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方案)
通安委„2010‟3号
关于印发《南通市“1+3”安全监控
工作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现将《南通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南通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方案》
二○一○年三月二日
主题词:安全监控 方案 通知 抄 送:省安委办、市政府
南通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3月2日印发 共印50份 南通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改善生产作业条件,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职工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根据省安委会《关于推行淮安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苏安„2010‟1号)要求,结合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决定在全市企业中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工会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合法权益为宗旨,以强化广大职工对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群众监督为主线,以健全完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为载体,积极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网络,推动企业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机制,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平稳发展,为建设“平安南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组织领导,成立市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徐 辉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宗剑锋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倪建明 南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蒋志群 南通市卫生局局长
钱祥圣 南通市总工会副主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
三、基本目标
力争2010年底前规模以上企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覆盖率达80%以上,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推广“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覆盖率每年递增30%,3年内实现全覆盖。
四、主要内容
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1”是指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3”是指建立三项机制:即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三种机制,为“监控法”有效实施、可靠运转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证。
1、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重点建立五项制度:一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实时监控制度。以企业为单位,组织职工群众和有关专家,对本企业所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风险源(点)进行全面排查、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和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程度,划分为A级(厂级)、B级(车间级)、C(班组级)三个等级,并设置红色、橙色、黄色监控牌,实施分级监控。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移动危险源点,要采取跟踪监控,使监控点处于可控状态;二是建立监控网络制度。建立企业、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监控网络,3 对事故和职业危害风险源(点)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节点、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和动态监控,不留死角和盲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源(点)实行升级或降级、追加或清零等跟踪处理,确保各类风险源(点)处于在控、可控状态;三是建立事故预警制度。根据风险源(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职业危害,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现场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立职工教育更新制度。企业应对职工加强监控点管理、日常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教育,并对录用新人员,贯彻新法规,调换新工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情况及时进行职工安全知识更新教育;五是建立奖励制度。对职工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企业应当给予一定奖励。
2、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重点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建立全员排查制度。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发动职工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排查,凡是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进行整改。凡因工艺、技术等原因难以整改的,实行评估确认,分级分色预警控制;二是建立持续改进制度。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经常检查,形成排查、评估、确认、挂牌、检查、整改、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螺旋式循环;三是建立创新提升制度。积极吸收安全生产新理念、新规范、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管理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监控工作方法,提升监控法的应用实效。
3、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评价机制。重点实行三个评价:一是职工评价。企业组织职工对生产作业现场设备、环 4 境、人的行为和现场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采取“职工每天评价,班组每周评价,分厂(车间)每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岗位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单位评价。企业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或聘请中介机构、安全专家进行评价;三是监管评价。各级安监、工会、卫生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定期不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情况、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通过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系统评价活动,促进企业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监控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
五、实施步骤
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分四个阶段实施。
1、宣传部署阶段(2月-3月):各地要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全面部署“1+3”安全监控工作。要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1+3”安全监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地于3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报送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
2、先行试点阶段(4月-6月):4月份,各地根据行业特点,挑选安全生产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督促试点企业完成对风险源(点)的辨识、评估,风险源(点)控制档案的建立和挂牌管理,并实行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5月份,各地督促试点企业完成职工培训,实行持证上岗;6月份,各地督促试点企业完成现场规范管理,实行“三图五牌”(即: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流程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 5 害监控组织网络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示意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评价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处理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职工权利义务告知牌),完善警示标识,有条件的企业办好安全文化专栏(专区、长廊)。
3、全面实施阶段(7月-10月):各地根据试点情况,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
4、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各地于12月15日前将推进“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完成情况报送市“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各地“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开展情况进行专门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各地当年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之中,并予以通报。
六、有关要求
