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
关于成立黄花塘镇中心小学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小:
为确保我镇小学各学校平安创建工作有效开展,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经研究,决定成立黄花塘镇中心小学“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
组 长:刘新章
副组长:王招明
成 员:林长高 刘义军李国富 王晓玲
于广鹏陆大贵张成香 张立佩
李义梅邬传银姚传文黄东
任克凡陈学俊郭友和浦超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王招明
副主任:李国富
成员:姚传文 任克凡陈学俊浦超姜丽秀
2011.1
第二篇:“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范文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事业单位“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消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淮安市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称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
“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1”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以下称监控法);“3”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以下称三项机制)。
监控法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的方法,三项机制是监控法有效实施运行的保障。
第四条
单位应当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障生产安全。
第五条
单位应当建立“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
单位应当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安全机构。
第二章
监控法内容
第八条
监控法是单位构建“群防、群治、群控”的安全生产网络,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监控,防范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发生的工作方法。
第九条
单位应在下列场所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并设置标牌。
(一)有爆炸、易燃、易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
(二)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
(三)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
(四)有人员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
(五)有机具、物件挂、绞、碾、碰、挤、压、切、撞、割刺危险的场所;
(六)有灼烫、透水、淹溺、坍塌等危险的场所;
(七)有落物、崩块伤人危险的场所;
(八)粉尘超标和环境污染的场所;
(九)存在噪音、低温、高温、振动、辐射、生物毒性危害危险的场所;
(十)因雨、雪、风等自然因素和其他容易致人伤害、发
生事故频率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场所。
第十条
单位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控等级。
(一)A级(红色监控区域):易发生群死群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可能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重大影响。
(二)B级(橙色监控区域):易发生多人伤害,财产损失较大,或可能发生较大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较大影响。
(三)C级(黄色监控区域):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伤害程度较轻,财产损失较小,或可能发生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一般影响。
第十一条
单位应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排查评估、分级建档监控。
(一)单位应层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依靠职工群众,组织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分析排查。
(二)单位应组织有分管领导、安全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排查的问题进行评估,确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并根据上述监控等级划分依据,确认其监控等级。任何级别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均应先行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根据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控级别,分级登记建档。
(四)凡通过评估,列入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的监控点统一设置分色标志牌,标明监控点名称、危险等级、易发生事故的种类、预防措施、控制要求、紧急处理预案、责任人、检查周期等,组织职工群众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章 三项机制内容
第十二条
三项机制是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重点是:
(一)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实时监控制度。对已经被监控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按照监控内容要求进行监控,因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危险程度升高或通过采取技术、工艺等措施整改后,其危险性消除、降低,应及时进行评估,更新监控内容或进行动态清零;
因单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新产生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进行排查评估,确认监控等级;
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移动危险源点,要采取跟踪监控,使监控点处于可控状态。
(二)建立事故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职业危害,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现场演练,熟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内容和方法。
(三)建立职工教育更新制度。单位应对职工加强监控点管理、日常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教育,并对录用新人员,贯彻新法规,调换新工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情况及时进行职工安全知识更新教育。
(四)建立奖励制度。对职工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单位应当给予一定奖励。
第十四条
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重点是:
(一)建立全员排查制度。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发动职工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排查,凡是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进行整改。凡因工艺、技术等原因难以整改的,实行评估确认,分级分色预警控制。
(二)建立持续改进制度。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经常检查,形成排查、评估、确认、挂牌、检查、整改、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螺旋式循环。
(三)建立创新提升制度。积极吸收安全生产新理念、新规范、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管理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监控工作方法,提升监控法的应用实效。
第十五条
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一)职工评价。单位应组织职工对生产作业现场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现场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采取“职工每日评价,班组每周评价,分厂(车间)每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岗位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二)技术评价。单位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或聘请中介机构、安全专家进行评价。
(三)监管评价。各级安监、工会、卫生等部门对本地区单位安全生产的运行状况、“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开展情况、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
第四章
作业场所要求
第十六条
单位作业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重点监控岗位有监控牌(卡);
(二)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齐全醒目;
(三)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正确;
(四)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配置齐全完好;
(五)岗位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齐全;
(六)岗位安全台帐记录完整。
第十七条
单位作业场所应设置“三图五卡”。
三图是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流程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组织网络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示意图,并公布在醒目处。
五卡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评价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处理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职工权利义务告知卡。
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
单位职工安全生产保障权利。
(一)职工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二)有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有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四)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五)有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权利。
(六)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等。
(七)有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
第十九条
单位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承担下列义务:
(一)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三)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及时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报告。
(四)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十条
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职业危害检测设备,明确专人定期对存在噪音、有毒有害、粉尘超标和环境污染等场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告知所在岗位职工。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按规定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登记造册。第六章
