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南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府办„2007‟121号
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江南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城区各有关部门、单位:
《江南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已经城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十月十四日
江南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2007‟57号)以及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南府办„2007‟244号)的文件要求,认真解决当前我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区人民政府决定自今年8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城区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良好的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地区,针对当前存在的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添加剂、无证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消费品、重要工业产品不按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以及制售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通过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切实加大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把我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重点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危险化学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认证产品等工业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
重点单位:是指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屠宰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
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二、组织机构
组 长:邱
健 中共江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黄玉燕 江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成 员:甘启宁 江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廖庆葵 江南区经贸局局长
陈旺生 中共江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石家振 江南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 曾广齐 江南区法制办负责人 齐贵录 江南区监察局副局长
黄子统 江南区发改局副局长、江南区粮食局局长 梁永恒 江南区经贸局副局长 陈仲秋 江南区财政局副局长 陈白熙 江南区科技局副局长 沈章平江南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程隆清 江南区农林水利局副局长 玉宝光 江南区卫生局副局长 农思林 江南区环保局副局长 李仕国 市工商局江南分局副局长 罗绍明 江南国税局副局长 何廉明 江南地税局副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区经贸局(电话4837643),办公室主任由廖庆葵兼任,副主任由梁永恒兼任,成员从各有关单位和部门抽调。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城区农林水利局牵头、城区环境保护局配合)。
1、重点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管理。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首先开展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试点工作,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引导生产者加强行业自律,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保证安全生产。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优产品认定上取得新突破。
2、强化种植过程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行为,培育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农资放心店。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律,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和监控。强化全城区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加快推行市场准入机制,生产基地、农贸批发市场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检测,防范不合格产品上市销售。实施农产品标识推进计划,推广产地编码,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监管制度化、产品营销品牌化。
4、做好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和认证工作。
工作目标:到2007年底,全城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全城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问题基本解决;力求全城区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
(二)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城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牵头)。
1、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生产。以名特优产品为重点,选择生产条件较好、积极性较高的龙头企业、养殖大户、行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建立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场),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无公害产品基地条件的要求,进行产地环境和生产设施的改造,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和使用低残留或无残留的养殖投入品,杜绝使用违禁药物,规范养殖生产过程,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2、开展水产畜牧业生产环节用药检查。重点检查养殖企业(规模场、户)是否建立生产记录、生产档案、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水产养殖重点是检查是否存在使用氯霉素、硝基呋南、孔雀石绿、已烯雌酚、环丙沙星、磺胺类、红霉素等禁限用药物行为;畜禽养殖重点检查养殖过程中是否存在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禁用兽药和苏丹红等化学物品的行为。着重开展以查处瘦肉精等禁用兽药为重点的兽药专项检查、以三聚氰胺和“蛋白精”等违禁化学物质为重点的饲料专项检查。
3、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以合理使用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为重点,加强对水产畜牧产品监督管理者、生产经营者的培训、教育和技术指导。
工作目标:到2007年底,全城区水产品氯霉素检测合格率和生猪“瘦肉精”检测合格率分别保持在98%以上。全城区规模养殖场使用违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基本解决;畜禽、水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进一步下降。
(三)生产加工食品和有关消费者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城区经贸、卫生、工商分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
1、健全食品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要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加快完善广西地方标准,主要指标要符合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生产涉及到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产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的国际标准或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企业内控标准。重点抓好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2、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对食品企业和小作坊依法进行整治。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特别是组织实施传统特色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对达不到质量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整改,对制假窝点要坚决取缔。推进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使用、备案和监督工作,开展对食品中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的风险监控,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督促食品加工企业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进一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禁止小作坊使用定量包装,限定区域销售,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
3、开展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重点整治建筑钢材、水泥、人造板、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涉及健康安全产品以及化肥等农资产品。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集中产地和专业市场,重点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地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比较严重的区域。
4、开展重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建立健全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食品标签监管制度和强制检验制度。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重点加大对酒类、乳制品、饮料、肉制品、水产品、米粉、儿童食品等高危食品以及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定检力度,对问题严重的企业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对多次抽查不合格、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要依法吊销证照。
到今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全市100%开展无证查处,解决县城以上城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问题,基本解决无证生产问题。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保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脚手架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水泥、化肥等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
(四)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市工商局江南分局牵头)。
1、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加大对食品等产品市场的巡查力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重点查处流通领域中无照、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集中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市场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
2、强化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严格按照《特别规定》关于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准入条件的规定,对申办食品、药品及其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严格按照国家前置审批的有关规定,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坚持先证后照,依法登记注册,结合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对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中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特别标注,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主体资格,依法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行为。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发生过违规失信行为的经营主体实行重点监管。