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务必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要把“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情况纳入安全监管内容,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要成立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狠抓任务、责任、措施和政策落实,确保8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年底前普遍建立起“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2、密切配合,联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涉及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此项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作为衡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标准,搞好督促检查,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负有安全监管和职业危害防治责任的行业主管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出发,加强指导,促进“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在本行业(领域)的学习推广。各级工会要立足于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权益,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职工积极投身“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成为“事故隐患群防群控、生产安全共建共享”的主力军。
3、强化统筹,规范运作。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与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一是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结合。督促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与企业安全评估及分类监管、安全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相结合。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规范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三是与开展“星级安全班组”创建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明确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开展班组间的安全生产争先创优,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四是与强化政府监管相结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式,严格安全执法,着力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进一步把企业生产引向安全发展的轨道。
4、注重实效,强化考核。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纳入各级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之中,建立学习培训、隐患排查评估、监控挂牌、监控检查、考核评比、监控奖惩等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有序推进。
第二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院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中职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院实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国内其他职业院校的经验,结合我院办学实际,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协调各种保障要素,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全方位、全程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指标体系确定必须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奖惩结合的原则,克服随意性,力求该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织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在主管教学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实行学院、教学单位二级管理。教务处和教研与科研部代表学院行使教学管理的职能,负责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重点实施教学质量的宏观评价、监督和检查工作。各教学单位负责具体实施,并定期反馈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负责下的教学管理制度,主管教学领导和教务管理员全面管理教学工作。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内容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结果监控。
(一)教学目标监控
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的需求往往是动态的,因而如何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目标监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结果,来规划与调整教学单位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正确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并监督实施情况。
各教学单位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制订与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进度计划,并报教务科审批。
时间:开学前一周。
(二)教学过程监控
1、教学检查
每学期组织四次教学质量全面检查,实行两级检查制度:由教务处、教研与科研部组织实施学院教学检查,由教学单位(系部)负责组织实施教学单位教学检查。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1)开学后一个月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馈、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抽查。
2)期中考试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馈、期中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3)期中考试一个月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
馈、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抽查。
4)期末考试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馈、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2、听课
由教务处、教研与科研部制定听课制度并监督执行,各教学单位、各部门应按规定组织听课,并将听课情况整理备案。
3、学生意见反馈
各教学单位应主动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教师。教务处与教研科研部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4、使用校园网络监控系统实施全方位监控,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5、随机检查:检查内容:上课效果、上课纪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抽查等。教务科、教研与科研部每周随机检查不少于3次。各教学单位每天都要进行检查。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三)教学结果监控
1、教学单位按照学院的有关考试规定对考试进行组织管理。严格考场纪律、发现违纪及时处理。
2、学生考证内容及结果,留教学单位存档。
3、完成学生的跟岗实习、实训总结,留教学单位存档。
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科、教研与科研部负责解释。
2014/2/15 教务科
第三篇:“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
关于成立黄花塘镇中心小学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小:
为确保我镇小学各学校平安创建工作有效开展,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经研究,决定成立黄花塘镇中心小学“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
组 长:刘新章
副组长:王招明
成 员:林长高 刘义军李国富 王晓玲
于广鹏陆大贵张成香 张立佩
李义梅邬传银姚传文黄东
任克凡陈学俊郭友和浦超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王招明
副主任:李国富
成员:姚传文 任克凡陈学俊浦超姜丽秀
2011.1
第四篇:“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范文
“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事业单位“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消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淮安市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称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
“1+3” 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1”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以下称监控法);“3”是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系统评价机制(以下称三项机制)。
监控法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事故隐患、职业危害的方法,三项机制是监控法有效实施运行的保障。
第四条
单位应当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保障生产安全。
第五条
单位应当建立“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
单位应当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第七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和安全机构。
第二章
监控法内容
第八条
监控法是单位构建“群防、群治、群控”的安全生产网络,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有效监控,防范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发生的工作方法。
第九条
单位应在下列场所确定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并设置标牌。
(一)有爆炸、易燃、易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
(二)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
(三)有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
(四)有人员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