工作要求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制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办法》和有关工作制度。
职工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监控要求,每班必须对本岗位进行安全检查评价,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应采取必要措施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好记录。
单位分厂(车间)应明确专人每日对本分厂(车间)的安全生产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单位安技部门应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每日对本厂(公司)内的生产岗位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单位工会应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做好“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工作。
单位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工作。
单位主要负责人为“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四条
各地、各部门应制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制度,对所属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市总工会适时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落实情况进行指导。
第七章
奖惩
第二十五条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行不力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严肃处理。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由淮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市总工会负责解释。各县(区)、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实施办法。交通运输、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分别由市交通局、建设局、公安局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贯彻实施。
第三篇:安全生产动态监控体系
永春县荷殊煤矿有限责任矿井荷殊煤矿荷殊650井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各部门、各班组:
我矿井的安全生产的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已建成并正常使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望各部门、各班组严格按体系要求,明确本部门职责,落实有关措施,不断完善预警预报体系,确保安全生产。
一、矿井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一)矿井预警预报领导小组 组长:林大明
副组长:林文德
林友民
成员:林志升
林华斌
林文塔
周延锋
周良杰
(二)主要职责
1、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动态监控预警预报工作,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事故发生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各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救援经验教训。
3、确定动态监控预警预报。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二、监控方式、方法:
1、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矿井每月、部门每周、班组每天对危险源进行分组检查。安全监督人员每天对各危险源进行检查。安监科对设备运行情况、消防设备、信号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2、24小时开启矿井监控系统。
3、安全附件和救生设备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检定。
4、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器、探火报警器进行监控,并定期校正。
5、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6、做好交接班记录。
7、各部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识别,对识别出来重大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对重大隐患进行重点监控和限期治理。
(四)预警条件、方式
1、危险品事故:出现某种危险品泄漏、着火、爆炸的事故即启动预案。
2、设备事故:出现设备泄漏、爆炸即启动预案。
3、防讯:出现较大雨水时即启动。
4、自然灾害:发生台风、地震、雷击时即启动。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上述可能信息事故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应急指挥部认为事故效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分管部门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应对预警行动。(五)信息发布程序
1、危险品设备事故:
最初发现者上报班组长、调度科长、矿井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
2、防汛、自然灾害时,安监科、综合部等职能部门发现相应情况时,报告矿井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发布。
(六)信息报告与处置
1、信息报告和通知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24小时应急值守(安监科)
电话:23958650 事故信息按接收和处置办法:事故发生后最早发生事故的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值班室报警,接警人员了解事故情况和现场人员情况,如事态严重的应立即通知事故现场人员佩戴相应防护用品撤离事故现场,向地面转移。
然后调度人员必须立即向安监科长报告,安监科长应根据情况逐级上报或直接向矿长报告情况,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人员可以直接向县安全监督管理局和市安全监督管理局等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
未遂事故报告:未遂事故发生后,所在部门应立即将未遂事故发生后的经过报安监科,由安监科报告矿井后,对相关责任人和部门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2、信息上报
矿长按接到发生重伤、伤亡事故、重大伤亡等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单经过、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向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
三、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
(一)监控系统具体要求
1、监控中心位置、数量
监控中心设在综合部。
2、监控中心应具有监视和控制等功能。
3、必须保证所有画面清晰度和适时传送,能全面监视和记录所有图像个
4、系统具有先进性和高度稳定性。
(二)监控系统基本组成: 矿井监控设备:
1、监控主计算机及应用软件、通信接口。
2、打印机。
3、UPS不间断电源。
4、信号避雷器。
5、共装备KJ101N-F1分站二台,分别安装在+695风井井1台、+695-47#S掘进局扇处1台。
6、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配备开停传感器4台。
7、矿井总回风巷道中的风门配备风门开关传感器1套。
8、总回风巷配备风速传感器共1台。
9、矿井总回风巷及+695-41#S回采工作面等作业点回风流中装备甲烷传感器共2台、一氧化碳传感器共2台。
10、+695-41#S回采工作面作业点配备断电器1台。
11、在矿监控室、+650主井口、+695回风井等处安装视频监控探头。
二〇一二年三月九日
第四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安全专检员:
小学
2012.09
第五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小学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岗位职责
为认真做好***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全校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大局,现成立光明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工作分工:
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各班班主任
二、安全工作目标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切实把各类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4.持之以恒做好学校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5.严格行政值、教师值周制度、值周人员安全负责制,学生放学时坚持值日护路制度,值日教师和管理员要护送学生出校门。以上人员为当天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
三、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分工
组长:**,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副组长:***,学校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
作。
1.组织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和指示精神。
2.制定和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安全预案。
3.对学校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
4.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有关协调、联系等。
成员: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教学安全管理。
1、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稳定,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安排班级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
3、配合各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4、将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类教学之中。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1.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考核目标。
2.指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落实师生安全教育工作。
3.落实校园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
4.落实师生员工的安全演练和消防等技能培训。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学校校舍、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与维护,负责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的使用与维护。
1.参加上级各种安全保卫工作会议。
2.负责学校门卫的日常管理,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
3.对校舍和所有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等,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4.落实防火、防盗、防电、防人身伤害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和指引。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负责东校安全管理。
***,协助德育处抓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尤其是落实好学生集体活动的安全措施。
各班主任,落实本年级或本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
上述安全工作,不因责任人的更换而改变。责任人更换的,接任者继续履行。并实行重特大事故报告制度及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小学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