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对残疾儿童的感恩教育
谈谈对残疾儿童的感恩教育
摘 要: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感恩教育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在学校里,我们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因为父母没有因为他们残疾而遗弃、歧视他们,而是更多的关爱着他们;感恩老师,因为我们顶住社会各种压力,呕心沥血的教导着他们;感恩朋友,因为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关键词:残疾儿童;感恩教育;特教事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08-01
近年来弱势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儿童也不例外。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帮助、支持残疾儿童,促进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残疾孩子的感恩之心太缺少了。他们中较多的不懂得感恩。这是由于生理上的障碍,这些学生长期生活在一种被同情、被怜悯、被宽容、被溺爱的环境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知“我该怎样”,不知道“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面对家庭、学校、社会的关怀,麻木了、熟视无睹了,根本体会不出“爱”和“恩”。即使有一少部分学生懂得感恩,他们也不会表达,不会体现在行动上。接受社会捐助时,领导走访看望时,毕业后老师去回访时,他们大多表情冷漠,无太多的热情。尽管他们可能心存感激,但这种表现,常常使人感到心寒。
因此,对残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充满感恩心,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感恩教育是残疾孩子成长的需要
感恩从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项。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泽万里。在水中放如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学生的心中培育一颗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曾经说过:“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更要教育学生有一颗对亲人、对朋友、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残疾孩子长期生活在社会的给予中,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教育孩子说声“谢谢”,没有想过怎么回报,这无疑对残疾孩子是一个不好的影响。今后走入社会,得到的给予少了以后,他们的心里会不平衡,就容易做出一些“急功近利”不利于社会的事情。
二、开展感恩教育是特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资助促进了特教事业极快的发展,一些人也极力介绍外国特教事业的发展,渲染他们的政府足额提供特教发展的费用,甚至于是“供大于求”,他们的方法是好的,是对的。但我们应时刻清醒,我们国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特教事业又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如果我们一味理所当然地追求国家、政府的足额给予,稍一不满意就“骂街”,这是不理智的行为。我们只有接受现实,感恩于国家以前或正在给予的有限的资助,“知足常乐”,这样,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才有十足的信心去发展自己的事业。只有当外界知道我们已经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资助,并且让他们看到我们自身的努力,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继续关心和帮助我们。特教事业是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我们自身不懈的努力。
三、感恩教育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感恩教育是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在学校里,我们要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因为父母没有因为他们残疾而遗弃、歧视他们,而是更多的关爱着他们;感恩老师,因为我们顶住社会各种压力,呕心沥血的教导着他们;感恩朋友,因为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学校集体。在社会上,我们教育出的学生是一个感恩的孩子,是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孩子,那么就能改变社会上一些人对残疾孩子的看法。一个残疾孩子尚且有这么好的品质,正常人更应做出好的榜样,为社会增加和谐的音符。
四、实施感恩教育,教师要言传身教
我校聋哑学生张小玄,经省二院专家确诊,患了先天性股骨头坏死疾病,须三年时间卧床给予治疗.我带头捐款100元,为学生送去营养品,并帮助家长作好学生的思想安慰工作.在这次捐助活动,我班学生张东东拿出了身上的3元2角,他说“当我有困难时,别人帮助了我,而张小玄有了困难,我也要竭尽所能去帮助他”,这就是感恩的心灵,多么珍贵。为了更好的感染学生,我还把课堂设在学生病床上,定期到学生家中讲课,寄去学习资料,用张海迪、海伦.凯勒等英雄事迹教育和感染学生,与病魔抗争,对未来充满希望。
五、实施感恩教育,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把爱向社会传递
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我校开展了“我为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有10名聋哑学生志愿者参与了这一爱心活动。他们利用每周日下午,定期到城关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为老人收拾屋子,清洗衣服,有的为老人表演舞蹈节目,逗老人开心,有的为老人按摩揉肩,还有的为老人洗脚剪指甲,从而使这批无儿无女的老人们感受到了子女般的关怀,享受到了家庭的天伦之乐。同学们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学会了自立,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感恩,进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民族美德在他们身上得之再现,并将这一美德融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之成为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行为,自觉的去关心弱小同学,自觉的去帮助智力障碍同学,在全校掀起了爱的浪潮,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恩阳光给予我们灿烂的光辉,感恩小草赋予我们清新的空气……感恩包罗万象,感恩无处不在。
让德育渗透感恩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充满感恩之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让人间情更浓,让社会更和谐。
参考文献:
[1] 刘金珠.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2)
[2] 刘振中,罗成翼.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第二篇:谈谈感恩教育
谈谈感恩教育
所谓感恩,就是对别人、对社会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恩惠产生由衷的认可和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不会感恩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致命的性格弱点。由于不会感恩,不少孩子变得自私冷漠,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孩子不会感恩,既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又是学校教育的失败。
在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教学的感恩思想中内省地自我发展,让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感恩”到“我要感恩”,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感恩教育,效果很好。
一、教育学生感谢父母。
通过语文课、品德课、活动课、班会课等利用读文章,做辩论,做演讲,讨论会,看影片,写影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懂得: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步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影响。对孩子来说,学会感恩,就应该在自己的心中装着他人、装着社会。而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是孩子衣、食、住、行的保障者,不仅给予孩子生命,还给孩子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感恩父母,重在行动”活动:一是常说“舒心话”。要求学生经常在适时的场合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好”、“妈妈辛苦了”等,父母听了,自然舒心。二是常做“省心事”。要求学生自立自强,自己的事自己做。帮助让父母做一下家务活,减轻父母的一些辛劳。教育学生必须认真学习,好好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父母才省心、开心。四是常思“顺心法”。教育学生在和父母产生争执时,尽量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宽容父母过行为,在理解中国真诚沟通,让父母感觉顺心。这样,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与父母形成了互动,父母得到安慰,孩子找到自信,教育效果相当明显。
二、教育学生感谢学校。
对于学生来说,感恩学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在一种氛围中熏陶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学校通过开展感谢学校一系列活动,教育广大学生“感谢同学帮助,感谢老师教诲,感谢领导关怀”。学校可以重点开展感谢老师活动。一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参与者。学校可以举行“老师您辛苦了”征文、演讲、手抄报、剪报等比赛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尊重自己的老师。倡导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让教师成为学生感恩的对象。
三、教育孩子感谢社会。
开展感恩社会活动,教育学生懂得家庭幸福、学校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要感谢社会各届给予我们学生、学校发展献出的爱心、作出的贡献。学校可以利用国旗下讲话、捐助仪式、座谈会、演讲会、报告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眼前,放眼未来,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恩,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会感恩,一起接受感恩的沐浴,一起在感恩中成长。
作者:李同学 手机:*** 邮编:262606
邮箱:litongxue2010@sohu.com 单位:山东省临朐县寺头镇石佛小学
第三篇:谈谈对
谈谈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看法
“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怎么教”则是指教学方法的设置。教学是要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东西,提高学科素养,形成较强的能力。在这一点,叶圣陶先生说的对——“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首先,数学教师首先要在“教什么”上下功夫。只有重视“教什么”,才会沉入教材,钻研教材,才会“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孔子说过要“因材施教”,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有人说,数学教师不要在教学方法上过多纠缠,而要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开拓,这是很有见地的。要上好数学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真正懂得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这种教师称之为“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
当然“怎么教”也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怎么教”即选择什么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现在比较流行的恐怕是“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买账,那么教什么也是白教。教什么意味着学生可以学到些什么,怎么教意味着怎样使学生懂得更多,理解的更深。前者体现出为人师者的职责,后者反映出他教授知识的水平。我们这些小学老师,由于本身职业的性质,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更为权威和更有影响的榜样。一方面,他们会刻意学习我们身上的知识,另一方面,他们会潜意识的学习我们的生活习惯及言谈举止。常言道,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所以,我们应该以启发式的思想帮助学生学习,这些学习方法会有利于他们到中学及大学学习更高深的知识。另外,我们为人师表,更要在学习之外的生活、做事等方面,为学生们做出好的榜样,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受用无穷。
所以对于数学教师,始终要把教什么放在怎么教的前面,只有确定了教的内容,才有研究怎么教的意义.总之,“教什么”和“怎么教”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方法。二者并不矛盾,如果能够在明确了目标的前提下,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性的东西,也就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课堂.