(五)有机具、物件挂、绞、碾、碰、挤、压、切、撞、割刺危险的场所;
(六)有灼烫、透水、淹溺、坍塌等危险的场所;
(七)有落物、崩块伤人危险的场所;
(八)粉尘超标和环境污染的场所;
(九)存在噪音、低温、高温、振动、辐射、生物毒性危害危险的场所;
(十)因雨、雪、风等自然因素和其他容易致人伤害、发
生事故频率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场所。
第十条
单位应按下列标准划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控等级。
(一)A级(红色监控区域):易发生群死群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可能发生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重大影响。
(二)B级(橙色监控区域):易发生多人伤害,财产损失较大,或可能发生较大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较大影响。
(三)C级(黄色监控区域):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伤害程度较轻,财产损失较小,或可能发生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对单位造成一般影响。
第十一条
单位应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排查评估、分级建档监控。
(一)单位应层层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依靠职工群众,组织人员,深入生产现场,分析排查。
(二)单位应组织有分管领导、安全技术人员和职工参加的评估小组,对排查的问题进行评估,确认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并根据上述监控等级划分依据,确认其监控等级。任何级别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均应先行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三)根据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监控级别,分级登记建档。
(四)凡通过评估,列入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的监控点统一设置分色标志牌,标明监控点名称、危险等级、易发生事故的种类、预防措施、控制要求、紧急处理预案、责任人、检查周期等,组织职工群众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章 三项机制内容
第十二条
三项机制是单位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第十三条
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重点是:
(一)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实时监控制度。对已经被监控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按照监控内容要求进行监控,因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危险程度升高或通过采取技术、工艺等措施整改后,其危险性消除、降低,应及时进行评估,更新监控内容或进行动态清零;
因单位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新产生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进行排查评估,确认监控等级;
对生产作业过程中移动危险源点,要采取跟踪监控,使监控点处于可控状态。
(二)建立事故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职业危害,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职工现场演练,熟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内容和方法。
(三)建立职工教育更新制度。单位应对职工加强监控点管理、日常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教育,并对录用新人员,贯彻新法规,调换新工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情况及时进行职工安全知识更新教育。
(四)建立奖励制度。对职工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单位应当给予一定奖励。
第十四条
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重点是:
(一)建立全员排查制度。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发动职工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排查,凡是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及时进行整改。凡因工艺、技术等原因难以整改的,实行评估确认,分级分色预警控制。
(二)建立持续改进制度。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经常检查,形成排查、评估、确认、挂牌、检查、整改、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螺旋式循环。
(三)建立创新提升制度。积极吸收安全生产新理念、新规范、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管理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监控工作方法,提升监控法的应用实效。
第十五条
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一)职工评价。单位应组织职工对生产作业现场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现场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采取“职工每日评价,班组每周评价,分厂(车间)每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岗位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二)技术评价。单位应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或聘请中介机构、安全专家进行评价。
(三)监管评价。各级安监、工会、卫生等部门对本地区单位安全生产的运行状况、“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开展情况、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
第四章
作业场所要求
第十六条
单位作业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重点监控岗位有监控牌(卡);
(二)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齐全醒目;
(三)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正确;
(四)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装置和消防、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配置齐全完好;
(五)岗位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齐全;
(六)岗位安全台帐记录完整。
第十七条
单位作业场所应设置“三图五卡”。
三图是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流程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组织网络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示意图,并公布在醒目处。
五卡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评价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处理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职工权利义务告知卡。
第五章
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
单位职工安全生产保障权利。
(一)职工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二)有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三)有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
(四)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五)有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权利。
(六)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等。
(七)有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
第十九条
单位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承担下列义务:
(一)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三)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及时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报告。
(四)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十条
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职业危害检测设备,明确专人定期对存在噪音、有毒有害、粉尘超标和环境污染等场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告知所在岗位职工。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按规定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登记造册。第六章
工作要求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制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办法》和有关工作制度。
职工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监控要求,每班必须对本岗位进行安全检查评价,做好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应采取必要措施并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好记录。
单位分厂(车间)应明确专人每日对本分厂(车间)的安全生产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单位安技部门应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纳入日常工作范围,每日对本厂(公司)内的生产岗位进行巡查,做好记录。
单位工会应积极配合行政部门做好“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工作。
单位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工作。
单位主要负责人为“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施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四条
各地、各部门应制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制度,对所属单位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市总工会适时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落实情况进行指导。
第七章
奖惩
第二十五条