3、建立食品经营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引导食品经营主体建立各项自律制度,建立企业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健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强化快速检测和定向监测,逐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抽检、消费者送检、经营者自检相结合的监测工作格局。
4、继续推进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继续抓好绿色市场建设,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工作,促进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活动。
5、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落实行政村食品安全负责制,建立以农村基层组织力量为主的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加快12315进企业、进市场、进超市的步伐,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发挥农村消费者协会分会、12315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的作用,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网。
6、严格监督食品等产品销售者履行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推进经营者自律制度建设。严格监督经营者依法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等经营者自律制度:严格监督市场开办企业、柜台出租企业、展销会举办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经营者实施产品退市制度。
工作目标:到2007年底,城区以上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票制度;彻底解决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及城区以上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五)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城区卫生局牵头)。
1、全面推行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率达95 %以上.完善食品原料索证管理制度,严禁采购、经营假冒伪劣及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及原料;围绕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突出问题和热点问题,落实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计划,除对冷冻米面食品、婴幼儿奶粉、饮用水、熟肉制品、冷冻饮品、酱腌菜进行抽检外,还要结合当地实际,特别是在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风味食品、年货食品的抽检,及时处理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定期发布预警信息。
2、严格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管。严格执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在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严禁存放、使用过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及原料;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畜(禽)、劣质食用油、用有毒有害物质防腐及预制各种食品、滥用添加剂和不合格调味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农村群体性聚餐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农村学校集体食堂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加强对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期间的餐饮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保证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
3、加强对农村群体性聚餐的指导和监管。因地制宜地对农村红白事宴席等50人以上的聚餐推行报告和指导制度,开展对农村“土厨师”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4、进一步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卫生质量的监管。加大对经营者落实食品采购索证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学校周边商店进货途径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和学校。
工作目标:到2007年底,彻底解决城区以上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问题,食堂和城区以上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六)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整治(城区卫生局配合市药监局开展)
1、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整顿药品研制秩序。抓好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以地标升国标和统一换发批准文号工作中涉及的高风险品种为重点,开展再注册工作;对须经国家卫生局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和抽验以外的其他高风险品种开展生产现场检查和首批产品的抽验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药物非临床和临床研究机构的核查力度,严厉查处药物研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未经批准使用标签和说明书、擅自增加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整顿药品生产秩序。重点加强药品生产工艺的监督检查,监督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核定的工艺组织生产。组织生产企业开展生产工艺、质量保障体系的自查,继续试行和逐步扩大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的监督管理。
整顿药品流通秩序。严格药品经营准入管理,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覆盖面必须达到100%。着力查处挂靠经营、出租和变相出租柜台、超范围经营以及走票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流通流向的动态监控。
开展农村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农村常用药品的日常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对过期失效药品、兽药人用的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取缔游医药贩兜售药品活动;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销售中药材的管理,取缔各种非法的药品集贸市场,净化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巩固和发展农村药品的“两网”建设;城区、镇(街道)、村三级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监督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开展创建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工作,规范药品购销渠道,保证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
整顿药品广告市场秩序,严把药品广告审批关,加大对发布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打击力度,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对违法广告依法处理、严厉查处。
2、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国家重点监管企业、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企业和被举报存在违规行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项监督检查。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产品和生产企业。
整顿医疗器械流通秩序。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上市产品的质量监督抽验,对高风险产品和市场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可疑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加大对医疗器械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无证经营和销售、使用无证产品以及擅自扩大适应症等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继续推进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安全信用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对生产、经营假劣医疗器械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要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监管;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要依法逐出市场。同时,抓好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规范管理。
工作目标:到2007年底,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七)猪肉质量安全整治(城区经济贸易局牵头,工商、卫生部门配合)。
1、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不屠宰、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无耳标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疫(验)证明的猪肉不准销售;加强对猪肉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猪肉、注水猪肉等违法行为,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猪肉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
2、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关闭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家畜屠宰加工场,取缔非法设立、无证照屠宰场。深入开展屠宰场“清洁工程”。
3、加强肉品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交易。从事猪肉销售的市场、商场和超市,必须从合法规范的生猪屠宰企业进货,未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一律不准进入市场销售;严禁其他渠道猪肉进入市场,把好猪肉进货质量关,保证猪肉质量;凡发现在市场内销售非定点屠宰企业的猪肉、未经检疫的猪肉、病死猪肉、“高温猪肉”、注水猪肉等不合格肉品的,要立即退市。督促经营者健全并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质量自检、质量承诺、索证索票、市场开办者责任等制度,实行可追溯监管。积极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商。确保城区以上所有市场、超市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市工商局江南分局负责)
4、加强对宾馆、饭店及集体食堂单位肉品原料的监管。加强对宾馆、饭店及集体食堂单位肉品原料的监管,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未经检疫和非法屠宰的肉品行为。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要建立严格的肉品购入登记制度,明确记载购肉渠道、数量、时间,并做到货证相符。确保城区以上所有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城区卫生局负责)
工作目标:到2007年底,城区以上进点屠宰率实现100%,镇、街道进点屠宰率达95%以上;城区以上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四、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从2007年8月下旬开始到2007年底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底前)
主要任务是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进行广泛动员。要按照城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制订工作方案和检查验收办法,对专项行动进行具体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一11月)
主要任务是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期间,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
主要任务是对照本方案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对全城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由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专项整治组具体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对区域性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制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镇、街道(社区),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为专项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二)依法办事,协同配合