第四篇:感恩教育(对父母)
心怀感恩之心
是年少不知父母恩,还是经历了世间的冷暖才懂得父母恩之重?2005年的一堂思品课上,我做了一份调查,引出学生感恩问题:通过调查,我发现多数学生认为长辈也像他们那样生活优越,也许比他们还更舒适,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艰辛。在这35位学生的回答中,提到经常在家帮父母做事情的只有2人,占5.7,主要都是打扫
卫生、购物等,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给父母的一种安慰”。有为父母做事的想法却没有实际行动的有17人,占48.5,这些学生大多懂得“父母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爱”,他们的烦恼是“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就是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诗词俗语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和亲情关爱。正处心智发育期的孩子面对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或生活在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甚至是长期与父母分居的留守儿童,如果从小很少受到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导之恩、感谢自然恩赐之恩的教育,难免失去对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认同。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花一样,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课,也是社会和谐的前奏。
但感恩教育是一个全新课题,在全国其他地方的实践也刚开始。“学会感恩”在本学期才写进上海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开展感恩教育的前提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其必要性。现在许多孩子对父母长辈的爱已经习惯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父母。开展感恩教育正是为让孩子们在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别人的付出,让他们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爱延续和传递,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本学期,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校德育处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我班的感恩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对父母、师长、朋友心存感恩;其次是发现身边点滴的爱,懂得爱,让每天发生的琐碎小事变得亲切而感动;最后是学会给予爱、播种爱,懂得付出是报恩,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快乐。利用每天的晨会和班会时间,宣讲身边典型的事例,同时重点利用节日为载体,推出主题感恩教育。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事例以及从网上查找一些感恩方面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结合此次活动从文学与思维校本教材种选择了背影、以小见大、悠悠寸草心和地震中的父子等几篇文章,作为文学欣赏时进行品德教育的内容。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因而,我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长、活动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根据搜寻的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创作,并进行展示。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用优雅动听的童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是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为此,请学生围绕与“感恩”主题有关的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地、真诚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孩子走出课堂,同时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在家中,如每天给父母、老师、同学一个问候,每周为父母做一件实事等。在社区里,以至上升到社会的大范围内进行感恩的自觉活动。隔一段时间,在班上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使学生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学会去关心和帮助别人。
通过一个时期的“感恩”教育,能主动为父母做事的共有27人,占了77。他们为父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不太大的事,如学做家务、陪父母聊天、重阳节给家中的老人送去慰问、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看上去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学生们确实是实实在在受到教育。
对学生进行感恩活动是一个必要而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要想让学生的认识从单纯的点滴行动上升到对社会的感恩,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不断的磨合中,争取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最大的收获。
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让学生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使这个世界充满爱,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学会施予世界一点恩赐而感受到世界将施予他们更多的恩泽。与之
相反,也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个丧失“感恩”之情的人,他的人生就会一片苍白,一个丧失“感恩”的社会,世界将变得光怪陆离,一个丧失“感恩”的民族,他们的祖国必将危在旦夕!