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应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推行不力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严肃处理。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范由淮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和市总工会负责解释。各县(区)、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实施办法。交通运输、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分别由市交通局、建设局、公安局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贯彻实施。
第五篇:企业安全监控工作活动实施方案
企业安全监控工作活动实施方案
企业安全监控工作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市政府决定,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全国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和我省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要求,广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大力推进“1+3”安全监控工作
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
本实施方案所提出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指一个方法和三种机制的集成。一个方法,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对生产场所、作业岗位的危险源、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自下而上的排查、辨识、评价分级、建档立卡,建立监督控制体系,强化群众性劳动保护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三种机制,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
二、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深入学习贯彻《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同时,将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汇编成册,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以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为重点,广泛开展专门教育培训,引导、督促企业自觉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年内全市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门培训率达到95%以上,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公开承诺率达到95%以上,其中市直管企业达到100%。
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作为衡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引导企业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全员发动、群专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组织企业对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事故隐患排查覆盖率达到100%,整改率达到95%以上。至2010年底,规模以上企业以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为重点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
他重点行业企业及中小企业“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覆盖率达30%到以上,力争达到50%。
改进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以工业企业abc分类监管为抓手,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步伐,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全年工业企业a类企业总数比上年增长20%以上。在规模以上企业探索专职安全干部任职资格制度,在重点行业企业推行班组安全生产督导岗制度。深入开展“诚信企业”、“平安企业”创建活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
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安监总局《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摸清底数,规范管理。特别是引导相关企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完善管理制度,依法如实申报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评估率均达到80%以上。
三、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分管秘书长、市安监局局长为副组长,市安监、公安、建设、交通运输、卫生、质监、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具体负责“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活动的重要性,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活动计划,召开工作会议,集中进行宣传教育和专门培训。要通过举办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认真组织学习掌握国家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使广大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明确开展这一活动的目 的意义、工作步骤、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等形式,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自觉依法做好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各项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整改阶段。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制度完善。组织企业对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相关标准,以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隐患整治。按“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要求,坚持群策群力,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从业人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断完善“检查、整改、复查、销号”的安全隐患排查闭环监管机制。对查出的问题、隐患按照“边排查、边整改”的原则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制订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资金,限期整改,确保生产
作业场所及各类设备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三是职业危害监控。依法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加强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基础知识的培训,督促企业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检测和评价,加强日常管理,构建职业危害防治的长效机制。四是重大危险源监管。进一步明确各生产经营单位为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的主体。有重大危险源的单位都必须依法做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建档、资金投入、安全规章制度制定、应急技术培训、警示标志设置、安全检查、监控、设备设施安全检测检验、事故隐患的整改、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等工作,确保重大危险源始终处在可控可监视的范围内。那一世范文网
第三阶段:评比验收阶段。11月25日前,各市、区要对本行政区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活动情况进行检查检收,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市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领导小组将结合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对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今年全国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我市积极响应,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认真总结开展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年”活动经验,结合工作部署及本地区、本领域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广泛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活动,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督支持的格局,促进活动扎实开展。
典型引路,强化指导。各级要通过
上门服务、现场指导、定期检查等手段,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特别要及时总结经验,树立一批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示范企业,通过召开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抓典型,树导向,扩大示范企业的辐射作用,不断推广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做法,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综合治理,力求实效。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把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活动与全面推进工业企业abc分类监察制度相结合,与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相互协调,严格标准,扎实推进,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既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年”活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意
义和作用,又要充分运用企业内部的黑板报、专栏、动员会、班前班后会等各种形式,引导广大从业人员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为安全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