各镇、各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严格依照《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严查处制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的违法行为。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对重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各镇、各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围绕本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做到令行禁止,密切配合,互相衔接,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
同时,积极探索治本之策,集中制定一批急需的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地方标准(规程)。实施食品等产品的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实行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监管,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快形成对安全类产品全过程监控机制。
(三)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和整治成效。宣传产品质量知识,提高群众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宣传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优良品牌、优秀企业,宣传食品放心乡镇、食品放心社区,弘扬正气,引导消费;宣传法律法规,提高全民质量法制观念和质量法制意识。揭露假冒伪劣的社会危害性,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制假售假人员、单位,问题严重的地区、市场。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打击整治成效,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监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
(四)督查推进,确保落实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要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进行监督检查、抽查督导,对大案要案进行挂牌督办,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各镇、各街道及各有关部门每月要将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总报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情况随时报告。
主题词:经济管理 质量 食品安全△ 方案 通知
抄送:市质监局,城区区委办、人大办、政协办。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10月 13日印发(共印50份)
第二篇:关于印发南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
办 公 厅 文 件
南府办〔2007〕244号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南宁市产品质量
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南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九日 南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503号,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7〕57号)、全国质量工作会议、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114号)精神,认真解决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市人民政府决定自今年8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一、总体要求
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地区, 针对当前存在的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添加剂、无证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消费品、重要工业产品不按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以及制售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通过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切实加大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把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重点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危险化学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认证产品等工业产品、以及进出口商品;重点单位,是指蔬菜生产基地,规模畜禽、水产品养殖场,肉联厂、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鲜产品超市、小食杂店、小型餐馆,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区域,是指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无证照生产经营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一)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农业部门牵头、环保部门配合)。
1.重点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管理。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首先开展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试点工作,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引导生产者加强行业自律,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保证安全生产。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名优产品认定上取得新突破。
2.强化种植过程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销售管理,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行为,培育一批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的农资放心店。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律,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点抓好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标准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2.开展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对食品企业和小作坊依法进行整治。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特别是组织实施传统特色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对达不到质量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整改,对制假窝点要坚决取缔。推进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使用、备案和监督工作,开展对食品中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的风险监控,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督促食品加工企业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进一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禁止小作坊使用定量包装,限定区域销售,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
3.开展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重点整治建筑钢材、水泥、人造板、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涉及健康安全产品以及化肥等农资产品。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集中产地和专业市场,重点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地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比较严重的区域。
4.开展重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建立健全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食品标签监管制度和强制检验制度。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重点加大对酒类、乳制品、饮料、肉制品、水产品、米粉、儿童食品等高危食品以及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定检力度,对问题严重的企业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对多次抽查不合格、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要依法吊销证照。
到今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全市100%开展无证查处,解决县城以上城市、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问题,基本解决无证生产问题。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保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脚手架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水泥、化肥等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
(四)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商部门牵头)。1.开展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加大对食品等产品市场的巡查力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重点查处流通领域中无证无照、证照不齐、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霉变、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集中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市场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的专项执法检查。
2.强化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要严格按照《特别规定》关于生产经营主体资格准入条件的规定,对申办食品、药品及其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严格按照国家前置审批的有关规定,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坚持先证后照,8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农村群体性聚餐和小餐馆的卫生监管,农村学校集体食堂抽查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0%,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加强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期间的餐饮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保证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
3.加强对农村群体性聚餐的指导和监管。因地制宜地对农村红白事宴席等50人以上的聚餐推行报告和指导制度,开展对农村“土厨师”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严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4.进一步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卫生质量的监管。加大对经营者落实食品采购索证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学校周边商店进货途径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和学校。
到今年底,彻底解决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问题,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六)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整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牵头)。1.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整顿药品研制秩序。抓好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以地标升国标和统一换发批准文号工作中涉及的高风险品种为重点,开展再注册工作;对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和抽验以外的其他高风险品种开展生产现场检查和首批产品的抽验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药物非临床和临床研究机构的核查力度,严厉查处药物研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未经批准使用标签和说明书、擅自增加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整顿药品生产秩序。重点加强药品生产工艺的监督检查,加大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力度,监督药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核定的工艺组织生产。组织生产企业开展生产工艺、质量保障体系的自查,继续试行和逐步扩大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进一步加强对高风险产品的监督管理。