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感恩,学会感恩,体味到“爱”的真谛,了解身边的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学会把得到的爱分给他人、回报社会。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是年少不知父母恩,还是经历了世间的冷暖才懂得父母恩之重?2005年的一堂思品课上,我做了一份调查,引出学生感恩问题:通过调查,我发现多数学生认为长辈也像他们那样生活优越,也许比他们还更舒适,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艰辛。在这35位学生的回答中,提到经常在家帮父母做事情的只有2人,占5.7,主要都是打扫卫生、购物等,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给父母的一种安慰”。有为父母做事的想法却没有实际行动的有17人,占48.5,这些学生大多懂得“父母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爱”,他们的烦恼是“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就是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诗词俗语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和亲情关爱。正处心智发育期的孩子面对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或生活在单亲家庭、隔代家庭,甚至是长期与父母分居的留守儿童,如果从小很少受到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教导之恩、感谢自然恩赐之恩的教育,难免失去对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认同。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花一样,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课,也是社会和谐的前奏。
但感恩教育是一个全新课题,在全国其他地方的实践也刚开始。“学会感恩”在本学期才写进上海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
开展感恩教育的前提是让孩子们认识到其必要性。现在许多孩子对父母长辈的爱已经习惯接受,理所当然地享受他们的照顾和无私奉献,从来没有想到如何去回报父母。开展感恩教育正是为让孩子们在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能学会理解别人的付出,让他们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爱延续和传递,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本学期,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校德育处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我班的感恩教育首先是让学生对父母、师长、朋友心存感恩;其次是发现身边点滴的爱,懂得爱,让每天发生的琐碎小事变得亲切而感动;最后是学会给予爱、播种爱,懂得付出是报恩,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快乐。利用每天的晨会和班会时间,宣讲身边典型的事例,同时重点利用节日为载体,推出主题感恩教育。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些事例以及从网上查找一些感恩方面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结合此次活动从文学与思维校本教材种选择了背影、以小见大、悠悠寸草心和地震中的父子等几篇文章,作为文学欣赏时进行品德教育的内容。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因而,我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长、活动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根据搜寻的有关“感恩”的信息,进行艺术创作,并进行展示。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用优雅动听的童声,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以此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是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之特色。
学生的品德往往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而光说不做也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而必须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获取道德的发展。为此,请学生围绕与“感恩”主题有关的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地、真诚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孩子走出课堂,同时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在家中,如每天给父母、老师、同学一个问候,每周为父母做一件实事等。在社区里,以至上升到社会的大范围内进行感恩的自觉活动。隔一段时间,在班上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使学生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学会去关心和帮助别人。
通过一个时期的“感恩”教育,能主动为父母做事的共有27人,占了77。他们为父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不太大的事,如学做家务、陪父母聊天、重阳节给家中的老人送去慰问、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看上去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学生们确实是实实在在受到教育。
对学生进行感恩活动是一个必要而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要想让学生的认识从单纯的点滴行动上升到对社会的感恩,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不断的磨合中,争取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最大的收获。
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让学生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使这个世界充满爱,让学生学会“感恩”就是学会施予世界一点恩赐而感受到世界将施予他们更多的恩泽。与之相反,也应该让学生懂得:一个丧失“感恩”之情的人,他的人生就会一片苍白,一个丧失“感恩”的社会,世界将变得光怪陆离,一个丧失“感恩”的民族,他们的祖国必将危在旦夕!
