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理念探析专题
高职教师教学理念探析
郭 健
摘要: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高职教师正确表述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理念;表述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学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点在教师,高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对教学理念的认识
据《辞海》,“理念”一词是一个哲学术语,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哲学体系里的一个哲学术语,“理念”和“观念”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借用的。“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看法、认识、观点和解释,是经过思考和推理后得出的精彩而简明的概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根据一般教学规律和高职教学的特点,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教学理念、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层面教学理念。宏观层面的教学理念是高职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过程等总的认识、理解与概括,具有原则性、规范性和指导性。高等职业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高职教育指明了办学方向、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肩负的使命,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指导思想,也是高职教师宏观层面的教学理念。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或课程理论,将宏观层面的教学理念转成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使其具体化、实践化,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高职教师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将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落到实处,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宏观层面的教学理念转换成具体的、有方法、有措施、能够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理念行为尤为重要。课程层面的教学理念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认识和总的看法,也包含了教师对所教课程的认识,因为对课程的认识会深深地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目标。每一位教师对自己所教的课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将这些看法和理解贯穿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尽管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课程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都必须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只有具备了宏观层面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不迷失方向;只有拥有了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只有明确了课程层面的教学理念,才能使自己重视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
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高职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视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高职教师应树立“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如何工作,并为其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融教、学、做一体,体现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强化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内涵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其次,高职教师应树立“有效学习”的教学理念。有效学习通常包括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二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用。高职教育更重视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效用。提高学习效用应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岗位(群)标准,设计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评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高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终身学习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职教师提出的专业要求。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高职教育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品质、遵纪守法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最后,高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教师的责任就是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利用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短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信心,有成就感。
三、高职教师教学理念的表述
高职教师教学理念的表述可以是观念性的,也可以是操作性的,可以分开表述,也可以综合起来表述。在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时,要求课程负责人对课程整体设计通过课程说课的形式进行介绍,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时,专家组进校后也有一项评估检查内容是“课程说课”。“课程说课”必然要表述所教课程的教学理念,此时教学理念的表述大多是综合性的,既有原则性,又有方向性;既有观念性,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学科性,又有全面性,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定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提炼出的文字。一般而言,教学理念的表述要简洁、有条理、有针对、有重点、有特色。
在高职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所授课程一般分为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种课位。不同的课位,其课程功能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理念也不同,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的作用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开展课程设计、合理组织课程教学,正确表述课程教学理念。
1.高职文化素质课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体魄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2)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形成职业技能打好基础。(3)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高职文化素质课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功效。
2.高职专业基础课的作用。(1)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专业范围、作业内容、能力要求,明确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2)使学生通晓本专业的一般原理、作业内容及相关标准,初步形成对专业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3)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专业基础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专业基础课具有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3.高职专业课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职业位素质与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技能、工作流程、工艺方法,获得职业岗位资格证书,(3)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重视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创新能力的启迪与开发,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拓展能力。高职专业课具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
总之,高职教师教学理念的表述应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定位、课程目标、课程特点以及授课对象,重点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考核评价方法的设计等进行教学理念的表述。高职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高职教师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为全面提高高职课程教学质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Z].(原刊于《广西教育》2009年2月)
第二篇: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
结合四年级小学生好动且比低年级小学生更具备一定的表现舞蹈的能力及知识面的特点,我主要“以情入手”、“以动激情”、“以图激趣”,调动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学唱、欣赏、学跳产生共鸣。舞蹈中内在的旋律流动感、起伏感、强弱感等与本课教材丝丝相连、密切关系并切合《小步舞曲》的本体风格的多种可利用的因素,使《小步舞曲》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快乐的。
教学经验:毕业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后到华南师范大学进修儿童心理学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及科研组长工作,在教学中,善于发掘教材深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个性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注重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同时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过程中有全方位的提升。辅导的学生作文曾获得“广州市„少男少女‟杯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并被授予“广州市优秀辅导老师”的称号。
第四篇: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解说: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要面向每一位学生。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
以人为本是永恒的教学主体理念。
第五篇: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我认为洋思中学以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让我产生了共鸣。传统的教学,都是先教后学,许多教师搞满堂灌,结果学生学习和练习的时间非常少,效率非常低下.学习洋思中学经验,我认为教师根本在于改变教学观念,要实实在在的学,结合学洋思的经验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构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应该重实质而不是只学外表。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生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效果明显。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先学”的阶段,就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大胆质疑、课后及时复习等好习惯.三.教师要学会“后教”,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未能掌握的,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学习内容,一概不教;教师的教并不只是就题讲题,让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要寻找出规律性的联系,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通过引导,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防;教的艺术在于让学生自己学起来,并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学到东西。四.“让学生每节课像考试一样紧张”这句话让我产生了共鸣.如果学生每节课像考试一样紧张,他们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一定会更加认真,课堂效率一定会不断提高。总之,洋思中学以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给了我很多启示,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灵活运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