整顿药品流通秩序。严格药品经营准入管理,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覆盖面必须达到100%。着力查处挂靠经营、出租和变相出租柜台、超范围经营以及走票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流通流向的动态监控。
开展农村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农村常用药品的日常监督抽查力度;加强对过期失效药品、兽药人用的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取缔游医药贩兜售药品活动;加强对农村集贸市场销售中药材的管理,取缔各种非法的药品集贸市场,净化农村药品市场秩序;巩固和发展农村药品的“两网”建设;县、乡、村三级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监督网覆盖率达到98%以上;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创建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合格药房”工作,规范药品购销渠道,保证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
整顿药品广告市场秩序,严把药品广告审批关,加大对发布
112宰率达95%以上;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三、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从2007年8月下旬开始到2007年底结束,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底前)。
主要任务是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进行广泛动员。要按照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和检查验收办法,对专项行动进行具体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11月)。
主要任务是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期间,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适时派出督查组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
主要任务是对照本方案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对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由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专项整治组具体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不允许以“优化发展环境”之名变相阻碍正常的行政执法。对区域性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制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县、乡镇(街道、社区),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各有关部门、各县(城区、开发区)要为专项整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二)依法办事,协同配合。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严格依照《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严查处制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产品的违法行为。对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对重大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分子,要依法严惩。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本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做到令行禁止,密切配合,搞好衔接,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严密的监管网络。
同时,积极探索治本之策,集中制订一批急需的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地方标准(规程)。实施食品等产品的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实行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监管,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加快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加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部门间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快形成对安全类产品全过程监控机制。
(三)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和整治成效。宣传产品质
516-
第三篇: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良庆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
办 公 室 文 件
良政办[2007]135号
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良庆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城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良庆经济开发区,城区直属各事业单位,大沙田街道办事处筹备组:
《良庆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已城人民政府同意,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潘祥楚(城区农业局局长)杨耀东(城区环保局局长)邓毅锋(城区教育局局长)
黄舟宁(城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莫建凡(良庆公安分局副局长)梁志灵(良庆工商分局局长)刘 东(良庆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马家训(大沙田办事处筹备组组长)谭世忠(城区信息办主任)各镇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分室设在经贸局。办公室主任由赵永坤兼任,副主任由王敦云(城区经贸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负责辖区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检查的组织、协调工作。
二、总体要求
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地区,针对当前存在的初级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添加剂、无证生产,涉及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消费品、重要工业产品不按强制性标准组织生产,以及制售假冒伪劣等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通过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切实加大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有效解决一批突出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把我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重点产品,是指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危险
-行监测,加快推行市场准入机制,生产基地、农贸批发市场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检测,防范不合格产品上市销售。实施农产品标识推进计划,推广产编码,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监管制度化、产品营销品牌化。
4.做好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和认证工作。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化”等模式,加大良好农业规范(GAP)系列国家标准的实施力度。结合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镇,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开展部分农产品强制性认证试点。
到今年底,全城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全城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违禁农药问题基本解决;力求全城区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保持在93%以上。
(二)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水产畜牧兽医局牵头)。1.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养殖生产过程。以名特优产品为重点,选择生产条件较好、积极性较高的龙头企业、养殖大户、行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建立养殖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场),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无公害产品基地条件的要求,进行产地环境和生产设施的改造,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低残留或无残留的投入品,杜绝违禁药物的使用,规范养殖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开展水产畜牧业生产环节用药检查。水产养殖重点检查养殖企业(规模场、户)是否建立生产记录、生产档案、用药记录
-法进行整治。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特别是组织实施传统特色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对达不到质量卫生基本条件的必须限期整改,对制假窝点要坚决取缔。推进食品添加剂、加工助剂使用、备案和监督工作,开展对食品中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的风险监控,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和监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督促信品加工企业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不使用非食品原料,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进一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禁止小作坊使用定量包装,限定区域销售,整合做大一批具有区域性集中加工特点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
3.开展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重点整治建筑钢材、水泥、人造板、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涉及安全产品以及化肥等农资产品。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集中产地和专业市场,重点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地区、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比较严重的区域。
4.开展重点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建立健全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食品标签监管制度和强制检验制度。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重点加大对酒类、乳制品、饮料、肉制品、水产品、米粉、儿童食品等高危食品以及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的产品质量
-经济户口管理、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发生过违规失信行为的经营主体实行重点监管。
3.建立食品经营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引导食品经营主体建立各项自律制度,建立企业内部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健全食品安全监没数据直报点制度,强化快速检测和定向监测体系,逐步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抽检、消费者送检、经营者自检相结合的监测工作格局。
4.继续推进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继续抓好绿色市场建设,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工作,促进农副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三绿工程下乡”活动。
5.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建设。落实行政村食品安全负责制,建立以农村基层组织力量为主的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加快12315进企业、进市场、进超市的步伐,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发挥农村消费者协会分会、12315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的作用,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网。
6、严格监督食品等产品销售者履行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推进经营者自律制度建设。严格监督经营者依法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等经营者自律制度;严格监督市场开办企业、柜台出租企业、展销会举办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经营者实施产品退市制度。
到今年底,城市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票制度酒
-病发生。加强对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期间的餐饮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保证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