让我们的学生知道感恩,学会感恩,体味到“爱”的真谛,了解身边的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学会把得到的爱分给他人、回报社会。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第五篇:语文教师如何对残疾儿童进行培智教育
语文教师如何对残疾儿童进行培智教育
【摘要】智力残疾学生缺乏创新必备的智力水平和钻研精神。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对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掘。能让精神不振的智力残疾生振作起来,能让过度兴奋型的智力残疾生归于平静,能让茫然无头绪的智力残疾生给以启迪,能让没信心的智力残疾生唤起自信。
【关键词】智力残疾;创新意识;培智教育
培智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改革呼唤创新。因而培养智力残疾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发掘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是培智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增强创新意识,更新观念
有人认为:创新教育是在正常学生中的英才中进行的,智力残疾学生是一个智力、能力、情感都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的群体,他们缺乏创新必备的智力水平和钻研精神。对脑力功能受损的智力残疾学生,补偿缺陷、矫正行为都来不及,还能进行什么创新教育。
创造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人人都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只不过人的创造欲、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存在个体差异。人的创造欲能够被后天教育所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够被后天教育所训练,创造力能够通过后天教育而得以发展。认识到这一点,教师不会过低地估计他们的潜能。
由此可见,更新观念至关重要。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必须向家长宣传创新教育的意义、途径,改变那种旧观念―让孩子进校识几个字,做几道题。或者纯粹让教师帮忙当保姆,减轻孩子给他们的麻烦。让其能配合学校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创新能力”,为培养和提高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综合素质打好基础。某些智力残疾儿童在某方面也有特殊的潜力和才能。甚至达到惊人的程度。他们被称作“天才的低能儿”、“白痴学者”。据国内外资料报道,有的智力残疾儿童有较强的心算能力,有的善于绘画,有的擅长唱歌、表演、指挥。英国有个叫理查德。瓦洛的智力残疾儿,医生诊断他为先天白痴,建议将他送往慈善机构以了其终生。但女教师莱布曼发现他对蜡笔画感兴趣,于是加以精心指导、帮助。当他在三十二岁时,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蜡笔画家。他的画在欧美参展百余次,售出千余幅。人们称赞他的画有“工匠之精巧,诗人之想象”。从上述事例说明,只要教师不满足以前学过的旧知识、不用旧经验对待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创新意识、更新观念。及早发现学生的潜力和某种特长,进行创新教育是有成效的。
二、发掘创新潜力,因材施教
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各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对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尤其是智力残疾学生,由于病因及发生的时间各异,所以各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就拿兴奋型和抑制型特点的学生来说,兴奋型智力残疾学生的特点是容易激动和兴奋,动作无节制。抑制型智力残疾学生是兴奋过程障碍突出,抑制过程压倒了兴奋过程,精神萎靡、消极被动,对于前者我们必须因势利导,让兴奋型智力残疾学生在动中学习教师通过多提问、多指名回答的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可让他们做找朋友、猜字游戏、到黑板上做填空练习。教到动词如“坐、立、行、走”时,让他们表演一番。对于后者,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用音乐、游戏来调节抑制型智力残疾学生的疲劳。教师与这两种类型的智力残疾学生进行双边活动时,对兴奋型智力残疾学生是抑制其冲动性,减少多余的动作,使其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而对于抑制型智力残疾学生则是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对于智力残疾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更要简短明了。每当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布置学生的作业各不相同、内容有深、浅、多、少之分,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不要轻易给他们划一个“×”号,批个低分。而是把他们找来,让他们自己找出差错。教师要耐心辅导,当他们有所理解后,可以擦去重做,使他们每项作业都能得到满意的成绩。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也是因人而来异,把考试视为学生检阅自己成绩的一个机会。对于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考试内容少而浅,语文试卷上的项目,采取读一项做一项的办法,甚至于有些题目作些适当的提示。经过学习,程度高的智力残疾生能查字典,会自学字词、会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会讲故事,还能独立写日记,程度差的也能完成一般作业。总之,使所有的智力残疾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学习了知识、巩固了知识现而学有所得。
因材施教能让精神不振的智力残疾生振作起来,能让过度兴奋型的智力残疾生归于平静,能让茫然无头绪的智力残疾生给以启迪;能让没信心的智力残疾生唤起自信。能在老师的提示下明白发生的错误;能在老师的言为心声作用下,智力残疾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处于主体地位,感受和谐的氛围发现新的惊喜,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欣欣.论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2011(2)
[2]王静.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0(6)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2013)GS[2013]GHB019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