳动„„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一遍遍地述说着皇帝的封赏、嫁妆的豪华、国家的边患、战事的紧张。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颤。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
可是,诗人们都错了。“分明怨恨曲中论”,“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诗人怜惜只身出塞的少女,却错解了昭君当年心灵的选择。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