3.加强对农村集体性聚餐的指导和监管。因地制宜地对农村红白事宴席等50人以上的聚餐推行报告和指导制度,开展对农村“土厨师”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严防群体性信物中毒事件发生。
4.进一步加强对流通领域食品卫生质量监管。加大对经营者落实食品采购索证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力度,同时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和学校周边商店进货途径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和学校。
到今年底,彻底解决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问题,食堂和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
(六)药、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整治(城区卫生局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1.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整顿药品研制秩序。抓了药品注册现场核查和批准文号清查工作;以地标升国标和统一换发批准文号工作中涉及的高风险品种为重点,开展再注册工作;对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和抽验以外的其他高风险品种开展生产现场检查和首批产品的抽验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药物非临床和临床研究机构的核查力度,严厉查处药物研
-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打击力度,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对违法广告依法处理、来历查处。
2、深入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汉。继续开展国家重点监管企业、城区重点监管企业、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企业和被举报存在违规行为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专项监督检查。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查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医疗器械产品和生产企业。
整顿医疗器械流通秩序。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上市产品的质量监督抽验,对高风险产品和市场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可疑产品进行重点抽查,加大对医疗器械制假售假行为的打击力度,严肃查处无证经营和销售、使用无证产品以及擅自扩大适应症等医疗器械流通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
继续进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安全信用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对生产、经营假劣医疗器械或有严重不良行为的,要列入“黑名单”,定期向社会公布,并作为重点对象加强监管;对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要依法逐出市场。同时,联合卫生部门,抓好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规范管理。
到今年底,完成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
(七)猪肉质量安全整治(经贸局牵头,水产畜牧兽医局、卫生局、工商局)。
1、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
-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四、工作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从2007年8月下旬开始到2007昕底结束,分为三阶段。
(一)动员部署联阶段(8月底前)。
主要任务是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进行广泛动员,要按照城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和检查验收办法,对专项行动进行具体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9月-11月)。
主要任务是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期间。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适时派出督查组对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检查验收阶段(12月)。
主要任务是对照本方案中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对全城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左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四、工作要求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由城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专项整治组具体落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不允许以“优化发展环境”之名变相阻碍正常的行政执法。对区域性产品安全事故频发、制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生恶性质量
-信品放心社区、弘扬正气,引导消费;揭露假冒伪劣的社会危害性,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制假售假人员、单位,问题严重的地区、市场。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形成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打击整治成效,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监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专项整治期间,有关部门每月至少联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信息,通报工作进展。
(四)督查推进,确保落实。
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要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进行监督检查、抽查督导,对大案要案进行挂牌督办,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各镇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各专项整治组每月要将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总报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大情况随时报告。今年底,城区人民政府将对各镇、开发区的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验收,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
第四篇: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遂府办函„2007‟274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遂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遂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七年九月六日
遂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行
动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政府决定从现在开始至今年底,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当前我市食品等产品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根据《四川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集中整治,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建立起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产品质量监管网络。通过依法查处并移送一批涉嫌犯罪的食品安全违法大案要案,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关停一批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厂点,吊2 销(撤销)一批非法生产经营企业的证照(资格),曝光一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黑名单”,保护和扶持一批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把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主要工作和目标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投入品放心区,基本解决初级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种植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瘦肉精”、“氯霉素”等违禁药物问题;农兽药残留监测检出率明显下降;基本杜绝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五种高毒农药;初步建立农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深入开展种植养殖生产过程和农业投入品的治理;大力加强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等禁用药物残留监测;加强对农产品包装标识的监督,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农产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到今年底,全市县以上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使用违禁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市农业局牵头)。
(二)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整治。产品质量:重点整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严厉查处无证生产及使用不合格原料等违法违规行 为;扩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严格发证后续监管,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到今年底,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食品安全: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建立农村食品区域监管责任制,小作坊全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限区域销售小作坊食品,取缔麦粉、大米、酱油、醋、饮料、纯净水、方便面、冷冻饮品、饼干、白酒、食用植物油、肉制品和酱腌菜等十三种高风险食品无证生产企业,基本遏止使用各种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基本解决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超标使用色素等问题。到今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遂宁质监局牵头)。
(三)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对食品经营户的经营资格进行全面清理,完善食品交易和退出机制;推进实施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及索证票制度;完善食品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产品经营柜台出租企业、产品展销会的举办企业入场审查,以及销售者的经营资格审查等制度;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的管理,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突出整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品店,依法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有毒有害、假冒伪劣及过期变质食品销售违法行为;对售假问题严重的市场,4 抓住运输、仓储、保管、销售等4个环节,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到今年底,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彻底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县城以上城市小食杂店、小摊点无照经营的问题;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遂宁工商局牵头)。
(四)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全面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和监督工作,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格推行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底,彻底解决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无证照经营的问题;食堂和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行为,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的行为(市卫生局牵头)。
(五)药品质量安全整治。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协助省局做好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督促企业自觉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启动普通药品监管信息网络建设,完成特殊药品经营行为监管;禁止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坚决组织查处以消费者、患者、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证明 等违法广告,逐步建立违法广告的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强化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和质量监督抽查,重点抽查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到今年底,做好药品注册现场核查专项工作(受省局委派);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药品问题;禁止并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证明疗效的药品广告(遂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
(六)肉禽质量安全整治。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对病死猪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快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未佩戴耳标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验(疫)证明的猪肉不准进入市场、超市销售;加强对猪肉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实现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验(疫)或检验(疫)不合格猪肉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到今年底,实现生猪定点宰杀率达到95%以上,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市畜牧食品局牵头)。
三、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产品
1.食品安全产品:大米、面粉及制品、畜(禽)产品、肉制 6 品、调味品、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冷冻饮品、葡萄酒、白酒、啤酒、方便面、饼干14种。
2.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10类。
3.其它重点产品:药品、农药、蔬菜、饲料、农业投入品等。
(二)突出重点单位。包括蔬菜种植基地、规模畜(禽)养殖基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食品交易市场及经营门店、小餐馆、小摊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
(三)突出重点地区。包括农村、城乡结合部、街道社区出租房等制假售假、无证生产,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四)突出重点内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黑窝点;依法查处农药及残留、兽药及残留等违禁药物滥用、超标现象;严厉查处无证照生产、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行动;严厉查处餐饮环节使用劣质食用油、添加剂和不合格调味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销售病死猪(牛、羊)肉、注水肉、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肉品的行为;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坚决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进行生产以及销售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违法行为。
四、专项整治行动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成立了质量工作领导小 组,统筹协调全市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一部署重大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县(区)人民政府要成立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地区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要纳入政府目标,予以评议、考核;要根据本地区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确定整治的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产品和重点内容以及整治目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管部门的基础建设和装备建设,保证扩大对食品及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所需经费,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
(二)落实责任,协同作战。各部门要切实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区县、乡镇、街道,落实到机关、企业和店铺。质监、农业、畜牧、工商、卫生、商务、粮食、药监、公安等单位,特别是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履责到位。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要严格依法行政,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督察通报制度、重大食品违法案件逐级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协作机制。市政府将组织5个联合执法检查小组(附件1),统一部署、统一时间、集中力量,分赴各地,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整治局面。要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形成“地方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区域制假售假问题长期不能解决或发生恶 8 性质量安全事件的区(县)、乡镇和街道(社区),要依纪依法严肃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实现行政执法和司法的有效衔接,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地方封锁,坚决打击商业贿赂、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
(三)源头把关,完善标准。要围绕此次专项整治的重点,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特色食品以及针对当地突出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制定地方标准或规程。要建立健全存储、运输、批发、销售等环节屠宰加工管理规范。要监督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标准。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和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购销记录、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严把原材料进厂关、生产管理关和产品检验关,严格执行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报告备案制度。
(四)创新机制,综合治理。要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积极探索治本之策。以食品安全为重点,通过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实行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实行“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两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坚决遏止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加快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尽快形成对安全类产品全过程监控机制。要及时公布制假售假失信企业“黑名单”并探索与金融部门联网,限制不法企业和有关经营者的信贷。要通过优胜 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源向优质企业聚集,从而达到规范整治的目的。
(五)沟通信息,加强宣传。专项行动期间,各区县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两周要将专项行动进展情况、查办大案要案情况报告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通报。重大情况要实行1小时报告制度。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栏,留足版面,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大意义、产品质量知识和依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优良企业等,密切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的行动,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制假售假人员、单位和问题严重的地区、市场,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
(六)受理举报,扩大监督。要畅通信息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全市质量举报投诉电话为12365,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举报投诉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受理机制。接到举报投诉后,要在30分钟内将具体内容送达到相关部门。有关部门要及时处理,迅速办结,限期回复。要兑现举报奖励,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质量、人人追求质量的环境和氛围。
五、专项整治时间步骤
8月下旬—12月底,集中四个多月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动员部署阶段(8月下旬—8月31日)。市政府2007年8月 10 21日召开了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对全市质量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地各部门要层层召开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及时传达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国务院《特别规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国、全省质量工作会议、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部署上来;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整治方案,安排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要组织层层培训,提高质量意识。各职能部门要开展地毯式排查,摸清企业基本情况,分类建档。企业要按照《特别规定》的要求,认真自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研究整改措施。
联合执法阶段(9月1日—10月31日)。从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抽调执法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组成5个联合执法检查组,统一部署、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分赴各地,对全市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检查(附件2);各县、区也要组织联合执法检查组,加大对生产、流通、包装、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的检查力度,采取暗访与明查相结合、以暗访为主,实地抽查与听取汇报相结合(既要听取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汇报,又要听取群众、消费者的意见)、以实地抽查为主,以及市、区县两级联动,交叉检查的方式开展工作。在此期间,市政府要召开新闻发布会,各新闻单位要密切配合5个联合执法检查组的行动,跟踪报道,宣传优质产品、优良企业,曝光假冒伪劣行为。
巩固提高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通过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取缔一批非法生产经营窝 点,关停一批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厂点,吊销(撤销)一批非法生产经营企业的证照(资格),曝光一批非法生产经营单位“黑名单”,保护和扶持一批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有效解决当前以食品为重点的产品质量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总结、公告成果,表彰先进典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领导机制、问责机制、协调机制为重点的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度、违法企业记录制度、监管举报制度和质量安全协管员制度;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产品召回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提升产品质量。通过扎实有力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建立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大力提升我市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附件:1.遂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执法检查组分组名单 2.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附件1
遂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联合执法检查组分组名单
第一组:
组长单位:遂宁质监局 组
长:李在伟
成员:市农业局、遂宁工商局、市旅游局、遂宁药监局及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
督查区域:大英县 第二组:
组长单位:遂宁药监局 组
长:李 伦
成员:市公安局、市科技局、遂宁质监局、市中小企业局、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
督查区域:射洪县 第三组:
组长单位:市农业局 组
长:李孝富
成员:市经贸委、市国资委、市畜牧食品局、遂宁质监局及关部门的执法人员
督查区域:安居区 第四组:
组长单位:遂宁工商局组
长:王成员:市粮食局、市发改委、市卫生局、遂宁质监局、督查区域:船山区第五组:
组长单位:遂宁卫生局组
长:刘成员:市水利局、市畜牧食品局、遂宁质监局、市商务督查区域:蓬溪县
勇
市建设局及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
刚
局及相关部门的执法人员
附件2 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一、检查时间
5个联合执法检查组分2次对各区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第一次,10月10日—13日;第二次,11月21日—11月24日;每个组到每个区县的检查时间不少于2天。
二、组织实施
各联合执法检查组组长负责统筹协调,确定1名联络员具体负责组织联络工作,及时与相关地区取得联系,乘座车辆由组长单位协调安排。
三、检查对象
划定地区(附件1)内的所有区县,每个市区县至少2个县、2个乡(镇);监管部门、企业、农产品(水产品)基地、学校食堂、超市、连锁店等不少于10个。
四、检查内容
第一次检查内容:听取汇报。区县政府、各监管部门、企业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及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情况,工作机构建 立情况和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责任制落实情况,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情况,质量工作会议召开情况,专项整治具体方案制定及实施情况,质量安全投入和资金落实情况;召集部分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及企业代表座谈会,了解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度、专项整治会议制度、督察通报制度、重大食品违法案件报告制度和案件协查协作机制、违法企业记录制度、举报投诉制度建立情况,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第二次检查内容:开展对种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检查。对农产品重点加强农药残留、“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的残留监测措施及实施情况,对生产企业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情况;对流通领域重点查处食品批发市场、小食杂店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情况;对餐饮消费环节重点加强对农村、学校、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情况。
五、检查方式
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一是市、区县相结合,上下联动,共同检查。二是督察与执法相结合。三是明查与暗访结合。四是 16 实地检查与听取汇报相结合、以实地检查为主。各联合执法检查小组在检查结束之日起两个工作日之内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重要情况及时报告。检查结束后,检查组要与当地政府及部门交换意见,书面提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每次检查结束后,各联合检查组要及时将检查情况书面报送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12月10日前,汇总报告2次检查情况。每次检查结束后,对工作开展好的要表扬,对工作开展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总的检查情况纳入对政府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目标考核。
六、工作纪律
各区县人民政府本着节约的原则,统一接待、安排检查组的食宿。检查组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禁弄虚作假;检查组应轻车简从,廉洁自律,工作中不得接受被检查单位及企业的礼品和礼金,严禁接受被检查单位和企业的吃请,不得在被检查单位和企业报销任何费用。
主题词:质量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中 18
整治
方案
通知 安全 级法院,市检察院,遂宁军分区。
(共印80份)
第五篇:大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城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大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大城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大城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近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大城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
大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四日
大城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质量工作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认真解决当前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河北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廊坊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县政府决定从9月份开始至12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并制定以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针对我县一些行业和企业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产品,采取集中整治的方式,标本兼治,全面加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出厂销售、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以及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督链条,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把全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增强人民群众消费信心,树立大城县产品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重点地区包括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产品质量存在问题集中的生产区域、无证生产问题突出的区域,以及制假售假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
重点单位包括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养猪场、水产品养殖场(户)、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蔬菜、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生鲜市场、小食杂店、小餐馆、小摊点,药品、危险化学品、许可证产品、认证产品、特种设备等工业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等;
重点产品包括农产品、食品、药品、消费品、危险化学品、许可证产品、认证产品、特种设备等工业产品、进京产品、与奥运有关的产品、进出口商品。
二、责任分工
专项整治行动的主要任务是开展9项专项整治活动:
1、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农产品整治组负责,县农业局牵头)。深入开展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过程的治理;加强种植养殖业产品农药残留、“瘦肉精”、“苏丹红”、抗生素和水产品“孔雀石绿”、“硝基呋喃”、“氯霉素”等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监测;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突出重点地区和重点市场,严肃查处生产销售不符合要求的农产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全县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基本解决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种植养殖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使用禁(限)用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问题,杜绝类似“红心鸭蛋”问题的发生;蔬菜、猪肉、水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率及检出率明显下降;基本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2、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整治(食品深加工、特种设备、絮棉制品及消费品整治组负责,县质监局牵头)。大力开展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的治理整顿,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千百万工程”,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坚决打击用“地沟油”、“回收油”炼制食用油的行为;坚决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乳制品、饮料等食品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获证企业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进行生产和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督促获证企业持续保持和改进生产条件;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条件的改造,帮扶具有一定生产条件的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禁止使用定量包装,限定区域销售,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对食品生产比较集中及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开展区域整治,进一步完善区域监管责任制;严格食品市场准入,组织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到今年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基本消除使用各种非食用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基本消除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基本消除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
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行为;消除用“地沟油”、“回收油”炼制食用油的行为。
3、流通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整治(食品流通环节整治组负责,县工商局牵头)。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对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进行清理,全面掌握食品经营主体情况,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质量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各项制度,推进实施食品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帐及索证索票制度,严格查验和标识标签管理;推进食品交易市场的开办企业、产品经营柜台出租企业、产品展销会的举办企业的审查入场、销售者的经营资格审查等制度;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等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食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突出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杂店、小摊点的监管,严厉查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食品以及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水产品经营者暂养阶段使用违禁药物或化学物质等违法行为;对问题突出的市场,抓住运输、仓储、保管、销售等环节,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到今年年底,城区市场、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100%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记录货物来源。
4、餐饮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餐饮消费整治组负责,县卫生局牵头)。认真贯彻《河北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全面深入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餐饮卫生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重点食品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农村地区、学校、建筑工地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管;严格推行餐饮业原料进货索证和验收制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彻底解决城区餐饮经营单位、食品摊贩无证照问题;食堂和城区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杜绝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行为;禁止超标使用添加剂加工食品的行为。
5、药品安全整治(药品整治组负责,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全面开展药品批准文号清查和再注册工作,切实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无法保证、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严厉查处以工业氧假冒医用氧、介入导管等一次性器材重复使用的行为;开展注射剂品种生产工艺核查,逐步扩大向高风险品种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督促企业自觉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普通药品监管和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系统建设;严格药品经营企业准入管理,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后监督检查,禁止药品零售企业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柜台,严厉打击挂靠经营、走票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广告,逐步建立违法广告的公告、市场退出、信用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真实性核查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核查,强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加强质量监督抽验,重点抽查高风险产品和质量可疑产品。到今年年底,完成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现场核查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核查工作;建成特殊药品监控信息网络并投入运行;基本解决挂靠经营、超方式和超范围经营问题;全面取缔以公众人物、专家名义作证明的药品广告。
6、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畜禽产品整治组负责,县商务局牵头)。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要求,加快推行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开展畜禽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扶优扶强;强化屠宰加工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推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合格率和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畜禽屠宰环节信息统计制度,促进猪肉冷链物流发展,全面推行放心肉工程。加强猪、牛、羊、鸡等畜禽屠宰监管,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强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坚决关闭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屠宰场(点),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不法行为,对病死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坚决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严防病死、注水、未经检验(疫)或检验(疫)不合格畜禽产品进入加工和流通环节。未佩戴耳标、未经检疫的生猪不许调运,没有检验(疫)合格证明的畜禽产品不准进入市场、超市销售;加强猪肉市场和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严肃查处生产、加工、销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县城以上城市定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定点屠宰率达95%;所有市场、超市、集体伙食单位、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
7、消费品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整治(食品深加工、特种设备、絮棉制品及消费品整治组负责,县质监局牵头)。大力开展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保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脚手架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行为的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冒用质量标志和冒用厂名厂址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进行生产、销售以及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吊销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企业的证照;集中整治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产地和专业市场、制售假冒伪劣比较严重的区域;加大对重点产品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扩大覆盖面,增加抽查频次,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发证要求、生产所使用的原料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是否存在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加快10类产品电子监管网入网工作。到今年年底,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无证生产行为基本消除;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高;重点区域的制假售假重大违法活动和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生产得到杜绝,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8、特种设备安全整治(食品深加工、特种设备、絮棉制品及消费品整治组负责,县质监局牵头)。加强对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及从事制造、安装、改装、充装、检验的单位和人员的监管力度。对违反特种设备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要逐一立案严肃查处;对无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擅自制造特种设备的,一律给予取缔;对已获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而不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的,责令整改,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对已经出厂的不合格产品要责令召回,对不按时整改的要吊销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从事设计、生产、安装、改造、检验的人员要有相关的从业资质,没有相关资质的不得上岗作业,对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到今年年底,100%解决无证生产问题、基本杜绝无相关资质上岗作业的问题。
9、絮用纤维制品的安全整治(食品深加工、特种设备、絮棉制品及消费品整治组负责,县质监局牵头)。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院、民政、医院、住宿业等集团采购的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包括床上用品、软体家具、毛绒玩具等)为重点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在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中使用禁用原料或限用原料、以非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冒充生活用絮用纤维制品、毛绒玩具的填充物不执行标准、集团购买者不依法履行进货验收义务以及再加工纤维中流入禁用原料、再加工纤维加工中脱色漂白、不按规定标注警示语或其他标识不符等违法行为。到今年年底,100%消除“黑心娃娃”,防止“黑心棉”区域性反弹,纤维制品合格率明显提高。
三、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8月23日至9月13日)。各部门按照国务院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行动阶段(9月13日至12月10日)。按照全县专项整治统一部署,各专项整治的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乡(镇、区)认真落实有关方案要求,加强指挥、上下联动,确保完成各项整治目标任务。在此期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督查组对全县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对重点地区、重点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严防整治行动走过场。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2月11日至12月底)。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全县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总结、验收。12月30日前,各乡镇区、各职能部门专项整治情况总结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汇总后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委、县政府。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元月初)。针对检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并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做好迎接上级专项整治检查验收工作。
四、具体要求
1、要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全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领导全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乡(镇、区)、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一把手亲自过问,主管副职具体抓,全面推动工作落实。要重视做好信息报送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审核把关,做到上报内容准确及时。各乡(镇、区)、各部门每周五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本周工作动态,重要信息随时报送,不得瞒报和漏报。
2、要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形成“各乡镇(区)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不允许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以“优化发展环境”之名阻碍或变相阻碍正常的行政执法,更不允许挂牌保护。对于
产品生产集中的地区,要按照“检查、治理、监管、扶持、建制”的方针,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打造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上。对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制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生恶性质量安全事件的乡镇、街道(社区),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相应责任。对在行动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制假售假活动的领导人员和有关责任人,要坚决严肃查处,依纪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要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各司其职,协同配合,重拳出击,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综合打击局面和强大的打击合力。组织好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和重点产品的突击检查,对制假售假的,要依法全部没收假冒伪劣产品,没收制假设备和工具,没收原辅材料和包装物,彻底摧毁其制假能力;要抓住运输、仓储、保管和销售等环节,切断假货流通渠道,摧毁假货集散地;对假冒伪劣严重的重点区域,各部门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联手进行地毯式的打击查处;对跨地区的制假售假案件,要及时商请有关方面组织协查。财政部门要增加投入,保证扩大对重点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所需经费,加强监管部门的装备建设,切实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行政执法部门要对涉及食品等质量安全的违法案件快查快处,对涉及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绝不允许以罚代刑、罚过放行;公安部门对重大食品犯罪案件要快侦快破,加大打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司法机关对影响大、危害严重的恶性案件要抓紧审理判决,震慑违法犯罪。监察机关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行政执法人员失职失查、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
4、四加强宣传,形成强势舆论氛围。广播电视局、《新大城》报社等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深刻揭露假冒伪劣的社会危害性,密切配合行政执法部门的行动,跟踪报道典型案件,及时曝光制假售假人员、单位和问题严重的地区、市场。要掌握适度,避免形成媒体炒作。大力宣传打击整治成效,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宣传产品质量意识,提高群众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宣传守法经营、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优良品牌、优秀企业;宣传食品放心乡镇、食品放心社区,弘扬正气,引导消费;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全民质量法制观念,形成“假冒伪劣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进一步树立全县狠抓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良好形象。各乡(镇、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公布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